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物理晶体熔化实验专题

合集下载

河南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河南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4年河南省一般中学招生考试试卷物理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相识。

探讨发觉,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单位。

2.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更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成水蒸气,流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干脆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肯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合到江、河、湖、海中。

3.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试验说明白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生源振动的试验:。

4.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N。

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 cm。

(g取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5.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Ω,R2=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R2的电功率为 W。

为了保障电路平安,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6.如图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缘由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由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下列物品中,在通常状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专题04 晶体熔化与水的沸腾-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经典小题考前必刷(通用版)(解析版)

专题04  晶体熔化与水的沸腾-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经典小题考前必刷(通用版)(解析版)

专题04 晶体熔化与水的沸腾(解析版)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经典小题考前必刷(通用版)1.晶体熔化(1)晶体:冰、钻石、食盐、糖、海波、许多矿石和所有金属等;(2)非晶体:玻璃、松香、蜂蜡、沥青、塑料、橡胶等。

(2)晶体的熔化特点: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时是固液共存态;②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

(3)晶体熔化规律实验常考问题:2.水沸腾规律(1)一切液体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2)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联系: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它们都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即都属于汽化现象,液体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一、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的汽化现象;二、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来实现。

要减少液体的蒸发,就采取相反的措施。

(4)水沸腾规律实验常考问题3.重要知识点1.雨的形成:①汽化(或蒸发)→液化→凝固→熔化;②汽化(或蒸发)→凝华→熔化;③汽化(或蒸发)→液化。

2.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雹(凝固)、白冰;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

3.液化两种方式: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不可将"压缩体积"简称为"加压")。

4.理解“白气”和“白雾”: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所以,凡是看得见的“白气”、“白雾”都不再是水蒸气,而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小水珠)。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热学实验题重点考查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水的沸腾、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等实验,侧重考查温度计等仪器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归纳实验结论、用图像描述规律等。

一、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规律 1.图像中若有一段线段与“时间轴”平行,则该物体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

2.晶体熔化(凝固)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且继续吸(放)热。

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持续吸(放)热。

3.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

晶体熔化(凝固)过程中持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吸(放)热,温度不断变化.此类题考查学生对固体熔化(凝固)实验的掌握情况、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根据温度计的使用的注意事项: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知道怎样才能使试管中的晶体均匀受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同时需要不断搅拌物体。

水浴加热,可以使加热比较均匀,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固体颗粒越小,受热越充分,熔化的就越快.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Q吸和比热容c一定时,升高的温度△t和水的质量m成反比,因此当水的质量m越大时,水的温度升高的就会越小,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就不太显著.在相同的时间内(吸热相同),若物质固态时温度升高多,而液态时升高少,由此可知温度变化越大,比热容就越小.例1 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2)实验时,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而且物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①;②.(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实验专项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实验专项
晶体熔化知识
1.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的物质; 2. 常见晶体: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3.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吸热(缺一不可); 4.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固液共存状态); 5. 处于熔点的物质状态:固态、固液共存和液态; 6.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 7. 常见非晶体的物质:蜂蜡、松香、沥青、玻璃、塑料等; 8.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 应选用颗粒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 图甲中对试管中的冰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使冰块均匀 受热 ;
3. 由图乙图像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非晶体”)。同时 还得出了冰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不变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 冰块熔化过程持续了 10 min,当实验进行到第10min时,物质处 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3)该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 72km/h=20m/s
• t=s/v=8000m/(20m/s)=400s
• P=W/t=1.62x107J/400s=4.05x104W
热学与运动结合
• 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 该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 1.5×10-3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则这段运动过程中; (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取4.5×107J/kg)
• (2)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 W有用=Q放Xȵ=5.4×107Jx30%=1.62×107J • (2)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1.62×107J;

专题4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选择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解析版)

专题4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选择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解析版)

