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C8球菌

合集下载

第8章 球菌

第8章 球菌

可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
合征(TSS)
纤维蛋白溶酶:溶解纤维蛋白
透明质酸酶:溶解透明质酸
耐热核酸酶:降解DNA、RNA
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依据之一 脂酶:分解脂肪和油类
(二)所致疾病
细菌侵袭性所致疾病 细菌毒素所致疾病
细菌侵袭性所致化脓性炎症 局部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疖、毛囊炎、痈、甲沟炎、麦粒肿、 脓疱疮、伤口感染等。 内脏器官感染:气管炎、肺炎、脓胸、中耳炎等。
•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 根据特异性抗原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溶血现象 名称 类别 致病性
草绿色溶血 溶血 完全溶血 不溶血 溶血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无致病性
根据细胞壁多糖抗原(C抗原)分20群
分型:A群有四型
M抗原
荚膜 细胞壁 蛋白质
肽聚糖 细胞膜 多糖 分20个群, A群 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或化脓性链球菌)
非特异性结合,结合后的IgG分子Fab段仍能与抗原特 异性结合。 用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建立协同凝集试验, 广泛用于微生物抗原的检测。
IgG抗体Fc段和SPA结合
协同凝集反应
SPA的生物学作用:
协同凝集反应;
抗吞噬;
促进细胞分裂; 损伤血小板; 引起超敏反应。
抗原构造
2)多糖抗原 存在于细胞壁的磷壁酸中,有群特异性 3)金葡菌细胞壁上的结合凝固酶及少数菌株 的荚膜亦具有抗原性。
病灶特点:脓汁粘稠、病灶局限、界限清楚。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疖(furuncle)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侵入单个毛囊或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临床表征: 疖初起为红、肿、热、痛的小硬结,逐渐呈锥状隆起,继而顶部出现脓栓。数日 后脓栓溃破或脱落,排出脓液,炎症消退而愈。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学习要点1.1. 细菌Bacteria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1. 基本形态(1)球菌(Coccus):球形或近球形,根据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又分为单、双、链、四联、八叠、葡萄球菌。

不同的排列方式是由于细胞分裂方向及分裂后情况不同造成的。

(2)杆菌(Bacillus):杆状或圆柱形,径长比不同,短粗或细长。

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3)螺旋菌(Spirillum):是细胞呈弯曲杆状细菌的统称,一般分散存在。

根据其长度、螺旋数目和螺距等差别,分为弧菌Vibrio(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形似C字)和螺旋菌(螺旋状,超过1圈)。

细菌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受环境条件影响(如温度、培养基浓度及组成、菌龄等)。

一般在幼龄和生长条件适宜时,形状正常、整齐。

而在老龄和不正常生长条件下会表现出畸形、衰颓形等异常形态。

畸形是由于理化因素刺激,阻碍细胞发育引起;衰颓形是由于培养时间长,细胞衰老,营养缺乏,或排泄物积累过多引起的。

2. 细菌大小细菌是单细胞的,大小在1μm左右,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其形状。

可用显微测微尺测量细菌大小,不同细菌大小不同,一般球菌直径0.5-1μm;杆菌直径0.5-1μm ,长为直径1-几倍;螺旋菌直径0.3-1μm,长1-50μm。

细菌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细菌细胞结构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或一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核糖体等为全部细菌细胞所共有。

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或特殊结构,如鞭毛、纤毛、荚膜、芽孢、气泡等,只在部分细菌中发现。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壁(cell wall):位于细胞表面,较坚硬,略具弹性的结构。

(1)细胞壁的功能①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的破坏,维持细胞形状;②鞭毛运动支点;③正常细胞分裂必需;④一定的屏障作用;⑤噬菌体受体位点所在。

另外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

(2)革兰氏染色Cristein Gram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方法。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1)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分类、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2)链球菌的分类及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ASO试验。

(3)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4)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淋病奈瑟菌的致病性;淋病奈瑟菌的防治原则。

