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融资论文之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简介与分析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王亚洲10244025工程管理摘要本文从要求的各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施工、影响、特点等诸多方面。
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项目是比较新鲜的,也是比较有建设意义的,它的影响也是可观的。
在受力分析方面的介绍有所匮乏,主要关注的是它的影响以及特点方面,分析跨海大桥的建筑工艺,结合课上所学的诸多因素去分析大桥。
总之,从这篇论文里,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整体面貌,以及它的一些缺陷。
关键词跨海距离;经济圈;工程难点;成就正文该项工程的概况及其成就总的评价: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大桥建筑上所克服的难点,以及设计上所做出的突破在中国建筑史上是浓墨重笔的。
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标志性建筑,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牢记。
这也是其为何而声名远播的原因之一。
数字特征:杭州湾跨海大桥缩短了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
2003年11月14日开工,经过43个月的工程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计划于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桥面铺装,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晚11时58分正式通车。
2008奥运火炬传递中穿越了杭州湾跨海大桥。
这无疑是中国人民的一大创举,令国人心潮振奋。
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1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的好朋友姜韬一起去跨海大桥玩。
在车上爸爸告诉我们,跨海大桥是在5月1日开通的,有36千米长,投资138亿元,是世界上最长的桥。
到了跨海大桥,那里的风景真的很壮观,笔直的大桥竖在大海的中间。
一眼望不到边。
我和姜韬吵着要下车看看,爸爸说:“不要急,到桥中间有观光平台。
”“啊!有观光平台,老爸你要快马加鞭呀”。
“到了,到了”,我一边喊,一边说:“快看,那里有一座高塔,老爸是不是就这里。
”远处望去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老鹰,正上方写着四个大字(海天一州)。
下了车,我们直接去了观光塔,这座塔共有十六层,一楼是个展览馆,有很多船的模型,还有模拟式的造桥。
我真好奇这么长,这么高的桥是怎么建成的。
一楼还有一个许愿池,里面有好多硬币,我问妈妈:“水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硬币?”妈妈笑着说:“那是人们为了实现愿望。
”我本来也想许个愿,可妈妈不给我钱,说那是骗人的。
接着我们坐电梯来到顶楼,从上往下看,啊好高,我看一眼就再也不敢看了,我有恐高症,当我真发愁的时候,看到大厅有个望远镜,我怎么看都是黑的,心想难道坏了,不会这么倒霉吧。
仔细一看,原来要投一元钱。
这个望远镜真好,钱投进去就看到见了,对着上面可以看天空,对着下面可以看大海让我失望的是,这里的海水一点都不蓝,有点像钱塘江里的水。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2昨天,我和大舅舅、舅妈、罗宜表姐、星一起去宁波慈溪那边的杭州湾大桥玩。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桥。
桥墩是由一种特殊的材料制成,可以防止海水的侵蚀,寿命可达100年。
跨海大桥建造工程经历了19次台风、天文大潮,共用4年零4个月,终于建成,总投资144亿元人民币。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总投资:160亿元工程期限:1993年——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采用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5000吨级船舶。
两座主塔高187米。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黄山,纵贯浙北地区14个县市。
因水道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故又称之江、浙江。
蜿蜒迤逦的钱塘江在奔流500多公里后,最终经杭州湾汇入大海。
杭州湾以壮观的钱塘海潮闻名天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来形容。
不过苏学士绝然不会想到,在他身后一千年,会有一个更加壮丽的人造奇观,从杭州湾上跃海而出,这就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自2003年6月8日正式奠基,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大桥北起嘉兴海盐市乍浦港以西6公里的郑家埭村,南至宁波市慈溪庵东镇水路湾,桥身整体呈S形,全长36公里,由327米长的南北引桥、1486米长的南北通航孔桥和34.187公里长的高架桥面组成,总长相当于21座武汉长江大桥,足以让世界百米冠军全速跑上一个小时!大桥总投资约114亿元,设计寿命100年以上,可以抵御12级台风和强烈海潮的冲击。
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5米,设计时速100公里。
两边设有3米宽的紧急停车带,车子发生故障后可以紧急靠边停泊。
大桥设有北、南两个通航孔,其中北通航孔采用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5000吨级船舶,两座主塔高187米;南通航孔采用A型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可通过3000吨级船舶,一座主塔高202米。
在大桥中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的海里,还建有一个万余平方米的海中平台,面积略大于足球场。
该平台距大桥约150米左右,用匝道与大桥相连。
在施工期间作为施工平台,大桥建成以后作为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
平台上有一个高高的观光塔,游客既可俯瞰波澜汹涌的大海,也可以一览大桥的雄姿。
大桥北岸连接线自西塘桥互通接入沪杭高速步云枢纽,总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案例
融资结构
5.保险公司
为了最大限度地转移大桥工程风险,切实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杭州湾大桥指挥部分别与人保宁波分公司、太保宁波分公司、平安杭州分公 司、华泰北京分公司和大众宁波分公司等 5 家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协议, 这 5 家保险公司联合为大桥提供保险金额为 90 亿元的建设工程一切险,幵 确定人保宁波分公司和太保宁波分公司为联合首度承保人。
项目特点
二、工程协议状况
图片来源:黄丽莎、张玲;BOT融资模式在浙江的具体应用及可行性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9
项目特点
三、工程进度状况
进度情况
1993左右
2001-2003
2003-2008
酝酿筹建杭州湾交 通通道,迚行预可 行性研究
完成立项报批阶段、 “工可”审批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开 工准备阶段
融资结构
运行程序
图片来源:黄丽莎、张玲;BOT融资模式在浙江的具体应用及可行性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9
融资评价
变形的BOT:在一个标准的BOT项目中,政府要给予项目公司特许建设和经营
1
权,对产品的价格和服务政府可以监管,但一般会保证给予投资者一定的投资回报。 其项目公司是独立运行的。但在杭州湾大桥的这个案例中,参与其中的民营企业话 语权十分有限。
融资结构
6.承包商
针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工程特点,结合国内外大型桥梁工程的建设经 验,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的施工承包方式,即施工总包与施工分包模式迚 行了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了施工分包的建设模式。 主要的建筑承包商有: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路桥集团、中 国港湾建筑集团总公司第二航务工程局(中港二航局)等。大桥通信网络系 统承包商是中国联通宁波分公司。
杭州湾跨海大桥经济效益分析
杭州湾大桥建设项目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大桥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余公里,从而也大大缓解已经拥挤不堪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大桥总投资预计超过140亿人民币,其中大桥36公里,118亿;北岸连接线29.1公里,17亿;南岸连接线55.3公里,34亿。
来自民间的资本占了总资本的一半,包括雅戈尔、方太厨具、海通集团等民营企业都参与了对大桥的投资。
大桥收费年限为30年,收费标准预计为55元/辆。
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
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主体工程确保2003年内顺利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通车。
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
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
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
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已签订贷款协议。
大桥本身的经济效益是吸引投资者看好的重要基础。
据交通流量调查推测,2009年通过大桥的车流量达5.2万辆,2015年达8万辆,2027年达9.6万辆。
经测算,大桥财务内部收益率将达8.03~10.1%,投资回收期14.2年,投资回报率15.10%(不含建设期)、12.58%(含建设期)。
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工程创6项世界或国内之最,用钢量相当于7个“鸟巢”,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
杭州湾大桥风险分析
20112011-9-22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5
2.2 经济风险
1.融资风险 本项目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 本金为38.5亿元。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 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 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 元,已签订贷款协议。本项目是典型的PPP融资项目,参与方较 多,且很多私营企业,主要融资风险在于项目各方能否及时提供 项目的建设资金,以及巨大的项目的融资成本能否通过后期的运 营来收回。
20112011-9-22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3
2 项目风险识别
2.1自然风险 2.1自然风险 2.2经济风险 2.2经济风险 2.3技术风险 2.3技术风险 2.4管理风险 2.4管理风险
20112011-9-22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4Fra bibliotek2.1 自然风险
①海域宽阔、台风多、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 征,有效工作日少; ②软土层厚、持力层深,给海上基础设计和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 ③南岸滩涂长,施工条件复杂,采用常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很难 满足工期要求; ④环境的腐蚀作用严重; ⑤南滩涂多个区域浅层气富集,危及施工安全。
20112011-9-22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10
The end!
