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纲知识点整理【知识结构】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人们以世界观为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
(3)哲学与世界观: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A.哲学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个别的规律和特征进行概括和升华,从而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回答和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2)联系: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能认为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也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三种基本历史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观点:认为水、火、气、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评价:否认世界时神创造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原理内容: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三、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相对静止是食物在运动中的特殊状态,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内容:①唯物辩证主义认为,物质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时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①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五、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消灭规律,也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生活与哲学》必备主干知识整理
《生活与哲学》必备主干知识整理备课人:李洁雄名言警句:人生就像舞台,不到谢幕那一刻,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精彩。
举动,快举动!【唯物论局部】1.物质和看法的辩证关系①物质决议看法,要一切从实践动身,实事求是;②看法有能举措用,正确看法指点实际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开展,错误看法指点实际会阻碍事物的开展,要充沛发扬看法的能举措用,树立正确的看法。
2、看法能举措用原理:①看法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自动发明性。
②人可以能动地看法世界。
看法不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掌握事物的实质和规律;不只可以〝复制〞以后的对象,而且可以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世界上只要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
③人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看法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点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理和控制造用。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践动身、实事求是?①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践动身。
②充沛发扬客观能动性,束缚思想,与时俱进。
③把发扬客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既要满腔热情,又要严谨踏实。
4、客观规律和发扬客观能动性辩证①规律是客观的,必需依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②人可以发扬客观能动性,看法和应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5、怎样正确发扬客观能动性?①按规律办事:充沛看法、顺应和应用客观规律②从实践动身,应用客观条件,发明有利条件;③发扬不畏困难的肉体,树立创新看法。
【看法论局部】6、实际和看法辩证关系原理①实际是看法的基础〔实际决议看法〕:实际是看法的来源;实际是看法开展的动力〔看法需求、看法工具、看法才干〕;实际是检验看法的真理性的独一规范;实际是看法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坚持实际和实际相结合,在实际中检验、丰厚和开展看法。
②看法对实际具有反作用:真理和迷信实际对实际具有庞大的推进作用;错误的看法那么会把人的实际活动引向歧途。
要坚持正确的看法、迷信实际的指点作用。
7、真理的特征①真理是客观的。
缘由:真理的内容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规范即社会实际具有客观物质性。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的内涵(1)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哲学的作用(1)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3、哲学与具体科学(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与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有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气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但是,它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等同于物质。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有两种基本状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等)当作世界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第4、5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唯物辩证法(第7—10课)三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历史观(第11课)、价值观和人生观(第12课)三部分。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一、辨证的唯物论《探索世界》(包括4、5课)1、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又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二:认识论《追求真理》(包括第6课)1、实践的基本特征:★★★原理内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3、真理的特点(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内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个客观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归类总结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总结一、哲学基础知识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物质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二、关于“唯物论”的知识点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1)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①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①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欢迎阅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3区别:4区别:联系:1)123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34(1(2(3诡辩论。
5方法论:6造福人类。
12(1(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才智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核心提示:哲学的产生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作用哲学的本义哲学的任务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两个对子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课美妙的生活导向1课1框生活到处有哲学P41.哲学的产生:P4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的起源:P5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3.哲学的作用:P5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的本义:P6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5.哲学的任务:P6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课2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P73.详细科学与哲学:P8①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详细学问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哲学的本义是爱才智或追求才智。
其次课百舸争流的思想2 课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P101.哲学的基本问题:P10-2课2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121.哲学的基本派别:P123课1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P163课2框哲学史上的宏大变革P18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P18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18其次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辨证唯物论)核心提示: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相识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4课1框世界的物质性P281.自然界的物质性:P282.物质:P294课2框相识运动把握规律 P31一.运动:1.运动的含义:P3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更和过程。
3.运动的特点:P3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确定的。
静止的特点:静止是有条件的,短暂的和相对的二.规律:1.规律的含义:P332.规律的特点:P33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5课1框意识的本质P352.物质确定意识:P37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确定意识。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得向导1、哲学智慧得产生与起源:哲学得智慧产生于人类得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得追问与对世界得思考。
2、哲学得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得任务:寻找光明,正确地瞧待自然、社会与人生得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4、哲学得含义?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得世界观,哲学就是对自然、社会与思维知识得概括与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得含义与关系: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得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根本原则与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有什么样得世界观就有什么样得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得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得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得关系: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得世界观。
哲学得含义5(1)(2第二课:百舸争流得思想※1、什么就是哲学得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得内容: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得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得问题。
2、为什么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就是哲学得基本问题?①哲学得基本问题与我们得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就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得问题。
