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呼吸作用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二: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 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我们都知道,呼吸是人类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

在生物学中,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被氧化产生能量的过程。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教学中,呼吸作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

1.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呼吸作用是人体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为能够供给人体运动、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等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的重要过程。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是葡萄糖。

呼吸作用所产生的能量与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是生物体得以生存的基础。

2. 呼吸作用的分类呼吸作用包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有氧呼吸是指在氧气足够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作用,它能够充分释放食物中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ATP分子,来供给细胞的需求;无氧呼吸则是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

3. 呼吸作用的过程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呼吸作用的过程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糖解、三羧酸循环以及氧化磷酸化。

在糖解过程中,发生分子生物学上的糖解途径,将食物中的葡萄糖分解为三个热量较高的精氨酸分子。

接下来的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将这些精氨酸分子转化为ATP分子。

4.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最大区别在于产生ATP分子的途径不同。

在有氧呼吸中,ATP的产生需要依赖氧气的存在;而在无氧呼吸中,ATP的产生则不需要氧气的参与。

此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分子数量也不同。

5. 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呼吸作用是人体进行活动和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ATP分子,用于供给细胞运作和身体的各项活动。

同时,呼吸作用也能够排出身体内过多、不必要的物质和废气,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总之,呼吸作用是人类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对身体的生存、运动和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生物学教学中,七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分类、意义和重要性等,对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呼吸作用知识点高考

呼吸作用知识点高考

呼吸作用知识点高考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呼吸作用,我们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是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功能之一。

在高考中,呼吸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一、呼吸器官呼吸作用主要依靠呼吸器官来完成。

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它首先通过鼻腔,然后经过喉咙进入气管,再分别进入左右支气管,最后到达肺部。

在肺部,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中,而二氧化碳则通过血液传递到肺泡,随后通过呼出排出体外。

二、呼吸过程呼吸作用可以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

外呼吸是指我们吸入的空气进入肺部,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

内呼吸是指氧气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同时从细胞中收集二氧化碳的过程。

外呼吸中,氧气从高浓度处(空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中,在血红蛋白的帮助下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进入肺泡,经过呼出排出体外。

内呼吸中,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通过与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气体交换,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随后通过血液运回肺部,然后通过呼出排出体外。

三、呼吸控制呼吸作用的调节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其中脑干的延髓是呼吸中枢的关键部分。

延髓通过监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水平来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延髓会促使呼吸加深加快,以便将二氧化碳尽快排出体外。

此外,呼吸作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运动、身体姿势和情绪等。

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呼吸会更加频繁和深吸,以满足身体更多的氧气需求。

而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呼吸也会变得急促。

四、呼吸作用与健康呼吸作用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良好的呼吸习惯可以提高氧气的吸收效率,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而不良的呼吸习惯,如浅呼吸或经常憋气,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名词: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 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 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 (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 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一、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一种作用。

2、呼吸作用的主要过程包括氧合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和三碳(糖)酸循环。

3、氧合作用是指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氧与有机物的氢结合,产生水和活性碳酸根,放出能量的一种生物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细胞内氧化有机物,消耗氧,释放能量的一种生物反应。

5、三碳酸循环是指在呼吸中水分子拆分,产生二氧化碳,消耗多种烃、酮和醛,放出能量的一种生物反应。

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作用下,将水分子拆分,同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一种重要生物作用。

2、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包括光捕猎反应,光补充反应,光水分解反应以及光照脱碳反应四个步骤。

3、光捕猎反应是指植物质细胞内的光合系统将外界的光能转换成生物的化学能的一种反应。

4、光补充反应是指植物利用光捕猎反应获得的光能,运用ATP 和NADPH将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一种反应。

5、光水分解反应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分子拆分成氢和氧的一种反应。

6、光照脱碳反应是指植物利用光能把光合作用脱离反应和光补充反应产生的有机物,放出大量能量的一种反应。

高二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二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二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高二生物学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呼吸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呼吸作用,生物体能够摄取氧气,并将其转化为能量,同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二生物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与分类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进行能量产生的过程,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1.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分为三个步骤: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有氧呼吸能够充分利用底物氧化产生大量的能量。

2.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

无氧呼吸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两种类型。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相对有限,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强度较高的运动,无氧呼吸能够提供一定量的能量。

二、呼吸器官与呼吸系统呼吸作用与呼吸器官密切相关,不同生物体拥有不同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系统。

1. 植物的呼吸器官: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叶片,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同时,植物在夜间会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产生能量。

2. 动物的呼吸器官: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呼吸器官,如人类的肺、昆虫的气管等。

肺是人类的主要呼吸器官,通过吸入和呼出气体来进行气体交换。

三、呼吸作用的调节呼吸作用的强度和频率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1. 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呼吸中枢的活动来调节呼吸强度和频率。

