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内涝原因分析及对策

城市内涝原因分析及对策
Page10
2.4 城市建设及管理的缺陷
其次,城市老城区管道改造 由于牵涉到众多部门,电信、给 水、燃气等管线都位于排水管道 内,改造城市给排水管网需要众 多部门协调合作,多部门协调也 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并且管道 开挖会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 所以在老城区进行管网改造是一 项极为困难的事情,也是一件吃 力不讨好的事情,因此,多种原 因导致政府主管部门对城市给排 水管网建设的态度不积极。 第三,给排水管道不像其他 建筑,其质量检验难度较大,由 于管线埋在地下,其设计施工监 督比较困难,只有在出现多年一 遇的暴雨时候才能证明工程质量 的好坏,而等到出现多年一遇暴 雨的时,或许已经过去多年,工 程早就验收结束,这时候追究责 任就变得困难重重。
Page 7
2.城市排水管网问题
2.1 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步伐 城市管网的不完善也是导致 内涝的重要原因,城市开发总是 从中心区慢慢向周边辐射,城市 规划部门也不能够完全预料到城 市发展的最终程度,在管道建设 的初期,周边区域没有完全规划 好,导致排水系统不能一步到位 。后来随着城市发展,老的管道 网络不能满足未来实际排水需求 ,导致排能需求出现巨大缺口。
城市盲目扩张, 水面率下降
天然水面 锐减
城市排水 管网问题
Diagram Diagram 33 Diagram Diagram 2 地面硬化率高 2 ,径流系数升 高 都市化和空气 污染,局部降 雨增加
Page 6
1. 城市盲目扩张,水面率下降
大规模不科学的城市开 发建设是内涝灾害频发的 重要诱因,城市建设的扩 张,使原本具有自然蓄水 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山 塘,湖泊,水库等被人为 地填筑破坏或填为他用, 降低了雨水的调蓄分洪功 能,即“吸”的能力下降 。

对深圳“4·11”暴雨的反思

对深圳“4·11”暴雨的反思

对深圳“4·11”暴雨的反思1. 引言1.1 事件背景深圳市在2022年4月11日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雨袭击,导致城市多个地区出现严重内涝现象,交通瘫痪、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问题频发。

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造成了数十人丧生,数百人受伤,数千人被紧急疏散。

各类市政设施和民用设施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给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这场暴雨不仅给深圳市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城市应急能力、气象灾害预警和市政服务等方面的质疑和反思。

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和监管角色也备受关注。

这次“4·11”暴雨事件成为了一次深刻的教训,也提醒着我们城市规划和基建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改进。

在此背景下,对暴雨事件进行反思和总结至关重要,以便更好地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减少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内容到此结束】1.2 问题引发深圳“4·11”暴雨事件是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城市和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作为中国南方城市的代表,深圳在这场暴雨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不足是导致此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规划和建设没有跟上步伐,导致城市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应对暴雨的冲击。

气象灾害应对不足也是导致此次暴雨事件的重要原因。

天气预警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暴雨来临时的混乱和无序。

市民对于灾害预警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加剧了此次事件的严重程度。

深圳“4·11”暴雨事件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的综合作用所致。

这次事件的发生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和思考,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正文2.1 城市规划与基建不足城市规划的不完善也是造成暴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深圳的城市规划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的现象,导致许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缺乏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发展过程中,大量破坏了湿地和水源地,导致城市内部缺乏自然调节能力,一旦遭遇极端气象事件就容易造成严重的灾害。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城市内涝不仅影响城市交通、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如洪涝灾害、水污染等。

因此,分析城市内涝的成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保障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内涝的成因1. 自然因素(1)气候异常: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大暴雨等天气现象增多,导致城市内涝频发。

(2)地形地貌:部分城市地处低洼地带,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容易形成积水。

2. 人为因素(1)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规划中缺乏对排水系统的统筹规划,导致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暴雨等极端天气的排水需求。

(2)城市建设用地过度开发:城市建设用地过度开发,破坏了原有的水系,影响了自然地表的渗水能力,加剧了内涝风险。

(3)管理不善: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排水管理机制,导致排水设施维护不到位,堵塞、老化等问题严重。

三、对策与建议针对城市内涝的成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1)科学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建设,合理布局道路、广场、绿地等设施,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建设完善的排水设施,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

同时,加强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3)保护自然地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量保护原有的水系和地貌,避免破坏自然地表的渗水能力。

2. 提升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1)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暴雨等极端天气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防范措施。

(2)加强应急管理: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

3. 强化排水设施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堵塞、老化等问题。

(2)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排水设施的监管机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城市内涝是指在大雨、暴雨或台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有效地排除积水,导致道路、地下室、低洼地区等处出现大量积水的现象。

这一问题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城市化进程快速、排水设施老化、管理不善、地质条件差等。

首先,城市化进程快速是城市内涝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原本的自然地表不再能充分吸纳和排除雨水。

