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合集下载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1)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1)

课题:10.1平面的基本性质课题:10.1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并学会应用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 能力目标:通过实例和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应用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创设主题式故事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2)结合生活,进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唯物主义观念教育。

(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

因为研究空间图形时,往往将有关点、线归结到一个平面内,再利用平面图形的性质解决。

所以要求学生对基本性质有较深刻的理解。

【教学难点】平面的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因为平面的基本性质既抽象又枯燥,而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想象和思维都较弱,所以掌握与运用三个平面的基本性质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多媒体将具体与抽象、感性与理性、动手与动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进行思考、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等学法。

根据中职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尽量从直观入手,因此考虑通过创设既靠近生活,又体现数学本质,并且能从情感上激发学生主动、深入思考的有效情境(主题式故事情境)作为载体的启发式教法。

【教学过程】图9−5公理1作为判断和证明直线是否在平图9−8反映了只要“两面共一点”,就两面共一线,且过这一点,线唯把信封的一角竖立在桌面上,那么信封所在平面和桌面所在平面只交于一点,对吗?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是棱A1B1上的中点,画出C1三点所确定的平面α与长方体表面的交线。

《平面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平面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平面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江苏省东台中学杨晓翔
一、教案背景
1. 学科:数学
2. 课时:1
3.面向学生: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已掌握了点、线的概念、表示方法和画法。

但对初中学习过的点和直线的特征及基本性质印象不深。

二、教学课题
《平面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平面的概念,掌握平面的基本画法。

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它的应用;
2.会用图形、文字和符号描述点、直线、平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的第二部分《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平面概念及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换与使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室。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等。

五、教学过程
通过这一节课的研究,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感
本节课,我们类比了一参照物——直线,运用三种语言——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实例出发,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并逐步探索其本质属性,为公理化研究问题打下伏笔,完成了一次从感悟到理性思维的飞跃;采用类比推理的模
式,让立体几何的建模与学习成为教师与学生合作下的“再创造”,实现了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质的飞跃;集合语言的使用,加快了数学建模的进程,体现了数学符号语言的抽象美和简洁美,渗透了借形引数、以数证形、数形相辅的数学思想。

整节课内容较多,课时稍紧,可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高二数学9.1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2

