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第1讲教材基础实验
生物 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七实验
常用语言模板: 选择长势相同 大小相似的同种 长势相同、 常用语言模板:①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 植物随机等量分组, 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 A、B、C 等;② 等量分组 、 、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 各加入等量的某 等量 溶液; 选择年龄 体重(性别 健康状况相同的 年龄、 性别)、 溶液;③选择年龄、体重 性别 、健康状况相同的 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 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 1、2、3 等。 随机等量分组 、 、 (2)对照处理:根据实验的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 对照处理: 对照处理 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 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培 饲养等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即控制无关变量。 养、饲养等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即控制无关变量。 要注意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 要注意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例如 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 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 ”“相同”“适宜
(3)探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①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轻轻震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轻轻震荡几次, 分布,以确保计数准确,减少误差。 分布,以确保计数准确,减少误差。 ②该探究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 该探究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 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 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实验,求得平均值。 实验,求得平均值。 ③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算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菌。 ④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 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 确的方法是浸泡和冲洗。 确的方法是浸泡和冲洗。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浙江):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返回目录
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 通常从其他物种获得__________,将其和农杆菌的 ________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然后借助 __________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 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易 错 易 混 归 纳
返回目录
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考情纵览
考点
考例 2011年 2012年
课标全国卷 T31、福建 T27、北京 T30、广东 T28、江苏 T11、海南 T24/T25
2013年 浙江T32、课标全 国卷ⅠT6/T31、 课标全国卷Ⅱ T32、天津T5、 山东T5、福建 T28、安徽T31、 广东T25、 海南T16
返回目录
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3.[2013·课标全国卷Ⅱ] 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 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 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 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 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 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 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 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 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
返回目录
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2.[2012·浙江卷]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 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 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 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 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 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 (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 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 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 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 病高秆。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实验专题第1讲教材基础实验课件
实验名称
试剂
颜色
生物材料
淀粉的 鉴定
还原糖 的鉴定
脂肪 鉴定
碘液
斐林试剂 苏丹Ⅲ(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Ⅳ)染液
蓝色
砖红色 沉淀
橘黄(或 红)色
脱色的 叶片
苹果或梨 匀浆等 花生种 子切片
蛋白质 鉴定
双缩脲 试剂
紫色
豆浆、稀 蛋清等
备注 —
现配现用、水浴加热
需用高倍镜观察 先加 A 液, 后加 B 液, 摇匀使用
第十九页,共73页。
调查人群中 某种遗传病
人类某种 遗传病
汇总法
种群密度的 取样调查
土壤中小动物类 群丰富度的研究
活动能力 强的动物
植物或活 动能力弱
的动物 土壤中的
小动物
标志重 捕法
样方法
取样器 取样法
计算方法
计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第二十一页,共73页。
探究类实验的变量分析(填表)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探究温度对淀 粉酶活性的影响
第七页,共73页。
备考指南 针对不同实验类型如物质鉴定、显微观察、模拟调查等教材 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各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关键的操作步骤 等。
第八页,共73页。
1.(2016·新课标全国Ⅰ)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 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 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探究酵母菌的呼 吸方式
氧的有无
CO2 生 成量( 澄清 石灰 葡萄糖溶液、石灰水的
水的浑浊程度);酒精 量、温度、pH、锥形瓶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
:
3、实验结果及解释: 在清水中气孔应开启,因为当细胞液浓 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保卫细胞吸 水膨胀变形,气孔开启。 在浓盐水中气孔应关闭,因为当细胞液 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保卫细胞 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
1、学生实验(必修部分)
必修1-01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7页) 必修1-03 必修1-04 必修1-05 必修1-06 必修1-07 必修1-08 必修1-09 必修1-10 必修1-11 必修1-12 必修1-13
:
1、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
菠菜、清水、浓盐水、盖玻片、载玻片、 显微镜、吸水纸、滴管、镊子等。
2、实验步骤: ① 取菠菜叶,用镊子剥取表皮。 ②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表皮放入清水中, 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③ 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低 倍镜下找到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气孔状态。 ④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浓盐水,再另一侧用吸 水纸吸取盖玻片下的液体,反复几次。 ⑤ 继续观察气孔的变化,并做记录。
