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评课稿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学生学习同数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更具有挑战性。
这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题意,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题目的理解,并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节课,我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例题图出示以后,让学生充分观察情境图,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列式。
2、在例题出示以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例题中题目中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用更形象生动的方法去感悟题意,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3、注重算法多样化。
如何解决“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这个问题,方法是不一样的,可以列分式,可以列综合算式,也可以列表解答。
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学生没有想到列表的策略,我就引导学生去思考,该如何填写表格。
算完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哪种方法更简便。
4、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练习环节中,我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这节课中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1、教学重难点点突破得还不够。
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有些快。
尤其在教学例题时,我引导学生理解“每人折了6个”是什么意思。
可是,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去体会。
这使得我没有关注到,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了题意。
2、练习题的层次性欠佳。
我设计了2道练习题,围绕教学中的难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但是练习题的层次性不强。
3、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对学生的激励效果不够。
学生做练习题时,没有及时、充分地表扬一些回答问题出色的学生。
所以,课堂气氛显得不够热烈,个别学生做题不认真,还不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另外,我还要注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吸引在课堂上。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管是在新知设计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
总之,我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多学习。
小学数学_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77页例4,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由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来解决数学问题。
2、在观察、比较、交流等学习活动中,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交流算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连加的问题。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辅助资源】PPT、小棒【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看看是什么?(莲馨币)。
老师会把它奖给遵守纪律、爱动脑筋、积极发言、声音洪亮的同学。
有信心得到它吗?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
课堂常规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请看大屏幕,(投影出示)。
你能根据图画列出算式吗?(生思考、列式、汇报)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吗?(都是同一个数相加)师:你的思维真敏捷。
今天我们学习用同数相加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喜欢)六一儿童节还有一个月就要到了,老师让几个小朋友们折了一些小星星装扮教室。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读一读文字,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第一个信息是什么?(生:有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板书)师:这3个同学是谁呢?(生:佳佳、浩浩、小芳)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再找一找还知道了什么?(生:每人折了6个)(板书)(圈出每人)师:每人折了6个,是谁折了6个?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交流)师:谁来说一说都有谁折了6个小星星?(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6个。
)师:3个同学每人都是折了6个,就有几个6啊?(3个6)师:根据这两条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谁来跟大家说一说?(生:一共折了几个星星?)师:找的很准确!老师也把这个问题记录在黑板上。
(板书)2、合作学习,理解题意。
(1)摆一摆、画一画师:信息和问题我们已经找到了,你们能把知道的信息和问题用学具摆一摆或者通过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试一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评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评课稿一、引言《连加、连减》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主要通过练习连加和连减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基础的运算思维。
在本次评课稿中,我们将对这节课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点,以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分析1. 教学目标《连加、连减》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学会使用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培养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通过这些目标的设定,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基础数学概念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与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进行介绍和解释。
•通过具体的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在导入部分,可以通过介绍生活中连加和连减的例子,如购物时的找零、身高的增长等,引发学生对连加和连减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与示范在本部分,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示例,引导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运算步骤的解释和思考,并辅以示范演示。
3.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使用课件、黑板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练习中。
4. 提高与拓展在此阶段,可以给学生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引导他们运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去解决。
通过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归纳课程结束之前,教师可以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连加和连减的知识。
四、评价与建议1.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要求,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动手操作和思考的机会。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说课稿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P77例4《解决问题》说课稿汉滨小学唐玲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77页例4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的。
下面我从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根据对新课标的理解,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出发,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数学信息,选择合理方法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几个几相加的意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初步理解“几个几相加”的含义。
《小学数学教学法》指出: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指导思想。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法、启发式谈话法、练习法等进行教学。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本课中我确定的学习方法是自动手实践、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五、说教学程序依据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特点及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问题解决”的目标指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为此,课中我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年级《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的概念,能够通过数数、画图等方式解决简单的同数连加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同数连加的概念及意义。