高二数学9.1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2

课题:9.1平面的基本性质(二)教学目的:1理解公理一、三,并能运用它解决点、线共面问题2理解公理二,并能运用它找出两个平面的交线及“三线共点”和“三点共线”问题教学重点: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及其作用.教学难点:(1)对“有且只有一个”语句的理解.(2)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平面的基本性质是研究空间图形性质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演绎推理的逻辑依据.平面的基本性质是通过三条公理及其重要推论来刻划的,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从具体的直观形象到严格的数学表述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从直觉思维上升至分析思维,使学生的观念逐步从平面转向空间.本课以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及公理3的三个推论为主要内容,既有学生熟悉的事实,又有学生初次接触的证明,因此以“设问——实验——归纳”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对于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因为是“公理”,无需证明,教学中以系列设问结合模型示范引导学生共同思考、观察和实验,从而归纳出三条公理并加以验证.其中公理1应以直线的“直”和“无限延伸”来刻划平面的“平”和“无限延展”;公理2要抓住平面在空间的无限延展特征来讲;公理3应突出已知点的个数和位置,强调“三个点”且“不在同一直线上”.通过三条公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加深对“有且只有一个”语句的理解.对于公理3的三个推论的证明,学生是初次接触“存在性”和“唯一性”的证明,应引导学生以公理3为主要的推理依据进行分析,逐渐摆脱对实物模型的依赖,培养推理论证能力,证明过程不仅要进行口头表述,而且教师应进行板书,使学生熟悉证明的书写格式和符号.最后,无论定理还是推论,都要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并且做到既不遗漏又不重复且忠于原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平面的概念: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这是平面最基本的属性常见的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是平面的局部形象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2.平面的画法及其表示方法:①在立体几何中,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当平面水平放置时,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横边画成邻边的两倍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②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α,平面AC等3.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点、线、面的基本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Aα A α∈ 点A 在平面α内 A αA α∉ 点A 不在平面α内 b a A a b A =直线a 、b 交于A 点 a αa α⊂直线a 在平面α内 aα a α=∅ 直线a 与平面α无公共点a Aα a A α= 直线a 与平面α交于点Al αβ= 平面α、β相交于直线l集合中“∈”的符号只能用于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的关系,“⊂”和“ ”的符号只能用于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虽然借用于集合符号,但在读法上仍用几何语言. a α=∅或a A α=二、讲解新课:1 平面的基本性质立体几何中有一些公理,构成一个公理体系.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把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归纳成三条公理.公理 1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推理模式:A AB B ααα∈⎫⇒⊂⎬∈⎭. 如图示: 或者:∵,A B αα∈∈,∴AB α⊂应用:这条公理是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也可用于验证一个面是否是平面,如泥瓦工用直的木条刮平地面上的水泥浆.①判定直线在平面内;②判定点在平面内模式:a A A a αα⊂⎧⇒∈⎨∈⎩. 公理1说明了平面与曲面的本质区别.通过直线的“直”来刻划平面的“平”,通过直线的“无限延伸”来描述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它既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又是检验平面的方法.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推理模式:A A l A ααββ∈⎫⇒∈=⎬∈⎭ 如图示:BA α或者:∵,A A αβ∈∈,∴,l A l αβ=∈应用:①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位置;②判定点在直线上公理2揭示了两个平面相交的主要特征,是判定两平面相交的依据,提供了确定两个平面交线的方法.指出:今后所说的两个平面(或两条直线),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不同的平面(直线)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理模式:,, ,,,,A B C A B C A B C ααβ⎫⎪∈⇒⎬⎪∈⎭不共线与β重合或者:∵,,A B C 不共线,∴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A B C α∈.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分两部分理解,“有”说明图形存在,但不唯一,“只有一个”说明图形如果有顶多只有一个,但不保证符合条件的图形存在,“有且只有一个”既保证了图形的存在性,又保证了图形的唯一性.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确定一个”,“可以作且只能作一个”与“有且只有一个”是同义词,因此,在证明有关这类语句的命题时,要从“存在性”和“唯一性”两方面来论证.实例:(1)门:两个合页,一把锁;(2)摄像机的三角支架;(3)自行车的撑脚公理3及其下一节要学习的三个推论是空间里确定一个平面位置的方法与途径,而确定平面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重要条件,这个转化使得立体几何的问题得以在确定的平面内充分使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决,是立体几何中解决相当一部分问题的主要的思想方法.2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的所有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则称这个图形为平面图形,否则称为空间图形例1 求证:三角形是平面图形已知:三角形ABC求证:三角形ABC是平面图形证明:∵三角形ABC的顶点A、B、C不共线∴由公理3知,存在平面α使得A、B、Cα∈再由公理1知,AB、BC、CAα⊂∴三角形ABC上的每一个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三角形ABC 是平面图形例2 点A ∉平面BCD ,,,,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上的点,若EH 与FG 交于(这样的四边形ABCD 就叫做空间四边形) 求证:P 在直线BD 上 证明:∵EH FG P =,∴P EH ∈,P FG ∈,∵,E H 分别属于直线,AB AD ,∴EH ⊂平面ABD ,∴P ∈平面ABD ,同理:P ∈平面CBD ,又∵平面ABD 平面CBD BD =,所以,P 在直线BD 上四、课堂练习:1 下面是一些命题的叙述语(A 、B 表示点,a 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A .∵αα∈∈B A ,,∴α∈AB . B .∵βα∈∈a a ,,∴a =βα .C .∵α⊂∈a a A ,,∴A α∈.D .∵α⊂∉a a A ,,∴α∉A .其中命题和叙述方法都正确的是( )2.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 .ααα⊂⇒∈∈∈∈lB l B A l A ,,,B .B B A A =⇒∈∈∈∈βαβαβα ,,,C .αα∉⇒∈⊄A l A l ,D .βα∈∈C B A C B A ,,,,,,且A 、B 、C 不共线βα,⇒重合3.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____部分,两个平面把空间最多分成____部分,三个平面把空间最多分成____部分.4.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真的打“√”,假的打“×”(1)空间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2)两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3)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4)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5)三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三个平面 ( )(6)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 )(7)两个平面若有不同的三个公共点,则两个平面重合( )(8)若四点不共面,那么每三个点一定不共线 ( )5.看图填空(1)AC ∩BD =(2)平面AB 1∩平面A 1C 1=(3)平面A 1C 1CA ∩平面AC =(4)平面A 1C 1CA ∩平面D 1B 1BD =(5)平面A 1C 1∩平面AB 1∩平面B 1C =(6)A 1B 1∩B 1B ∩B 1C 1=答案:1. C 2. C 3. 2,4,8 4.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5.⑴O ⑵A 1B 1⑶O ⑷OO 1⑸B 1⑹B 1五、小结 :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平面的基本性质,三条公理中公理1用于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公理2用于判定两平面相交,公理3是确定平面的依据.“确定一个平面”与“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是同义词.“有”即“存在”,“只有一个”即“唯一”.所以证明有关“有且只有一个”语句的命题时,要证两方面——存在性和唯一性.证A 1明的方法是反证法和同一法六、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

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的基本性质3》教案(苏教版必修2)

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的基本性质3》教案(苏教版必修2)

第7课时平面的基本性质(三)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进行性质与推论的简单应用、正确运用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三个推论进行共面、共线、共点问题的证明;要通过知识的应用,使学生掌握方法、规律,学会正确推理,以理服人。

教学重点、难点:共面、共线、共点问题的证明。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三个公理及推论;各个公理及推论的作用。