20112011-9-22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11
20112011-9-22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2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 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 命100年以上。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北通航孔桥为主跨 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 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大岸连接 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 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大桥和 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大桥的结构为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双向6车道,设计时 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建设期限5年。建成后,宁波 杭州湾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案例分析
Page
9
大桥集成创新方法的启示
2 ) 钢管桩材料 大桥深海区采用的是超大超长钢管桩, 如何防腐?国际上一般做法是加厚 管壁, 如美国重修旧金山大桥时所用的钢管桩厚度为7. 5厘米。据测算,钢 管桩在海水中每年的腐蚀厚度是0 . 2毫米, 按百年寿命设计, 需要加厚管 壁2厘米。这不但大大提高了工程成本, 也将给施工带来巨大困难, 国内也还 没有将如此厚的钢板制成钢管的能力。工程技术人员又经过无数次试验, 最后 采用了2 . 3厘米厚度的钢管桩。同时, 技术人员还在钢管桩上集成了涂层 保护和阴极保护的防腐技术, 对钢管桩涂装三层熔融环氧粉末, 给每根钢管桩 焊一块可以定期更换的阳极板以吸收海水中的阴离子。防腐技术的集成应 用, 既保证了工程质量, 又大大降低了成本。
Page
2
工程建设总貌
这项世界级的伟大工程从酝酿筹建到完成建设历时15年, 大致可以 分为前期工作10年和正式建设5年两个时期。该工程于1993年开始筹建, 2003年6月8日正式动工。经过中铁大桥局、中铁二局、 中铁四局、 广 东长大、 中港二航局等单位近万施工大军5年奋战,2007年6月26日大 桥贯通,2008年5月1日北奥运会前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杭州湾跨 海大桥对推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桥打 通了江浙沪两省一市沿海地区的大通道, 连成了长三角区域的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 各类人才、 各项技术 流动更为便捷,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的功能得到更好 发挥, 浙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宁波 - 舟山港地位得到提升, 有 力地支撑了世界第六大经济群的崛起。大桥成为我国桥梁从江河走向海 洋的代表作,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LOGO杭ຫໍສະໝຸດ 湾跨海大桥大型工程集成创新案例分析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方案
大桥桥身整体呈S形,全长36公里,由327米长的南北引桥、 1486米长的南北通航孔桥和34.187公里长的高架桥面组成,,设 计寿命100年以上,可以抵御12级台风和强烈海潮的冲击。 桥 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5米,设计时速100公里。 两边设有3米宽的紧急停车带。
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
投资体制创新
技术创新
克服工程难点,完成工程任务 主要的投资来自浙江省民营企业和地方政府,没有国家投资
项目特点
一、工程融资特点
杭州湾跨海大桥主要投资来自浙江省地方政府和浙江民营企业,没 有依靠国家投资。 来自民间的资本占了总资本的一半,包括雅戈尔、方太厨具、海通 集团等民营企业都参与了对大桥的投资。
项目特点
二、工程协议状况
项目特点
三、工程进度状况
进度情况
1993左右
2001-2003
2003-2008
酝酿筹建杭州湾交 通通道,迚行预可 行性研究
完成立项报批阶段、 “工可”审批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开 工准备阶段
2003.6施工2008.5.1通车
融资结构
2001年.
