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政治肖秀荣最后四套题选择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背诵版

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背诵版

肖4分析题背诵版第⼀套卷35、(1)如何理解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考点分析:原因类必背内容:①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期性问题。

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主制度同基层⺠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③新中国成⽴70年来,我们党领导⼈⺠创造了世所罕⻅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期稳定奇迹,中华⺠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跃。

实践证明,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化繁荣、⺠族团结、⼈⺠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提供了有⼒保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内容分析:①回答了中特制度是什么;②回答了优势特点,即四个“坚持”;③回答了实践结论。

(2)为什么要“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摄性地位”?考点分析:原因类必背内容:①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的根本⽅向和根本保证。

党是最⾼政治领导⼒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总揽全局、协调各⽅的领导制度体系居于统领地位。

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优势。

党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党的⾃身优势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③健全党的全⾯领导制度,既是⻢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揭示的科学真理,也是新时代统揽“四个伟⼤”、战胜各种⻛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70年奋⽃历程说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的显著优势,其中⾸要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领导。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字号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衡量尺度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方式【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

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

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

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

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

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C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

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

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因果联系D.本质联系【解析】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

【答案】D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解析】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二因素。

2013肖秀荣四套题word要点版第3套

2013肖秀荣四套题word要点版第3套

第三套34. 第一问:制定两个百年目标所涉及的哲学范畴?(1)涉及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主要是可能性和现实性。

(2)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3)制定目标必须建立在现变可能性的基础上。

(4)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第二问:如何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就必须:(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通过实践这一基本途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5. 第一问:为什么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材料1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1)就需求结构而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2)就产业结构而言,经济增长过分依靠第二产业带动;(3)就要素结构而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

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第二问:为什么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获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太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

2013肖秀荣4套卷之选择题详解

2013肖秀荣4套卷之选择题详解

2013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一)2.【简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本质的、全面的反映。

A正确。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B、C错误。

理性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D错误。

3.【简析]这是恩格斯的名言,深刻地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统一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是对必然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正确,A、B,C错误。

4.【简析]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6.【简析]B、C、D错误。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9.【简析]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0.【简析】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一一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一一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B正确,A、C、D错误。

肖秀荣四套题(考研政治)

肖秀荣四套题(考研政治)

肖一34.(1) 结合材料1、2、3,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运用唯物史观说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答案要点】(1)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社会意识发展的独特的历史,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连。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告诉我们:经济蕋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菡础具有反作用,为自己的经济菡础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现行文化体制中存在着的一些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仍相当突出,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

2013考研政治最后四套模拟试题(一)

2013考研政治最后四套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郑国有个人,白天在一棵大树下避暑乘凉,他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跟随树影而移动自己的席子,避暑效果颇佳。

到了晚上,月亮升空,他想,此法既然白天有效,那么晚上用它来躲避露水定不会错。

于是,随月下树影移动席子,结果,树影越远,他身上的露水也越重,最后衣服全都湿了,他还不知是什么原因。

其中的原因所包含的哲理是A.矛盾具有普遍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2.有两个大陆观光团到台湾岛旅游,路经一旅游景点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

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

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台湾赫赫有名的迷人酒窝大道。

虽是同样的情况,两位导游却有截然不同的说法.从哲学角度说明A.意识可以决定物质B.面对不同的客观事物,意识也会有所水同C.意识具有能动性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时句话正确的理解是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D)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比如职工参与决策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等。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这些新变化表明A.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开始显示出其优越性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消失C.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没有根据的D.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是需要漫长而曲折的过程(D)5.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一套题大题及答案)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一套题大题及答案)

34题(1)指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还要奇怪!”所涉及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及方法论意义。

①答案:涉及的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封神榜》中的一些最奇怪的事情,当时只是抽象的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把握这一对范畴,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2)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②答案: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和绝对性。

但是,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这种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爱迪生生活的时代,由于客观的和主观的制约,不可能有手机以及关于手机的知识,所以,“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35题(1)结合材料1、2和35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最主要的成果以及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答案:3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2013考研政治肖秀荣最后四套题

2013考研政治肖秀荣最后四套题

201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研究。

中国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也有“水中捞月”的成语。

“嫦娥奔月”可以从神话变为现实,而“水中捞月”则永远不可能实现。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在于A.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B.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C.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D.是否符合人类的需要2.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不等于各个独立部分的总和”,黑格尔说过:“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这说明,系统具有A.整体性B.结构性C.层次性D.开放性3.“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4.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5.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A.当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D.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6.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应该是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租赁、承包制D.国家独资经济7.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最终版)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普遍状态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衡量尺度D.运动的存在方式【答案】C【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

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

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

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

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

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

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

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因果联系D.本质联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概述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分为两个部分,A卷和B卷。

