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29张PPT)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 2.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 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 和发声的音调。
探究音调和 频率的关系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数据记录
钢尺 振动 声音 伸出长度 快慢 高低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慢
最低
——有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 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 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 小,音调越低.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 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 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11.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决定 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振 动的_____决定的. 1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 的是___.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 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拓展要求:
(1)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通过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加深对声音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2)学生可以结合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声音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过程。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讲解声音的传播时,部分学生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理解还有些模糊,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另外,在实验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还不够仔细,这可能影响到他们对声音现象的理解。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以下改进:
1.在讲解声音的传播时,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声现象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声音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声现象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3.素质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动手能力,以便能够准确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便在实验探究和讨论中能够与他人有效地协作。
4.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课堂参与度: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对课堂讨论和提问不够热情,这会影响他们对声现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四篇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 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
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 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 14 页图 1-4 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1、看 15 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 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 秒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 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 1、2、3 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 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2—2 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 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 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PPT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 、 响度 、音色 。 1、乐音的三大特征:
2、音调: 指的是声音的 高低 。(不能说为 大小) 1)定义: 2)音调的高低跟 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 高 。 频率越低,音调越 低 。 3、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 次数 ,叫做频率。1s 内振动的数次越多,频率就越 高 。 20Hz-20000Hz 。 4、人的听觉频率是: 5、次声波:低于 20Hz 的声波属于次声波。地震、 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现象常伴有 次 声波的产生。
人们之间的交流 大象之间的交流
利用B超检查身体
蝙蝠利用超声波探路
3、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1)利用超声波击踤人体内的结石 ; 2) 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仪表 。 4、人们还用 回声 来进行定位、探测距离等。
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含义: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无规则 振动
发出的声音。
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不同等级的噪声所带来不同的危害: 1)超过 70dB,就会影响工作效率。
2)长期生活在 90 dB,就会出现神经衰弱,头晕等。 3)突然暴露在 150 dB,就会出现鼓膜破裂出血,头疼 2、噪声的控制: 1)在 声源处 减弱,如: 安装消声器 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安装隔音板 植树造林 3)在 人的耳朵处减弱,如:带耳机 在耳朵中塞棉花
8、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 最大距离 。
三)声音的特性
6、音色: 1)音色可以理解为音品或声音特色。 2)不同发声体即使它们的发声频率和振幅都 相同,但音色 不同 。人们能把各种不同 的声音区别出来,依靠的是音色 。
四)声音的利用
1、声音能够传递 信息 和 能量 。 2、声音传递信息的事例有: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
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考考查时,该部分知识点难度较低,却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声的产生和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所以平时学习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声现象与生活的联系。
1.声现象的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有关声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本章的兴趣,在第一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有了一点了解,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学习,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并让学生试着去总结,归纳。
2.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有些还掌握不好,如在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每次拨动都应控制用力大小相同,但学生很难控制,可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再让学生听录音机快放和慢放时的声音加以区分。
3.学生对“声的利用”很感兴趣,但具体的应用还不清楚,教师要多举例,并鼓励学生多搜集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
4.在本章中,学生会接触到开放性试题,由于刚刚接触,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根据本章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本章的教学建议如下:1.对课本上安排的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3.在学习中可运用比较、归纳、转化等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更明确。
4.在学生印象中,噪声是有害的,在讲课时,可通过阅读或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它的利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5.在实验过程中,可对学生渗透研究物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答:枪弹的平均飞行速度是780m/s.
