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社会工作对失独家庭的心理疏导与支持
社会工作对失独家庭的心理疏导与支持在当代社会,失独家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失独家庭指的是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经历了巨大的心灵创伤和痛苦。
对于这样一群家庭,社会工作的心理疏导与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工作者应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心理阴影,重建生活的信心。
一、失独家庭的心理困境失独家庭遭遇了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打击。
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由于意外或疾病等突发事件,这样的损失往往让他们无法接受和释怀。
他们常常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心理上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他们可能感到无助、绝望、愤怒、自责等负面情绪,甚至有的人还可能面临精神健康问题。
在这样的困境中,社会工作的介入及时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困境,成为了必要且重要的任务。
二、社会工作的心理疏导1. 倾听和理解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倾听失独家庭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
通过与他们建立真挚的沟通关系,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失独家庭所面临的心理困境。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展示出无条件的理解和尊重,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关注的情感支持。
2. 信息传递和解释社会工作者要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递有关失独家庭心理困境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通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向失独家庭解释他们所经历的各种心理反应和情绪,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困扰。
3. 情感支持和安慰失独家庭的情感支持和安慰是社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社会工作者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关怀,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这种支持和安慰可以是言语上的鼓励,也可以是身体上的陪伴,通过持久不懈的支持,激励他们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三、社会工作的支持措施1. 心理辅导和治疗失独家庭的心理困境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心理咨询机构或专业机构,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
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心理疏导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儿童游戏疗法等,帮助他们逐渐走出心理困境。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分析了失独家庭的现状,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方法与实践,对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最后在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好的社会工作支持,促进其家庭和社会融合,实现家庭的平衡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失独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问题、研究、现状、必要性、方法、实践、效果评估、挑战、展望、结论、政策建议、社会问题1. 引言1.1 1. 研究背景失独家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家庭中只有一个子女存活。
这种家庭形态在我国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现象。
失独家庭在心理、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研究背景中,失独家庭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失独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失独家庭成员面临的生活困境和心理压力也日益加重。
而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失独家庭的需求,需要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介入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对失独家庭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失独家庭问题并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失独家庭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融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1.2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必要性,并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分析社会工作在这一领域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失独家庭现状和社会工作介入策略,我们旨在揭示社会工作对失独家庭的帮助和支持,寻找解决失独家庭问题的有效途径,为相关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将通过效果评估和数据统计,评估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效果,并探讨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失独家庭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失独家庭是指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了这个唯一的孩子。
这类家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亟需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建立和维持积极互动关系,获得情感、认知和实践上的帮助,从而达到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社会工作的角度下,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来帮助失独家庭。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来缓解失独家庭的心理压力。
情感支持是指在失独家庭面临困境和压力时,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感受,并通过情感交流来提供安慰和鼓励。
社会工作者可以定期与失独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倾听他们的痛苦和困惑,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组织失独家庭的支持小组活动,让他们相互倾诉并分享彼此的体验,从而减轻心理上的负担。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支持来帮助失独家庭重建生活和社会关系。
信息支持是指为失独家庭提供有关法律、政策、资源和服务的相关信息。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失独家庭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以及他们可以获得的各种支持和帮助。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帮助失独家庭寻找适合他们的资源和服务,如心理咨询、社交活动、法律援助等。