(5)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2.熟悉:(1)葡萄球菌的分布、微生物学检查法、免疫性;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则;(2)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

(3)链球菌的免疫性。

3.了解:(1)球菌的分类。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性。

(3)肺炎链球菌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4)其他链球菌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5)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免疫性。

(6)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原则。

【课程内容】第一节葡萄球菌属一、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第二节链球菌属一、链球菌分类(一)根据溶血现象分类(二)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三)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二、A群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三、肺炎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四、其他链球菌(一)B群链球菌(二)D群链球菌(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第三节肠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一)分类(二)形态与染色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二)肠球菌的耐药性(三)所致疾病三、防治原则第四节奈瑟菌属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二、淋病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三、其他医学相关奈瑟菌【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ASO test2.SPA3.SLO4.血浆凝固酶5.M蛋白二、填空题1.鉴别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

球菌(医学微生物学)

球菌(医学微生物学)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1.葡萄球菌属 2.链球菌属 3.肺炎链球菌 4.脑膜炎奈瑟菌 5.淋病奈瑟菌病原性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称为化脓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奈瑟球菌属。

1.葡萄球菌属(1)形态、染⾊和分类为⾰兰染⾊阳性球菌,⽆鞭⽑,⽆芽胞,不形成荚膜。

根据⾊素及⽣化反应等不同,葡萄球菌可分为⾦黄⾊葡萄球菌(⾦葡菌)、表⽪葡萄球菌和腐⽣葡萄球菌三种。

⾦葡菌为⾎浆凝固酶阳性菌,表⽪、腐⽣葡萄球菌为⾎浆凝固酶阴性菌,其中⾦葡菌多为致病菌。

(2)致病物质的种类①⾎浆凝固酶:以能否产⽣此酶作为鉴定菌株致病性的指标。

②葡萄球菌溶⾎素:能破坏多种细胞,故⼜称为溶细胞毒素。

③杀⽩细胞素:可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④肠毒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的⾷物中毒。

⑤表⽪溶解毒素:裂解表⽪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与真⽪脱离。

⑥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可抑制内毒素脱毒,使⽑细⾎管通透性增加,引起低⾎压性休克。

⑦葡萄球菌表⾯蛋⽩A(SPA):可与IgG抗体的Fc段⾮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

(3)所致疾病①化脓性炎症:伤⼝化脓性感染、中⽿炎、肺炎、脓胸、脑膜炎、⼼内膜炎等。

②毒素性疾病:⾷物中毒、烫伤样⽪肤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③葡萄球菌性肠炎(假膜性肠炎):由于长期使⽤⼴谱抗⽣素引起的⼀种菌群失调症。

(4)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初步诊断应符合以下特征:①镜检符合葡萄球菌的形态学特征;②菌落⾊素为⾦黄⾊,并有透明溶⾎环;③⽢露醇发酵阳性;④⾎浆凝固酶阳性;⑤耐热核酸酶检测阳性。

在专业实验室进⾏肠毒素的鉴定。

2.链球菌属(1)形态、染⾊和分类⾰兰染⾊阳性,⽆芽胞,⽆鞭⽑,幼龄菌可有透明质酸形成的荚膜。

根据溶⾎现象不同可分为甲型溶⾎性链球菌(称α溶⾎),⼄型溶⾎性链球菌(称β溶⾎)和丙型溶⾎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溶⾎环)三⼤类。

根据多糖抗原的不同,将⼄型溶⾎性链球菌分为20个群(A~H,K~V)。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微生物学绪论一、选择题b1. 大部分微生物()。

A 是原生动物B 帮助改善生活质量C生活在海洋的底层D发现于外层空间。

c2. 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A 它们是多细胞的B 细胞有明显的核C 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 可进行光合作用c3.人类通过微生物产生的食品有()。

