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节选自叶圣陶的《小记十篇》中的《游了三个洞》。

文章记叙了叶老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文章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畅,外洞的宽畅,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论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和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双龙洞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川景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游览的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金华的双龙洞美丽而神奇。

课前大家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了它,能把你的信息和大家分享吗?二、自主探索,尝试学习1、创设情境:旅行社招考小导游,你愿意试试吗?请你循着叶圣陶爷爷的足迹,安排一下游双龙洞的线路。

2、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

3、小导游“考试”,说明自己安排的线路。

三、自由实践,自读自悟1、创设情境:下面,我们就按大家提供的线路一起去旅游一次。

这条线路上有几大景点?那每个景点需要一名导游,你们可以从四大景点中选一处你最喜欢的来向游客介绍。

2、学生自由读书,准备。

(提醒注意导游语言)3、谁来向大家介绍?(发给小导游一顶红帽,一面小蓝旗)其他学生一起配合当游客。

17《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7《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孔隙、折扣”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讨论,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景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按游览顺序,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然后写外洞的宽敞和景色,再写内洞的黑暗和奇观,写洞中探险的趣事。

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双龙洞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景物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为什么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再写外洞和内洞的景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提问:你们知道双龙洞在哪个地方吗?课文中提到的金华是哪个省的城市?2.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学生分享自读心得。

3.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A.学生齐读,思考:作者为什么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B.讨论交流,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妙。

C.出示生字词,让学生齐读,解释“孔隙、折扣”等词语的意思。

D.学生造句。

(2)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A.学生齐读,思考:作者为什么先写外洞的宽敞和景色,再写内洞的黑暗和奇观?B.讨论交流,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C.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

六、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沿途美景——双龙洞——探险趣事七、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双龙洞的景色。

3.以“我眼中的双龙洞”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读、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作者用词的精妙。

17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7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双龙洞的地理位置、景观特点以及作者的游览经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双龙洞的地理位置。

(2)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双龙洞景观特点了解:(1)学生通过课文描述,了解双龙洞的地理位置、景观特点。

(2)教师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双龙洞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双龙洞的地理位置、景观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描述的双龙洞景观特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地图、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生字词卡片、笔记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双龙洞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要介绍双龙洞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2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2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2篇)《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4、感受“孔隙”的窄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2、感受“孔隙”的窄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儿?(指名说)2、有什么收获吗?3、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多出去走走,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陶冶我们的性情,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丽壮观。

今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笔触,一起去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

4、板书课题4 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多媒体显示)(1)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2)句子读通,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检查自读情况。

(读好了?想接受老师的挑战吗?)(1)出示生字词(多媒体显示)指名读,齐读。

罗甸杜鹃油桐臀部石笋蜿蜒(2)记住字形,在写的时候哪些地方要注意的?这些词语会写吗?(3)听写词语。

(4)对照屏幕或课本,批改一下。

(全对的请举手)4、多媒体显示:(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师;4月份正是踏青游览的好季节。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联系前后文字,理解“明艳”的意思。

在这风景如画的季节里去游玩,作者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用愉快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2) “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指名读。

师:“宽、窄、缓、急”多像一首乐曲,多像溪流的欢歌,谁来再读读?“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谁来模拟一下,变换什么调子?师:真是看山山有色,听水水有声啊。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3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3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教养:⑴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⑵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

⑶归纳中心思想,练习按文章叙述的方法给课文列提纲。

⑷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概括能力、背诵能力等。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幻灯片、幻灯机、录像带、录像机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学会生字词,通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教学课文一、二、三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入课题,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

二、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写了什么三、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生字词四、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1、问:按游览的顺序,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2、检查分段情况,指导分段。

五、再读全文,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板书: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六、讲读课文一至三段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说说。

(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3、观看录相,亲自感受。

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感情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观看录相,然后说说。

5、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6、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板书:突兀森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7、外洞又有什么特点?读读文中的句子,仔细体会,然后说说。

8、观看录相,亲自感受。

感情朗读写洞口和外洞的语句。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10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10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10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游记。

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文章按游览顺序记叙,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

