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要求情况(选测)

合集下载

监控量测要求(必测)

监控量测要求(必测)

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1、监控量测目的在隧道施工期间实施监测,是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有力措施.通过监测工作为业主及施工方提供及时、可靠的安全、质量信息,及时准确预报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科学指导设计和施工,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根本目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1)确保安全;(2)指导施工;(3)修正设计;(4)积累资料。

2、监控量测依据(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2014);(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细则》JTG/T F60—2009;(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监控量测内容3。

1监控量测项目隧道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见表3。

1。

表3。

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注: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b—隧道开挖宽度,h.0—隧道埋深. 3。

2监控量测频率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的量测频率主要根据规范、位移速度和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确定,见表3。

1,当按表3。

1选择量测频率出现较大差异时,取较高的量测频率作为实施的量测频率.也可以参考表 3.2、3.3量测间隔时间来确定。

施工状况发生变化时(各开挖、支护工序衔接),增加量测频率。

选测项目量测频率基本与必测项目相同。

表3.2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表3。

3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注:b-隧道开挖宽度,d-天。

各项量测作业,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5~20d结束。

4 测点布置及量测方法4。

1洞内、外观察隧道掌子面每次爆破后和初喷后通过肉眼观察、地质罗盘和地质锤检查,描述和记录围岩地质情况:岩性、岩层产状、裂隙、地下水情况、围岩完整性与稳定性.判断围岩级别是否与设计相符,必要时应拍照,测量地下水流量,观察支护效果。

监控量测作业要求

监控量测作业要求

监控量测作业要求1、量测项目监控量测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必测项目在采用新奥法修建的隧道中必须进行,选测项目应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确定。

1)必测项目应包括下列项目:(1)洞内外观察;(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3)拱顶相对下沉量测;(4)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2)选测项目应包括下列项目:(1)围岩内部变形量测;(2)锚杆轴力量测;(3)围岩压力量测;(4)支护、衬砌应力量测;(5)钢架内力及所承受的荷载量测;(6)围岩弹性波速度测试;2、监控量测作业1)洞内观察:(1)洞内外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已施工区段观察以及地表观察;(2)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3)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4)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观察;2)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1)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应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

如位移出现异常情况,应加大量测频率。

(2)测点布置见下图:(3)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等确定,宜为10~50m,在Ⅰ~Ⅱ级围岩的隧道中可适当加大测点间距;(4)净空变形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应在开挖后12h 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读数;(5)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

拱顶量测后视测点必须埋设在稳定岩面上,并和洞内水准点建立联系;(6)量测应选择精度适当、性能可靠、使用及携带方便的仪器。

变形量测可选用电阻式或电感式仪器,仪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标定;(7)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的条件确定。

监控量测基本要求 (2)

监控量测基本要求 (2)

4、在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必须按设计认真实施,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 信息,严禁盲目装药放炮;
5、钻到溶洞和岩溶水时,应视情况采用超前地质钻探和其他探测手段,查明 情况,确保 施工安全,为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6、加深炮孔探测严禁在爆破残眼中实施。
监控量测点埋设中的问题
监控量测点埋设不规范
监控量测点违规焊在钢架 上,无反光片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隧道监控量测点布置图
隧道监控量测点的埋设基本要求
这里的100mm是入岩长度,不 包括初期支护厚度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二、测点保护措施 1、各类测点应及时埋设,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埋设,顶拱下沉点、 水平收敛点应在初期支护后及时埋设,隧底监测点应在仰拱施工完成后埋设; 2、各类测点在埋设稳定后及时通知测量队进行初始值观测; 3、各类测点应按设计断面进行埋设;

量测标示牌填写说明:断面里程、围岩类别、埋设时间、 保护责任人由隧道施工队技术人员填写(设置专人负责); 管理等级、变形量由测量队计算后及时通知隧道施工技术 人员填写。
监控量测的频率及测线要求
位移速度确定监控量测频率
表2-5-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仪器要求表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监控量测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处理及反馈系统
数据采集

断面测点布置好后即可通过各种监控量测仪表进行数据的 采集工作。现场数据采集工作应有两名专职人员负责,测 取的读数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原始记录表中,每个数据至 少测读两次,同时记录下当时的施工情况,还要监控量测 断面距掌子面的距离,及本次监控量测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最后原始记录表中要有两名测试人员的签名。每次采集的 数据,测试人员要立即交数据处理员输入计算机进行初步 分析处理。为了满足分析数据的需要,参考规范中的要求。