A 牛奶B 火腿C 酸乳酪D 黄瓜a4. 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A Robert HookeB Louis PasteurC Joseph ListerD James T. Watsona5. 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

A 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B 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C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 D病毒是从细菌退化的d6. 广泛进行微生物研究的17世纪70年代荷兰商人()。

A van GophB van HoogenstyneC van DyckD van Leeuwenhoekd7. 路易.巴斯德对微生物的贡献在于他()。

A 发现了病毒B 提出了自然发生说理论C抨击了进化论D 号召人们关注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b8. 阐明微生物是传染病原因的概念称为()。

A 进化论B 病原菌学说C 生物学细胞论D 报酬递减论a9. 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A 驳斥自然发生学说B 证明微生物致病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D 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b10. 在微生物学中采用化学治疗剂治疗传染病是由于()。

A Hooke的工作B发现了抗生素C 阐明了DNA的结构D 发展了遗传工程D11.病毒研究工作的迅猛发展取决于()。

A 光学显微镜B 暗视野显微镜C 紫外线显微镜D 电子显微镜B12.下列的所有特征均与病毒相联系,除了()之外。

A 它们很少或没有其它的化学物质B 用抗生素干扰病毒的活性C 病毒引起麻疹、腮腺炎和(病毒性)风疹D 它们不是细菌的类型C13. 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 A TPB DNPC DNAD AMPC14. 由一团缠绕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所包围的粒子是对()最好的描述。

微生物的概念和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概念和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概念和主要类群
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类生物,它们体积非常小,仅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几个类群。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没有真核细胞器。

它们以吸收有机物和无机物为营养方式,有些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广泛分布于地球上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

有些细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如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还有一些细菌是致病菌,可引发各种疾病。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真核生物,与细菌不同,它们具有真核细胞器。

最常见的真菌是霉菌和酵母菌。

真菌以吸收有机物为营养方式,通常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得营养。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和动物体内,有些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对植物的生长有益。

3.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具有真核细胞器。

它们广泛分布于水体和土壤中。

原生动物的形态各异,有些具有鞭毛或纤毛等运动器官,有些还具有外壳或假脚等结构。

原生动物以摄取有机物为营养方式,有些是自养生物,有些是异养生物。

4.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不具备自主生存能力,只能寄生于细胞中进行繁殖。

病毒具有核酸基因组和蛋白质包裹,它们通过感染细胞来进行复制。

病毒不属于生命的五个传统特征之一,即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

上述的微生物类群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们也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徐蕾《微生物学》球菌

徐蕾《微生物学》球菌

一. 脑膜炎奈瑟菌(meningococcus)
1.生物学性状
G-双球菌 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
抵抗力:很弱
2. 致病性及免疫性
◆致病物质
侵袭力:荚膜和菌毛 毒 素:内毒素
◆所致疾病——流脑 ◆免疫性——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以体液免疫为主,但不牢固。
3.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床边接种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快速诊断法
4.防治原则
◆流脑荚膜多糖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隔离治疗,控制传染源 ◆流行期间儿童可口服磺胺药物等预防 ◆治疗首选青霉素
二. 淋病奈瑟菌(gonococcus)
1. 生物学性状 ◆G-双球菌。有荚膜和菌毛 ◆营养要求高 ◆抵抗力:很弱
敏感 损伤WBC、 心肌细胞 强 抗O抗体 抗O试验
不敏感 损伤RBC

产生 溶血环
*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
2. 所致疾病
A群链球菌为主,占90%
三 化脓性疾病:易扩散 类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
疾 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丹毒
杨梅舌
红色皮疹
3. 免疫性
◆能建立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 ◆但因其型别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故
◆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一般不致病。
a溶血菌落周围出狭窄的草绿色溶血环 ß溶血菌落周围有明显宽广的完全透明环 r溶血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2. 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
(1)多糖抗原-----分群
◆按多糖抗原,可分成A、B、C...共20群。对人致 病的链球菌菌株,90%属A群
◆对人类致病的A群链球菌多数呈现乙型溶血-------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微生物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术语或名词1.微生物(microorganism) 因太小,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