大量的水泥、沥青路面、建筑物等人工构筑物对雨水的渗透能力较差,积水问题愈发严重。

其次,排水设施老化和管理不善也导致城市内涝问题的加剧。

由于建设和管理的长期忽视,许多城市的排水设施陈旧、堵塞、损坏。

垃圾、泥沙等杂物堵塞了下水道,雨水无法流入排水管网,造成积水。

此外,由于排水设施分散管理、缺乏科学规划,缺少统一指挥系统,导致救援和抢险工作的效率低下。

最后,地质条件也是城市内涝问题的因素之一。

有些城市地势低洼、土质不良,雨水难以迅速排出,造成大量积水。

此外,部分城市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排水困难,也加剧了城市内涝问题。

对于城市内涝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应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合理规划城市排水设施,并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清理下水道。

其次,加强城市防洪能力,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湖等生态雨水管理设施,增加雨水的自然蓄滞能力。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规划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城市内涝问题的认识,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城市水土流失。

城市内涝问题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综合性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来解决。

以下是一些进一步的对策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资,更新老化设施和补充不足。

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应增加抗洪排水设施的建设,如提高雨水收集管理能力、新建海绵城市示范区等,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抗洪能力和容量。

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城市内涝指的是在城市中出现的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排水系统不完善或不堪重负而导致的水浸现象。

这一问题在许多城市中都存在,给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本文将从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来分析城市内涝问题。

城市内涝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土地覆盖面积的扩大,使大量的原本透水的土地变为不透水的硬化地面。

这样的变化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渗入地下,增加了雨水积聚的风险。

其次,城市建设中的排水系统不完善,包括排水设施陈旧、设计不合理以及维护不及时等问题。

这些都会导致排水能力下降,使得降雨过后的雨水难以排除,从而造成内涝。

此外,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不合理布局及土地利用方式也是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之一。

一些城市存在大量的水泥森林和人工湖泊,这些地方无法有效吸收雨水,反而成为雨水聚集的场所,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内涝的风险。

针对城市内涝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应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建设绿色空间和适度增加自然湿地,增加城市的透水面积,促进雨水的自然渗透。

其次,应改善城市的排水设施,加大投入力度。

对于老旧的排水系统,应进行维修和更新,提升其排水能力。

在新建城市或改造工程中,要充分考虑排水因素,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设施。

此外,应加强城市的防洪措施。

在一些容易发生内涝的区域,可采取加装抽水设备、建设雨水花园等方式,提高城市的洪涝抗灾能力。

最后,应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居民应该了解内涝的成因及其危害,了解如何避免内涝和如何应对内涝发生时的紧急措施。

综上所述,城市内涝问题是由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注重提升城市的排水系统和防洪能力,并加强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采取,我们才能够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问题,提升城市的抗洪能力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问题愈发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城市内涝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供参考。

二、城市内涝的成因1. 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暴雨、持续降雨等,导致短时间内大量降水,超出城市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

(2)地形地貌:部分城市位于低洼地带,地势平坦,缺乏自然排水条件,容易形成积水。

2. 人文社会因素(1)城市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在规划过程中未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导致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建筑密度过高:城市建筑密度过高,阻碍了自然地表的渗水作用,增加了地表径流,加重了排水系统的负担。

(3)环境破坏: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降低了地表的渗水能力,加剧了内涝风险。

三、对策与建议针对城市内涝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 完善城市规划与排水系统建设(1)科学规划: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因素,合理布局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设施的承载能力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2)加强排水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排水设施建设,提高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排涝能力。

(3)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措施,提高地表的渗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

2. 强化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1)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通过气象监测、水文监测等手段,实时掌握降雨情况,提前发布预警信息。

(2)加强应急响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内涝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3. 倡导绿色出行与低碳生活(1)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市民选择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碳排放和空气污染。

(2)低碳生活:倡导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低碳生活方式,降低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城市内涝的影响。

四、结论城市内涝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城市内涝不仅会造成交通堵塞、财产损失,还会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因此,深入分析城市内涝的成因,并探讨有效的对策,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内涝的成因1. 气候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大暴雨等极端气候现象增多,导致短时间内降水量增大,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2. 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不合理,缺乏科学的排水系统规划,导致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同时,城市建设中硬化地面过多,影响了雨水的自然渗透,降低了地表的排水能力。

3. 管道设施老旧:一些城市的排水管道设施老化、管径过小、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排水能力不足,无法及时将雨水排出。

4. 人为因素: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堵塞了排水管道,降低了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城市内涝的对策1. 完善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建设,合理规划排水设施的布局和规模。

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地表的自然渗透能力,采用透水性好的建材,降低地表径流的形成。

2. 加强排水设施建设与维护:加大投入,对老旧的排水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提高排水能力。

同时,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引入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的雨水收集和处理技术,将雨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同时,利用智能化的排水系统监控技术,实时监测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制定关于城市排水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处罚措施。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城市内涝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乱倒垃圾、不乱排污水,共同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及应急管理措施

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及应急管理措施

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及应急管理措施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及应急管理措施,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原因⒈极端天气不断增加。

我国的气候特征是一年中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雨季一般集中在6-8月份,暴雨天气多且分布集中。

