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高考历史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完全解析
2023年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
2023 年7 月2023 届浙江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当★(解析版)一、选择题1.《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背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如图①②③④对应的诸侯国中属于姬姓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其中姬姓诸侯国有鲁国,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 都城曲阜。
燕国,召〔shào〕公奭,都城蓟,为姬姓诸侯国,A 正确;齐国是姜姓,都城营丘,不是姬姓诸侯国。
公元前 1039 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因此其不是姬姓诸侯国,依据以上分析,排解 B、C、D。
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献典籍汗牛充栋。
某古典文献中有“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等记载。
该文献是B.《墨子》C. 《老子》D. 《韩非子》A.《论语》【答案】D【详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意思是政策变动的主要缘由是政策环境的变化、时代变化,世情就会有变化;世情不同了,则从前所作的预备、实行的措施也要相应转变。
即必需与时俱进,这符合法家的思想,故答案为 D;A 是儒家文献,排解;B 是墨家文献,排解;C 是道家文献,排解。
3.汉代董仲舒说:“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这集中表达的思想是A “知行合一”C.“三纲五常”【答案】B B. “君权神授”D. “格物致知”【详解】依据材料“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可知天子受命于天来统治天下,是对皇权的神化,表达君权神授思想,应选 B;A是明朝王守仁的观点,排解;C 与材料内容不符,排解;D 是宋朝朱熹的观点,排解。
4.唐代瓷器生产有“南青北白“之说,即南方主要生产青瓷,北方主要生产白瓷。
高考浙江文综历史卷子及解析
2015浙江·文综历史12.(15·浙江)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15·浙江)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14.(15·浙江)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15.(15·浙江)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16.(15·浙江)“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17.(15·浙江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18.(15·浙江)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
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
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
”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9.(15·浙江)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20.(15·浙江)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
高考真题——文综(浙江卷)历史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答案】A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答案】C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历史高考浙江知识点
历史高考浙江知识点浙江省历史高考考察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
下面是对浙江历史高考涉及的重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
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了解三代的建立、演变和衰落,掌握贵族、农民以及奴隶的社会地位和相互关系。
2. 秦汉时期: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和汉武帝的扩张政策,熟悉汉朝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成就。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了解三国分裂、晋朝灭亡和南北朝的兴衰,研究佛教在这一时期的传播和影响。
4. 隋唐时期:熟悉隋唐帝国的建立、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了解唐朝的国内经济状况以及与外国的交往与发展。
5. 宋元明清时期:认识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深入研究元朝的统治特点、明朝的政治变革以及清朝的入关和疆域扩张。
二、近代史1. 明末农民起义和明清交替:深入了解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及明末清初政治变革的原因和过程。
2. 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熟悉清朝的政治制度、封建经济制度和科举制度,了解康雍乾时期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变革。
3. 鸦片战争和近代中国的国家命运: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历程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割地。
三、现代史1.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熟悉辛亥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了解中华民国成立及其政治制度建设。
2. 民主革命时期:了解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研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合作与斗争。
3.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深入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和影响,了解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4.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政治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变革。
综上所述,浙江省历史高考的知识点主要涉及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特别是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能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努力学习,加油备考!。
浙江省历史高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历史高考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近代中国某条约规定:“凡有英商控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候管事官查验明白,转送华官究办。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该条款出自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天津条约》的内容。
选项A,《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岛、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的内容,故选项A与材料内容不符。
选项B,根据材料“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领事裁判权的内容,领事裁判权是外国侵略者在强迫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一种司法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由该国的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其本国法律裁判,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而领事裁判权的内容正是《天津条约》所规定的,故选项B正确。
选项C,《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与领事裁判权的内容不符,故选项C错误。
选项D,《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等,与领事裁判权的内容不符,故选项D错误。
2、二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向希腊、土耳其等地提供食品、衣物、药品等援助,其直接目的是A. 恢复欧洲资本主义经济B. 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扩张C. 稳定战后欧洲局势D. 推行“马歇尔计划”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美国遏制苏联扩张的措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浙江卷)(后附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
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A.汉赋B.楚辞C.话本D.散曲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
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A.①—秦始皇长城B.②—灵渠C.③—郑国渠D.④—都江堰3.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其后颇有所改。
”其中“颇有所改”的是①设丞相②设内朝③设御史大夫④设司隶校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
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
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5.有文献记载:“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
用时置水椀(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这种人工磁化方法见载于A.《武经总要》B.《梦溪笔谈》C.《萍洲可谈》D.《梦粱录》6.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
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
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
”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④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