2. 解决同数连加问题的方法:数数法、画图法等。
3. 实际案例分析与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同数连加的概念及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数连加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同数连加的意义。
2. 运用数数法、画图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同数连加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同数连加的概念及意义。
3. 方法讲解:讲解数数法、画图法等解决同数连加问题的方法。
4. 案例分析:给出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决。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决同数连加问题的不同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同数连加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解决同数连加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来评价小组讨论的效果。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包含同数连加的概念、方法讲解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2. 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小球、小棍等,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同数连加。
3. 练习题:准备一些同数连加的练习题,包括数数法、画图法等多种解决方法。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同数连加的概念及意义,讲解数数法、画图法等解决方法。
2. 第二课时:分析实际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决同数连加问题的不同方法。
一年级下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
一年级下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同数连加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是数学运算的基础,更是培养孩子们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
什么是同数连加呢?简单来说,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续相加。
比如3 + 3 + 3,或者 5 + 5 + 5 + 5。
那为什么要学习同数连加呢?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需要用同数连加来解决问题。
假设我们要给班级里的每个小朋友发 3 颗糖,班级里一共有 5 个小朋友,那一共要发多少颗糖呢?这时候就要用到同数连加了,3 + 3 +3 + 3 + 3 = 15(颗),所以一共要发 15 颗糖。
再比如,小明每天做 2 道数学题,一个星期(7 天)他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这也是同数连加的问题,2 + 2 + 2 + 2 + 2 + 2 + 2 =14(道),小明一个星期一共做了 14 道数学题。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同数连加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这时候,老师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物或者图形来帮助他们理解。
比如,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画一些简单的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让孩子们逐步理解同数连加的概念。
比如,先让孩子们计算 2 + 2,然后再计算 2 + 2 +2,逐渐增加加数的个数,让孩子们感受同数连加的运算过程。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同数连加,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进行练习。
比如,“接力比赛”,把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孩子算出一道同数连加的题目,然后把答案传给下一个孩子,下一个孩子再根据这个答案算出下一道题目,依次类推,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准。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时候,老师或者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们仔细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确定是用加法还是减法,是用同数连加还是其他的运算方法。
比如说,题目中说“有 3 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 4 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同数连加问题,我们要计算 4 + 4 +4 = 12(个)。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详细描述
分组讨论同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展 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思考过程,鼓励学生在全班进行 交流和分享,提升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06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重点回顾
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掌握同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理解同数连加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同数连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作业布置
同数连加的实际应用讨论
总结词
探讨同数连加在实际生活中的多种应用场景,加深学生 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详细描述
通过举例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同数连加在实际生活中的 多种应用场景,如计算物品数量、计算时间等,引导学 生思考加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学生互动与展示
总结词
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思路 ,提升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同数连加是数学中常见的计算方法,它可以 帮助我们快速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
同数连加的特点
同数连加的特性是:相同的数字连续相加,其结果等 于该数字与相加的次数相乘。
例如,3个5相加等于5乘以3。
同数连加的应用场景
要点一
同数连加可以用于解决一些特 定的问题,例如
计算一组相同数字的和、求一组相同数字的平均值等 。
要点二
在实际生活中,同数连加也有 广泛的应用,例如
计算一组相同物品的数量、计算一组相同任务的完成 时间等。
05
课堂练习与讨论
同数连加的算式练习
总结词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同数连加的算式 书写和计算方法。
详细描述
教师给出多个同数连加的算式,让学生进行 计算,并注意观察和总结算式的特点,引导 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规律。
退位减法
总结词:进位处理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评课稿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评课稿一、课程背景1.1 课程信息•课本名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名称:《连加》1.2 教育目标《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材之一,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连加》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通过学习连加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程内容概述本节课《连加》主要介绍了数学中的连加概念和求和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掌握连加的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2.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掌握连加的定义和符号表示方法;•理解连加的基本性质;•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3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连加的概念,把握连加的本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识通过导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导入:•介绍连加的概念:连加就是将一系列的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相加。
举例说明连加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2 讲解与示范在导入知识后,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连加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讲解连加的符号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连加,例如∑(n=1)^10 n表示将1到10的数字相加;•示范连加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连加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连加的本质。
3.3 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可以进行以下活动:•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解决一个与连加相关的问题;•团队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3.4 提高拓展在基本知识掌握后,通过提高拓展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50 -7 43 +20 63 +9 72
63 -7 56 -7 49 -7 42
比较一你下会两算道吗题?有请什你么 相同地认方真,算有一什算么。不 同地方。
第2页
二、探究新知
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 每人折了6个。
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依据这幅图我们能 提出什么问题呢?