专题4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选择题)-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min甲比乙吸热多B.4~8min甲不吸热C.甲和乙的熔点都是40o C D.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答案】D【解析】A.实验中选用相同的加热器,相同的时间产生的热量相同,所以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是晶体,熔化时温度虽然不变,但持续吸热,故B错误;C.只有晶体才有熔点,甲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是晶体,乙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所以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是50℃,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某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B.该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C.在第10min,该物质为固态D.该物质第10min时的内能等于第5min时的内能【答案】A【解析】AB.由图可知,该物质的温度在AB和CD阶段下降,发生的物态变化应该是凝固,BC为其凝固过程,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4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凝固点为40℃,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所以熔点为40℃,故A正确,B错误;C.在第10min时处于凝固过程中,为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D.物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小,物质第10min时的内能小于第5min时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3.图为某物质温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图线,这种物质在第2分钟开始熔化,第6分钟熔化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到2分钟时,只有加热才能使该物质的温度升高B.这种物质有可能是非晶体C.该物质在第2分钟与第6分钟的分子动能相同D.第2分钟到第6分钟,该物质的温度和内能都不变【答案】C【解析】A.由图像可知,在0到2min时,加热能使该物质的温度,对物体做功也可以使该物质的温度升高,故A错误;B.固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48℃不变,说明该物质有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48℃,故该图像为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B错误;CD.晶体在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6min结束,即2~6min处于熔化过程,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分子动能不变,只是改变了分子势能,故D错误;故C正确。

