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电子教材课件

合集下载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重要抗原受体,血液中的IgD功能尚不清楚 5.IgE
约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总量0.02%,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的IgE的 Fc受体结合,引发I型超敏反应。可能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第26页/共86页
小结
存在形式
IgG
单体
IgA IgM
IgD
单体、双 五聚体 体
单体
血清比例 (%) 合成时间
75~85
第39页/共86页
第三节 免疫系统
(二)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
胞在骨髓的微环境作用下发育成熟的, 故称为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第40页/共86页
第三节 免疫系统
• B淋巴细胞表面有抗原受体(BCR) • 是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SmIg) • 能与抗原物质特异性结合,激活B细胞,
第一节 抗原
(二)动物免疫血清

临床治疗疾病使用的抗毒素,是将类毒素给马注射,从马血清中提取的

抗毒素注入人体,可中和相应的外毒素,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此抗毒素是异种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马血清抗体,反复
使用可引发超敏反应,故注射前应做过敏试验
第12页/共86页
(三)异嗜性抗原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异嗜性抗原。


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是机体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抗病毒、细菌的抗体及
抗毒素主要为IgG
第23页/共86页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
2.IgM
由五个单体构成,分子量最大,称为巨球蛋白
• 主要分布于血液,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10% • 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胚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免疫应答的类型
根据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出现抗体,可将免疫应答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类型。体液免疫是指通过抗体与 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毒作用,最终清除抗原的免疫应答类型;细胞免疫是指通过T淋巴细胞与抗原的直接 接触,激活细胞毒T细胞或巨噬细胞等,最终清除抗原的免疫应答类型。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ppt课件
• 病原生物概述 • 免疫学基础 • 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反应 • 免疫预防与治疗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
01
病原生物概述
病原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原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的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 虫等。
分类
病原生物可根据其形态、遗传特征、致病特点等进行分类,如细菌中的革兰氏 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病毒中的DNA病毒和RNA病毒等。
抗体的概念
抗体是指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 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能 够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特 异性,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 发生结合。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力取 决于它们之间的亲和力。
免疫应答的过程与类型
免疫应答的过程
免疫应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感应阶段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被识别和处理的 阶段;反应阶段是指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产生应答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指免疫应答产生的效应物质与抗原结合, 最终清除抗原的阶段。
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人工制备减毒或灭活的病原微生物或 其代谢产物,研制出各种疫苗,用于预防 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利用免疫学技术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诊 断和治疗,如检测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 能等。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Pathobiology and Immunology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绪论 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人体寄生虫学 细菌学 真菌学 病毒学
绪论
一、医学免疫学概论 二、病原生物学概论
二、病原生物学概论
(一)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的概念 (二)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三)人体寄生虫概论
二、 细菌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二)特殊结构
1.细胞壁
1.荚膜
2.细胞膜
2.鞭毛
3.细胞质
3.菌毛
4.核质
4.芽胞
1.细胞壁(cell wall)
(1)功能 (2)构造 (3)溶菌酶、青霉素的杀菌机制 (4)L型细菌
(1)细胞壁的功能
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是包绕在细胞膜外 侧的坚韧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一)培养基基
概念、必须具备的条件、分类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及意义
•菌落:将细菌划
线接种于固体培养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基小表 时长面培现,养经后象,18在-培24
1、液体培养基:
养基表面出现肉眼 可见的单个细菌集
混浊生长、沉淀生长、菌膜生长 团。
2、半固体培养基:
复习思考题
1.概念: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机会 感性染
2.简述微生态失调的原因及防治。
微生物的分布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微生物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土壤
有些能形成芽胞的致病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芽 胞杆菌)可存活几年或几十年,并能通过伤口感染。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说课(临床专业)PPT课件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说课(临床专业)PPT课件
免疫应答的类型
根据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出现抗体,可将免疫应答分为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两种类型。体液免疫应答是 指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细胞免疫应答是指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 为效应T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的过程。
03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关系
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应答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说课 (临床专业)ppt课件
• 病原生物学概述 • 免疫学基础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关系 • 临床病例分析 • 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01
病原生物学概述
病原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病原生物可以分为病毒、细菌、 真菌、寄生虫等不同类型,每种 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 病机制。
特点
碍。
超敏反应
机体对某些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引 发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功能缺陷, 导致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疫苗的研发与应用
疫苗种类
包括减毒疫苗、灭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等。
疫苗研发流程
包括病原生物的分离与鉴 定、疫苗株的筛选与培育、 疫苗制备与质量控制等。
疫苗接种
通过注射、口服等方式将 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机 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预 防疾病的发生。
03
04
总结词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 机制,发病机理。
总结词
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方 法,诊断标准。
总结词
熟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 则,治疗方案。
总结词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措 施,预防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实践
总结词
掌握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研究进展。
总结词
熟悉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选择 ,治疗效果。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概论 PPT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概论 PPT

