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简介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介绍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809b2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5.png)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介绍1. 引言本文将介绍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标准及其内容。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并应用现代技术和技术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课程目标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能力。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技术、制造技术等技能进行跨学科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技术和技术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3. 课程内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3.1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等。
•网络应用:包括网络浏览、邮件收发、社交媒体等网络应用技能。
•程序设计与开发:包括基本的编程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数据处理与管理: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技能。
3.2 设计技术•设计基础知识:包括设计原理、设计过程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
•产品设计与开发:包括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产品制作过程等。
•可持续发展设计: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3 制造技术•制造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加工工艺基础等。
•工程制图:包括图形投影、尺寸标注等基本技能。
•制造工艺:包括常用加工工艺、成型工艺等。
•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检测与控制的知识和技能。
4. 评价和考核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和考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考核:包括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技能应用的能力等。
•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沟通协调等能力。
评价和考核的形式包括平时表现、实验报告、课堂作业、项目设计等多种形式,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ebfbb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2.png)
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 互相启发,共同成长和进步。
评价与发展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 评价的有机结合。
强调评价的诊断、激 励和发展功能,促进 学生自我反思和持续 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和全面发展,为学生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 支持。
03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
教学策略与方法
科学与人文
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注重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 养。
提倡跨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 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 拓宽视野。
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文化、 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自主与合作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
精神。
提倡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 习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
课程特点与价值
课程特点
通用技术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 应用性等特点,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融 合和实际应用。
课程价值
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 技术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 能力。
课程结构与内容
课程结构
通用技术课程的结构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
指导学生进行技术实践和创新活动。
教师培训与进修
02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教师培训和进修机会,帮助教师更新教
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
03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
和教学改革,提高通用技术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4454a0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2.png)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本次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框架,旨在促进职业技能培养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技术潜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服务的发展。
2017年版本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鼓励更多高中学生拓宽视野,考虑到学生未来就业发展需要,在内容设计上遵循精细化,多元化,深化的原则。
解读如下:一、课程结构1、普通高中共有17个技术课程,其中3门核心课程,14门选修课程,确保存在重点,且得以充分的练习机会;2、此17门技术课程强调实践能力,包括工程类、信息技术类、艺术类以及体育类等,课程细分,提高实践效果;3、课程分为素养类、技能类、应用类和综合类4个模块,使得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基本技能,培养丰富多彩的综合素养;4、课程有具体的学时分配,最多不超过400学时,确保更大的学习空间去展示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师资力量1、在普通高中,定额配置技术教师的比例在40%左右,确保有充分的教师来配合技术教学;2、技术教师从业经验丰富,并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课程培训,使之能够把握课程设置;3、技术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及时掌握新技术,更新教师技术,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三、衔接社会阶段1、技术课程的设置不仅注重理论,还强调社会实践,促进高中生和实践阶段学习的有机衔接;2、校企合作,开展实习项目,学生能够以实际的行动深入体会技术学习的内容;3、相关技术考证,提升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充分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上充分掌握专业技能;4、还可以推出计算机应用能力诊断考试、普通高中技术成果展示等等,让学生在技术学习中更好地去实践,提升自身能力。
四、强调教育方向1、前瞻教育的宗旨,使得技术教育从老掉牙的考试型转型为现代意义上的学习型;2、以学生未来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扎实的基础上,充分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3、课程教学要求逐步过渡,使学生逐步由传统技能转到发挥自身创造力及创新能力等;4、教师管理也要跟上学习素养提升节奏,有利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憧憬新的学习方式,探索上山峰的途径。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整理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e62457a45177232e60a20e.png)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技术实践活动构建默会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助于强化学生手脑并用与知行合一,增强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发展工程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技术文化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技术理性和个性品质。
二、基本理念1. 着力培养学生所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2. 构建结构合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3. 选择体现时代特点、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内容4. 注重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的培养5. 倡导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的多样化学习方式6.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三、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个方面。
技术意识:培养学生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形成技道合一理念和正确的人机观念。
工程思维: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