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练23热学实验探究含解析

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练23热学实验探究含解析

专项六实验探究重难点23热学实验探究【知识梳理】一、探究固体(晶体)的熔化规律1.常见实验装置图2.常考点(1)实验装置的顺序:先下后上.(2)加热方法:水浴法(目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3)温度计的读数.(4)熔化图像的绘制与分析.(5)固体是细小的颗粒好,还是大块的好:细小的颗粒好,这样便于测温和受热均匀. (6)熔化过程不明显的原因分析:固体质量太小或者加热功率过大.(7)晶体熔化的特点:只吸热,不升温.二、液体(主要是水)的沸腾规律探究1.常见实验装置2.常考点(1)绘制沸腾时的图像或者对图像进行分析.(2)加快水沸腾的方法:减少水的质量;加盖;加大火力等.(3)气泡大小的变化:沸腾前,由大到小;沸腾时,由小到大.(4)装置组装顺序:由下到上.(5)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分析:此地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6)液体沸腾的特点:只吸热,不升温.三、探究物质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1.常见实验装置图2.常考点(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将物质吸热的多少转化为加热时间的长短). (2)对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初温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等的时间),比较末温的高低,末温高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等的时间),比较温度的改变量,改变量越大的,比热容小.(3)水和煤油需要取等质量(控制变量),不能取等体积.(4)在探究比热容的实验中,取“等体积”的水与煤油.【易混淆点】1.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颠倒.2.液体沸腾前后气泡大小的变化分析.3.温度计读数错误.4.对图像中每段的含义、所处物态分析混乱.5.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固液共存均有可能.【典例分析】【例1】(2020青岛16)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______.(2)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象中的______(选填“AB”“BC”或“C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比热容.【答案】 (1)使固态可以均匀受热且固态缓慢吸热,容易观察实现现象(2)晶体 BC 小于【分析】(1)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且完全包围试管,好处为:使固态可以均匀受热且固态缓慢吸热,容易观察实现现象.(2)BC段固体吸热,温度不变,为熔化过程,所以固体是晶体.等时间内,AB段温度升得更快,所以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思路小结】注意对熔化图像每一段的含义与物态进行细致分析:温度不变,但在吸热的一端(与时间轴平行)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对应的温度值,为熔点.低于熔点的直线部分,是固体受热升温的过程;高于熔点的一段,是液体吸热升温的过程.【例2】(2020福建28)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选填“A"或“B”)的高度.(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_;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则m a m b(选填“>“=”或“<”)(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有关. 【答案】(1)B(2)98 不变 <(3)吸热(4)气压(或水的纯度、海拔高度)【分析】(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2)根据丙图可知,水的沸点为98℃;水沸腾时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由图乙知a 的初温和b的初温一样高,a比b晚沸腾,说明b吸收的热量更多,根据Q=cm△t知,说明b的质量大.(3)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 (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在实验时沸点低于100℃,可能是因为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的缘故.【思路小结】(见常考点)【真题操练】1.(2020岳阳19)图甲是小明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加热,目的是______;(2)每隔l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比较图乙中的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D段的比热容.【答案】 (1)使物质受热均匀 (2)晶体 (3)小于【解析】(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加热时,使物质受热均匀,从而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3)由图象可知,根据公式Q吸=cmΔt可知,物质的质量相同,AB、CD段升高相同的温度,AB段需要吸热2min,CD段需要吸热4min,AB段吸收的热量小于CD段吸收的热量,可以得到AB段的比热容小于在CD段的比热容.2.(2020武汉16)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熔点是__________℃;(2)从图象中发现海波熔化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④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_____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_______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答案】(1)48 (2)③ (3)温度吸收【解析】(1)由图乙知:该物质的熔点为48℃.(2)①可以增加海波的质量,可以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①错.②增加水的质量,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上升得较缓,从而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②错.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只能使加热的时间延长,不能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③正确.④撤去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可以减少水吸收的热量,从而使的温度上升得较缓,可以延长海波的熔化时间,④错.选③.(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3.(2020淮安20)20.(6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上升到88℃后,每隔1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t/℃88 90 94 96 98 98 98 98(1)2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在5min到8min时间内,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热量.(4)从图象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答案】(1)92(2)(3)吸收(4)98 不变【解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2℃.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答案图所示.(3)当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4)由记录的数据可见,水的温度升高到98℃后,就不再变化了,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98℃,并且在沸腾过程中,保持这个温度不变.4.(2020衡阳23)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现象,说明液态酒精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3)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9℃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说明当时大气压可能(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4)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99℃后,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5)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1)自下而上(2)扩散汽化(3)低于(4)试管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5)升高【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故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打开酒精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是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液态酒精中分子进入空气中变为气态,这个过程是汽化.(3)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实验中测出的水的沸点小于100℃,说明当时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4)当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均达到沸点后,烧杯中的水可以从酒精灯继续吸热,能够沸腾.由于温度相同,试管中的水无法从烧杯的水中继续吸热,因此试管中的水最终不会沸腾. (5)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烧杯中水的沸点高于99℃,即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升高.5.(2020黔东南州17)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图甲中温度计读数是_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______图(选填“A”或“B”);(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____________;(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形成的. 【答案】(1)96 A (2)98 (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4)液化【解析】(1)由图甲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96℃.由图乙知: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现象,A正确;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B错.选A.(2)由图丙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3)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6.(2020德州21)如图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3)小蕊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象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4)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选填“b”“c”或“d”)【答案】(1)由下到上秒表(2)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3)不变(4)c【解析】(1)在该实验中,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且便于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因此需要用到秒表.(2)在烧杯上覆盖的中心有孔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3)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改变水的质量,水的沸点不变,只改变加热的时间,得到的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c.7.(2020随州15)如图甲是a实验小组“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他们绘制出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他们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_____形成的;(2)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水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_;(3)b实验小组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做此实验,水的初温相同,但烧杯中水比a小组的少,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b小组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答案】(1)水蒸气液化 (2)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会继续吸热(3)【解析】(1)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水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是由于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会继续吸热.(3) b 实验小组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做此实验,水的初温相同,但烧杯中水比a 小组的少,b 实验小组烧杯中的水到达沸腾所吸热的时间应比a 小组的短,见答案图所示.8.(2020绥化25)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情况.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分别接入电阻丝,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插入温度计.(1)装置中电阻丝的阻值应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中用______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按照下表中的数据,请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J/(kg·℃);(2)夏天,海边昼夜温差变化小,这是因为水的______大;(3)在烧瓶中重新填装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丝,此装置就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答案】 (1)相等加热时间2.1×103 (2)比热容 (3)电阻【解析】(1)图中两电阻丝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和通电时间相同,要产生的热量相同,则实验中选用的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相同.实验中用加热时间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长,液体吸收的热量多.由表中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即Q 煤油=Q 水,c 煤油m Δt 煤油=c 水m Δt 水,c 煤油= ∆t 水c 水∆t 煤油 = (35℃−20℃)×4.2×103J/(kg.℃)(50℃−20℃) =2.1×103J/(kg.℃). (2)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3)在烧瓶中重新填装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丝,通过电阻丝的电流相同,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9.(2019南充)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___________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11 们加热.(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见图乙).由图乙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J/(kg·℃).[c 水=4.2×103J/(kg·℃)]【答案】(1)质量 (2)不相同 (3)2.1×103【解析】(1)要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需要控制物质的质量和热源相同,所以要使水和煤油质量和初温相同,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2)由图乙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用的时间是煤油的2倍,即水吸收的热量是煤油的2倍,根据c=Q m∆t 可知:在质量、升温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Q 成正比,所以煤油的比热c油=c 水/2=4.2×103J/(kg.℃)/2=2.1×103J/(kg.℃).。

