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冷饮食品食用油脂等的卫生及管理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5各类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PPT课件
![15各类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1c7799bceb19e8b8f6baec.png)
粮豆的卫生及其管理
粮豆类的主要卫生问题 粮豆贮存、加工中的卫生问题
蔬菜、水果的卫生及其管理
蔬菜、水果的主要卫生问题 蔬菜、水果的卫生管理
畜肉及其制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来自牲畜屠宰后的变化及食品卫生意义 屠宰场的卫生要求 屠宰过程的卫生要求 肉品的兽医卫生检验 肉品在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常见病畜肉的鉴定和处理 肉类加工制品及其卫生
禽肉及其制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禽肉的卫生要求 禽类加工制品的卫生
鱼类及其制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鱼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 鱼类食品的卫生管理 鱼类制品的卫生
奶及奶制品的卫生及管理
奶的感官特性 奶的微生物污染 奶类产供销系统的卫生 奶的卫生质量要求 奶制品的卫生要求
酒类的卫生及管理
各类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天津医科大学 王宝亭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粮豆、畜禽肉、鱼类、蛋类、 奶及其制品、酒类、食用油脂的卫生 及其管理;
2、了解蔬菜、水果、冷饮食品、罐头 食品、调味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教学内容
1、粮豆、蔬菜、水果的卫生及其管理; 2、畜、禽肉、鱼类及其制品的 卫生及其管理; 3、奶及奶制品的卫生及管理; 4、酒类的卫生及管理; 5、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 6、冷饮食品的卫生及管理; 7、罐头食品的卫生及管理; 8、调味品的卫生及管理。
酒的分类 蒸馏酒的卫生问题 发酵酒的卫生问题 配制酒的卫生问题
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
食用油脂的一般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 食用油脂的生产加工方法及卫生学评价 油脂的酸败及预防 高温加热对油脂营养价值的影响及毒性问题 食用油脂污染的卫生问题 粗制生棉油的毒性 食用油脂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
食用油脂的加工卫生与检验优秀课件
![食用油脂的加工卫生与检验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93302e81c758f5f71f670f.png)
为高压锅
(三)离心连续炼油法
机械绞碎、蒸汽加热溶化、离心
(三)生脂肪炼制的卫生要求
❖ 1.原料必须及时炼制加工,不能积压,以免 变质
❖ 2.用食盐保鲜的原料,炼制前应将盐分漂洗 掉,否则会影响出油率
❖ 3.炼制前应将生脂肪清洗干净,并除去其中 的残肉、淋巴结、胰脏、肠管及寄生虫包囊等
❖ 4.油脂加工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按卫生要求 操作
二级 白色或带微黄 色,稍有光泽, 细腻,呈软膏状 微黄色,澄清透
明
具固有的香味及滋味
表 21-3 牛油脂和羊油脂感官指标(暂行标准)
项目
牛油
一级
二级
羊油
一级
二级
15 固
~ 态
20℃ 时 的色泽
凝
黄
色
或
淡
黄
色
黄色或淡黄色, 略带淡绿色暗影
白色或淡白色
白色或微黄 色,或许有淡
绿色暗影
15 ~ 20℃ 时 的 有光泽,细腻, 稍 有 光 泽 , 较 细 有光泽,细腻, 稍 有 光 泽 , 较
❖ 项目包括色泽、气味、硬度和透明度 ❖ 感官指标见表21-2和表21-3。
表 21-2 食 用 猪 油 脂 感 官 指 标 (G B 8937-88)
项目
性状及 色泽
气味及 滋味
状态 15~ 20℃ 凝
固态时
融化态时 15~ 20℃ 凝
固态时
一级
白色,有光泽,细腻,呈 半软膏状
微黄色,澄清透明,不允 许有沉淀物
一般肾周围脂肪熔点较高 皮下脂肪熔点较低 胫骨、系骨和蹄骨骨髓脂肪熔点更低些
