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1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两首诗。

正确认读本课“炉、紫、烟、遥、川、尺、银、径、斜、枫、霜”等十一个生字,会写“诗、前、川、尺、寒、处、爱、晚”等八个生字。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展开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和个别字的意思。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杜牧。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本课是两首诗,有些字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适时点拨,如“生”不是生成的意思,而是“升腾”的意思,还有“川”、“疑”、“坐”、“于”等。

【教学难点】二年级学生很难把握读诗的语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多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读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素材】1.李白个人资料。

2.杜牧个人资料。

3.李白和杜牧的部分作品。

4.有关庐山瀑布介绍。

5.山行朗诵录音。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炉、紫、烟、遥、川、尺、银”7个字,会写“诗、前、川、尺”4个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导入1.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静夜诗》《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

)2.大家背得都很熟,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

(板书:望庐山瀑布)生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

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效果就不一样。

)3.谁来讲课题的意思?“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

4.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瀑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远远地看去像一块白布。

5.一说到瀑布就想到高山,从高山陡峭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古诗二首之望庐山瀑布》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古诗二首之望庐山瀑布》优秀教学案例
4.课文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诗人李白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讲解《望庐山瀑布》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学生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诗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诗人是如何描绘庐山瀑布的?你认为这样的描绘有什么好处?
3.从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有什么样的情感?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鼓励他们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表现。此外,我还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文学习,我将采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乐,来创设一个生动、具体的情景。通过展示庐山瀑布壮丽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感官体验,发挥想象力,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观赏瀑布时的激动心情。这样的情景创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3.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在本案例中得到了高效实施。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不仅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此外,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古诗二首之望庐山瀑布》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二年级语文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认读能力和语感。《古诗二首之望庐山瀑布》作为第二篇课文,旨在通过经典古诗的鉴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本案例以“情境教学”为核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在品味古诗韵味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冀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冀教版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读13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让学生想象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认读13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朗读,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升旗仪式的视频片段(含有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画面)。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看国升旗仪式吗?(学生结合实际表达。

)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像。

2.看了录像资料,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标画出课文的生字、新词1.自由地初读课文,找出课后的绳子,圈一圈。

2.分小组自学生字,互相正音。

3.课堂开火车检测自学生字效果,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三、识字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国旗、元旦、北京、广场、庄严、隆重、仪式、国旗班、护旗队员、乐曲、口令、军乐队、护卫队员、雄壮2.出示不要求写的生字。

旗、旦、京、广、严、仪、式、班、护、队、曲、令、卫3.自学,找出比较难记的生字,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4.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记住“旗、严、曲、式”等。

(部件构成、熟字加减笔画等方法。

)5.生字、新词接龙比赛,巩固读音,强化记忆。

四、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广、严、曲、旦、京、众、式。

2.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

3.分析识记字形。

(1)形近字比较法:广—厂旦—日(2)部件相加:京—亠+口+小;众—人+人+人。

(3)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找方法记住生字。

4.教师重点指导“严、式、曲、广”的书写(1)严:可用“亚”加一撇,第六笔横要压在中横线上。

(2)式:指导书空笔顺,不要画蛇添足多加一笔,也不要漏掉最后一笔点。

(3)曲:不可写成“田”或“由”,中间是一横两竖,第二竖比第一竖长。

二年级语文上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作业题(冀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作业题(冀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作业题(冀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古诗二首【教学目标】.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两首诗。

正确认读本课“炉、紫、烟、遥、川、尺、银、径、斜、枫、霜”等十一个生字,会写“诗、前、川、尺、寒、处、爱、晚”等八个生字。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展开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和个别字的意思。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杜牧。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本课是两首诗,有些字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适时点拨,如“生”不是生成的意思,而是“升腾”的意思,还有“川”、“疑”、“坐”、“于”等。

【教学难点】二年级学生很难把握读诗的语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多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读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素材】.李白个人资料。

2.杜牧个人资料。

3.李白和杜牧的部分作品。

4.有关庐山瀑布介绍。

5.山行朗诵录音。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会认“炉、紫、烟、遥、川、尺、银”7个字,会写“诗、前、川、尺”4个字。

2.能借助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静夜诗》《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

)2.大家背得都很熟,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

生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

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效果就不一样。

)3.谁来讲课题的意思?“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

4.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瀑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远远地看去像一块白布。

语文二上第1课《古诗二首》(山行)课件

语文二上第1课《古诗二首》(山行)课件
3.机械效率和功率无关
精选例题
1、使用下面的两个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 哪个机械效率大?
F
F
动滑轮个数较少, 自重轻,绳子股数 少,摩擦也小,额 外功较少
动滑轮个数较 多,绳子股数 多,额外功较 多
G
将相同重物提升相同 G
高度,做有用功相同
两边的W有用相等, 根据 :