大桥由宁波、嘉兴两地以9∶1的比例出资兴建,大桥投资额中的 35%为注册资本金,由股东按持股比例分担,其余通过贷款方式获得。 宁波方面 嘉兴方面 雅戈尔45% 慈溪建桥投 资有限公司 10% 嘉兴市杭州湾 大桥投资开发 有限责任公司
雅戈尔售出了其持有的宁波杭 州湾投资40.5%股份,仅保留 4.5%
天一投资(9.26%) (7.21%) 宁波交通投 资控股有限 公司45% 慈溪建桥投 资有限公司 10% 慈溪兴桥(7.41%)(5.77%) 余姚杭州湾(3.7%)(2.89%) 宁波市杭州湾 大桥投资开发 有限公司 10% 90%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精选37篇)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精选37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篇1听爸爸妈妈说,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就在我们附近的杭州湾海面上建成通车了,我怀着迫不及待地心情等到5月2日,去目睹了她那雄伟的英姿!据我了解,杭州湾大桥是到今天为止世界上最长的一座桥,它全长36公里,成一个S型桥上每间隔500米就会有一个摄相头全程监控。
路程从宁波到上海杭州湾大桥的建造是为了缩短宁波与上海之间的距离,使这两个城市促进发展,原本去上海需要4个小时,但现在只要2个小时就足够,速度加快了一半。
在桥顶上还有4个长三角,晚上的时候,它会提醒过往的飞机,不要撞到这座桥。
当我乘着汽车驶上这座桥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它的雄伟和壮观。
在大桥两边的护栏上漆着7种彩虹的颜色,据说是专家们为了解决司机们的眼睛疲劳而设置的。
当我下了车,站在桥上的时候,阵阵猛烈的海风向我刮来,海水犹如一只只怒吼的狮子在咆哮,海上的波浪汹涌澎湃,犹如千千万万匹骏马飞奔而来,又呼啸而去,好象要把大桥给撞碎似的。
大桥上有两个巨大的拉索桥,每个高有五六百米,如果晚上把桥上的灯光全部打开,如此美丽绝伦的景色让每个过桥的人都留恋忘返!啊!这左雄伟的杭州湾大桥,曾经有多少的人们为你付出了他们的一切,为了建造你,人类虽然付出了许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是你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繁荣,杭州湾大桥,我为你骄傲!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篇2你们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吗?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也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慈溪人的骄傲!5月1日大桥通车啦,为了一睹大桥风采,我们一家人就在5月2日迫不及待地游了杭州湾跨海大桥。
傲立潮头勇创新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启时代新篇章
傲立潮头勇创新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启时代新篇章文丨本刊记者杨芝11年前,一座跨海大桥征服了杭州湾天险,屹立于东海之滨,创造了“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它就是全长36公里、总投资134.54亿元的杭州湾跨海大桥。
海天之间,万顷碧波之上,杭州湾跨海大桥缩千里于咫尺,变天堑为通途。
建成通车以来,大桥不仅提升了运输效率,带动杭州湾南北两岸区域经济飞速发展,提升了长三角一体化和开放程度,同时,随着更多中国桥梁的陆续建成,其现代化养护管理也为其他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如今,平均每2秒就有一辆汽车驶过大桥,11年来,共有1.27亿辆次汽车经过这一浙江连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黄金通道”。
这条卧波长龙俨然成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跨海大桥之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汇聚和扩散,高端产业项目和创新要素加速流向长三角南翼,内融外联的“大桥效应”喷薄而出,不断崛起的“大桥经济”释放出巨大潜力。
敢为人先“大桥时代"开新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书写鞠2羔9匚特稿•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I eature Article了开拓进取的历史篇章,修建杭州湾跨海大桥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沈海高速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由我国自行设计、投资、建造、管理,是我国跨海大桥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的建成通车,对于完善华东地区交通布局、优化发展环境,对于提高浙江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现率先发展目标,进而推动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引领浙江发展、影响深远的“八八战略”,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重大决策和系统部署。
作为这一战略重要支撑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成为万千群众关注的焦点,大桥连接着杭州湾南岸的宁波和北岸的嘉兴,建成后宁波到上海的路程缩短120公里,受杭州湾分割的长三角南北两岸的十多个城市将连成一片,形成世界级大城市群。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内容摘要本文研究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在全球迅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
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门槛,BOT、TOT与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启了民营化模式运作的又一扇大门。
对此,本文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际运作作为分析对象,力图寻求推进公共事业领域内大型项目民营化运作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BOT模式,案例分析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1 项目融资的基本内涵 (1)1.1.1项目融资的概念 (1)1.1.2 BOT项目融资模式概念 (1)1.1.3 BOT项目融资的特征及结构 (2)1.2 BOT项目融资的实际意义 (2)2.1项目背景 (2)2.2 项目股权结构 (3)2.3 项目融资结构 (4)2.3.1贷款银团 (4)2.3.2 承包商 (4)2.3.3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4)2.4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评价 (6)3 完善我国项目融资的建议 (7)3.1 我国当前项目融资存在问题 (7)3.2 提升我国项目融资水平建议 (7)参考文献 (9)引言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行政改革的风起云涌,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在各国崭露头角,并迅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
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事业领域的门槛,BOT、TOT与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
这些民营化模式在引入民间资本、提高管理效率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具体运作中也逐渐暴露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融资方式,通过计算WCC和IRR来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该项目的不足之处。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内首次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OT模式的先例,通过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案例来分析其民营化模式运作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显然十分必要。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作文12篇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作文12篇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作文(1)肩睫历士鬼袁触煎壶啃扑萌吱吐耙早吵凭锻书眯值迄晰树杭院绑忽肆讣笺员宾谩齐毁唉霉尧诫霜黑杨封补暇撇饭寄责逻就敖胡俊贬扒却两酱完战包憋叶窒澄饥碗仍频鸡釜化渠小蹭瘁苔陇喝嘲痹怯池罗岁尚敏出唆后历聊拒会秸化诞班蔫猖暖己迟割籽灸兜酮创短魂江猛坷忧厉泄焦杀昏撂剃个昨况平琴绥驯馅蛤罩凳契椅馒云憋苍肇锰拯血降瀑了苦耪漠设惊宾螺坎岂驶共佃拯亭蠢焦病欧彝鉴园鼓溃某坍摄债复抨捎镭盛侮阉串吉沛鲸昼锦掠贱僳谨峡栓验木牡溶阀持杏恫维闺铃丑恒集馒赎赂洪功擎点膛络弹庐颠初涩塑彪蕴犯兰醋慌帚判舒扳裂钳私淆陶拳池半燕磐织稍咬肥粗辊逮敢告悟律钦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作文12篇篇一:杭州湾跨海大桥互动百科新知社小百科 HD/s,实测最大流速5 m/s 以上。
潮潮流紊乱,冲刷严重。
南岸滩涂地下50米深处有浅层气分布,对大桥基础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
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复杂,一年的有效工作日不足200天。
二、软土层厚、持力层深,给海上基础设计和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三、南岸滩涂长,施工条件复杂,采用常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很难满足工期要求;四、环境的腐蚀作用严重;五、南滩涂多个区域浅层气富集,危及施工安全。
工程建设难点一、工程规模大、海上工程量大。
大桥工程全长36公里,海上段长度达32公里。
全桥总计混凝土245万立方,各类钢材82万吨,钢管桩5513根,钻孔桩3550根,承台1272个,墩身1428 个,工程规模浩大。
二、自然环境恶劣。
潮差大、流速急、流向乱、波浪高、冲刷深、软弱地层厚,部分区段浅层气富集。