❖ 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通常以碘值表示, 碘值越高,则该脂肪的不饱和程度就越高
(三)离心连续炼油法
机械绞碎、蒸汽加热溶化、离心
(三)生脂肪炼制的卫生要求
❖ 1.原料必须及时炼制加工,不能积压,以免 变质
❖ 2.用食盐保鲜的原料,炼制前应将盐分漂洗 掉,否则会影响出油率
❖ 3.炼制前应将生脂肪清洗干净,并除去其中 的残肉、淋巴结、胰脏、肠管及寄生虫包囊等
❖ 4.油脂加工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按卫生要求 操作
二级 白色或带微黄 色,稍有光泽, 细腻,呈软膏状 微黄色,澄清透
明
具固有的香味及滋味
表 21-3 牛油脂和羊油脂感官指标(暂行标准)
项目
牛油
一级
二级
羊油
一级
二级
15 固
~ 态
20℃ 时 的色泽
凝
黄
色
或
淡
黄
色
黄色或淡黄色, 略带淡绿色暗影
白色或淡白色
白色或微黄 色,或许有淡
绿色暗影
15 ~ 20℃ 时 的 有光泽,细腻, 稍 有 光 泽 , 较 细 有光泽,细腻, 稍 有 光 泽 , 较
❖ 项目包括色泽、气味、硬度和透明度 ❖ 感官指标见表21-2和表21-3。
表 21-2 食 用 猪 油 脂 感 官 指 标 (G B 8937-88)
项目
性状及 色泽
气味及 滋味
状态 15~ 20℃ 凝
固态时
融化态时 15~ 20℃ 凝
固态时
一级
白色,有光泽,细腻,呈 半软膏状
微黄色,澄清透明,不允 许有沉淀物
一般肾周围脂肪熔点较高 皮下脂肪熔点较低 胫骨、系骨和蹄骨骨髓脂肪熔点更低些
❖ 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通常以碘值表示, 碘值越高,则该脂肪的不饱和程度就越高
各类食品的卫生及管理PPT课件
![各类食品的卫生及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2b2ae0fc4ffe473268ab45.png)
第九页,共51页。
畜肉的卫生及管理
第十页,共51页。
畜肉的卫生及管理
➢僵直期:
✓刚宰后的畜肉呈弱碱性(PH7.0~7.4),肌肉中
的糖原和含磷有机化合物在组织酶的作用下,分解
为乳酸和游离磷酸,使肉的酸度增加,当PH为5.4 时,达到肌凝蛋白等电点,肌凝蛋白开始凝固, 使肌纤维硬化出现僵直。
✓ 肉品特点:味道差,有不愉快气味、肉汤混浊、不 鲜不香
大肠菌群≤90/100ml
➢奶制品:
✓ 全脂奶粉
✓ 甜炼乳
✓ 酸牛奶
2~8℃,72小时以内
✓ 奶油
第三十七页,共51页。
冷饮食品的卫生及管理
➢冰棍、冰淇淋、汽水、果汁、矿泉水、发酵饮料
➢ 卫生问题
✓ 微生物:空气、不洁用具、制作者卫生
✓ 有害化学物质污染:添加剂、模具或容器溶出有害金属
➢加工过程要求:
磷、乐果、对硫磷(蔬菜、水果)
• 工业废水中有害毒物污染(铬、镉、酚、铅、砷等)
• 腐败变质与亚硝酸盐含量(硝酸盐、亚硝酸盐)
第六页,共51页。
蔬菜、水果的卫生管理
➢施用农药的卫生要求
✓严格遵守并执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不准使用高毒农药
✓ 限制农药的使用剂量、次数、剂量、安全间隔期
➢储藏:保持新鲜
✓最适温度0℃ • 抑制微生物繁殖
第二十页,共51页。
其他人畜共患传染病
➢猪水泡病
✓ 滤过性病毒,猪
✓ 症状、处理同口蹄疫
➢ 猪瘟、猪丹毒、猪出血性败血症
✓ 猪瘟病毒、丹毒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
✓ 猪丹毒经皮肤感染人,其他对人不传染但继发沙门氏菌感染
➢ 结核
✓ 结核杆菌 ✓ 牛、羊、猪、禽,慢性传染病,消瘦、贫血、咳嗽
第五节 冷饮食品、食用油脂等的卫生及管理
![第五节 冷饮食品、食用油脂等的卫生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2660e6102de2bd96058818.png)
23
(三) 食用油脂中存在的天然有毒物质 1、 芥酸 ●芥酸是一种二十二碳单不饱和脂肪酸 ,在菜籽油中 含量较高,约含20%—50%。 2、芥子甙 ●芥子甙在植物组织中葡萄糖硫苷酶的作用下可分解为 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和腈。
3、棉酚 ●存在于棉籽色素腺体中的三种有毒物质,即游离棉酚、 棉酚紫和棉粉绿,在棉籽油加工时可进入油中。
2013年5月23日12时38分
食品卫生学
5
3、食品添加剂: ●冷饮食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较多,包括甜味料 、酸味剂、着色剂(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防 腐剂、乳化剂、增稠剂和食用香精等。在使用范围和 剂量上必须符合国家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的有关规定。