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
图样表达: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进行可视化的描述和交流。
物化能力:物化能力是指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等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用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未来发展、终身学习、美好生活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所必需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有理念、会设计、能动手、善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通过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态度的学习和基本经验的积累,形成对技术的亲近感、敏感性、理性精神、责任意识,以及对技术的文化感悟;经历技术设计的全过程,形成一定的方案构思、图样表达、工艺选择及物化能力;3.能够领悟基本的技术思想,形成初步的系统与工程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养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培育工匠精神,增强劳动观念,具备初步的职业规划和创业意识,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伦理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创新意识。
四、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四、通用技术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44d25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4.png)
课程内容,也是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 它和“技术与设计2”共同为后续的选修课程 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并为高中毕业生规定了必 须达到的最低技术素养水平。
一、概述—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一、概述—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二)流程与设计 1.内容标准 (1)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
义。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
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 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一、概述—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通用技术
一、概述-课程基本情况
在普通高中新课改开始启动之初,2003年教 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纲要,明确提出在全国普通高中开设“技术课 程”。并详细规定了“技术课程”的内容体系。
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包括两大部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一、概述-课程基本情况
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 个模块。
计1》的4个主题: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
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融会贯通进行整合,
共编排成了5章。
一、概述—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本章内容包括“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技术需要综合知 识”;“技术应用的两面性”;“知识产权及 其保护”等五节内容。
本模块是继“技术与设计1”之后的必修内容。 本模块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模块所学习的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将使 学生终身受益。
一、概述—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新课标】2020年最新《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Word版共104页)
![【新课标】2020年最新《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Word版共104页)](https://img.taocdn.com/s3/m/36f88d9852ea551811a68778.png)
4.注重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工
匠精神的培养
现代技术注重科技与人文的统一和融合。通用技术课程通过技术设计与技术探究等,强化科学原理的运用;通过对技术所蕴含的经 济、道德、法律、伦理、心理、环境、审美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深化 技术认识,开拓文化视野。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应用、物化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营造体现创新文化的教育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设计性、探究性、创 造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潜能,使学生的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作品制作、工艺实践、技 术试验、方案物化及优化等,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 越的工作态度,注重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强学生对技术文化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技术理性和个性品质。
(二)基本理念
1.着力培养学生所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学课程。通用技术课程面 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拓展技术教育学习经历、落实受技术教育 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通用技术课程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应避免单 一、机械的技能学习,着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必备 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提升,积极理性地参与技术活动,成为适应时代发 展要求的技术使用者和创造者。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fb87bbb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1.png)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是在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框架
下编制的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旨在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终身技能创新能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满足高中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需要。
本标准的编写宗旨是:把学生作为参与者,使课程标准成为理论和实践驱动的课程体系;
把知识和技能应用为核心,体现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多样性;以实践和创新为指导,以培
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成才课程
为基点,从技术理论、实际社会应用能力综合视角出发,构建以实践为导向、跨学科融合
的课程体现能力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下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学科基础知识;二是专业课程;三是实践训练。
其中,学科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计算机、外语、
机械原理、电子技术、物理技术等;专业课程涵盖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企业制造等技
术课程;实践训练列举有数控技术、机电工程、智能制造等。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实践”、“创新”和“应用”为核心,确立了十一个方面的学科主题,分别是:机械科学和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技术、环境与资源科学与技术、健康科学、新能源技术开发与
应用、绿色科学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开发与应用、生物技术及应用、现代制造技术运用,
主要让学生掌握一般技术理论、基本技术知识和一般技能,以及学会如何运用技术创新
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效率的能力。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bd706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d.png)
1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提纲
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特性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第四部分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 第五部分 课程教材及其使用 第六部分 通用技术教师专业成长 第七部分 通用技术教室建设
2
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特性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 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 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和操 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具有通识意义的基础 教育课程.
材. ❖ 第四,实现教材提出的实践要求.