监控量测标准化指南

监控量测标准化指南

10监控量测10.3监控量测10.3.1一般要求10.3.1.1监控量测是新奥法设计理论核心,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中认真实施,施工、设计单位必须紧密配合,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10.3.1.2隧道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隧道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类型和参数、工期安排,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等制订施工全过程量测方案。

编制内容应包括:量测项目、量测仪器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反馈方法,以及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

量测计划应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适应。

监控量测工作应结合开挖、支护作业的进程,按要求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充,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和反馈。

10.3.1.3监控量测是施工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应贯穿施工的全过程。

监控量测应达到下列目的:(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形、应力量测,为修改设计提供依据。

10.3.1.4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隧道、长隧道、特长隧道,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控量测。

10.3.1.5现场量测仪器,应根据量测项目及测试精度选用。

宜选择简单适用、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量程合理、便于进行结果处理和分析的测试仪器。

10.3.1.6监测、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必须紧密配合,既为量测作业创造条件,又避免因抢工程进度而忽视量测工作。

同时各方应共同研究、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或施工方法。

10.3.1.7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等必测项目宜布置在统一断面,其量测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应根据隧道埋深、围岩级别、断面大小、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等确定。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要求高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

洞口段、浅埋段或地表有建(构)筑物,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

一、监控量测:1、监控量测步距,五级围岩和黄土隧道5米,四级围岩10米,三级围岩30米。

2、监控量测点埋设:每个断面5个监控点。

拱顶下沉1个。

3、埋点要求:点的制作和埋设要按业主要求施做,每个断面5个监控点要埋在同一里程断面上,水平收敛2组。

水平收敛的每组2个点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点不得焊在拱架上。

埋设的监控点不能露出太多,喷完混凝土整好露出整个三角就可以,每个监控点埋设完成后必须用油漆做好标识。

4、数据的采集及整理:点在埋设完12小时内(在断面开挖放炮前)进行初始读数采集。

采集完的初始读数要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在采集数据时与现场监理工程师一起。

现场要随时观测温度以便数据处理改正。

以后的观测按监控量测规范施做,到收敛沉降速率达到0.1~0.15毫米、平均变形达到85%或在二衬挂防水板前停止观测。

上下导开挖时观测时间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一线时间基本一致,三导坑开挖时拱顶下沉、水平收敛1、2线时间均不同。

不管是上下导还是三导坑施工结束时间在同一天。

5、资料整理:每天观测的数据要及时整理分析,对于没天变形量大于5毫米的和累计变形达到100毫米的要停止施工,将数据和资料上报项目部和监理,等待处理意见后在施工。

对于观测次数未能达到要求的,比如1天1次,观测是由于施工或时间的愿因中间可采用内插法。

每个断面观测完,变形稳定后将资料整理好报现场监理和监理站签字后归档。

资料不得做假资料或不测数据在家编资料。

6、监控量测牌:个分部都有统一的监控量测牌是业主下发的,没个断面要挂四个,水平收敛的四个点,牌上要标明里程,埋设时间,人员,初始读数等。

初始读数为你观测的尺的读数加电子显示的读数,尺为12.35,电子显示为2.356,牌上就写12.3756,不是温度改正后的数。

牌要挂整齐。

牌有顺坏的和不干净的要及时更换。

必须保证检查是完好无缺,干净整洁。

7、对于监控点损坏的或埋设不标准的要重新埋设重新测量数据。

损坏的要及时布设及测量。

隧道监控量测规范

隧道监控量测规范

隧道监控量测规范隧道监控量测规范隧道是一种具有特殊环境和特殊结构的工程,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监控量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以下是隧道监控量测的规范要求。

一、监控设备的选用1. 监控设备应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能够满足隧道安全运行的要求。

2. 监控设备应具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展示等功能,并支持实时监控和远程监控。

3. 监控设备的选用应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

二、监控参数的选取1. 监控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隧道内部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挠度、位移、变形、风速、烟雾等参数。

2. 监控参数的选取应根据隧道的功能和结构特性进行,重点关注对隧道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的参数。

三、监控频率的确定1. 监控频率应根据监控参数的变化情况和对隧道安全运行的需求确定。

2. 监控频率应能够满足监控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要求。

四、监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 监控数据应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监控数据应进行趋势分析和统计分析,为隧道的维护和保养提供科学依据。

