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水产养殖基础与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的养殖技术与质量标准
水产养殖的养殖技术与质量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逐渐增加,水产养殖业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为了提高水产养殖业的养殖技术和保障产品的质量标准,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的养殖技术和质量标准。
一、水产养殖的养殖技术1. 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水产养殖之前,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选址、修建养殖池塘或网箱、建造养殖设施等。
合理的选址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水源,并确保水质清洁。
养殖池塘或网箱的建设需要考虑到防洪、排水、通风等因素。
同时,养殖设施也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
2. 种苗选择在进行水产养殖之前,需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和水质的种苗。
种苗的选择要根据养殖的品种、季节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同时,种苗的健康状况也是选择的关键。
健康的种苗能够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提高养殖的生产力。
3. 饲料管理水产养殖中的饲料管理对于养殖成败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养殖动物所需的营养,提高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饲料的份量和投喂的频率要根据养殖动物的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来调整。
另外,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饲料。
4. 养殖管理水产养殖的养殖管理包括水质管理、疾病防控、养殖密度控制等。
水质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监测水质参数、保持水质清洁、调节水质平衡等。
疾病防控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包括定期体检、疫苗接种、隔离患病个体等。
养殖密度的合理控制能够避免过度竞争和疾病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二、水产养殖的质量标准1. 水质标准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受到水质的影响,因此制定水质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水质标准应该包括溶解氧、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等指标,以及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通过监测水质指标,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保持水质清洁和生态平衡。
2. 饲料标准水产养殖中使用的饲料也需要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
饲料标准应包括饲料成分、营养含量、添加剂使用、检测方法等内容。
水产养殖基础课程
水产养殖基础课程引言:水产养殖是一门重要的农业领域,也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
通过水产养殖,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对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包括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养殖水体的选择与准备、养殖种类的选择以及养殖管理技巧等。
一、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水产养殖是指人工饲养、繁殖和管理水生动物的活动。
它利用人工手段,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和养分,使水生动物能够快速生长和繁殖。
水产养殖可以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水生动物种类和养殖方式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
二、养殖水体的选择与准备养殖水体的选择与准备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水域或水池,确保水质清洁、富含氧气,并且水体有一定的深度和面积。
其次要对水体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以杀灭水中的病菌和有害物质。
另外,要保证水体的稳定性,避免水质波动对养殖动物产生不利影响。
三、养殖种类的选择根据水产养殖的目的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养殖种类非常重要。
常见的养殖种类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
在选择养殖种类时,要考虑到种类的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经济价值等因素。
同时,还要根据养殖环境的条件,选择适应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的水生动物种类。
四、养殖管理技巧养殖管理技巧是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
首先要合理投喂,根据水生动物的需求,控制饲料的种类和数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污染。
其次要注意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稳定。
此外,还要注重疾病预防与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水生动物的疾病问题,避免疫病的蔓延。
结论:水产养殖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从事水产养殖行业的人士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养殖水体的选择与准备、养殖种类的选择以及养殖管理技巧等内容,可以帮助学员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养殖效益,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为解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水产专业知识点总结
水产专业知识点总结1.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水产养殖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来促进水生动植物的繁殖,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经济价值。
水产养殖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类型。
海水养殖主要包括海水捕捞、海水养殖和海水养殖。
淡水养殖主要包括淡水捕捞、淡水养殖和淡水渔业。
2.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包括选址布局、种苗培育、饲料管理、排污处理、疾病防治等内容。
选址布局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态与生物学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水域进行养殖,以及合理布局养殖设施。
种苗培育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饲料,培育养殖对象的种苗。
饲料管理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需求,合理选择和配置饲料,并进行合理施饲。