二、新课讨论:例1:直线AB、BC、CA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B、C,证明这三条直线共面.[师]空间的几个点和几条直线,如果都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可以简单地说它们“共面”.分析:两两相交,是说每两条直线都相交.此题是让我们证明三条直线共面,我们学过的公理和推论中都没有关于三条直线的,怎么办呢?[生丙]先由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再证第三条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学生已作了预习,回答出这样的思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师]生丙同学的回答正确吗?若正确,怎样证明第三条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呢?[生丁]生丙的回答正确.先由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是容易的,要证第三条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只要证第三条直线上有两点在这个平面内就行了,如图,先由AB、AC 确定一个平面,由于B点、C点在确定的平面内,根据公理1可知,直线BC也在这个平面内.[师]生丁所述有道理吗?[生]有道理,完全正确.[师]下面我们根据生丙、生丁两位同学的思路,写出此题的证明过程.证明:∵AB、AC相交,∴AB、AC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α∵B∈AB,C∈AC∴B∈α,C∈α∴BC α因此AB、AC、BC都在平面α内.即AB、AC、BC共面.注意:确定的平面叫成什么是无所谓的.不一定非要叫α不可,叫成其他如β、γ都行.[师]谁还有其他不同于生丙同学的意见?[生戊]每两条相交直线都能确定一个平面,若能证明这些平面重合,则也能说明这三条直线共面.[师]同学们想一想,生戊同学的思路可行吗?(同学们积极思考,但无人回答,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同学们继续思考是非常必要的)[生戊]AB、AC可确定一个平面,AB、BC也可确定一个平面,由于点A、B、C 既在第一个平面内,又在第二个平面内.根据公理3,经过A、B、C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所以这两个平面重合,即AB、AC、BC共面.[师]很好!下面我们根据生戊同学的思路,写出此题的另一种证明.证明:∵AB、AC相交∴AB、AC确定一个平面α∴点A、B、C∈α,且不共线∵AB、BC相交∴AB、BC确定一个平面β∴点A、B、C∈β,且不共线根据公理3,经过不共线的三点A、B、C有且只有一个平面,∴面α与面β重合∴AB、AC、BC共面.[师]从刚才我们的分析讨论中,可以知道,证明共面问题的方法至少有两种:①先由某些条件确定一个平面,然后证明其余已知的都在这个平面内.②所有已知条件确定若干个平面,然后证明这些平面重合.两种证明方法的关键都在“然后”,要注意练习掌握.这两种证明方法比较,第一种更为常用,因为证明若干个平面重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像生戊同学那样.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多动脑子去想,办法总会是有的.下面再来看一个例子.例2:如图,已知△ABC的各顶点在平面α外,直线AB、BC、AC分别交平面α于P、Q、R,求证:P、Q、R三点共线.分析:平面几何中证明三点共线是怎样证明的?[生]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证明第三点也在这条直线上.[师]这里的三点共线能用这种办法证明吗?比如说,连结点P、点Q,得直线PQ,大家能够证明点R也在直线PQ上吗?[生己]能!由已知条件可知,直线PQ实质上是面ABC与面α的交线,只要证明点R是面ABC与面α的交点,那么R必在直线PQ上.[生庚]既然这样,只要证明点P、Q、R都是面ABC与面α的交点,那么点P、Q、R就共线,它们都在面ABC与面α的交线上.[师]两位同学分析得都很好!在立体几何中,要证明三点共线,只要证明三点都是某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即可.证明若干点共线的问题,思路同样也是这样的.下面大家一起来写出此题的证明:证明:∵AB∩α=P ∴P∈AB,P∈平面α又AB 平面ABC ∴P∈平面ABC∴由公理2可知,点P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P、Q、R三点共线例3: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于三条直线,若这三条直线不平行,求证:这三条直线交于一点. 已知:平面α、β、γ两两相交于三条直线l1、l2、l3,且l1、l2、l3不平行.求证:l1、l2、l3相交于一点证明:如图,α∩β=l1,β∩γ=l2,α∩γ=l3,∵l1⊂β,l2⊂β,且l1、l2不平行∴l1与l2必相交,设l1∩l2=P,①则P∈l1⊂α,P∈l2⊂γ∴P∈α∩γ= l3 ②∴l1、l2、l3相交于一点P.例4:已知一条直线与三条平行直线都相交,求证:这四条直线共面.已知:直线a∥b∥c,直线l∩a=A,l∩b=B,l∩c=C.求证:l与a、b、c共面.证明:∵a∥b∴a、b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α又l∩a=A,l∩b=B ∴A∈α,B∈α又A∈l,B∈l ∴AB⊂α,即l⊂α同理b、c确定一个平面β,l⊂β.∴平面α与β都过两相交直线b与l.由推论2,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α与β重合.故l与a、b、c共面.例5:画出四面体ABCD中过E、F、G三点的截面。

