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解说词俄国

合集下载

大国崛起之俄国的发展之路

大国崛起之俄国的发展之路

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的实施,使得苏联的经济得到了复 苏。新经济政策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 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 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斯大林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

废除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说:“我们所以 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 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 我们就把它抛开”。利用工农业“剪刀差” 的方式积累工业化资金,为保护农民而推 行的新经济政策被舍弃。
斯大林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

成功的光芒掩盖了快速工业化背后的问题。 1. 经济发展不均衡,重工业、军事工业有了突 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轻工业、农业受到了很大的 伤害,特别是农业。 2. 人民的生活没有能得到重大的改善,没有能 够和工业发展同步得到改善,到斯大林逝世的时 候,人均的粮食的产量、人均的肉类的产量,还 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


叶卡捷琳娜宣称自己是彼得一世的继承者, 俄国将重新回到彼得一世开创的道路上。 她倡导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试图采 用与彼得大帝不同的方式来推进改革。她 大力发展教育,对外扩张国土。 《新法典》这一最为关键性的改革无果而 终,叶卡捷琳娜未能改变俄国社会的实质。
各类政治制度探索时期
俄国的发展时期



彼得大帝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 各类政治制度探索时期 列宁时期 斯大林时期
彼得大帝时期


用野蛮的方式推动着俄罗斯的改革。在社 会生活方面,他强制改变人民的生活习惯, 推行西欧的礼仪服饰;在军队管理方面, 完全参照欧洲强国的模式编制和训练;在 工业方面,建立了大量的工厂。 彼得大帝的改革把所有人推向了忍耐的极 限,他强加给俄国人的压力,已经无人能 够承受。在他死后不久,俄国又回到改革 之前的状态。

关于大国崛起解说词

关于大国崛起解说词

关于大国崛起解说词关于大国崛起解说词5篇关于大国崛起解说词1由于战争条件呢,采取了一种几乎是24小时工作制,就是机器不歇人休息,轮班倒制度,所以西伯利亚的工业也很快地发展起来了。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

1945年5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的顶端。

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共损失兵力1000万,占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伤亡人数的73%,苏联以2000万人的牺牲为代价,捍卫了正义,捍卫了和平。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页,仅此一点,苏联就无愧于一个大国的称谓!在德军败局已定的1945年2 月,当时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三个国家——美国、苏联、英国的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雅尔塔会晤,一起商谈确立战后的世界格局。

这是世界对苏联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的承认,也是对苏联所承担的大国责任的尊敬。

在20世纪中叶的万里晴空之下,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隔洋相望,共同主导了世界未来几十年的走向。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闯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镌刻着“苏联”的字样。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

从太空俯瞰地球,是人类文明的高度,也是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

任时光流逝,这一高度将永载史册。

而能否超越这一高度,将取决于俄罗斯一代代领航者的视野是否足够高远。

这是一本被封存了五十年的书,它的作者是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

1935年,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苏联,在苏联他处于鲜花和欢呼之中。

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大国崛起-俄国 。

大国崛起-俄国  。

2004 年服务业产值 42035 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重为 25% 。 2004 年服务 业从 业人口4008.4万人,占总就业人 口(6732.2万)的59.6%。
俄罗斯是教育大国,自然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 俄罗斯是教育大国,自然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高 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航空航天、 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 工程技术领域亦属世界一流。 工程技术领域亦属世界一流。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拥有优 秀传统和鲜明风格。 秀传统和鲜明风格。 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世 界上享有盛誉,建于1755年。 界上享有盛誉,建于 年
2004 年农业产值为 农业产值为13663 同比增长1.6% 。 农 亿卢布 ,同比增长 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 万人, 业人口 万人 口的9.9%。 农牧业并重,主要 口的 。 农牧业并重, 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 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 玉米、水稻和豆类。 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 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 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 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 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 猪业。 猪业。
俄罗斯军事非常强大。他和美 俄罗斯军事非常强大。 国一样拥有着全球最强大的核武库。 国一样拥有着全球最强大的核武库。 它的武装力量主要由陆军、空军、 它的武装力量主要由陆军、空军、 海军三大军种和战略导弹兵、 海军三大军种和战略导弹兵、太空 空降兵三个兵种组成。 兵、空降兵三个兵种组成。武装力 量中军人数量为113.4万人。武装 万人。 量中军人数量为 万人 力量除正规军外,还包括边防、 力量除正规军外,还包括边防、内 安全、政府通讯、 务、安全、政府通讯、民防和铁道 部队。 部队。
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 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 交通部门齐全 铁路,公路、航空、内河、 铁路,公路、航空、内河、 海洋、,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海洋、,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以铁路、管道为主。 以铁路、管道为主。铁路在 欧洲部分比较密集, 欧洲部分比较密集,以莫斯 科为中心呈放射状。西伯利 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 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 称为亚欧大陆桥。 称为亚欧大陆桥。管道主要 运输石油、天然气。 运输石油、天然气。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