五、监控报告的编制与上报1. 监控报告应根据监控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编制,包括监测数据的详细记录、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处理措施等内容。

2. 监控报告应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按要求进行保存。

六、巡视与检修1. 隧道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巡视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巡视和检修应按照隧道监控设备的维护手册和要求进行,记录巡视和检修的内容和结果。

七、紧急事件的处理1. 对于出现紧急情况的隧道,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 监控设备应具备紧急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功能,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和指示。

八、监控人员的培训与考核1. 监控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监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2. 监控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了解最新的监控技术和方法,并参加相关的考核。

以上是隧道监控量测的一般规范要求,具体的实施细则可以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制定和调整。

监控量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监控量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监控量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一、量测项目及要求隧道监控量测项目一般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必测项目包括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周边收敛、拱顶下沉以及地质超前预报;选测项目包括地表下沉、岩体内部位移、围岩压力、锚杆拉拔力以及钢支撑内力外力测试。

必测项目的量测工具、断面布置、量测频率如下:①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一般在岩体开挖初期支护施作后进行,采用地质罗盘对结构面产状、裂缝、岩性进行观察和描述。

②周边收敛:联合运用测杆和收敛计来量测隧道洞周的位移收敛情况。

一般情况下,每10~50m布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有2~3对测点。

在断面开始监测的15天之内,监测频率宜1~2次/天;监测16天~1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监测1~3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2次/周;监测超过3个月后,监测频率宜1~3次/月。

③拱顶下沉:采用水平仪、水准尺或测杆来监测拱顶的下沉情况。

一般情况下,每10~50m布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有2~3对测点。

在断面开始监测的15天之内,监测频率宜1~2次/天;监测16天~1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监测1~3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2次/周;监测超过3个月后,监测频率宜1~3次/月。

④地质超前预报:采用超前预报仪TSP 202。

一般情况下,每隔100~150m 对隧道断面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

选测项目的量测工具、断面布置、量测频率如下:①地表下沉:采用精密水平仪来监测地表的下沉趋势。

一般在与洞轴线正交的平面内布设一定数量的测点。

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小于两倍洞距时,监测频率宜1~2次/天;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小于5倍洞距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大于5倍洞距时,监测频率宜1次/周。

②围岩内部位移:在代表性地段的洞内钻孔安设单点或多点位移计,每断面设置2~11个测点。

在断面开始监测的15天之内,监测频率宜1~2次/天;监测16天~1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监测1~3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2次/周;监测超过3个月后,监测频率宜1~3次/月。

工程施工控制测量监控量测试验与检测

工程施工控制测量监控量测试验与检测

工程施工控制测量监控量测试验与检测1 工程量测(1) 工程量测特点基坑长,开挖面积广,挖土深度大,基坑及环境的变形控制严格,所以测量精度要求高。

工程量大,需多线同时施工,测量人员需同时满足多条作业线施工测量需要,造成测量工作量的密集和紧凑。

(2) 测量控制网布设①控制点的复核测量仪器使用前要进行标定校核,所有拟投入工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平面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控制。

高程测量使用精密水准仪,按照《工程测量规范》三等水准技术要求进行测量。

工程开工前,应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

控制点复核后,及时将复核结果报监理、业主审批,待批复后方能使用②测量控制网测量控制网采用两级布网方案,首级网主要用于工程定位和放线,设4个控制点,形成大四角形边角网,如图3-9-1。

控制点具体位置将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位置及现场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扩展加密形成二级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平面控制点。

图3-9-1 首级网控制点布置平面控制网按一级导线精度进行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高程控制点采用精密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测量。

首级控制网的点宜选择在较高的地方,组成导线。

加密控制点选在受施工影响小、便于点位保护的地方。

首级控制点采用固定仪器墩,强制对中。

首级网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加密网也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操作方法及限差必须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首级网应按严密平差法进行计算,加密网可按一般方法进行计算。

③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网作为高程控制网一次布设,也作为施工用标高的控制点。

三等水准网起闭于业主移交的高程控制点。

水准点间距为150~200m。

使用业主移交的高程控制点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测复核,验证无误后方可使用。

高程点应设于稳定和便于点位保存的路边混凝土、坚固房角等地方。

使用高精度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进行观测。

采用水准仪悬吊钢尺的方法向基坑内传递高程。

图3-9-2 坑内传递水准点示意图④总体轴线测量进场后我们首先对发包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施工控制网测设,并定期对发包方提供控制点及自身施工控制网进行复测,如有修正须及时上报监理及发包方。