短时间内,市区就会形成很深的积水。

我国南方地区还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台风引起降雨的特点是降水量大且时间短促。

降水量越大,需要排放的雨水就越多,对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形成的压力也就越大,就越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加之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的不合理的、过度的开发,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给我国城市的排水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⒉城市规划存在问题。

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控制目标偏离的一种作用机制,其技术核心是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变化,并以此来调整或建立城市空间系统秩序,使之符合社会的利益选择和价值导向。

应当看到,城市规划只是整个社会计划中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作用、性质和活动范围,所以,城市发展的结果无论理想与否,都不应当是城市规划所能包揽的;也就是说,城市规划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以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来判断城市规划的失败是不妥当的。

当前,发生城市内涝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的防洪排涝系统不完善,既有设计标准过低的问题,又存在管理方式落后和政府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

从城市规划来看,城市建设大致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商业用地,还有市政用地、绿地用地、水域用地等,城市规划相关部门应该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但全国多数地区还不能科学、准确地预测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市规划设计缺乏前瞻性。

一些地方官员为了突出“政绩”大搞形象工程,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系统。

最终结果是城市原有的湖泊和池塘等天然蓄水场所严重萎缩,其对城市暴雨的调蓄能力明显下降。

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城市的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城市的高速发展严重滞后。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市安全与居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内涝不仅导致交通堵塞、财产损失,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城市的正常运转。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内涝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城市的防洪排涝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市内涝的成因1. 气候因素: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呈增多趋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超过城市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导致积水成灾。

2. 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部分城市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排放。

城市地面硬化严重,绿地、透水铺装等面积减少,自然地表的渗水能力降低。

同时,部分老旧小区及城市低洼地带排水设施不完善,雨水管道容量不足或老化堵塞,难以应对短时强降雨。

3. 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政府对防洪排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

同时,部门间协调不够,导致防洪排涝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三、对策与建议1. 强化气候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天气监测网络,及时预报极端天气事件,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同时,加强预警信息的传播与普及,提高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2. 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排放,增加绿地、透水铺装等面积,提高自然地表的渗水能力。

同时,加强老旧小区及低洼地带的排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提高雨水管道的容量与排水效率。

3. 完善管理机制:政府应加强对防洪排涝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与应急响应机制。

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防洪排涝工作的合力。

4. 推广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理念强调城市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能力。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措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储存、净化雨水,减少径流污染和内涝灾害的发生。

5. 加强公众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对内涝成因及防灾减灾的认识和参与度。

城市内涝问题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城市内涝问题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城市内涝问题的几点思考及建议摘要:城市内涝是在强降水天气或者在某段时间持续性地降雨导致城市无法及时将室内雨水排出造成大量积水导致居民难以正常出行的情况,城市内涝不但会影响当地居民的出行,同时可能导致居民的经济遭受损失,甚至威胁到人员的性命。

为此,需要加强对城市内涝的防治。

关键词:城市内涝;危害;防治1.城市内涝概述1.1城市内涝特点(1)内涝频繁通过历史记录能够发现我国城市内涝现象越来越频繁。

气象部推测,在本世纪我国台风登陆频率将是上世纪的1.6倍。

频繁的内涝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2)暴雨强度大暴雨强度在近些年也不断刷新纪录。

比如2012年北京7.12暴雨,房山区河北镇降雨量高达625mm,是百年难遇的大暴雨。

(3)危害严重极端天气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导致城市秩序混乱。

仍以2012年北京7.12大暴雨为例,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120亿元,造成死亡人数超过80人。

1.2城市内涝常见原因(1)城市排水规划缺乏系统性早在2014年1月1日我国就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但是该条例却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很多城市都没有系统地规划和建设排水系统。

大多城市管理人员在排水系统规划中仍然缺乏整体规划思想,多是在大雨来临时进行紧急救援。

此外,城建部门没有从整体上统筹规划,没有对排水布局进行前瞻性地思考,只是单纯地让排水随着道路规划建设。

这些都是导致城市内涝的因素。

(2)城市化决策负影响城市化决策负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气候的变化。

大量城市的建设都要占用农田、水面等用地,热岛效应逐渐增强,局部气候发生了改变,强对流天气条件大大增加了暴雨出现的强度和概率。

另一方面,径流的变化。

城市建设面积的增大减少了农田、河流、森林的占地面积,取而代之的是地上不透水的混凝土等,改变了城市水文条件。

(3)疏于管理导致城市排涝疏于管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第二,实际运行状况不清。