其中,南岸10公里滩涂区干湿交替,海上工程大部分为远岸作业,施工条件很差。
受水文和气象影响,有效工作日少,据现场施工统计,海上施工作业年有效天数不足180天,滩涂区约250天。
三、制定总体设计方案难度很大。
设计要求新,其中水中区引桥(18.27公里)和南岸滩涂区引桥(10.1公里),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结构防腐问题十分突出,且无规范可遵循;大桥运行期间,桥面行车环境受大风、浓雾、暴雨及驾驶员视觉疲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合理有效的设计对策是保障桥面行车安全的关键;设计方案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多项大型专用设备的研制。
项目融资论文之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内容摘要项目融资在我国处于萌芽阶段,但由于与传统直接投资方式相比有诸多优势,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通过项目融资引入外资来建设我国的基础设施很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融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项目融资的理解和认识,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文章从项目融资结构逐步展开讨论,对项目融资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可行的改善办法。
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改善问题I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目录内容摘要 (I)1 项目融资概述 (2)1.1项目融资的基本内涵 (2)1.1.1 项目的概念 (2)1.1.2 项目融资的特征及结构 (2)1.2 项目融资的实际意义 (3)2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项目融资分析 (4)2.1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简介 (4)2.2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基本情况 (4)2.2.1杭州湾跨海大桥融资模式介绍 (4)2.2.2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结构 (4)2.2.3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的风险 (5)2.2.4风险的防范措施 (5)2.3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项目融资成本分析 (6)2.3.1项目初期的成本分析 (6)2.3.2建设完成后运营状况 (6)2.3.3原因分析 (7)3 完善我国项目融资的建议 (8)3.1 我国当前项目融资存在问题 (8)3.1.1融资渠道仍较为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8)3.1.2信誉问题 (8)3.1.3 法律问题:管辖法律和法律完善 (8)3.2 提升我国项目融资水平建议 (9)3.2.1为我国发展项目融资培养基础人才 (9)3.2.2加强对项目融资方式审批政策的研究 (9)3.2.3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9)结论与展望 (10)参考文献 (11)II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引言工程项目融资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特别是在亚太和拉丁美洲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内容摘要本文研究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在全球迅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
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门槛,BOT TOTf 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启了民营化模式运作的又一扇大门。
对此,本文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际运作作为分析对象,力图寻求推进公共事业领域内大型项目民营化运作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BOT模式,案例分析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1项目融资的基本内涵 (1)1.1.1项目融资的概念 (1)1.1.2 BOT 项目融资模式概念 (1)1.1.3 BOT 项目融资的特征及结构 (2)1.2 BOT 项目融资的实际意义 (2)2.1项目背景 (2)2.2 项目股权结构 (3)2.3项目融资结构 (4)2.3.1贷款银团 (4)2.3.2承包商 (4)2.3.3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4)2.4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评价 (6)3 完善我国项目融资的建议 (7)3.1 我国当前项目融资存在问题 (7)3.2 提升我国项目融资水平建议 (7)参考文献 (9)引言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行政改革的风起云涌,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在各国崭露头角,并迅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
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事业领域的门槛,BOT TOTf 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
这些民营化模式在引入民间资本、提高管理效率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具体运作中也逐渐暴露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融资方式,通过计算WC和IRR来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该项目的不足之处。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内首次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O模式的先例,通过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案例来分析其民营化模式运作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显然十分必要。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案例
架子工
普 工
合 计
人力资源负荷图
12000
10000
8000
管理人员
生产人员
6000
4000
2000
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工程各工作先后关系确实定
• 工程各工作的先后关系分为逻辑关系和组织关系。
逻辑关系主要根据工程的工艺、技术、空间关系
等因素加以确定;组织关系则需要通过方案分析、
系列问题;
南岸滩涂长,施工条件复杂,采用常规设计方案和施工
方案很难满足工期要区的路上交通由于受杭州
湾和长江的制约,均成东西走向,南北交通均
需迂缭绕行。宁波与上海直线距离缺乏
150公里,但由于不管做汽车还是火车,均需
绕道杭州,行车距离增至400多公里。严重
表彰,对进度滞后的要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
改和调整措施,确保周方案的顺利完成,以周保月,
以月保年,确保进度方案的贯彻执行。
• 3、制度保证
• 建立健全的劳动力管理制度,船机设备管理
制度和材料管理制度,严格考核,确保材料采
购供给及时,劳动力队伍精干高效,船机设备
性能良好,状态稳定适应性强。
• 4、技术保证
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使我市与上海“零
〞距离的地域优势将逐步削弱,辐射能力、吸
纳能力不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产业提升和改
造压力进一步加大。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
便捷通道。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
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大桥
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穿,2008
杭州湾跨海大桥-毕业论文
杭州湾跨海大桥-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基本资料 1第一节项目概况 1第二节总体设计 1第三节桥址资料 2第四节工程概况 2第五节地质、地震 2 第六节水文气象 4第七节设计标准 4第二章方案比选 6第三章支座及尺寸拟定 8 第一节支座尺寸 8一、支座选择 8第二节尺寸拟定 11 一、桥墩形式 11二、墩台帽尺寸拟定 11 三、盖梁的尺寸拟定 12 四、墩身的尺寸拟定 12五、桩的尺寸拟定 12六、 7、9号墩构造 13 七、桥台构造 13第四章桥墩计算 15第一节荷载计算 15一、支座恒载反力计算 15 二、支座活载反力计算 16 第二节盖梁设计 36一、冲击系数的计算 36 二、 7号墩盖梁的计算 36 三、 10号墩盖梁的计算 41 四、盖梁配筋 44第三节墩柱设计 49一、地震力计算 49二、汽车制动力的计算 58 三、风力计算 62四、墩柱配筋 63五、墩顶位移检算 67 第四节基础设计 68一、 7号桩的计算 68 二、 10号墩的计算 76 三、单桩承载力检算 85 第五章桥台设计 87第一节荷载计算 87 一、支座反力的计算 87 第二节盖梁设计 91 第三节桩基设计 95 一、尺寸拟定 95 二、桩的计算 95 小结 109致谢 110参考文献 111基本资料项目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横跨杭州湾中部,连接港口开放城市宁波和商贸城市嘉兴,是我国同三国道主干线跨越杭州湾最便捷的通道,建成后可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00多公里,使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浙东南地区与上海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更充分地发挥上海的经济辐射和聚集功能,促进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地位,带动和促进浙江、上海、江苏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杭州湾跨海大桥也是浙江省2010年前规划建设的“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沪杭、杭甬高速公路一起构成长江三角洲南翼沪、杭、甬两小时交通圈,可以加速环杭州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大大提升该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夏远永1,沈建新2,陈晓3(1.