排污处理是指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等进行合理处理,保护水环境。
疾病防治是指对养殖对象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3. 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包括养殖成本、养殖收益、养殖利润等内容。
养殖成本是指进行养殖活动所需要的投入,包括种苗成本、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施设备成本等。
养殖收益是指通过养殖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养殖产品销售收入等。
养殖利润是指养殖收益与养殖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4. 水产养殖生态环境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包括水域生态环境、养殖对象生态环境、养殖设施生态环境等内容。
水域生态环境是指水质、水温、水深、水流、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等因素对养殖活动的影响。
养殖对象生态环境是指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养殖对象和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养殖设施生态环境是指养殖设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工养殖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5. 水产资源管理与保护水产资源管理与保护包括渔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渔业立法等内容。
渔业资源管理是指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包括渔业资源评估、渔业资源保护、渔业资源利用规划等。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对水产资源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包括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淡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
水产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水产养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渔业领域的养殖方式,对于增加粮食和水产品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鱼类养殖、虾蟹养殖和贝类养殖等方面。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环境保护、营养与管理的重要事项,以确保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
正文:水产养殖是一种将水产品养殖于人工控制环境中的农渔业方式。
它包括了鱼类养殖、虾蟹养殖和贝类养殖等多个方向。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类水产养殖方法以及值得注意的事项。
一、鱼类养殖鱼类养殖是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常使用池塘、鱼池或网箱等容器,使鱼类生活在自然水域模拟的环境中。
首先,鱼类繁殖需要注意水体质量。
对于培养健康的鱼类群体,水体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必须确保水中的氧气含量充足,同时保持池塘或鱼池的清洁。
其次,鱼类饲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均衡的鱼类饲料可以提供鱼类所需的养分和能量,促使鱼类健康生长。
再次,对于常见的鱼类疾病需要密切关注。
定期检查养殖环境,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以减少患病风险。
二、虾蟹养殖虾蟹类养殖也是广受关注和应用的水产养殖方式。
常见的包括对虾、螃蟹等品种。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
根据虾蟹类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水域和水质来进行养殖。
同时,保持水质的清洁,保证虾蟹的生长环境良好。
其次,虾蟹类的饮食要求也需要特别关注。
虾蟹类对饵料的选择较为特殊,适当提供营养丰富的饵料有助于它们的生长发育。
再次,虾蟹养殖中的疾病防控也不可忽视。
定期检查虾蟹健康状况,并及时引入、改良养殖方法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三、贝类养殖贝类养殖是一种在水产品市场中备受青睐的养殖方式,常见的贝类包括牡蛎、扇贝等。
首先,贝类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水域和气候条件。
在贝类的养殖中,水温、水质和海底环境等因素非常重要,并且需要根据贝类品种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养殖计划。
其次,贝类养殖对于海洋环境保护要求较高。
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并防止污染对贝类养殖的危害。
水产养殖校本教材
水产养殖校本教材目标- 提供生动、易懂的教材,帮助学生理解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提供最新、科学的知识,涵盖水产养殖的多个方面,包括养殖技术、疾病防控、市场营销等。
- 强调实践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成为负责任的水产养殖从业者。
结构前言- 对水产养殖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
- 引发学生对水产养殖的兴趣,并概述教材内容。
第一章:水产养殖基础知识- 介绍水产养殖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史。
- 解释与水产养殖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介绍水产养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水产养殖技术- 介绍水产养殖的常见养殖技术,如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
- 讲解每种养殖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 提供实际操作指导,包括养殖设备选购、饲料配方等。
第三章:水产疾病防控- 介绍水产疾病的常见种类和发病原因。
- 提供疾病防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强调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和疫苗预防的重要性。
第四章:水产市场营销- 分析水产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 提供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讲解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重要性。
第五章:创新与环保- 强调科技创新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 介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模式和技术。
结语- 总结水产养殖校本教材的重要性和研究效果。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水产养殖行业并为其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关于编写水产养殖校本教材的简要概述。
通过全面、实用和易懂的教材,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有才华、有责任感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中国水产养殖学会. (2019). 水产养殖学. 科学出版社.。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培训
培训方法
02 水 产 养 殖 专 业 技 术