2013年5月23日12时38分
2013年5月23日12时38分
食品卫生学
12
食用油脂的卫生和管理
2013年5月23日12时38分
食品卫生学
13
一、 油脂的加工方法 (一) 精炼法 ●精炼法用于动物油脂加工,将动物组织在高温下熔 炼,再经压榨或过滤取油。 (二)压榨法 ●压榨法多用于加工植物油,分热榨和冷榨。热榨是 先将油料种子焙炒后再榨取,这种方法出油率较高, 杂质少,因为加热破坏了种子内的酶类、抗营养因子 和有毒物质。冷榨是种子不经加热直接压榨,出油率 较低,杂质多。
2013年5月23日12时38分
食品卫生学
3
一、冷饮食品原料的卫生要求
1、冷饮食品用水卫生: ●加工冷饮食品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若使 用地面水,则水源周围应无污染源。原料用水必须 经沉淀、过滤(砂滤)和消毒,并达到国家生活饮 用水质量标准。
2013年5月23日12时38分
食品卫生学
4
2、原辅材料卫生: ●原辅料如白砂糖、绵白糖、淀粉糖浆、果葡糖浆, 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和果蔬汁等,必须符合国 家相关的卫生标准。 ●碳酸饮料使用的二氧化碳,须经净化系统处理, 纯度应大于99%且不允许含有CO、SO2、H2、 NH3、矿物质等杂质。 ●各种原铺料应符合国家有关的卫生标准,不得使 用变质、霉变、虫害及对危害人体健康的原辅料。
冷饮食品食用油脂等的卫生及管理优秀课件
![冷饮食品食用油脂等的卫生及管理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ff886526fff705cd170a94.png)
●水分含量、有毒金属等化学性污染值得注意。我国卫生标准 中规定:固体饮料的水分含量不得>4%,蛋白型固体饮料中蛋 白质含量≥4%,焙烤型固体饮料咖啡因含量≥3%。
11.10.2020 4:42
食品卫生学
11
三、冷饮食品的卫生管理
(1)严格执行冷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 企业经营卫生许可证制度。
食品卫生学
12
食用油脂的卫生和管理
11.10.2020 4:42
食品卫生学
13
一、 油脂的加工方法
(一) 精炼法 ●精炼法用于动物油脂加工,将动物组织在高温下熔 炼,再经压榨或过滤取油。
(二)压榨法 ●压榨法多用于加工植物油,分热榨和冷榨。热榨是 先将油料种子焙炒后再榨取,这种方法出油率较高, 杂质少,因为加热破坏了种子内的酶类、抗营养因子 和有毒物质。冷榨是种子不经加热直接压榨,出油率 较低,杂质多。
1、食用油脂酸败的原因 ●生物学因素:由动植物的组织残渣和微生物中的酶 引起的酶解过程,可使甘油三酯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使油脂酸度增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氧化;
●化学过程:在氧气、紫外线、水等外界因素作用下 所引起的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水解和自身 氧化过程。铜、铁、锰等金属离子可催化油脂的氧化 过程。油脂的自身氧化是引起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
6
二、冷饮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1、 液体饮料 ●液体饮料的加工工艺包括水处理→糖浆(果汁) 杀菌过滤→空瓶洗消和沥干→汽水混合灌装→压盖 →装箱和检验等环节。
①水的卫生:去除悬浮性杂质(初级处理)和溶解 性杂质(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
11.10.2020 4:42
食品卫生学
7
②包装容器的卫生:包装容器的材料应无毒无害并具 有一定的稳定性,即耐酸、耐碱、耐高温和耐老化。
食用油脂卫生及其管理 ppt课件
![食用油脂卫生及其管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2796367375a417866f8f29.png)
90.0
二、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学问题
3.棉酚 (gossypol)
棉酚(游离型和结合型)、棉酚紫、棉酚绿; 具有毒性作用的是游离棉酚; 热榨法生产的棉籽油游离棉酚含量为冷榨法的 1/20~1/10。 我国规定:
食用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0.02%。
棉酚中毒
