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合集下载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电子教案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电子教案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新词新语分析、产生原因、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所引发的各种心理变化,以及当代文化环境的稳定因素和动态因素,对新造词语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新事物、新思潮、新观念纷至沓来,生活时尚和社会热点也频繁更迭。

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

一新词新语的涵义对于新词新语的涵义,语言界有不同的界定。

但总体上有四种界定说法:1 新词语是新创造的,但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词或短语。

2 新词语是最近创造的、代表新概念的词或短语。

3 新词语是指一个旧词所产生的新涵义或新语义、新用法。

4 新词新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古语词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

二新词新语的分类1 新造词新造词是指已有语素独立而成的新词,或者根据汉语构词法,由原来语素合成的新词。

已有语素独立构成的词有:酷爽靓耶复合新词在新词语中屡屡出现,如作为否定性类词前缀:零X 零风险零消费音译新词语,即直接借助外语词的读音翻译过来的新词语如:德克士(di co’s)披萨(pizza)麦当劳(mcdonald’s)肯德基(KFC)咖啡(coffee)扑克牌(poker)部落格(blog)哦了(OK)克隆(clone)艾滋病(AIDS)音译新词语,即按其所表达事物的概念音译引入汉语中的新词语如:电子邮件(e-mail)音译兼意译新词语,即在语音上保留了与原外语词相接近的读音,而在词义上保持了与 2吸收外来词外语词相对应功能的新词语如:黑客(Hacker)纯外文缩写词:SIM卡 ATM机3吸收方言词方言词跨地域流行并入普通话,主要表现在北京方言和港台方言上,这两种方言的地理位置恰好构成南北相对之势。

跨地域流行的北方方言主要是近年来产生的新方言词,如“宰人”4专业词语一般化由于高科技行业和经济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行业的一些专业词语使用频繁,逐渐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

如:硬件(也用作指生产、科技、管理经营中的设备等物质条件)软件(还用来指人员的素质。

浅议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浅议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揭 ” , 指 在 房 地 产 行 业 中 买 房 的 用 户 不 能 一 次 付 清 款 运 动会 ”的 简称 。
项 , 用 所 买 房 产 作 抵 押 , 向银 行 贷 款 的 行 为 , 由于 房 产
( )外 来词 五
的 持续 升温 , “ 按揭 ”一 词如 今 已是家 喻 户晓 。 同类 的 还有 “ 贫 ” 、 “ 联 网 ”、 “ 女 ”、 “ 扶 互 超 信用 卡 ” 、 “医托 ”、 “ 黑客 ”、 “ 黑哨 ”、 “ 牙 ”、 “ 市 ” 蓝 熊
“ 寓”。 公
可 以说 “ 们 去 忽 悠 忽 悠 他 ” 。 比如 还 有 ,几 个 人 要 “ 我 戏
虐 、耍 戏 、戏 弄 ”某 人 , 也说 “ 咱们 忽 悠 忽悠 他 ”。
( )缩 略 词 四
以上 四 种 原 因催 生 了 新 词 新 语 的产 生 和 发 展 及 传 播 。 那 产 生 新 词 新 语 的途 径 是 什 么 呢 ?笔 者 认 为 产 生 新 词 新 语
9 年代 以后 ,建 立 了 市 场经 济 体 制 ,做 生 意 的 人逐 渐 多 O
起 来 ,这 些 生 意 人 被称 为 “ 板 ” 一 大 批 行 政单 位 职 工 纷 老
纷 “ 薪 留职 ” ,去 东 南沿 海 寻 找 机会 ,称 之 为 “ 停 下海 ” 。
随 着 电 脑 的 普 及 , 很 多 有 关 电 脑 的 新 词 新 语 进 入 人 们 的 生 活 , 如 “ 网 ” 、 “ 字 ” 、 “ 度 ”、 “鼠标 ” 上 打 百
“ 卦”原是 《 八 易经 》中的八个卦象 ,后来被用来 占 卜 ,
音 译 加 意译 外 来 词 , 即整 个 词 音 译 之 后 , 再加 一 个 表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造成和流行趋势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造成和流行趋势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造成和流行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汉语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

这些新词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还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中新词的产生原因以及其流行趋势。

一、新词产生的原因1.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概念和新事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对应的新词也随之出现。

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都是近年来兴起的新词。

2.社会现象和热点事件的涌现。

社会变革和热点事件常常催生新的词汇。

比如,"低碳生活"、"快闪族"、"宅经济"等都是针对特定社会现象或热点事件的新词。

3.文化交流与文化输出。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元素涌入中国,并逐渐融合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新的饮食、时尚和娱乐概念也带来了一批新词,比如,"网红"、"素颜"、"碎片时间"等。

