国际贸易第12章违约及其救济方法讲义案例复习
国际贸易课件第12章贸易救济措施
![国际贸易课件第12章贸易救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8c91e64c850ad02de804193.png)
· 保障措施(safeguards)也称紧急保护措施,是当今国际法律和国 内法律普遍认可和规制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trade-remedies)。
12.3.2 保障措施实施的条件
1、未能预料的情况。
2、进口数量增加。
3、对同类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 严重损害威胁。 4、“进口增加”与“严重损害 或损害口补贴对进口国同类 产品的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者实质 性损害威胁或者阻碍新产业的兴建; 3、补贴与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 果关系。
12.2.3 反补贴救济措施
· 反补贴的措施有
1、临时措施。
· 临时措施只能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2、承诺。
· 反补贴调查程序可以因下列情况中止。
(1)国内产业
· 《反倾销协议》对国内产业的规定是出口国国内生产相同或者类 似产品的生产者全体,或者虽然不构成全体,但是构成其国内生产 相同或者类似产品产业的大部分生产者。
(2)损害存在的确定
· 反倾销协议将损害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对某一成员国国内建立 的生产同类产品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存在实质性损害的 威胁,另一类则是指可能对进口国国内工业的新建产生严重的阻 碍。
· 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机构向本国的生产者或者出口 经营者提供的资金或者财政上的优惠措施,包括现金补贴和其他 形式的优惠政策,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未享有补贴的同类产 品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行为。
2、补贴的形式
(1)根据补贴对象不同补贴存在三 种主要形式:即生产补贴、出口补贴和 出口信贷补贴。
2、特保条款的危害
(1)WTO成员国可以只针对中国 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2)WTO成员国可以较容易地限 制中国产品的进口。 (3)中国对此的报复措施受到极 大的限制。
国际贸易课件第12章贸易救济措施
![国际贸易课件第12章贸易救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8287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3.png)
06
贸易救济措施的影响和展望
贸易救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
贸易救济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避免受到进口产 品的冲击和损害。
维护公平竞争
贸易救济措施可以维护公平竞争环境,防止不正当的进口行为对国 内产业造成损害。
促进国际贸易
贸易救济措施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和 规则。
此案例说明了反补贴措施的严格证据要求。
04
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保障措施的定义:保障措施是指当进口产品数量增加, 并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国 采取的临时性进口限制措施。 1.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
3. 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构成要件 2. 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4. 未通过国内产业寻求救济。
保障措施的案例分析和启示
案例一
• 分析
某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美国市场, 由于出口数量增加,对美国钢铁产业 造成严重损害,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 发起保障措施调查。经调查,美国初 步裁定中国钢铁产品数量增加且对美 国钢铁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 威胁,并最终裁定对中国钢铁产品采 取临时性进口限制措施。
贸易救济措施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01
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贸易救济措施可能会更加频繁
和激烈,对国际贸易产生更大的影响。
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增多
02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使得贸易救济措
施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加强
03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对国际贸易产生
,商务部根据初裁结果作出最终裁定。
【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货物买卖中违约与救济
![【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货物买卖中违约与救济](https://img.taocdn.com/s3/m/f8e9c69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a.png)
【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货物买卖中违约与救济一、违约及其救济方法(一)违约如果一方不履行义务或不适当地履行义务,即是违犯合同的行为,或称为违约。
《公约》第25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犯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质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同曦,即为根本违犯合同。
除非违犯合同一方并不预知而且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下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
构成根本违犯合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行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一是违约的后果是违约方可以预知或者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第三人处于形同情况下可以预知的。