①慢性中毒(烧热病、糊口病 ): 长期少量食用冷榨法生产的毛棉籽油引起。 临床特征:皮肤灼热、无汗、头晕、心慌、无力、 低钾血症、性功能减退及不育症等。 ②急性中毒 一次食用大量的毛棉籽油引起。 主要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四肢
二、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学问题
组织残渣和微生物
酯解酶
酶解过程:
甘油 三酯
脂肪酸 甘油
酮酸、甲醛 酮等
酮式酸败
二、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学问题
水解和自动氧化:
铜、铁、锰等
紫外线和氧
脂肪酸
过氧化物
醛、酮、醇
自动氧化是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
二、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学问题
2.常用的卫生学评价指标
酸价(acid value, AV):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 肪酸所需KOH 毫克数。 我国规定: 食用植物油AV ≤3mg/g;猪油AV≤1.5mg/g 牛油、羊油AV ≤2.5mg/g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AV≤5mg/g
二、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学问题
2.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油料种子的污染; 油脂加工过程中受到的污染; 使用过程中油脂的热聚。
我国规定食用植物 油B(a)P≤10g/kg
不同原料处理方法生产的椰子油中B(a)P 含量 原料处理方法 未干 晒干 B(a)P 含量(μg/kg) 0.3 3.3
烟熏干
“油脂氢化”:指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氢 加到甘油三酯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上的过程。
《油脂的安全与卫生》PPT课件
![《油脂的安全与卫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bb58330975f46526d3e10b.png)
油脂的安全与卫生
精品文档
油脂的安全与卫生 一 油脂的介绍 二 案例及其分析 三 变质及控制措施
精品文档
一 油脂的介绍
油脂的定义 油脂的分布 油脂对人体的营养价值
精品文档
1 油脂的定义
油和脂肪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统称为 油脂。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 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它是油 料在成熟过程中由糖转化而形成的一种 复杂的混合物,是油籽中主要的化学成 分。油脂的主要成分是各种高级脂肪酸
油脂的卫生标准
项目 酸价(KOH)/(mg/g) 过氧化值/(g/100g) 丙二醛 (mg/100g) 铅(Pb)/(mg/kg)
指标 ≤1.5 ≤0.2 ≤0.25 ≤0.2
总砷(以As计)/(mg/kg) ≤0.1
精品文档
油脂的酸败
空气中的氧气、日光、微生物、酶、水 等作用,稳定性较差的油脂分子逐渐发 生氧化及水解反应,产生低分子油脂降 解产物从而发生不愉快的气味,味变苦 涩,甚至具有毒性。
精品文档
2) 有机溶剂
如果用有机溶剂浸提制取的植物油,若溶 解的不彻底,就会有少量有机溶剂残留在油 脂中。
制取油脂过程中如果精炼不良,其中的磷
脂、固醇、脂、皂素等有机溶剂也不能有效
地去除而使油脂质量不合格,从而对人体健
康造成危害。
精品文档
3)有毒物质
多环芳烃 棉酚 芥子甙 芥酸 杂环胺
精品文档
二 案例及其分析
• 1 “口水油” • 2 “地沟油”
精品文档
案例一: “口水油”
• “口水油”, 即头天客人吃 剩下的沸腾鱼 汤,晚上大厨 只简单再加工 一下,第二天 又用在新一道 沸腾鱼里的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油脂的安全与卫生 一 油脂的介绍 二 案例及其分析 三 变质及控制措施
精品文档
一 油脂的介绍
油脂的定义 油脂的分布 油脂对人体的营养价值
精品文档
1 油脂的定义
油和脂肪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统称为 油脂。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 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它是油 料在成熟过程中由糖转化而形成的一种 复杂的混合物,是油籽中主要的化学成 分。油脂的主要成分是各种高级脂肪酸