实行新经济政策
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 在农业方面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 余粮收集制, 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 自己支配。 自己支配。 在商业领域,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 在商业领域 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 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重新建立银 行系统。 行系统。 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允许部分恢复小型私人 企业。 企业。
在军事上,改革军事, 在军事上,改革军事,加强国 夺取出海口。 防,夺取出海口。 特别是彼得一世发动对瑞典的战 争。 战争的结果急剧地改变了俄国在 欧洲的地位, 欧洲的地位,使俄国从此在欧洲乃 至世界崛起。 至世界崛起。
彼得一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 的窗户, 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 改革的道路。 改革的道路。他扶植工场手工业的 发展,将俄国野蛮人民带向了文明。 发展,将俄国野蛮人民带向了文明。 改革中,彼得一世排斥本国历史, 改革中,彼得一世排斥本国历史, 用野蛮和暴力的方式推动俄国文明 的进程。 的进程。 他留下了一个空前强大,但在精神 他留下了一个空前强大, 上却失去平衡的俄罗斯帝国。 上却失去平衡的俄罗斯帝国。
以彼得大帝继承者自居的叶卡捷琳 娜二世,采用对内专制、对外扩张的 娜二世,采用对内专制、 方式,追求俄罗斯的强大。 方式,追求俄罗斯的强大。 俄罗斯帝国从土耳其手中夺得了通 往黑海的入海口,三次瓜分波兰, 往黑海的入海口,三次瓜分波兰,北 美洲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阿留申 群岛归属俄国版图。 群岛归属俄国版图。 俄国成为地跨欧、亚、美三洲的 超级大帝国, 超级大帝国,女皇本人则成为俄国历 史上第二个被称为“大帝”的君主。 史上第二个被称为“大帝”的君主。

俄罗斯崛起讲稿

俄罗斯崛起讲稿

校本课程——《大国崛起》系列之俄国之崛起目录俄国之概况俄国崛起之路俄罗斯再度崛起之优势与制约因素英国之概况一.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位臵: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

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

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33807公里。

2.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3.国名: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Россия)。

4.人口:1.43亿人(截至2013年1月1日)。

民族193个,其中俄罗斯族占77.7%,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巴什基尔、楚瓦什、车臣、亚美尼亚、阿瓦尔、摩尔多瓦、哈萨克、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等族。

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

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

根据全俄民意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50-53%的俄民众信奉东正教,10%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0.8%信奉佛教。

二.政治状况1.国家元首: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ПУТИН)。

2012年3月4日当选,5月7日宣誓就职。

2.议会:俄罗斯联邦会议(议会)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

(一)联邦委员会目前共166名代表(议员),由每个联邦主体的权力代表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各一名代表组成。

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

联邦委员会主席瓦莲京娜·伊万诺芙娜·马特维延科(女)(ВалентинаИвановнаМАТВИЕНКО),2011年9月21日当选。

俄国崛起

俄国崛起
为全人类提供 了前无古人的经验和思考。今天,俄罗斯人正在为民族 复兴而努力,这个民族的未来值得期待……
《大国崛起》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苏联的《风云新途》使我明白了要敢于实践,走上正确的道路, 苏联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而杰出人物也为历 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列宁与斯大林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对历史发展 的独特见解,为苏联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作出了贡献。 美国的《新国新梦》为我们讲述了美利坚民族摆脱英国的殖民 统治—建国-南北战争胜利了的过程。 再对比同一时期的中国,却正处于君权神授的封建王朝时期, 不禁令人感慨万千。古时的人民毫无拼搏进取之心,只满足于现状,再 加上闭关锁国的束缚条件,使国人认识不到如今的封建落后与腐朽,才 造就了当时在世界地位中的微不足道。但这只是当初18世纪的中国, 好在如今的中国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正确的选择了发展社会主义道 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等的领导下,中国已经与世界齐步, 并超越了世界,成为又一个崛起的新大国。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久……中国一定会成为大国中的大国!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 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 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 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 、英国、法 国、 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 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 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 力求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在 风云四起的时代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 寻找各国在强国过程中创造的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在探索从未有人实践 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列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将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保护了农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 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 列宁去世后,在面临封锁和战争威胁的国际环境下,斯大林决 定加快工业化进程,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随着两个 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令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中 的欧美各国惊叹不已。工业化成就的光芒掩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 性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而很快到来的二战检验了这一工业化成果。 苏联新工业区的威力和苏联人民的巨大牺牲,使它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也赢得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地位。 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苏联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无古人 的经验和思考。今天,俄罗斯人正在为民族复兴而努力,这个民族的 未来值得期待。