W有用 W总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是省力机械
思考:工人师傅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做功时,哪些做的是有
用功?哪些是额外功?哪些是总功?
W有用=Gh W额外=fs W总=Fs W额外= W总-W有用
斜面的机械效率怎么计算?
如何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呢? 注意: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
在两个不同的光滑斜面上匀速拉小车,使 小车从斜面的底部运动到顶端。
•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 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 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这句诗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 诵的名句。
•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山的活动,写了诗人登山时看到的美 景,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思想感情。写人、写景、写 情,三者紧密结合,又以写景为主,这就是本诗的独到 之处
还有克服摩擦作了功; 额外功小些好.
从能怎量样转描化述的机角械度工,作可时以能对量上述实例中 的各种的功利进用行率如呢下?的分析
总功
人提供的能量
有用功 额外功
米袋增加的势能
动滑轮增加的势能
机械效率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意义:反映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机 械效率越大,机械工作时能量的利用率越高。
h
G
1.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能够省功? 2.自重和摩擦力大的机械还是自重和摩擦力 小到可忽略不计的机械能够省功?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古诗两首-第2课时《山 行》杜牧-冀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古诗两首-第2课时《山 行》杜牧-冀教版
刘禹锡)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著名瀑布】 黄果树瀑布、九寨沟瀑布、银练坠瀑布、马岭 河瀑布、壶口瀑布、庐山瀑布、镜泊湖瀑布、流沙 瀑布、德天瀑布等。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月:思乡怀人;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梅花: 高洁人格的写照;梧桐:凄凉悲伤;柳:离情依依; 芭蕉:孤独、忧愁。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寓景,敏捷、准确地捕捉
课文主旨
《山行》描述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景色,
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之情。
推荐阅读
绝句 王安石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国学诵读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题张 十一旅舍三咏榴花》韩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山行:在山 中行走。 寒山:深秋时节, 天气渐冷,山上草 木枯萎,给人一种 凉意,所以叫“寒 山”。 斜:弯弯 曲曲。 白云生处:白 云飘浮的地方。
深秋时节,一条石铺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山顶,
在白云缭(liáo)绕(rào)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fēng)林晚,霜(shuāng)叶红于二月花。
中,突出了作者对枫林的喜爱之情。
霜(shuāng)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全诗的中心句。从颜色上突出了枫叶比二月的 鲜花还要红,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深秋美景。这也是诗人 “停车”的原因。
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山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串珠问题: 1.一品:《山行》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 写的? 《山行》的前两句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 家等景物。是按照由低及高、由近及远的顺序写的。
坐:因为。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译文翻译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译文翻译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译文翻译
一、《登鹳雀楼》译文翻译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二、《望庐山瀑布》译文翻译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课件1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课件1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边读边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的?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炉紫



川流 疑 银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 腾起一片紫色的烟 雾,远远望去迷人 的瀑布就像挂在前
面的 壁川
边读边想 李白看到瀑布,他又是
怎样想的?
山行
【唐】杜牧
jìnɡ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shuānɡ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边读边想
诗人杜牧是怎样游历山 间的,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诗中写出了他怎样的心情?
山行
【唐】杜牧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 奇妙景观啊,恍惚之 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
就重之天。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把字写好看
前首 烟 川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冀教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 上册)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学设计

1 古诗二首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单元:祖国山水美如画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概写遥看瀑布悬挂峰前的全景;后两句从近处细致描述瀑布急泻之态,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构思独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练明快。

《山行》描述的是暮秋季节山行时所见到的枫林晚景,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秋山远景,后两句刻画了秋山近景,诗中的“晚”字更突出了作者对枫林的喜爱之情,本诗以写景为主,人、景、情紧密结合,可谓独具特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 能准确有情感地朗诵诗句,背诵两首诗。

2. 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3. 明白得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进程与方式:1. 通过反复朗诵,体会诗中所包括的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明白得诗句和个别字的意思。

3.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杜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重难点分析:本课是两首诗,有些字的意思学生不易明白得,教师要适时点拨,如“生”不是生成的意思,而是“升腾”的意思,还有“川”、“疑”、“坐”、“于”等。

二年级学生很难把握读诗的语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多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读感悟诗的情感。

课前预备:课件、搜集有关李白和杜牧的资料。

教学进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学生尝试诵读两首古诗,导入新课。

1. 学生尝试诵读两首古诗,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这两首诗。

2. 教师过渡:这两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牧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诗。