培训内容
04 水 产 养 殖 专 业 技 术
培训效果
Part One
水产养殖技术概述
水产养殖的定义和分类
水产养殖的定义:水产养殖是指在适宜的水环境中,通过人工培育和管 理,使水生动物或植物生长并获取产品的生产活动。
养殖病害防治与水质管理
养殖病害防治:介绍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害, 包括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寄生虫病 害等,以及防治方法和技术。
水质管理:讲解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包 括水体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方面的管理要点,以及换水、增氧等实际 操作方法。
养殖环境优化:介绍养殖环境的优化措施, 如池塘改造、水生植物的种植与养护等, 以提高水产品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养殖模式与技术更新:探讨现代养殖模式 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循环水养殖、工厂 化养殖等,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新思 路和新方向。
Part Three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 培训方法
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理论学习: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和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结合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安排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优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掌握水产养殖专业技术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反馈机制:建立学员反馈机制,收集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持续改进 提高培训质量:通过评估和反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学员技能水平
Part Four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 培训效果
水产养殖知识技术方法
水产养殖知识技术方法引言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在水中养殖各类水生动植物的活动。
水产养殖不仅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来源,还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
水产养殖类型水产养殖可分为鱼类养殖、虾类养殖、贝类养殖和藻类养殖等几个主要类型。
鱼类养殖鱼类养殖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水产养殖方式。
一般可分为淡水鱼类养殖和海水鱼类养殖两种。
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选用鲢鱼、鳙鱼、鲤鱼和草鱼等品种。
常用的鱼池中要注意水质管理,保持适宜的水温、溶氧量和酸碱度等环境条件。
海水鱼类养殖主要选用鲈鱼、鲳鱼、鲷鱼和金枪鱼等品种。
海水养殖要控制水温、盐度等条件,并保持水质清洁。
虾类养殖虾类养殖主要有对虾和青虾两种,属于高产高效的水产养殖方式。
虾类养殖一般采用池塘养殖或箱式养殖,还需要控制水质、饲料和池塘环境等多个方面。
贝类养殖贝类养殖主要包括牡蛎、扇贝、蛤蜊等。
贝类养殖需要建造海滩或海水池塘,并注意适宜的水温、盐度和酸碱度等条件。
藻类养殖藻类养殖主要有海带、褐藻和红藻等。
藻类养殖需要合理选择海域或水域,并注意适宜的温度、光照和营养盐等因素。
水产养殖技术方法经济效益分析在进行水产养殖前,要先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包括预计投资成本、养殖周期、产量、市场需求和价格等因素,以确定是否值得进行养殖,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养殖规模和策略。
建立养殖场地水产养殖要选择合适的场地。
对于鱼类养殖来说,一般选用相对平坦、无污染、水源充足的地方建造鱼池。
虾类养殖则是选择池塘养殖或箱式养殖。
贝类养殖则需要建造适当的海滩或海水池塘,而藻类养殖则需要选择适宜的水域。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
要保持适宜的水温、溶氧量、酸碱度和盐度等环境条件。
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调整。
可以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曝气装置等设备,帮助维持良好的水质。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要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投喂。
水产养殖技术手册
水产养殖技术手册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 (3)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 (3)1.2 水产养殖的意义与发展概况 (4)1.3 水产养殖的基本条件与要求 (4)第2章养殖环境与设施 (4)2.1 养殖环境的调控 (4)2.1.1 水质调控 (5)2.1.2 水体循环与净化 (5)2.1.3 饲料与粪便管理 (5)2.2 养殖池塘的规划与建设 (5)2.2.1 池塘选址 (5)2.2.2 池塘设计与建设 (5)2.3 养殖设备与仪器 (5)2.3.1 增氧设备 (5)2.3.2 投喂设备 (6)2.3.3 监测设备 (6)2.3.4 其他设备 (6)第3章水产养殖种类的选择 (6)3.1 鱼类养殖种类及特点 (6)3.1.1 草鱼 (6)3.1.2 鲫鱼 (6)3.1.3 鲤鱼 (6)3.1.4 黄颡鱼 (6)3.2 虾类养殖种类及特点 (6)3.2.1 河虾 (7)3.2.2 南美白对虾 (7)3.2.3 罗氏沼虾 (7)3.3 蟹类养殖种类及特点 (7)3.3.1 中华绒螯蟹 (7)3.3.2 三疣梭子蟹 (7)3.3.3 锯缘青蟹 (7)第4章饲料与营养 (7)4.1 饲料的分类与成分 (7)4.1.1 天然饲料 (7)4.1.2 人工配合饲料 (8)4.2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8)4.2.1 营养性添加剂 (8)4.2.2 非营养性添加剂 (8)4.3 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 (8)4.3.1 营养需求 (8)4.3.2 饲料配方 (9)第5章养殖管理技术 (9)5.1 苗种放养技术 (9)5.1.1 苗种选择 (9)5.1.2 放养时间 (9)5.1.3 放养密度 (9)5.1.4 放养方法 (9)5.2 水质管理技术 (9)5.2.1 水质监测 (10)5.2.2 水质调控 (10)5.2.3 水质改善 (10)5.3 日常管理措施 (10)5.3.1 投喂管理 (10)5.3.2 水位管理 (10)5.3.3 病害防治 (10)5.3.4 巡查管理 (10)第6章病害防治技术 (10)6.1 病害发生的原因与分类 (10)6.1.1 疾病性疾病: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病害。
水产养殖课件
水产养殖课件水产养殖课件水产养殖是指利用人工手段,通过人工培育和管理,提高水生生物的产量和品质的一种养殖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食物需求的不断增长,水产养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水产养殖知识,许多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都开设了水产养殖课程,并为学习者提供了相应的课件材料。