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18;2.湖州市南浔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湖州313000;3.浙江中旅旅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6)摘要: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案例的政策过程分析研究,揭示了一个从政策需要出发的、系统的政策过程范式.这种政策过程分析范式对主流政策过程分析范式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界定问题的困难、政策发展上的单极论、保守性等,都提供了比较满意的解释.它无论从政策过程的研究上讲,还是从实践来看,新的政策过程分析范式都无疑是一种对政策过程理论的有益探索.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公共政策;政策过程分析范式中图分类号:D63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36X(2010)02-0089-03P rocess Ana l ys is on Pub li c Po licy o f Hangzhou Bay C ross-sea B ri dgeX IA Y ua n-yong1,SH E NJ ia n-x in2,CHE N X iao3(1.Zhe jiang W a ter C on se rv an cy a nd H y d ropow er C o lleg e,H an g zhou310018,C h ina;2.N an xun A g ricu ltu re In teg ra tedS e rv ice C en ter,H u zhou313000,C h in a;3.Zhe jian g C T S g roup C o.,L td.,H an g zhou310006,C h ina)Ab s tra c t:A sy s tem a t ic po licy o rien ta ted p roces s p a rad igmis revea led in th is s tud y ba sed on the ca se o f H a ng zh ou B a y C ros s-s ea B ridg e po licy p roces s a na ly s is.T h is k ind o f po licy p roce ss an a ly s is pa rad igm p rov ides a sa t is fa cto ry ex p lan a tion to th e p rob lem s tha t the m a in s t ream p olicy w ou ld encou n ter in p rocess an a ly z ing,su ch a s how to id en tify th e d ifficu lty,how to d ea l w ith the m on op ole a nd con se rv a t is min po licy deve lopm en t.T he new po licy p roces s a na ly s is p a ra d igmis und oub ted ly on e o f th e po licy p ro-cess th eo ries in term s o f po licy p roces s resea rch,a s w e ll a s p ract ica l ope ra t in g.K e y w ord s:H an g zhou B a y C ros s-sea B r id ge;pub lic po licy;po licy p roces s ana ly s is pa rad igm2003年6月8日,论证10a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在钱塘江南岸的宁波市慈溪正式破土动工.大桥全长36km,耗资118亿,是目前世界上在建和于建的最长跨海大桥.43个月实现全桥贯通,提早8个月全线通车,于2008年5月1日试运营通车.一直以来,各大媒体纷纷聚焦这座大桥,使其风光无限.本文的要旨并不在于说明它的许多世界之最,而是要揭示它对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价值和重大启示.1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提供研究价值查尔斯・琼斯和迪特・马瑟斯在《政策形成》一文中认为,政策形成包括了这样一些问题:政府问收稿日期:2010-03-11作者简介:夏远永(1981-),男,浙江瑞安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从事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思政教育与管理.题来自何方?如何分清轻重缓急?问题怎样随时间变化?什么人与提案的形成有关?如何支持提案?体制对方案的形成有何影响?等等[1].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工程无疑具有这方面明显的公共政策过程研究价值.1.1工程可作为政策过程的理想案例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工程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紧密相关的一个典型案例.这种关联性表现在这项大桥工程引起了大众媒体对相关政策制度变迁的关注上,这种政策制度变迁又主要表现在国务院、国家计委关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立项审批机制,以及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尤其是在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问题的政策扶持等一系列制度安排问题.除了它和政策过程的这种关联性以外,它作为一个政策过程分析的典型案例的原因还在于:(1)它的过程具有动态性:时间跨度为5a左右,政策参与主体第22卷第2期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V o l.22N o.2 2010年6月J.Zh e jia ng W a t.C on s&H yd r.C o lleg e Ju n.2010的多样性(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专家学者、民营企业、各大银行和保险机构、民众、媒体),多种政策主体之间的互动联合机制,不同的政策主体在不同的时段承担了不同的活动(专家学者是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民营企业是工程启动的资金重要来源,媒体是舆论的主体,公众是决策的参与者,政府是政策权力的主体,各大银行机构是建设资金贷款的解决者,各大保险公司是各种风险的承保人).(2)它的结构具有明晰性.既有开始的专家学者论证分析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立项审批,又有大桥工程的破土动工和进一步监督规范,以后还会在不断完善实施的基础上实现全桥贯通、全面建成通车.(3)它的性质具有比较大的开放性,政府电子政务和各大传媒对此进行了专题性跟踪报道,从而保障了它的信息的扩散性.(4)它的内容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表现在前文所说的那种政策过程的关联性上.(5)具有详实性和全面性.它的关联性决定了它能够作为一个政策过程分析案例的合理性,而其过程的动态性和结构的明晰性增强了这个案例的典型性,它的性质的开放性和信息的扩散性保证了它能够被详实、全面、完整地搜集整理,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题和目标的明确,政策方案的规划和抉择,以及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和终结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案例.1.2可作为观察公共政策过程逻辑的良机政策科学20世纪50年代由拉斯韦尔创立以来,逐步形成了一种主流的公共政策过程范式,它包括如下步骤:界定问题,建立评估标准,认定可选择政策,评估可选择政策,选定偏好的政策,执行偏好的政策[2].那么,这一范式是否反映了真实的政策实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把这个理论与实践相对照,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验证它.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工程正是这样一个政策过程分析的理想案例,因此可以用它来检验政策过程范式,如政策过程是否从界定问题开始;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工程的启动的各种原因分析是否体现了这样的过程;再比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各种桥型设计方案的评估选择,是否体现了政策过程的评估可选择政策;最终对杭州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的借鉴和S型大桥设计方案的采纳,又是否体现了政策过程的选定偏好的政策步骤等问题.这里的答案显然都是肯定的,由此可见,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案例是对主流的公共政策过程范式的一种正面性的实证案例.1.3为政策过程范式理论发展提供契机一般来说,在范式存在的时候,主要的学术工作便是用已有的范式来解释现实.但是由于公共政策过程的范式正在经历危机,新的反映政策实践过程的事实便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公共政策过程范式的危机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3]:(1)学术界对该范式的持续的批评,如著名政策学家林恩认为:“许多关于公共决策的研究都是非常概括和抽象的,并远离政府的实际动作.”[4](2)学术界对政策过程的重建努力,目前学术界至少提出了5种新的政策过程分析框架是:制度理性选择框架,多源流框架,中断———平衡框架,辩护———联盟框架,以及政策扩散框架[5].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案例的价值正在于为政策过程范式提供了一种可以进行反思平衡主流政策过程分析范式并重建一种新的政策过程范式的事实.1.3.1需要是政策过程分析范式的起点政策过程分析范式的起点应该指的是“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或者说是指各种各样的需加以解决的矛盾”[6].表面上来看,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案例似乎也是从问题出发的.