二、新词的流行趋势1.网络与社交媒体影响的扩大。

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新词在互联网上传播更加快捷。

许多新词最初在网络上诞生并扩散,之后逐渐融入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

2.年轻人的创造和推广。

作为社会的主要创新力量,年轻人对流行文化和时尚敏感度较高,他们创造了大量新词并通过社交媒体推广,这些新词迅速传播和流行起来。

3.跨领域交叉影响的增加。

现代社会各领域的交叉合作越来越频繁,这导致了各个领域之间的词汇交流和借用。

新词的产生也借鉴了其他领域的术语和概念,使得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变得更加多样化。

4.时事和热点话题的推动。

当前社会变迁迅速,各种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对于时事和热点话题的讨论和关注,也会引发新词的涌现。

新词往往与社会问题、环境变化和文化冲突等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中新词的造成和流行趋势是多方面的。

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及特点作者:韩晓云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6期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敏感地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语言的发展总是紧跟时代步伐,全面、真实、生动地展现社会生活的全貌。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词新语来揭示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语义、语法和语音等方面的特点。

一.新词语产生的原因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语言的发展受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很大。

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它的发展变化是语言文字反映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面镜子。

新词语大量涌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社会的因素1.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新事物不断涌现,新思想和新思维也不断推动新词的诞生。

2.传媒的普及和多样化对方言词语的跨地域流行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加快了网络新词的传播。

(二)语言的因素1.语言交际因素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交际主体的心理要求。

语言使用者的多元性决定了为社会服务的语言形式的多元性,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方式,新词新义的创造就变得不可避免。

2.语言内部因素语言的发展具有渐变性,这一特点要求新词语的产生不能脱离原有语素,否则造成的新词势必难以被人们快速理解和接受。

“类推机制”是语言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机制,在新词语的生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新词语都是运用这种方式创造出来的,如“换客、拼客、晒客”,“车奴、房奴、白奴”,“监控门、解说门、艳照门、虎照门”,“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等等。

使用类推机制大量仿造新词,反映了人们在创造新词语时追求简洁的“经济原则”。

受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语言总是向着简单、经济、便捷的方向发展。

现代汉语新词新语的研究

现代汉语新词新语的研究

现代汉语新词新语的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和表达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的词汇和语言模式源源不断地涌现而出,这些新词新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世界,而且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科技发展、人类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因此对现代汉语的新词新语不断进行研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首先,现代汉语的新词新语多以缩略词、英语单词汉化、新造词等方式而来。

例如,“APP(Application)”被汉化成“应用程序”、“二维码(QR code)”等被汉化成“快速响应码”、“脸部识别”等被汉化成“人脸识别”。

这些新词新语通常因其简洁明了、方便易懂等特性而得到较广泛的使用。

其次,现代汉语的新词新语多与科技和网络有关。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例如,现在人们喜欢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为了满足网络交流的需要,人们创造了种种新词新语,如“微商”、“贩卖萌”、“666”(形容赞美的意思)等。

此外,现代汉语的新词新语还与经济、文化等因素相关。

例如,“网红”、“爆款”等词汇被广泛应用于电商行业中,在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佛系青年”、“耿直Boy/Girl”等则是流行文化的产物,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态度。

最后,现代汉语新词新语的存在,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变化和演变,也凸显出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革。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现代汉语词汇,还可以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现代汉语的新词新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词汇库,反映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思维的脉络和轨迹,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关注现代汉语新词新语的涌现和演变,积极发掘其中蕴含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这对于我们真正掌握并应用汉语,走向世界舞台具有重要意义。

浅议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浅议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此外,工作氛围也是员工离职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让 员工感到舒适和愉悦,提高工作效率;相反,一个消极的工作氛围可能会导致员 工的流失。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员工离职还可能涉及个人职业发展、家庭因素等多个方 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企业可以尝试调整薪资待遇,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这可以通过建立 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等方式来实 现。
结论
总之,企业员工离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应对。 通过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和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提 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人才保障。
感谢观看
四、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新词新语将会继续产生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 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媒体传播等领域。我们应该积极这一现象,以便更好地理 解社会文化的变迁。我们还应该鼓励创新表达方式,推动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参考内容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离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并非 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它还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文化、员工个人等多个方面。 本次演示将对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 留住人才。
一、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
1、社会进步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事物和现象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词汇可 能无法满足人们表达新概念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这些新概念,新词 新语应运而生。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词汇,都是近年来随着科 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词汇,直接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离职原因
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薪资待遇、工作压力、工作氛围等。这些 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新词新语论文