分离或鉴定技能。 ⑵调查研究方案,包 括提纲与问卷或记录 表
⑶遗传育种方案
实验题的分类
学生操作实验题
课内
经典实验变形题
实验题
信息分析实验题
课外
设计类实验题
(探究和验证)
评价类实验
(纠错、完善)
(2005年全国理综卷Ⅱ)植物叶片表皮 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图所示。 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 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 气孔关闭。 请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 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 要求写出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2014版(人教新课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课件:第1部分专题7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
探究类实验及设计
探究实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验 • 1.教材基础探究实验 通过模 半透膜 拟实 漏斗玻璃 两侧 半透膜种类、开 验探 管液面 溶液 始时的液面、 究膜 的上升 温度等条件 的浓 高度 的透 度差 性 探究温 不同温 酶的活性 pH、底物量、 度对 (加碘后 度 酶量、试管的
探究酵母 菌的呼 吸方式
3.(2013· 江苏高考改编)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 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编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号 温度对酶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 ① 活性的 的肝脏研磨液 影响 温度对酶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② 活性的 可溶性淀粉溶液、 影响 碘液
• A.实验① B.实验② • C.实验③ D.实验④32 • 【解析】 过氧化氢受热会分解,因此不 宜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①不合理;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故实验③不合理;斐林试剂可与酸反应, 影响物质检测,实验④不合理。 • 【答案】 B
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 确定实验研究的因素以及影响本实验的 无关变量;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 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确定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材料来确定 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严格遵循实验设计原 则,根据实验原理以及在充分考虑提供 的实验材料、用具的基础上,根据设计 要求,设计实验装置和步骤 得出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6)研磨、过滤技术 避免色素分子被破坏 • ①举例: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 • ②材料作用:研磨过程中加入SiO2是为 了 ,色素提取时加CaCO3是为 了 。
研磨充分
维度2——巧深化· 疑难突破
观察类实验
观 细 察 观察 胞 常用实验材 实验名称 染色剂 料 方 对象 状 式 态 观察DNA 和RNA 甲基绿、 口腔上皮细 核酸 死 在细胞 吡罗红 胞 中的分 布 观察线粒 染 线粒 体 体 色 活 健那绿 口腔上皮细 胞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第一讲 种群和群落
第一讲种群和群落能力呈现【考情分析】【备考策略】本节内容常考点为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的理解等。
复习时应注意:1. 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理解种群的概念、数量变化、种间及种内关系。
2. 加强图形题的训练。
如种间关系变化曲线、种群的增长曲线等,培养识图、析图等能力。
3. 注重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如种群增长曲线的K/2值在有害生物防治和捕鱼中的运用。
1. (2013·南京、盐城一模)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注:第1层为距地表05cm;第2层为距地表510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cm。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 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 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 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2. (2013·扬泰南二模)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
下列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 捕食关系B. 竞争关系C. 种内斗争D. 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3. (2013·泰州一模)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
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B. 02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 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D. 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4. (2013·无锡一模)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B. 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过多部分会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5. (2013·南京二模)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课标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篇教材基础保分必背七生物技术实践讲义
课标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篇教材基础保分必背七生物技术实践讲义保分必背1.果醋制作的原理:(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2.葡萄酒的自然发酵与工业酿酒的区别是前者的菌种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后者可接种人工培养的酵母菌菌种。
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中,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4.果酒制作中,酒精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变,CO2也不产生,原因可能是原料耗尽或高浓度的酒精抑制了酵母菌的细胞呼吸。
5.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品质。
6.腐乳制作中,豆腐与盐的质量比为5∶1。
盐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长及调味。
盐浓度过低时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浓度过高时会影响腐乳的口味(苦咸)。
7.腐乳制作中,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酒精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及调味的作用;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8.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是因为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而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9.泡菜制作过程中盐的作用是:灭菌、渗出蔬菜中过多的水分以及调味。
盐水浓度太高会引起乳酸菌细胞渗透失水,影响乳酸菌生长繁殖,甚至导致乳酸菌死亡。
10.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原因是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会发生变化,及时测定是为了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
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稳定在较低水平。
11.无菌技术的目的是获得纯净培养物,关键是创造无菌条件,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12.选择培养基是指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体验真题+考题切点+考点透析+考题预测,含13年真题)专题突破七 生物的变
专题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摘要:本单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的原因以及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本部分内容在育种上市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与太空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组织培养等育种方案结合在一起,可以出一些大型的信息综合题目。