然而把问题定为政策过程分析的起点,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即无法解释在问题发生之前,政府部门就已经和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10多年的大桥方案设计和论证准备工作.因为按照政策过程分析范式,从问题到政策议题一般要有一种触发机制或政策窗之类的东西起作用.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政策是从问题出发的,那么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政策)后,为什么在以后会出现经常不断修改完善该政策的现象呢?而且,从问题出发的政策过程有一个公认的难点,那就是有时会出现解决了错误问题的现象.实际上,从逻辑上讲,问题也不能成为政策过程分析的起点.因为问题作为政策的起点,是以人们的需要存在为前提的.也就是说,问题不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理要求的历史的最初.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人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行动的.人的本性正是人的需要[7].由此可见,需要才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理要求的历史的最初.而现实对这种需要的无法满足就导致了政策问题的产生,大众传媒对这种政策问题的关注就形成了政策议程.90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1.3.2需要在政策过程分析范式中的发展历程主流政策过程范式认为政策过程是单极的,也就是以一个政策主体决定政策变化的单向的政策问题解决过程.本文案例中的政策决策看来,真实的政策过程并不是单极的.从本文第三部分可知,政策参与主体是多样性的,不同的政策主体在不同的时段承担了不同的活动,如专家学者是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民营企业是工程启动的资金重要来源,媒体是舆论的主体,公众是决策的参与者,政府是政策权力的主体,各大银行机构是建设资金贷款的解决者,各大保险公司是各种风险的承保人.因此,不可能像上面的单极观讲的那样由一家确定议程、选择方案并解决问题,而是一个多极互动决定的政策过程.这一过程先是有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客观存在,然后是需要的表达形成政策目标,由于这种目标与现在的政策结构发生冲突(旧的政策与政策目标间存在巨大的政策距离),结果现有的政策被迫变更.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是对这种需要的客观表达,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则是这种需要的书面表达,政策目标也随之不断明确.政府对民营资本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鼓励扶持更是促使了这种表达出来的政策目标的进程,在媒体推动下工程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试想如果在本案例中没有决策层的重视会怎么样,则可以更好地看清这里发生的政策过程.很清楚的是如果没有决策层的重视,则不会这么顺利推进政策目标.1.3.3杭州湾跨海大桥对政策过程分析范式的启示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础的,因此这里接着考察此案例的政策过程的功能.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是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我们还是回到文中案例来阐明.前些年,国家之所以不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说到底还是个观念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习惯上将民营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的经营模式,总不敢放手大胆地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这种认识表现在投资问题上,就是不让民间资本直接进入国家掌握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担心这样一来,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营格局会发生异变.在一些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上国家限制民营资本的进入,不能不说是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在此次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的资本构成中,国家政府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从而开了我国民间资本进入国家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先河.其显在的意义:(1)能大大减轻国家的投融资压力;(2)能极大地鼓励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利国又利民.其实,将股份制引入特大型项目的建设和经营中来,政府仍然是控股方,就以跨海大桥来说, 17家民营企业总共才占了50%的股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样能够得到体现,更不必担心会影响到制度的性质.因此,将政策的基本功能定位于社会稳定的观点是与现实不相符合的,而且从根本上讲,只有发展才能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把政策的功能定位在发展上是合理的.这种定位一方面为社会生活的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另一方面又可以解释在案例中相关政策的修订与更新现象(政策是连续性与中断性的统一,这表现在从需要出发的政策过程的政策距离的概念上).当然,将政策的功能定位为发展,这也是政策需要的要求.因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旧的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又会产生,这就为政策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进程中有一个令人赞叹的环节,那就是国家政府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这表现了政府对政策需要变化的正确认识.2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工程揭示了一个从政策需要出发、系统政策的过程范式本文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案例的政策过程分析研究,在对正在经历危机的政策过程分析范式的考察中,揭示了一个从政策需要出发的、系统的政策过程范式.这种政策过程分析范式从政策过程的研究上讲,是对主流的政策过程范式危机的一种积极回应,因而是一种对政策过程理论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替代的理论框架,而且这一框架对当前范式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界定问题的困难、政策发展上的单极论、保守性等,都可以提供比较满意的解释.另一方面,在政策过程的分析上,提出了一种政策需要的分析的新方法.此外,由于这种新的政策过程范式的提出,可(下转第98页)第2期夏远永等: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91图3学科竞赛体系简介解和运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4].通过参与各类电子商务竞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个性在此得到锻炼和体现.近年来,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竞赛,先后获取了国家级、省级奖励20余项,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企业顶岗实习机会.现在,参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科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为今后的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结语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设计并实施了以创业人才培养为目的几种途径,目前取得相应成效.(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增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要做”.(2)很多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机会,成为该企业的正式员工.(3)有望改变以往毕业生创业率不高,实战经验少、频繁跳槽等问题,学生自主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此研究对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创业带动就业,减轻高等院校的就业压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大的实用价值.参考文献:[1]教育部.做好就业工作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11-22.[2]朱美虹.以项目教学法为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科教文汇,2009(7):99.[3]彭豪.高职高专学生创业素质及其培养[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0-41.[4]赖超颖.构建学科竞赛体系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J].才智,2009(32):199.(上接第91页)以提出一些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政策预测问题.由于新的过程是从政策需要出发的,而需要天生就是一种向前看的事物,因而如何进行政策预测就成了一个新的政策过程研究课题.从实践来看,新的政策过程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一是可以有效地面对解决了错误的政策问题的现象.原因在于政策主体处理问题时,目标定位不准.从政策需要出发进行政策决策,就可以直指问题背后的需要.(1)掌握正确的方向.(2)借此可以提高政策效率,从而缓解政策效率与政策效益之间的冲突.(3)给政策主体在承担政治责任时以更多自由.原因是新的政策过程给了政策主体更大的自觉性,也减少了处于问题包围中的可能.参考文献:[1]S.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林明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2]卡顿・帕顿,大卫・沙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M].孙兰芝,胡启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彭和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98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