你现能在用你什都么知方道法了 处哪理些呢信?息?
第3页
第4页
二、探究新知
6 + 6 + 6 = 18 (个)
我用加法解答。
我列表解答。
人数 1 数6
23 12 18
我用画箭头 方法解答。
6 +6 12 +6 18
第5页
二、探究新知
几个不请一你样检方验法一你下最 喜欢哪解种答?过为程何。?
6 + 6 + 6 = 18 (个)
人数 1 数6
23 12 18
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能处理什么问题?
第8页
三、知识应用
每个星期有7天,3个星期一共有多少天?
7 + 7 + 7 + 7 += 231=(3天1)(天)
想今知年道五3月个有星4期个共星有期多零少 天3天需,要五知月道一什共么有?多少天 你知道吗?
第9页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77页“做一做”。 第79页练习十八,第1题。
第10页
口答:他们一共折了 个1小8 星星。
6 +6 12 +6 18
第6页
三、知识应用
每条小鱼用7块卡片拼成,拼3条小鱼,一共 用了多少块卡片?
7 + 7 + 7 = 21(块)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15月5日听了一年级曲晓艳老师的《解决问题》一课,解决问题教学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吗,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本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1、教师注重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渗透。
教师在出示问题情境后,引领学生“知道了什么”来梳理题目信息说,然后“怎么解答”最后重视学生的检验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检查。
检查是个很好的习惯,解决问题的检查过程和一般的计算等题有所不同,它既是对自己做题过程认真与否的检查,更重要的是对解题思路的反思,既可以顺向根据解题步骤再思考一遍,又可以根据结果逆向思考。
2、教师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活动。
学生年龄小,思考问题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本节课曲老师用微课来讲解搭配的方法,然后用学具让学生操作。
3、注重学生自主交流能力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想法时,老师让学生之间互相配合,一人摆,一人说想法,学生思路得到了沟通,达成一致。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篇2怀着兴奋的心情听了谢老师和徐老师分别执教的《解决问题》,受益匪浅。
特别是沈百军老师的讲座,让我对解决问题如何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首先谈谈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闪光点。
谢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课堂教学中,谢老师始终贯彻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其次谢老师的课堂练习注重层次性,一层层的深入,学生的知识随着老师的练习不断提升,真正体现了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堂徐宾老师的课,从学生的旧知入手,先让学生猜测两张纸条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即巩固了学生的旧知,又为后面学生的新知学习埋下了铺垫。
学生的兴趣也在猜测中提升,以较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听课记录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听课记录
(实用版)
目录
1.解决问题的背景和目的
2.同数连加的定义和规则
3.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实际案例分析和解答
5.总结和建议
正文
1.解决问题的背景和目的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
同数连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所谓同数连加,就是在一系列数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是相同的,我们需要求出这些相同数的和。
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都非常常见,掌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同数连加的定义和规则
同数连加的定义是:在一系列数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是相同的,求这些相同数的和。
同数连加的规则是:将所有相同的数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
3.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解决同数连加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步骤一:观察题目,找出所有相同的数。
步骤二:将所有相同的数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
步骤三: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化简。
4.实际案例分析和解答
例如,有一个问题:1+2+3+3+4+3+5+3,求所有 3 的和。
根据上述步骤,我们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找出所有的 3,它们分别是 3、3、3。
然后,将这三个 3 相加,得到 9。
所以,所有 3 的和是 9。
5.总结和建议
同数连加问题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它涉及到的知识点却非常重要。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同时,我们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范文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范文一、教学目标。
1. 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材,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地设定为让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目标清晰、具体、可操作。
2. 目标的达成度较高,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二、教学内容。
1. 选取的教学内容___[人教版]___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典型问题,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2. 内容的组织条理清晰,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先通过简单的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图片,提取数学信息,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3. 教学内容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如购物、排队等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1. 教师采用了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问题。
例如,在讲解加减法的应用时,教师使用了小棒、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数量的变化。
2. 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会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等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得当,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新颖有趣,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如小兔子采蘑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新授环节教师讲解清晰,重点突出。