A卷为选择题,共50道,从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方面考查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掌握程度;B卷为主观题,共6道,分为两个大题,通过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两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题部分(A卷)1. 题干:我国的混合经济是指()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分割发展C. 忽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性质差异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混合经济指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并存和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

2. 题干: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是()A. 资本主义社会B. 非资本主义社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完全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C解析:新民主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阶段性目标。

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现的,既反对封建主义,又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合并统治。

3. 题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的经济基础A. 主体B. 核心C. 基础D. 特点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和基本特征。

4. 题干: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中形成的第一个主要的思潮是()A. 共产主义思潮B. 爱国主义思潮C. 社会主义思潮D. 马克思主义思潮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中形成的第一个主要的思潮是马克思主义思潮。

5. 题干: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职能是()A. 政治领导B. 经济建设C. 社会主义教育D. 革命斗争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职能是政治领导,即通过工人阶级的政治领导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三、主观题部分(B卷)1. 题干: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答案:逐题解析此题要求考生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

2013肖秀荣四套题word要点版

2013肖秀荣四套题word要点版

第一套34. 第一问: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

(2)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于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3)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第二问:这样变化对党的启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5. 第一问: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2)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第二问: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直接动力。

(2)改革开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3)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4)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变革,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保证;(5)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适应世界发展趋势。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

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

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事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4、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级表示不满。

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5、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由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

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

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D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201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是考生备战考试的必备资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的详细内容,并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真题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中国国民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B.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在台湾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九二共识”C. 中国国民党成立于1927年,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D. 中国国民党在1949年后逐渐被中国共产党取代,成为中国唯一执政党正确答案:A2.下面关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范围内的多边贸易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全球贸易规则B. 中国于2001年11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C.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目的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减少贸易壁垒D. 世界贸易组织设有总部,总部位于日内瓦正确答案:D3.下面关于中国法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中国法治建设始于20世纪初,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B. 中国宪法是中国法治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C. 中国法治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自由、平等、公正D. 中国法治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冲突的正确答案:B真题二:论述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就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论述,并提出您的观点。

中国外交政策一直以和平发展为基本原则,坚持把维护国家利益与维护世界和平相统一。

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倡导国际间的互利合作与对话协商。

中国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坚持容忍和尊重多样性和国家的自主选择。

在当前不稳定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外交政策的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奉行互利共赢、开放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态度。

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积极主动,为解决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然而,中国外交政策在一些国家面临着质疑和挑战。

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在区域争端中过于强硬和单方面,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表示担忧。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分析题和答案打印版.doc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分析题和答案打印版.doc

第一套34(1)指出材料1、2、3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并加以阐述。

(2)从哲学角度阐述在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实现合作、共赢和包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它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35(1)如何理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事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2)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3)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什么?(4)为什么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36(1)结合材料1,指出中国抗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说明中国人民八年间的“死亡流徒,苦难艰辛”为什么能够“获得了报酬”?(3)结合材料2,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37(1)如何理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八个字寄托着总理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殷殷期盼之情?(2)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38(1)如何理解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2)西方有些人认为,中国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对外态度“强硬”,散步所谓“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请结合材料2,说明应如何认识所谓的“中国强硬论”?(3)说明和谐世界的内涵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关系。

(4)说明中国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出的不懈努力。

第二套34(1)结合材料1,说明为什么“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2)运用哲学有关原理说明,解决气候问题,为什么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3)结合材料4说明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4)结合材料2阐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35(1)为什么说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了?(2)如何理解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3)为什么既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4)当前应该如何把“蛋糕”分好?36(1)结合材料1阐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及其主要经验教训。

肖秀荣2013年政治大纲详细解析

肖秀荣2013年政治大纲详细解析

肖秀荣2013年政治大纲详细解析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已于9月14日发布。

经过认真的研究,我可以负责地告诉考生,考试大纲的变化是很小的。

也就是说,考试大纲的修订对考生此前的复习,包括已听的课、已看的书、已做的题,没有丝毫负面影响。

一、2013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与2012年相比,在考试性质、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题型结构上,没有任何变化。

只是在试卷内容结构上,作了微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分值增加2分,即变为24分,约占2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分值减少2分,即变为16分,约占16%。

其它三门课的分值保持不变,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4分、《形势与政策与当世界经济与政治》16分。

二、关于知识点的变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只字未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只是在第八章的一个知识点上加了几个字:把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知识点有小变化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当世界经济与政治》两门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原有14个知识点,2013年增加了一个知识点:“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这个增加还是比较重要的,我过几天会在网络上发相应的补充材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增加了两个知识点、删除了三个知识点,有九处文字上的调整。

总体上讲,变化很小。

(一)增加的两个知识点是:辩证法部分增加了“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认识论部分增加了“自由与必然”。

但一般说来,已有的比较规范的教材类参考书或习题集都应该有这些内容的。

比如我的《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命题人1000题》,都有相应的内容和相应的题目。

《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第23页详细阐述了“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第47页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