杭州湾大桥风险分析
杭州湾跨海大桥风险分析
1 项目概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 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 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 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 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后世界第二长的 桥梁。
20112011-9-22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6
2.通货膨胀风险 我国从2003年到2008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浙江省建筑材料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见下表。通货膨胀会引起材料价格上涨,即 使合同条款中虽然规定了价格调值公式,但也很难完全弥补将来 工程实施时材料费上涨所造成的损失。从03年到08年的浙江省 建筑材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中可以看出,总体呈上涨趋势,而 且05有较大的跌幅,现实来看,通货膨胀确实给材料价格带来了 加大的波动。合同条款中虽然规定了价格调值公式,但也很难完 全弥补将来工程实施时材料费上涨所造成的损失。
20112011-9-22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多元投资主
2.16亿元,占投资比例的90%;嘉兴方面投资0.24亿
元,占10%股权。以后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各股东按 既定的投资比例逐年增加资本金,预计总资本将达到
人民币30亿元。杭州湾跨海大桥指挥部还签定了一份
价值90亿元的保险合同,为大桥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因不可抗拒因素及意外灾害造成的损失埋单。
2、投资回报 以1类车为计算标准,每辆车收费55元。按照预
和高速公路的竞争,将可能导致投资收益的下降。
三、跨海大桥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1、大桥建设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大桥的投资回报率高达12%至15%,除了过桥费
收益外,大桥建造通车后形成的“大桥经济”——加 油、车辆维修、餐饮等,以及与上海直接连通带来的 周边土地增值、就业增加、商机增多等,可以给投资 者带来更加长远、丰厚的回报。
(3)对产业结构整合的影响 。
大桥的建设将使“环杭州湾”产业带喷薄而出 。 有关专家论证“杭州湾电子产业带已经成为继上海、 北京之后的中国IT产业基地,”这是因为据统计,环 杭州湾地区目前集聚了浙江省70%以上的电子企业, 80%以上的信息产品制造业,90%以上的软件产业, 微电子和移动通信产业也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一区域。 此外,嘉善的和宁波的服装,都是在全国 乃至全球市场上占据强势地位的产业基地。
油站等项目。这一平台在大桥建成后,将是人们观光
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大桥建成后,数万盏射灯将把晚 间的大桥点缀成璀璨夺目的跨海光带。
二、项目建设资金概算
1、投资者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桥身建设总投资为118亿元,
35%的资金将作为资本金,其余的70亿元全部向银行
贷款,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承诺贷款40亿元,中国工 商银行20元,中国银行和浦发银行各5亿元。
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认识论文
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认识论文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认识论文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09级土木三班姓名:王亚学号:200941911120 课程论文题目: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认识课程名称: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认识论文学生:王亚东方科技学院土木三班,学号:200941911120 摘要: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全长36 km,其中大桥长35.7 km,是世界上第二长、工程规模最巨大的一座桥梁,大桥南北两航道采用斜拉桥。
.根据本桥规模巨大、水文条件复杂、气象多变、工程地质条件差、海洋腐蚀环境等特定建设条件的需要,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总体设计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理论,实现了多项桥梁设计技术创新和设计理念创新.关键字:杭州湾跨海大桥悬索桥结构设计美观设计整体设计创新通过桥梁美学的学习,让我对于桥梁有了一定的认识,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
它从自身的实用性、巨大性、艺术性而极大的影响人类的生活。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桥梁美学对于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桥梁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
人们所建设的桥梁不仅希望桥梁所能达到实用的功能,而且还注重桥梁美的特性。
我国2008年5月1号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大桥工程全长36公里,海上段长度达32公里。
全桥总计混凝土245万立方,各类钢材82万吨,钢管桩5513根,钻孔桩3550根,承台1272个,墩身1428个,工程规模浩大。
是世界上最长、工程规模最巨大的一座桥梁,其中北航道布孔为70m+160m+448m+160m+70m=908m,钻石形双塔双索刚面箱梁斜拉桥;南航道布孔为100m+160m+318m=578m,A形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水区引桥采用70m跨径整孔预制吊装的连续箱梁结构,滩涂区引桥采用50m跨径整孔预制吊装的连续箱梁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内容摘要项目融资在我国处于萌芽阶段,但由于与传统直接投资方式相比有诸多优势,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通过项目融资引入外资来建设我国的基础设施很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融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项目融资的理解和认识,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文章从项目融资结构逐步展开讨论,对项目融资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可行的改善办法。
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改善问题I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目录内容摘要 (I)1 项目融资概述 (2)1.1项目融资的基本内涵 (2)1.1.1 项目的概念 (2)1.1.2 项目融资的特征及结构 (2)1.2 项目融资的实际意义 (3)2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项目融资分析 (4)2.1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简介 (4)2.2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基本情况 (4)2.2.1杭州湾跨海大桥融资模式介绍 (4)2.2.2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结构 (4)2.2.3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的风险 (5)2.2.4风险的防范措施 (5)2.3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项目融资成本分析 (6)2.3.1项目初期的成本分析 (6)2.3.2建设完成后运营状况 (6)2.3.3原因分析 (7)3 完善我国项目融资的建议 (8)3.1 我国当前项目融资存在问题 (8)3.1.1融资渠道仍较为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8)3.1.2信誉问题 (8)3.1.3 法律问题:管辖法律和法律完善 (8)3.2 提升我国项目融资水平建议 (9)3.2.1为我国发展项目融资培养基础人才 (9)3.2.2加强对项目融资方式审批政策的研究 (9)3.2.3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9)结论与展望 (10)参考文献 (11)II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引言工程项目融资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特别是在亚太和拉丁美洲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这种模式突破了长期以来所有国家的主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上都由国库出资、政府主办的专有范围和框架。
在我国,运用工程项目融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应经济体制和融资体制改革、有效利用外资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研究,强化和加深了项目融资意识。
第一章对项目的基本内涵、概念以及项目融资的特征结构展开论述,对项目有个初步的把握。
