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界面与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设计与表征进展
姓名:卢刚班级:材研1005 学号:104972100244
摘要:本文简述了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着重介绍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改进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face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mainly introduces some methods about the UI improvement of the polymer-based composites.
1引言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由纤维和基体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复合材料具备了原组成材料所没有的性能,并且由于界面的存在,纤维和基体所发挥的作用,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存在的。
界面是复合材料组成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结构与性能,以及粘合强度等因素,直接关系到复合材料的性能。所以,复合材料界面问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科学的发展为复合材料界面的分析表征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动态力学分析、原子粒显微镜等,在复合材料界面分析表征中得到充分利用,为揭示界面的本质、丰富界面的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2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2.1界面的形成
复合材料体系对界面要求各不相同,它们的成形加工方法与工艺差别很大,各有特点,使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十分复杂,理论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增强体与基体在一组份为液态(或粘流态)时的接触与浸润过程。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要求组份间能牢固的结合,并有足够的强度。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材料在界面上形成能量最低结合,通常都存在一个液态对固体的相互浸润。所谓浸润,即把不同的液滴放到不同的液态表面上,有时液滴会立即铺展开来,遮盖固体的表面,这一现象称为“浸润”。
第二阶段:液态(或粘流态)组份的固化过程,即凝固或化学反应。固化阶段受第一阶段的影响,同时它也直接决定着所形成的界面层的结构。以固热性树脂的固化过程为例,固化剂所在位置是固化反应的中心,固化反应从中心以辐射状向四周扩展,最后形成中心密度大、边缘密度小的非均匀固化结构,密度大的部分称为胶束或胶粒,密度小的称胶絮。
2.2界面的作用机理
在组成复合材料的两相中,一般总有一项以溶液或熔融流动状态与另一固相相接处,然后进行固化反应使两相结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两相间的作用和机理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总结为以下几种理论,包括:1、浸润吸附理论,2.、化学键理论,3、扩散理论,4、电子静电理论,5、机械联结理论,6、变形层理论,7、优先吸附理论。
1)浸润吸附理论:浸润吸附理论认为,高聚物的黏结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聚物大分子借助于宏观布朗运动从溶液或熔融体中,移动到被粘物表面;再通过微布朗运动,大分子链节逐渐向被粘体表面的极性基体靠近。没有溶剂时,大分子链节只能局部靠近表面,而在压力作用下或加热使黏度降低时,便可与表面靠得很近。
第二阶段:发生吸附作用。当被粘体与黏结剂分子间距<0.5nm时,范德华力开始发生作用,从而形成偶极-偶极键、偶极-诱导偶极键、氢键等。
2)化学键理论(在复合材料组分之间发生化学作用,在界面上形成共价键结合.)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偶联剂分子应至少含有两种官能团,第一种官能团在理论上可与增强材料起化学反应,第二种官能团在理论上应能参与树脂的固化反应,与树脂分子链形成化学键结合,于是,偶联剂分子像“桥”一样,将增强材料与基体通过共价键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了。例如,使用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乙基三氯硅烷和乙烯基烷氧基硅烷及二烯丙基烷氧基硅烷于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体系中。结果表明含不饱和基硅烷的制品强度比饱和基的高出几乎2倍,显著地改善了树脂/玻璃纤维两相间的界面黏结。
3)扩散理论(在复合材料组分之间发生原子或分子间的扩散或反应,从而形成反应结合或扩散结合。):Barodkuu提出了高聚物-高聚物粘结作用的扩散理论,其观点是:高聚物之间的粘结作用与其自粘作用(同种分子间的扩散)一样,也是高聚物分子链及链段的相互扩散(不同种分子)引起的,由此而产生强大的粘接力。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基于高聚物的最根本特征:大分子链结构及柔顺性。两相高聚物分子的相互扩散实际是相互溶解,相互溶解能力的大小由溶解度参数决定,溶解度参数越相近,二者越容易互溶。偶联剂的使用使这一理论在纤维复
合材料领域中得到应用。近年来所提出的相互贯穿网络理论实际上是化学键理论和扩散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的结合。
4)电子静电理论(当复合材料不同组分表面带有异性电荷时,将发生静电吸引。):根据:当两种电介质相接触时,会产生接触起电现象。另外,在一定条件下,当从被粘物表面剥离粘接剂薄膜时,由于放电和发射电子而产生特殊声响和发光现象。静电理论认为:粘接剂-被粘体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二者各为一极板,相互接触而使电容器充电,形成双电层。于是,粘接破坏就相当于电容器被分开,粘接功就相当于电容器分开时要抵抗的静电引力。
5)机械联结理论:粘接剂与被粘体的粘接存粹基于机械作用,首先液态粘接剂渗入被粘体的空隙内,然后在一定条件下粘接剂凝固或固化而被机械地“镶嵌”在孔隙中,于是便产生了犹如螺栓、钉子、钩子那样的机械结合力。由此可见,机械结合力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几何因素。事实上,机械理论是与其他粘接理论的协同作用的理论,没有一个粘接系统是只由机械作用而形成的。
6)变形层理论:聚合物复合材料固化时,聚合物将产生收缩现象,而且基体与纤维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因此在固化过程中,纤维与基体界面上就会产生附加应力,这种附加应力会使界面破坏,导致复合材料的性能下降。在外载荷作用产生的应力,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因为从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可知,纤维与树脂的界面不是平滑的,结果在界面上某些部位集中了比平均应力高的应力。这种应力集中将首先使纤维与基体间的化学键断裂,使复合材料内部形成微裂纹,这样也会使复合材料的性能下降。
7)优先吸附理论:树脂胶液中,各组分在玻璃纤维上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有先有后,纤维表面优先吸附基体体系中的助剂,如胺类固化环氧树脂时,纤维表面优先吸附胺,使界面层基体内分布为一梯度,最后导致界面层结构与性能也具有梯度变化,这样有利于消除应力,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界面及界面改进方法
界面结合强度低,则增强纤维与基体很容易分离,在材料的断面可观察到脱粘、纤维拔出、纤维应力松弛等现象,起不到增强作用,但界面结合强度太高,则增强纤维与基体之间应力无法松弛,形成脆性断裂。在研究和设计界面时,不应只追求界面粘结而应考虑到最优化和最佳综合性能。
3.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改善原则
1)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中,首先应考虑如何改善增强材料与基体间的浸润性。一般可采取延长浸渍时间,增大体系压力,降低熔体粘度以及改变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