一、水产养殖的意义水产养殖的发展对于解决全球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水产养殖可以在有限的水域中大量生产食物,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还可以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此外,水产养殖还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水产养殖课件的编写和推广对于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推动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产养殖课件的内容水产养殖课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介绍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让学习者对水产养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水产养殖的环境要求:介绍水产养殖的水质要求、光照要求和温度要求等,帮助学习者了解水产养殖的基本环境条件。
3. 水产养殖的养殖技术:介绍水产养殖的养殖方法、养殖设备和养殖管理技术等,帮助学习者了解水产养殖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
4. 水产养殖的疾病防治:介绍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和病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帮助学习者提高疾病防治的能力。
5. 水产养殖的市场营销:介绍水产养殖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营销策略,帮助学习者了解水产养殖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情况。
三、水产养殖课件的编写要点编写水产养殖课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简明扼要:水产养殖课件应该言简意赅,避免冗长的文字和繁琐的内容。
重点突出,让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水产养殖的核心知识。
2. 图文并茂:水产养殖课件应该结合图片、图表和实例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更加具体和直观。
同时,适当使用配图和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提高课件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3. 实践性强:水产养殖课件应该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式,帮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水产养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水产养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培育和养殖各种水生动植物的农业生产活动。
它是利用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域资源,以功能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维持及改造技术手段,保持和形成良好生态环境,利用水生生物在各种水体质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培育各类水产动植物以供人类食用或其他利用的一种生产方式。
一、水产养殖的基本原理水产养殖依靠合理的生态环境和科学的管理,实现水产生物的快速生长和优质产量的提高。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原理:水产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养殖水域,保持水体环境的稳定性,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饵料,创造适合水产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
2.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适应不同水质的优良品种进行养殖。
3. 饵料与饲养管理:根据不同水产动物的饵料需求和饲养管理要求,提供营养均衡的饵料,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和投喂量,保证水产动植物的健康生长。
4. 病害防治:重视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处理患病水产动植物,确保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
5. 环境改造与污水处理:水产养殖过程中,适当利用机械和生物方法对水体进行改造,净化养殖水,提高氧气含量,保持适当的水质环境。
二、水产养殖的技术1. 鱼类养殖技术:鱼类养殖是水产养殖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
常见的鱼类养殖技术包括:单一品种养殖、多品种混养、增塘放养等。
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水质、光照、氧气供应等因素,控制饵料投喂量和养殖密度,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情况,及时清理鱼缸或鱼塘,预防鱼类疾病。
2. 虾类养殖技术:虾类养殖主要包括对虾、明虾、河虾等。
虾类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虾种、养殖水域和饵料,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水质稳定。
同时,虾类对温度和水质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养殖过程中需注意维持合适的温度和氧气供应。
3. 蟹类养殖技术:蟹类养殖主要包括河蟹、对蟹、大闸蟹等。
蟹类养殖需要选择优质蟹种和养殖水域,控制饵料投喂量和密度,保持水质适宜。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属于农业的一个特殊的分支,被广泛地应用于淡水、半咸水、海水等不同种类的水体中养殖各种水产品种。
水产养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品每年产量,改善水产品品质,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水产养殖技术可以分为基础技术和综合技术两大类,它们都涉及到水产养殖基础工作和水产养殖操作工作。
一、水产养殖基础工作1、水产技术:包括水体的检测与检验、水域的规划、水质的管理、淡水化技术、水文勘探以及水产养殖的适应性研究等。
2、水产养殖场选址:在水产养殖场的选址上,要考虑水产品的种类、水源的可靠性以及水质的状况等因素。
3、水产质量管理:要加强药品、添加剂、营养品、机械设备等使用的管理,并与水体质量挂钩,保证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
4、水产养殖系统技术:包括晶体管技术,这是管理水产养殖系统的重要技术;细菌技术,用于实现水产品的资源化利用,也是基础技术之一。
二、水产养殖操作技术1、饲料技术:建立合理的饲料计划,并采用精确的饲喂技术,保证饲料的质量,合理满足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产量和品质。
2、兽医技术:通过兽医检查,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防止病害的发生,保护水产养殖的稳定性。
3、人工孵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技术人员应该掌握人工孵化技术,通过发育实验等,把孵化技术应用到实际水产养殖中,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孵化率和孵化出活体率。
4、内部管理技术:要加强管理,建立水体环境安全、药品使用安全、饲料安全等规范性管理制度,确保水产养殖的有效运行。
5、经济分析技术:水产养殖技术不仅要掌握养殖技术,还要具备经济分析技术,以充分考虑养殖成本和水产养殖的收益。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包括水产养殖基础工作和水产养殖操作工作,不同的技术都可以提升水产养殖动物的产量和品质,让更多的水产品进入市场,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有助于改善环境。
未来,水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有可能带来更多的惊喜。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资料
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
水质监测指标
01