新词新语论文

新词新语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词新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增多,而这些新词新语的涌现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化,同时也给我们的语言系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研究新词新语的产生、传播和发展,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时代精神、丰富语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词新语的产生原因新词新语的产生,主要是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们心理需求的驱动。

1. 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新产业、新知识、新经济模式等方面的出现,都带来了新概念、新词汇的诞生。

比如,互联网时代的新词汇“微信”、“微博”等,就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而产生的;新兴产业的新词汇,“共享单车”、“网约车”等,都是随着新兴业态的崛起而出现的。

2. 人们心理需求的驱动人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之一。

比如,“负面清单”、“无人机”等新词汇,就是因为人们对这些新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才逐渐被广泛使用。

二、新词新语的传播途径新词新语的产生只是第一步,如何使这些新词新语广为流传,是新词新语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新词新语的传播途径。

1. 媒体传播媒体是新词新语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更加方便和快捷。

比如,新闻报道、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都可以很快地将新词新语传播给更多的人。

2. 社交圈传播人们的社交圈子也是新词新语传播的重要途径。

往往是通过人际交往、聚会、吃饭等活动中,人们相互传递新词新语,使其广为流传。

3. 学术界传播学术界也是新词新语产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学者们通过发表论文、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将独具特色的新词新语推广到更广泛的学者和观众中。

三、新词新语的发展趋势新词新语的涌现和演变,是语言发展的一种客观反映。

对于新词新语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新词新语的产生和流行,往往是以人们需要和需求为出发点的。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31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31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概念:什么是新词新语?新词新语也就是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广为传播使用的语言。

新词新语是指近年来产生能够反映新时期新观念新事物的词语。

一方面优秀的新词新语,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证明了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加深和拓广。

另一方面一些表意不够准确或不符合语法规范的新词新语也同时污染着汉语,降低了其表现力度。

二、新词新语的特点及产生途径1新词新语的特点①、创造性。

网民们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

②、方便性。

既可提高交流的速度,又可节省输入的时间和上网的花费。

③、娱乐性。

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流行语”,无疑增加了实时交流的乐趣④、不规范性。

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完全是“病句”。

2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

①、社会生活类:知本家、RMB、DV、DIY、边缘化、性骚扰、漫游、下载、下课、灰领、付学费、低保、玩转、“421”、双赢、SOHO一族、黑恶、另类等②、休闲旅游类:驴友、负离子、森林浴、绿色旅游、玩家、星级等。

③、环保类:绿色壁垒、石漠化、白色垃圾、断流、环境科学、环境激素、空气质量、藏羚羊等④、科技类:液晶电脑、蓝牙、CEO、CFO、黑客、生物芯片、干细胞、暗物质、背投电视、编程、波导、磁控等⑤、经济类:双赢、作秀、脱口秀、电子货币、世界银行、套牢、发烧友、国脚、扳平、反超、拉力赛、逼抢、赛季、外援、极限运动等⑥、医药卫生类:禽流感、非典、苏丹红、瘦肉精、抗药性、强迫症、刨冰、微波炉、干红葡萄酒等。

显、失能武器、信息库、环境武器、军演、虐俘、闪盘等⑦、政治法律类:和平崛起、问责、和谐社会、反恐、不作为、特别法等。

⑧、文化娱乐体育类:超女、海选、爆炒、动漫、彩信、大腕、写真、人气、搞笑等(2)、旧词新用而产生的新词语。

新词新语论文

新词新语论文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新词新语的概念:指新近出现的词语二、新词新语的特征新词新语经由流行文化产生,多做反映新事物和新现象用,新词新语往往能够直接地反映出社会的发展特征。

因此,这些时代气息极强的词汇具有以下特征:1.简明实用性许多流行语由网络聊天用语发展而来,因而具有较为形象和生动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能使交流过程更加生动简洁。

因其总能较为详实地反映所在时代的特色,因此使用频率基本上都比较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多元化许多新词新语由外来语等演化而来,并且部分新词新语本身即由数字、符号等构成,其包含的内容也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这使新词新语易于为不同人群接受,但同时,在一些新奇实用的词语之外,也有部分较为低级粗俗的词汇存在,有可能对人们的语言运用习惯造成不良影响。