在讲解解决问题的步骤时,教师通过板书和示范,让学生明确了先读题、找信息、提问题、列式解答的步骤。
3. 练习环节设计有层次,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练习形式多样,如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游戏练习等,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总结简洁明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评课稿一年级数学《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评课稿《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是在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学生学习同数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更具有挑战性。
这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题意,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题目的理解,并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听了张老师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例题图出示以后,让学生充分观察情境图,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列式。
列式后,由学生质疑:“3个同学”这个条件在加法算式中用到了吗?这个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的。
2、活动形式多样化。
在例题出示以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例题中题目中的意思,张老师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小棒摆一摆图中的信息。
让学生自己用更形象生动的'方法去感悟题意,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在练习环节中,张老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3、注重算法多样化。
如何解决“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这个问题,方法是不一样的,可以列综合算式,也可以列表解答。
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学生没有想到列表的策略,我就引导学生去思考,该如何填写表格。
算完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哪种方法更简便。
4、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拓展思维的环节,张老师让学生两人一个小组,合作用小棒拼几个相同的图形,然后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不拘泥于一般题型的练习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不停留在固化的模式上。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管是在新知设计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李继梅
归
纳
拓
展
1、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拓展练习
数学信息和问题我们已经找到了,你们能用简单的符号或者图形把知道的信息和问题通过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小朋友,画了图,相信你对题目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3)尝试利用列表的方式解答。
(三)检查、验证
(1)这道题列出了算式,有了结果,这道题是不是就做完了呢?
我们应该怎么检查呢?
(2)汇报交流。
(四)小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实
践
运
用
1、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1)每个人摘了7个桃子,他们3人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2)小朋友摘了7个桃子,老师摘了3个桃子,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审题,独立解答。汇报交流。
2、对比应用,思维提升
独立思考,交流:刚刚我们解决的这两个问题中,都出现了“7”和“3”,可为什么算式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呢?
永定小学“四环节”参与式教学设计
课题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
执教人
李继梅
课时
1课时
内容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解决问题教材77页
学习
目标
1、能根据所给信息正确列出连加算式,初步学会分析解决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难点
掌握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连加、连减评课稿(2021年整理)
(完整)一年级连加、连减评课稿(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一年级连加、连减评课稿(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一年级连加、连减评课稿(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巩固展示课评课稿11月17日有幸听了康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第一册《连加连减》巩固展示这一课的教学,感触颇深,随着课改的进行,“三究四学”高效课堂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低年级教学特别是一年级教学是死搬四个流程:导学、独学、对学、群学,还是灵活运用我感到比较困惑。
听了康老师的这一课,我顿时豁然开朗.我觉得通过这么多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验,很多的新课改的理念与做法已经深入人心,已经内化为教师的一种能力,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我们是一直在做并一直做着的,生本教育是有基础的.现谈谈自己的体会:1、教师课前准备非常充分,教学设计很新颖,有创新,设计了到超市买东西,出示一些货物让学生计算应付多少钱?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2、教师注意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知识的迁移。
对于学生学习知识而言,运用迁移的手段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
尽管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教师也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对比新旧知识的异同,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如:教师在学生列出连加的算式以后,问:“如4+3+2=9这样的加法算式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学生1:“现在所学的加法算式,是3个数的,以前是两个数的”……学生2:“以前是一个加号,现在是两个加号。
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
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1今日上午听了一节二班级数学上册用加减混合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课,受益匪浅。