监控量测监理控制要点

监控量测监理控制要点

监控量测监理控制要点一、规范要求1、一般规定1.1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隧道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类型和参数、工期安排,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等编制量测方案。

编制内容应包括:量测项目、量测仪器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反馈方法,以及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

量测计划应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适应。

1.2监控量测是施工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应贯穿施工的全过程。

监控量测应达到下列目的:1.2.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1.2.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形、应力量测,为修改设计提供依据。

1.3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隧道、长隧道、特长隧道,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控量测。

1.4现场量测仪器,应根据量测项目及测试精度选用。

宜选择简单适用、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量程合理、便于进行结果处理和分析的测试仪器。

1.5监测、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必须紧密配合,共同研究、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或施工方法。

1.6监控量测工作应结合开挖、支护作业的进程,按要求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充,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和反馈。

2、量测作业2.1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支护地段观察两部分。

2.1.1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

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对已支护地段的观察每天应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上报设计、监理单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1.2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岩溶发育区段地表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情况。

2.2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等必测项目宜布置在同一断面,其量测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应根据隧道埋深、围岩级别、断面大小、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等确定。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监控量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预控措施,必须规范监控量测的实施,加强监控量测管理,为施工生产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监控量测基本要求第二条监控量测数据必须真实、连续、有效,复核到位,严禁弄虚作假。

第三条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体系。

第四条监控量测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方案要求(频率、点位、断面)布点量测。

做到三及时(布点及时、观测及时、反馈及时),二统一(形式统一、断面统一),四固定(仪器、人员、线路、量测时间基本固定)。

第五条监控量测点位及断面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确保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工程自身关键部位造成的影响。

第六条监控量测的测设时所用控制点应为隧道控制点或专用控制点,须纳入导线点一并进行复核和复测。

第七条监控量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校和鉴定。

第八条监测数据原始数据必须有完整清晰的记录,包括图表,曲线,文字报告等,以保证监控量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九条量测数据的采集是量测过程中的最基本环节,是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基础,量测人员要确保每个细节准确可靠,包括读数准确、记录规范、详细等。

第三章监控量测测点验收制度第十条监控量测点位的布设由监控量测人员按照监控量测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编制技术交底,明确断面里程,布设点位数量。

点位布设由各工点技术人员核实断面里程,具体布设工作由作业队负责具体埋设工作,班组长进行督促,工点副经理协调落实,监控量测人员验收。

第十一条如遇洞内工法调整或围岩变更,工点技术人员及时联系监控量测人员,并提出布点和断面布设建议,监控量测人员重新对变更里程进行重新交底,交底有工程部长复核后下发实施。

第四章监控量测点位保护制度第十二条监控量测点位布置完成后,应立即悬挂醒目的标识牌,以示警戒,防止人员、设备等误碰,造成测点损坏。

第十三条禁止在监控量测点位上悬挂电线,及其他重物。

第十四条现场的技术人员、施工员、监控量测人员发现后,应立即制止和安排清除。

监控量测基本要求(2)

监控量测基本要求(2)

监控量测的基本要求
(1)力学计算法
支护系统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与进度的关键。可以通过力学计算来调 整和确定支护系统。力学计算所需的输入数据则根据现场量测数据来 推算。
(2)经验法
此法也是建立在现场量测的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根据经验建立一些 判断标准来直接根据量测结果或回归分析数据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 支护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施工监测过程中,数据“异常”现象的出现 可以作为调整支护参数和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的依据。何为“异 常”,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工程条件(例如围岩地层、埋深、隧道断 面、支护、施工方法等)建立一些根据量测数据对围岩稳定性和支护 系统的工作条件进行判断的准则:
超前地质预报炮孔探测
一、加深炮孔探测 加深炮孔探测时利用风钻在隧道开挖工作面钻小孔径浅孔获取地质信息。 二、加深炮孔探测使用范围 加深炮孔探测适用于隧道的超前地质探测。 三、加深炮孔探测工作要求 1、每断面均匀选取3孔,外插角1~3°; 2、孔径宜与爆破孔相同; 3、加深炮孔至5m进行超前探测; 4、在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必须按设计认真实施,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隧道监控量测点布置图
隧道监控量测点的埋设基本要求
这里的100mm是入岩长度,不 包括初期支护厚度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二、测点保护措施 1、各类测点应及时埋设,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埋设,顶拱下沉点、
水平收敛点应在初期支护后及时埋设,隧底监测点应在仰拱施工完成后埋设; 2、各类测点在埋设稳定后及时通知测量队进行初始值观测; 3、各类测点应按设计断面进行埋设; 4、注意测点的保护,不得破坏,不得在测点上架设电线等用作其他用途; 5、测点破坏之后应及时补埋,并通知测量队进行复测,重新确定初始值; 6、每个断面应该悬挂标示牌,并在测点外围用醒目的油漆等标识,防止机械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一、监控量测基本规定1、监控量测的管理必须科学合理,设计单位应进行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控量测实行细则,施工中应按细则实施,工程竣工后应将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人竣工文献中。