病原微生物
概念:能引起人、动物、植物疾病 的微生物。
经验微生物学时期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现代虎克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医学
古希腊时蒸酒
腌渍与蜜饯的食品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的形态学时期
荷兰人列文虎克(1632-1723)是显微镜的先驱
个体小、结构简单
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非细
胞生命物质构成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种类多、繁殖快
例如一般细菌在合适的条件下, 最快可以每20分钟繁殖一代
易变异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直接紧密接触,易受环 境因素和人类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和防腐剂 等影响,发生突变同时获得很强的外环境 适应力
汤飞凡
Bye Bye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概论 PPT
第一章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学概述
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 及分类
第一节 微生物及其类型
一、微概生物概念:
微生物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 电子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 物。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小 结构简单 繁殖快 易变异 分布广 种类多
乙肝病毒
HIV病毒
流感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无核膜、核仁、细胞器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完整的核结构和细胞器
白色念珠菌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1、参与自然 界的物质循环 2、微生物在 农、工、医药 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
有害: 病原微生物
导致疾病
自然界中N、C、S等 元素循环
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观察到的微生物
列文虎克 和他自制的显微镜 (放大266倍)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49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 1.土壤中的细菌 土壤是细菌良好的生活场 所
• 2.水中的细菌 水是细菌生存的天然环境, 不同的水源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 3.空气中的细菌
50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 1.正常菌群 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想 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菌, 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无害,故称为正常菌 群。
39
• 2.毒素和侵袭性酶 • 毒素是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对机体
有毒性的物质,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 侵袭性酶是某些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
的具有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侵袭和扩 散的致病性物质。
40
• 3.维生素 某些细菌能合成维生素 如 大肠埃希菌能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 4.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 • 遗传使细菌的种属性状保持稳定;变异可
使细菌产生变种和新种,有利于物种的发 展和变化
46
(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 1.形态结构的变异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受外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形态与结构可发生 改变。
• 2.毒力变异 毒力的增强和减弱 • 3.耐药性变异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
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 的物质称为抗生素。
41
• 5.细菌素 • 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近缘菌株有抗菌作
用的蛋白质。 • 6.色素
色素分两类: (1)脂溶性色素 不溶于水,只存在于菌体,
而不扩散至含水的培养基中 (2)水溶性色素 能扩散至培养基或周围环
境中
42
铜绿假单胞菌
43
金黄色葡萄球菌
(3)半固体培养基 鞭毛
37
3.人工培养的意义