3.迅速更迭性由于新词新语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相当一部分新词新语都只能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或社会背景下使用。

这使得新词新语一方面被大量的创造出来,一方面又不断被淘汰,更新非常迅速。

4.不规范性在新词新语中,有着大量符号化、数字化、外来语化的现象,同时伴随许多词性改变、语法错位现象,还有汉字在作为新词新语的使用过程中,具有拼音化、谐音化的特点。

总的来说新词新语从构成到使用,都具有相当的不规范性。

5.语意模糊性新词新语有一部分是旧词新解,其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有着比传统语言更为宽泛且难以定义的适用范围。

许多在网络上普遍使用的词汇,并不能找出准确完整的定义,即使是新词使用者,往往也只知道其大致用法,而非准确含义。

三、新词新语的年代划分与特点阐述50~60年代:新词新语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逐渐开始萌芽,这个时代的新词新语侧面折射出了那个年代中国人民对于建设新中国的决心与豪情,表现出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对于新中国的美好憧憬。

60~70年代:这个时代的新词新语延续了50~60年代新词新语的特征,并且更进一步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务实精神与极高的工作热情。

70~80年代:改革开放的冲击,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分析:
-语义新颖:新词新语具有新的意义,能够表达和描述以前没有的事物或概念。

-词形新异:新词新语可能涉及到新的组词方式、前缀、后缀或者词语的转化、创造。

-文化背景:新词新语通常与特定的时代、地域、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

产生原因:
-科技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推动了新词新语的产生,以适应新的科技概念、产品和应用。

-社会变化:社会的发展变革使得人们需要新的词汇和语言形式来描述和表达新兴行业、职业、观念等。

-文化碰撞: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带来了新的词汇和语言形式,以适应不同文化的交流需求。

特点:
-多样性:新词新语的形式和词义多样,可以是新造词、合成词、拼音词等。

-短命性:由于新词新语与特定的时代、现象密切关联,其生命周期往往较短,可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被取代或淘汰。

-反映潮流:新词新语往往能够反映当下的潮流、趋势和文化表达方式,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时尚感。

总之,新词新语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变革的必然结果,它们不仅丰富了语言的形式和内涵,更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和文化的变迁。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上课用 (2)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上课用 (2)

社交媒体中的流行文化现象
社交媒体流行文化
社交媒体中的流行文化现象是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被广大用户普遍接受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通常包括网 络表情包、短视频、流行音乐等,具有简洁、幽默、易于传播的特点。
传播方式
社交媒体流行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用户的分享和转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 进行互动,使得流行文化现象迅速扩散开来。
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育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不盲 目追求潮流。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文化的特点和 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场景
网络热词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日常交流、新闻报道、广告宣
传等各个方面。例如,“锦鲤”一词在2018年成为网络热词,被广泛
应用于各种场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影视剧中的流行语
影视剧流行语
影视剧中的流行语是指在影视剧中出现频率较高、被广大观众普遍接受的词汇或短语。这 些流行语通常与影视剧的主题、情节或角色形象紧密相关,能够生动地表达情感或观点。
详细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多元化和个性化成为 流行文化的重要特征,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和独特性。同时,跨界融合也成为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不 同领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不断涌现出新的创意和形式。
03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联
新词新语在流行文化中的应用
媒体传播
新词新语对社会的影响
总结词
新词新语对社会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详细描述
新词新语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新词新语也促进了文 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新词新语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语言规范性的破坏、 信息泛滥等。因此,在使用新词新语时需要适度,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现象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现象摘要:对新词语的关注和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的一个热点课题。

新词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词汇现象。

严格说来,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新词语出现,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新词语出现的数量和速度有所不同而已。

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汉语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特点。

关键词:新事物;新词新语;现代汉语前文: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事物、新思维不断产生,代表这些事物、思维的新词新语也相伴而生。

当前网络生活日益发达,借着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巨大优势,有很大一部分的流行语慢慢的被大家接受。

本文将以最近网上较为流行的“甄嬛体”“元芳体”等为例,对现代汉语新出现的流行词、流行语语句模式进行研究。

一、流行语和新词新语的区别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新事物、新思想、新问题,而代表这一类新事物等的语言符号也相继出现。

根据材料,最早出现的是“新词”这一概念,而最近一直流行的是“新词新语”、“流行语”比较合理的说法。

新词,顾名思义,根据词的概念可以解释为新出现的并已经为大众所接受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新语”既包括指的是新出现的已被大众接受的短语以及短语模式,例如“暴力女”、“虐猫女”“猥琐男”“宝马男”等一系列“X女”、“X男”模式的短语等。