11-19河南中考实验探究题集锦(八年级上册部分题目,附答案)

11-19河南中考实验探究题集锦(八年级上册部分题目,附答案)

11-19河南中考实验探究题集锦(八上知识考查)(11年)(物态变化)1、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13所示。

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田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1)适当..。

其“适当”的含义是:和,。

(2)该晶体的熔点是℃。

(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2、(测量固体的密度)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口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

(1)将太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

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13年)(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l0cm。

(l)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11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_____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

(14年)(光的反射)4、如图11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 实验时将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中考物理熔化凝固专题 1

河南省中考物理熔化凝固专题 1

河南省中考物理熔化凝固专题河南省中考物理熔化凝固专题1.黑龙江省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液化现象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3.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4.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5.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液体D.凝华6.黑龙江省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7.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8.下列现象或过程中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是A. 滴水成冰B. 秋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 隆冬清晨植物叶片上的霜D. 冰雪消融9.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 B.霜满枝头 C.滴水成冰 D.樟脑片变小10.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这种物质()[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1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消融B.浓雾生成C.露珠形成D.窗花凝结12.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024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2024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选择题:在进行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时,关于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步骤是?A. 将物体放在直尺上,直接读取数值B. 将物体的一端与直尺的零刻度线对齐,然后读取另一端对应的数值(正确答案)C. 用手拉伸直尺,使其更贴合物体的形状后读取数值D. 随意放置物体在直尺上,只要读取的数值接近即可化学实验中,使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A. 将滴管伸入试管内,直接滴加液体B. 将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然后滴加液体(正确答案)C. 将滴管紧贴试管壁,沿壁滴加液体D. 随意挥动滴管,使液体溅入试管内生物实验课上,观察植物细胞时,应使用哪种仪器?A. 显微镜(正确答案)B. 望远镜C. 放大镜D. 投影仪在进行物理实验时,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应使用哪种工具?A. 弹簧测力计B. 天平(正确答案)C. 量筒D. 温度计化学实验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如何放置?A. 试管口向上倾斜B. 试管口向下倾斜C.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与桌面成45度角(对于某些需要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的实验是正确的,但一般加热时应略向上倾斜以避免液体溅出,此处考虑更通用的安全操作,故不选此项)D. 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以防止液体溅出(正确答案)生物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玻片的正确放置方法是?A. 将盖玻片直接平放在载玻片上B. 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正确答案)C. 用力将盖玻片压在载玻片上D. 随意放置盖玻片在载玻片上物理实验课上,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A. 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再读数B. 将温度计放入液体中后,立即读数C. 将温度计放入液体中,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正确答案)D. 用手握住温度计的上端,使其示数升高后再读数化学实验中,稀释浓硫酸时,正确的操作是?A.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B.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正确答案)C. 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另一个容器中D. 随意将浓硫酸和水混合在一起生物实验中,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为了更清晰地看到细胞结构,应如何调节?A. 增大光圈,使光线更暗B. 减小光圈,使光线更暗C.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正确答案)D. 随意转动显微镜的各个部件。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04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含解析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04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含解析

实验04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考点聚焦经典例题1.(2019•葫芦岛)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1)﹣8;(2)﹣2;增加;(3)液化;(4)增加【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8℃;(2)从图中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不变,所以熔点是﹣2℃;盐冰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3)熔化吸热,使烧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外壁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即出现的水珠;(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2)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4)根据晶体凝固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

【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分析时特别注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热学实验专题物态变化晶体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热学实验专题物态变化晶体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专题物态变化晶体熔化和凝固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①温度计①石棉网①装水的烧杯①酒精灯①装有海波的试管(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______(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的海波进行实验;(3)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______(选填“AC”“AB”或“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4)由实验可知,当海波的温度处于48①时,其状态是______。

A.固态B.固液共存状态C.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小丽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像和温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

(1)该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①;(2)实验时选用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3)从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①,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______。

