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二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L190作业4-3满分答案
北京⼤学医学⽹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L190作业4-3满分答案题⽬内容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的基本观点是()A)反映论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客观实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性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主义观点D)主观唯⼼主义观点3. 可能陷⼊经验论的哲学派别()A)只有唯物主义哲学B)只有唯⼼主义哲学C)既有唯物主义⼜有唯⼼主义D)只有实证主义4. 驳斥不可知论的有⼒武器是()A)社会实践B)客观规律C)客观事实D)正确理论5. 理性认识⾼于感性认识,因为()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B)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C)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感性认识是具体的D)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6.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抽象、具体、再抽象B)感觉、知觉、表象C)概念、判断、推理D)分析、归纳、综合7.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的基础是()A)物质B)实践C)精神D)思维8.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间接性和抽象性B)直接性和形象性C)逻辑性和辩证性D)具体性和客观性9. 真理是指()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脑中的正确反映B)能满⾜⼈们需要的有⽤理论C)不依赖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D)社会上⼤多数⼈同意的观点10.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状况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正确认识中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D)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11. ⼈⼝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是()A)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B)可以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C)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12. 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状况是()A)⼈⼝多,密度⼤B)⼈⼝少,增长慢C)⼈⼝不增也不减D)与物质⽣产相适应13. 物质资料的⽣产⽅式包括()A)劳动者和劳动⼯具两个⽅⾯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C)⽣产⼒和⽣产关系两个⽅⾯D)⽣产关系和⽣产资料两个⽅⾯14.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的优劣B)⼈⼝增长的快慢C)社会风⽓的好坏D)物质资料的⽣产⽅式15. 理解整个⼈类发展史的钥匙是()A)阶级⽃争发展史B)⽣产劳动发展史C)宗教信仰变迁史D)政治制度演变史16. ⼴⼤农民在致富奔⼩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袋,先富脑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平时作业2019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问题详解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7至11章,回答下列问题:一、判断题(判断“正确”或“错误”,将字母写在括号里。
每题1分,共20分。
)1、“吃梨子”也是一种实践活动。
请判断:( A )A、正确B、错误2、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能动的反映论。
请判断:(B )A、正确B、错误3、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其容却是客观的。
请判断:( A )A、正确B、错误4、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没有发现思想背后的物质原因和人民群众的作用。
请判断:( A )A、正确B、错误5、阶级是一个经济畴。
请判断:( A )A、正确B、错误6、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请判断:( A )A、正确B、错误7、群众路线实际上也是一种认识路线。
请判断:( A )A、正确B、错误8、群众路线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请判断:( A )A、正确B、错误9、“自由王国”就是没有任何约束的社会状态。
请判断:( B )A、正确B、错误10、“按需分配”就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请判断:(B )A、正确B、错误二、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写在括号里。
每题3分,共30分)1、人类认识的总规律是(B )。
A、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B、感性具体——抽象具体——理性具体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知性认识D、从分析和综合到归纳和演绎2、实践是指(C )。
A、人们主观的活动B、人们的一切运动C、人们改造、保护和恢复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D、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3、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共同特点是( A)。
A、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B、夸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C、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D、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B )。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环境和社会本身的关系问题D、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关系问题5、社会历史观是(A )。
2020年函授本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0分)第1题:哲学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D.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第2题: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第3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C. 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第4题: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第5题:科学证明,人脑是A. 思维的源泉B. 思维的产物C. 思维的器官D. 思维的对象第6题: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 否认物质的运动的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第7题: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第8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A. 不可知论的观点B. 相对主义的观点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第9题: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第10题: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A. 昼夜交替B. 寒来暑往C. 磨擦生热D. 电闪雷鸣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0分)第11题:对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阵营。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次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次作业您本学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第一部分(48--94题),总分为47分,您的得分为47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①理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②从实际出发③理性认识被人民群众掌握④要通过中介环节⑤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1分]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2. 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1分]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分配关系C.产品分配关系及其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3.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1分]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精神的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发展的4.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1分]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的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5.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分]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6. 国家的实质是()[1分]A.整个社会的代表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C.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机构D.抵御外来侵略的组织机构7.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①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②意识的物质载体是语言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④意识依赖于人的心理状态⑤意识受世界观的决定和支配[1分]A.①②③B.②④C.④⑤D.①③⑤8.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表现为()①物质是运动的主体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⑤物质与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可分离[1分]A.①②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9.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1分]A.客观规律B.社会实践C.客观真理D.主观能动性10. 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的周围有很多竹子。