第一章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教案学生版

第一章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教案学生版

§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学习要求】1.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能运用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去解决有关问题.3.会用集合语言来描述点、直线和平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图形的性质.【学法指导】通过桌面、黑板、地面等有形的实物,对平面有个感性认识,进而抽象出平面的概念及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感受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进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1.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过两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直线.2.平面基本性质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直线 .3.基本性质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或简单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4.基本性质3:如果不重合的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5.基本性质的推论: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6.异面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直线叫做异面直线.与一平面相交于一点的直线与这个平面内不经过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问题情境]在《西游记》中,如来佛对孙悟空说:“你一个跟头虽有十万八千里,但不会跑出我的手掌心”.结果孙悟空真没有跑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如果把孙悟空看作是一个点,他的运动成为一条线,大家说如来佛的手掌像什么?探究点一平面的基本性质问题1在初中我们学习的点与直线的基本性质有哪些?问题2生活中常见的如黑板、平整的操场、桌面、平静的湖面等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你们能举出更多例子吗?那么,平面的含义是什么呢?问题3实际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把一根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到桌面上,可以看到,直尺的整个边缘就落在了桌面上.从经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呢?问题4直线和平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体,那么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怎样用集合的符号表示?问题5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基本性质1?基本性质1有怎样的用途?问题6生活中经常看到用三角架支撑照相机;测量员用三角架支撑测量用的平板仪;有的自行车后轮旁只安装一只撑脚.上述事实和类似经验可以归纳出平面怎样的性质?问题7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基本性质2?基本性质2有怎样的用途?问题8基本性质2中“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是什么?问题9如图所示,直线BC外一点A和直线BC能确定一个平面吗?为什么?问题10如图所示,两条相交直线能不能确定一个平面?为什么?问题11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直线能不能确定一个平面?为什么?问题12回顾第1.1节的内容,我们已经看到各种棱柱、棱锥的每两个相交的面之间的交线都是直线段,由此你能总结出怎样的结论?问题13在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如果其中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住,应该怎样处理才有立体感?探究点二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1空间中的几个点或几条直线,如果都在同一平面内,我们就说它们共面.如果两条直线共面,那么两条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问题2如图,直线AB与平面α相交于点B,点A在α外,那么直线l与直线AB能不能在同一个平面内?为什么?直线l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小结:我们把这类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直线叫做异面直线.例1如图中的△ABC,若AB、BC 在平面α内,判断AC 是否在平面α内?小结:要判断或证明直线在平面内,只需要直线上的两点在平面内即可.跟踪训练1求证: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如果都与另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四条直线共面.已知:a∥b∥c,l∩a=A,l∩b=B,l∩c=C.求证:直线a、b、c和l共面.例2如图,正方体AC1中,对角线A1C和平面BDC1交于O,AC与BD交于点M,求证:点C1、O、M共线.小结:证明点共线问题常用方法:(1)先找出两个平面,再证明这三个点都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根据基本性质3从而判定他们都在交线上;(2)选择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证另一点在这条直线上.跟踪训练2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AD、BC、CD上的点,已知EF和GH相交于点M,求证:点B、D、M共线.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1.若点M在直线b上,b在平面β内,则M、b、β之间的关系可记作()A.M∈b∈β B.M∈b⊂βC.M⊂b⊂β D.M⊂b∈β2.空间中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是()A.两条直线B.一点和一直线C.一个三角形D.三个点3.“a、b为异面直线”是指:①a∩b=∅,且a b;②a⊂面α,b⊂面β,且a∩b=∅;③a⊂面α,b⊂面β,且α∩β=∅;④a⊂面α,b⊄面α;⑤不存在面α,使a⊂面α,b⊂面α成立.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①④⑤正确B.①③④正确C.仅②④正确D.仅①⑤正确课堂小结:1.证明几点共线的方法:先考虑两个平面的交线,再证有关的点都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或先由某两点作一直线,再证明其他点也在这条直线上.2.证明点线共面的方法:先由有关元素确定一个基本平面,再证其他的点(或线)在这个平面内;或先由部分点线确定平面,再由其他点线确定平面,然后证明这些平面重合.注意对诸如“两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等依据的证明、记忆与运用.3.证明几线共点的方法:先证两线共点,再证这个点在其他直线上,而“其他”直线往往归结为平面与平面的交线。

4.2《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4.2《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会用符号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理解关于平面的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重点、难点】能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描述三个公理,理解关于平面的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核心素养】1. 通过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2.借助于三个基本事实与推论的应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新课讲解】(1)平面的基本性质①公理1: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基本事实1也可简单地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公理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用符号表示为:⎭⎬⎫A ∈αB ∈α⇒AB ⊂α. 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用符号表示为: ⎭⎬⎫P ∈αP ∈β⇒α∩β=l 且P ∈l . (2)基本公理的推论①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②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深入学习】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B .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C .四边形是平面图形D .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D [A 错误,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B 错误,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C 错误,四边形不一定是平面图形.D正确,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例2.证明: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解]已知:如图所示,l1∩l2=A,l2∩l3=B,l1∩l3=C.求证: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法一:∵l1∩l2=A,∴l1和l2确定一个平面α.∵l2∩l3=B,∴B∈l2.又∵l2⊂α,∴B∈α.同理可证C∈α.又∵B∈l3,C∈l3,∴l3⊂α.∴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法二:∵l1∩l2=A,∴l1,l2确定一个平面α.∵l2∩l3=B,∴l2,l3确定一个平面β.∵A∈l2,l2⊂α,∴A∈α.∵A∈l2,l2∈β,∴A∈β.同理可证B∈α,B∈β,C∈α,C∈β.∴不共线的三个点A,B,C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平面α和β重合,即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1、知识与能力:(1)巩固平面的基本性质即四条公理和三条推论.(2)能使用公理和推论进行解题.2、过程与方法:(1)体验在空间确定一个平面的过程与方法;(2)掌握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质证明三点共线、三线共点、多线共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慎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即三条推论.教学难点准确运用三条公理和推论解题.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问题1:空间共点的三条直线能确定几个平面?空间互相平行的三条直线呢?问题2:如何判断桌子的四条腿的底端是否在一个平面内?二、温故知新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 4(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把以上各公理及推论进行对比:公理或推论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作用公理1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公理2判定两个平面确定一个平面确定一个平面推论2 直线a与直线b确定一个平面确定一个平面推论3 直线a与直线b确定一个平面确定一个平面公理4判断两线平行三、数学运用证明:——公理3推论1——公理1同理可证, ,【解题反思1】1。