2022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高考真题(解析版)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答案】A【解析】【详解】“从周”是指孔子推崇的主张周代的礼制,维护有序的等级秩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周代的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A项正确;“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是战国以后的郡县制,排除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董仲舒的儒学独尊主张,排除C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涉及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
故选A项。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长诗。
.作者毕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
他是()A.墨子B.韩非C.屈原D.杜甫【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出于文学作品《离骚》,属于屈原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C项正确;墨子代表中下层平民的利益,与毕生追求“美政”不符合,排除A项;韩非代表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排除B项;杜甫的文学作品是唐诗,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
故选C项。
3.中国是纸的发明地,敬惜字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解努力,目前已知书写用纸的发明可能是在()A.西汉B.唐代C.北宋D.元代【答案】A【解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家在西安灞桥、甘肃天水、敦煌等地几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证明在西汉时已出现书写用纸,A项正确;考古发掘表明,目前已知书写用纸的发明可能出现在西汉时,而非唐代和北宋,排除B项、C项;目前已知在西汉时可能已产生书写用纸,不是元代,排除D项。
2021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解析:此题的题设关键词在于“耕战”,富国强兵和秦国,秦国拥有虎狼之师和商鞅变法是很有关系的,这题选C法家思想很简单,容易题。
这题考了百家争鸣。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解析:这题的题设关键词在于重建中央集权,因为中央集权这块内容涉及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所以这个郡国并行制最符合实际,选A,中等题,考察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A.“颜柳二公书尤多”B.“唐之文章称韩柳”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李杜诗篇万口传”解析:此题的题设关键词在于盛唐,首先大家的知识库存里面必须有盛唐诗人和盛唐的划分的知识,所谓盛唐指的是开元盛世的时期,颜真卿是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柳公权是中唐,韩愈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苏轼是北宋,辛弃疾南宋,李白是盛唐诗人,杜甫是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位诗人。
选D。
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
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新课标卷解析 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97年,东南亚地 区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对缓解危机、稳定东南亚地区经济乃至世界 金融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东盟各方面关系全面加强:政治互 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硕果累累,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 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 。2021年11月,习近平指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我们摆脱冷战阴霾, 共同维护地区稳定。我们引领东亚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让20多亿民众过上 了更好生活。”
31.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 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 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 )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答案】D 【解析】题干时间处于清末新政时期。题干中湖南谘议局的做法冲击了清廷权威, 排除A项;“架空了”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总督仍然是地方最高长官,排除B项; 题干中湖广总督瑞澂的做法体现了他仍然听命于中央,排除C项;在清末预备立宪 背景下,地方各省纷纷成立谘议局,接受新思想熏陶的士绅多加入其中。题干中 湖南士绅阶层的做法体现了士绅阶层积极参政,民主意识增强,故D项正确。
29.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 ,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 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 这表明 ( )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历史浙江高考知识点分布
历史浙江高考知识点分布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高考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考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知识有着重要的考察作用。
因此,了解历史浙江高考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对于备考历史科目的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浙江高考历史科目的考点主要分布在中国古代历史和近现代史两个方面。
在中国古代历史方面,主要包括上古时期的夏、商、西周等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中古时期的隋、唐、五代、宋等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近现代史方面的清朝的兴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和人物。
其次,浙江高考历史科目的考点还涉及到了民族史、外国史和地方史的内容。
在民族史方面,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中国封建社会中的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在外国史方面,主要包括世界各大文明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如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以及近现代外国史方面的世界两次大战、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等内容。
在地方史方面,主要包括浙江省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特色文化等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根据历史浙江高考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首先要有整体的历史观,明确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主要事件。
其次要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掌握其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另外,还要注意对历史地理和历史文化的学习,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演变过程。
此外,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传记、历史小说等途径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实地考察的方式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总之,历史浙江高考知识点的分布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和近现代史两个方面,同时还包括了民族史、外国史和地方史等内容。
备考历史科目时,考生应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掌握其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多种途径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浙江历史高考知识点
浙江历史高考知识点浙江历史高考考试中的知识点涵盖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变迁等方面。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备战高考非常重要。
本文将按照历史顺序,介绍浙江历史高考知识点。
1. 先秦时期在先秦时期,浙江地区属于越国的统治范围。
越国的建立和发展与夏朝、商朝、周朝的更替息息相关。
此时期的浙江地区,开始形成了独特的越文化。
2.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了中国,浙江隶属于直辖地区。
汉朝时期,浙江地区的治理逐渐完善,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就有许多发生在浙江的。
浙江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重镇。
3.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吴国建立,浙江成为吴国的一部分。
在孙权的统治下,浙江的政治和经济都得到了显著发展。
吴国的灭亡,标志着三国时期的结束。
4.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浙江地区先后经历了齐、梁、陈等南朝的统治,以及北朝的统一。
这一时期,浙江地区的文化繁荣,建筑艺术和雕刻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
5. 唐宋时期唐朝时期,浙江成为江南东道的一部分。
浙江的经济繁荣,工艺品制作精湛。
宋朝时期,浙江成为了江南宰相之地,政治上十分重要。
同时,浙江还因为发达的港口贸易而成为世界重要的商业城市。
6. 元明清时期元朝时期,浙江成为将军统治的徽、江等路,政治上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明朝时期,浙江成为商业、手工业繁荣的地区,金华女贡制度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文化史的新篇章。
清朝时期,浙江成为商业城市杭州的所在地。
7. 近代时期在近代时期,浙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先行地区之一。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浙江的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浙江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之一,众多革命活动在这里展开。