包括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
关键水质指标。
水质监测方法
02
使用水质检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定期采集水样送至实验室进
行精确分析。
水质调控措施
03
通过增氧、换水、使用水质改良剂等措施,调节水质,保持水
质稳定。
底质改良与修复技术
底质改良方法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如翻耕、曝晒、使用氧化剂或生 物制剂等,改善底质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合理的水产养殖方式 ,可以维护水域生态平衡 ,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水产养殖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水产养殖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养鱼、养蚌等生产活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不断得到改进 和完善。
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提高,水产养殖 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涌现,提高 了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水 产养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报告
1 2
投入与产出对比
综合分析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评估经济效益水 平。
问题诊断
针对经济效益不佳的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 问题所在。
3
改进措施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调整养殖结构、优化 饲料配方、提高管理水平等,以提高经济效益。
07
现代科技在水产养殖中的 应用与展望
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远程监控与管理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养殖环境的远程监控,包括温度、湿 度、溶氧量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调控,提高养殖效率 。
自动化投饵与喂食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投饵和喂食,根据养殖 生物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精确控制饵料的投放量和频 率。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管理与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管理与养殖技术人类对水产养殖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
然而,要保证良好的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养殖管理与养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管理和养殖技术的关键要点。
一、选址与设备养殖场的选址是成功开展水产养殖的第一步。
首先要考虑的是水源问题,水体应具备足够的淡水资源,并保证水质良好。
其次,选址要考虑到养殖场的周边环境,避免噪声、污染源及其他不利条件对养殖场的影响。
最后,根据养殖的种类和规模,选取适当的设备,如水泵、过滤器等,以确保水体的循环和过滤。
二、种苗选购与识别选择优质的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基础。
在选购种苗时,应注意以下要点:首先,种苗应来自健康的、无疫病的群体。
其次,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种苗品种和生长阶段。
最后,进行种苗识别,确保购买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种苗,避免因种苗混杂或错误购买而造成损失。
三、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保证水产养殖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水质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监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浓度、氨氮浓度等,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定期清洁养殖场的设备和养殖池,防止污染物积聚。
最后,养殖过程中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养殖密度,以减少废物和有害物质的积累。
四、饲料管理正确的饲料管理对水产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饲料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养殖对象和养殖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和成分。
其次,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频率,以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浪费和污染。
最后,注意观察养殖对象的进食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饲料种类和饲养方式。
五、疾病预防与控制疾病预防与控制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预防与控制疾病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养殖场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原体的存在和传播。
其次,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药物使用,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最后,定期检查养殖对象的身体状况,发现疾病症状及时隔离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扩散和造成损失。
水产养殖的养殖技术与生产管理
水产养殖的养殖技术与生产管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水产养殖是指利用水域进行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品的养殖,是一种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经济收入来源。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产养殖的养殖技术与生产管理,帮助农户和相关从业人员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一、水质管理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对于水产养殖的健康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保持良好的水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水源。
淡水养殖需要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海水养殖则需要保证海水的盐度和温度适宜。
其次,必须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和pH值等,根据测定结果进行相应调控。
此外,避免过度放养与过度投喂,以免造成水质的恶化。
二、良种选育良种选育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选育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在选育中,应注重选择具有高经济性状、良好遗传性状的种鱼进行繁殖。