流行语指新出现的但并不一定被大众接受的、一段时间内风靡摸个领域的词、短语,甚至是新的句子模式,例如“杯具”,“元芳你怎么看”等。

“新词”、“新语”、“流行语”三者之间是有交集的,流行语经过时间的沉淀,慢慢为大众接受,基本上就能变成新词或者新语。

二、流行语出现的原因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语言的发展受社会的影响最大,作为语言中的新现象,流行语也同样深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逐渐提高了公众参与意识,表达意识、社会监督意识不断增强,也为了使语言更加诙谐,人们往往会采用一些较为有代表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汉语新词产生的途径当代生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语言,尤其是词汇,迅速而忠实的记录了这些变化与发展,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大量的新词语。

现在,就让我们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做一番检视与探究。

据统计,每年有1000多个新词产生,并且随网络普及不断增加。

当代汉语新词新语的爆发式产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使汉语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汉语词汇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

加强对新词新语的形式特点、产生来源、消长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将会为当代汉语词汇理论的建构、认知理解、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新词新语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其家族成员来自不同的“族群”,因此由于其成员性质或身份的不同,新词新语呈现为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

(一)新造的词语。

这类新词新语是指运用汉语固有的造词材料和结构方式,对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进行指称、描写而创生的新词和短语。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以及新闻事件,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畅销书籍(含各种文艺作品)等大众传媒的传播,是引发新词新语产生、流行的一个重要来源。

如“两个凡是、南巡、改革开放、万元户、与时俱进、退耕还林、八荣八耻、和谐社会、文化、台独”等一批新词新语生发、传播、流行和消隐几乎都是伴随某个政治性运动、问题或新闻事件的始终而消长变化的。

当前,大家印象最深的词汇变化现象应是一批文革新词(如“上山下乡、走资派、臭老九”)的废弃和“酷”等一些当代流行语(如“很S”代替说话“拐弯抹角”)的退热等。

又如,电视综艺节目“开心辞典”、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等皆因其节目的热播而催生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另如“尘埃落定”、“痛并快乐着”、“谁动了我的奶酪”因畅销书籍而流行。

此外,由于影视新闻报导往往力求用最新异的刺激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因而像“门槛”、“大使”、“铿锵玫瑰”、“PK”等反映时事热点的新词新语在新闻报导中频繁出现,由此也推动了一些新词、新义和新用法的迅速扩展和流行。

英语新词发展的原因及途径

英语新词发展的原因及途径

英语新词发展的原因及途径一、新词产生的原因1.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二战以后,特别是近年来,世界政坛风云变幻。

这些变幻毫无疑问地给英语语言带来了不少新词。

“由于前苏联和美国两大军事集团的长期对峙,形成了诸如cold war(冷战),arm race(军备竞赛)等新词”。

动荡的世界政局和日趋变革的社会环境也是英语新词的重要来源。

例如,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in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这个“新词家族”迅速扩大,比如sit-in(静坐示威),teac h-in(时事宣讲会),be-in(颓废派的社交集会)等,共出现了数十个-in的新词,其演变之快令人惊叹。

其他的政治新词新语如atomic club(原子俱乐部),nuclear arms(核武器),hegemonism(霸权主义)等亦常见于报刊之上。

随着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大量新的经济贸易组织应运而生;比如Or ganization of Petrol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输出国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等。

欧洲联盟为了加强欧洲经济联合,决定在欧盟各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因而产生了另一个新词Euro(欧元)。

此外,世界金融危机和工商业的发展也是英语新词的主要来源之一。

revenue sharing(国库分享收入),slumpflation(萧条膨胀),petrodollar(石油美元)等都是近期产生的新词汇。

2.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新词新语也自然而然地被创造出来。

英语中的telephone,taxica b,cablegram,radiator,microwave oven等新词都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进步,众多新兴学科涌现出来,如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behavior science(行为科学),bionics(仿生学)。

网络新词语理据探究

网络新词语理据探究

网络新词语理据探究
网络新词语是指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出现的新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由网络用户自发创造出来的。

网络新词语的出现反映了互联网社交媒体上用户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同时也反映了网络文化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网络新词语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网络新词语的出现是因为互联网社交媒体上的用户需要快速传递信息。

在网
络社交媒体上,用户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而且信息内容也非常丰富。

为了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方便,用户会自发创造一些简短而富有表现力的新词语。

这些词语能够表达用户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被别人理解。

2.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也是因为用户想要脱颖而出。

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用户之
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每个用户都想要自己的信息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认可。

因此,用户会尽力想出一些新颖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这些新词语不仅能够表达用户的思想,同时也能够让用户在网络上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关注。

3.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也反映了网络文化的发展。

网络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
态,它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新的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的发展极其迅速,与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也是对网络文化的发展的反映。

总之,网络新词语的出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它反映了网络社交媒体上用户的
生活状态和心理,同时也反映了网络文化的发展。

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了解网络文化的机会,同时也为我们的网络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为什么会出现新词?