以深圳为例谈城市内涝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以深圳为例谈城市内涝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水系和微气候系统——
留雨水的能力是 落叶前的1 . %.一棵成年树木一天最多可蒸降掉30 03 0 0L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土地由过 的水 );基于区域雨洪调控需求 的绿 地空问面积与分布研究 ( 每提 高 去的林地 、农地等 自然或半 自然类型的土地变 为建设开发 用地 ,一个 t%的绿地而积就可以降低 5 0 %的雨水经流 );城市暴雨径流源一 途径一 明显的现象是 自然空间的大面积消失和破碎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其后果之一是 :自然 汇综合消减控污集成技术体 系.城市绿 色基础 I施规划设计导则 等。 殳
以及
我 国在此方面研 究和 实践数 最和水平随着城 市生态建设的需求不
这些系统和元素 断提升 。但目前我 国还没有城市绿 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指导
发挥着类似 于自 然过程与功能的作用。这一类基础设施中最为常 见的内容 性规 范或导则.从 城市社区单元到整个城市缺乏系统 的技术 和管理支 包括林地、 开放空间、 草地与公园以醍河流廊道等, 也就是所有具有渗水 撑 .具体研究的方向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系统耦台研 长的土壤的场地。因为它模仿 自 系统, 然 所以这 究 ;雨洪调控型绿地规划设汁与建设模块式组装技术 .如雨洪惆控型植 大乔木比小乔术可多滞留5 %的降雨 ,落叶乔术落叶后滞 0 种“ 绿地结构 具有整体性, 同时也包括了由植被 、 土地和水体所产生的 物配置模式 (
制 了 定 生态城镇 (c.w ) e I n 的绿色基础设 导则, 。o 施 伦敦的米尔顿 凯恩
Mi E NE ) t o 欧盟 区域发展基金会资 发展所必须具备的 斯 ( l nK Y S 制定了绿色基础设施规 划, 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研究等。这些研究相 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牡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使城市中划 幔 利进行各种经 助的 “ 城市基础设施 ( ra nr t c r) Fb ubni a r t e 是b r ̄ f su u ' 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 施的总称。城市的 “ 绿色基础设 施”(re f  ̄ c r) geni r n a t e 由城市中可以发挥调节空气质撼、 u 水质、 微气候

城市内涝成因和特点

城市内涝成因和特点

城市内涝成因和特点1 气候方面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

对于城区来说,由于城市气温高、空气中粉尘大,形成所谓城市雨岛效应,即出现市区暴雨的频率与强度高于周边地区的现象,从而城区更易形成洪涝灾害。

2 管网方面市区主要排水管网建设较早,都存在容量小、设计落后、设施老化、管道淤积等缺陷。

受财力的影响,管网清理,修复的工作滞后。

随着居民用水量增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路面雨水径流系数不断加大,而城区地形平坦,坡度平缓,排水速度每秒不超过1米。

作为解决城市水环境和城市内涝问题的市政排水系统,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大部分仍是合流制管道,雨水和污水分流程度偏低,樵岚溪等内河污染严重,造成严重淤积,一旦遇到较强降雨,形成排水不畅。

3 排涝设施方面由于城区未建排涝站,内河受××溪洪水顶托,两岸低洼地带遇暴雨洪水时,河道洪水位高出低洼地势,雨水、污水往往排不出去,成为受淹区,经初步测算,二十年一遇城区受淹总面积1.4km2,其中房屋道路0.8km2,其他为菜地,五十年一遇城区受淹总面积达3.7km2,其中房屋道路2.7km2,其余为菜地。

4 城市建设方面(1)大规模城市扩张阶段,往往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局部水系紊乱,河道与排水管网淤塞,人为导致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下降;(2)城市防洪排涝的安全保障要求大为提高,而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难度加大,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如排水工程与其他工程不能同步“走”,导致问题出现。

(3)××市新增的市区过去多为农业用地,有些地方如紫云新区,喷泉广场一带为洼地,洼地被占用后,城市地面硬化,洪水失去蓄滞场所,使城市产汇流条件改变,地表径流增加,使河道洪峰流量成倍增加,洪峰出现时间提前,已有堤防的防洪标准相对降低,地下水补给量减少;(4)以往城外的行洪河道变成了市内的排水渠沟,加重了防洪负担;(5)一些城市建筑尤其是居民开发区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6)原有防洪堤基础大都为砂卵石基础,容易渗透。

浅析城市内涝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析城市内涝成因及防治对策

063商业故事BUS | NESS STORY 浅析城市内涝成因及防治对策李红梅东莞市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 湖南 益阳 52300摘要:为了更好地预防城市内涝,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危害。

本文总结了引发城市内涝的原因,包括自然方面和人为方面两个方向,分别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结果证明城市内涝可以被干预,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内涝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损失。

只要有良好的预防措施,城市内涝是可以预防和改善的,所以应该动员全社会成员行动起来,更好地化解城市内涝问题。

关键词:城市内涝;发生原因;防治措施2019年,大部分城市提前一个月进入汛期,降雨量较往年同期明显偏多。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规模急速扩张,近年来城市内涝、隧道积水等一些城市化问题也接踵而至。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更加重视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管理,设立风险预警系统,一旦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发生,能做到及早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完成处置、救援、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城市人口密集,商业发达,一旦因暴雨洪灾导致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将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并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本文从自然因素、城市因素两方面探讨城市发生内涝的原因以及其防治措施。

下面我对方法和解决方案进行阐述。

1 城市内涝的原因 城市内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自然因素,第二是城市自身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城市自身因素,它决定着城市内涝的危害程度。