在高考中,选择题的考察主要内容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的理解及判断。
在非选择题方面,通常以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几种育种方案。
人类的遗传病和伴性遗传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出题方向主要以推理和判断遗传病的方式为重点考察。
在一轮复习中,要掌握几种变异的产生原因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学会判断推理遗传病的方法。
并搜集生产生活中的社会热点,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一、专题知识突破1.考纲要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2.考点剖析考点1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判断【体验真题】1.(2013某某卷)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解析】人类XYY综合征,是由于精子异常,卵细胞不可能提供Y染色体,所以YY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减II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线粒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不形成染色体,无法进行减数分裂;21三体综合征,主要是由卵细胞异常导致的(异常精子受精的概率低),可能是由于减I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由于减II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从而产生了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卵子,而胚胎发育过程中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属于有丝分裂异常;三倍体无籽西瓜与联会紊乱有关;杂合子自交,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分离导致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7 实验与探究 1 教材基础实验
死细胞 死细胞
⑤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 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洋红液)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实验名称
观察多种多样的 细胞
观察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的 质壁分离与复原
细胞的状态 活或死细胞
⑦ 活细胞 ⑨ 活细胞
染色 剂
生物材料
酵母菌细胞、水绵细胞、叶的保卫细
胞、鱼的红细胞等
无需 染色
⑧ 藓类的叶(或菠菜叶、黑藻叶)
蓝绿色; 叶绿素 b:
黄绿色
生物材料 备注
水、葡萄糖 溶液、三份 无 模拟“尿样”
二氧化硅: 新鲜的绿叶 研磨更充;分 (如菠菜叶) 碳酸钙:
防止研磨中 色素被破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鉴定还原糖,只能说明研磨液中含有还原糖, 不一定是葡萄糖,A项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叶片不用酒 精处理,B项错误。小麦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中叶绿体的存在利于观察,C 项错误。利用小麦根尖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改良苯酚品红溶 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项正确。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点训练3 下列有关实验的内容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名称
相关内容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
随机选取相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平均 值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将少量多种生物放入密闭的广口瓶中,一定要 在直射强光下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 度的调查
答案: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定及从坐标曲线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0天有可溶 性糖的存在,可溶性糖中的葡萄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鉴定会有砖红 色沉淀,A项错误。细胞中含有蛋白质,各种有机物的转化也离不开蛋白质类酶的 催化,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会产生紫色反应,B项错误。第30天脂肪含量较高,苏丹Ⅲ 检测呈橘黄色,C项正确。第40天淀粉含量为0,碘液检测不显蓝色,D项错误。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第1讲 教材基础实验名师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
高倍显微镜 DNA和RNA
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有丝分裂
色素 DNA
透性
生根
染色体 种群数量
丰富度
1.用显微镜观察哪些实验不需要染色? 观察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 在制作步骤上有什么不同? 后者需低温处理后用卡诺试液固定。
跟踪训练1 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剪碎的新鲜菠菜叶中加入SiO2、无水乙醇,充分研磨 后过滤,则滤液呈深绿色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片 →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C.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 就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将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变成灰绿色,证明 该溶液中有酒精存在
考点二 探究类(鉴定类见P3) (2012·高考天津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
是
()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 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 时期的时间长短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 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 入琼脂块的速率
[自主尝试] ________ 【解析】由于高倍物镜镜头较长,故换用高倍镜时要从侧面 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A项正确;显微镜视野的亮度 与观察细胞的大小无关,B项错误;要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 的精细结构,需要用高倍物镜,但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通过 调节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焦距,C项错误;放大倍数越大,看 到的细胞数目越少,D项错误。 【答案】A
甲、乙两支试管中 都能观察到气泡产 生,甲较乙明显
选项 C
实验操作
【金版教程】2014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实验与探究课件 新人教版
答案:(1)脱落酸能促进叶柄脱落 (2)②在叶柄切面A、B上 分别放置空白琼脂块、含脱落酸的琼脂块,观察叶柄的脱落情 况(图略) ③叶柄A不脱落,叶柄B脱落 ④顶芽 生长素 切去顶 芽
02高频考点透析
热点聚焦 提升考能
高频考点1 汇总观察、鉴定、调查类实验 1.显微观察类实验
[知能拓展]
(1)以上实验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命题示例2】Biblioteka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1)A组实验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内液体的处理方法与B组 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组试剂的使用方法与A组比较,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
(3)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同学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 片,且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处于中期的细 胞位于视野右上方,想在高倍镜下进一步观察这个细胞的染色 体的形态和数目,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操作步骤的代码 并排序:________。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反光镜、光 圈,增加进光量 ④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⑤向左下方移动 装片 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⑦向上移动装片 ⑧向下移动装片
③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所选的材料可以是动物的精巢或植 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或植物的雌蕊(雄配子的数量 远远多于雌配子,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细胞)。 (3)鉴定类实验中的“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探究性实验中 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都需用显微镜观 察。