2、监控量测设计应涉及以下内容:(1)拟定监控量测项目;(2)拟定测点布置原则、监控量测断面及监控量测频率;(3)拟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3、施工单位应拥有专业的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掌握成熟、可靠的测试数据解决与分析技术。

4、施工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监控量测人员规定相对稳定,以保证监控量测工作的连续性。

5、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涉及以下重要内容:(1)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2)编制实行细则;(3)布设测点并取得初始监测值;(4)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5)提交监控量测成果。

6、监控量测实行细则应报监理、业主,经批准后实行,并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

监控量测变更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7、监控量测系统应可靠、稳定、耐久,在服务期内运转正常。

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查、校对和率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8、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辨认,并注意保护,严防损坏。

9、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监控量测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监控量测数据应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如有监控量测数据缺失或异常,应及时采用补救措施,并具体做出记录。

10、根据监控量测精度规定,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尔误差,避免人为错误。

应经常采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检查分析。

11、施工与监控量测应密切配合,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控量测应列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监控量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

二、监控量测技术规定1、监控量测应达成下列目的:(1)保证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3)拟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4)监控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5)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监控量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监控量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监控量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一、量测项目及要求隧道监控量测项目一般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必测项目包括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周边收敛、拱顶下沉以及地质超前预报;选测项目包括地表下沉、岩体内部位移、围岩压力、锚杆拉拔力以及钢支撑内力外力测试。

必测项目的量测工具、断面布置、量测频率如下:①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一般在岩体开挖初期支护施作后进行,采用地质罗盘对结构面产状、裂缝、岩性进行观察和描述。

②周边收敛:联合运用测杆和收敛计来量测隧道洞周的位移收敛情况。

一般情况下,每10~50m布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有2~3对测点。

在断面开始监测的15天之内,监测频率宜1~2次/天;监测16天~1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监测1~3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2次/周;监测超过3个月后,监测频率宜1~3次/月。

③拱顶下沉:采用水平仪、水准尺或测杆来监测拱顶的下沉情况。

一般情况下,每10~50m布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有2~3对测点。

在断面开始监测的15天之内,监测频率宜1~2次/天;监测16天~1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监测1~3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2次/周;监测超过3个月后,监测频率宜1~3次/月。

④地质超前预报:采用超前预报仪TSP 202。

一般情况下,每隔100~150m 对隧道断面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

选测项目的量测工具、断面布置、量测频率如下:①地表下沉:采用精密水平仪来监测地表的下沉趋势。

一般在与洞轴线正交的平面内布设一定数量的测点。

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小于两倍洞距时,监测频率宜1~2次/天;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小于5倍洞距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大于5倍洞距时,监测频率宜1次/周。

②围岩内部位移:在代表性地段的洞内钻孔安设单点或多点位移计,每断面设置2~11个测点。

在断面开始监测的15天之内,监测频率宜1~2次/天;监测16天~1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监测1~3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2次/周;监测超过3个月后,监测频率宜1~3次/月。

关于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

关于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

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一、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方法根据本标段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参考设计文件,主要采用TSP203、地质雷达、超前水平钻、超长炮眼、地质素描等地质预报。

1.地质条件复杂地段⑴地质素描:每循环一次,2m一循环(每开挖循环)。

⑵超前水平钻5孔,距离30~60m,30m一循环,搭接长度5m。

⑶超长炮眼17孔,距离5m,2m一循环。

⑷地质雷达(25m一循环,搭接5m)。

⑸TSP203,长度100m,搭接长度10m。

⑹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的地层岩性、物探异常、岩溶、水量与水压等地质条件变化,及时调整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和预报方案;并按照建设单位管理方法办理相关手续。