通过描写路上景色的明艳、溪流的欢唱、外洞的宽敞,以及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低、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轮美奂,令人感到身临其境。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课文按两条线索来写。

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的线索,抓住景物特点来写。

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

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景点的方位和作者观察的移动有机结合,同时移步换景,堪称游记体文章的典范。

其中“过孔隙”一段,以“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篇”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本文的另一大特色是作者观察仔细,语言朴实准确,描写生动形象,叙述有详有略,分别详写了孔隙、内洞的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二是通过感悟,让学生了解作者按游览顺序记叙的表达方式,并体会、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针对2011年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加大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其中第二学段应落实“段”的训练。

所以本课作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旨在抓住游览顺序,通过感知整体,了解游记特点,然后重点讲“过孔隙”,梳理出本文的表达特色,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本课主要描绘了我国浙江省金华市双龙洞的美丽景色。

文章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但部分学生在词汇积累、句子结构分析等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他们探索自然、了解社会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描绘的自然景色,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把握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培养他们的语感。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文原文:准备课文原文,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4.作业本:准备作业本,用于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双龙洞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17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7个生字,会写“浙罗”15个生字。

正确读写“一簇杜鹃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理解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认识“浙簇”7个生字,会写“浙罗"15个生字。

正确读写“一簇杜鹃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

教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法学法: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1 课时课时教学要点:认识“浙簇"7个生字,会写“浙罗”15个生字。

正确读写“一簇杜鹃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知识链接、呈现课题( 导)1.导入新课,板出课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着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的金华去旅游,让我们即刻出发吧!(2)(出示金华双龙洞图片)师引导:叶圣陶爷爷游览过这儿,写下了一篇游记。

(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2.了解课题中的“记”的意思。

(课件出示:记,即记录的意思)3.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就是记录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一般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也叫移步换景。

(板书:游记)4.检查预习:展示课前制作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对照课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

5.师指名汇报。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6.小结: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

交代游程是游记的一大特点。

(板书:游程)所到之处,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板书:见闻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到字里行间去游历一番。

【设计意图】这样直奔主题导入新课的方式,新颖、直观,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认知:1.通过自学,能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运用与结合课文等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了解作者叶圣陶的生平概况以及游记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和有关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识。

技能、方法:1.训练并初步掌握解词的几种基本方法,如查工具书、用近义词、借助、实物、结合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等。

2.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读音要正确,声音要响亮,姿势要端正,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换读、不唱读、不读破格句。

注意手握书本的姿势与站立的姿势。

3.训练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理解作者游览的顺序、景点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画示意图),同时在网上或课外书上查找关于溶洞的一些和资料。

2.教师方面:①准备一幅叶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关作品集;②准备一盆杜鹃花;③有关溶洞的资料;④有关文字投影片。

第一张:①浙*合适稍微呈现②罗甸森郁聚集昏暗额角③系着绳子好奇的心情第二张:①突兀森郁合适盘曲而上变化多端聚集②头脑额角肩背臀部脚跟③杜鹃花映山红第三张: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变化无穷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形象各异奇形怪状变幻莫测……第四张:朗读课文“三要六不”(略)第五张:关于石钟乳、石笋的小知识介绍(略)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练习审题:1.同学们喜欢春游吗?说说你游览过的地方、景点的特征以及游览后的感受。

2.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时机,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叶圣陶老先生曾游览过一个地方——逐步板书: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可换“游”字,它是游记*文章的一般命题方法,如游苏州乐园、游常州恐龙乐园等)(二)学生汇报预习后的收获:说说通过自学了解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哪些疑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课文描绘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通过对双龙洞内外洞的描述,展现了双龙洞的壮丽景色,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感受文本,理解文本,提升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描绘细腻的语言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祖国美好河山的认识和热爱,还需通过文本教学进行引导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双龙洞的壮丽景色,培养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描绘的双龙洞景色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双龙洞的美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

2.与课文相关的双龙洞的图片或视频。

3.生字词卡片。

4.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双龙洞的景色,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语言和情感。

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景色描绘和作者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去双龙洞,你会怎么做?你会说什么?学生进行想象写作,锻炼写作能力。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是优秀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