呼吸中枢受到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刺激,从而控制呼吸肌的收缩与放松。

2. 激素调节: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对呼吸作用具有调节作用。

肾上腺素能够促进呼吸肌的收缩,增加呼吸作用的强度。

甲状腺素则能够调节基础代谢率,从而影响呼吸作用的频率。

四、呼吸作用与健康呼吸作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正常的呼吸作用能够保持人体组织和器官正常的氧供应和二氧化碳排除。

1. 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会影响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导致氧供应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自然界中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指将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以下是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详细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膜上,主要包括光合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光合光反应是指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中,通过光能激发叶绿体色素分子,产生高能电子和氧气。

其中,光合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3.光合光反应主要包括光能捕获、光化学传递和光合电子传递三个过程。

光能捕获是指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光能,激发电子跃迁到高能态。

光化学传递是指激发电子通过传递分子链,最终被载体分子接受。

光合电子传递是指高能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上传递,最终用于合成有机物和生成ATP。

4.暗反应是指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

暗反应主要包括碳同化和C3和C4途径两个过程。

碳同化是指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通过碳酸化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碳水化合物。

C3和C4途径是植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

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是通过氧气氧化有机物质,释放出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2.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分为糖类有氧呼吸和脂类有氧呼吸。

糖类有氧呼吸是指糖类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脂类有氧呼吸是指脂类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3.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糖类被氧化成乳酸。

酒精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糖类被氧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4.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包括三个步骤:糖分解、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

糖分解是指糖类被分解成丙酮酸,进而通过三羧酸循环生成能量分子ATP。

七年级生物学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学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学呼吸作用知识点生物学的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氧气和能量转换为二氧化碳、水和ATP(三磷酸腺苷)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七年级生物学呼吸作用的知识点及其重要性。

1. 呼吸过程呼吸作用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内线粒体里。

首先,呼吸物质要进入细胞。

氧气通过肺部、血管和血红蛋白运输到细胞内。

而葡萄糖则从消化道进入体内,然后在血液中运输至细胞内。

然后,葡萄糖在细胞内通过几个反应的过程,转化成丙酮酸,最终通过Krebs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产生ATP。

无氧呼吸是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当氧气供应不足时,生物体会采用无氧呼吸来维持生命。

它是通过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酸乳和酒精来产生少量的ATP。

2. 呼吸器官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部。

当我们呼吸深呼吸时,氧气进入肺部,而二氧化碳从肺部呼出。

除了肺部外,人类体内还有其他重要的呼吸器官,比如鼻子、喉咙和支气管等。

3. 呼吸的重要性呼吸是我们身体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

它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吸取氧气,把二氧化碳呼出体外。

如果呼吸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呼吸系统问题可能会导致氧气不足,从而引发头晕、胸闷、咳嗽等症状。

此外,它还可能影响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4. 呼吸作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呼吸作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通过良好的呼吸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例如,正常的呼吸可以减轻压力和紧张感,帮助控制情绪。

此外,定期做一些有氧运动也可以提高肺部的健康状况,使我们更有活力。

总结生物学呼吸作用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正确的呼吸实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呼吸作用,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

《呼吸作用》 知识清单

《呼吸作用》 知识清单

《呼吸作用》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细胞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过程。

就好像我们每天吃饭获取能量,然后身体通过一系列反应把这些能量释放出来,以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这就是呼吸作用在发挥作用。

对于植物和动物来说,呼吸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呼吸作用,生物体就无法获取所需的能量,生命也就无法延续。

二、呼吸作用的类型呼吸作用主要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充分燃烧”,能产生很多的“能量燃料”。

有氧呼吸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H和少量的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在水的参与下,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同时产生少量的能量。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₆H₁₂O₆+ 6O₂+ 6H₂O → 6CO₂+ 12H₂O +能量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则是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当氧气供应不足时,细胞会采取这种方式来产生能量,不过产生的能量相对较少。

无氧呼吸也分为两种类型:(1)酒精发酵:许多植物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比如我们酿造葡萄酒时,酵母菌就是进行酒精发酵。

(2)乳酸发酵:动物和某些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氧气供应不足时,肌肉细胞就会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这也是我们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原因之一。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₆H₁₂O₆→ 2C₂H₅OH + 2CO₂+少量能量(酒精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₆O₃+少量能量(乳酸发酵)三、呼吸作用的场所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不过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而无氧呼吸的整个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呼吸作用知识点

呼吸作用知识点

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过程,通过呼吸作用,生物体摄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本文将从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其调节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通过呼吸器官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将其输送到细胞内供氧合作用使用,同时将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呼吸器官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鼻腔是气体进入呼吸系统的第一站,通过鼻腔内的细毛和粘液能够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保护呼吸系统。

喉咙连接鼻腔和气管,是空气通过的通道。

气管是连接喉咙和支气管的管道,其内壁有纤毛和黏液,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杂质。

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进一步分支形成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发生的地方。