奥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2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正确答案: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正确答案: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达尔文进化论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A、是否承认人们的思想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正确答案: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辩证法回答的问题是()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D、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正确答案: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6: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A、规律的客观性B、世界的可知性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正确答案: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7: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C、社会实践和社会理论的关系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正确答案: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8: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有()①把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③认为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④认为世界是不可知⑤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D、④⑤正确答案:C①把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9: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③人本主义④科学主义⑤非理性主义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⑤正确答案:C③人本主义④科学主义10: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正确答案: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1: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正确答案:A朴素唯物主义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正确答案: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13: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正确答案: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14: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正确答案: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确答案: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6: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平时作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平时作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平时作业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D、使人们一劳永逸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CD)。
A、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C、一种纯粹精神运动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A)。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C)。
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
医生说:“可以。
”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而人却被压死了。
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
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
”这笑话(BCD)。
A、是对医生的不敬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C、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D)。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CD)。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B、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C、事物仿佛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但这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回复D、在外力推动下,事物作机械运动10、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CD)。
2021年春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 共 40 分。
)1. 在唯物史观看来大家之间关系首先是. 物质利益关系. 血缘亲情关系. 道德关系. 友谊关序正确答案:2. 事物质变爆发式或非爆发式形式取决于. 事物关键矛盾发展. 事物量变特点和发展程度. 事物本身性质和所处具体条件. 事物发展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相互作用正确答案:3.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反应论. 先验论. 唯理论. 经验论正确答案:4. 唯心主义运动观根本错误在于( )。
. 否认物质运动. 否认运动是绝对. 否认静止是运动特殊状态. 否认运动是物质运动正确答案: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关运动最基础结论是.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 认识过程有限和无限统一.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统一. 认识运动曲折性和前进性统一正确答案:6.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最基础前提是( )。
. 个人主动性充足调动. 集体智慧充足发挥. 对客观规律正确反应. 对保守思想根本克服正确答案:7.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是. 社会意识发展含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反作用. 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正确答案:8.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反应, 关键是对. 科学文化反应. 统治阶级意志反应. 物质资料生产方法反应. 社会发展规律反应正确答案:9. 唯物史观讲社会存在是指. 自然界多种物质总合. 多种社会关系总和. 人肉体和精神总合.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总合正确答案:10. 上层建筑关键是. 政治法律思想. 国家政权. 人意志. 哲学正确答案:11. 生产方法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统一. 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统一.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统一正确答案:12. 社会发展规律, 根源于. 社会生活物质条件. 社会生活精神条件. 盲目自然力量. 人自觉活动正确答案:13. 人口最优化是指. 人素质高. 人口越多越好. 人口越少越好. 人口同社会生产发展保持最合适百分比正确答案:14. 理性认识特点是. 概念、判定、推理. 感觉、知觉、表象. 抽象性、间接性. 形象性、直接性正确答案:15. 任何客观真理都是. 纯绝对真理. 纯相对真理. 纯客观事物.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正确答案:16. &lquo;感觉是认识起点&rquo;见解. 只能是唯物主义见解. 只能是唯心主义见解. 只能是可知论见解. 既可能是唯物主义, 又可能是唯心主义见解正确答案:17. 劳动者是指. 全部些人. 从事体力劳感人. 从事多种社会活感人. 含有一定生产经验, 并能直接从事生产劳感人正确答案:18. 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 这两大部分是.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国体和政体. 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正确答案:19. 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飞跃是.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现象认识到本质认识正确答案:20. 优异生产力集中表现和关键标志是. 劳动者. 生产工具. 科学技术. 劳动对象正确答案: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 共 45 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二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二答案你的得分:100.0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事物的联系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联系构成运动B.先有联系后有运动C.运动构成联系D.联系和运动完全等同2.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变化是指( C )。
A.事物的量变B.事物的质变C.事物的一切量变和质变D.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3.系统论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 D )。
A.高于唯物辩证法B.扬弃唯物辩证法C.代替唯物辩证法D.丰富唯物辩证法4.事物的内容是指( D )。
A.各种现象联系的总和B.事物诸要素的结构方式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D.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 B )。
A.可能性在质上的科学说明B.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C.可能性在质量结合上的科学说明D.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科学说明6.现实性是指( A )。