(二)几种主要的违约救济方法1. 解除合同的前提条件(1)解除合同的前提条件第一,在卖方的违约构成根本违约或者卖方不交货,而且在买方所给予的额外时间内也不交货,则买方可解除合同。
第二,在买方的违约构成根本违约或者买方不在卖方规定的额外时间内履行支付价款的义务或收取货物,卖方可解除合同。
第三,预期违约的情形,即如果在履行合同日期之前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犯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可宣告合同无效。
第四,对于分批交货合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便对该批货物构成根本违犯合同,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使另一方当事人有充分理由断定对今后各批货物将会发生根本违犯合同,该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一段合理时间内宣告合同今后无效。
买方宣告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交付为无效时,可以同时宣告合同对已交付的或今后的各批货物均为无效,如果该批货物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用于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所设想的目标。
(2)解除合同的生效《公约》第26条规定,宣告合同无效的声明,必须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通知,方始生效。
《公约》第26条规定的通知,是采取投邮生效原则,即只要宣告解除合同方一发出,合同即宣告解除。
传递上的耽搁或错误风险,由违约方承担。
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
![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d792e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4.png)
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一、引言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由于各种原因,买卖双方可能存在违约的情况。
本文就国际货物贸易违约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对违约方采取的救济方法。
二、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分类⒈实质性违约实质性违约是指违约方未履行合同规定的实质性义务,例如未按要求交付货物、提供不合格的货物等。
⒉形式性违约形式性违约是指违约方未按合同规定的形式进行履行,例如未按时提供必要的单证。
三、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原因分析⒈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在货物贸易中出现的无法预测、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外部因素,如战争、自然灾害等。
⒉商业原因商业原因是指合同履行的困难或不愿意履行的原因,如市场变化、资金问题等。
四、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救济方法⒈合同履行要求当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要求违约方履行合同义务,包括交付货物、提供必要的单证等。
⒉索赔要求当违约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支付损失的赔偿。
⒊解除合同当违约方严重违约并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弥补损失时,对方可以解除合同。
⒋仲裁或诉讼当买卖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争议时,可以选择仲裁或诉讼来解决纠纷。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合同文本、仲裁或法院裁决文件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合同履行要求:指对违约方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权利。
⒉索赔要求:指对违约方要求其支付损失赔偿的权利。
⒊解除合同:指买卖双方通过一致意见或法院判决终止合同的行为。
⒋仲裁:指由仲裁机构根据双方约定或法律规定进行的争议解决程序。
⒌诉讼:指通过法院审理解决纠纷的程序。
国际贸易案例 违约及补救办法
![国际贸易案例 违约及补救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b523651eb91a37f0115c05.png)
违约及补救办法违约的形式案例——违反条件和违反担保原、被告达成了一项为被告(肯特)建一乡间居所的合同,规定所有的钢管必须是电镀完好、复合焊接的“瑞定”标准管。
原告(杰克波斯公司)装的却是实质上相似的替代管.被告知道真相后要求原告全部更换为原定的钢管,原告别认为更换工程不仅困难而且费用高昂,被告所用的钢管质量、外表、价值与成本是一样的,因此要求被告付款。
美国法院认为,当事人没有全面履行其义务,才能解除合同,但是原告已实质性履行了其义务,只是存在轻微的违反合同的行为,因此被告不能解除合同,而只能获得少量的赔偿。
违约的救济方法案例——解除合同我某公司从意大利某厂商进口该厂生产的某种名牌汽车5 000辆,交货期为1991年12月底,该厂无存货。
8月份,工厂准备生产,因资金一时困难,未购进钢材及发动机,9月份工厂工人开始要求增加工资,随后罢工达两个月。
按该厂生产能力,在余下的时间内显然不能生产5 000辆汽车,此时,中方应如何处理合同?[分析](1)中、意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在合同对适用法律无其他规定的情况下,应按《公约》处理;(2)依《公约》第71条规定,中方可以中止合同;(3)中方应就合同的中止问题,立即通知意方;(4)对方只有提供充分履约保证,中方才可继续履行合同。
案例——德国法损害赔偿的方法被告(某买主)与原告(某公司)订约时保证,其所出售的胶粘剂适合于粘贴装饰天花板用的花砖。
但在原告按被告的说明书用胶粘剂为原告的顾客装修房屋后不久,天花板上的花砖全部脱落,原告只得进行费用高昂的修复工作,共多花去5 000马克。
德国法院法官不仅允许原告解除合同并索回全部价款,而且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另外5 000马克的赔偿金。
此赔偿金的数额超过了合同价款的几倍,包括了买方的间接损失。
案例——损害赔偿额的计算1986年10月,美国某公司与中国某公司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由中国某公司作为卖方向买方美国某公司出口锗锭500千克,单价为每千克445美元,CIF旧金山,以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方式付款,交货期限规定为1987年4月交100千克,5月和6月各交200千克。
国际贸易实务违约、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违约、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3f8031453610661ed9f438.png)