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

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二)中心思想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三)文章结构全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

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

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

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认识。

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办法。

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

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时的感觉,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小节写作者游览内洞时的情景,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四层:第一层写“黑”,“内洞一团漆黑”。

第二层写“奇”。

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第三层写“大”。

“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第四层写水“源”。

“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

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质课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质课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质课教案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优质课教案,是优秀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质课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学习本课生字,掌握“浙*、杜鹃、明艳、蜿蜒、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等词语。

4、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具准备】介绍双龙洞的vcd,课文录音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2、播放配乐的课文录音。

3、出示课题,释题引入: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⑴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

本文是一篇游记。

)⑵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

二、探寻游踪,理清条理1、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四人小组合作)4、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三、品读交流,理解深化1、品赏路上的见闻:⑴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⑵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水声]⑶引读第2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⑷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

”(老师朗读,学生想象,播放vcd)2、游览外洞和内洞:⑴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板书:宽、大⑵导读“洞口很宽,像……。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 3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 3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的感知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课前准备:收集材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迷人的风景伴着我们。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双龙洞的外洞,外洞可真大啊!二、学习“孔隙”部分过渡:令人惊叹的是从外洞到内洞必须经过孔隙,这是一条约10米长的水道,相信水上之旅一定会为这次游览增添许多情趣。

让我们到孔隙去看看吧!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5小节,找出一个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

(好奇)(1)作者因为什么好奇?(船小、船进出孔隙的方法与众不同)(2)出示文字,练习朗读。

请大家看这句话,练一练试着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

指名读,生齐读。

(3)船这样小,进出的方法又是这样特别,跟孔隙有关吗,说明什么?(生答师书:孔隙:窄小)2、过渡:穿过这样窄小的孔隙有怎样的感受呢?(1)出示文字,体会感受请同学们用心读这段文字,体会作者的心情是否发生了变化?(害怕、紧张、危险)(2)你能把这种紧张、危险的感受读出来吗?先自己练一练。

(3)出示画面、文字:同学们练的好认真,我也想读一读。

(4)谁也想读,指名读。

(5)出示画面、文字:我们一起读,老师也为大家配上画面、音乐。

3、小结:出示画面:这正是古诗所说“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正是一种奇妙的游览方式,有“水石奇观”之誉。

4、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孔隙的奇妙。

师引读第5小节。

三、学习“内洞”部分过渡:内洞又有怎样奇特的景色呢?1、请同学们自由读6、7小节,来到内洞有什么感受?在书上划出有关词句,愿意的话周围同学可以交换一下自己的看法。

2、讨论(1)“黑”:从哪儿感受到的?(这是作者刚进内洞时的真切感受。

)(2)“大”:从哪儿感受到的?(“进”是一个量词,有一种平房分为前后几排,一排称为一进,一进大约八、九米,十来进就有(100)米左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描绘了作者叶圣陶先生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按照游览顺序,详细介绍了双龙洞的内外洞以及洞内的奇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流畅,层次清晰,是进行语文教育的好教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游记类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方面还需加以引导。

同时,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双龙洞的内外洞以及洞内的奇景;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双龙洞的内外洞以及洞内的奇景;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读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途径,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学生自主学习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游记类文章,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金华双龙洞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1.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内外洞”、“奇景”等。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选取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演练,体会作者情感。

巩固(10分钟)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自主学习单。

2.教师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优秀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优秀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作者勤劳的小编惊云帮大家分享的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篇一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

一、说教材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按游览的是顺序,依次写了洲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和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

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字其中9个。

正确读字浙江、森郁、聚集、合适、昏暗、稍微、额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通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4、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设想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教材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在专教法上,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优秀模板12套)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优秀模板12套)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优秀模板12套)《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案1【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学”到自己“写”,这是我所追求的。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森郁、聚集、合适、昏暗、稍微、额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4、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心】1、了解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

2、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心训练项目。

【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金华龙双洞的信息,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1、谈话,展示祖国的风景名胜图片。

2、学生说说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心情如何。

3、播放双龙洞的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3、把景点连起来,理一理,看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4、读课文,找出作者游览景点产生变换的词句,读读,体会这些词句在描写游览过程中的作用。