大国崛起_俄国

大国崛起_俄国

大国崛起——俄罗斯
扩张之后的俄国,处于落后之中,彼得一世能够奋力向欧洲学习,并且不惜动用兵力镇压以此带来的叛乱,战败之后,俄国能够飞速学习,是更加不易的。

后期,农奴制对苏俄的危害很大,面对矛盾,君皇尝试改革,却无法通过自己的改革来推翻自己,她根据法国的例子,使更多的人变成农奴,对外扩张,对内专制。

使得俄罗斯领土极度扩张,女皇也因此被称为大帝。

俄国甚至打败了拿破仑的军队。

而俄罗斯在工业上和欧洲强国的差距,带来战败,俄罗斯又一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俄罗斯一次次的改革,相比一成不变的中国,俄国确实有着其强大。

在如此环境下,终于有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苏联的经济政策,得益于列宁的正确决策,他把资本主义的资本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而斯大林则再次推行新的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下,苏俄的工业落后,此时斯大林以中国的现状为反例,努力发展重工业。

苏联人做了很大的规划,发展计划经济,逃避了从美国蔓延开来的经济危机。

强大的五年建设计划,使得苏联变得强大。

苏联的经济发展,是如此的迅速,似乎如今的中国,也在不断地向当时的苏联学习。

但是似乎没有能取得像当时苏联那般伟大成就。

但是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会更加美好。

而与此同时,过快的发展,使得苏联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也没有因此可以得到改善,甚至退后许多。

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不容许这种发展方式的。

相信中国的发展,有了此先例,中国一定可以用这种方式,发展得更加强大,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一定可以成为和谐稳定的新社会。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八集:寻道图强(俄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八集:寻道图强(俄国)

第八集:寻道图强(俄国)在亚欧大陆北部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

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一方面,为了追赶欧洲Array强国的现代化步伐,它的一代君主曾以学生身份四处寻师问道;另一方面,它又凭借传统的君主统制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帝国,并以欧洲事务仲裁者的身份逞雄一时。

从18世纪初开始,由沙皇主导的改革,使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

在寻找自己发展道路的两个世纪里,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第八集寻道图强从每年的10月起,俄罗斯开始进入了长达六个月的漫长冬季。

1698年10月,莫斯科弥漫着比严寒更加肃杀的恐怖气氛。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1000多名谋反的射击军官兵,被车裂、枭首和绞刑处死。

受刑的人们以一种殉道者的姿态面对最残酷的惩罚,他们手中举着蜡烛,大声地唱着赞美诗,在他们脸上表现出来的是愤怒,而不是对死亡的恐惧。

监刑的是沙皇彼得一世,俄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彼得大帝。

射击军为什么要反叛自己的君主呢?这与彼得一世做的一件看上去离经叛道的事情有关。

一年前,沙皇曾匿名前往西欧留学。

荷兰赞丹,今天这里是一处普通的欧洲小镇。

三百多年前,这里却是欧洲最大的造船中心之一,这里建造的船只航行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1697年8月,赞丹来了一群学习造船的俄国留学生。

学生中有一个名为彼得的人,自称是个下士。

这个身高两米多的下士,就是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和工匠们住在一起,吃粗茶淡饭,凿木头、造军舰、学驾船,由于手艺出色,他被师傅和工友们推荐为“优秀工匠”。

除了荷兰,彼得一世还到了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等国家,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采访: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萨哈洛夫他在荷兰学习城市建设,在英国学习建筑学,他还获得了相应的证书。

中考复习之大国崛起之俄国

中考复习之大国崛起之俄国

大国崛起之俄国沙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俄——苏联——俄罗斯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废除了封建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一战前,与英国、法国结成三国协约集团,并参加了一战。

受到战争的沉重打击,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沙皇专制,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迫使彼得格勒人民不得不在列宁的领导下,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3、为巩固政权,新生的苏俄采取了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方面的措施,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和叛乱,保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4、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1921年由列宁领导实施了新经济政策,这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1922年,成立苏联,壮大了国家力量;在斯大林领导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但也导致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出现,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1941年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在欧洲战场扩大。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展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先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参加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与中、美、英等国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最终参与了攻克柏林的战役,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

6、二战后,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结成“华约”集团,与美国为首的“北约”展开“冷战”对抗,即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对抗。

1991年底,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对抗随之崩溃。

7、二战后,苏联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反而导致民族分离情绪高涨,“八一九事件”的发生则加速了苏联的分离,1991年底,随着独联体的建立,《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从法律上终止了苏联的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大国崛起俄国总结知识点

大国崛起俄国总结知识点

大国崛起俄国总结知识点俄罗斯崛起的根源俄罗斯崛起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后。

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转型时期。

在社会主义体制崩溃后,俄罗斯陷入混乱和困苦之中,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都面临了严重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政府和社会积极寻求改革和现代化,并逐渐崛起为一个全球性大国。

俄罗斯的崛起得益于其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这些资源成为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俄罗斯的资源储备不仅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也让俄罗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输出国之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俄罗斯的崛起也受益于国际市场对能源的需求。

俄罗斯的崛起也得益于其对外政策的调整和取得的成绩。

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角色的塑造,让其在国际舞台上渐渐崭露头角。

近年来,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主导作用,以及其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表态和行动,都体现了俄罗斯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实力和影响力。