通过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帮助,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失独家庭重建他们的生活和社会关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提供实践支持来帮助失独家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践支持是指为失独家庭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帮助和支持,包括金钱、物质和技能等方面的支持。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失独家庭解决住房、就业、医疗等问题,提供实际的帮助和资源支持。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能支持,帮助失独家庭提升生活和就业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支持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引言失独家庭是指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失去独生子女,就会成为失独家庭。
失独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了无数家庭的结构。
作为社会工作者,如何通过社会支持的视角来介入失独家庭,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话题。
一、社会支持视角下的失独家庭社会支持视角强调了社会资源对个体的支持作用,其核心是通过社会资源来提高个体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满意度。
对于失独家庭来说,他们因为失去独生子女而面临着严重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困境,社会支持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1.1 社会支持的形式社会支持可以分为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实质支持和评价支持四种形式。
对于失独家庭来说,情感支持能够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信息支持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实质支持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评价支持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社会支持的来源包括家庭、朋友、邻里、社区和社会组织等。
对于失独家庭来说,他们可能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支持,但也可能因为特殊的身份而面临着社会支持的不足,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适当的介入来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服务社会工作是一门以人为本的专业,其核心是提供人的服务。
对于失独家庭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介入他们的生活,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2.1 心理疏导失独家庭成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社会工作者需要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减轻精神负担,树立信心。
2.2 生活指导失独家庭在面对独自生活的时候,可能会面临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生活保障、社交困境等,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相应的生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2.3 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失独家庭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扩大他们的社会关系圈,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
2.4 应急帮助在失独家庭面临应急情况的时候,社会工作者需要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包括物质援助、紧急救助等。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一、失独家庭的特点和需求失独家庭通常面临着诸多心理和经济问题。
失独家庭的父母往往会陷入沉重的心理困境中,他们可能会长时间处于悲伤和痛苦之中,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失独家庭还需要面对经济问题。
由于家庭收入减少,如果家庭中唯一的经济支柱离世,家庭经济困难将会更加严重。
失独家庭在社会交往和情感关系方面也会出现困难,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失落和无助。
失独家庭需要在心理、经济和社会支持方面得到帮助。
二、社会支持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失独家庭所需要的支持可以分为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实质支持和评价支持四个方面。
情感支持是指为失独家庭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
信息支持是指向失独家庭提供有关各种资源和服务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并使用社会支持资源。
实质支持是指通过提供物质援助、经济帮助等方式来帮助失独家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评价支持是指对失独家庭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寻求解决之道。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既需要为失独家庭提供以上各种支持,也需要帮助他们在社会支持网络中找到相互支持的资源。
1. 情感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别会谈、家访或小组活动等方式为失独家庭提供情感支持。
在与失独家庭成员的交流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情感上的困扰和痛苦。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为失独家庭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面对生活的困难。
2. 信息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失独家庭提供有关社会保障、医疗救助、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向失独家庭提供相关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和使用社会支持资源,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网络、社区教育、宣传册等方式向失独家庭传递有关信息,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实质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失独家庭提供物质援助、经济支持等实质性的帮助。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失独家庭”,即只有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
这类家庭由于独生子女的离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和经济问题,给家庭成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支持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被认为是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困境和重建生活的重要手段。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与他人建立互助关系,获取物质、情感和信息的过程。
在失独家庭中,社会支持可以从多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抚慰和支持,减轻家庭成员的悲伤和心理负担。
失独家庭中的家庭成员常常面临情感上的痛苦和孤独感,社会支持可以通过亲友、邻居、社区资源和专业人士等渠道,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帮助。
社会支持还可以提供实际的帮助和资源支持。
失独家庭中的家庭成员在面临子女离世时,不仅失去了情感上的依靠,也可能面临经济上的困难和生活上的压力。
社会支持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帮助,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压力,帮助他们重建生活和重新投入社会。
社会支持还可以提供信息和教育的支持。
在面对子女离世的困境时,家庭成员往往缺乏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不知道如何应对和处理自己的困境。
社会支持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并应对自己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介入是一种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个体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支持的方式。