A.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B.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C.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确认D.可能性的总和7.“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这是(B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D.折衷主义的观点8.现实可能性是指( A )。
A.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B.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C.目前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D.实现的可能性9.“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 D )。
A.相对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10.xx战国时期的xx曾说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句话是一种( C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作业》
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提前考试大作业学习中心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题目: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相互关系及深刻认识专业: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方向)批次层次:业余高起专学生姓名:学号:身份证号码:提交时间:年月日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相互关系及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过程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
“两个必然”的思想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
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
“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历史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纵观马克思的全部社会主义思想,他对“两个必然”的揭示,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展开:(一)从唯物史观角度。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了一切社会形态无不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和暂时性,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二)从阶级斗争角度。
运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学说,考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史,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
(三)从剩余价值规律角度。
运用剩余价值学说,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揭开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胜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次作业,DOC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7至11章,回答下列问题:一、判断题(判断“正确”或“错误”,将字母写在括号里。
每题1分,共10分。
)1、“吃梨子”也是一种实践活动。
请判断:(A)A、正确B、错误2、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能动的反映论。
请判断:(B)A、正确B、错误3A、正确4A)A5A6A7A8A9A10A二分)1、人们认识的起点是(C)。
A、客观事物B、社会意识C、感觉D、理性认识2、实践是指(C)。
A、人们主观的活动B、人们的一切运动C、人们改造、保护和恢复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D、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3、“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一表述体现了认识论中的(A)。
A、辩证法B、唯物主义C、唯心主义D、可知论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B)。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环境和社会本身的关系问题D、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关系问题5、社会历史观是(A)。
A、人们关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B、人们关于社会历史的观念C6AC7AC8AC9A10A三30分。
)1A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E、实践由认识指导的2、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会导致(BE)。
A、唯物论B、经验论C、唯心主义唯理论D、唯物主义唯理论E、教条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反映论,是因为(CD)。
A、它是唯物主义经验论B、它是唯物主义可知论C、它将实践引入认识论D、它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E、它将科学引入认识论4、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BCE)。
A、从实践到认识B、从已知到未知C、从唯心主义经验论到唯物主义经验论D、从不可知论到可知论E、从认识到实践5、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BCD)。
A、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志BCDE6ABCDE7A8A9ACE、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10、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因素有(ABD)。
20年春季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答卷【标准答案】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宗教的作用在于
A.麻痹人民的鸦片
B.民族团结的纽带
C.人民的精神支柱
D.个人身心健康的保证
答案:A
2.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道德
B.艺术
C.政治法律思想
D.哲学
答案:C
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
A.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B.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答案:B
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答案:B
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工具
C.劳动者
D.劳动对象
答案:A
6.由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B.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
C.人们可以改变或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D.人们可以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答案:A。
2021秋期国开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考试大作业(二)「直接考试版」
2021秋期国开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考试大作业(二)「直接考试版」请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第一,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是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制约现象的内部联系。
本质和现象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
华佗对症下药是透过头痛发热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了疾病的本质。
第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
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引起头痛发热这一结果的病因是复杂多样的,华佗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了不同的病因,才做到了对症下药。
矛盾特殊性原理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都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首先,必须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也就是说要承认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就意味着世界是一个没有矛盾的世界,因而也就谈不上去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了。
所以,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应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其次,我们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从而解决矛盾。
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哲学理论必须在实际运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在认识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基础上真正解决矛盾。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L190作业4-1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L190作业4-1题目内容13.0 A3.0 C23.0 D343.0 A53.0 A63.0 D3.0 B73.0 A893.0 C3.0 B10113.0 D123.0 D133.0 C3.0 D143.0 A15163.0 A173.0 D3.0 B183.0 D193.0 A20214.0 A B D E224.0 A C234.0 B C D E4.0 A B C D E244.0 A E25264.0 B D274.0 B D E4.0 A C E284.0 A B C D294.0 A B C D30总分:94.00题目内容1. 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哲学传统是()A)中国哲学、希腊哲学和印度哲学B)中国哲学、埃及哲学和德国哲学C)中国哲学、英国哲学和法国哲学D)中国哲学、埃及哲学和法国哲学2. 否认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是()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绝对主义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5.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C)唯心主义经验论与唯心主义唯理论D)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6.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A)彼此孤立的B)完全一致的C)绝对对立的D)统一性是多样性的基础和本质,多样性是统一性的形式和表现7.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有限和无限的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8.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会导致()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9.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二元论的观点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二