这些微小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但其中也有少数成员是肉眼可见的。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分离和培养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术。

3.分子微生物学(molecularmicrobiology)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细胞微生物学(cellularmicrobiology) 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c genomics) 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pontaneousgeneration) 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的。

7.安东·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 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被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 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也发现乳酸发酵、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都是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工业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微生物学 学科门类

微生物学 学科门类

微生物学学科门类微生物学学科门类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学科。

微生物是一类在肉眼下无法看到的生物,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学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细菌学细菌学是研究细菌的学科。

细菌是一类不具备真核细胞特征,能在普通显微镜下看到的单细胞生物,其形态各异,有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细菌广泛存在于大气、土壤、水体、生物内等各种自然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物之一。

细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菌的形态、结构、生长、营养和代谢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细菌与其他生物的互动和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细菌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食品加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病毒学病毒学是研究病毒的学科。

病毒是一类无细胞结构、只能在寄主细胞内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其包括DNA病毒、RNA病毒和复合病毒三种类型。

病毒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如流感、艾滋病、疱疹等。

病毒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病毒的结构、生命周期、复制方式、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病毒学的研究有助于开发疫苗、抗病毒药物等医疗用品,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真菌学真菌学是研究真菌的学科。

真菌是一类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生物体,其细胞具有真核特征,可分为子囊菌、担子菌、子嗜菌、接合菌等多个类别。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在食品、医药、酿造、纺织、造纸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真菌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真菌的形态、结构、生长和发育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真菌与其他生物的互动和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四、原生动物学原生动物学是研究原生动物的学科。

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有核生物,包括有鞭毛的原生动物、纤毛虫、滑动原生动物等。

原生动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在水体、腐烂物等环境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原生动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和代谢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原生动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原生动物学在生物学和生态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各个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各个细菌

1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属脑膜炎奈瑟球菌形状球球矛头状肾形排列葡萄状链状成双成双染色G-特殊结构无幼龄有荚膜有荚膜有荚膜及菌毛营养普通培养基需含血液、葡萄糖、血清等需含血巧克力色培养基(血液经过加热变色)气体需氧或兼性厌氧需氧或兼性厌氧兼性厌氧专性需氧,但初次培养要5%的CO2 温度37最适合(28—38)37最适合37 37PH 7.4最适7.4-7.6 7.4-7.8 7.4-7.6菌落有色素,血琼脂板上出现全透明的溶血环(β溶血),环中红细胞全溶甲(草绿色溶血环)、乙(无色溶血环(β溶血))、无溶血环溶血环(草绿色溶血环) 露滴状变异耐药性,90%耐青霉素耐药菌株少见耐药菌株少见抗原葡萄球菌抗原(SPA)c抗原,表面抗原(含M蛋白)M蛋白为型特异性抗原,与毒力无关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LPS抗原、核蛋白抗原分类金黄色、表皮、腐生葡萄球菌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据溶血现象)、丙型链球菌;19个血清型(根据C抗原)90个血清型13个血清型抵抗力较强,耐药较弱,首选青霉素较弱极弱,耐药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α),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1脂磷壁酸(LPA),M蛋白(抗吞噬),侵袭性酶,链球菌溶血素(SLO,SLS).致热外毒素荚膜(最主要,抗吞噬),肺炎链球菌溶血素O可夺取细胞膜上的胆固醇,脂磷壁酸(黏附),神经氨酸酶(定植扩散)菌毛,荚膜,内毒素疾病化脓性炎症,食物中毒,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毒性休克综合征(tss),葡萄球菌性肠炎多为A型链球菌致病:①化脓性感染: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中耳;②中毒性疾病:猩红热(外毒素);③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炎可引发中耳炎,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炎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新生儿败血症肺炎引起败血症菌血症免疫不强虽然人体血清中有多种抗体,但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仍可反复感染可建立牢固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为主生化反应致病菌株能分解甘露醇,有触酶(触酶又称过氧化氢酶)无触酶(区别于葡萄球菌),(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这两种特性用来区分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分解菊糖,可被胆汁溶解。