逻辑要严谨2.书写要规范3.证明共面的步骤:(1)确定平面——公理3及其3个推论(2)证线“归”面(线在面内如:)——公理1(3)作出结论。

变式1、如果直线两两相交,那么这三条直线是否共面?(口答)变式2、已知空间不共面的四点,过其中任意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由这四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变式3、四条线段顺次首尾连接,所得的图形一定是平面图形吗?(口答)(2)已知直线满足:;求证:直线证明:——公理3推论3——公理1直线共面提高训练:已知,求证: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证明:——公理3推论3——公理3推论3——公理1因此,平面同时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重合。

高中高三数学《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高三数学《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8.家校合作,共同关注: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采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展示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书本、桌面、窗户等,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接着,我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面内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阶段,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以下要点:
1.平面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平面几何的基本性质,如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平面几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他们的困惑。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平面几何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包括平面内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关计算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将平面几何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建筑图纸、地理信息系统等,让学生感受到平面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a.课本习题第1题、第2题,回顾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b.课本习题第4题,巩固空间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性质。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目,注重解题过程和思路。
2.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可以与同学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章节一:平面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面的基本概念,包括平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让学生掌握平面的性质,如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和平面的包含关系。

1.2 教学内容平面定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无厚度的二维空间。

平面表示方法:用希腊字母“π”表示平面。

平面性质: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平面内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1.3 教学步骤引入平面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平面例子。

讲解平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平面的性质,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章节二:平面的基本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平面的连续性、平行的性质和平面的包含关系。

2.2 教学内容平面连续性:平面上的任意两点都可以用一条直线连接。

平面平行性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平面包含关系:一条直线可以包含在平面内,也可以不包含在平面内。

2.3 教学步骤回顾平面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平面的性质。

讲解平面的连续性,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说明。

讲解平面的平行性质,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讲解平面的包含关系,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章节三:平面的画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的画法,包括平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和平面的方程。

3.2 教学内容平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平面可以用方程表示,如Ax + By + C = 0。

平面方程的求法:通过已知的平面上的点和平面的法向量来求解平面方程。

3.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回顾平面的概念和性质,引出平面的画法。

讲解平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说明。

讲解平面方程的求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章节四:平面与直线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与直线的关系,包括平面与直线的相交和平行。

4.2 教学内容平面与直线的相交:平面与直线相交时,交点称为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平面与直线的平行:平面与直线平行时,直线上的任意点都不在平面内。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案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案

平面的基本性质(1)【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的概念,会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表示空间中的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和三个公理,并通用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3.通过对三个公理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4.通过平面的概念和三个公理的文字叙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过程方法】1.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的习惯;2.通过平面概念的学习,掌握点、线、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一、引言平面几何----研究内容是平面图形,即由一个平面内的点、线所构成的图形,研究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画法、计算以及它们的应用.立体几何-----空间图形,由空间的点、线、面构成.研究对象-----空间图形;研究内容-----性质、画法、计算、证明及应用.二、平面的概念1.实例: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2.平面是一个只描述而不定义的最基本的的概念(和直线类比).注: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没有厚薄、大小和面积.3.平面的画法⑴单个平面水平 竖直⑵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注:①被遮住的部分用虚线或不画;②平行四边形表示的平面可以扩展;③画非水平平面时,只须画成平行四边形即可,画直立平面要有一组对边为铅垂线.4.平面的表示法(1)平面α,β,γ或平面ABCD 或平面AC ;(2)点用大写字母A ,B ; (3)直线用小写字母l ,m ,n 或用AB .5.空间的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如下:三、平面的基本性质基本事实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1用符号表示为:⎭⎬⎫A ∈ αB ∈ α ⇒ 直线AB ⊂ α.基本事实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 公理2用符号表示为:⎭⎬⎫P ∈ α P ∈ β ⇒ α ∩ β = m ,且P ∈m . 基本事实3.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三个推论理解注:“有且只有”的含义:“有”说明存在;“只有”说明唯一. 【当堂训练】1.分别将下列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①点A在平面α内,但不在平面β内:;②直线m经过平面α外一点M:;③直线m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有个.①平静的水面可以看成一个平面;②一本平整的书有100张纸装订而成,其厚度是1cm,则每一张纸对应的平面的厚度是0.1mm;③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cm,宽是4cm;④已知立几图形中,线段AB在平行四边形内,则直线AB一定也在平面α内.3.点M在直线l 上,l在平面α内,则M,l,α的关系是.4.已知点A,B均是平面α,β的公共点,则有.5.已知空间不共面的四点,过其中的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由这四个点可确定个平面.6.空间不重合的三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个部分.7.如果三条直线两两相交,那么这三条直线是否确定平面?8.四条线段顺次首尾相接,所得的图形一定是平面图形吗?为什么?9.证明三角形一定是平面图形.10.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共有几种情况?请分别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高中数学 1平面的基本性质(2) 【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数学 1平面的基本性质(2) 【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2