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的器材安装顺序是_____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实验中将试管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进行加热的目的是______;(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该示数为______①;(3)记录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数据,并绘制其关系图像如图丙a,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min;(4)若选用质量较大的该种物质做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丙中的______(选填“b”或“c”)。

4.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甲组设计如图A、B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

(1)你选用方案______,理由是:______;(2)下表是甲组的测量数据;时间/min01234567…温度/o C﹣4﹣2000012…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甲所示的坐标系中绘出“温度一时间”的图象______。

2024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项突破(全国通用版):实验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解析版)

2024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项突破(全国通用版):实验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解析版)

实验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023中考预测与复习建议:本题属于热学板块,对于2023年中考而言,结合实验本身特点来看,应回归教材,熟悉实验过程,以全面扎实掌握基础考点、会分析过程和数据为重点,实验很少作延伸拓展考查,对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较低,预测命题者不会在此板块设置难点、拉分点考查学生,应以送分题的形式考查学生为宜)基础考点梳理1.实验装置(如图)2.实验器材及组装(1)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温度计和秒表(2)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因[(先放酒精灯,再调整石棉网的高度(酒精灯外焰加热)及试管夹的高度,最后调整挂温度计的铁夹(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但不能接触烧杯底和侧壁)](3)玻璃棒搅拌的作用:通过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4)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5)实验选取小颗粒固体物质的原因:小颗粒固体易受热均匀、便于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物质充分接触3.实验采用水浴法的优点:a.能使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b.被加热物质受热缓慢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规律4.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求:试管中所装的物质要浸没在水中,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或烧杯壁5.热量的相关计算(Q=cmΔt)6.熔化过程中内能的相关判断: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逐渐增大7.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或描绘的图像判断物质是晶体或非晶体的方法:分析数据或图像,若某段时间物质吸热时温度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该温度为晶体的熔点;若温度一直升高,则为非晶体8.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升高9.实验评价(1)探究冰在熔化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冰是否继续熔化;(2)烧杯口出现“白气”和烧杯壁出现小水珠的原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3)晶体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同(4)冰熔化后继续加热,试管内水不会沸腾的原因:达到沸点后,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没有温度差,不能持续吸热(5)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不能吸收热量;典型例题赏析实验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论:(1)晶体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1.在探究冰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应选用图甲中的B (选填“A”或“B”),此装置的好处是受热均匀,有利于控制固体熔化的速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__;实验前应在试管内装适量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石蜡块.(2)为了完成该实验,除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3)按照实验规范,应按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装置,确保能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提高效率.(4)实验过程中应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判断冰是否正在熔化.(5)小明分别对冰和石蜡进行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①用冰进行实验时,第2min 温度计示数如图乙,为-2℃.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冰的温度/℃-6-400000123石蜡的温度/℃2527303336404448525762②如图丙是小明根据数据绘制的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请在图丁中画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③根据图像可知:在冰和石蜡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冰,它的熔点是0℃,进一步分析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④冰被加热到第10min时处于液态.(6)实验中,小明把装有正在熔化的冰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在安全的前提下放进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的冰会停止熔化,请你说明原因:二者温度相同,不发生热传递,冰不会继续吸热,所以会停止熔化__(7)实验过程中,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带来的问题:①无法判断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②无法判断熔化时的温度值;③无法判断熔化所需的时间。

河南省实验中学物理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实验中学物理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实验中学物理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2019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

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

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

这样做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

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液体表面积用滴管将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吹其中一滴水错误没有控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避免木板吸水干扰判断蒸发吸热【解析】【分析】(1)[1]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流速相同,所以是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2)[2][3]要探究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就要保持同种液体表面积、温度相同,而空气流速不同,故用滴管将两滴液体分别滴在两块玻璃上,用不加热挡吹风机吹其中一滴水,观察两滴水蒸发的情况。

河南省商水县中考物理热学实验探究复习课件

河南省商水县中考物理热学实验探究复习课件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1 液体的温度
• 2 液体的表面积
• 3 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
目标三:通过复习学生能够说出物质吸热和 会利用实验数据归纳科学规律
复习指导(三)
通过复习课本39----44页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 实验方法的设计 • 实验材料的选取 • 实验效果的显示方法 •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 实验现象的分析和结论