病原微生物学之球菌

病原微生物学之球菌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皮肤呈弥漫性 红斑和水疱, 继而表皮上层 大片脱落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TSST-1) ✓引起发热,休克及脱屑性皮疹;
✓并增加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球菌,菌体矛头状,成双排列:平面相对, 尖面相背,菌体周围有透明环(荚膜)
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常用血培养,形成细小菌落, 草绿色α溶血环,与甲链相似,但是肺链能 产生自溶酶,形成脐窝状菌落(>48h)
•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乳糖,菊糖,胆汁溶菌试验
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与甲型溶血性链球 菌鉴别)
③表面结构或蛋白
如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和SPA等
1)凝固酶(coagulase)
• 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 使液态的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 –游离凝固酶 free coagulase –结合凝固酶 bound coagulase
• 意义: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 致病机理: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使感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2)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
✓α溶素为主 ✓细胞毒素,损伤细胞膜
3)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细胞毒素 ✓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enterotoxin)
–结果:效价大于400单位为阳性 –意义:活动性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防治原则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微生物:指所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荚膜:细菌的特殊结构。

是指覆盖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有明显界限的一层胶状物质,主要成分为水以及多糖或多肽。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所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

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在细胞内形成的一种菱形或双椎形碱溶性蛋白晶体。

伴胞晶体对昆虫尤其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有毒杀作用。

菌落: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集团,称为菌落。

L型细菌:一种自发突变形成的细胞壁缺损细菌。

它的细胞膨大,对渗透压敏感,在固体表面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

原生质体:用人工方法除去细菌细胞壁后,剩下的完全缺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一般由G+细菌形成趋性:是指生物体对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子作有方向性的应答运动。

菌毛:又称纤毛、伞毛、线毛或须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上的功能。

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密布在固体培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称营养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则称气生菌丝体。

真菌:是指一类有细胞壁、无叶绿体、营异养生活、以产孢子繁殖为主的真核微生物。

病毒:是一类只含一种类型核酸、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活性的超显微非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

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宿主后,在宿主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光镜下可见、形态大小和数量不等的小体。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八章球菌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八章球菌
2007年11月: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对耐甲氧西 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例监测与控制方案》的通知
2010年,MRSA在医院内感染的分离率已高达60% 以上。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物质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多种侵袭性酶与外毒素。 ① 侵袭性酶 :凝固酶; ② 外毒素: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③ 表面结构或蛋白:如粘附素、荚膜、肽聚糖和 SPA等。
表皮葡萄球菌 (白色)
腐生葡萄球菌 (柠檬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
表皮葡萄球菌无 溶血环。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透明溶血环。
3. 抗原构造
capsule
peptidoglycan teichoic acid
SPA
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us A protein, SPA):细胞壁 表面的一种单链多肽,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MRSA=超级细菌?
2007年11月:JAMA刊登美国政府调查报告,被称 为“超级病菌” MRSA正在美国国内蔓延,每年预计 有超过9万人感染这一病菌,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 决感染性疾患第1位,年致死的人数可能超过艾滋病
1978年,医务人员在上海抽检了200株金黄色葡萄球 菌,分离出的MRSA还不到5%。
凝固酶(coagulase)
使含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耐热 ,100℃,30min或高压灭菌后仍保持部分活性;但易 被旦白酶破坏。
分类:
A:游离凝固酶,分泌至菌体外
协同因子
凝固酶原物质
凝固酶样物质
纤维旦白原 (液态)
纤维旦白 (固态)
血浆凝固
B:结合凝固酶/凝聚因子,结合于菌体表面不释放, 利于细菌凝集。

微生物学名词(二)