1.2.1 平面的基本性质(2)
教学目标:
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的三条推论及作用.
教材分析及教材内容的定位:
本节内容是在上节中公理3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平面的条件,得出3条推论.对于推论的证明,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遇到的第一个需要论证的问题.教学时应注重分析证明的思路及论证的依据,并指出证明的过程,包括存在性与惟一性两部分.为学生运用符号语言证明几何问题提供示范,从而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平面性质的三条推论,注意它们的条件、结论、作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
教学难点:
平面性质的三条推论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方法:
符号表示:A,B,C不共线⇒A,B,C确定一个平面.
思考1:如何理解公理3中的“有且只有一个”?
思考2:公理3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几何问题?(提供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变式练习:求证: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个平面内.。

高三数学下9.1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三数学下9.1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课题:9.1平面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的:1能够从日常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中所说的“平面”2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3正确地用图形和符号表示点、直线、平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初步掌握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教学重点:掌握点-直线-平面间的相互关系,并会用文字-图形-符号语言正确表示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教学难点:(1)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2)集合概念的符号语言的正确使用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立体几何课程是初等几何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在初中平面几何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以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计算以及它们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演绎法为研究方法通过立体几何的教学,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平面图形延拓至空间图形,完成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化,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平面的概念和平面的性质是立体几何全部理论的基础平面,是现实世界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形态的数学抽象,在立体几何中是只描述而不定义的原始概念,但平面是把三维空间图形转化为二维平面图形的主要媒介,在立体几何问题平面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立体几何”作为一门学生刚开始学习的学科,其内容对学生来说基本上是完全陌生的,应以“讲授法’的主,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空间想象力本课是“立体几何”的起始课,应先把这一学科的内容作一大概介绍,包括课本的知识结构,“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和作用等而后引入“平面”概念,以类比的方式,联系直线的无限延伸性去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突破教学难点在进行“平面的画法”教学时,不仅要会画水平放置的平面,还应会画直立的平面和相交平面(包括有部分被遮住的相交平面)在用字母表示点、直线、平面三者间的关系时,应指明是借用了集合语句,并用列表法将这些关系归类,以便作为初学者的学生便于比较、记忆和运用9.1节,平面的基本性质共4个知识点:平面的表示法、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的推论、空间图形在平面上的表示方法这一小节是整章的基础通过平面基本性质及其推论的学习使学生对平面的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主要是通过对图形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图形的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建立空间图形性质的正确概念,这样才能学好立体几何为了形成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小节通过观察太阳(平行)光线照射物体形成影子的性质来学习直观图的画法先直观地了解平行射影的性质,这样就可正确地指导学生画空间图形这小节教学要求是,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直观了解空间图形在平面上的表示方法,会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和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初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就是由同一平面内的点、线所构成的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等都是空间图形,空间图形就是由空间的点、线、面所构成的图形当我们把研究的范围由平面扩大到空间后,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在空间仍然成立例如三角形全等、相似的充要条件,平行线的传递性等有些性质在研究范围扩大到空间后,是否仍然成立呢?例如,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是否仅有一条?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否仅是连结两定点的线段的一条垂直平分线?二、讲解新课:1.平面的两个特征:①无限延展②平的(没有厚度)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这是平面最基本的属性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2.平面的画法:通常画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1)一个平面:水平放置和直立;当平面是水平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 ,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1(1).(2) 直线与平面相交,如图1(2)、(3),:(3)两个相交平面:画两个相交平面时,若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应把被遮住部分的线段画成虚线或不画(如图2)aβαBAβBAαβBAααβa图 2A(1)3平面的画法及其表示方法:①在立体几何中,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当平面水平放置时,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 ,横边画成邻边的两倍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②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α,平面AC等4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空间图形的基本元素是点、直线、平面从运动的观点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从而可以把直线、平面看成是点的集合,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除了用文字和图形表示外,还可借用集合中的符号语言来表示规定直线用两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点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而平面则用一个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的符号只能用于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虽然借用于集合符号,但在读法上仍用几何语言α⊄a (平面α外的直线a )表示α⊄a (平面α外的直线a )表示a α=∅ 或a A α=三、讲解范例:例1将下列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1)A α∈,B β∈,A l∈,B l ∈;(2)a α⊂,b β⊂,//a c ,b c p = ,c αβ=解:说明:画图的顺序:先画大件(平面),再画小件(点、线)例2 将下列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1)点A 在平面α内,但不在平面β内;(2)直线a 经过平面α外一点M ;(3)直线l 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即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l ) 解:(1)A ∈α,A ∉β; (2)M ∈a ,M ∉α;(3)l ∈α,l ∈β(即α β=l )例3 在平面α内有,,A O B 三点,在平面β内有,,B O C 三点,试画出它们的图形答案:右图四、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真的打“√”,假的打“×”(1)可画一个平面,使它的长为4cm ,宽为2cm . ( )(2)一条直线把它所在的平面分成两部分,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3)一个平面的面积为20 cm 2. ( )(4)经过面内任意两点的直线,若直线上各点都在这个面内,那么这个面是平面.( )答案:(1)×(2)√(3)×(4)√2.观察(1)、(2)、(3)三个图形,模型说明它们的位置关系有什么不同,并用字母表示各个平面.3.请将以下四图中,看得见的部分用实线描出.(4)(3)(2)(1)4.如图所示,用符号表示以下各概念:①点A 、B 在直线a 上 ;②直线a 在平面α内 ;点C 在平面α内 ;③点O 不在平面α内 ;直线b 不在平面α内 .答案:①,A a B a ∈∈ ②,a C αα⊂∈ ③,O b αα∉⊄ 5.①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会有几种位置关系 .②如图所示,两个平面α、β,若相交于一点,则会发生什么现象.③几位同学的一次野炊活动,带去一张折叠方桌,不小心弄坏了桌脚,有一生提议可将几根一样长的木棍,在等高处用绳捆扎一下作桌脚(如图所示),问至少要 几根木棍,才可能使桌面稳定?答案: ①3种 ②相交于经过这个点的一条直线 ③至少3根五、小结 :平面的概念;平面的画法、表示方法及两个平面相交的画法;点、直线、平面间基本关系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关系的转换六、课后作业:试用集合符号表示下列各语句,并画出图形:(1)点A 在平面α内,但不在平面β内;(2)直线a 经过不属于平面α的点A ,且a 不在平面α内;(3)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 ,且l 经过点P ;(4)直线l 经过平面α外一点P ,且与平面α相交于点M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3)(2)(1)。