护理学课件-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共234张PPT) 免疫学基础

护理学课件-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共234张PPT) 免疫学基础
血液和淋巴液中淋巴细胞经淋巴细胞再 循环沟通。
链接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周而 复始地从血液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再通 过淋巴管道回到血液中的过程。
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利于识别抗原和 迅速传递信息,使分散各处的淋巴细胞 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使功能 相关的淋巴细胞共同进行免疫应答。
1890
Behring, Kitasato 抗毒素、免疫血清疗法的建立
1894
Jules Bordet
补体和溶菌中抗体的作用
1897
P Ehrlich 抗体形成的侧链学说,体液免疫学说
1900
Landsteiner 人类A、B、O血型抗原及抗体
1921
Calmette, Guerin 卡介苗预防接种
2.脾脏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 官。脾脏主要清除血液内的抗原物 质以及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其中 B淋巴细胞约占60%,T淋巴细胞约 占40%。来自血液的抗原物质进入 脾脏刺激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 分化,发生免疫应答并被清除。切 除脾脏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3.黏膜和相关淋巴组织
主要包括扁桃体,阑尾和 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 粘膜下分散的淋巴组织等。这 些组织中都分布有各类免疫细 胞,是全身免疫系统的重要部 分。
重点提示:
人体骨髓产生B细胞, 胸腺产生T细胞,
T、B细胞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定居。
二、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 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 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 辅佐细胞,以及它们的前体细 胞等。它们共同完成免疫功能。
链接 分化群(CD)
免疫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细胞表面 会出现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称为分化抗 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免疫学基础PPT精选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免疫学基础PPT精选课件
5
第一节 抗原
抗原的特异性
• 特异性是指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免疫 效应物质,且仅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 特异性是免疫应答最基本的特点,亦是临床免疫学诊 断与防治的理论依据
6
第一节 抗原
抗原
机体
抗体
抗原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抗原的特性示意图
7
第一节 抗原
抗原决定基
• 抗原决定基,又称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 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一般由几个到十几个氨基酸构成。
生抗马血清抗体,反复使用可引发超敏反应,故注射前应 做过敏试验
12
(三)异嗜性抗原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异嗜性抗原。
(四)同种异型抗原 1.红细胞血型抗原 (1)ABO血型抗原 (2)Rh血型抗原 2.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组决定移植组织是 否相容、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参与免疫应答、移植排斥反应及免疫调节
15
小结
•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的物质。
• 抗原的特性包括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 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表位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础。 • 抗体或效应T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基的不同抗原
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有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动物免疫
• 表位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础,它是与抗体、免疫活 性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8
第一节 抗原
• 如两种抗原含有一种相同或相似的表位,能与同一抗体 发生反应,则这两种抗原称为共同抗原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1987 1991 1996
表1-1 20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
学者姓名
国家 研 究 成 就
Emil von Behring Robert Koc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德国 德国
Elie Metchnikoff Paul Ehrlich
Charles Richet Jules Border Karl Landsteiner Max Theiler Daniel Bovet F. Macfarlane Burnet Rodney R. Porter Rosalyn R. Yalow Gorge Snell Cesar Milstein Niels K. Jerne Susumu Tonegava E. Donnall Thomas Peter C. Doherty Rolf M. Zinkernagel
Louis Pasteur
Robert Koch
伊凡诺夫斯基 (Ивановский ДИ)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25
2、科学微生物学时期
2.2 化学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
弗莱明:青霉素 (1943年发现,1945年应用,是世界 上第一种抗生素。)
瓦克斯曼:链霉素 艾利希:治疗梅毒的砷凡纳明、 新砷凡纳明 随后,氯霉素、金霉素、
土霉素、红霉素等相继发现,使 许多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和传染病 得到控制和治愈,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3、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3.1 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1971年美国Diener发现类病毒等 1981年首先在美国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3.2 微生物全基因组的研究已取得进展 3.3 微生物全基因组的研究已取得进展 3.4 疫苗研制的高速发展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全套课件298P) ppt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全套课件298P)  ppt课件
7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 人体寄生虫学
8
医学微生物学 绪论
一.微生物定义(P6)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个体微小、结构简 单、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光学显 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 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9
二.微生物的特点 1.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2. 种类多、繁殖快 3. 易变异、分布广
37
郭霍
(Robert Koch,1843~1910)创用固体 培养基,使有可能将细菌从环境或 病人排泄物等标本中分离成为纯培 养,利于对各种细菌的特性分别研 究。他还创用了染色方法和实验动 物感染,为发现多种传染病的病原 菌提供实验手段。
38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第九章 细菌概述
39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110)
10
体积微小:
以微米(μm)或纳米(nm)来测量
11
结构简单:
• 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非细胞 生命物质所构成
12
种类多
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达数十万以上, 按其分化程度、化学组成与结构分为 三大型八大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3
繁殖快:
一般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
一、细菌的形态 (一)大小 — 微米(μm) (二) 基本形态
1. 球菌: 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 杆菌 3. 螺形菌
40
双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41
链球菌
42
葡萄球菌
43
球菌 ----四联球菌
44
球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第四章免疫系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第四章免疫系统