微生物学名词(二)
D A分 子 。 N
核[ ] 衣 壳
衣壳
组 成 的病毒 粒子 结 构单位 。
cpi 又 称 “ 体 ” as d 壳 。病 毒 粒 子 的结
构 单位 , 为包 裹 病毒 核酸 及与 核酸 相 关联 的蛋 白质
外壳。
黏粒
cs d 全 称 “ 端 质 粒 ” omi 黏 。含 有 噬
c r 又称 ” 核 ” oe 髓 。病 毒粒 子 的结 构 单位 , 由病 毒核 酸 及 相 关 联 的蛋 白质 组 成 , 由核 壳
包裹。
色体 外可 独立 复制 的质粒 , 能 可逆 地整 合 在 宿主 也
染 色体 中作 为附加 基 因与其 一起 复制 。 ncecpi 由核 心及 衣 壳 共 同 ul as o d 质粒 pamd 微 生物 细 胞 内稳 定 地 独立 存 l i s 在 于染 色体 外 , 自我 复 制 并 传 递 到 子 代 的双 链 能
病毒
微生物。
vrs 由 R A 或 D A及 蛋 白质 等 组 i u N N
群 游 [ 象 ] samn 细菌 群 体 在 固体 或 现 w r ig
半 固体 培 养 基 上 从 接 种 点 向外 进 行 的 协 调 运 动
方式。
成 的 、 营细胞 内感 染和 复制 的一 大 类结 构 简 单 的 专
v i ,i sp rce 又 称 “ 毒 io v a il rn r u t 病 在含 不 同细胞 核 群 的 真菌 菌 落 上 形 成 形 态 不 同 的 扇形 区域 的现 象 。 附加体 ei me 又 称 “ 离 基 因 ” ps o 游 。细菌 染
病 毒粒 子 核心
[ ] ” 粒 体 。结 构完 整 具有侵 染 性 的单 个病 毒 。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引言概述: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科学,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早的观察到现代的份子生物学研究。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介绍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观察与发现1.1 伽利略与微生物观察伽利略是最早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之一。

他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光学仪器,观察到了水中的弱小生物体,如细菌和微藻。

这一发现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

1.2 李文霍克的显微镜观察李文霍克是17世纪的荷兰科学家,他发明了一种更加先进的显微镜,使得微生物的观察更加清晰。

他观察到了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并提出了“微生物”这一概念。

他的工作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斯宾格尔与细菌学的诞生19世纪末,德国科学家斯宾格尔首次提出了细菌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

他通过实验观察到了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方式,为细菌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细菌与疾病的关系2.1 路易斯·巴斯德与疾病的病原体理论路易斯·巴斯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微生物学家,他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细菌是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

他的工作揭示了细菌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2.2 亚历山大·弗莱明与抗生素的发现亚历山大·弗莱明是20世纪初的英国微生物学家,他发现了青霉素这种抗生素。

通过对细菌的实验观察,他发现青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开创了抗生素的研究领域,为人类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3 罗伯特·科赫与免疫学的发展罗伯特·科赫是20世纪初的德国微生物学家,他的工作揭示了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细菌感染的机制。

他的研究为免疫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病毒的发现与研究3.1 伊万·奥列尼奇·潘菲洛夫与病毒学的奠基伊万·奥列尼奇·潘菲洛夫是20世纪初的俄罗斯微生物学家,他首次观察到了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球菌

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球菌
G+球菌,矛头状,多成双排列,宽端相对,尖端向外。也有短链。有 荚膜。
营养要求高,需含血液培养基,兼性厌氧。BAP 上形成细小菌落,周 围有α溶血,培养周期长菌落中央形成脐状凹陷(自溶酶)。液体肉汤 初期浑浊,时间长变澄清。 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与甲型溶血性链球 菌区别,胆汁溶菌试验。