2.鉴定类实验
[知能拓展]
(6)获得无子果实的方法: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 已去雄的子房,如无子番茄;诱导染色体变异,如无子西瓜。 (7)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饲喂法、切除注射法、阉割 移植法、切除口服法。 (8)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 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
【精品】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七 第1讲 教材基础实验(含答案)
第1讲 教材基础实验1.(2014·高考全国卷Ⅱ,T4,6分)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 、b 、c 、d 、e 和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 .实验后,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 组的高B .浸泡导致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 组的C .a 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 大于b 组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 -1之间解析:选D 。
A 项,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 组和b 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都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导致细条变长;由于a 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小于b 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说明a 组吸水较多,b 组吸水较少,所以实验后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 组的低。
B 项,分析柱状图可知,f 组细胞失水,而b 组细胞吸水,因此浸泡导致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 组的。
C 项,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 。
D项,根据柱状图可知,在浓度为0.4 mol·L -1的蔗糖溶液中的c 组细胞吸水,而在浓度为0.5 mol·L -1的蔗糖溶液中的d 组细胞失水,所以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 -1之间。
2.(2013·高考全国卷Ⅱ,T29,10分)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α淀粉酶催化____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专用)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实验与探究
的作用(1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某某,1 ——某某,4 某某,4 (16)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某某,19 —某某,4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新课标全国Ⅱ,29大纲全国版,32,29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某某,14 某某,30某某基本能力,44某某,31某某,29某某,27新课标全国Ⅱ,29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某某,29Ⅰ大纲全国,33某某,26填充关键点思考连接处(1) 考纲规定的观察类实验有哪些?提示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⑤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 考纲规定的鉴定类实验有哪些?提示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3) 考纲规定了哪些模拟制作类实验?提示①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②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4) 考纲规定了哪些调查类实验?提示①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②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③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5) 考纲规定的哪个实验属于验证类实验?提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考点1 基础实验综合1实验名称细胞的状态染色剂生物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死细胞甲基绿、吡罗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活细胞健那绿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死细胞无(为固定装片)蝗虫精母细胞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死细胞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死细胞龙胆紫(或醋酸洋红)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活或死细胞无需染色酵母菌细胞、水绵细胞、叶的保卫细胞、鱼的红细胞等观察叶绿体活细胞藓类的叶(或菠菜叶、黑藻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活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3初次捕获个体数总数N =重捕中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思维辨析】(1)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2013·某某,2B)( × ) 提示 解决了活动性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实验与探究第1讲教材基础实验直击考纲能独立完成“实验考查内容”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判断下列有关观察类实验的叙述(1)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若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时,则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要调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放大光圈(2013·上海,13)(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2008·上海,16C)( ×)(3)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0.2 g/mL和0.3 g/mL蔗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的情况,预期结果是在0.2 g/mL 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2010·江苏,19①)( ×)(4)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用龙胆紫染液染色,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2011·福建,26Ⅱ④改编)( ×)(5)若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可通过“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减少实验误差(2013·福建,4D)( √) 2.判断下列有关探究类实验的叙述(1)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2010·四川,2A)( ×)(2)若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材料与试剂:前者为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而后者为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2013·江苏,23AC)( ×)(3)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2013·重庆,3C)( ×)(4)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2009·福建,1B)( ×)(5)用两种不同浓度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预期结果是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2010·江苏,19④)( ×)(6)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可减少实验误差( 2013·福建,4B)( ×)3.判断下列有关鉴定类实验的叙述(1)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应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2011·新课标全国,6B)( ×)(2)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应用的试剂是甲基绿,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2011·新课标全国,6C)( ×)(3)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2010·四川,2D)( ×)(4)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2009·江苏,21A)( ×)(5)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如下图)表明,Ⅳ为叶绿素a,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2010·四川,2B和2013·广东,6A改编)( ×)(6)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2013·重庆卷,3D)( √) 4.