油脂的卫生标准
项目 酸价(KOH)/(mg/g) 过氧化值/(g/100g) 丙二醛 (mg/100g) 铅(Pb)/(mg/kg)
指标 ≤1.5 ≤0.2 ≤0.25 ≤0.2
总砷(以As计)/(mg/kg) ≤0.1
精品文档
油脂的酸败
空气中的氧气、日光、微生物、酶、水 等作用,稳定性较差的油脂分子逐渐发 生氧化及水解反应,产生低分子油脂降 解产物从而发生不愉快的气味,味变苦 涩,甚至具有毒性。
精品文档
2) 有机溶剂
如果用有机溶剂浸提制取的植物油,若溶 解的不彻底,就会有少量有机溶剂残留在油 脂中。
制取油脂过程中如果精炼不良,其中的磷
脂、固醇、脂、皂素等有机溶剂也不能有效
地去除而使油脂质量不合格,从而对人体健
康造成危害。
精品文档
3)有毒物质
多环芳烃 棉酚 芥子甙 芥酸 杂环胺
精品文档
二 案例及其分析
• 1 “口水油” • 2 “地沟油”
精品文档
案例一: “口水油”
• “口水油”, 即头天客人吃 剩下的沸腾鱼 汤,晚上大厨 只简单再加工 一下,第二天 又用在新一道 沸腾鱼里的油。
精品文档
《油脂的安全与卫生》课件
![《油脂的安全与卫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af2d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7.png)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油脂的营养价值与功能
• 总结词: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具有提供能量、维持生理功能 等作用。不同油脂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也有所不同。
• 详细描述: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油脂中的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 脂肪酸两大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对人体的营养价值和功 能也有所不同。例如,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脂中,能够提供能量和维持生理功能;而不饱和脂肪酸则主要存在 于植物油脂中,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此外,油脂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等营养素,具有抗氧化、抗 衰老等作用。
执行机构
我国负责油脂安全与卫生标准执行与监 管的机构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这些部门 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法规和标准,并监 督和检查油脂生产、加工、储存、运输 、销售等环节的安全与卫生情况。
VS
监管措施
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油脂安全 与卫生标准的执行,包括定期对市场上的 油脂产品进行抽检、对生产加工企业进行 现场检查、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等。这 些措施旨在提高油脂安全与卫生水平,保 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2023
REPORTING
《油脂的安全与卫生 》ppt课件
2023
目录
• 油脂的简介 • 油脂的安全性 • 油脂的卫生 • 油脂的安全与卫生法规 • 油脂安全与卫生的实践建议
2023
PART 01
油脂的简介
REPORTING
油脂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根据来源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两大类。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件—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件—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29e6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0.png)
四、食用油脂的卫生管理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各种食用油的卫生标准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