8. 当代时期在当代时期,浙江继续追求现代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的政策成就了浙江的发展。
同时,浙江也加强了对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投资,为培养人才做出了大量努力。
总结起来,浙江历史高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近代时期和当代时期。
最新浙江高考历史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最新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12.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13.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14.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19.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作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20.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2023年全国高考浙江省历史试题答案解析卷
2023年全国高考浙江省历史试题答案解析卷一、选择题1.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
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体现西周将分风之语宗法制相结合的一种现象,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秦朝的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②不符合题意,中国早期国家不是在西周开始的,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项。
故选B项。
【点睛】2.孔子整理编订的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除《乐》毁于秦火,其他五部经典传承至今,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下列关于五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推崇儒学,设五经博士B.《诗》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C.五经等儒学经典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D.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内地学习《诗》《书》【答案】B【分析】【详解】《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ACD项都是关于五经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
故选B项。
【点睛】3.汉代科学家王充曾介绍一种指向仪器,样子如同一只圆底的勺。
它在平滑的盘上自由旋转,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自然指向南方。
这种指向仪器是A.司南B.指南鱼C.指南龟D.支撑式指北罗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司南,古代用于辨别方向的一种仪器,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
2023浙江高考真题历史(6月)答案
2023浙江高考真题历史(6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
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A. 黑陶B. 彩绘陶器C. 玉器D. 骨器2.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A. 无为而治B. “相生相胜”C. 反对苛政D. “兼爱”“非攻”3.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A. 分封制度的终结B.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C. 宗法制度的湮灭D. 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4. 我国古代有位科学家改进和创制了简仪、圭表等多种天文观测仪器,“皆臻于精妙,卓见绝识,盖有古人所未及者”。
他还主持大规模科学观测,编制历法,“历成,(世祖)赐名曰《授时》,颁行天下”。
这位科学家是()A. 郭守敬B. 裴秀C. 徐光启D. 沈括5. 有学者认为,“金宋以后的元明清统一王朝,除了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外,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固着南方不可移易了”。
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 《元史》记载:“(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B. 明末大臣奏称:“国家财赋,专倚三吴,而苏(州)、松(江)独甲于天下”C. 康熙帝诗云:“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D. 清代浙江学者言:“吾乡山水清远,其人明锐而疏达”6. 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有若干金额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
1846年,洋商在与华商的交易中首次接受上海钱庄的庄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12.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解析:A。
题干关键词是“隶书”。
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据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秦朝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他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体,B项错误。
C项指的是草书。
正书是指楷书,D项不符合题意。
13.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解析:C。
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明清时期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1912年清朝灭亡结束,C项说法在时间上与史实不符合。
14. 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
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1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
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
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
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
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
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解析:B。
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A项错误。
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
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项错误。
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
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解析:C。
①的表述错误,因此A、B排除,③明显也不对。
1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解析:C。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题干中的孔子换上了西装,就是这层意思。
因此应选择C19.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作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解析:C。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因此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后号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因此本题答案C。
20.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析:A,隐性考察历史时间。
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
21.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解析:D。
考察学生对史实的记忆。
A第一个作品是《神圣家庭》,而B剩余价值学说有问题,C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是二月革命。
22.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A.①② B。
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历史的消极影响,符合题意的应该是②③④。
23.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
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解析:D。
工具发生了变化,那仅仅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但是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
38.(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主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
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10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8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8分)38(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养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
(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
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联。
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
39.(26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9分)(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4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13分)39(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试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时候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题号:0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