同时,还要注意进行遗传杂交,优化品系,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三、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适当多样化饲料,保证养殖动物获得全面营养。
饲料的成分要合理搭配,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同时,要根据动物的生长情况和饲料消耗情况进行科学投喂,避免过度投喂或欠缺营养,以确保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四、疾病防治水产养殖过程中,疾病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应加强巡池、巡塘工作,及时观察动物的行为和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疫苗和药物防疫。
此外,保持水域的卫生,定期清理底泥和杂草,维持水体的清洁和循环,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五、环境保护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对于水产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要遵循环境友好的养殖原则,避免对水域造成污染。
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养殖设施,确保养殖环境的良好状态。
同时,注意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采取科学的养殖排污措施,防止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六、市场开发水产养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因此市场开发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水产养殖是指人工饲养水生生物,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
养殖技术与管理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提高产量、保障品质以及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养殖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来探讨水产养殖中的相关内容。
一、养殖技术1. 水质管理水质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合理的水质管理可以提高养殖生物的生长速度和养分利用效率。
首先,需要进行水质检测,包括pH值、溶氧量、氨氮含量等指标。
其次,根据不同的水产养殖品种,控制相应的水质要求,例如温度、盐度等。
2.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根据不同的水生生物品种和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并合理安排饲料投喂量和投喂时间。
同时,定期检测饲料的营养成分,对饲料进行质量控制。
3. 疾病防控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控是确保养殖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原体侵袭和疾病流行趋势。
采取预防性措施,如定期消毒、维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及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二、养殖管理1. 种苗选育种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效益,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选育优质种苗是十分重要的。
选择经过良好培育的优良品种,以确保其健康和生长潜力。
此外,合理的种苗引进和繁育管理也是提高种苗质量的重要环节。
2. 养殖环境与设备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水产养殖需要合理规划养殖场地和配置必要的设备。
根据养殖生物的需求,选择适宜的水域,进行合理的围网、养殖池或者水槽建设。
同时,选择适宜的装备,如氧气机、水泵、温控设备等,以确保水产养殖的顺利运行。
3. 监测与数据分析养殖过程中的监测与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了解养殖情况并作出相应调整。
定期监测生物生长状态、饲料利用效率等关键指标,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评估。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和管理措施,以提高养殖效益。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技术与管理对于水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提高至关重要。
水产养殖中的饲养管理与养殖技巧
水产养殖中的饲养管理与养殖技巧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在水中养殖各种水生动植物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水产养殖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食品需求的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然而,要想获得高质量和高产量的水产养殖产品,科学的饲养管理与养殖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水产养殖中的饲养管理与养殖技巧,以帮助养殖者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合理饲料选择与投喂水生动物的饲养管理主要依赖于合理的饲料选择与投喂。
首先,养殖者应根据目标水生动物的种类与特性,选择适宜的饲料类型。
例如,对于肉食性鱼类,应选用高蛋白的饲料,而对于草食性鱼类,则需选用高纤维的饲料。
其次,饲料的质量也至关重要。
饲料应具有良好的口感、高营养价值和易消化吸收的特点,并符合水生动物的生长需求。
最后,投喂的频率和量也需要科学控制。
要根据养殖对象的食性特点和生长状态,合理安排投喂时间和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浪费和水质恶化。
二、良好的水质管理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对水生物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水质管理可以改善鱼体免疫力、提高养殖效益。
首先,保持水体的清洁和无污染是维持水质的基本要求。
定期清理水体中的杂质和底泥,减少废弃物的积累。
其次,水质中的溶氧量要充足。
养殖者可以通过增加水体的气体交换、植被覆盖和增加曝气设备等方法提高水质的溶氧量。
此外,维持适宜的水温、pH值和盐度也是水质管理的关键。
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并及时调整,确保水质的稳定与良好。
三、合理养殖环境设置良好的养殖环境对于水产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合理养殖环境设置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疾病传播及死亡率。
首先,养殖池塘或池水的设计应符合养殖对象的需求。
包括水质、水深、水量、底质等方面的设置要符合不同养殖对象的养殖特性。
其次,适当的投放防病生物和提供养殖工具也是养殖环境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可在养殖池中放养一些对害虫有食欲的鱼类,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清理池塘和保持养殖设施的整洁是维持良好养殖环境的重要工作。
养殖渔业中的水产养殖养护技术
养殖渔业中的水产养殖养护技术在养殖渔业中,水产养殖养护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护技术的正确应用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改善产品质量,并且减少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从水质管理、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三个方面介绍水产养殖的养护技术。