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俄罗斯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也为其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持。

俄罗斯崛起的挑战和机遇俄罗斯崛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依然存在着问题。

俄罗斯经济过于依赖能源出口,这让其经济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动和影响。

同时,俄罗斯的制度和管理体系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和变化。

另外,俄罗斯的崛起也面临着地缘政治上的挑战。

俄罗斯周边地区和欧亚国家的政治动荡和地缘政治竞争,也给俄罗斯的崛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尤其是乌克兰危机和俄罗斯与北约的矛盾,让俄罗斯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陷入了一些困境。

然而,俄罗斯崛起也带来了诸多机遇。

俄罗斯在全球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作用,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也在全球能源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同时,俄罗斯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实力和作用,也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提供了保障。

俄罗斯崛起对世界的影响俄罗斯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

俄罗斯的大国崛起

俄罗斯的大国崛起

国防战略论文《正在崛起的俄罗斯》正在崛起的俄罗斯1.国防形势:俄罗斯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集中体现在建立单极世界与多极世界斗争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极力主张美国主宰下的单极世界,以武力解决重大国际政治问题.俄罗斯主张建立各国平等、利益平衡、以国际法准则为基础的多极世界。

俄罗斯认为,当前国际军事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1.爆发大规模战争包括核大战的威胁在减少;2.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制在发展;3。

多个地区力量中心正在形成;4.民族、种族和宗教极端主义在发展;5。

分立主义盛行;6。

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升级;7.地区军备竞赛在加剧;8.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在扩散;9。

信息对抗在加剧;10.有组织犯罪、恐怖主义、非法倒卖武器和毒品活动规模在扩大;11.美国建立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势头越来越大,修改和反对修改反导条约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俄罗斯认为,目前,俄联邦及其盟国的军事安全面临一系列潜在的外部威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10个:(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削弱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其他领域的地位,加紧削弱俄罗斯在欧洲、中东、外高加索、中亚和亚太地区的地位,阻挠俄罗斯成为多极世界中有影响的一极,在解决重大的国际安全问题时无视俄罗斯的利益;(2)北约集团还在加强,东扩已迈出重大步伐,它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北约已将不经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便可在其责任区以外使用武力的战略理论付诸实践,北约已把武力行动作为“人道主义干涉”的手段,北约对俄安全的威胁不断增大;(3)在俄边境附近可能出现外国军事基地和大型军事组织;(4)在俄罗斯国界和独联体外部边界附近发生军事冲突,而且这种军事冲突不断升级;(5)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在扩散;(6)一些国家对俄联邦提出领土要求;(7)一些国家对俄内部事务进行无理干涉;(8)针对俄联邦及其盟国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规模迅速扩大;(9)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优势在扩大,试图将俄罗斯排挤出信息服务市场,他们已制定了信息战构想,对俄罗斯及其盟国发动信息战争的可能性在增加;(10)外国特工机构及所操纵的组织在俄领土上的活动猖獗.俄罗斯从对上述威胁的分析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北约本质是一个侵略性、进攻性和冒险性的军事组织,美国和北约的本意是反对俄罗斯的,他们不希望俄罗斯重新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大国,美国和北约不是俄罗斯的盟友和战备伙伴,而是潜在的主要对手和头号假想敌,俄罗斯军事安全的主要外部威胁不是来自南方和东方,而是来自西方。

大国崛起之俄国的发展之路分解

大国崛起之俄国的发展之路分解

大国崛起之俄国的发展之路分解俄国的发展之路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阶段:1.莫斯科公国时期(1147年-1547年):从莫斯科公国起源开始,俄罗斯民族的统一和强大开始形成。

莫斯科公国通过与蒙古帝国保持良好关系,同时逐渐扩张领土,吸纳邻国,增强自身实力。

这一时期,俄国的国土面积明显扩大,对外侵略也开始进行。

莫斯科公国最终获得了独立地位,并在1547年建立了沙皇制度。

2.彼得大帝时期(1682年-1725年):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帝国的创立者,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开始向西方看齐,学习欧洲的技术和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

彼得大帝将首都迁至圣彼得堡,以打开一扇通向欧洲的窗户。

他积极发展海军,建造强大的战舰,加强对外海上贸易,提高俄国的国际地位。

彼得大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军事、经济和文化,对俄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稳定和扩张时期(1725年-1855年):在彼得大帝的继任者和后继者的领导下,俄国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俄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内政,加强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俄国也积极拓展领土,进行战争征服,吞并了波兰、土耳其和日本的一部分领土,使得俄国的领土面积达到历史最大。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作家,如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等。

4.俄国帝国时期(1855年-1917年):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俄国迅速崛起为世界上的大国。

这一时期,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铁路、工厂和矿山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农业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地区的工业发展。