高中数学平面的定义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的定义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的定义教案
学科:数学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平面的定义和性质;
2. 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图形是平面图形;
3. 能够简单地应用平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面的定义;
2. 平面的性质。

教学难点:
1. 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平面图形。

教具准备:
1. 平面图形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平面的概念,并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二、讲解平面的定义(15分钟)
1. 展示平面图形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平面的特征;
2. 介绍平面的定义:平面是一个没有厚度、仅有长度和宽度的图形。

三、讲解平面的性质(20分钟)
1. 说明平面的性质:平面上任意两点都可以直线连接;
2. 讲解平面上不同点之间的关系。

四、练习与应用(15分钟)
1. 学生尝试判断不同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
2. 学生应用平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平面的更多性质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目,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平面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平面的特征。

在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简单地应用平面的性质解决问题,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讨论。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巩固学生对平面的理解,引导他们应用平面的性质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高中数学平面基本定理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基本定理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基本定理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平面基本定理的概念和内容。

2. 理解平面基本定理的应用,并能够灵活运用。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面基本定理的概念和证明。

难点:平面基本定理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板书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纸笔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讲授平面基本定理(15分钟)1. 教师讲解平面基本定理的概念和内容。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平面基本定理的应用。

三、讨论与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平面基本定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2. 学生完成若干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展示与评析(10分钟)1.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2. 同学互相评析,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学生尝试应用平面基本定理解决其他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问题中的困难,引导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六、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平面基本定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加应用。

七、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面基本定理,并能够运用到不同问题情景中。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摘要】欢迎来到高一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总课题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总课时第5 课时
分课题平面的基本性质(一) 分课时第1 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平面的概念;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能正确使用集合符号表示有关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平面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正确使用集合符号表示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平面的基本性质.
引入新课
1.平面的概念:
光滑的桌面、平静的湖面等都是我们熟悉的平面形象,数学中的平面概念。

高一数学(91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案

高一数学(91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案

高一数学《9.1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平面的表示方法及平面的基本性质.2、解析:本节是在学生对立体几何内容、知识结构及其研究方法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平面”,由“平面”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由“平面”是空间图形的基本元素,培养学生“空间问题平面化”的观点;由点、直线、平面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观点;由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的有关公理,提供了证明共面、共线、共点问题的方法,揭示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重要思想.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教学知识点:1.平面的概念、平面的表示法;2.平面的基本性质.能力训练要求:1.了解平面的概念,掌握平面的表示法;2.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它们的作用;3.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示点、线、面的位置关系;4.能够画出水平放置的平面的直观图;5.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由此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解析:1.平面的概念.“平面”是教材中只作描述说明,而不定义的最原始的基本概念,应让学生结合实例弄清平面的含义,认真体会平面与平面无大小之分,无厚薄之别,仅有位置上的不同.2.会正确画图表示两相交平面的位置关系.3.平面的基本性质,要注意它们的条件、结论、作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并熟记它们,达到能得心应手运用它们的程度.三、教学问题诊断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主要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是立体几何的第一节课,也可叫做立体几何的起始课.要对这一学科的内容作一个大概的介绍,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同时,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体会到这门学科并不难学,克服畏难情绪,引起学生兴趣.五、教学过程设(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景1.课题导入问题1:这是什么图形?你看见了这个图形的哪几个面?问题2:这是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看见的面是不是和刚才的图一样?问题3:是什么使上面两个图形看起来位置大不一样了?设计意图:问题1-3让学生明白几个平面画在一起,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部分的线段画成虚线或不画,这样看起来立体感强一些.问题4:请判断下面的两个图形是否正确,为什么?1(1)G说明:图(1)中,点E、F分别在C1D1和A1B1上,直线EF交BA的延长线于点G;图(2)中,点E、F分别在A1B1和B1B上,直线EF交AB的延长线于点G.设计意图:问题1-4引导学生从观察图形出发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平面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学生对平面产生感性的认识;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认识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作用;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学生经历平面的感性认识。