③对这一问题得不同回答决定了各种哲学得基本性质与方向※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就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就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得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得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就是神创造得认为世界就是物质得,坚持了唯物主义得根本方向,本质上就是正确得。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得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得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020年《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核心)
《生活与哲学》需背诵的知识点全书的知识框架: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探索世界的本质(物质观)②运动③规律唯物论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观①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②真理观(包含认识)①联系观(4个原理)辩证法(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②发展观(3个原理)③矛盾观(9个原理)④否定观(1个原理)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③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历史唯物主义①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人生观②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一(一)探究世界的本质(物质观)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分析)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材料分析)2.运动1(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②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②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规律(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材料分析(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材料分析(二)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观(1)意识活动的特征:①目的性和计划性(材料分析)②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材料分析)(2)意识的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材料分析)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材料分析)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材料分析)二.(一)实践观1. 实践的特点:①客观物质性②主观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分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材料分析)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材料分析)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材料分析)(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总论:1、2、3课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第一部分:总论(1、2、3课)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相互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揭示的是整个最一般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
相互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要了解前两者的局限性)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要明白两者的区别)(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3、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都是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应,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包括: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部分★★★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2、物质是运动的(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3、运动是有规律的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原理、方法论: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要求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正确地瞧待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4、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对自然、社会与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与关系: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瞧法与根本观点。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与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的含义5(1)(2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与方向※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就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就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就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就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就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表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哲学概论:(一)【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⑴哲学源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⑵哲学指导生活。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
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需要进行专门学习才能获得,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①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⑴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⑵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⑴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⑵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复习必背第二、三、四单元:包括和二个部分。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的唯物论(涉及物质和意识、客观和主观规律等概念)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如强调“自然的客观”可用: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应用】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一般用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帝、鬼神、观念等。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备注:本条原理包括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两条子哲理,一般分开用)【重点掌握】⑴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应用】这是常用的哲理,一定要记熟①一般来说,材料中出现“…事实,…现象\现状,…情况\状况,…国情,形势等词语”是关于物质具体形态的描述;②判断“物质决定意识”常用词句:因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从当地(当时);根据…情况;在…形势下;符合…实际;在…现状上;各地各部门;适时等;③可先找“名词性词语(状况,事实)”,接着找“意识”,材料中如有以下词语是反映意识的:思想、理论、主义、观点、观念,计划、方案、方针政策、路线,措施,科技文化,道德,精神,法律相关的词语。
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可分为二个哲理:【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具计划性、目的性、预见性和主动创造性;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即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应用】当材料中有涉及“人们有能力认识…事物或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制定了…方案、计划;获得了认识上的什么理论与发展”时使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重点掌握】【原理】:①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哲理常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该点只有题材中涉及到意识对人的影响时使用)【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应用】当材料中有涉及“…认识对事物(包括人、事、社会)的影响或作用”时【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规律具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规律具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4【重点掌握】【原理】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即: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⑵为什么①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②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⑶怎么样⑴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⑵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⑶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二部分:认识论(涉及实践、认识、真理等概念)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重点掌握】【原理】:该原理在使用时一般分为4点组织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运用及判断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⑴首先要能在材料中找到相关性的动词,如:深入(实际),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⑵其次再在材料中找如下内容:①在实际中得到了什么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认识结果得到证实“对与错”(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这认识应用到了实际中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⑶以上四点不一定能找齐,可以是其中之一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重点掌握】〖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但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①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
③在实践中坚持、检验和发展真理。
3.(对真理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应用范围】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探索,人类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发展。
②材料中一个认识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内容不断丰富完善。
【注意】①任何人,不论他的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他就有真理;②谬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人们犯错误,通过总结经验,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就会得到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