为什么会出现新词?

为什么会出现新词?一、社会变迁需求新词新词的出现往往源于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科技、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快速进步。

这些领域的发展常常带来新的概念和现象,需要用新词来描述和表达。

比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出现了许多与网络相关的新词汇,如“网络暴力”、“云端存储”等。

这些新词汇为人们提供了更准确、更便捷的语言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二、文化融合促进新词流行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也是新词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各种文化元素相互融合,促进了新词的创造和传播。

例如,一些外来文化中的新概念和新词汇通过翻译或音译的方式进入本土语言,并逐渐被接受和使用。

这种文化融合带来了新词的涌现,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创意活跃引发新词创造创意是新词创造的灵魂,而在现代社会,创意的活跃程度与新词的产生密切相关。

有些新词的创造源于个人或团体的独特观点和创意,如一些网络流行语或梗,通过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引起了大众的共鸣和传播。

这些新词汇的创造不仅为语言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也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四、技术发展催生新词涌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技术的诞生和普及也催生了大量新词的涌现。

比如,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专业术语和新概念,需要用新词来描述和解释。

这些新词的出现丰富了科技词汇库,为人们理解和应用新技术提供了便利,也反映了科技进步对语言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五、传统文化传承催生新词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常常催生新词的出现。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研究,一些传统概念和文化符号被重新发现和重新解读,新词随之产生。

这些新词汇的出现既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式。

总结:新词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变迁、文化融合、创意活跃、技术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现代新词新语的分析

现代新词新语的分析

现代新词新语的变化发展历程现代的新词新语是古代、近现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实践领域的拓展,词汇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产生,旧词逐渐消亡;同时,词的语义内容和语音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一、新词新语产生的背景1.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新词、新语不断出现.改变了社会语言环境。

新时期出现的新词新语语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文化内涵,一方面表现出当前汉语词汇系统的某些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

新词语的产生对语言运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新词语的产生总是与社会、人口、物质、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的变迁密切相关的,最能产生新词语的地方总是起于社会的某些最活跃的领域、人群、媒体,甚至某些地区。

它不仅仅是作为新的语言载体、新的交际工具出现在生活中,而且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记录了整个社会的每一步进程。

二、新词新语的解释1.新词新语:指新词、新语,整个词语是新的,也包括新义,词是旧的,词义语义是新的。

2.新词新语:指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者随着社会的需要出现的新词,但内容是全新的词语和句子。

三、新词新语的分类1.一般词汇,这些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产生。

(1)有关房地产市场的,如期房、楼盘、现房、经济适用房等;(2)有关网络的,如“裸聊”、黑客、伊妹儿、网虫、网吧等;(3)有关婚姻观的,如婚介、试婚、婚外情、丁客家庭、包养等。

2.音译外来词,如摇滚音乐、摇滚青年、卡拉OK,以及进入网络时代的外语音译词:酷、拜拜、麦当劳等等。

而且,在我们的汉语中并出现了大量的字母词:TV(电视)等等。

3.校园流行的一些新词语。

我们常说“我晕”、“我倒”;形容人长得丑用“恐龙”、“青蛙”;用“酷毙了”来表示帅极了。

我们普遍认为使用这种流行语是最新潮,最时髦的标志。

四、新词新语的特点1.来源广泛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新词产生的途径
当代生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语言,尤其是词汇,迅速而忠实的记录了这些变化与发展,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大量的新词语。

现在,就让我们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做一番检视与探究。

据统计,每年有1000多个新词产生,并且随网络普及不断增加。

当代汉语新词新语的爆发式产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使汉语充满了勃勃生机 ,同时也给汉语词汇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

加强对新词新语的形式特点、产生来源、消长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将会为当代汉语词汇理论的建构、认知理解、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新词新语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其家族成员来自不同的“族群” ,因此由于其成员性质或身份的不同 ,新词新语呈现为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