规定
谢 谢
油脂酸败
3.油脂酸败的卫生学评价指标 过氧化值:增高,早期指标,标准 <0.15% 酸价: 增高,正常值 < 4-5 羰基价: 增高,晚期指标正常值 < 20mg/Kg 丙二醛含量:猪油最灵敏指标
酸败后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变化
A.营养价值降低,高度酸败时完全失去价值。 油脂本身不饱和脂肪酸破坏,脂溶性维生素 破坏,A、D、E、
1 .0 2 0 .4 4
正戊烷
1 .4 5 1 .3 8
1 .3 6
1 .2 7 0 .5 2
1 .4 8 0 .8 9
2 ,2 -二 甲 基 丁 烷 0 .6 7 1 .1 8
0 .7 7
1 .1 7 0 .7 3
1 .0 2 0 .7 2
2 ,3 -二 甲 基 丁 烷 1 8 .3 9 1 9 .8 2
未 知 组 分 X4
1
1
1
1
0 .1 5
0 .1 0 1
环己烷
4 .2 6 2 .1 6
3 .2 9
3 .2 8 4 .1 3
2 .2 0 2 .5 6
苯
0 .0 6 0 .11
0 .0 9
0 .1 3 0 .11
0 .0 9 0 .0 9
甲苯
0 .0 3 0 .0 3
0 .0 1
0 .0 7 0 .0 7
B.酸败的氧化产物对机体的酶系统有破坏作用。 C.引起食物中毒 D.油脂氧化产物引起肿瘤 E.长期食用引起动物生理变化
预防油脂酸败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浸出法
●浸出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将植物组织中的油脂分离出来, 然后再将有机溶剂去除,获得毛油。我国常用的溶剂 为轻汽油(沸点60℃~90℃),是石油的低沸点分馏 物,它的主要成分为已烷和庚烷。
二、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问题
1、食用油脂酸败的原因 ●生物学因素:由动植物的组织残渣和微生物中的酶 引起的酶解过程,可使甘油三酯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使油脂酸度增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氧化; ●化学过程:在氧气、紫外线、水等外界因素作用下 所引起的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水解和自身 氧化过程。铜、铁、锰等金属离子可催化油脂的氧化 过程。油脂的自身氧化是引起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
食用油脂的卫生和管理
一、 油脂的加工方法
(一) 精炼法 ●精炼法用于动物油脂加工,将动物组织在高温下熔 炼,再经压榨或过滤取油。
(二)压榨法 ●压榨法多用于加工植物油,分热榨和冷榨。热榨是 先将油料种子焙炒后再榨取,这种方法出油率较高, 杂质少,因为加热破坏了种子内的酶类、抗营养因子 和有毒物质。冷榨是种子不经加热直接压榨,出油率 较低,杂质多。
三、高温加热油脂的毒性及其预防
(一)高温加热油脂的毒性
1、 感官性状的变化 ●高温加热油脂可使油脂感官性状发生变化,如油脂 色变深变黑、变粘稠等。 2、 营养价值降低 ●高温加热油脂可使油脂中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 素遭到破坏,油脂的消化吸收率降低,其营养价值 也随之降低。
3、 产生有害气体 ●油脂高温加热时,甘油和脂肪酸经脱水生成丙烯醛、 低分子碳氢化合物,这些物质有强烈刺激性臭味,随 油烟一起挥发对人体带来危害。
(1)杀菌:熬料时一般温度控制在68℃~73℃,加 热30分钟或85℃,加热15分钟。杀菌后应在4小时内 将温度迅速冷却至20℃以下。 (2)生产过程重金属:铅 (3)包装卫生
3、固体饮料
(1)蛋白型固体饮料:以糖、乳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植物 蛋白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辅料,食品添加剂制成。 (2)普通型固体饮料:以糖、果汁、食用植物浓缩提取物为主 要原料,加入适量辅料、食品添加剂经脱水制成。 (3)焙烤型固体饮料:以焙烤后的咖啡豆磨碎所提取的浓缩物 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辅料、食品添加剂经脱水制成。
●固态饮料包括麦乳精、果味粉和咖啡等。
一、冷饮食品原料的卫生要求
1、冷饮食品用水卫生: ●加工冷饮食品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若使 用地面水,则水源周围应无污染源。原料用水必须 经沉淀、过滤(砂滤)和消毒,并达到国家生活饮 用水质量标准。