第四章免疫系统第三节免疫细胞第四节免疫分子第一节免疫系统概述第二节免疫器官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2.简述T、B淋巴细胞的来源和特点;3.简述免疫分子的含义。

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免疫系统来完成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见图2-4-1)。

图2-4-1 免疫系统的组成第二节免疫器官一、免疫器官概述二、中枢免疫器官三、外周免疫器官一、免疫器官概述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大类。

人体免疫器官的组成示意图(见图2-4-2)。

图2-4-2 人体免疫器官的组成示意图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1.骨髓骨髓是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

2.胸腺胸腺大小和结构随年龄和机体状态而改变。

实验证明,出生后即切除胸腺的动物T 淋巴细胞缺乏,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免疫细胞在人类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和发育(见图2-4-3)。

图2-4-3 免疫细胞在人类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和发育三、外周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其它淋巴样组织,是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和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第三节免疫细胞三、抗原提呈细胞一、免疫细胞概述二、T 、B 淋巴细胞四、其他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指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

根据作用,免疫细胞可以分为三大类(见图2-4-4)。

图2-4-4 免疫细胞的分类主要免疫细胞示意图(见图2-4-5)。

图2-4-5 主要免疫细胞示意图主要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可以将同一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CD),因此,CD就是细胞膜上一类分化抗原的总称。

(一)T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经过胸腺分化发育为成熟的淋巴细胞,称为T淋巴细胞(见图2-4-6)。

图2-4-6 T淋巴细胞示意图1. T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包括:T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与CD3复合物、CD4、CD8、CD2。

B 淋巴细胞无CD2受体,所以CD2是鉴定T淋巴细胞的主要指标。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ppt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ppt课件

ppt课件
52
今后重点研究领域
2. 运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新 手段,创建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 诊断方法。
ppt课件
53
今后重点研究领域
3. 深入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机制,
探讨防止和逆转耐药性措施,开发新型抗
感染药物。
ppt课件
54
启示
创新包括新现象及其本质或规律性
的发现、新理论观点概念的建立、新技
ppt课件 21
1、微生物学的发现
1676年,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第一个发现微生物,揭开了人类与传染病 战斗的序幕。
ppt课件
22
2、传染病病因学的提出
香味芬芳的啤酒 → 发酸的啤酒

球形菌 (啤酒酵母菌)
麦芽糖 蔗 糖

杆形菌 (乳杆菌)
乙醇 乙酸
ppt课件
23
1860年,巴斯德(Pasteur)率先
真可爱的儿童患白喉而痛苦地死去。
1889年,为了拯救无辜的小生命, 德国年轻医生贝林(Behring)立志要 找到治疗方法。
ppt课件
33
白喉杆菌是引起白喉的病原菌。该 菌能致人于死地,在于能产生强烈的白 喉毒素,抑制靶细胞蛋白质合成。
ppt课件
34
如何破坏白喉毒素?
将白喉杆菌注入豚鼠体内,接着再注
④ 从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中,必定 26 ppt课件 能重新分离获得该病原体的纯培养物。
如何才能分离出纯种病原菌呢?
ppt课件
27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纯种病原菌(纯
培养),是证实传染病病因学说的关键。
● 细菌太小; ● 种类繁多; ● 临床标本(如粪便、脓汁)中常 常混杂多种细菌,只要环境适宜,这几种 细菌能同时生长繁殖,难以分离。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第三章常见病原菌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第三章常见病原菌