2.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⑴地质素描:每循环一次,2m一循环(每开挖循环)。

⑵超前水平钻3孔,距离30~60m,30m一循环,搭接长度5m。

⑶超长炮眼12孔,距离5m,2m一循环。

⑷地质雷达(25m一循环,搭接5m)。

⑸TSP203,长度100m,搭接长度10m。

3.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地段⑴地质素描:地质条件相同地段,每30m进行一次地质素描;地质条件变化地段(如:地层岩性变化、结构面产状变化、断层等)每循环进行一次地质素描。

⑵超前水平钻1孔,距离30~60m,30m一循环,搭接长度5m。

⑶超长炮眼8孔,距离5m,2m一循环。

4.地质条件简单地段⑴地质素描:地质条件相同地段,每50m进行一次地质素描;地质条件变化地段(如:地层岩性变化、结构面产状变化、断层等)每循环进行一次地质素描。

⑵超长炮眼3~5孔,距离5m,2m一循环。

5.超前水平钻布设根据设计工程地质情况及预报要求,项目部拟采用孔径75mm超前水平钻机。

具体布置见图1.图1 超前水平探孔布置图6.超长炮眼布设超长炮孔探测主要是为了弥补超前钻孔的不足而采取的超前预报措施,就是将正常的施工炮孔延长到5m左右,确保一个施工循环后,掌子面前方和周边还有3m左右的稳定岩盘。

由于可以在炮眼施工的同时施做,占用掌子面的时间少,一种境界有效的短距离探测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岩压力量测钢支撑内及外力量测围岩内部位移量测锚杆轴力渗水压力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支护衬砌内应力1、监测目的选测项目是对一些有特殊意义和具有代表性的区段进行补充测试,因此,每个隧道要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选测项目,一般在Ⅳ级、Ⅴ级围岩段及不良地质段设置,其主要目的:①及时掌握围岩的力学强度,对围岩的稳定、安全性作出评价;②了解和掌握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验证支护结构形式、支护参数的合理性,确定二次支护的时间;③对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的安全性作出评价及建议,以指导现场施工;④为变更设计、调整施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⑤有效避免塌方等工程事故。

2、监控量测依据(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2014);(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细则》JTG/T F60-2009;(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2监测内容表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选测项目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序号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置测试精度间隔标准1~15d16d~1个月1~3个月大于3个月1 钢架内力及外力支柱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钢支撑内力3~7个测点,或外力1对Mpa1~2次/d1次/2d1~2次/周1~3次/月序号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置测试精度间隔标准1~15d16d~1个月1~3个月大于3个月2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洞内钻孔中安设各类位移计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3~7个钻孔1~2次/d1次/2d1~2次/周1~3次/月3 围岩压力各种类型岩土压力盒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设3~7个测点。

Mpa1~2次/d1次/2d1~2次/周1~3次/月4 两层支护间压力各种类型岩土压力盒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设3~7个测点。

Mpa1~2次/d1次/2d1~2次/周1~3次/月5 锚杆轴力钢筋计、锚杆测力计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设2~4个测点。

Mpa1~2次/d1次/2d1~2次/周1~3次/月6 支护、衬砌内应力各类混凝土内应变计及表面应力解除法每代表性地段一个断面,每断面设3~7个测点。

Mpa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7 渗水压力、水流量渗压计、流量计- Mpa -围岩压力量测①测点布设:压力盒布设在围岩与初衬之间,即测得围岩压力(见图1)。

应把测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断面的关键部位上,如拱顶、拱腰、拱脚等,并对各测点逐一进行编号。

埋设压力盒时,要使压力盒的受压面向着围岩。

在隧道壁面,当所测围岩施加给喷混凝土层的径向压力时,先用水泥砂浆或石膏把压力盒固定在岩面上,再谨慎施作喷混凝土层,不要使喷混凝土与压力盒之间有间隙,保证围岩与压力盒受压面贴紧。