1.1自然因素 引起城市内涝的自然因素无非就是强降雨、暴雨造成的大量积水,这是城市内涝发生的客观原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造成的全球变暖,引起降水增多。

降水量大、降水频率高,不断加剧了城市内涝。

1.2城市因素 引起城市内涝的城市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城市建筑、过分缩小陆地面积、城市地面硬度过高、以及不合理的排水方式。

首先是城市建筑的问题。

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部分水域、池塘、排渠被推填,水库被破坏,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路面硬化。

综合分析城市内涝成因

综合分析城市内涝成因

综合分析城市内涝成因第一篇:综合分析城市内涝成因综合分析城市内涝成因,雨水入渗的通道几乎完全被硬化地面所阻隔是关键,投入不足、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又加重了城市的内涝。

多年来,城市雨水排放一直在一个怪圈里徘徊: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加大城市的排水能力,来缓解伴随城市地域扩大和地表硬化面积增加所带来的积水问题,但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规模总是领先于城市排水能力的更新,原本已不堪重负的城市排水管网只能是超负荷运转。

大多数城市运用的雨污合流制为主的排水模式,更使得这种情况雪上加霜。

“按照现有的城市排水设计标准,重要地区按照3—5年重现期设计,只要超过5年重现期的暴雨,必然会导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

而目前济南市地下排水管道长达2000多公里,指望短期内全改造一遍显然不现实。

”济南市市政设计院副院长聂爱华认为,城市排水体系标准的提升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

并且,排水标准也不可能无限提高。

在专家们看来,城市内涝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是目前采取的治涝措施单一,未走综合治理之路。

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洪水风险始终存在,人类不应单纯与洪水抗争,更应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调整人与洪水的关系。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张克峰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城市管理者应进一步转变防洪除涝理念,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实现从“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利用洪水”的转变,最终实现人与洪水的和谐共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实换个角度看,雨洪水不是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而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局长贾玉良也表示,“我们应该在积极应对雨洪灾害的同时,科学开展雨洪水利用,使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让洪水猛兽也展现出似水柔情。

”“加强雨洪水研究与利用,尤其对以泉为名片的济南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深圳暴雨 内涝 情况汇报

深圳暴雨 内涝 情况汇报

深圳暴雨内涝情况汇报
近日,深圳市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雨天气,导致了严重的内涝情况。

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这场暴雨是深圳市近年来罕见的强降雨,给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暴雨过后,深圳市多个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现象。

在市区,许多道路被淹没,行人和车辆难以通行;一些低洼地带的居民区也受到了影响,部分居民家中的地面都被淹没。

同时,一些地铁站和公交站也出现了积水,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导致了部分房屋受损,一些商铺和居民家中的财物也受到了影响。

市政设施方面,一些下水道和排水系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故障,加剧了内涝情况的严重程度。

针对此次暴雨引发的内涝情况,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全力以赴进行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市政府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此次暴雨过程中,深圳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市民也纷纷伸出援手,相互帮助,共渡难关。

我们坚信,在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让城市更加美好。

总之,此次暴雨引发的内涝情况给深圳市的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城市抗灾能力的不足之处。

相信在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建设更加安全、稳定、繁荣的深圳城市。

深圳市内涝问题社情民意调查及解决对策探究

深圳市内涝问题社情民意调查及解决对策探究

56
四 川 环 境
35卷
决定 因素 ,以利 于政府 改进 服务 。 社情 民意 调查 在崇 尚 自由和 民主 的西 方 国家尤
其 流 行 ,其 中 以美 国 的公 民调 查 (Citizen Survey) 最为 出名 。据 社 情 民 意调 查 专 家 米 勒 于 2000年 估 计 ,在 1 300个人 口大 于 25 000人 的美 国城 市 中 , 有 200多城 市定 期对 其居 民进 行综 合全 面 的社情 民 意调 查 。2001年 ,美 国 国 际 城 市/县 管 理 协 会 (ICMA)委 托专 门从 事 政 府 和 非 营 利 部 门 (如 学 校 医院 ) 绩 效 评 估 的 非 营 利 组 织 全 美 研 究 中 心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NRC) 制 定 了一 个 全 美 社情 民意 调 查 标 准 问 卷 ,供 各 地 方 政 府 参 考 使 用 。
LI Wan—qing.YANG W en-jian (School ofpublic management,Hohai University, ng 210000,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more than 600 residents who lives in the 37 community from Guannei,Guanwai,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of Shenzhen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waterlogging in Shenzhen and its inf lu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idents in community,we analyzed the reasons causing Shenzhen’S waterlogging problem ,the drainage emergency measurements,an d residents’requirements and satisfaction about drainage.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nd analysis,we put forward counterm 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olution, which can provid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 or urban

对深圳“4·11”暴雨的反思

对深圳“4·11”暴雨的反思

对深圳“4·11”暴雨的反思4月11日晚间,深圳遭遇了短时间的强降雨,导致严重内涝和交通瘫痪,给市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这场暴雨的发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首先,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需要跟进。

暴雨造成的城市内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导致排水设施有限,排水能力不足。

尤其是在城中村等老旧的城区,城市排水系统更加薄弱,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加固和改造,增强城市的排水能力。