二、调动知识积累,了解诗人李白。

1. 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李白的了解,背诵自己曾经学过的李白的诗或诗句。

2.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李白。

三、认读古诗《望庐山瀑布》。

1. 出示课件,学生自己认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把《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读给同桌同学听。

3. 指名朗读,教师订正,需要的学生尝试诵读,将学生学前有可能会读、背这两首古诗的情况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利用。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古诗二首》(敕勒歌、望庐山瀑布)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古诗二首》(敕勒歌、望庐山瀑布)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 香炉:指香炉峰,庐山西北部的高峰。
• 生紫烟:“生”生出。“紫烟”指山顶的 雾气在阳光照射下呈现的颜色。
前遥 川看
瀑 布 挂
• 远远的看瀑布,从上面直泻下 来,就像挂在山前。
千飞 尺流
直 下 三
九疑 天是
银 河 落

九天:传说中天有九层,九天是 最高层。形容天极高。
李白心里一定在想: 多么 的瀑布啊!
多么 的大自然啊!
香水 香味 香气
xiāng
yān
烟火 烟花 香烟
liú
河流 流水 流动
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号 称诗仙, 是唐代 的伟大诗人。他 写了大量的歌颂 祖国山河的诗歌, 对后世的影响深 远。

望庐山瀑布
李白
lú zǐ yān
日照香炉生紫烟,
yáo
guà chuān
遥看瀑布挂前川。
liú
chǐ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诗两首
chì lè
敕勒川
• 北朝时代流传在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敕勒族是古代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 民族,以游牧为主。他们在放牧时 或者篝火旁,经常放声歌唱,反映 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劳动。全 诗描写了我国北方草原的广阔、富 饶、美丽。
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xià牛n 羊。
l笼ǒng
gài



cāng

m茫áng
穹庐:蒙古包的圆顶。
• 诗中描写了什么?各有什 么特点?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你知道吗?这诗啊,可有趣啦。

诗人李白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画家,不过他不用画笔,用的是文字,就把庐山瀑布的样子画在了咱们的脑袋里。

诗的开头就说“日照香炉生紫烟”,哎呀,你能想象不?那庐山啊,就像一个大香炉,太阳照在上面,就冒出来紫色的烟呢。

这可不是咱们平常看到的烟囱冒黑烟那种哦,是紫烟,可神秘啦。

就好像庐山是个有魔法的地方,太阳一照,就施展出了紫色烟雾的魔法。

我猜啊,那时候的庐山肯定特别美,美到就像在仙境里一样。

再看“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地看过去,那瀑布就像一条大白布挂在山前。

你看咱们平时挂衣服,是把衣服挂在衣架上,这瀑布就像被谁挂在山前似的。

那水流从高高的山上直落下来,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从滑梯上一下子滑下来,“唰”的一下,特别有劲儿。

“飞流直下三千尺”,哇塞,三千尺呢!这可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长,诗人就是想告诉咱们,这瀑布好高好高啊,高得都要冲到天上去了。

这瀑布的水就像一群勇敢的小士兵,一个接一个地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一点都不害怕。

它们落下来的时候,肯定还会发出特别大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轰隆隆”的。

最后“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就更妙啦。

诗人看着瀑布,心里想,这不会是天上的银河从九重天上掉下来了吧。

银河啊,那可是星星们住的地方,里面有好多好多亮晶晶的星星。

现在这个银河好像掉到庐山这儿来了,把庐山变得超级闪亮。

咱们读这首诗的时候啊,就好像跟着李白叔叔一起到了庐山,站在那儿看瀑布呢。

小朋友们,你们要是真的去看瀑布,可一定要大声地把这首诗背出来哦。

让瀑布也听听李白叔叔写的这么棒的诗,说不定瀑布听了会更高兴,流得更欢快呢。

而且啊,这首诗每一句都像一个小宝藏。

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在脑袋里想象诗里的画面。

那紫烟缭绕的香炉峰,那像布一样挂着的瀑布,那高得不得了的落差,还有那像银河一样的水流。

哎呀,越想越觉得神奇。

咱们学古诗啊,可不是光会背就行的。

要像和李白叔叔做朋友一样,去了解他看到的东西,去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 冀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 冀教版

1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文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节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诗歌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生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剖析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文的意境。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对“瀑布”这个事物进行想象和思考,让学生踊跃发言,说出瀑布的特点。

针对大家的发言给予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瀑布,同时展示从各个方位看到的瀑布的图片,加以解说。

2.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⑴学生回忆讨论。

⑵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提出“读诗,解诗,赏诗,悟诗”四个步骤。

二:教学内容呈现1.读诗 (诗歌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听配音朗诵,并指出生字词)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ú紫zǐ川chuān(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李白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2.解诗(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释义)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精选)共19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精选)共19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望庐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布 (精选)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语文二上1课(望庐山瀑布、山行)课件(2)