国际贸易实务违约、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案例分析1、我某外贸公司与某外商签订一份出口合同,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仲裁地点为北京,后来发生交货品质纠纷,外商不愿到北京仲裁,于是在当地法院起诉,当地法院向我外贸公司寄来传票。
请问我公司应如何处理?答:(1)我方可以将传票退还给外国法院,指出其对该案件是没有管辖权的,将争议案件退交北京仲裁庭截断。
(2)本案例涉及仲裁协议问题所谓仲裁:是指交易双方达成书面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给一个双方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第三者的裁决对双均有约束力,仲裁协议有形式有:仲裁条款和提交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的作用有:A发生争议,只以仲裁;B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C使仲裁机构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3)结合本案例,我方与外商的出口合同中明确有以双方自愿为基础的仲裁外商不但不愿遵守,且在当地法院起诉,根据仲裁的作用外商的做法违背了仲裁协议,是无理论依据的,故我方可以将传票退还给外国法院,指出其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坚持将该案件由北京仲裁庭裁断。
2、有一份CIF合同,合同规定在9月15日以前装船,但在同年8月20日,卖方所在地发生地震,由于卖方存货的仓库距震中较远,因此货物未受到严重损失,仅因交通受到破坏而使货物不能按时运出。
但事后,卖方以不可抗力为由通知买方撤销合同,买方不同意。
试分析:卖方的主张对否?答:(1)卖方以不可抗力为由通知买方撤销合同的主张是不对的。
(2)本案例涉及不可抗力问题,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故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延期履行合同:即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后果并不是十分严重,有继续履行合同的可能性。
另一种是解除合同:即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后果严重,完全排除了继续履行合同的可能性。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及其救济方法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及其救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38b8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0d.png)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及其救济方法1. 违约的定义与类型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违约是指合同一方未能履行或未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
违约类型包括迟延交付、不交付、交付货物不符合合同规定等。
2. 违约责任的确定违约责任的确定应基于合同条款、相关国际公约(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以及适用的国内法律。
责任的确定通常涉及到违约方的过错程度、违约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3. 违约救济方法(a) 要求履行:非违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b) 要求赔偿:非违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c) 减少价款:如果货物不符合合同规定,非违约方可以要求减少支付的价款。
(d) 取消合同:在严重违约的情况下,非违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e) 要求特定履行:在某些情况下,非违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采取特定措施以履行合同。
4. 救济方法的选择选择救济方法时应考虑违约的严重性、合同的目的、双方的利益以及合同条款的规定。
在某些情况下,非违约方可能需要同时采取多种救济方法。
5. 争议解决机制合同应明确规定争议解决机制,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选择适当的争议解决方式有助于高效、公正地处理违约问题。
6. 法律适用与管辖合同应明确适用的法律和管辖法院,以确保在违约发生时能够依据正确的法律框架进行救济。
7. 证据的保存与收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应妥善保存与合同履行相关的所有文件和证据,以便在违约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主张权利。
8. 预防措施为减少违约风险,合同应包含明确的条款,如质量保证、交付时间表、违约条款等,以及定期的合同履行检查和沟通机制。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违约问题,并为合同双方提供合理的救济。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十二章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十二章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4b5f02a6c30c2259019e5f.png)
开证行拒付不对。在受益人对信用证修改 通知表示接受前,原证仍有效;受益人可 凭所交的单据来表示是否接受修改。
案例8
• 我某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与国外某商人于5月 18日签订了一份出口精纺棉织品的合同, 合同中规定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付款,装 运期为10月份。由于双方的疏忽,合同中 未对信用证的种类予以规定。我方收到国 外客户开来的信用证后,发现该证也未规 定信用证的种类。 • 问:该证是否要经过修改才可适用?
我方应向法院出示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要 求法院停止诉讼,因为一旦签订仲裁协议, 一般就排除法院对该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案例6
一份信用证规定5月20日前装运,卖方转船 后向银行交单,其中提单的出单日期为5月 15日,保险单的出单日期为5月16日。银行 拒绝接受单据,拒付货款。问:银行是否 有理由这样做?为什么?
我方应通过托收行责成代收行付款。根据 《URC522》的规定,代收行自行借单给进 口商,与出口人无关,日后收不回货款, 应由代收行负责。
案例4
中方某公司收到国外开来的不可撤消信用 证,由设在我国境内的某外资银行通知并 加以保兑。中方在货物装运后,正准备向 银行交单议付,忽接到该外资银行通知, 由于开证行已破产,该行不承担对该信用 证的议付或付款责任,但可接受我方委托 向买方直接发收取货款业务。中方应如何 处理?