在失独家庭中,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定期探访、心理咨询、社区服务等形式介入,为家庭成员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提供实际的资源和信息支持。
社会工作介入的目标是帮助失独家庭重建生活,增强家庭成员的适应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分析失独家庭就是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他们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
针对这一群体,不同地区制订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予以应对,为这一群体开展的各种社会服务项目也随之而来。
然而,当前多数的研究集中于失独家庭的养老和不同层面的干预,以宏观政策层面的研究居多,很少有人从社会工作伦理角度去研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介入失独家庭过程中所面临的伦理议题。
那么,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提供介入失独家庭社会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前言2012年5月9日,在《广州日报》一篇题为《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失独群体日益庞大》报道中,“失独家庭”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是从那时起,关于失独家庭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总结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养儿防老”的社会,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子女,他们的养老如何破解成了一个大问题;另一方面,失独家庭不仅面临着物质层面的缺乏,精神世界也一直处于挣扎状态,“人活着是为了后代活得更好”这是很多家长的愿望,可是子女不幸去世了,做父母的还怎么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因此,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从不同的层面对失独家庭进行干预治疗。
然而,随着针对这一群体服务项目的增多,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出现了一些伦理困境,如何从伦理价值角度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失独家庭的概述和现状由于“失独家庭”概念的刚刚提出,针对失独家庭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当前针对“失独家庭”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不同学者有着自己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认为“失独家庭”就是失去了子女的家庭,有些人对“失独家庭”增加了年龄上的限制等,综合不同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失独家庭”是指其独生子女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如:地震、海啸、疾病、犯罪、车祸、自杀等导致死亡,从而永远失去其子女的父母,且这些父母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不具备生育能力,或者不愿意再生育、养育子女。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之实务处遇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之实务处遇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失独家庭是指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家庭中只有一个子女并且这个子女突然死亡,导致家庭从此失去生育希望的家庭群体。
失独家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困境。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这一特殊家庭类型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多,引发了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介入和支持的关注。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不仅需要应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困扰和社会适应问题,还面临伦理困境,如如何平衡家庭成员与社会的利益、如何保护个体的隐私和自主权等问题。
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及其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失独家庭的特点、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困境、伦理困境的产生原因,提出实务处遇策略和操作建议,为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类似情况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的实务处遇情况,分析失独家庭的特点以及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通过研究对失独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在实践中解决伦理困境的方法和策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实务指导。
通过探讨这一话题,也旨在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启示,促进对失独家庭的全面关注和支持,促进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引导,推动社会工作领域对失独家庭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
1.3 研究意义失独家庭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极大的心理、精神和经济困境。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失独家庭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伦理挑战。
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的意义在于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失独家庭的特点和困境,提出有效的实务处遇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这一特殊群体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
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目的。
接着在讨论了失独家庭概念及特点、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必要性、现有研究现状、方法和策略,以及效果评估。
最后在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启示,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了结论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好的理解和应对失独家庭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社会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为失独家庭带来更好的关爱与支持。
【关键词】失独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问题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概念、特点、必要性、研究现状、方法、策略、效果评估、启示、未来研究方向、结论、评估。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失独家庭是指由于意外原因导致家庭中某个或某些孩子去世,使得仅剩下一个或多个孩子的家庭。
失独家庭的出现会给家庭成员带来极大的心理、情感和社会压力,可能导致家庭分裂、关系破裂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家庭关系重要性的重视,失独家庭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帮助解决家庭问题、维护家庭稳定的责任。
对失独家庭进行社会工作介入,不仅有助于缓解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促进家庭和谐,还能预防家庭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目前对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有必要对失独家庭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和策略,评估其效果,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1.2 研究意义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可以帮助失独家庭获得更好的心理和社会支持。