我认为这节课是胜利的,有待我们学习和借鉴。
雷老师虽已年过五旬,但他不服老的敬业精神,以及课堂上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全部的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着眼于同学的进展,凸显数学学习的生活化;还留意讨论同学猎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表达老师的引导下同学的主动探究过程。
从整体上看,他们都完成了教学任务,较好地表达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表达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我认为本节课以下几方面处理得好:一、课前复习练习。
对二班级同学来说特别有须要,而且要长抓不懈。
二、用同学生活中感爱好的话题引入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美术爱好小组作画”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同时,整节课始终使同学置身于情景之中,积极参加学习的过程。
三、老师着重教给同学思索的方法,重视培育同学的思维技能。
在教学例5时,老师着重了三个环节的教学。
1、在“知道了什么?”环节老师重在使同学明确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男生有多少人?”第二个问题是“美术数爱好小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同时明确两个数学信息:女生有14名,男生比女生少5人”。
2、在“怎样解答?”环节中,第一个问题是旧知,同学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解决问题较为简单。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教学的重点,关键要教学两点:一是引导同学理解“美术爱好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的含义,即就是求美术小组男生和女生合在一起是多少人;二是要通过分析,会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作为解决第二个问题的信息。
同时还应留意,同学用“14—5+14=23〔人〕”解决第二个问题,也予以确定。
3、在“解答正确吗?”环节,老师重在梳理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再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结论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信息等。
在教学时老师充分利用情境图,培育同学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与方法进行相应的梳理,引导同学学会连贯地思索,进展合情推理技能。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评课稿
《连加、连减》评课稿 - 盼雪 - 雪中闲逛《连加、连减》评课稿 -
这节课的缺乏之处是:在本节课的教强表达的指导。 在用教具进行演示的时候,朱 体的题目中说连加〔连减〕法的含义,因为虽然学生能正确表达图意,能
老师反复提示学生认真观看,让学生记住在每个演示过程中,小鸡的数量 正确列式计算,但作为连加,连减这种应用题教学来说,理解含义还是至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评课稿
连加、连减是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 单元的难点之一。特殊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有的学生常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评课稿
常会遗忘或记错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为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朱老师特别
3、关注详情,提高习题的正确率。
第1页共1页
和自己亲自绘制的小鸡,化抽象为具体,特别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小鸡的改
在学生学了连加法之后,朱老师马上让学生进行连加法的一系列相关
变只数和相应的计算过程,关心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知题意, 习题运算,从而让学生准时稳固所学的学问,明确连加的运算顺序,促进
正确列式和知道运算的顺序。
学生学问的迁移。学了连减之后的方法同上。
朱老师执教的《连加、连减》一课,教学环节比较清晰,教学过程比 强调让学生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写出来,从而克服了学生由于记不住第一
较流畅,学生也学得比较顺利。这节课的胜利之处主要有:
步算出的得数而造成的计算错误的状况,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发挥直观教具的优势。新授部分的例题,朱老师利用书上的插图
4、强化训练,准时稳固所学学问。
发生的改变,再引导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并在学生加以表达的时候, 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评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年级数学《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评课稿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是在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学生学习同数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更具有挑战性。
这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题意,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题目的理解,并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听了张老师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例题图出示以后,让学生充分观察情境图,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列式。
列式后,由学生质疑:“3个同学”这个条件在加法算式中用到了吗?这个教学难点是让学
生自己去思考的。
2、活动形式多样化。
在例题出示以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例题中题目中的意思,张老师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小棒摆一摆图中的信息。
让学生自己用更形象生动的方法去感悟题意,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在练习环节中,张老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3、注重算法多样化。
如何解决“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这个问题,方法是不一样的,可以列综合算式,也可以列表解答。
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学生没有想到列表的策略,我就引导学生去思考,该如何填写表格。
算完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哪种方法更简便。
4、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拓展思维的环节,张老师让学生两人一个小组,合作用小棒拼几个相同的图形,然后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不拘泥于一般题型的练习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不停留在固化的模式上。
一年级学
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管是在新知设计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
来
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