与此同时,俄国还积极扩张领土,征服中亚、远东等地区。

然而,这一时期也面临许多内外挑战,如克里米亚战争、十月革命等。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发展之路是从莫斯科公国时期开始,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并在彼得大帝时期向西方靠拢、进行现代化。

然后,在稳定和扩张时期,俄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内政和扩张战争,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史
• 在1950年以后,苏联工业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发展, 根据联合国统计局发表的世界工业指数,以1950年 各国的工业生产为100,到1980年,苏联和西方国家 的工业生产分别发展为:苏联1264,日本2600,意 大利637,西德516,法国391,美国310,英国190。 即1950~1980年,苏联工业增长远远高于除日本之 外的所有西方发达国家。 • 苏联工业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尤其是进入80年 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速度大大下降了,但是, 苏联工业发展速度仍不亚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史
• 彼得大帝执政时期(1689—1725年)进行初开始改革, 经济上由于国家的扶持而出现近代工业,但农奴制也 日益强化,手工工场基本上也使用农奴劳动。 • 18世纪下半叶叶卡特琳娜二世时期,商品货币关系有 所增长,使用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增多。 • 但是,彼得一世及后来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偏重 现代化“硬件”,却不要西方民主政体的“软件”。 当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后,封建君主制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水平,俄国在同英美法德的竞争中再次处 于劣势。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史
• 1928~1937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 个五年计划,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苏联 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 业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 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国防实力大 大加强,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成 绩辉煌。 • 在苏联,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由于有计划地 发展工业,由于苏联人民的努力,苏联工业以前所未 有的高速度发展。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比1913 年增长11倍左右,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 欧洲第一工业大国。

大国崛起之俄国篇

大国崛起之俄国篇

• 4、村社具有社会二重性和经济二重性。社会 二重性表现为同时向上级行政机构和本村社员 负责。经济二重性指土地、牧场、森林、水源、 道路为公有,房屋、耕畜、农具和园田地为私 有。 • 5、村社是俄国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独特的现 象,在村社内部,土地公有,定期重分,人与 人之间由于土地公有和相当程度上共同耕作保 持一种俄国式的集体主义传统。 • 6、村社意识使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具有不同 于西方的许多特点。
叶卡捷林娜二世改革
• 1、她是远嫁俄国的德国人,像彼得大帝一样有雄 心壮志,并且不遗余力的为实现她的政治梦想而努 力。 • 2、她在俄国开始普及教育,为了筹措教育经费, 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放弃了皇室基金。1775年,在 每一个省会城市都建立了四年制的学校。而在各省 的县城里面则建立了两年制的学校,在18世纪末, 全国有两万多学生在这些学校里学习。 • 3、她要将欧洲的法制引入俄国。她花了两年时间 亲笔起草了《法典起草指导书》,但是却无疾而终。 • 4、她和彼得大帝一样,没有改变俄国社会的实质。
1861年农奴制改革
• 1、俄罗斯由传统封建主义向现代化资本主义的社会转 型,真正起始于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1853—1858年克 里米业战争的失败是促进制度变革、社会转型的直接催 化剂,激起了亚力大山二世农奴制改革的决心。 • 2、1861年,亚历山大正式颁布“大改革”法案,把农 奴从贵族地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建立了个人主义的耕 作制度,并且废除了封建义务,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 3、1861年的大改革建立了农业社会主义的“村社”体 制,使得这个古老遗存变成现实社会的制度和组织。 • 4、1861年农奴制改革加速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俄国开 始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状态。这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 大转折点。经济发展使得俄罗斯工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还使得俄罗斯的市场经济趋向越来越被强化。

《大国崛起(九)》

《大国崛起(九)》

风云苏联
805 朱碧云
看了这么多集《大国崛起》,每一集都令我叹为观止,今天我又为苏联感叹,感叹风云苏联的那段历史。

1924年,所有的苏联人都会记得这一天,在那一年,苏联伟大的领导人——列宁去世了。

这一刻,天天安居乐业的苏联人开始担心苏维埃的明天该怎么办?崇尚英雄,需要英雄,为人类开拓新航道的充任将落在谁的身上?
还记得十月革命,在列宁的带领下,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有了信心,虽然建设新社会是一个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苏联依旧在艰难中昂首挺胸地向前走去。

但,天有不测风云。

1921年,俄罗斯遭遇了大面积的饥荒,3千万灾民无精打采地张开嘴巴,饥肠辘辘地等待着那个是否能见到的,又一天凌晨的太阳。

也许你会说:“天灾无情人有情!”可是,在那样大的灾难面前,列宁依旧保卫新政,引起了人民的极度不满,甚至有的富农为此拿起了武器,在这种压迫下,新经济政策不得不被改变。