42
研究教材
1做好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 2对教材教学内容理解的步骤:阅读课标——分
析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分析教材 的重点、难点——研究内容的可拓展空间. 3以课标为依据,参考教材的结构,结合学生实际和 教学环境进行合理选择、处理教学内容.
43
第六部分 通用技术教师专业成长
8
设计学习是技术课程又一种基本 的学习形式.设计学习的过程是发现 与明确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不 断权衡和优化的过程.学生全程参与 设计学习要经历六个过程
9
一、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 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 案的过程.
二、经历技术方案的实现或转化为 产品的过程.
三、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 过程.
3
1、与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 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 标的教育.它强调学生通过多种劳动实践 和技术活动进行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的 操作性学习.
高中通用技术与义务教育阶段劳动 与技术教育衔接包括目标上的衔接、内 容上的衔接、实施上的衔接.
4
通用技术与义务教育阶段劳动 与技术教育不同点在于:教学目的、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 转变.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c0fa8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b.png)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引言通用技术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工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应对现实生活和职业发展需求的技能。
本文将对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课程。
重点领域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覆盖了多个重要领域,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原理、设计思维、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创新与创业、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领域的覆盖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计算思维、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原理STEM原理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过程,培养数学建模和计算能力。
通过学习STEM原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它强调以人为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发现、理解和定义问题,进行创意生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
设计思维还注重学生的反思和评估能力,让他们能够不断改进和优化设计。
通过培养设计思维,学生将能够应对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
学生将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和软件开发、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内容。
他们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会在信息时代中快速获取、处理和分析信息。
创新与创业创新与创业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学生将学习创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创新活动的过程和技巧。
他们还将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商业思维和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学习创新与创业,学生将能够在职业发展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4327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3.png)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是指针对技术类课程所制定的一套教学目标和指导原则,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和应用技术知识与技能。
这些标准通常由教育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并在教育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明确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可以使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掌握所需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同时,标准化的教学内容也有利于不同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教学质量保障,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其次,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在技术教育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
通过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还可以促进技术教育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通过制定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可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吸收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我国技术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针对不同的技术领域,可以制定专业化的课程标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总的来说,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技术教育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这些都是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相信随着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我国的技术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7e205d533d4b14e85246877.png)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2003年2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价值 (4)第二部分信息技术 (5)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5)二、课程设计思路 (6)三、课程目标 (9)四、内容标准 (10)(一)必修课程 (10)信息技术基础 (10)(二)选修课程 (13)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13)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16)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18)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 (20)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 (22)五、实施建议 (25)教学建议 (25)评价建议 (28)教科书编写建议 (32)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34)六、案例 (35)第三部分通用技术 (41)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41)二、课程设计思路 (43)三、课程目标 (47)四、内容标准 (49)(一)必修课程 (49)必修1:技术与设计 1 (50)必修2:技术与设计 2 (54)(二)选修课程 (59)选修1:电子控制技术 (60)选修2:建筑及其设计 (63)选修3:简易机器人制作 (65)选修4:现代农业技术 (68)选修5:家政与生活技术 (74)选修6:服装及其设计 (77)选修7:汽车驾驶与保养 (81)五、实施建议 (84)教学建议 (84)评价建议 (87)教科书编写建议 (90)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92)六、案例 (94)第一部分前言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正迅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一方面,技术在科学知识实现其经济与社会价值过程中的转化作用,在国民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中的推动作用,在增进人们的沟通与理解、加速不同民族文化融合中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中所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日益凸现。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978011c910ef12d2bf9e7d8.png)
2、技术文化的理解,技术及技术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
3、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术的方法;对技术的兴趣 和学习愿望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
4、技术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