题目内容
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
1 3.0 3.0 3.0 A
2 3.0 3.0 3.0 A
3 3.0 3.0 3.0 A
4 3.0 3.0 3.0 B
5 3.0 3.0 3.0 C
6 3.0 3.0 3.0 D
7 3.0 3.0 3.0 C
8 3.0 3.0 3.0 B
9 3.0 3.0 3.0 D
10 3.0 3.0 3.0 D
11 3.0 3.0 3.0 B
12 3.0 3.0 3.0 B
13 3.0 3.0 3.0 D
14 3.0 3.0 3.0 D
15 3.0 3.0 3.0 C
16 3.0 3.0 3.0 B
17 3.0 3.0 3.0 B
18 3.0 3.0 3.0 A
19 3.0 3.0 3.0 B
20 3.0 3.0 3.0 C
21 4.0 4.0 4.0 A B C D E
22 4.0 4.0 4.0 A C E
23 4.0 4.0 4.0 A B C D E
24 4.0 4.0 4.0 C E
25 4.0 4.0 4.0 A B C D E
26 4.0 4.0 4.0 A B
27 4.0 4.0 4.0 A C D
28 4.0 4.0 4.0 A C E
29 4.0 4.0 4.0 A B C D
30 4.0 4.0 4.0 A B D
总分:100.00
题目内容
1.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区分属于()
ff8080813d24120c0
A)矛盾不平衡性的两种情形
B)矛盾斗争的两种形式
C)矛盾普遍性的两种情形
D)矛盾运动的两种方式
2.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ff8080813d24120c0
A)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主要矛盾决定的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3. "白马非马"的错误在于()
ff8080813d24120c0
A)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
B)割裂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C)否认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
D)混淆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
4.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ff8080813d24120c0
A)观察实验的方法
B)矛盾分析的方法
C)逻辑推理的方法
D)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5.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ff8080813d24120c0
A)绝对性和相对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6. 事物的质是指()
ff8080813d24120c0
A)事物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B)事物的特殊矛盾
C)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
D)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7. 事物的度是指()
ff8080813d24120c0
A)事物中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
B)事物内容的表现形式
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范围和幅度
D)事物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8. 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
ff8080813d24120c0
A)变化周期是长还是短
B)量变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C)变化速度是快还是慢
D)质变中是否有新的量变
9. 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认为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是()
ff8080813d24120c0
A)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0. 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两种说法()
A)都是形而上学观点
B)前者是相对主义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
C)都是辩证法观点
D)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
11.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反映了下列哪一种观点()
ff8080813d24120c0
A)知行统一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否定与肯定关系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统一的观点
12.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ff8080813d24120c0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13. 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ff8080813d24120c0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4. “心诚则灵,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认为世界是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张思想即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 “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ff8080813d24120c0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6. 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ff8080813d24120c0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7. 《易传》说:“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无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这是()
ff8080813d24120c0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二元论的观点
18. “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本身的主观映象。
”这一观点是()
ff8080813d24120c0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19. 中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这一观点是()
ff8080813d24120c0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20. “天命难违”的观点是()
ff8080813d24120c0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1.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ff8080813d24120c0
A)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
B)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C)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E)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2. 下列说法属于辩证否定的有()
ff8080813d24120c0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彻底抛弃旧事物
C)"扬弃"
D)全盘吸收
E)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23. 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就会导致()
ff8080813d24120c0
A)冒险主义
B)悲观主义
C)直线论
D)循环论
E)盲目乐观
24. 下列属于部分质变的有()
ff8080813d24120c0
A)人体心脏坏死
B)旧物种转化为新物种
C)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
D)生产资料由国有变私有
E)封建社会中劳役地租到实物地租的变化
25. 下列各项反映内因或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有()
ff8080813d24120c0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都起作用
E)外因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26. 矛盾同一性两个方面的含义是()
ff8080813d24120c0
A)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
D)矛盾双方的互相否定
E)矛盾双方的互相调和
27. 下列各项属于质变的有()
ff8080813d24120c0
A)猿转化为人
B)人到中年
C)货币转化为资本
D)由穷变富
E)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
28. 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
ff8080813d24120c0
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B)精神也是物质
C)精神可以正确反映物质
D)精神是物质的本原
E)精神具有反作用的能动性
29. 狼孩不具备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ff8080813d24120c0
A)意识的产生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现代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D)人的大脑是社会活动中完善起来的
E)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改造世界
30. 下列哪些活动属于人的意识活动()
ff8080813d24120c0
A)工程师设计图纸
B)学生学习知识
C)遇到强光眨眼
D)作曲家创作乐曲
E)听到巨响把头转向刺激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