改变经济,是经济复活成了国家的首要问题。

那么到底如何才得以是经济快速复活呢?国家选择先向农民入手,从而恢复生长、发展经济。

也许,在这方面,苏联的选择的确十分明智,他们涉及了商业减税,允许了企业的存在,用工业品换农业品,所以恢复了自由贸易,恢复了银行。

英国有让它们骄傲的牛顿,而苏联诞生了列宁。

英国有伟大的瓦特,石油大王哈默在苏联横空出世。

哈默,一代石油大王,对新生的苏俄充满了关注。

也许,苏联是上天注定的发达国家,一切的一切在冥冥之中都如此顺利。

俄国崛起[共5篇]

俄国崛起[共5篇]

俄国崛起[共5篇]第一篇:俄国崛起罗曼诺夫王朝1613年,开创罗曼诺夫王朝,才终于结束。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

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

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

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

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

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

1721年,彼得一世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同年,沙皇俄国与瑞典王国进行北方战争胜利,跻身帝国主义列强,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曾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库页岛、海参崴、外兴安岭、新疆北部等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

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同年2月俄国废除农奴制。

罗曼诺夫王朝(1613年—1917年)是统治俄罗斯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王朝,它也是俄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

俄国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

由于彼得大帝的革新,俄国迅速发展成为东欧的强国。

并在大北方战争中一举打败俄国的夙敌和北方强国瑞典,夺取了芬兰大公国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彼得一世还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彼得一世于1721年加冕为俄罗斯帝国皇帝。

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期,帝国的经济和政治达到顶峰。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俄国的农奴制已经危在旦夕。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决定采取措施,于是有了自上而下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通过改革,俄国开始真正走上了资本主义路线。

1917年,一战即将结束时,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运动,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结束。

俄罗斯解说词

俄罗斯解说词

俄罗斯解说词答:以下是一篇俄罗斯解说词的示例,用于介绍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欢迎各位观众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带大家走进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国度——俄罗斯。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82年,当时东斯拉夫人建立了基辅罗斯。

这个时期,东正教传入,对俄罗斯的文化和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国,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变革,最终在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俄国。

1922年,苏联成立,成为了一个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超级大国,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才独立出来,并继承了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在俄罗斯,你可以感受到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气息。

俄罗斯的饮食习惯非常独特,其中最受欢迎的饮品是伏特加,这是一种世界闻名的烈酒,在北欧寒冷地区非常流行。

此外,俄罗斯的日常饮食以面包为主食,佐以鱼、肉、禽蛋以及蔬菜,口味方面偏爱酸、咸、甜以及微辣的食物。

来到俄罗斯,你绝对不能错过这个国家的名胜古迹。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始建于1703年,是俄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位于北纬60度左右,在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因此每当落日的余晖在天边刚刚消散,东方便晨曦初现。

圣彼得堡因水城风光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北方威尼斯”。

在这里,你可以参观到冬宫、彼得保罗要塞等著名景点。

除了圣彼得堡外,莫斯科也是必游之地。

莫斯科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城市,拥有红场、克里姆林宫等著名景点。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历史传承。

此外,俄罗斯还有许多美丽的城市和景点等待着你的探索。

比如伊尔库茨克、叶卡捷琳堡、摩尔曼斯克等城市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和景点。

无论你是喜欢历史、文化还是自然风光,都能在俄罗斯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喜好。

最后,来到俄罗斯旅游的最佳时间是5月至9月,这期间气温适宜,景色宜人。

同时也要注意防范蚊虫叮咬和携带足够的防晒用品。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九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九集

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序】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这门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

从彼得大帝改革开始,历经230多年的努力,俄罗斯民族终于第一次凭借国力而不仅仅是武力,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

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第九集风云新途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风情的季节。

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风雪席卷着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这一天的莫斯科城没有风情,有的只是无尽的悲哀。

就在这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数万名工人、农民、士兵排着长队,来向他们的领袖告别。

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列宁,已经为这个新生的政权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

来自西伯利亚的狂风怒吼着,如同随风飞舞的雪花,每个吊唁者的脸上都充满了失落和彷徨,苏维埃的明天怎么办?谁来带领大家完成这段未竟的旅途?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院长谢·叶辛:俄罗斯人是非常适应非个性的社会生活,因此我们也就有了社会主义。

当我们联合起来的时候,我们就非常强大。

当我们为了一种思想或者围绕着一个人团结起来的时候,你明白我们非常需要英雄,为了这个英雄,我们可以战斗到最后。

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民族。

在历史上,政治家的个性气质曾决定性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国和当时欧洲强国的距离;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独立思考的俄罗斯知识分子;而列宁对革命的执著,则使这片土地勇敢地承担起为人类开拓新航道的历史重任。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

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苏联解说词

大国崛起苏联解说词

大国崛起苏联解说词【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 ? | | |大国崛起完整版第一集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由此,大国崛起的道理有了全球坐标。

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片头)镜头利用推,跟进,转,切,融合,推,再推,跟......述说着几个重要时间段的不同国家崛起的年份。

最早17世纪荷兰资本的力量;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背景引用的是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从时间上看,好像有误差,但是正因为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