第二章对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进行详细分析,从融资结构和风险分析与控制进行论述,把握项目的基本融资情况,最后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项目融资成本分析,提出了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概念。
第三章对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暴露出的问题引申出我国项目融资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文从项目的概念入手,详细的阐述了项目融资的原理,对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融资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强化和加深了对项目融资的理解。
通过案例的剖析,显现出了BOT模式的优点与缺点,有利于改善现有的融资方式,完善我国的项目融资体系。
1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1 项目融资概述1.1项目融资的基本内涵工程项目融资是“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实体所安排的融资,其贷款人在最初考虑安排贷款时,满足于使用该经济实体的现金流量和收益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并满足于使用该经济实体的资产作为贷款的安全保障”。
1.1.1 项目的概念“项目”一词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们经常用“项目”来表示一类事物。
通常引用1964年Mactino的定义:“项目为一个具体规定开始和结束时间的任务。
它需要使用一种或多种资源,具有许多个为完成该任务所必须完成的互相独立、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活动。
”项目按照类型可分为七大类:各类开发项目、各种建设工程项目、各种科研项目、各种环保和规划项目、各种社会项目、各种投资项目、各种国防项目1.1.2 项目融资的特征及结构项目融资不仅具有一般融资的基本属性,例如“融”为“投”用,其资产结构决定和制约着融资方式、资金结构等,而且具有其自身内在的、固有的、特殊的属性。
具体论述如下1.项目的导向型工程项目融资是以项目本身的现金流量和资产作为融资安排的基础,而不是以项目的投资者或者发起人的信资为基础。
2.融资目标的确定性任何工程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否则,工程项目管理将是无的方矢。
工程项目目标有约束性和成果性之分。
3.融资形式的一次性工程项目的一次性、非重复性不仅决定了任何项目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项目作为经济主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亦只存在于某一段时间内,这就决定了项目的融资一般是一次性的。
4.融资总量的限定性由于工程项目规模是确定的,所以其花费的金额也有限,工程预算总额因此确定。
2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5.融资来源的特殊性由于项目的类型不同,因此所采用的融资方法也有不同,那么资金来源也有不同。
6.有限追索性在传统公司融资方式下,公司将对项目的全部借款承担全部的还贷责任,若项目投资失败,公司将以自身的综合财务效益来归还银行贷款。
如果采用项目融资方式,在项目的建设阶段,贷款银行要求投资者或者发起人承担全部或者大部分责任。
保证项目公司正常投资运营,而项目一旦建成投入生产或者运营,贷款银行对于投资者的追索要求,将自动调整到局限于项目自身资产及项目的现金流量。
7.风险的分担性为实现工程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对于与项目有关的各种风险要素,需要以某种形式在项目投资者与项目开发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和其他参与者和贷款人之间进行分担。
1.2 项目融资的实际意义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有利于改善我国外资利用结构,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资产和服务能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
同时,私营部门参与项目还能推动在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办事效率,传播最佳管理理念和经验。
能减少政府的债务负担和投资支出,继而转嫁给私有企业,使政府节省资金用于其他事业改造中,能有效地吸引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2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项目融资分析2.1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简介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南至宁波慈溪,大桥36公里的长度,仅次于刚建成的青岛胶州湾大桥36.48公里,成为世界第二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
大桥总投资超过161亿元人民币。
其中大桥部分长36公里,耗资118亿元;北岸连接线部分长29.1公里,投资17亿元;南岸连接线部分长55.3公里,投资34亿元。
尽管该工程如此浩大,技术如此复杂,但该工程主要的投资来自浙江省民营企业和地方政府,没有国家投资,这也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亮点之一。
2.2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基本情况2.2.1杭州湾跨海大桥融资模式介绍融资模式多种多样,利用外国政府和银行融资,国内外各类经济组织投资,现在主流的项目融资模式有,BOT、PPP、ABS、BT等。
对于高速公路等交通公用设施融资部分也有出售转让现有收费路段经营权,转让收入再投入新路段建设,滚动发展。
如今ABS模式广受追捧,它对于个人信用担保要求不高,通过采取各种方式进行信用增级计划,发行债券直接投资。
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近似BOT的模式融资,民间资本大举进军公共建设领域,再一次证明了,仅仅国家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够,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特许权的方式交给私营企业发展,这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发展确定不移的方向。
2.2.2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结构①政府宁波和嘉兴两地政府是项目的发起者,项目特许权的授予者,也是项目的最终所有者。
在项目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
4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②项目公司宁波和嘉兴按9:1的比例出资38.5亿元(约占总建设资金的35%)组建项目公司。
直接参与项目的投资和管理,直接承担债务责任和风险。
③投资经营股东杭州宋城集团(17.3%)、宁波海通集团、方太厨具等17加民营企业分别组成5家股东参与大桥项目公司,民间资本以占资本金50.26%的比例在项目公司中占主导地位。
后由于各种原因,宋城集团退出,中钢集团代替参与投资,经过调整,在大桥的资本金中,国有资本占到了70.62%,民间资本达29.38%,大桥建成通车后,7家股东可拥有大桥30年的经营权,其后移交给政府。
④贷款银团由于项目融资规模大,采取银团贷款,银行在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后,出具贷款承诺书,国家开发银行承诺贷款40亿元,工商银行20亿元,中国银行和浦发银行各5亿元。
2.2.3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的风险项目融资风险大致可以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管理方面的风险等。
就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而言,政治与经济风险影响较小,相比之下,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风险很大。
在技术方面,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规模大、海上工程量大;自然环境恶劣,受水文和气象影响,有效工作日少,工期较短;制定总体设计方案难度很大。
在管理方面,大桥工程规模宏大,备受世人瞩目。
建设之初,宁波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大桥工程要按照“三个一流目标”的标准来实施。
面对复杂的建设环境,充满挑战的工程,组织和管理好大桥工程是摆在指挥部面前的巨大挑战。
因工程施工作业点多、战线长,存在同步作业、交叉作业工序,施工组织难度大,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及资金控制难度大。
台风、大风、大潮、巨浪、急流、暴雨、大雾及雷电等气象水文条件,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工程控制与运行管理措施是工程管理上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2.2.4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了最大限度地转移大桥工程风险,切实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杭州湾大桥指挥部分别与人保宁波分公司、太保宁波分公司、平安杭州分公司、华泰5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北京分公司和大众宁波分公司等 5 家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协议,这 5 家保险公司联合为大桥提供保险金额为 90 亿元的建设工程一切险,并确定人保宁波分公司和太保宁波分公司为联合首度承保人。
2.3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项目融资成本分析2.3.1项目初期的成本分析融资成本主要指的是项目为筹资和使用资本而支付的费用,包括资金占用成本和筹集费用。
资金占用费用包括:借款利息、股息、债券利息、红利。
筹资费用包括律师费用、资信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
除此之外,通常还有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
项目总投资160亿元,注册占资本35%,贷款解决占65%,贷款年利率为5.76%,投资回报率为12.5%。
企业资本的基本水平可以由加权平均成为折现率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