空间。 3、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化方式学习 。 通用技术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学习内容和要求 六、要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 (2)对教材教学内容理解的步骤:阅读课标——分析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内容的可拓展 空间。 1.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 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1、与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 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 标的教育。它强调学生通过多种劳动实 践和技术活动进行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 的操作性学习。
高中通用技术与义务教育阶段劳动 与技术教育衔接包括目标上的衔接、内 容上的衔接、实施上的衔接。
通用技术与义务教育阶段劳动 与技术教育不同点在于:教学目的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的转变。
四、经历观察、设想、安装、测试 、调试、测量等简单的技术试验过 程。
五、经历将结构、流程、系统与控 制的基本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的过 程。
六、经历典型的技术设计、制作和 评价的活动过程。
4、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
通用技术的教育对象面向所有学生, 教育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通用性,不是职 业的和专业化的教育内容,而是较为宽 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且主要是 应用广泛、具有时代特征并与专业技术 相区别的技术。
ZW18-126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96
![ZW18-126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96](https://img.taocdn.com/s3/m/905c36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c.png)
ZW18-126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96 ZW18-126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96《ZW18-126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是中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和规范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
该标准分为六个模块,包括基本概念与能力、制图技术、材料与材料技术、加工与加工技术、电子与电子技术以及控制与控制技术。
每个模块都对应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首先,基本概念与能力模块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具备相应的技能。
这包括了相关术语和概念的学习,以及一些通用技术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其次,制图技术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制图方法,如平面图、立体图等,并能够通过图纸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第三,材料与材料技术模块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以及它们在技术应用中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学生将学习材料的分类、性能测试和选材原则等知识。
加工与加工技术模块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加工能力和技术。
学生将学习常见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如打磨、铣削、车削等,并能够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电子与电子技术模块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学生将学习电路连接和测试技术,了解一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最后,控制与控制技术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控制技术和系统设计能力。
学生将学习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些常见的控制技术,如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等。
总的来说,《ZW18-126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提供了一套科学和系统的高中通用技术教育标准,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培养通用技术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202c1d1844769eae109edaa.png)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高中通用技术(简称GT)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一、指导思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
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
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积沉,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
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而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对个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目标和任务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现总目标的基础上,标准提出了应着力追求的五个目标: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介绍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b5612b6fab069dc50220181.png)
基本目标
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 + 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
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 行技术学习的能力;
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
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 强的技术创新意识;
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
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 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 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 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通用技术独特追求的目标
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 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 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 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具体目标 : 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
通用技术课程采用了从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 维度陈述的方式,呈现通用技术的具体目标。 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不 可或缺,贯穿过程始终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是 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 性目标,但它服务和服从于上述两个维度目标 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一个不可分 割的整体,应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 的统一。
技术行为能力及其表现
技术行为能力是指人们使用技术和运用技术原理 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它是技术素养的核心。
要素
具体表现
·熟悉并会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
技术行为能力 ·能够对技术和工具作出相对理性的选择,并熟练使用
·了解一些技术误区,形成一些对待技术的良好习惯
技术思想和方法及其表现
技术思想和方法是指凝结在技术中为技术所固 有的理念、观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方式和方法。它是技术素养的灵魂。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b05f81e5a8102d276a22f95.png)
24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领略技术 世界的奥秘与神奇,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 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2.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够安全而又负责 任地参加技术活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养成严谨、 守信、负责、勤俭、进取等良好品质。
8
设计学习是技术课程又一种基 本的学习形式。设计学习的过程是 发现与明确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 不断权衡和优化的过程。学生全程 参与设计学习要经历六个过程
9