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

所以编导并没有用错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日本......(序)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七下西洋,不是因为开拓商贸,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尊严,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便在海洋上消失了。

第一章海洋时代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追求刺激,追求冒险的豪情(背景:西班牙斗牛士)。

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欧洲的西南端因为资源困乏,开始探索当时的“死亡之海”----大西洋。

明了蛋彩画,所以文艺复兴前的所谓油画基本都没有立体。

)欧洲人早期对于香料的依赖,促使着商业的方向,然而,阿拉伯人,犹太人,意大利人,摩尔人主要控制了香料的商业,于是葡萄牙人不得不另外开辟航路,寻找希望。

究竟是因为具有了雄才大略而包容,还是因为包容而具有了雄才大略?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开始改进中国的指南针并修改设计帆船,开始了航海事业的新探索。

而当时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明争暗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崛起解说词俄国【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简评《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大国崛起》作为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重拳出击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

此片一出,誉之者有之,毁之者亦有之,孰是孰非,我们暂且搁置一边,专门在解说词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央视为本片的制作可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光请近百位中外著名学者领袖参与节目的录制,用3d还原了好多遗址,更夺人眼球的是撰稿的高超功力。

本片的解说词通篇在向观众传达一种思想,那就是以人为本。

以第四集的《工业先声》为例,解说词透着一股人情味,这与我国传统的纪录片的那种政治教育风格不同。

以往单方面的强调政治意义,一味地说教,不厌其烦地高唱社会主义,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实在有点审美疲劳。

显然,编导在策划这部片子时就为全片定下了基调,而撰稿在编写时很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这样做出来的片子才不至于千篇一律,苍白无力。

通览全集可以看出,这一集讲的是英国通过工业革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强大,从而达到了其“日不落”的盛况。

本来这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主题,但是解说词把重点落实到了人身上,三位为英国崛起作出突出贡献的或者说是十分典型的伟人身上——牛顿、瓦特、亚当.斯密。

每个人代表着不同的时代,每个人有代表着不同的领域,如此典型,可谓精挑细选。

除了转场的亮点外,解说词很好地补充了画面的不足,弥补了电视画面的一些天生缺点,比如对背景的介绍,内容的概括等方面。

例如第6分钟评价1763赢得英法七年战争的影响:从战争结束起,英国较其周围国家重要还是不重要,已无关紧要。

因为英国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

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在细节方面,有8分43秒:纺织厂无一例外的选址在河边,揭示当时工厂的局限性,从而引出下问题;第23分50秒:出殡的那天??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很简明得凸显出牛顿在当时的英国受尊崇的程度。

在写到英国市场经济是用的是第33分50秒的一个小细节:拿破仑更不愿承认,即便是自己的军队与英国人面对面作战时,法国人身上穿的军服,也都是来自英帝国的棉纺织品。

选取上大胆舍弃,比如战争。

全文在战争上着墨甚少,英法百年战争压根没讲,英法七年战争,一笔带过,而涉及英荷战争只有寥寥几个字“经过三年”,终于涉及到拿破仑了,也不过就这样一行字“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

那些不重要的当然要舍弃,但这些决定命运的战争也等闲视之,着实令人不解。

但是却在科学上不吝笔墨,连苹果也要讲一讲。

关于民主,关于制度,给人的感觉是在刻意回避,到底为什么回避,恐怕大家都心里明白,这不能不说是一处硬伤。

解说词里无处不在的口头语,让观者听着舒服,简直是在听评书,眼红、伸直了脖子、一个拳头等,那些平时挂在嘴边上的话语出现在这样的片子里竟然不显任何粗俗,反倒更有人情味。

在叙述西方的同时,不忘同当时的中国做比较,横向的对比让观者对当时的情况更加清楚,同时也满足了观者在这一方面的需求。

【篇二:《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四集)英国】《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四集)作者:cctv 出处:cctv 发布时间:2006-11-21 5:01:08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第四集解说词:工业先声(英国下)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那么,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对于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呢?第四集工业先声不过,大约三百年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

由于靠近欧洲烟草中心的格拉斯哥市,格里诺克的出海口位置显得非常重要。

港口中大型帆船你来我往,城市里载货马车喧嚣奔腾,酒馆里商人们吞云吐雾、高谈阔论。

瓦特的祖父和父亲就是这些商人中比较成功的两位,他们从事的是格里诺克最红火的烟草贸易。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有很多像瓦特家族这样的家庭,在新教思想影响下,开始努力创造财富,追求利润,他们想以现实的成就与上帝沟通,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弄钱是人生的主要之事。

”如果进一步扩大眼界看,就会发现瓦特的父辈们在格里诺克与美国的弗吉尼亚之间进行的贸易,仅仅是英国全球贸易中一个小小的部分。

1686年时的一个统计表明,当时有近一半的英国船只都在从事美洲或印度贸易。

这是当时让所有国家都会眼红的生意。

英国伦敦大学王家学院教授安德鲁波特我认为“光荣革命”带来了政治稳定的局面,其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普通国民感觉有一个他们可以信赖的政府。