失去孩子的家庭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痛苦,社会工作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阴影,重新建立自信和生活动力。
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可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社会工作对农村单亲家庭困难的介入
社会工作对农村单亲家庭困难的介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单亲家庭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为了一个脆弱群体。
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资源,很多农村单亲家庭无法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为农村单亲家庭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走出困境。
本文将从农村单亲家庭现状、社会工作介入的意义和方式以及介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村单亲家庭的现状农村单亲家庭通常指因配偶死亡、离婚或其他原因,家庭只有一个成年家长承担起了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根据《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中国单亲家庭数量继续增加,农村地区的单亲家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农村地区的资源缺乏和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单亲家庭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
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支持,生活困难、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突出。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意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困难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帮助单亲家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供经济援助、生活技能培训等,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社会工作可以提供心理援助和家庭辅导,帮助单亲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家庭观,增强他们应对生活困难的能力。
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单亲家庭可以得到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走出困境。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困难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社会工作者可能面临资源不足的困难。
由于农村地区的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社会工作队伍和方法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农村单亲家庭的特点和需求。
由于农村家庭的传统观念和思想较为守旧,可能存在对社会工作介入的抵触情绪。
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闭塞和交通不便,可能面临服务对象不易接触的困难。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社会支持的概念是指个体从他人中得到的实际或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支持不仅可以解决个体的生活困难,更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同感,增强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心,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社会工作是一种为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专业行动。
在失独家庭服务中,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介入:第一,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指导,帮助失独家庭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失独家庭重建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社会工作者可以建立失独家庭互助群体,通过交流和分享经验,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支持。
社会工作在失独家庭服务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缺乏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员和专门的服务机构限制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效果。
目前,我国在失独家庭服务方面的专业人员和机构相对较少,导致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有限。
社会工作的介入往往是短期的,缺乏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社会工作人员通常会在短期内提供一次性的服务,缺乏对失独家庭的长期关注和帮助。
社会工作在失独家庭服务中存在一定的文化和价值观冲突。
不同地区和社群对待失独家庭的态度和期望存在差异,社会工作人员需要更加敏感地处理这些差异,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社会支持是失独家庭服务中重要的资源供给,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失独家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在失独家庭服务中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大专业人员和机构的建设力度,提供持续的关注和支持,更加敏感地处理文化和价值观冲突,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的策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的策略研究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
现在,失独家庭以每年7. 6万的速度增长,全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这其中农村失独家庭占很大的比例。
在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失独家庭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在此情况下,探索农村失独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失独家庭的需求1.1获得物质帮助的需求对于农村失独家庭而言,经济需求是第一位的。
许多农村家庭依然沿袭着养儿防老的传统,一旦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经济来源是个大问题。
失独父母大多年龄偏大、体弱多病、劳动能力低下,家中失去主劳力,生活就面临困境。
虽然农村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一直推进,但是和城市相比普及率还很低。
因此,农村失独家庭往往会陷入经济困境。
尤其对那些年事较高、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满足自己生活需求的家庭,更需要切实的物质帮扶才能使他们维持正常的生活。
1. 2获得精神慰藉的需求相对于物质帮助来说,农村失独家庭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失去唯一的孩子,他们一般都会经历失独震惊期、心理哀伤期、认同现实期和心理修复期,然后才能缓慢地实现心理康复。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有群体认同、挫折倾诉、精神修复等多个层面的需求。
独生子女的意外离世对父母的精神打击是致命的,失独人群心中往往有着很深的痛苦、孤单和怯懦,精神上有很多的压抑、自闭与折磨。
在农村无后是件很丢脸的事情,他们不愿与人交流,别人的合家团聚、天伦之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刺激。
他们会长期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对于他们来说,心理创伤大于物质上的缺失,孩子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之后,他们通常会面临心理和生活上的双重负担,往往会因缺乏精神慰藉而丧失生活信心。