2018/9/16 8
【例7】在长为1000m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 同学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 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75s,求:声音在铁中的传 播速度。(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 【分析】根据声音在空气中和铁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但传播的路 程相同都等于铁管的长度,即可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在铁中的传 播速度。 【已知】 v1=340m/s t=2.75s S=1000 m 【求】V2 【解】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和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分别为
第四单元
声现象知识结构网络
声 现 象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传播: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声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响度:振幅决定响度 特征 音调:频率决定音调 音色:发声体决定音 利用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2018/9/16
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干扰人们正常生活、学习、 工作的声 生理 危 噪音 害 心理 防止噪音产生 控 制 阻断它的传播 1 防止它进入人的耳朵
2018/9/16 6
【例5】旅游者进入两侧是峭壁的山谷,大喊一声后经2秒听到一 侧峭壁反射回的声音;又经1秒听到另一侧峭壁反射的回声。 求两峭壁间的距离约多远?(声速约344米/秒) 【分析】两峭壁间的距离为旅游者到两侧峭壁间的距离之和。 【已知】 v=344米/秒 t1=2秒 t2=1秒 【求】s 【解】
2018/9/16 2
5、乐音的三要素(物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① 音调:声音的高低,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 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② 响度: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源 与听者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③ 音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不同的。 6、噪声 (1)概念(见知识网络):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 减例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 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1. 基本概念回顾1.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需要声源、传播介质和接收器。
•声源是产生声音的物体。
•传播介质是声音传播的媒介,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接收器是接收声音的物体。
1.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播。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2. 声音的特性2.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强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2.2 音调与频率•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单位是赫兹(Hz)。
2.3 声音的音量•声音的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
•音量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2.4 回声•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回声的产生需要有声源、障碍物和接收器。
3. 声音的利用与保护3.1 声音的利用•声音的利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广泛,如广播、电话、音乐等。
•声音还可以用于声纳、超声波等技术。
3.2 噪声与对策•噪声是指给人们带来不适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健康有害,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护听力。
4. 思考题1.请列举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2.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3.音调与频率有什么关系?声音频率越高或越低对应的音调是高音还是低音?4.什么是回声?回声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5.声音的利用有哪些方面?你还能举例说明声音的利用吗?6.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如何保护听力?5. 作业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2章的课后习题,巩固对声音和声现象的理解。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4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
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站在圜丘上说话时,声音传播得更快D.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2.南通板鹞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面缀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如图。
风筝升空后哨口发出低、中、高音,声音的这一特征指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3.向水面某点扔一块石头,和这点距离相等的岸边的人、鸟和鱼,最先听到声音的是()A.人B.鸟C.鱼D.同时4.监测器离发声体甲、乙的距离相同,测得甲、乙发出声音的数据如图所示,0~t这段时间发声体甲()A.振动幅度比乙大B.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低C.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乙大D.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多5.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A.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C.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6.现代生活里,有的人爱养狗,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
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驱狗器的开关,狗好像感觉到了巨大的刺激而躲开,旁边的人却什么也没听见。
这是因为驱狗器()A.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B.发出的声波只会向着狗传播C.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D.发出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感受范围7.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具有相同的()A.振幅B.音色C.响度D.音调8.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2024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不断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响度逐渐变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9.古道西风、胡人乐舞。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知3-讲
3. 回声 (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2)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 .1 s
以上。 (3)回声应用
知3-讲
①改善音质: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就分辨不出回声和原声, 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音乐厅中常利用这种原理使演 奏的效果更好。
知1-练
解题秘方:找出发声物体,再判断其是固体、液体 还是气体。 解析:空气流动形成风,风是气体,风的吼声是气 体振动产生的;马靠声带(固体)振动发声;黄河咆哮 靠水(液体)振动发声。
知1-练
特别提示:几种常见动物的发声部位:蟋蟀、蝈蝈 靠翅膀的相互摩擦而发声,蝴蝶、蚊子等靠翅膀振 动发声,蝉靠腹部的鼓膜振动发声,鸟靠鸣管振动 发声。
拓展延伸
知3-讲
骨传导
①骨传导: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骨传导的原理是固
体可以传声。
②体验骨传声的实验: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
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
听到音叉的声音。
知3-练
例 4 夏天,坐在教室学习的同学们,听见了窗外隆隆的
雷声,雷声传入同学们耳朵的过程中,声速大小的
变化情况是( )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知3-练
解题秘方:先分析声音传播过程中,依次经过的介 质种类;再比较各种介质中声速的大小变化。
解析:雷声依次经过“空气→玻璃→空气”,进入 耳朵;由于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 体快,所以声速变化情况是“慢→快→慢”,即先 变大后变小。 答案:C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各种声音”
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
教师预设的问题: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声源?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介质?以什么形式传播?
3.什么是声速?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什么是骨传导?
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阅读教材P27-P31,并利用桌面的实验器材,解答自探提纲的相关问题。
3.通过音叉等实验的探究,学生知道振幅是影响响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并认识到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教材分析
重点
声音的特性
难点
区分声音的特性,了解它们各自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钢尺、玻璃杯、水、音叉、带有细线的乒乓球、鼓、泡沫颗粒等
学生准备
钢尺、泡沫球
教学过程
主备内容
修改内容
二、合作学习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解决的问题
全班合探。
2.学生展示内容预设:(解答或板演)
(1)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一个声音,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用二只手指轻轻地放在你的喉部,然后发出声音。你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你知道是什么在振动?