,要
(吸热或放热)。
• 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A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凝固点是45℃ • B.在BC段,该物质没有吸热所以温度不变 • C.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D.EF段物质吸收了热量
• 3. 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图,观察图象并回答:
目标二:通过复习,学生能够说出液体沸腾时 影响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中归纳科学规
复习指导(二)
通过复习课本6--19页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 本实验用到的器材·安装的顺序 • 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 实验的结论 • 沸腾图像的物理意义 • 缩短试验时间的方法
复习检测二
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 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请根据下列图表分析:
热学实验探究 复习专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能够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 的特征
2、通过复习,学生能够说出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影响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中归纳科学规 律
3、通过复习学生能够说出物质吸热和放热规律, 会利用实验数据归纳科学规律
目标一:通过复习学生能够说出晶体与 熔化时的特征

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中考物理《熔化和凝固》复习教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中考物理《熔化和凝固》复习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1)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体会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3)初步学会相互合作,并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本节重点是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难点: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具准备】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水、试管、温度计、海波、蜡、搅拌器、火柴、秒表、石棉网【教学方法、学生学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讲述:我们在小学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动画展示: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它们那里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

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

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点明课题:科学上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变水。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如水结成冰。

二、学生实验:观察海波的熔化。

1、讲述实验的做法各组的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

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

中考必考专题实验(晶体熔化凝固)

中考必考专题实验(晶体熔化凝固)

中考必考专题实验(晶体熔化和凝固)
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 。

(2)温度升高的是 段,温度不变的是 段。

(3)该物质是从 开始熔化,到 熔化结束,熔化时间是 分钟 (4)AB 段处于 状态,BC 段处于 状态,CD 段处于 状态,吸热的是 段。

(5)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6)当实验进行到某时刻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 ”、“B ”或“C ”),此时的温度是 ℃;
(7)表中第 min 的数据有误,正确的应为 ℃.
时间(min )
温度(℃)
B C
D 48

乙 乙 5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中考物理晶体熔化实验专题1.在探究“同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 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姑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

清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3)第22min时B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

从第12min到第 16min,蜂蜡的内能(填“增加”或“不变”)。

2.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这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2)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

(4)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是几种晶体的熔点表。

①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晶体可能是。

②图甲中段表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它的内能。

4.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5.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6.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

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选填“b”“c”或“d”)。

7.图甲是小峰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按(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3)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由丙图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是J/(kg•℃)。

(5)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8.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c水=4.2×103J/(kg•℃),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分析图像可知:(1)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

(2)该物质在第 6min 时的内能_____ (大于/等于/小于)第 8min 的内能。

(3)熔化后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其中空烧杯的质量是 22.4g,则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_____ J。

9.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10.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沸腾的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11.如图所示,请大致画出海波熔化前和熔化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2.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固体熔化现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固体熔化的图象。

(2)根据做出的图象,可以判断此固体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_________它在液体状态下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实验中使品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熔化经历了 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品体可以继续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4.对冰加热,冰化成水直至沸腾,这一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可知:(1)冰的熔化过程是_____段,水沸腾过程的特点是_____。

(2)冰升温比水_____(选填“快”或“慢”),这是因为_____。

15.用下图(1)左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如(1)图右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______分钟。

如图(2)所示,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54℃时的状态,应该是(2)图中的______________模型。

16.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选填“碎冰块”“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出了熔化图像,如图13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选“晶体”、“非晶体”。

(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像是(选填“乙”或者“丙”。

17. 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_________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3)图丙中________(选填“A”或“B”)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min (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晓敏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2)改正错误后,晓敏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熔化后其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在第30min 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5min时的内能。

河南省中考物理晶体熔化实验专题答案1.在探究“同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 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姑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

清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3)第22min时B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

从第12min到第 16min,蜂蜡的内能(填“增加”或“不变”)。

【答案】(1)-4;(2)温度不变;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3)不能;不变2.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这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2)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

(4)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晶体;熔化;(2)液;(3)80;(4)从下往上;(5)不变。

3.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是几种晶体的熔点表。

①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晶体可能是。

②图甲中段表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它的内能。

【答案】萘;BC;增大;4.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案】(1)均匀受热;晶体;(2)热传递;低于;(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5.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