因此,全社会都要积极地去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需求,给他们营造一个有爱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走出精神的困境。
1. 3获取医疗服务的需求医疗方面的需求是农村失独家庭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失独家庭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之一。
失独家庭的存在对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工作介入服务成为当前急需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社会支持视角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如何在失独家庭中进行介入服务,以提升其家庭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失独家庭的特点及现状失独家庭是指在家庭中失去了配偶和子女的家庭,他们通常面临着经济困难、心理压力和家庭功能失调等多重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失独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加,成为了社会工作的一大重要课题。
失独家庭的存在不仅对家庭成员造成了心理上的创伤,而且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社会支持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支持是指社会资源对个人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家庭、朋友、社区以及社会组织等力量。
在失独家庭中,社会支持对于家庭的重建和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家庭成员充分的社会支持,帮助他们重建信心和勇气,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三、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的实践模式1. 建立多元化的支持体系失独家庭通常面临着经济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等多重困难,社会工作的介入服务应当建立起多元化的支持体系,包括提供经济援助、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需要。
2. 开展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失独家庭中通常存在子女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家庭成员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家庭的功能性,改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3. 组织社区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社会工作还可以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和引导志愿者服务的方式,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建立新的社交网络,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评估与反思在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进行持续的评估与反思,以发现服务中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社会支持是指在个体面临困难或挑战时,能够得到来自社会环境中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促进个体的适应和发展。
而失独家庭指的是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
在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失独家庭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生活和经济压力。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干预方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本文以社会支持视角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在失独家庭服务中的介入方法和效果。
一、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的意义和必要性失独家庭面临着心理困扰、生活困境和社会排斥等问题,需要社会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提供以下帮助:1. 心理支持:失独家庭经历了巨大的丧子之痛,心理上需要得到专业的支持和安慰。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失独家庭成员减轻心理负担,重新找到生活的动力。
2. 社会资源整合:失独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失独家庭提供经济援助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重建生活。
3. 社会参与和融入:失去独生子女后,失独家庭可能面临孤独、孤立和社会排斥等问题。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失独家庭参加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帮助他们重新建立社会联系和融入社会。
1. 建立支持小组: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失独家庭成员参加支持小组活动,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加强彼此的支持和理解。
支持小组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帮助失独家庭成员走出心理困境。
2. 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失独家庭成员关于心理、生活和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利益,提高应对困境的能力。
4.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社会工作者可以与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和志愿者等合作,建立失独家庭的社区支持网络,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区,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 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测量失独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社会工作对其心理支持的效果。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失独家庭是指因为独生子女意外死亡或残疾而导致仅剩的独生子女丧失的家庭。
在中
国的家庭价值观念里,独生子女对于父母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失独家庭常常面
临着丧子之痛和长期的心理困扰,需要社会工作的广泛介入和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获得来自社会环境和社会网络的物质、情感和认知方面的资源和帮助。
对于失独家庭来说,社会支持是他们能够从社会环境中获得的各种资源和援助,包括
经济支持、心理支持、信息支持等。
社会支持对于帮助失独家庭重建生活、缓解丧失之痛、恢复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失独家庭面对丧子之痛和心理困扰。
他们可以与
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者安排家庭成员参加失独家庭支持组织或心理康复
小组。
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失独家庭逐渐接受现实,慢慢走出
心理困境。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提供信息支持,帮助失独家庭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等信息。
他们可以向家庭成员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他们还可以
向家庭成员提供关于失独家庭支持组织和心理康复机构的信息,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相关的
活动。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评估,了解失独家庭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并与相关
部门合作,提出相关政策和方案,推动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失独
家庭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之实务处遇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之实务处遇引言失独家庭是指在中国由于一胎政策、自然因素等原因导致家庭独子或独女突然去世的家庭。