一、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 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 方案的过程。 二、经历技术方案的实现或转化 为产品的过程。 三、经历技术设、与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 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 标的教育。它强调学生通过多种劳动实 践和技术活动进行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 的操作性学习。 高中通用技术与义务教育阶段劳动 与技术教育衔接包括目标上的衔接、内 容上的衔接、实施上的衔接。
4
通用技术与义务教育阶段劳动 与技术教育不同点在于:教学目的、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 转变。
40
第五部分 课程教材及其使用
使用教材的依据主要有: 第一,依据课程标准 第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 第三,依据现场的教学情景创造性。 第四,依据教学资源创造性。 第五,依据教师教学特长创造性
21
4.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绘制和识读一些简 单的技术图样,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 5.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 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 6.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 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技术创新的思想方法及个性心理品质, 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
④正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 ,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 习惯,技术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
⑤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和技术学习 的能力;
⑥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 的能力
(2)加强技术设计,注重技术试验, 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将技术设计作为组织学生技术学习 内容的主要线索,使之成为提高学生 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
• 强调学生对技术试验的方法以及 技术的探究方法等方面的学习。
• 正确处理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 践、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关系。
(3)体现技术课程的时代特征,强 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通用性及其选择
(5)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明 确了技术课程的必修学分为信息技术4学分、通 用技术4学分,并作为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 明确了技术课程的评价内容为包括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评价;
• 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以及多主体、多 元化的评价;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简介
一、通用技术课程理念 1.本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特
点 (1)以技术素养的提高为主
要目标。
• 回归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进行目 标定位。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 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努力使 学生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能更加 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 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 技术,以更亲近技术的情感、积 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精神 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 对技术的决策,参与技术创新的
主要变动 : 1.明确了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要全面提高学生 的技术素养。这里包括了对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具 体要求。 2.既考虑到社会进步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 自身发展的需要。 3.在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 更突出了对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 4.强调了技术课程的人文性。 5.突出了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
• 强调了技术设计、案例分析等在考查学生学习成 就中的作用。
•
2.技术素养
•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这 是我国技术教育的一个重大进展与突破。
•技术素养:课程标准中使用的概念是
“使用、管理或理解、评价技术的能力。”
• ①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术 及技术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 勤俭节约、认真负责、团结协作、遵守劳动纪律的优良 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质量意识、效益意识、环保意识 和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 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甘于奉献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 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 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 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 力。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 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 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 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 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⑦对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
3.本学科课程内容结构
• 《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为必修模块。
•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 《建议机器人制作》《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 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现代农业技术》
• 各模块均为2学分。
• 其中, 《现代农业技术》有6个专题组成:《绿 色食品》《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引进》 《无土栽 培》 《营养与饲料》 《病虫害预测及综合处理》
《农副产品的营销》各专题1学分。
通用技术最低学分为4,修完必修模块后可任意选 修或不修选修模块。
原有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与新课程 标准的课程目标的比较
• 原有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 :
• 1.在初中劳动技术课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所必须的 一些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设计和创新 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劳动技术奠定基 础。
性的统一,提高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 课程内容以模块为基本单元,既包括 那些具有时代气息、适应社会发展、体现 未来科技走向、具有可迁移特征的内容, 也包括那些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挑战意义、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有利于课程实施 和学生选修的内容(具有时代性、教学性 与一定的先进性;学校有能力开设,学生 有能力学习)。
原有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与新课程 标准的教学内容的比较
• 原有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 :
• 基本项目:
• 1.种植技术; 2.养殖技术; 3.农、副产品的贮藏 与加工; 4.钳工; 5.木制品的设计初步与加工; 6.电子制作; 7.小型电动机的安装和使用; 8.裁 剪与缝纫。
• 参考项目:
• 1.育种技术和田间试验方法; 2.简单机械的拆装和 保养; 3.机械制图; 4.木工; 5.机动车的驾驶与 保养; 6.木工入门; 7.电子制作基础; 8.电子设 计初步(设计与调试); 9.电工操作基础; 10.小 家电的维修与保养; 11.缝纫; 12.服装设计初步和 制作; 13.英文打字; 14.计算机操作初步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 :
必修模块: 1.技术与设计Ⅰ (1)技术及其性质; (2)设计过程; (3)
设计的交流; (4)设计的评价。 2.技术与设计Ⅱ
(1)结构与设计; (2)流程与设计; (3) 系统与设计; (4)控制与设计。
选修模块: 1.电子控制技术; 2.建筑及其设计; 3.简 易机器人制作;4.现代农业技术; 5.家政与生 活技术; 6.服装及其设计; 7.汽车驾驶与保 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