判断下列有关模拟调查类实验的叙述(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2013·江苏,27(1))( √)(2)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时,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2013·福建,4C)( √)(3)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方法不包括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2010·江苏,8C)( √)(4)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方法不包括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2010·江苏,8A)( ×)(5)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2010·四川,2C)( ×)重点一观察类实验深度思考(1)在上述实验中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情况如何?除上述实验外,还有什么实验中也用到了显微镜呢?提示上述实验中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使用低倍镜即可外,其余均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还有“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也用到了显微镜。
(2)在哪些实验中用到了盐酸?各起什么作用?提示①在“探究酶在不同pH下的活性”实验中,盐酸提供酸性环境。
②研究通过激素的调节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
(3)分析下列相关实验中的取材问题①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为什么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提示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而呈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②在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中为什么不宜选择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提示因为雄配子的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易观察到减数分裂。
③为什么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提示因其含有中央大液泡。
对位训练1.下面是5位同学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的具体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甲:用凹面镜对着光源以增大视野的亮度乙:用卫生纸擦目镜丙: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于是立即换上高倍镜期望能快速找到丁:使用高倍镜已经看到细胞,但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戊:发现被观察对象位于视野左下角,为将其移向视野中心,将玻片移向右上角A.甲、乙、丙B.乙、丁、戊C.甲、丁D.甲、戊答案 C解析乙应该用擦镜纸擦目镜;丙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换上高倍镜更看不到;由于显微镜中的像为倒像,因此戊中应将玻片移向左下角。
重点二鉴定提取类实验【深度思考(1)斐林试剂能否用于蛋白质的鉴定?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用于蛋白质鉴定的双缩脲试剂B液是0.01 g/mL的CuSO4溶液,两种试剂的本质不同,斐林试剂本质是新制的Cu(OH)2,故应将甲液和乙液混匀后使用,而双缩脲试剂的本质是碱性条件下的Cu2+,故应先加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摇匀使用。
(2)脂肪的鉴定是否一定要借助显微镜?提示不一定,因为脂肪的鉴定有两个方案,可磨碎后试管内鉴定,肉眼观察即可,也可做切片借助显微镜观察。
(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有何区别?提示前者用无水乙醇提取法,原理是色素能够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而后者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反之扩散的慢。
对位训练2.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
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
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分别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制成提取液Ⅰ、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如图所示)。
45 ℃水浴保温5 min,然后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都呈砖红色,丙呈无色D.甲、乙都呈砖红色(乙的颜色比甲深),丙呈蓝色答案 D解析本题将还原糖的鉴定与酶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知识方面需要知道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葡萄糖等,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麦芽糖、葡萄糖等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来鉴定,还原糖的量越多则砖红色越深。
图中的甲和乙属于实验组,丙属于对照组,且甲和乙之间可以相互对照。
由于丙中没有淀粉酶,所以不会出现还原糖,故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只呈现斐林试剂的颜色——蓝色。
甲和乙都加入了淀粉酶,但由于乙试管中淀粉酶浓度大,故产生的还原糖的量大于甲,因此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乙的砖红色要比甲的深。
重点三探究类实验实验名称,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漏斗玻璃管液面的上升高度,半透膜的种类、开始时的液面高度、温度等条件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温度(至少三种),酶的活性(加碘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pH、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同pH(至少三种),酶的活性(气泡的数量或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氧的有无,CO2生成量(澄清石灰水的混浊程度);酒精的产生(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葡萄糖溶液的量和浓度、石灰水的量、温度、pH、锥形瓶的洁净程度等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长度,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准确性、处理时间的一致性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培养液的成分、培养条件、空间等深度思考(1)完整的实验设计一般包括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实验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推论、评价、交流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完成实验→分析数据,____________→交流、表达和再探究。
(3)设计探究类实验时要遵循三大原则:科学性原则、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________,生物学实验中常涉及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一般程序:____________→设置对照→条件处理→观察比较→____________。
提示(1)假设预期(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3)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4)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5)分组编号得出结论对位训练3.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答案 C解析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避免植物自身原有的有机物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A正确;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的实验中,将每一组温度都控制在37 ℃,是控制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影响,B正确;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这是设臵自变量,不是控制无关变量,C错误;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淀粉的量也影响实验的结果,需要控制,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