(一)新造的词语。

这类新词新语是指运用汉语固有的造词材料和结构方式 ,对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进行指称、描写而创生的新词和短语。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以及新闻事件 ,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畅销书籍(含各种文艺作品)等大众传媒的传播 ,是引发新词新语产生、流行的一个重要来源。

如“两个凡是、南巡、改革开放、万元户、与时俱进、退耕还林、八荣八耻、和谐社会、文化、台独”等一批新词新语生发、传播、流行和消隐几乎都是伴随某个政治性运动、问题或新闻事件的始终而消长变化的。

当前 ,大家印象最深的词汇变化现象应是一批文革新词(如“上山下乡、走资派、臭老九” )的废弃和“酷”等一些当代流行语(如“很 S”代替说话“拐弯抹角” )的退热等。

又如 ,电视综艺节目“开心辞典”、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等皆因其节目的热播而催生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另如“尘埃落定”、“痛并快乐着”、“谁动了我的奶酪”因畅销书籍而流行。

此外 ,由于影视新闻报导往往力求用最新异的刺激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因而像“门槛”、“大使”、“铿锵玫瑰”、“PK”等反映时事热点的新词新语在新闻报导中频繁出现 ,由此也推动了一些新词、新义和新用法的迅速扩展和流行。

(二)“复活”“翻新”的旧词语。

这类词语由于产生了一些新义、新用法、新色彩而拥有了“新”面孔。

如“博弈、 (小)皇帝、垂范、拍卖、招标、股票”等复活并重新流行起来的旧词语 ,“下课、磨合、变数、打造、漫游、出台、对接、透支、阳光、主旋律”等产生新义和新用法的既有词语 , “老师、老板”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适用范围发生变化的词语 ,等等。

(三)跨域使用的方言词和形式多样的外来词。

这类新词语包含两个小类:一类是地域方言词。

主要是指由一部分方言词语向全民通用语浸染渗透和跨域使用而形成的新词语。

如北京方言词“有戏、歇菜、悠着点”等 ,粤港台方言词“靓、搞笑、搞定、光鲜、开涮、入围、穿帮、非礼、卖点、八卦”等 ,东北方言词“忽悠” ,四川方言词“雄起、散打、洗白、歪”等 ,湖南话“蛮⋯⋯”等等。

另一类是社会方言词。

主要指校园流行语、网络用语、行业术语等产生了新用法的领域性词语 ,它们大都通过去范畴化和语义泛化的方式而成为流行开来的新词新语。

如:“点PPT”跨域使用的词语。

行业术语如医学术语“盲点”一词 ,原指眼球后部视网膜上接受不到光刺激、不能引起视觉的一点 ,新义则比喻没有被认识的或被忽略的地方。

另如体育术语“陪练”、交
通术语“转轨”、摄影术语“暗箱操作”、军事术语“抢滩”、戏曲术语“重头戏”等都产生了新义并跨越了原先的专业领域而进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

网络用语全球通讯和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是对新词新语的产生、流行和变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各种论坛、聊天室、 QQ、 BBS、博客网站以及便捷的电子邮件等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体———网络语言。

如网络交际中的一大批词语都是新造词语或借用旧词形表达新义的词语 ,
形式多样的外来词。

主要指从汉语以外的其他民族语言中借入的词语 ,包括音译词、意译词、半音译半意译词及日语汉字借形词等。

如“秀、吧、酷、粉丝、黑客、博客、纳米、拜拜、比基尼”等纯音译外来词 ,“代沟、伊妹儿、艾滋病、保龄球、黑色幽默、丁克家庭”等音意兼译的外来词 ,“人气、写真、卖场、整合”等日语汉字借形词 ,等等。

(四)字母词和中西合璧词。

这类词语是当代汉语新词语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虽与“外来词”有交叠 ,但为叙述方便 ,此处单列一类) 。

字母词大致有以下几个次类 :英文原形词 cool、 copy、 fans、 party、 show 等;英文原词缩略语 WTO、 OPEC、 UFO、 CEO、 CD、 VCD、 DV、 DVD、 PK等;“出口转内销”的汉语英译缩略语 CCTV、 CETV、 TCSL (对外汉语教学)等;汉语拼音字母组合词GB、 BB、 MM、 ZL (网络用语)和 HSK、 PSC、 RMB(专业术语)等。

近年来 ,“字母 + 汉字”型中西合璧词也出现得比较多 ,如:“A 股、 AA 制、 B 超、 CDB 区、大 S、 H 型、 IC 卡、 K 粉、 KTV 包间、卡拉 O K、 SIM 卡、 T 恤、T 型台、 U 盘、 V 字型、 X光”等。