记下压力盒编号,并将压力盒编号用透明胶布将写在纸上的编号紧密粘贴在导线上。

注意将导线集结成束保护好,避免在洞内被施工所破坏。

②量测:采用频率计采集压力盒频率,根据压力盒的频率-压力标定曲线,将量测数据直接换算成相应的接触压力。

图1 压力盒安装示意图及压力盒钢支撑内及外力量测①测点布设:钢筋计分别沿钢架的内外缘对应焊接布设,其一个断面安装布设3个点,一个点分别在内外缘焊接2个钢筋计。

安装前,在钢拱架待测部位并联焊接钢弦式钢筋计,在焊接过程中注意对钢筋计保护,记下钢架型号;见图2。

②量测:根据钢筋计的频率-轴力标定曲线可将量测数据来直接换算出相应的轴力值,然后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关计算方法可算出钢筋轴力计所在的拱架断面的弯矩,并在隧道横断面上按一定的比例把轴力、弯矩值点画在各钢筋计分布位置,并将各点连接形成隧道钢拱架轴力及弯矩分布图。

图2 钢架内及外力安装示意图及钢筋计振弦仪压力盒围岩内部位移量测①测点布设:采用普通风钻钻孔径Ф40~50mm、长度;清除钻孔中岩渣和积水,灌入水泥砂浆(亦可用锚固剂),注满全钻孔后,将杆式位移计插入钻孔中;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将孔口定位体与周围岩体固结牢靠;待水泥砂浆固结后进行初始读数。

埋设在岩体钻孔不同深度的各测点和定位体,通过薄壁PVC管、定位块、水泥砂浆与周围岩体连接为一体,共同变形,但固定在各定位块的测杆(一般为铝棒)在PVC管中处于自由状态,不随岩体变形而变形。

当围岩变形时由于水泥砂浆的黏结作用,PVC管及定位块、定位体均随岩体变形而变形,由于各测杆(不同深度)在PVC管中处于自由状态,不随岩体变形而变形,则在测杆顶部与定位体上定位面间产生相对位移;见图3。

②量测:根据隧道周边和内部位移状态不能通过周边位移量测取得,而对于浅埋、偏压和强构造不均质岩体,隧道两侧变形(位移)差异很大,对上述岩体及时监测隧道周边和内部绝对位移,对判别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作用极大。

围岩内部位移(地中位移)量测是监测隧道周边某点及围岩内部不同深度各点的位移状态,并将各点连接形成隧道围岩内部位移松弛范围弯矩分布图。

图3 围岩内部位移安装示意图及位移计锚杆轴力①测点布设:量测锚杆在埋设前必须钻孔,所有的孔位应布置在同一垂直断面内;水平钻孔倾斜角度在垂直断面内不超过5°,水平面内钻孔与隧道壁面交角应在85°~90°。

钻孔时孔径应比量测锚杆杆体直径大20~30mm,扩孔深为200~250mm。

为了保证量测锚杆的施工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为保证量测锚杆与孔壁的胶结质量,钻孔完成后,要求吹干,然后往孔内注满水泥砂浆,注意要均匀地填满全孔长。

(2)随后将量测锚杆播入注满砂浆的孔内,务必使锚杆端部与围岩壁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内,不平之处,用砂浆抹平整,待砂浆凝固后即可开始初测。

(3)在埋设电测锚杆时,要缓慢顺势向钻孔内推进,不可锤击,以免损坏电测元件的测线;见图4。

②量测:根据钢弦式锚杆轴力计,测量线未端与分线器插头相连,分线器上标着每根芯线对应的钢筋应力计。

量测时,将插头插入分线器,再与频率仪相连,就可测出每个测点的钢筋应力计中钢弦的频率变化,从而知其应力,并将各点连接形成锚杆实际工作状态及轴向力弯矩分布图。

图4 锚杆轴力安装示意图及锚杆轴力计渗水压力①测点布设:渗水压力计布设在围岩与初衬之间,测得围岩水压力。

应把测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断面的关键部位上,如拱顶、拱腰、拱脚等,并对各测点逐一进行编号。

埋设渗水压力计时,分别沿钢架背面的钢筋网上进行安装,用扎丝板扎稳固,再谨慎施作喷混凝土层,并将渗水压力计编号用透明胶布将写在纸上的编号紧密粘贴在导线上。

注意将导线集结成束保护好,避免在洞内被施工所破坏;见图5。

②量测:采用频率计采集渗水压力频率,根据渗水压力的频率-压力标定曲线,将量测数据直接换算成相应的压力。

图5 渗水压力安装示意图及渗水压力计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①测点布设:压力盒布设在围岩与初衬之间,即测得围岩压力(见图5)。