其次,应该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暴雨引发的交通拥堵,就是由于城市规划不科学,交通系统瓶颈较多所致。

特别是在拥堵的地区,容易形成交通事故,影响其他区域的交通畅通。

因此,城市规划必须科学合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交通系统和建筑布局,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内涝等问题的发生。

再次,应该积极引入科技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目前各类智慧城市大数据、传感器等技术已经很成熟,可以对城市交通、排水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精准监控和管理,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的问题。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并使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反应能力。

最后,应该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暴雨对于城市和人民的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市民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能够应对暴雨和其他突发自然灾害的发生。

另外,也应该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教育市民如何避免灾害,如何自救,提高市民的灾害防范能力。

总之,深圳“4·11”暴雨事件的发生,给我们警示:在城市的建设中,应该增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优化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及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出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城市。

深圳水库开始泄洪的原因是什么

深圳水库开始泄洪的原因是什么

深圳水库开始泄洪的原因是什么深圳水库泄洪的原因是什么9月7日,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和季风影响,7日傍晚开始,深圳市龙岗、盐田、罗湖等区出现了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盐田区正坑站3小时累积雨量达235毫米,上述区域部分地段出现内涝积水。

深圳市三防指挥部第一时间启动了防汛二级应急响应,要求全市各三防成员单位,立即进入暴雨防御状态,一切以人员安全为核心,各项暴雨防御工作提前到位,确保城市安全。

据悉,全市消防救援支队、武警部队1400多人赶赴全市受灾地区参与抢险救援,积极转移受灾群众。

截至当晚0时,全市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除部分地区出现交通拥堵外,深圳整体安全平稳运行。

当晚0时,连续的降雨让深圳水库水位已接近汛限水位,经市三防指挥部研究决定,于0时15分开始泄洪,流量为70-80立方米/秒。

洪水来临的防御措施有哪些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洪水灾害来临如何自我防护听从当地政府的组织与安排,进行必要的防洪准备,或是撤退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如防洪大坝上或是地势较高的地区。