则 治

淋生 形
病 奈


瑟学 与 菌性 染
状色













致致
病病
性物
与质
免所
疫致
性疾








Hale Waihona Puke 检查防预 治防 原治 则疗
口服磺胺药物等预防。
首选青霉素 G,大剂量;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慢性病人细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碱性亚甲蓝 染色,深蓝色
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最适生长温度 35-36℃,形成灰白色直径 0.51.0mm 菌落,分 T1-T5 五种类型。T1、T2 菌落小,有菌毛 氧化酶试验阳性
诊断依据:凝固酶阴性,不发酵甘露醇和色素检查,与金黄色葡萄球 菌区别,有些还需做生化试验、质粒质谱、耐药谱等综合鉴定。
选择对 CNS 敏感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控制医院感染;治疗做药敏 试验后,选择敏感抗生素(诺氟沙星、万古霉素等)。
球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 0.75μm;链状排列,长短不一,液体中长 链;培养早期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可被自身产生的透明质酸酶分 解。
SPA:可用于协同凝集试验。与 IgG 结合后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 裂、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等作用;荚膜多糖:有利于细菌吸附;多 糖抗原:有群特异性,存在于细胞壁中。 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表皮葡萄球菌 (条件致病菌)、腐生葡萄球菌(正常菌群);凝固酶,分为凝固酶阳 性(致病菌)、阴性(条件致病菌);16SrRNA,葡萄球菌属分为 40 个种和 24 个亚种。 较强。较耐耐热(60℃ 1h)、耐干燥、耐盐。对甲紫等染料敏感,对 青霉素、金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敏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其他球菌致病性及病原球菌感 染的病原学检测和防治原则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病例分析】
患者,男,工人。因发热、四肢厥冷,皮 疹入院。入院时血压 50/30mmHg,当即进 行抗休克治疗。追问病史6天前右手皮肤破 损引发化脓性炎症,脓汁为黄色黏稠状。
采集血液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发现革兰 阳性球菌。
5
思考
1. 引起该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是? 2. 该患者是如何感染该菌的? 3. 该患者会休克的原因?如治疗不及时 或不当,患者还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 4. 如何对患者进一步确诊和用药治疗?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 G+,球菌,葡萄串状排列 •无芽胞,无鞭毛,致病菌 有荚膜 •葡萄球菌在衰老、死亡或被中性粒细胞 吞噬后,可变成L型,染色为革兰阴性
1.致病物质
(1)细菌的表面结构蛋白 • 荚膜、磷壁酸、SPA等 (2)侵袭性酶类
①血浆凝固酶
使血浆在菌体表面快速凝集
结合型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免受抗体等杀菌物质的作用 使菌体外的血浆凝固
游离型 使感染病灶局限化,脓汁粘稠
入血后易形成血栓
②耐热核酸酶:致病菌产生;100℃15分钟
不被破坏;能水解组织细胞的DNA和RNA
⑶易产生耐药性,特别对青 霉素(MRSA)
(二) 致病性
•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于空气,是造成医 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多为人体重要的正常菌群,主要在皮肤 黏膜和鼻咽部
• 金葡菌在医务人员鼻咽部带菌率>80% • 金葡菌是临床最常见的化脓性细菌,常
引起化脓性感染、脓毒血症等疾病。
• 表葡、腐葡、人葡、溶葡等是重要的 条件致病菌和医院感染菌。
2.所致疾病
1.化脓性炎症(最常见) •局部皮肤感染:疖,痈,毛囊炎,伤口化脓 等 •脏器感染: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全身性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2.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呕吐为主)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临床症状 P94)
3.假膜性肠炎 是机体在菌群失调时,金 葡菌伴随艰难梭菌引起 的
大多为条件致病菌,种类繁多。 临床上病原性球菌又称为化脓性球菌; 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可分成 G+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 G-菌:奈瑟菌属、莫拉菌属等
学习目标
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及淋病奈瑟氏菌的主要生物学特 性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熟悉: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的致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是? 2. 该患者是如何感染该菌的? 3. 该患者会休克的原因?如治疗不及时 或不当,患者还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 4. 如何对患者进一步确诊和用药治疗?
2.培养特性
⑴生长条件: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 最适温度36±1℃,最适PH7.5±0.1
⑵生长特点:固体培养基中形成Φ2~3mm, 圆形,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边缘整齐菌 落;不同菌种能产生脂溶性色素(金黄/白/柠 檬/奶白等);在血平板上金葡菌菌落周围有 透明溶血环(β-溶血)
金黄色葡 萄球菌