(3)知识运用:宇航员在太空中或在月球上能不能面对面的交谈?为什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课题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体会实验过程,全体学生准确叙述声音产生和传播条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3.通过观察真空铃声实验,认识到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介质(条件),即真空不能传声,并初步认识到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真空罩中正发声的闹钟,逐渐抽出罩中空气声音减小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多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C.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2.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3.一个锣鼓队正在表演。
观众们发现,每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原本听到的鼓声就“消失”了。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4.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关于叩诊说法正确的是()A.积水越多,音调越高B.积水越少,音调越高C.积水越多,响度越大D.积水越少,响度越大5.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丁实验中喇叭发声时烛焰在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6.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也能传声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下列与声音有关的四个情景,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发声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中的倒车需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图丙中的发声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中8个相同玻璃瓶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9.如图所示的小姑娘正在拉二胡,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
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振动可以发声要点: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2.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3.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关于叩诊说法正确的是()A.积水越多,音调越高B.积水越少,音调越高C.积水越多,响度越大D.积水越少,响度越大4.如图所示,小胡同学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5.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6.下列对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的情景相符的是A.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B.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D.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7.小明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如图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
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
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8.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4s、026s、016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下列哪个图所示()A.B.C.D.9.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课件
例题 如图所示,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不开门的原 因是( C)
蝙蝠可以听到并发出超声波, 蝙蝠正是靠超声波回声定位在 黑暗中捕食的。
课堂小结
音 调 、 超 声 波 和 次 声 波
音调
超声波 和次声 波
声音的高低 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越低,音调越低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20Hz—— 20000Hz之间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物理学中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和音调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 符号:Hz. 若物体每秒振动2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20Hz.
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则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振动得越快,则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频率和音调
编钟的钟体越大,音 调越低;钟体越小,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探究声音的传播
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紧贴桌面的耳朵能够清楚的听 到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
“土电话” 传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1.声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温故知新
歌唱时,女高音给男低音轻声伴唱,这里的“高”“低”指的是 声音的什么特征呢? 什么是音调?决定音调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超声波和次声波又是什么?
上面提到的“女高音”和“男低音”谁的声音要大一些呢?这是 声音的哪一种特征?
学习目标
01 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
减弱,如:
精品课件
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不同等级的噪声所带来不同的危害:
1)超过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B,就会影响工作效率。
2)长期生活在 90 dB,就会出现神经衰弱,头晕等。
3)突然暴露在 15 dB,就会出现鼓膜破裂出血,头
疼
0
2、噪声声的源控处制:
安装消声器
1)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安装隔音板 植树造林
2)在人的耳朵处减弱,如:带耳机 在耳朵中塞棉花
人们之间的交流 大象之间的交流 利用B超检查身体 蝙蝠利用超声波探路
3、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1)利用超声波击踤人体内的结石 ; 2)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仪表 。 4、人们还用 回声 来进行定位、探测距离等。
精品课件
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含义: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无规则 振动
三)声音的特性
6、超声波:大于 20000H 的声波属于超声波。
7、响度:
z
1)定义:指的是声音的 大小(或 强弱 )
2)响度的大小跟 振幅 和离声源的远近 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 。 振幅越小,响度越 小 。
离声源的越近,响度越 大 ;离声源的越远,响度越 小;
3)增强响度常用的方法:
减少声音的分散(如:喇叭)
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 工作 、
休息和 生活的声音或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来源: 3、声音的等级划分: 1)人们以 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 0dB指的是人们刚刚能听得到的声音,属听觉的最下限 。
3)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是:精品3课0件dB—40dB 。
8、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
精品课件
三)声音的特性
6、音色: 1)音色可以理解为音品或声音特色。 2)不同发声体即使它们的发声频率和振幅都
相同,但音色 不同 。人们能把各种不同 的声音区别出来,依靠的是音色。
精品课件
四)声音的利用
1、声音能够传递 信息 和 能量 。 2、声音传递信息的事例有:
频率越高,音调越 高 。 频率越低,音调越 低 。 3、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 次数 ,叫做频率。1s 内振动的数次越多,频率就越 高 。 4、人的听觉频率是:20Hz-20000Hz 。 5、次声波:低于 20Hz 的声波属于次声波。地震、
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现精品象课件常伴有 次 声波的产生。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举出一些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子:
3、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 不能传声。
4、哪些例子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如: 月球上的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 5、介质:象 固体 、 液体 、 气体 一样能传播声
2.骨传导感知声音的途径: 振源— 头骨、颌骨 —听觉神经 — 大脑 。 3、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 距离 一般
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 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 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精品课件
三)声音的特性
1、乐音的三大特征:音调 、响度 、音色 。
2、音调: 1)定义:指的是声音的 高低 。(不能说为 大小) 2)音调的高低跟 频率有关。
音的媒介,叫做介质。 6、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00 m/s。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 快 ,在
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 快 。 精品课件
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振源—声波 — 外耳道 — 鼓膜—听小骨 — 耳蜗 — 听觉神经 — 大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