5、画出表示“泉水流经路线”的词句,理清泉水的流线: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路上三、分清主次,把握重心1、了解作者游览的全过程。

2、默读课文,对照作者的游览过程,说说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

3、先后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四、学习路上见闻1、学生自渎1~3分钟,边读边画出喜欢的词句,互相讨论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第二、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朗读,并结合课件上彩图,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让学生认读,识记。

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和自己喜欢的其他词语。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会写“杜鹃、气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展示风景图片,谈话导入。

导语:高山巍峨,大河滔滔,鸟飞兽走,花红草绿……,这都是大自然在地面上的杰作。

殊不知,在地下,她也为我们展示出了奇妙的景观。

今天,我们就随同叶圣陶先生去欣赏那让人叹为观止的迷人世界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师生合作理解题目。

明确:“记”即记录之义,记的是游览的经过,说明本文是一篇游记;“金华”交代了游览的地方;“双龙洞”点明了具体的游览景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介绍作者。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

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会写的字:浙zhè江 罗luó店 杜dù 鹃juān 窄zhǎi 森郁yù 肩jiān 背 臀tún部 移yí动额é角 登陆lù 石钟乳rǔ 石笋sǔn 变化多端duān 上源yuán会认的字:一簇cù 漆qī黑 蜿wān 蜒yán◆读准字音:“浙”是翘舌音,读“zh è”,不要读成“z è”;“簇”读“c ù”,不要读成“ch ù”或“z ú”;“臀”不要读成“di àn ” 。

◆书写指导:“簇”下边是“族”,不要写成“旅”;“蜒”中间是“廴”,不是“辶”。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下面是网为大家带来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了解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制作一张游览示意图。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

1、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2、释题。

“记”是什么意思?3、读第一段。

二、初读课文。

1、激趣。

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

三、理清顺序。

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

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

(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怎么画?细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句来画。

例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

一组板演。

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你这个导游当得真好,这个旅游帽作为奖品奖给你。

四、学习第二段。

1、刚才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

现在让我们从金华出发到双龙洞去,请你注意欣赏沿途景物。

(出示相机)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们也带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解说词。

(出示一张照片做例子)拍镜头时,要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物,配解说词时,要使用文章的句子。

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3段。

2、学生自由朗读2——3段。

3、讨论。

(1)你拍了什么镜头?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随学生出示图,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下面是网为大家带来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要求:
1、了解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制作一张游览示意图。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

1、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2、释题。

“记”是什么意思?
3、读第一段。

二、初读课文。

1、激趣。

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

三、理清顺序。

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

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
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

(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怎么画?细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
句来画。

例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

一组板演。

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你这个导游当得真好,这个旅游帽作为奖品奖给你。

四、学习第二段。

1、刚才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

现在让我们从金华出发到双龙洞去,请你注意欣赏沿途景物。

(出示相机)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们也带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解说词。

(出示一张照片做例子)拍镜头时,要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物,配解说词时,要使用文章的句子。

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3段。

2、学生自由朗读2——3段。

3、讨论。

(1)你拍了什么镜头?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随学生出示图,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

(2)还有谁也拍了这个镜头,你们愿不愿意来一次配解说词的比赛。

(3)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图。

(4)出示实物,新绿。

4、看到大家拍了这么多的镜头,我也憋不住了,我让你们看看我拍的镜头,不过,我有一个问题。

(出示问题: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与双龙洞有什么关系?)播放录象,看完后讨论。

指导朗读。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丽,请你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景色。

比如,叶圣陶爷爷就用了一个词——明艳,你用什么词?
6、景色美,文章美,我们来把它背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背给同桌听。

六、课堂,作业。

这堂课,我们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开心吗?今天回去,把你的见闻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3.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2.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

《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

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板书:3.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

“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

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三、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

(板
书:·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四、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

第七段是第1自然段;第
二段是第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
学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按游览顺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献比较容易了。

2.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4月14日作者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段:写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

第三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

第四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

第五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第六段:写乘船出洞。

)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1.请6名学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进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