来不及撤退者,尽量利用一些不怕洪水冲走的材料,如沙袋、石堆等堵住房屋门槛的缝隙,减少水的漫入,或是躲到屋顶避水。

深圳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深圳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临海城市,暴雨发生频 率高、影 响 面 广、危 害 性 大。平 均 每 年 降 雨 量 1 966. 6 mm,降雨日数 144 d,暴雨日数 9. 0 d,大暴雨日数 2. 2 d; 历史上记录到的最大日降雨量为 520 mm( 2008 年 6 月 13 日) 。近年来,每逢下雨,深圳就会出现“小雨小淹、大 雨大淹" ,以及关外逢暴雨必有大内涝的状况,内涝成为 制约深圳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防灾减灾等决策部 门除需要及时的天气预报和雨情信息外,还迫切需要因 降水导致的内涝信息,掌握内涝发生的分布特征及灾害 风险大小等信息。根据这些需求,有必要分析构成内涝 的致灾因子与影响因素,为降低和避免风险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影响排水能力的因素[11 : - 12] ( 1) 老城区,特别是城中 村排水管网标准低; ( 2) 地势低洼; ( 3) 流域防洪标准低、 河道过流能力不足; ( 4) 城市建设与排水体系不配套; ( 5) 当地居民违章建设; ( 6) 部分防洪排涝设施的建设缺 乏科学论证和有效管理。 2. 4 暴雨过程与天文高潮重叠
天文高潮时遭遇较大的降雨,产生内涝的几率较大。 2005 年“8. 20”大暴雨和 2006 年“7. 16”暴雨过程都与珠 江口高潮水位遭遇,潮流与洪流叠加,大量雨水受潮水顶 托排泄不畅,导致宝安区西乡、福永等近海区内涝尤其严 重,最大水深近 2 m。
3 小结
1) 深圳内涝成因是多方面、复杂化和综合性的,短时 强降水或过程雨量偏大的天气过程是引发深圳市内涝的 直接气象因素,排水能力的强弱是发生内涝的关键因素。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深圳 1999 ~ 2008 年特大暴雨发生次
图 2 大浪和龙华站小时降水量的时间序列
4) 强降水落区的防洪能力不同。“5. 23”暴雨的主要 落区龙华为新 建 城 区,有 较 好 的 排 水 系 统。 加 上 地 势 相 对较高且离 海 岸 较 远,不 受 高 潮 位 的 影 响,抗 涝 能 力 较 强。与此相反,宝 安 的 西 乡、松 岗 则 地 势 低,易 受 潮 位 影 响,暴雨落在宝安的西乡、松岗会更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积 涝( 如“6. 13”暴雨和 2006 年“7. 16”暴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文高潮时遭遇较大的降雨,产生内涝的几率较大。 2005 年“8. 20”大暴雨和 2006 年“7. 16”暴雨过程都与珠 江口高潮水位遭遇,潮流与洪流叠加,大量雨水受潮水顶 托排泄不畅,导致宝安区西乡、福永等近海区内涝尤其严 重,最大水深近 2 m。
3 小结
1) 深圳内涝成因是多方面、复杂化和综合性的,短时 强降水或过程雨量偏大的天气过程是引发深圳市内涝的 直接气象因素,排水能力的强弱是发生内涝的关键因素。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深圳 1999 ~ 2008 年特大暴雨发生次
参考文献:
[1]SCOFIELD R A. The ESDIS operational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technique[J]. Mon Wea Rev,1987,115 ( 8) : 1773 - 1792.
[2]谭术魁,伍维周. 武汉市渍涝灾害及治理策略研究[J]. 湖北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5,17( 2) : 220 - 226.
影响排水能力的因素[11 : - 12] ( 1) 老城区,特别是城中 村排水管网标准低; ( 2) 地势低洼; ( 3) 流域防洪标准低、 河道过流能力不足; ( 4) 城市建设与排水体系不配套; ( 5) 当地居民违章建设; ( 6) 部分防洪排涝设施的建设缺 乏科学论证和有效管理。 2. 4 暴雨过程与天文高潮重叠
第5 期
吴亚玲等: 深圳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41
历时与发生灾害程度呈正相关[7]。 2. 2 城市效应
城市化导致大城市降水量和强降水事件增多。( 1) 城市热岛效应 使 城 市 上 空 大 气 层 结 不 稳 定 ,在 一 定 的 天 气形势下对流 发 展 旺 盛,有 利 于 形 成 对 流 云 和 对 流 性 降 水,强降水和暴雨事件增多。2003 ~ 2005 年深圳市年平 均热岛强度为 0. 74 ℃ ,与周边的城市相比仅低于广州 市[8]。( 2) 城市建筑物导致下垫面粗糙度增大,引起机械 湍流,对移动滞缓的降水系统有阻障效应,因而导致城区 的降水强度增大,降水的时间延长。( 3) 排放到大气中的 污染物如果含 有 特 别 大 的 水 溶 性 颗 粒 物,也 可 能 会 诱 发 降水过程[9]。深圳 1999 ~ 2008 年特大暴雨发生次数略 有增加,极端强降水次数有增加的趋势[5]。1953 ~ 1986 年特大暴雨共发生 5 次,而 1994 ~ 2005 年就发生了 4 次, 这表明 20 世纪 90 年代后较 1987 年前暴雨发生更加频 繁,特别是特大暴雨这样的极端降水显著增加[10]。 2. 3 城市排水能力
第 33 卷第 5 期 2011 年 10 月
广 东气 象 Guangdong Meteorology
doi: 10. 3969 / j. issn. 1007 - 6190. 2011. 05. 012
深圳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Vol. 33 No. 5 October 2011
吴亚玲,李辉
(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广东深圳 518001)
从降雨的角度对积涝灾害的风险进行模拟和评估,该成 果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文利用深圳市逐时降水 资料和三防信息资料,运用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方法, 借助 2 个内涝程度截然相反的“龙舟水”过程实例,分析 深圳市区内涝的成因。
1 深圳内涝灾害个例及成因
2008 年 6 月 13 ~ 14 日深圳市普降大暴雨,部分地区 特大暴雨( 以下简称“6. 13”暴雨) 。造成 500 余处地区 出现不同程度内涝或水浸,100 多条路段积水严重,其中 宝安区西乡、福 永、沙 井、松 岗、光 明、公 明,龙 岗 区 平 湖、 坂田、布吉、坑梓,南山区前后海等地区出现较严重内涝。 全市受暴雨影响人口近百万。2009 年 5 月 23 ~ 24 日连 续性降雨( 以下简称“5. 23”暴雨,见图 1) ,雨强大、历时 长,适逢“龙舟水”高潮位,部分地区雨量 > 300 mm,雨强 > 60 mm / h,但其涝灾非常小,只有局部积水和小面积内 涝。两个降雨过程同样是暴雨级别,但其内涝程度却截 然不同。对比分析各项致灾因子,得出造成差异的原因 如下:
部分地区出现超 100 年一遇特大暴雨降水过程。全市有 9 个区 域气象站 2 d 累计雨量 > 400 mm,最大滑动小时雨量和整点小时 雨量均出现在宝安和平社区站,分别为 110. 3 ( 13 日 09: 14 ) 和 96. 8 mm / h( 08: 00 ~ 09: 00) 。超强暴雨已超过深圳市不少区域 的防洪排涝标准,受强暴雨袭击的地区易发生水浸或水淹。例如 茅洲河流域现防洪标准不足 10 年一遇,在茅洲河综合治理工程 完成之前,该流域所在的宝安松岗、沙井及光明新区等地的防洪 安全难以全面保障。
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 - 6190(2011)05 - 0039 - 03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临海城市,暴雨发生频 率高、影 响 面 广、危 害 性 大。平 均 每 年 降 雨 量 1 966. 6 mm,降雨日数 144 d,暴雨日数 9. 0 d,大暴雨日数 2. 2 d; 历史上记录到的最大日降雨量为 520 mm( 2008 年 6 月 13 日) 。近年来,每逢下雨,深圳就会出现“小雨小淹、大 雨大淹" ,以及关外逢暴雨必有大内涝的状况,内涝成为 制约深圳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防灾减灾等决策部 门除需要及时的天气预报和雨情信息外,还迫切需要因 降水导致的内涝信息,掌握内涝发生的分布特征及灾害 风险大小等信息。根据这些需求,有必要分析构成内涝 的致灾因子与影响因素,为降低和避免风险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雨强高值时段,其中 07: 00 最大( 图 3b) 。
图 3 1999 ~ 2008 年 4 ~ 9 月深圳市逐小时降水、 暴雨以上降水日数( a) 及全年逐小时平均雨强( b)
1999 ~ 2008 年深圳共发生内涝灾害 30 次,多发生在 4 ~ 9 月,其中 5 月最多共 8 次,4 月 6 次,6 ~ 9 月分别发 生 7、1、3 及 4 次[6]。内涝发生时较大雨强的时间( 图 4) , 4 月主要出现在 05: 00、08: 00、17: 00 和 19: 00,5 月主要 集中在 03: 00 ~ 10: 00,6 月分别为 03: 00 ~ 06: 00 及 10: 00 ~ 14: 00,7 月出现在 06: 00 ~ 08: 00,8 月 3 个峰值分别出 现在 03: 00、07: 00 ~ 10: 00 及 12: 00,9 月分别为 23: 00 及 09: 00。根据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逐小时雨量记录,30 次 内涝过程中的降水临界值,平均雨强 35. 8 mm / h,最大雨 强 85. 5 mm / h,最小雨强 10. 8 mm / h,最大过程雨量 356. 6 mm,最小过程雨量 30. 8 mm。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美、英等国的水文气象学 家就开始对城市的积涝问题进行了研究,如 Scofield R A 等[1]用四维同化变分技术建立了城市积涝和排水的决策 系统,并建立了城市积涝的数值模式。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也开始了城市积涝的研究: 谭术魁等[2]对武 汉市的积涝灾害及治理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暴雨多、地 势低洼、暴雨强度超过了排水标准等是积涝出现的最主 要原因; 解以扬等[3]基于 GIS 的暴雨内涝灾害仿真模型,
综上分析得出: 深圳内涝成因既有气象因素,也与城市 本身的排水能力、城市效应、天文高潮遭遇等方面高度相关。
2 导致内涝的主要因素
2. 1 气象因素 深圳市洪灾发生时间为每年 4 ~ 10 月,主要集中在 6
~ 8 月,短时强降水或过程雨量偏大的天气过程是引发深 圳市内涝的直接气象因素[4]。尤其是连续 2 ~ 3 d 的暴 雨、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累计雨量可达 400 ~ 500 mm, 往往造成严重的内涝灾害[5]。深圳市 1999 ~ 2008 年 4 ~ 9 月共出现雨日 908 d( 图 3a) ,其中暴雨日( 日雨量 > 50 mm) 97 d。降水多发生在 05: 00 ~ 14: 00,尤其以 05: 00 和 11: 00 最为集中; 暴雨高发期也是 05: 00 ~ 14: 00,以 11: 00 最为显著。03: 00、04: 00、07: 00、09: 00 ~ 11: 00 为平均
[3]解以扬,韩素芹,由立宏,等. 天津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 [J]. 气象科学,2004,24( 3) : 342 - 349.
[4]郭雪梅,任国玉,郭玉喜,等. 我国城市内涝灾害的影响因子 及气象服务对策[J]. 灾害学,2008,23( 2) : 46 - 49.
[5]吴亚玲,李辉. 深 圳 市 2000 年 以 来气象 灾害及 其风险 评估 [J]. 广东气象,2009,31( 3) : 43 - 45.
1) “6. 13”暴雨雨量相对较大、强度较强,深圳市大
图 1 2009 年 5 月 23 ~ 24 日深圳市连续性降雨雨量分布( 单位: mm)
收稿日期: 2010 - 09 - 20 作者简介: 吴亚玲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工作。
40
广东气象
第 33 卷
摘 要:利用深圳市逐时降水和三防信息资料,运用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方法,借助 2 个内涝程度
截然相反的“龙舟水”过程实例,对深圳市内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深圳内涝既与气象因素有
关,也与城市本身的排水能力、城市效应、遭遇天文高潮等方面相关。短时强降水或过程雨量偏大的降
水可以直接引发深圳市内涝。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 城市内涝; 深圳
图 2 大浪和龙华站小时降水量的时间序列
4) 强降水落区的防洪能力不同。“5. 23”暴雨的主要 落区龙华为新 建 城 区,有 较 好 的 排 水 系 统。 加 上 地 势 相 对较高且离 海 岸 较 远,不 受 高 潮 位 的 影 响,抗 涝 能 力 较 强。与此相反,宝 安 的 西 乡、松 岗 则 地 势 低,易 受 潮 位 影 响,暴雨落在宝安的西乡、松岗会更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积 涝( 如“6. 13”暴雨和 2006 年“7. 16”暴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