由于对政府持有好感,国民愿意纳税来支持政府。

他们更愿意承担必要的赋税支持国家对外作战,特别是在18世纪初期与法国和西班牙作战。

1763年,通过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才将挡在自己面前的法国和紧跟法国的西班牙暂时搬开。

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评论说:“从战争结束起,英国较其周围国家重要还是不重要,已无关紧要。

因为英国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

”有史以来第一次,英国把自己看作是世界性的大国了。

英法七年战争对英国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是海战第一次,对欧洲的外交格局产生了决定性作用。

西班牙和法国再不能忽视英国的力量,如果对英宣战,他们就会失去重要的领地。

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

为了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几乎整个英国都被动员了起来。

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 “你必须想办法发明,在工业中你们大有可为,……”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因为这个行业的产品与普通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

为了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英国开始一步步接近“工业革命”的起跑线。

旧式的纺织生产单位非常小,一般以户为单位,妻子、孩子甚至连丈夫一家人在一起织布。

但随着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等发明的出现,生产规模就大大扩展了,更多的人能在一起工作。

这样就出现了工厂模式,为以后的工厂模式打下了基础。

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极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场的效率,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

但是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局限,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靠近河流的地方作为厂址,这是因为到18世纪初,能够使机器运转的动力源,还是人类已经使用了将近两千年的风车和水排。

这种依靠自然界提供的动力源,严重制约了生产。

因此,哪个国家能最先造出适应工业化需求的动力机器,那它就将在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

那台能够启动新时代的机器,将会在怎样的机缘汇聚下诞生呢?率先跨入工业时代大门的英国人,究竟为此做了哪些准备?1773年3月,瓦特先生的合伙人破产了,这不仅使他失去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不得不变卖家产来还债。

37岁的瓦特抱怨说:“我还有妻子儿女,眼看自己变得雪染双鬓,却没有任何固定的职业来供养他们。

”中国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豫1773年的秋天,瓦特又遭遇了一次家庭的变故,和他共同生活了九年的妻子去世了,而且给他留下了六个儿女,与他共同合作的工厂又破产了,这个时候,他的生活落到了最低谷。

有一位朋友推荐他到俄国去工作,他说:“我眼下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而我又这么贫困。

我感觉到非常苦闷。

”但是英国,这片让瓦特先生沮丧的故土,此时也许会让一个不成功的商人离开,却不会让一个将会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走出自己的视野,因为,它早已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各种机制。

这些机制,如同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都搜罗到了英国。

其中,专利保护就是重要的一种措施。

专利最早产生于16世纪,但在16和17世纪申请专利并不常见。

自18世纪以来专利申请才普遍起来,变得重要了。

申请专利的目的很简单,即保护一项发明,使它保持新颖。

专利给予发明者约15年左右的保护期,在此期间,他的发明受到保护,其他任何人不得仿冒。

晚年的瓦特,生活非常富庶。

但是瓦特财富的主要来源,不是制造蒸汽机的工厂,而是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

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英国发展影响深远,直到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这个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的国家,依然将科技创新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在全球高新产品生产国中位列第四。

而250年前,英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使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之中。

一本英国刊物称,“工程技术的贡献大于战争和外交;它的贡献大于教堂和大学;它的贡献大于抽象的哲学和文学;在改变社会方面,它的贡献大于我们法律所作的贡献……”博尔顿的索霍工厂在伯明翰,伯明翰是当时英国的小五金生产的中心,博尔顿的工厂有1000多个员工,他主要是生产小五金器械,甚至包括望远镜之类的产品,但是,博尔顿非常有眼光,他看到英国工业正在兴起,许多新的工厂需要新的动力,于是,他就决定转产蒸汽机和加工机械。

后来,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当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时,他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正是具备了这种远见,博尔顿极力挽留住了穷困苦闷的瓦特,他在写给瓦特的信中说:“我将为发动机的竣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我们将向全世界提供各种规格的发动机。

您需要一位“助产士”来减轻负担,并且把您的产儿介绍给全世界。

”博尔顿与瓦特的天作之合,让瓦特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

但是,如果瓦特只有一双技艺出众的手,那么,万能蒸汽机还是不会诞生。

因为在瓦特之前,工匠们已经发明了蒸汽机,但这种蒸汽机笨重粗大并且耗煤,只有煤矿才勉强用得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研究员袁正光在近代科学诞生的几千年当中,人类的活动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模式:生产、技术、科学,也就是说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过程当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进技术的过程当中产生科学。

这是一个凭经验办事的过程,所以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里是牛顿的故乡,传说牛顿就是看到这颗树上的苹果落地而受到了启发。

虽然,直到今天,这颗树上最大的苹果也不会超过成人的一只拳头,但是,它丝毫也没有妨碍剑桥大学的这位旷世奇才,在17世纪带来一场科学的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