语文二上1课(望庐山瀑布、山行)课件(2)

瀑布
挂 飞 三千尺
银河落九天
远景——寒山、石径、白 山 云、人家 行
近景——枫林晚、霜叶红
概括主题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运用了丰富 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 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 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 精神面貌。
《山行》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
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 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 启迪和鼓舞。
藏羚羊:
羚羊亚科藏羚属动物,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主要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 草原等环境中。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寿命 最长8年左右。 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另有 零星个体分布在印度地区。
朱鹮: 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 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 头顶、嘴基部、跗跖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生活于沼泽、山区 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 为食。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心灵感悟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精粹,要认真学 习,并从诗歌中感受祖国的大好风光及 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随堂练习
1.给下面画横线的字加拼音,标调。 ( lú) ( lú) ( yí) (yān) 香 炉 庐山 疑难 烟火
2.背诵课文,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落九天。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 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 “九”、“千”、“万”等大多是虚指,不是实指, 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感悟诗情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瀑布的恢宏、壮观。 诗人由衷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资料卡片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 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 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 的香炉一样,所以取名叫香炉峰。
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为人洒脱,足迹遍 及我国名山大川,喜爱饮酒赋诗,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 称“酒仙”“诗仙”。他的诗关注祖国壮丽的山河,诗风雄奇豪放, 想象丰富,现存李白的诗有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存世。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明诗意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疑】:怀疑。 【直】:笔直。 【三千尺】:夸张的说法,形容山高。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古诗中的虚数
疑飞遥日
是流看照

银直瀑香唐庐
河 落 九 天
下 三 千 尺
布 挂 前 川
炉 生 紫 烟
李 白
山 瀑 布
。,。,
下 课
同 学 们
生字积累
照炉 疑川
烟挂 遥尺
初读古诗
向远处看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文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节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诗歌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
文字的情感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生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剖析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文的意境。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对“瀑布”这个事物进行想象和思考,让学生踊跃发言,说出瀑布的特点。

针对大家的发言给予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瀑布,同时展示从各个方位看到的瀑布的图片,加以解说。

2.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⑴学生回忆讨论。

⑵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提出“读诗,解诗,赏诗,悟诗”四个步骤。

二:教学内容呈现
1.读诗 (诗歌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听配音朗诵,并指出生字词)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庐lú紫zǐ川chuān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李白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
2.解诗(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
“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释义)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
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释义)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

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手法)
(释义)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
疑:怀疑。

(释义)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3 赏诗(赏诗歌意境,赏诗歌写作手法)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4 悟诗即(悟诗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小结与拓展
(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二)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三)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诗人大胆夸张、想象手法运用的启发。

用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诗;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想象中的壮丽雄伟的庐山瀑布图奉献给大家,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将在我们黑板报上展示!
山行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径”“霜”,理解词语“石径、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诗的意思,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释题
1、同学们,在祖国语言宝库中,老师对古诗特别钟情,因为古诗特别的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山行》。

这首诗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杜牧所写。

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烧掉。

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

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2、释“行”,质疑。

(作者在什么季节游览山间?看到了那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默读古诗
1、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理解诗句
1、读第一、二行:
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在理解“远上、石径、斜”等词的基础上说出: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的深秋的高山上,那白云生长飘动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2、读第三、四行:
(1) 说说“坐、霜叶、红于”的意思,指名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2)幻灯出示未添色的枫林图,让生说出作者停下车来观赏的原因,然后指名为这枫叶添上颜色,成为美丽的秋色图。

四、指导朗读
1、导语激情
课件展示“满山枫叶”、“作者下车”、“观看枫叶”的画面。

枫叶如此红艳,真叫人心旷神怡,我还要坐车登山,让帷幕遮住我的视线,真是太扫兴了,还不如快快下车,大饱眼福。

看到满山的枫叶,我的血液往上涌,我的心在颤动,这经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更耀眼。

2、表情朗读:(个体读、群体读、配乐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五、背诵默写
1、说说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儿看出?
2、说说你看到这些景物的感受。

3、小结:这首诗正像大家所说的,尽管是秋天,但作者突出了枫叶的红艳,表现了秋天的无限生机,秋景的清秀迷人。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得非常形象。

请大家把这生动的诗文结合优美的图画,插上想象的翅膀,写成一篇文章。

六、读写结合
1、反复吟诵诗歌。

2、自己命题。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色和形发挥想象,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

七、布置作业
1、根据上述要求完成作文一篇。

2、课外阅读杜牧的其他几首诗:《过清华宫》、《江南春》、《赤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