案例7我某进出口公司与日商在11月按cif条件签订一份出口10万元棉布的合同支付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日商于第二年3月上旬通过银行开来信用证经审核与合同相符其中保险金额为发票金额加一成
信用证案例分析
案例1
A公司向B公司出口货物一批,B公司通过C 银行开给A公司一张不可撤消的即期信用证, 当A公司于货物装船后持全套货运单据向银 行办理议付时,B公司倒闭。问:C银行可 否以B公司倒闭为由拒绝付款?理由何在?
国际贸易中的预期违约案例
![国际贸易中的预期违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dd7b5d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a.png)
国际贸易中的预期违约案例在国际贸易的广袤海洋中,预期违约如同隐藏在波涛下的暗礁,给贸易双方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而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义务。
以下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深入探讨国际贸易中的预期违约现象。
案例一:“原材料供应危机”A 公司是一家来自中国的服装制造商,与美国的B 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 50 万美元的服装出口合同。
按照合同约定,A 公司应在三个月内交付一批定制服装。
然而,在距离交付期限还有一个月的时候,A 公司收到了其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通知,称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原材料的供应将延迟至少两个月。
A 公司随即向 B 公司表示,可能无法按时交付货物。
在这个案例中,A 公司的行为构成了预期违约。
虽然原材料供应的延迟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但 A 公司在意识到可能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当及时与 B 公司协商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表示可能无法按时交付。
B 公司在接到 A 公司的通知后,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寻找替代供应商,或者要求 A 公司提供担保以确保能够按时履行合同。
案例二:“市场波动引发的违约冲动”C 公司是一家巴西的农产品出口商,与日本的D 公司签订了一份大豆出口合同。
在合同签订后的两个月内,由于全球大豆市场价格大幅下跌,C 公司认为按照合同价格履行交付义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于是,C 公司向 D 公司表示,不愿意按照原合同价格交付货物。
这是一个明显的因市场波动而导致的预期违约案例。
在国际贸易中,价格的波动是常见的风险之一,但合同一旦签订,双方都应当遵守合同约定。
C 公司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合同的约定,也损害了其商业信誉。
D 公司有权依据合同约定要求 C 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三:“技术难题导致的履约困境”E 公司是一家德国的高端机械设备制造商,与韩国的F 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 200 万欧元的设备出口合同。
国际贸易实务违约、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违约、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d29c2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3.png)
国际贸易实务违约、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案例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违约、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国际贸易实务中的违约、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问题。
以下将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违约问题1. 定义:违约是指合同各方在约定期限或履行条件下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行为。
2. 违约类型:主要分为实质性违约和形式性违约。
3. 违约责任: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主张自己的权益,比如索赔和解除合同等。
三、索赔问题1. 定义:索赔是指受损害方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违约方赔偿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行为。
2. 索赔条件:一般来说,索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违约责任、实际损失、因果关系和合理预防损失。
3. 索赔方式:索赔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进行。
四、不可抗力问题1. 定义: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预见不到的、无法控制的、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或事件。
2. 不可抗力影响: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一般会使合同的履行变得不可能或者严重困难。
3. 不可抗力免责: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受影响的一方可以主张免责,即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
五、仲裁问题1. 定义:仲裁是指将争议交由第三方公正、独立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
2. 仲裁程序:仲裁程序包括仲裁请求、仲裁庭组成、听证会、证据和辩论、裁决和执行等环节。
3. 仲裁效力:仲裁裁决具有和法院判决相同的法律效力,并且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受到认可和执行。
附件:1. 相关合同及附件2. 相关证据材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 违约责任:指违约方应承担的赔偿或履行责任。
2. 实质性违约:指违约方未能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
3. 形式性违约:指违约方未能履行合同的次要义务。
4. 索赔条件:指索赔所需要满足的一些必备条件。
5. 因果关系:指索赔方要证明违约行为与实际损失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6. 合理预防损失:指索赔方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或减少损失。
国际贸易实务-违约及其救济方法
![国际贸易实务-违约及其救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76d26748d7c1c708a14516.png)
法定的损害赔偿
③中国《合同法》的规定,在确定损 害赔偿金额时,要递循两个原则:
首先,当事人赔偿责任应相当于另一方所 受到的损失; 其次,赔偿责任不得超过违约方在订立合 同时应当 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 的损失。由此可见在订立合同时,要注意 一方有必要让对方知道违约会给他带来严 重的损失。
法定的损害赔偿