(五)数字词与跨层次片段。

这也是新词新语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数字型词语 ,主要是指用阿拉伯数字(或中文数字)单独或者与汉字、英文字母一起组合而成的一类新词语 ,这类词语大多是名词。

如“110、 114、 119、 120、 911 (事件) 、 985 (高校) 、 211 (工程) 、 80 后(作家) 、 386199 部队(妇女、儿童、老人等农村留守人员的戏称) 、 G8(峰会)”等。

跨层次片段 ,指的是跨越两个词语的不成词片段(邢福义 2007) 。

如“不争(事实) 、不二(选择) 、说不”等。

新词新语的结构特征
(一)整体面貌的新颖性。

新词新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就是它的新颖性,要么用一个新形式(如“驴友、闪客、负翁”) ,要么有一个新意义(如“版本、抢手、下课”) ,要么是一种新用法(如“挺、顶、八卦”) ,要么从局部使用走向全民通行,等等。

它们的出现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既是新词新语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决定新词新语命运的关键因素。

(二)词语的能产性。

这一特性具体表现为词语孳生的族群化特征。

这类新词新语在构造形式上通常表现出一种较强的类化倾向,大多采用类比构词(张博2007) 或仿拟造词的衍生方式,即:以现有词汇的某个词语模式为创构基础,进行类推、更换部分语素而成族群化地孳生新词新语。

关于这种构词方式,李宇明(1999)指出:“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背景就像是造词的模子(简称‘词语模’) 一样,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语族。

”如“酒吧”的“吧”,本是汉语从音译英语“bar”而引进来的借词, 此后又用它创造了“吧台、吧女、网吧、书吧、茶吧、氧吧、说吧、话吧”等,由“的士”的“的”构成了“面的、摩的、飞的、打的”等,由“水门”的“门”构成了“拉链门”、“高丽门”、“艳照门”等,由“国际互联网”的“网”字构成了“触网、网民、网虫、网恋”等词,由“可口可乐”的“可乐”构成的“百事可乐”、“非常可乐”,由“打
工族”的“族”构成了“追星族、月光族、啃老族、背包族”等,另如“X 客、X霸、X虫、X工程、黑X、零X、绿色X”等成族群产生的新词新语,比比皆是。

由此,常常是一个新词语的出现便带动产生了一个词族、词群或一批词语,从而使新词语的产生呈现类型化、批量化衍生的态势。

可以说,这类语用效率很高的类义词族的产生,是词语家族相似性基因遗传扩张的自然结果。

(三)语表形式的趋简性。

绝大部分新词语在音节形式上都有一种主动向汉语复音化归化的趋向。

它们通常以双音节词为主,三音节、四音节的词数量相对较少,四个音节以上的则更少,在构造形式上表现出明显的趋简性特征。

其中,以新词新语中的缩略词语最为典型。

如“港姐”是香港小姐的简称,“彩市”是彩票市场的简称,另如“通涨、公关、家教、体改、商检、影视、交警、侵权、共识、小资、环保、安保、社保、地铁、电邮、彩超、彩显、核电、共建、立交、网校、乡企、特区、攻博、邮编、入世、外企”等都采取了双音节的形式。

(四)语义内容的不稳定性。

新词新语本身具有的新颖性特点决定了其时刻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之中,不停地孳生新的成员以替代新意衰减或逐渐老旧的成分,新词新语只能是一个处于相对平衡中的概念系统,这一特征在媒体用语、校园流行语、网络用语、股市用语的新词新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变脸”一词,属于媒体用语利用旧词催生新义的一个典型词语,它既可以指具体形态上的变化(如“城市交通大变脸”) ,也可以指内容(如“四六级英语考试变脸”) 、标准(如“教育收费大变脸”) 、样式(如“《开心辞典》栏目变脸”) 、态度(如“陈水扁变脸”)等方面的变化,即:一切事物从形式到内容的变化皆可用“变脸”一词去指称(杨文全等2004)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该词的意义、用法总是处于不稳定的变化状态中。

(五)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有些新词语如“酷”、“PK”等呈爆发式产生和流行,很快就为全民所通用,而另外一些普及速度则相对缓慢。

有的生命力较长,有的生命力则较短。

仅就目前语用情况来看,“酷”等一些新词已减热,生命可能比较短些;“吧”等一直在流行普及,生命力就可能长些;至于“X客”族词,它们的更替率就可能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