失独家庭在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解决人与社会问题为目标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失独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时也会遇到各种伦理困境,如何妥善处置这些困境成为社会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失独家庭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实务处遇建议。
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失独家庭通常由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组成,他们通常是中老年人,失去独子或独女后,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冲击和痛苦。
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是家庭的希望和依靠,失去独子或独女后,对家庭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除了心理层面的困难,失独家庭还可能因为经济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而面临困境。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是十分必要的。
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1. 隐私保护在介入失独家庭时,社会工作者需要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失独家庭成员的隐私问题。
失独家庭成员往往会在心理上表现出不愿意与外人分享自己的悲痛和伤痛,甚至可能出现抗拒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的情况。
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尊重失独家庭成员的隐私权的基础上,寻求与其建立信任与沟通,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伦理挑战。
2. 越权行为在介入失独家庭时,社会工作者需要面临另一个伦理困境,那就是越权行为。
因为失独家庭成员处于心理上的脆弱状态,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在介入过程中出现过度干预、越权行为,这会导致失独家庭成员对社会工作介入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介入的效果。
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尊重失独家庭成员自主权的保持适当的关系边界,并在介入过程中避免越权行为。
3. 利益冲突在介入失独家庭时,社会工作者可能会面临自身利益与失独家庭成员利益之间的冲突。
例如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在介入过程中受到额外的经济利益或其他方面的诱惑,而忽略失独家庭成员的真实需求。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失独家庭已经成为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
在这类家庭中,孩子已经失去双亲,家庭成员关系紧密度下降,丧失了保护和扶持孩子成长的重要社会网络。
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对失独家庭的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重建人际关系等。
失独家庭的最大特点就是丧失了亲情关系,这对孩子、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
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失独家庭的心理需要和疏导能力给予关注和支持。
在家庭内部方面,应该鼓励家庭成员互相关心、关爱,建立新的亲情关系。
在家庭外部方面,社会工作者应该引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提升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认同感,增强家庭成员的向心力。
另外,失独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也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
由于缺少维持家庭生计的重要劳动力,家庭的经济压力往往较大。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找到适合家庭特点的社会救助政策,帮助家庭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此外,在孩子教育方面,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学校和社区内提供相应认知心理服务,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重建适合自身的价值观念和影响圈。
而针对失独家庭的问题解决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者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提供咨询服务、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方式支持失独家庭,从而慢慢解决其生活中的问题。
建立团队合作起到的效果更好,比如社工团队与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社会保险机构等的合作,可以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加全面、流畅的服务模式。
总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服务需要以回应家庭和个人意愿为基础、提供全面性支持和真实关切为出发点。
社工要实行社区化方法,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积极作用,为失独家庭提供广泛的资源支持,帮助其重建亲情关系和身心健康。
在服务过程中,要注重贴近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强化个性化的服务质量,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多实惠的服务模式。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研究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结构呈现出老龄化、低生育率等特点,导致失独家庭问题日益突出。
失独家庭是指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因为只生育一个孩子并丧失或没有生育能力而导致家庭单亲化的情况。
这类家庭面临着无法承担孩子教育和照顾的困境,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来提供支持和帮助。
社会支持视角是解决失独家庭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社会支持是指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和支持体系,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实质支持和评价支持等。
失独家庭在面临困境时,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他们调动内外部资源来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会工作是在社会支持视角下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的重要方式。
社会工作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服务计划,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能力和自主性。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实质支持和评价支持等多维度的服务,满足失独家庭在生活、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需求。
在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中,情感支持是一项重要的服务内容。
由于失独家庭面临丧子的伤痛和心理压力,情感支持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重建自信、寻找生活的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支持小组等形式提供情感支持,倾听和理解失独家庭的需求和感受,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信心。
信息支持是另一个重要的服务内容。
失独家庭在面临教育、就业等问题时,缺乏相关的信息和资源,往往无从下手。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咨询、介绍社区资源等形式,帮助失独家庭获取相关信息,了解政策法规,提高自身的知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质支持是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服务的又一重要方式。