3、情感与价值
使用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进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平面的概念及表示;
(2)平面的基本性质,注意他们的条件、结论、作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

难点: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联系身边的实物思考、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等,从而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正(长)方形模型、三角板 四、授课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引入情景
生活中常见的如黑板、平整的操场、桌面、平静的湖面等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

你们能举出更多例子吗? 平面的含义是什么呢? (二)建立模型 1、平面含义
以上实物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在平面几何中,怎样画直线?一条直线平移就得到了一个平面。

我们通常把一个“水平
放置的平面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
,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

(如图):
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如果几个平面画在一起,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画成虚线或不画(打出投影片)
D C B A α β β
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若 点A 在平面α内,则记作:A ∈α;若点B 在平面α外, 则记作:B ∉α。

2.1-4 3、平面的基本性质
把一把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在桌边,可以看到,直尺的整个边缘就落在了桌面上,用事实引导学生归纳出以下公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 ∈L
B ∈L => L α A ∈α B ∈α
说明:公理1可以用来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教师用正(长)方形模型,让学生理解两个平面的交线的含义,从而归纳出公理2: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
说明:公理2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生活中,我们看到三脚架可以牢固地支撑照相机或测量用的
平板仪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公理3:
公理3: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说明:一是确定平面;二是可用其证明点、线共面问题
公理3的三个推论: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l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 ∈α,l α⊂.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符号语言:a b 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 α⊂,b α⊂.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b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 α⊂,b α⊂.推论1~3的图形语言如下图所示:
说明:对于公理3的三个推论,需注意:①公理3的三个推论均是确定平面的依据;②关注“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个条件与条件“直线与直线外一点”、“两相交直线”、“两平行直线”的联系!
(三)解释应用
例1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的平面( )
·B
·A
α
L
A
· α C · B
·
A · α P · α L
β ·B
αA
B
C l
α
a
b
α
a
b
A .有且只有1个
B .有且只有3个
C .有无数个
D .只有 0个
解:答案C
例2已知:A ∈l ,B ∈l ,C ∈l ,D ∉l .求证:直线AD ,BD ,CD 共面. 解:因为D ∉l ,所以D 与l 可以确定平面α(推论1). 又因为A ∈l ,所以A ∈α,
又D ∈α,所以AD α⊂(公理1).同理,BD α⊂,CD α⊂,所以AD ,BD ,CD 在同一平面α内.
即直线AD ,BD ,CD 共面.
例3求证:两两平行的三直线如果都与另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四条直线共面. 注意:这种纯文字题需要写已知、求证,然后方可去证明.
已知:a ∥b ∥c ,a d = A ,b d = B ,c d = C .求证:a 、b 、c 、d
证明:因为a ∥b ,由推论3可知直线a ,b 可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α.因为a d = A ,b d = B ,所以A ∈a ,B ∈b . 由公理1可知:d α⊂.
因为b ∥c ,由推论3可知直线b ,c 可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β. 同理可知:d β⊂.
因为平面α和平面β都包含直线b 和d ,且b d = B ,所以由推论2可知: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所以平面α和平面β重合. 所以a 、b 、c 、d 共面.
例4每两条都相交且不共点的四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例3拓展) 证明:设直线a b c d 、、、两两相交且不共点.
a d 、相交,a d ∴、共面.
b d 、相交,b d ∴、共面. a b 、相交,a b ∴、共面. a b d ∴、、共面.
同理b c d 、、共面,a c d 、、共面.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
(四)巩固练习:
(1)为什么许多自行车后轮旁装一只撑脚?
(2)用符号表示“点A 在直线l 上,l 在平面α外”正确的是 ( B ) A.,A l l α∈∉ B.,A l l α∈⊄ C.,A l l α⊂⊄ D.,A l l α⊂∉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因为P∈α,Q∈α,所以PQ∈α B.因为P∈α,Q∈β,所以α∩β=PQ
C.因为AB⊂α,C∈AB,D∈AB,所以CD∈α D.因为AB⊂α,AB⊂β,所以α∩β=AB .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空间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平面α与平面β若有公共点, 就不止一个;
③因为平面型斜屋面不与地面相交, 所以屋面所在的平面不与地面相交.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空间四点A、B、C、D共面而不共线, 那么这四点中( )
A.必有三点共线
B.必有三点不共线
C.至少有三点共线
D.不可能有三点共线
(6)若A∈α, B ∈α, A∈l , B∈l , 那么直线l与平面α有______个公共点(五)本课时小结:(师生互动,共同归纳)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三个公理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
(六)作业布置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预习: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P T
(3)
272,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