国际贸易实务-违约及其救济方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 2004年课程
一般原则
违约的含义
违约(Breach of Contract)是指合同的一方 当事人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其合同规定 的义务的行为。
例如,在合同成立后,卖方出现不按合同规定的时 间和地点交付货物,或交付了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货 物;或者买方不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支付货款等等都 属于违约行为。 除合同或法律上规定的属于不可抗力原因造成者 外,违约方都要承担违约的责任。另一方当事人也 就有权依据合同或有关法律规定向违约方提出违约 救济。
关于违约形式
《公约》的规定
将违约划分为根本性违约和非根本性违约。
根本性违约(Fundamental Breach of Contract): “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 受损害,以致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 到的东西,即为根本性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的一 方并不预知而且同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 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 非根本性违约(Non fundamental Breach of Contract):不构成根本性违约的情况。从法律结果 看,《公约》认为,构成根本性违约,受害方可解除 合同,否则只能请求损害赔偿。
回复原状:是指用实物赔偿损失,使恢 复到损害发生前的原状,例如把损坏的 物品加以修复,或用同种类货物替换 等。 金钱赔偿:就是用支付一定金额的货币 来弥补对方所遭到的损害。
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精简版范文
![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精简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ba29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c.png)
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
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
1. 引言
2. 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定义
国际货物贸易违约是指合同缔约方在支付货款、交付货物、履行义务等方面,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责任的行为。
3. 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原因分析
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因素:如资金问题、汇率波动等;
运输问题:如货物损坏、延误等;
政治因素:如战争、政策变化等;
合同履行能力问题:如供应商无力履约等。
4. 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救济方法
当发生违约时,合同缔约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救济方法: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修订合同或重新履行合同义务;
仲裁解决:双方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由仲裁员裁决争议;
法院诉讼:当其他救济方法无法解决争议时,合同缔约方可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
5. 结论
国际货物贸易违约是一个常见且复杂的问题。
了解违约的定义、原因以及救济方法对于合同缔约方在发生违约时能够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协商、仲裁和法院诉讼等救济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违约问题,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违约与救济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违约与救济](https://img.taocdn.com/s3/m/482298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6.png)
对于违约方,应承担以下主要惩罚措施:
1、支付违约金:根据合同约定或相关法律法规,违约方需支付一定数额的 违约金,以补偿守约方的损失。
2、赔偿损失:违约方需赔偿因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实际损失和预期损 失。
3、解除合同:在严重违约情况下,守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承 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救济措施
四、注意事项
为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以及在发生违约后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济措施,以下 几点注意事项值得:
1、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货物的质量、数量、 价格、交货时间等条款,并严格遵守合同约定。
2、了解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双 方应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以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违约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对于违约责任和救济措施 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这两个主题,以帮助买卖双方更好地 应对违约风险和解决贸易纠纷。
违约责任是指买卖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从而对另一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违约责任主要 包括卖方未能按时交付货物、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以及买方未能按时支付 货款等情况。当出现这些违约情况时,受损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 任。
在法律救济的具体实践中,当事人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当事人应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合同、发票、装箱单、运输单据等, 以便在争议解决时提供证据。其次,当事人应了解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和 司法程序,以便在争议解决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此外,当事人还应了解 仲裁机构和诉讼程序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时间限制,以便在争议解决过程中更好地 掌握主动权。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制 度:理论、实践与挑战
简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卖方违约及其救济方法