第三章常见病原菌第一节化脓性球菌第二节肠道杆菌第三节弧菌属第四节厌氧性细菌第五节分枝杆菌属第六节其他病原性细菌第一节化脓性球菌一、化脓性球菌概述二、葡萄球菌三、链球菌四、肺炎链球菌五、脑膜炎奈瑟菌六、淋病奈瑟菌1.列出葡萄球菌、链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说出血浆凝固酶、抗O试验的临床意义;3.了解其他化脓性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一、化脓性球菌概述病原性球菌因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称化脓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见图1-3-1)。

图1-3-1 化脓性球菌(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菌体呈球形,平均直径1µm,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革兰染色阳性。

2.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光滑的有色菌落。

在血平板上,致病菌株可形成透明溶血环。

3.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的不同,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4.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在干燥的脓汁、痰中可存活2~3个月;加热80℃30min才被杀死;耐盐性强;对龙胆紫敏感;对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

但本菌易产生耐药性。

(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包括:凝固酶、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2.所致疾病包括: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

(三)标本的采集与检查根据不同疾病,可采集脓汁、渗出液、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粪便等。

根据镜下细菌形态、排列和染色性作出初步诊断。

再经培养后根据菌落特点、凝固酶试验等鉴定是否为致病性葡萄球菌。

(四)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创伤应及时消毒处理。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三、链球菌(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革兰阳性,球形或卵圆形,常呈链状排列。

2.营养要求较高,在血平板上不同菌株表现不同的溶血现象,据此将链球菌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免疫学基础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可 以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 称为共同抗原。可引起交叉反应。
交叉反应:是机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 决定基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 病原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 动物免疫血清 ➢ 异嗜性抗原 ➢ 同种异型抗原 ➢ 自身抗原 ➢ 肿瘤抗原 ➢ 超抗原
天花 (smallpox)
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 传染病。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快、 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潜伏期 7~17天(平均约12天)。
天花患者的手部症状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 (三)近代免疫学和现代免疫学
第二节 抗 原
【学习目标】 1.解释抗原、抗原决定簇、交叉反应、异
嗜性抗原、超抗原的概念。 2.说出抗原特异性及分类。 3.分析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4.列出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5.简述佐剂的生物学作用。
由于Edward Jenner‘s 首次用牛痘来预防天花而引起的恐 慌
1798年英国格罗斯特郡 Edward Jenner 发明用 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获 得成功,并发表论文。 此后推广至全球,使天 花流行得以控制。
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于 1976年在索马里被治愈, 其后未再发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 于1979年10月26日正式 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
案例2-3 患者王某,男,37岁,因哮喘来院 就诊。自诉以前发病是打喷嚏、流鼻涕 并伴有眼部发痒、红眼,近3、4年加重, 出现呼吸不畅甚至哮喘,每到夏季频繁 发作,使用脱敏药物可缓解。经询问其 住宅附近多有花草树木。经测试该患者 对蒿草类花粉过敏。临床诊断为花粉过 敏症
思考:
1.疫苗、花粉、异型血作为抗原具备了那 些条件?
水清 苗《 法种 的痘 描心 述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人员名单
总 体 策 划:卢芳国 主 编: 卢芳国 副 主 编: 罗 晶 王 易 袁嘉丽 高永翔 王亚贤 梁裕芬 王旭丹 刘维庆 张颖颖 陶方方 唐金强 田维毅 佟书娟 范 虹 韩妮萍
编 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剑冰 万红娇 马彦平 边育红 刘文泰 刘永琦 李建婷 汪长中 张宏方 陈殿学 姜 昕 梅 雪 动 画: 杨飞杰 美 术: 申可佳 图片处理: 蔡 锐
害的形成机制。我们希望:通过课程,能够激励起有志于 医学事业的莘莘学子们在前人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去不断 探索这一领域的新进展、新发现,为人类在与病原生物的 斗争中获得更多的胜算。
7/22/2018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具有奠基性质的基础 课程。课程展现在医学生们眼前的是一幕寄生物与宿主间 你死我活激烈争斗的场景。作为宿主的人类,能否最终在 这样一场残酷的斗争中胜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我们如何 认识免疫系统的工作机制,以及如何认识病原生物所致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