失独家庭中的老人和残疾人往往面临照顾和扶养的问题,缺乏照料者或无力承担照顾责任。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志愿者、提供代步服务等方式,为失独家庭提供实质支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研究目前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尚存在诸多不足,如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匮乏以及服务的可及性不足等。
但是,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又是可行的。
从社工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入手,借鉴已有的实证经验,提出社会工作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对策和具体操作。
标签:失独家庭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可行性;对策1 问题的提出“失独”家庭是指一个家庭中夫妻双方只生育了一个子女,子女因为疾病或意外事故死亡后,夫妻双方因为年龄、生理等原因不能再次生育,同时又没有合法领养一个孩子的核心家庭。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以来,为抑制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社会在充分的享受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红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其中,“失独”家庭的不断增长便是其中的问题之一。
独生子女家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却在中年之际痛失子女,成为“失独家庭”,遭受着精神和经济上的种种困境。
根据2012年05月09日《广州日报》的报道,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数量大约为100万,同时,我国每年新增的失独家庭就有7.6万个。
随着“失独”家庭问题的日益显现和媒体的大量报道,全社会开始广泛的关注“失独家庭”。
2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的可行性探讨经调查研究发现,为失独家庭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非常有限,与失独家庭对社会工作服务的强烈需求形成鲜明对比。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
第一,社会工作能够介入失独家庭问题领域。
社会工作不仅可以解决宏观领域的社会问题等,中观领域涉及到的社区问题等,而且可以解决涉及到个人与家庭等微观领域的问题。
失独家庭问题从宏观层面讲一个社会问题,在中观上它涉及到社区基层组织的问题,而从微观上讲,涉及到每一个失独老人和失独家庭。
因此,失独家庭问题可以成为社会工作介入的领域。
社会工作通过预防、调适、改善和发展等手段,可以解决个体和环境的适应问题,促进个体潜能的恢复与发展,促使个体的社会功能得以发挥。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之实务处遇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之实务处遇引言失独家庭是指丧失“独生子女”的家庭。
在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多年后,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失独家庭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面对失独家庭所面临的心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社会工作介入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服务方式。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也面临着伦理困境,如何妥善处理失独家庭的问题,成为了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
一、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失独家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心理困境和社会关系问题。
失独家庭由于丧失了独生子女,往往会陷入极度的悲痛和孤独之中。
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需要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失独家庭在社会关系中也会面临着许多困难,他们可能会受到其他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的隔离和排斥,甚至遭到各种歧视和伤害。
由于失独家庭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特殊,他们往往处于被忽视和弱势的位置,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面对失独家庭所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伦理困境之实务处遇》凸显了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介入可以为失独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服务。
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失独家庭克服悲痛和孤独,重建心理健康。
社会工作介入还可以帮助失独家庭解决社会关系问题,构建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
最重要的是,社会工作介入可以为失独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重新融入社会,重建生活。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伦理困境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所遇到的伦理困境也是不容忽视的。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需要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和隐私权。
失独家庭往往对自己的伤痛和悲痛情感十分敏感,社会工作者必须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不得强迫他们接受服务。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失独家庭时需要遵守专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不能因为同情心而违反职业规范。
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克服个人情感和价值观对失独家庭的影响,保持客观和中立的立场,以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四、实务处遇在实务中,社会工作者应当以尊重和尽力为原则,对待失独家庭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独家庭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作者:姜珊李婉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08期
摘要我国现在存在着大量的失独家庭,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失独家庭目前面临生活物质收入少,精神压力大,养老困难的巨大问题。
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入手分析失独家庭,认为失独家庭的问题应该通过政府、社区、社会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联合作用才能解决。
关键词失独家庭社会工作养老
作者简介:姜珊、李婉,大连财经学院。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3.235
一、失独家庭的界定与现状
(一)失独家庭概念界定
在现有的学界研究中,并没有失独家庭的明确定义,从我国各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也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我们根据国内学者王秀银以及政府2001年出台的《中国计划生育条例》的相关界定与推进完善,大概总结出失独家庭是指,那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唯一的子女因事故或者意外、疾病等原因不幸离世,只留下父母独自在世生活的家庭,而父母又因为步入中年而不能再生育或者领养孩子的这部分家庭。
(二)我国失独家庭的现状
1.失独家庭数量多,增长快:
自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至今,独生子女家庭作为一种普遍的家庭结构数量不断增长,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一旦伤亡,独生子女家庭受到的打击绝对是毁灭性的。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1990年累计失独家庭数目就达到了103万户,2015年这一年就产生了将近10万的失独家庭。