![简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卖方违约及其救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56e0e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d.png)
简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卖方违约及其救济方法第一篇:简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卖方违约及其救济方法简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卖方违约及其救济方法国际货物买卖是指具有国际性因素的以支付价金的方式换取货物所有权的交易行为,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则是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缔结的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协议。
由于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不履行合同的情况实属常见,除了与当事人无关的事实导致的不履行合同之外,更多的是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造成合同的不被履行。
为了保证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合同目的的实现,合同中所涉及的双方权利义务通常是具体而详尽的,其中最为基本的是卖方获取货物价款的权利和交付货物的义务以及买方获取货物的权利和支付货款的义务。
若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没有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其合同义务则视为是违约。
对于除了因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或合同落空等原因造成的不履行合同的行为,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违约责任。
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即是法律赋予守约方的一种对利益损失的救济,目的是保护受害方的权益,使其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违约造成的损失。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的违约行为主要表现在:不交货、延迟交货、货物(品质、数量等)不符、货物上存有第三方权利或要求、提交的单证有瑕疵等。
《公约》作为专门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对于买卖双方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实施救济的权利和途径在一般性规定的基础上又分别做了具体的安排。
鉴于卖方违约的主要形式有不交货、延迟交货或所交的货物与合同不符,买方除了可以采用买卖双方均可使用的救济方法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相应的救济措施:1)要求卖方交付替代货物:若卖方所交付的货物与合同规定不符,而且这种不符合合同的情况已构成根本违反合同,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另外再上交一批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以替代原来不符合合同的货物;2)要求对货物不符之处进行修补:即买方对于卖方所交付的与合同不符的货物,在不服的情形不很严重的情况下,要求卖方进行修补的救济权利;3)购买替代货物:如果买卖合同被宣告无效,在宣告无效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买方以合理的方式购买替代物,则有权要求卖方赔偿合同价格与替代货物价格之间的差额。
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简版范文
![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简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556e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d.png)
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浅析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引言国际货物贸易是现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在国际货物贸易中,违约行为时常发生。
当违约发生时,受害方需要寻求相应的救济方法来保护自身权益。
本文将就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及其救济方法进行浅析。
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定义国际货物贸易违约指的是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一方或双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和条件履行其承诺的义务。
违约可能表现为未按时交货、交付次品货物、未支付货款等形式。
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原因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交付问题:货物的质量、数量、交付时间等问题可能导致违约。
2. 付款问题:买卖双方在货款支付方式、期限、途径等方面出现分歧,导致未能按时支付款项。
3. 法律问题:来自不同国家的买卖双方可能受到不同的法律制度约束,法律适用的差异可能导致违约。
4. 经济因素:全球市场的波动、汇率的变动、财务困难等因素可能影响货物贸易的履行。
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后果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对双方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
对卖方而言,违约可能导致货款无法收回、信誉受损以及法律诉讼等问题;对买方而言,违约可能意味着无法按时取得所需的货物、经济损失以及法律责任等。
国际货物贸易违约的救济方法当国际货物贸易违约发生时,受害方可以采取一些救济方法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救济方法:1. 协商解决:当违约问题发生时,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寻求解决。
协商解决能够更快速、节省成本,并保持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
2. 仲裁程序:当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时,受害方可以通过仲裁程序寻求公正的裁决。
国际商会的仲裁机构是常见的国际商业仲裁机构之一。
3. 法律诉讼:作为一种选择,受害方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选择法律诉讼时,需要仔细考虑各种因素,如所适用的法律、时效性以及成本等。