2、原辅材料卫生: ●原辅料如白砂糖、绵白糖、淀粉糖浆、果葡糖浆,
2、食用油脂酸败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1) 感官性状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使 油脂带有不愉快的气味和滋味,即所谓的哈喇味。
(2)营养物质被破坏,导致食用价值降低 ●食用油脂中的亚油酸、维生素A、D在油脂酸败过程中可因 氧化遭到破坏。
(3)对人体的损害作用 ●油脂酸败产物对机体的酶系统如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 化酶等有明显破坏作用,影响体内正常代谢,危害人体健康。
二、冷饮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1、 液体饮料 ●液体饮料的加工工艺包括水处理→糖浆(果汁) 杀菌过滤→空瓶洗消和沥干→汽水混合灌装→压盖 →装箱和检验等环节。
①水的卫生:去除悬浮性杂质(初级处理)和溶解 性杂质(电渗析法和应无毒无害并具 有一定的稳定性,即耐酸、耐碱、耐高温和耐老化。
③杀菌:巴氏消毒、超高温瞬时杀菌、加压蒸气杀菌、 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
④罐装卫生:罐装间应与其它加工间隔开;罐装间进 行空气消毒。
⑤灌装间的环境卫生(防止污染):罐装前后均应对设备、 管道、贮料容器等进行清洗、消毒。罐装后对成品必 须彻底杀菌,灭菌后的产品其卫生指标应符合冷饮食 品卫生标准。
2、 冷冻饮品
3、防止油脂酸败的措施
(1) 从加工工艺上确保油脂纯度 ●在加工过程中油脂应避免动植物组织残渣的存在;控制水 分含量,我国规定含水量不得超过0.2%,防止微生物污染。
(2) 采用正确的贮存方法 ●油脂适宜的贮存条件是密封、隔氧、避光、低温;在加工和 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重金属污染。
(3) 添加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没食子酸丙酯(PG),维生素E对热稳定,与BHA、 BHT 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其添加量在动物脂肪为0.001~0.5%、 植物油为0.03~0.07% 。
食品卫生学
1
第五节冷饮食品食
用油脂等的卫生及 管理
*
■冷饮食品是冷冻饮品和饮料的总称。 ▼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冰棍、雪糕和食用冰; ▼饮料按物态可分为液态饮料和固态饮料。
●液态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普通汽水、可乐型饮料、 茶饮料)、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发酵型和 非发酵型)、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矿泉水 和纯净水)等。
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和果蔬汁等,必须符合国 家相关的卫生标准。
●碳酸饮料使用的二氧化碳,须经净化系统处理, 纯度应大于99%且不允许含有CO、SO2、H2、 NH3、矿物质等杂质。 ●各种原铺料应符合国家有关的卫生标准,不得使 用变质、霉变、虫害及对危害人体健康的原辅料。
3、食品添加剂: ●冷饮食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较多,包括甜味料 、酸味剂、着色剂(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防 腐剂、乳化剂、增稠剂和食用香精等。在使用范围和 剂量上必须符合国家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的有关规定。
●水分含量、有毒金属等化学性污染值得注意。我国卫生标准 中规定:固体饮料的水分含量不得>4%,蛋白型固体饮料中蛋 白质含量≥4%,焙烤型固体饮料咖啡因含量≥3%。
三、冷饮食品的卫生管理
(1)严格执行冷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 企业经营卫生许可证制度。 (2)严格从业人员及经销摊贩的健康体检和培训制度 (3)冷饮食品生产单位应远离污染源,周围环境应经常 保持清洁 (4)冷饮食品企业应有与生产规模和产品品种相适应的 质量和卫生检验能力。 (5)产品包装要完整严密,做到食品不外露。 (6)加强宣传食品卫生知识,预防食物中毒及食品污染 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