一、水质管理水质是水产养殖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水产生长和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水质管理能为水产养殖提供优越的生存环境。
以下几点是水质管理的关键技术。
1.监测水质合理的水质管理首先需要及时准确地监测水质。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等。
通过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水质异常,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
2.养殖池的清洁定期清洗养殖池是水质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池底的积污和残饵会产生有害气体,并且降低水质,影响水产生长。
因此,保持池底的清洁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定期排泄池底积存的废物和残饵,避免积污积累。
3.水体循环循环水体可以提升水质,改善水产养殖的环境。
适当配置水泵和过滤设备,将废水过滤、去除有害物质后再次进入养殖池,可有效保持水质的稳定。
二、饲养管理正确的饲养管理对于水产养殖的健康生长非常重要。
饲养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合理饲料投喂、水产养殖密度的控制以及饲料选择等。
1.合理饲料投喂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直接影响水产的生长和成活率。
养殖者应选择适合养殖对象的饲料,确保其营养丰富、易消化。
同时,投喂量需根据水产的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加以调整,避免过度投喂或者饥饿。
2.密度控制水产的饲养密度直接影响水质和个体生长的质量。
养殖者应根据养殖对象的习性和生长特点,合理控制其养殖密度。
密度太高会导致水产疾病易发生,影响生长发育,密度太低则会浪费养殖资源。
3.优质饲料选择选择优质的饲料是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
养殖者应选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全面的饲料,以满足水产的生长需求。
同时,饲料的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选择有品牌信誉的供应商,避免因饲料污染导致水产养殖问题。
第二讲 水产养殖基础与养殖技术
增加底泥的透气性 絮凝作用:电荷作用
养殖水体溶解氧要求大于5㎎/升,当水中
的溶解氧低于3㎎/升时就容易造成鱼浮头
甚至泛塘。
较高的溶解氧对鱼的生存和鱼对饲料的消
化吸收非常有利。试验表明:鱼类在溶解氧3.0毫
克/升时饵料系数要比4.0毫克/升时增加一倍。
水体内有毒物质的代谢
氧化作用
品
鲤 鲫 白 鳙 草 罗 非 大 口 长 吻 团 鲮 头
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预测
连续阴雨或南转北
根据季节和水温变化进行预测
季节交替和霉雨季节
根据水色预测
水色浓、透明度小,或产生“水华”现象
从鱼的吃食情况和和其它水生动物活动情 况预测
不良水色
主要是一些鞭毛藻类(如裸藻、隐藻等)形成。主要原因是投 饵量过大,有机物过多导致水体发黑。这种水色底质恶化, 极易发生水变而导致养殖动物缺氧和氨氮、亚硝酸盐中毒。 此类水色不适宜水产养殖,必须处理。
不良水色
黄色水:含甲藻、金藻等鞭 毛藻。 水体中积存大量有机物经细 菌分解,PH值下降时产生 此种水色,此种不适宜养殖。
高产鱼塘建设的要求
5、注排水与交通
养鱼生产中经常要注水和排水,因此,池塘两 端需开设注排水沟,每口池应具备单独的注排 水管道,以杜绝串灌传染疾病,实行高灌低排 ,排灌分开,自成体系。池址应选择有电源和 交通方便之处,以有利于开展综合经营。
新建池塘,需在池塘的周围配有一定比例的饲 料地,种植青饲料养鱼。
优良水色
这类水色透明度在20-30厘米时肥度适中。藻相主 要是绿藻门的小球藻、绿球藻、十字藻、衣藻等, 水质嫩爽。绿藻多,能大量吸收氮肥减少氮的含量。 一般该类水色一天内有两个变化,表现规律是清晨 淡而午后浓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加底泥的透气性 絮凝作用:电荷作用
养殖水体溶解氧要求大于5㎎/升,当水中
的溶解氧低于3㎎/升时就容易造成鱼浮头
甚至泛塘。
较高的溶解氧对鱼的生存和鱼对饲料的消
化吸收非常有利。试验表明:鱼类在溶解氧3.0毫
克/升时饵料系数要比4.0毫克/升时增加一倍。
水体内有毒物质的代谢
氧化作用
品
鲤 鲫 白 鳙 草 罗 非 大 口 长 吻 团 鲮 头
种
鱼 鱼 鲢 鱼 鱼 鱼 鲶 桅 鲂 鱼
适 宜
范
围
开始浮头 1.5 1.0 1.75 1.55 1.6 1.5 1.4 2.8 1.7 1.6
窒息死亡 0.3 0.1 0.6 0.4 0.5 0.2 0.7 1.5 0.6 0.5
5--8 4—5 5 .5--8 4--8 5—8 6--9 5--8 5--7 5.5--8 4--8
不良水色
此类水色绿藻或微囊藻大量繁殖,透明度 低、水色浓浊。在池塘的下风处,水表层 有少量绿色漂浮的藻类。此类水色不稳定, 藻类易死亡,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藻类死 亡后在池塘表面漂浮一层黑色或灰色浮膜。
有害藻类浓度大,并开始死亡分解,水面 呈现浮油污状物。灰绿、灰蓝或暗绿色属 不良水色,水体中有害藻类浓度大,多数 藻类已死亡分解,水面漂浮片状物质,水 质浑浊,水带有粘性,开增氧机后泛起的 水花久久不散像洗衣粉的泡沫。
水质偏酸比较常见,是排泄和有机质分解结果
酸性水环境下,绝大部分致病细菌更容易繁殖
酸性水环境下,鱼的血红细胞载氧能力下降,
鱼更容易缺氧,对鱼体生长不利
酸性水环境下鱼的血管脆性增加,通透性加大,
在受到刺激时更容易发生出血症状,这可能是 高温季节拉网或冲新水、下肥时容易导致暴发 性出血病发生,并大量死鱼的原因之一。
日本 鳗 鱼
鳜 梭 对 鱼 鱼 虾
4--9
6--8 5—8 6—8 5—8
1.4
1.5 1.8 1.4 1.2
0.6
0.8 0.7 0.4 0.3
斑节 对 虾
罗
河
氏 虾
蟹
7—9
>5
1.5
2.5
0.5
1.5
池塘内氧气来源:90%以上来自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水体上下层
对流不明显的时候,氧气主要分布在池塘的上层;其余的来自风浪或机械增氧
池水澄清见底,透明度很大,这种水色出现主要由以下几 种原因造成的:池底长青苔,大量消耗水体养料,使池水 变瘦,水体浮游生物繁殖不起来。
铁锈水
透明度即太阳光在水中的穿透的程度。 大小决定于水中溶解物、悬浮物、浮游生 物、有机碎屑及泥沙微粒的含量多少。 养鱼池水的透明度往往直接反映水体的肥 瘦程度,即反映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多 少。一般而言,肥水中的浮游植物量多, 水瘦浮游植物量少或无。 正常情况下,养鱼池透明度在25—40厘米 。湖库等大水面沿岸带或浅水区透明度多 为80—100厘米,中心区透明度为100—300 厘米。 实际生产中一般用手臂探入水中测量
高产鱼塘建设的要求
2、土质与环境 鱼塘的底质以壤土最好,沙质壤土和粘土次之 ,沙土最差。壤土底质优点是保水保肥,透水 性和透气性适度,有机物分解较快,营养物质 不易流失。 底质为沙土的池塘必须进行改造,其方法,可 在塘底和边坡上用三合土铺保水层,以防漏水 。池塘周围环境要好,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耸 立的房屋,以免挡着阳光照射,影响水中浮游 生物的繁殖和池塘溶解氧的提高。
嫩:颜色不是很深,浮游生物处于生长期,水 表无漂浮的水华 。 爽:指水质清爽、干净,水色不太浓,水中悬 浮杂质少,包括草渣、泥沙、死亡的藻类等。
常见养殖品种最适生长水温24-28℃。 在水温低于20℃时,水深1.2-1.5米即可,
便于水温的快速升高。 当水温达到22℃以上时,应逐渐增加到1.62.0米。 夏季高温季节,水位应保持在池塘的最高水 位。 “一寸水,一寸鱼”。池水深超过2.5米对增 加产量意义不大,除非有流水或长时间开增 氧机。
池水中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 或浮游动物繁殖过剩,藻类 被浮游动物吃后造成水体缺 氧,浮游动物过度活动引起 纤毛虫、轮虫等浮游生物。 此种水极易染病,存活力下 降,不适合养殖。
不良水色
不良水色
水体藻类较多,以硅藻、褐藻、黄丝藻、盘星藻、 绿球藻为主,有机悬浮颗粒也较多,这种水色一般 不缺氧,属于假浊。 用药过量、水位较浅或养殖动物生病后不断的搅动 水体引起的浑浊,属于真浊。
不良水色
主要是一些鞭毛藻类(如裸藻、隐藻等)形成。主要原因是投 饵量过大,有机物过多导致水体发黑。这种水色底质恶化, 极易发生水变而导致养殖动物缺氧和氨氮、亚硝酸盐中毒。 此类水色不适宜水产养殖,必须处理。
不良水色
黄色水:含甲藻、金藻等鞭 毛藻。 水体中积存大量有机物经细 菌分解,PH值下降时产生 此种水色,此种不适宜养殖。
一般是全塘泼洒生石灰
使用方法:
使用剂量:15-25公斤/亩*米
注意事项:
1、不要超剂量使用
腐蚀、黏液
2、过肥或过瘦的水体不建议使用 3、天气变化前后不要使用
1. 2. 3.