结论国际货物贸易违约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采取适当的救济方法,受害方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权益。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主要违约救济方法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主要违约救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95630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3.png)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主要违约救济方法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偶尔会出现一些小插曲,比如说违约。
这种情况就像在电影里,主角总会遇到一些意外,但生活可没那么简单。
想象一下,你在网上订了一些心仪的商品,结果卖家却失信于你,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哎,这可怎么办呀?别急,违约救济方法可多着呢,咱们一起来看看。
最常见的就是索赔。
你可以要求卖家赔偿损失,这可是非常有力的武器。
如果你收到了劣质的货物,或者根本没收到货,那你就可以亮出你的“武器”,索要赔偿。
要知道,损失可不只是钱的问题,还包括时间和精力。
有时候你为了这件商品已经在心里计划了好多事情,结果却泡汤了,这种心情谁能理解呢?所以,索赔这招,绝对不能轻易放过。
然后呢,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要求履行合同。
你可能会说,哎呀,这听起来有点儿麻烦,但要求对方按照约定交货,很多时候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
比如说,你买的东西明明应该在某个时间送到,但结果却迟迟未见。
这时候,你可以直接和卖家沟通,要求他们把货送过来。
这种时候就需要一点儿耐心,也得用点儿技巧。
有时候一通电话,甚至一句温暖的问候,可能就能让卖家重新启动发货。
再来谈谈解除合同的事儿。
如果卖家真的失信于你,情况特别严重,你可以选择解除合同。
这就像是婚姻破裂,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解除合同意味着,你不再和这个卖家有任何关系,双方都解脱了。
虽然听上去很绝,但真的没办法了,选择放手,才能重新开始。
解除合同之后,当然可以要求卖家退还你已经支付的款项。
这一步骤就像是在给这段糟糕的经历画上一个句号。
可能有朋友会问,万一卖家不理睬我怎么办?别着急,咱们还有仲裁和诉讼这两招。
要知道,仲裁就像是请来个公证人,让专业人士来解决争端。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往往能得到比较公正的结果。
诉讼就更正式了,直接走上法庭,跟卖家对簿公堂。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时间、精力、金钱都得投入进去。
不过,有时候为了自己的权益,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再说说“违约金”,这玩意儿可是合同中常见的条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认为,
一方违反合同,只要使另一方蒙受损失时, 受害方就有权向对方提出损害赔偿要求, 而且要求损害赔偿并不因采取了其他救济 方法而丧失。
• 损害赔偿的方法: • 回复原状(实物赔偿) • 金钱赔偿
• 损害赔偿的范围: • 约定的损害赔偿(如违约金条款) • 法定的损害赔偿
2、延迟交货 • 解除合同 • 请求损害赔偿
3、卖方所交货物与合同不符 • 要求卖方交付替代货物 • 要求卖方对不符合同的货物进行修补 • 要求减低货价 • 解除合同 • 请求损害赔偿
三、对买方违约的救济方法
• • • •
要求买方履行合同义务 规定一段额外的合理时间让买方履行其义务 解除合同 要求损害赔偿
• (3)解除合同
指合同当事人免除或中止履行合同义 务的行为。
• 大陆法认为,在给付不能的情况下,债权
人有权立即解除合同。 • 在给付延迟的情况下,需要先经催告,在 催告的期限内,债务人仍未完全履行时, 债权人也可以解除合同。
• 英国法认为,一方违约构成违反要件,对
方才可要求解除合同;如果一方仅仅是违 反担保,对方只能请求损害赔偿,而不能 要求解除合同。
履行可以作为一种救济方法。 •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法律上 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 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债权人在合 理期限》规定,
当事人有权要求对方实际履行合同义务。 然而,如果当事人诉诸法院,《公约》并 不赋予法院判令实际履行的权利。
• 美国法认为,只有一方违约构成重大违约
时,对方才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如属轻微 的违约,则只能请求损害赔偿,不能要求 解除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认为,一方违
约,另一方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才能要求解 除合同:①违约必须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的 目的。②一方延迟履行合同,经催告后在 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3、违约的救济方法
救济方法(Remedies)是指一个人的合 法权利被他人侵害时,法律上给予受损害 一方的补偿方法。
• (1)实际履行
指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另一 方当事人有权要求他按合同规定完整地履 行合同义务,而不能用其他的补偿手段来 代替;或向法院提起实际履行之诉,由法 院强制违约方按合同规定履行他的义务。
第12章 违约及其救济方法
一、一般原则
• 1、违约的含义
违约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或没 有完全履行其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行为。除 合同和法律上规定的属于不可抗力原因造 成者外,违约方都要承担违约的责任。
2、违约的形式 • 大陆法的规定:给付不能、给付延迟 • 英国法的规定:违反要件、违反担保 • 美国法的规定:轻微的违约、重大的违约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 根本性违约、非根本性违约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认为,
合同一方不履行义务构成根本性违约时, 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 如很难判断是否属于根本性违约,则可以 规定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限,让违约方履行 义务。如在这一段时间内,违约方仍未履 行合同,则守约方可以根据违约情况,宣 告合同无效。
二、对卖方违约的救济方法
1、卖方不交货 • 要求实际履行 • 解除合同 • 请求损害赔偿
• 大陆法将实际履行作为一种主要的救济方
法。即: • 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判令债务人实际履行 合同,但是,法院只有在债务人履行合同 尚属可能时,才能作出实际履行的判决。
• 英美法并未规定实际履行的救济方法,在
实践中,实际履行只被视为例外的救济方 法,法院对是否判令实际履行有自由裁量 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明确规定实际
• (2)损害赔偿
指违约方用金钱来补偿另一方由于其 违约所遭受到的损失。
• 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 • 大陆法认为,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必须
具备三个条件:①必须要有损害的事实; ②必须有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③损害发 生的原因与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 英美法认为,只要一方违约就足以构成对
方可以提起损害赔偿之诉。至于违约一方 有无过失,是否发生实际损害,并不是损 害赔偿责任成立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