分别溶解纤维蛋白、透
③纤维蛋白溶酶 明质酸和脂肪,利于细菌
④透明质酸酶 侵入皮肤、组织和扩散
⑤磷脂酶
(3)外毒素
①葡萄球菌溶素 有αβγδε五种 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α溶素(攻击因子) 能破坏RBC、WBC、PLT及肝细胞等
②肠毒素 50%金葡菌可产生的一种超抗原 耐100℃30分钟不被破坏 耐胃肠液中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刺激下丘脑呕吐中枢,引起患者剧烈呕吐
(三)免疫性 •人类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 •感染后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强
(四)微生物学检查 第1天,初报
第2-3天,确诊
食物中毒才做
(五)防治原则 注意消 毒隔离
防止医 院感染


防耐药 性产生
注意个
抗菌药
自身菌 苗疗法
人卫生
敏试验
【病例分析】 患者,男,工人。因发热、四肢厥冷,皮 疹入院。入院时血压 50/30mmHg,当即 进行抗休克治疗。追问病史6天前右手皮 肤破损引发化脓性炎症,脓汁为黄色黏稠 状。采集血液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发现革 兰阳性球菌。
吞噬 细胞 FcR
抗吞噬作用
Ag
IgGFc段
调理吞噬作用
吞噬
金葡菌 SPA
未吞噬 14
已知含 SPA的 金葡菌 特异性 凝集
协同凝集试验


已知IgG




待测Ag
13
5、分 类
•本属细菌种类繁多,有35个种,17个亚种;
•根据产生的色素及生化反应分: •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条件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
各论的学习重点和思路
三性两法: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 诊断技术法、特异性防治法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特点 培养特性(生长特点) 生化反应(代谢特点) 抗原构造 抵抗力
临床应用 初步诊断,指导用药 病原学诊断;致病因 子;感染类型
免疫防御和免疫病理 标本采集, 消毒灭菌
第八章 球 菌
球菌是指菌体形态为球形或近似球形的一 类细菌。
③杀白细胞素(PVL-F、PVL-S) 不耐热的蛋白质,主要损伤NEU和MΦ 导致中毒性炎症反应及组织坏死等
④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Ⅰ) 刺激T细胞诱发产生TNF和IL-1,致多器 官系统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⑤表皮剥脱毒素 金葡菌质粒编码产生的,分A、B型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见于婴幼儿
•根据是否产生凝固酶分: • 凝固酶阳性菌:金葡菌’中间葡’猪葡’ • 凝固酶阴性(CNS)
•根据噬菌体分型,金葡菌可分为4~5群26型;
•根据细菌的DNA分型
6.抵抗力 ⑴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耐干燥:干燥的脓汁、痰液中存活2~3个月 耐热:80℃ 30分钟才被杀死 耐盐:10%浓度的盐
⑵对碱性染料(甲紫)敏感
柠檬色葡 萄球菌
白色葡萄球菌
表葡/腐葡等 非致病性葡萄 球菌无溶血圈
金葡菌菌落周围 有透明溶血圈
3.生化反应 能分解多种糖产酸不产
4气.抗原构造 非常复杂,有30多种
Capsule(荚膜抗原)
Polysaccharide (肽聚糖)
Teichoic acid(磷壁酸)
SPA(葡萄球菌A蛋白)
90%的金黄色葡 萄球菌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