而根据这个数据推算,在2050年,中国失独家庭的数量将达到超过1100万。
这些惊人的数据都向人们诉说着,失独家庭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失独父母生理心理影响巨大:
与大多欧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自古以来独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决定了子女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孩子的离世带给家庭的毁灭性的打击。
失去孩子的他们,孩子曾经的点点滴滴也将成为他们不能触碰的记忆。
他们害怕提起孩子,也不愿意听他人谈起孩子。
因为失去孩子,失独老人很多每天白天过的浑浑噩噩,只因当夜晚到来时,他们大多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哭泣。
为了不让自己想起孩子,他们很多人都会选择乔迁他地。
还有很多失独夫妻,因为失去孩子夫妻生活不睦而选择离婚,让本就痛苦的生活更加痛苦。
但是失独老人与空巢老人不同的是,失独老人要承受的痛苦要比空巢老人大得多,同时空巢老人在经济条件来讲相对富裕,而失独老人却承受着来自经济与精神的两方面打击。
对比来讲,失独老人承受的痛苦要比空巢老人来的更要巨大。
3.失独家庭受到救助不够:
近几年随着舆论媒体不断关注失独家庭,政府也高度重视民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帮扶失独家庭,例如,失独家庭的父母当年龄达到49岁时,即可领取国家对失独父母的补贴。
通常政府给予的补助金额在一百至两百元。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政府的救助水平并不高。
以上海为例,上海2013年的失独家庭补助为每人每月300-500元,2014年上海地区的失独家庭社会工作者才达到1.5万人,而截止2010年,上海地区的失独家庭就已经达到3.9万人。
社会工作者缺乏,经济补助不够,这些都说明了失独家庭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关注,可是救助的程度和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失独家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
(一)家庭经济收入减少
在中国,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在物价涨幅很大的今天,老人退休后,劳动能力降低,除了领取退休金,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的生活大部分的经济来源于子女提供,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一旦因意外或身亡,整个家庭经济来源就会减少。
根据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失独父母大多是城镇居民,并且大多是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养老金的领取,家庭人均收入大约为1100元左右,仅是当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53%,属于低收入群体。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情况的下降,劳动能力的下降,孩子赡养的切断,让老人受到很大的物质条件的困扰。
可见,失独家庭的经济状收入很难支撑其养老的支出。
(二)失独老人养老困难
我国老人主要养老方式是居家依靠子女养老。
依靠着养儿防老的老人们,突然失去了唯一的子女,失去了未来的依靠,而已经难以再生育的老人们对养老的问题就觉得无比的担忧。
首先,老人的衣食住行都缺乏人照料,一对夫妻勉强能够支撑,可是年龄不断加大,行动力都大大减弱,生活必然吃力,单亲的老人更是困难。
其次,生活都逐渐困难的情况下,老人一旦有一方生病,或是突发疾病需要住院,无论是医药费还是住院期间的生活都是巨大的难题。
就算有的失独老人想入住养老院,一些盈利性的养老院更是因为失独老人没有子女而拒绝其入住。
(三)社会力量介入不足
失独家庭的问题不仅仅要靠国家或者政府来帮助,同时社会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
政府在政策方向上无论做的多么完美,如果社会力量缺乏会使政府对失独家庭的帮助事倍功半,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失独家庭、失独老人的字眼是在近几年才出现在公共视野。
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是近些年才逐渐上台与开展。
但是全国的各个省市的发展情况并不相同,例如,浙江省在2014年就有相关报道社会工作者陪同失独老人就医,而湖南省在2016年设立失独家庭的帮助基金。
相关的报道都是近几年才出现社会帮助失独家庭。
所以社会力量在帮助失独家庭的相关事项上还需要继续开展下去。
(四)失独老人出现孤僻自责的心理
在中国传统思想的渲染下,父母一生的寄托就是子女,子女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不做父母永远不能理解失去孩子的痛苦。
孩子的离世给父母留下的是极大的心理创伤,这种伤痛是经济补助难以弥补的伤口。
他们因为子女的离世开始避免谈起自己或是他人的孩子,很多失独父母会陷入对子女的无尽思念,很多父母更是幻想着自己的孩子还活着,他们会陷入自责的情绪里,认为是自己的某些原因让孩子过早离世,从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以及生活态度。
而且大多数的父母会选择自己默默承受,很少有人会主动去诉说或者求助。
因此失独家庭父母的情感问题是最为重要而且是最难满足的。
三、社会工作对失独家庭的介入方法
(一)政府
社会工作与政府有着不可拆分的联系,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水平都与政府的政策有着紧密的关系。
我国政府对失独家庭最早的关注是在200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二十七条,它要求政府给予失独家庭帮助,这个概念是十分模糊的。
而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政府要领导社工帮助失独家庭,并要不断提升对失独家庭提供制度保障的层次,例如提高帮扶标准,提供优先高质的就医与养老服务,并且不断完善社区、养老院的硬件设施,大力帮助发展民间慈善社会机构,培训社会工作者等等。
(二)社区
社区作为一定范围居民生活的公共场所,能够很好的让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进行沟通。
社区可以作为失独老人们集中养老的地点,使失独老人通过彼此的进一步互动来帮助彼此,从而使老人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精神上可以互相支持。
无论是在生活安全性上,还是老人的精神心情上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同时也可以聚集老人一起学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项目。
但是在集中养老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一是把情况大致相同的老人分为一组,避免不同情况的老人产生互斥的情况,使社区的养老等各方面活动更有效的进行。
二是对于有些抗拒社区或是社区介入的失独父母要循序渐进,不能进行强迫式要求。
(三)社会机构
社会机构作为政府的辅助机构,需要跟各个企业做好接洽工作,例如,进行一些义卖,从中抽取一些利润给社会机构,社会机构一方面能利用这些资金帮扶失独家庭,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社会机构更是可以进一步培训社会工作者向其队伍中输入新鲜血液以达到社会机构帮扶失独家庭的效率最大化。
但是,社会机构作为一种民间机构需要高透明度的进行社会帮扶活动,需要作为政府的帮助机构,同时也互为监督者。
使社会对于失独家庭的帮扶更加有效率。
(四)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介入失独家庭最基本的单位。
他们的任务也最为重要,社工是政府与失独家庭成员联系的纽带。
社会工作与其他介入机构不同,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最直接的,最真实的,他们需要服务失独家庭成员的生活,定期拜访失独家庭老人,需要贴近他们的内心,经常看望老人与他们交谈,并进一步进行医疗陪护,老人生病住院时需要社会工作者跟随进行陪护,更好的服务失独家庭成员。
同时他们也需要去辅导失独父母的心理,善于倾听,处理他们隐藏的情绪,协助克服心理障碍。
这对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工作的能力、素质以及水平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四、结论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失独家庭的问题形式十分严峻。
而解决失独家庭问题却不是可以简单完成的事业,这需要社会各方面机构的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得到有效的、进一步的解决。
政府需要做好领头羊的角色,带领着社会机构、社区、社会工作者不断的提高服务水平,使失独家庭都切切实实的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方琦、张天明.社会介入失独老人服务的实践、反思与前瞻.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
[2]张盼盼.农村失独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商.2016(17).
[3]年彩境、赵蓉蓉、任婧、王盛、洪林林.南通市失独家庭现状及社会工作者介入方案研究.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