调节酸碱度
增强碱性
消毒杀菌、除杂(使蛋白质变性)
pH=12时,保持24小时杀死所有生物
4.
5. 6.
使有机物矿化
变成肥料
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预测
连续阴雨或南转北
根据季节和水温变化进行预测
季节交替和霉雨季节
根据水色预测
水色浓、透明度小,或产生“水华”现象
从鱼的吃食情况和和其它水生动物活动情 况预测
高产鱼塘建设的要求
1、水源与水质 水源充足和水质良好是池塘养鱼的一个先决条 件。养鱼的池塘需要定期加注水以保持一定的 水量,以调节池塘的水质,所以,养鱼池塘一 定要水源充足,不能只靠一塘死水养鱼。水质 良好,是指不含有毒物质,而且水中含氧较高 。只有具备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条件的池塘, 才能实行精养高产。
常用清塘药物及浓度
药物名称 生石灰 漂白粉 茶粕 巴豆 鱼藤精 氨水 池水深 5~10 厘米 带水 1 米 5~10 厘米 1米 1米 1米 1米 10 厘米 公斤/亩 50~70 125~150 5~10 13.5 40~50 3~5 1.35 50
淤泥过多
清除过多的淤泥
彻底暴晒
药物清塘,杀灭野杂鱼及细菌
高产鱼塘建设的要求
5、注排水与交通
养鱼生产中经常要注水和排水,因此,池塘两 端需开设注排水沟,每口池应具备单独的注排 水管道,以杜绝串灌传染疾病,实行高灌低排 ,排灌分开,自成体系。池址应选择有电源和 交通方便之处,以有利于开展综合经营。
新建池塘,需在池塘的周围配有一定比例的饲 料地,种植青饲料养鱼。
氧气产生得太少
1、连续阴雨天,光照太差 2、水体内浮游植物太少 缺肥或浮游动物太多或沉淀作用强
氧气消耗得太多
1、池塘内负荷太重,及时拉网卖鱼 2、池塘内有机物太多,淤泥或草渣、浮游生物等,肥与过肥的问题 3、底层生物太多,螺蛳,蚌等
明浮头和暗浮头
减少耗氧措施——清塘、杀灭有害生物
第二讲 水产养殖基础
效 益
社会效益
养鱼基础知识——八字精养法
水、种、饵、密、混、轮、管、防
“八字精养法”,是在全面总结我国池塘高产养殖经验的基础 上,对成鱼饲养综合技术措施的高度概括。
“水”(水环境)、“种”(鱼种)、“饵”( 饵料),是成鱼高产养殖必备的基本条件; “密”(合理密养)、“混”(多品种混养) 、“轮”(轮捕轮放),反映了鱼种放养方式 ,是快速养鱼并获得高产稳产的技术措施; 至于“防”(防治鱼病)和“管”(精心管理 ),则是成鱼高产的根本保证。
1.肥水的透明度指标:池塘为20-40厘米,湖 泊、水库为30-60厘米。 2.肥水的营养指标:有效氮:1-2毫克/升, 有效磷:0.1-0.5毫克/升,有效氮磷比5-12 : 1。
3.肥水的颜色:棕绿、深棕、茶褐、褐青、褐 色、嫩绿、亮绿、浓绿、豆绿、白清。
透明度过低,冲注新水或用杀藻药物处理,可
池塘内氧气的消耗:不到30%被鱼利用
其余的氧气被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螺蛳、蚌等以及一些沉积在池塘底部 的有机物分解消耗,所以大部分氧气的消耗集中在水体的下层。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氧气的产生和消耗的地方是
矛盾的 ,也就是产生了“氧债”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多余的氧气逸散进
入空气中
用明矾、漂白粉、三氯化铝等
透明度过高:补充肥料,缺磷较常见
1、首选生物肥,但一般只在高温季节用 2、渔业专用肥:针对性强,好比饲料配 方、增强肥料的溶解度 3、化肥:改堆肥为泼、撒;少量多次
由水体内CO2—和HCO3—根的缓冲体系决定
养鱼用水要求:水体呈微碱性,酸碱度在7.08.5之间比较合适。 正常情况下,水体酸碱度的测量值每时每刻都 在变化,一般早上低下午高,但全天变化不应 超过1.5个单位,否则就要下生石灰调节。
水
这里“水”是指“水环境”
包括:鱼池、水源、水质、水色等等。
高产鱼塘建设的要求
养鱼如绣花,一针不能差 养鱼发财有,鱼池是基础
高产鱼塘建设的要求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越来越多 农民挖塘养鱼,但由于部分农民缺乏科学养鱼知识,盲目开 挖鱼塘,有的新挖鱼塘既小又浅,选址不当、在生产中水量 供塘不足。有的塘保水力差,光照时间短、交通条件差等, 这些都不符合高产鱼塘建设的要求。 池塘是鱼类生活、生长的唯一场所,也是饵料生物滋生 的共同水体,池塘条件的好坏,对养鱼产量的高低,有着相 当大的影响。一个条件优良的鱼塘,产鱼往往比差的高出一 倍乃至数倍。为提高新建鱼塘和改造旧塘的科技含量,下面 我就高产鱼塘建设的要求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