应把测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断面的关键部位上,如拱顶、拱腰、拱脚等,并对各测点逐一进行编号。

埋设压力盒时,要使压力盒的受压面向着围岩。

在隧道壁面,当所测围岩施加给喷混凝土层的径向压力时,先用水泥砂浆或石膏把压力盒固定在岩面上,再谨慎施作喷混凝土层,不要使喷混凝土与压力盒之间有间隙,保证围岩与压力盒受压面贴紧。

记下压力盒编号,并将压力盒编号用透明胶布将写在纸上的编号紧密粘贴在导线上。

注意将导线集结成束保护好,避免在洞内被施工所破坏。

②量测:采用频率计采集压力盒频率,根据压力盒的频率-压力标定曲线,将量测数据直接换算成相应的接触压力。

图6 压力盒安装示意图及压力盒支护衬砌内应力①测点布设:支护衬砌内应力计布设在二次衬砌里,每断面上布设5个点,分别沿二衬钢筋网上进行安装,用扎带绑扎稳固;见图6。

②量测:采用频率计采集应力值,根据应力值-应变曲线,在根据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出混凝土应力。

图7 支护、衬砌内应力安装示意图及应力计4、工作原理围岩压力量测围岩压力监测每断面埋设5个监测点,其设备规格为Φ112*27.5mm(两型单膜),分辨率为≤%,温度范围-10~+60℃,设备量程为(±)。

在传感器中有一根张紧的钢弦,当传感器受外力作用时,弦的内应力发生变化,随着弦的内应力改变,自振频率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弦的张力越大,自振频率越高,反之,自振频率越低。

因此利用钢弦张拉不同(应力不同)而它的自振频率也相应变化的原理,可由测其钢弦的频率变化而得知引起钢弦应力变化的压力盒薄膜所受压力的变化。

钢支撑内及外力量测钢架应力监测每断面内外缘埋设3个监测点,其设备规格为Φ22mm,分辨率为≤%,温度范围-10~+60℃,设备量程为(±150KN)。

在型钢拱架上的上、下缘分别安装钢弦式表面应变传感器,量测钢架受力后所发生的应变值,然后通过计算获得钢架的应力值。

在传感器中有一根张紧的钢弦,当传感器受外力作用时,弦的内应力发生变化,随着弦的内应力改变,自振频率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弦的张力越大,自振频率越高,反之,自振频率越低。

因此利用钢弦张拉不同(应力不同)而它的自振频率也相应变化的原理,可由测其钢弦的频率变化而得知引起钢弦应力变化。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围岩内部位移监测每断面左右各埋设1个监测点,其设备规格为Φ10mm,分辨率为≤%,温度范围-10~+60℃,该设备量程(+60mm)。

埋设在钻孔内的各测点与钻孔壁紧密连接,岩层移动时能带动测点一起移动,测量钻孔不同深度岩层的位移,也就是测量各点相对于钻孔深度的相对位移,当在钻孔内布置多个测点时,就能分别测出沿钻孔不同深度岩层的位移值。

测点的深度愈大,本身受开挖的影响愈小,所测出的位移值愈接近绝对值。

锚杆轴力锚杆轴力监测每断面左右各埋设1个监测点,其设备规格为Φ22mm,分辨率为≤%,温度范围-20~+60℃,设备量程为(±150KN)。

钢弦式测力锚杆它是由若干个钢弦式钢筋应力计串联组合而成,每个钢弦式钢筋应力是一个单元,各单元之间以螺母形式相联。

每个钢筋应力计有一个出线孔,测量线由出线孔引出,再沿着锚杆引向钻孔外。

为了减小测量线的干扰,上一个钢筋应力计的测量线在经过下一个钢筋应力计时,将二者的测量线合并为一条线(零线共用),继续向钻孔外引。

量测时,将插头与频率仪相连,就可测出每个测点的钢筋应力计中钢弦的频率变化,从而知其应力。

渗水压力量测渗水压力监测每断面埋设5个监测点,其设备规格为Φ40mm,分辨率为≤%,温度范围-25~+60℃,设备量程(+20MPa)。

根据渗水压力通过频率仪读出空隙水压力计的频率,进而换算出渗水压力。

进行对渗水位置水压力的量测。

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初支与二衬间压力监测每断面埋设5个监测点,其设备规格为Φ112*27.5mm (两型单膜),分辨率为≤%,温度范围-10~+60℃,设备量程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