三、呼吸过程呼吸过程主要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

外呼吸是指气体的交换发生在呼吸器官内部。

当我们吸气时,肺部扩张,气压降低,空气通过气道进入肺部。

而当我们呼气时,肺部收缩,气压升高,空气被排出体外。

内呼吸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细胞内进行的气体交换。

氧气通过血液被输送到细胞内,而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血液被带回肺部,最终排出体外。

四、呼吸的调节呼吸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的控制。

神经系统通过呼吸中枢和周围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和腺体体的前庭核,通过神经冲动调节呼吸肌的收缩和松弛,从而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而周围化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主动脉体和呼吸系统的感受器,能够感知血氧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pH 值的改变,并通过神经冲动传递给呼吸中枢,从而调节呼吸。

激素系统主要是通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来调节呼吸。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会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以提供更多的氧气供给身体使用。

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通过呼吸器官,生物体吸入氧气,将其输送到细胞内进行氧合作用,同时将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生物呼吸是指生物体通过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进行能量的释放和有机物质的代谢过程。

这个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需要进行呼吸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与生物呼吸作用相关的知识点。

一、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是生物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不同的生物会有不同的呼吸器官。

人类的呼吸器官是鼻腔、喉咙、支气管和肺。

通过鼻腔和喉咙将空气引入支气管,最后到达肺部。

在肺部,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被排出体外。

与人类不同的动物,如鱼类,通过鳃进行呼吸;昆虫则通过气管和气孔进行呼吸。

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两种不同的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指的是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氧气和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在线粒体内发生反应,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

这是一种高效的能量释放方式,能够为细胞提供大量的能量。

无氧呼吸是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呼吸方式,常见于某些微生物和一些特殊环境中。

缺氧情况下,细胞无法通过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只能选择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的产物相对于有氧呼吸来说能量较少,同时会产生酒精等有毒物质。

三、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生物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过程。

在细胞内,能量以一种称为ATP的分子形式储存,并通过生物呼吸作用释放出来。

通过呼吸作用,有机物质被分解,氧气和水产生,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个能量可以用于维持细胞的正常运作,如维持温度、促进代谢等。

四、呼吸作用与健康呼吸作用对于维持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呼吸,我们吸入氧气,为身体提供氧气是细胞呼吸所必需的。

氧气能提高肺的容积和提高血液中氧气的含量,维持身体器官的正常功能。

此外,呼吸作用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对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总结:生物呼吸作用作为生物体的基本代谢过程,对维持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呼吸作用:1、概念: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1)呼吸作用就是一种酶促发展水解反应。

虽名叫水解反应,不论有没有氧气参予,都可以称为呼吸作用(这是因为在化学上,存有电子迁移的反应过程,皆可以称作水解)。

存有氧气参予时的呼吸作用,称作有氧体温;没有氧气参予的反应,则称作无氧体温。

同样多的有机化合物,展开无氧体温时,其产生的能量,比展开有氧体温时必须太少。

有氧体温与无氧体温就是细胞内相同的反应,与生物体没有轻易关系。

即使就是体温氧气的生物,其细胞内,也可以展开无氧体温。

(2)呼吸作用的目的,是透过释放食物里之能量,以制造三磷酸腺苷(atp),即细胞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比拟为氢与氧的燃烧,但两者间最大分别是:呼吸作用透过一连串的反应步骤,一步步使食物中的能量放出,而非像燃烧般的一次性释放。

在呼吸作用中,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透过数个步骤,将能量转移到还原性氢(化合价为+1的氢)中。

最后经过一连串的电子传递链,氢被氧化生成水;原本贮存在其中的能量,则转移到atp分子上,供生命活动使用。

植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3)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

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重量的活细胞(组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氧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通常以“mg(μl)/(h?g)”为单位,表示每克活组织(鲜重、干重、含氮量等)在每小时内消耗氧或释放二氧化碳的毫克数(或微开数)。

呼吸速率的大小可反映某生物体代谢活动的强弱。

呼吸作用是由一系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所以温度对呼吸作用有很大影响。

呼吸作用的过程与机制

呼吸作用的过程与机制

呼吸作用的过程与机制呼吸是人体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基本生理活动之一。

通过呼吸,人体能够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以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作用的过程与机制,从气体交换到细胞呼吸的整个过程进行解析。

一、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呼吸作用的第一步,主要发生在肺部。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其中含有大量的氧气,而肺部中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通过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薄膜进行,这是一个高浓度氧气到低浓度氧气的扩散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二氧化碳的逆向扩散。

二、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呼吸作用进行的关键,通过呼吸运动,胸腔的容积得到改变,从而引起肺内气体的流动。

呼吸运动主要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吸气时,横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腔扩大,使得肺部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引起外界空气进入呼吸道;呼气时,横膈肌和肋间肌松弛,胸腔收缩,使得肺部容积减小,压力升高,二氧化碳被排出。

三、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呼吸作用的最后一步,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

通过细胞呼吸,细胞内的有机物质被氧化,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细胞呼吸包括三个阶段,即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在糖酵解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ATP;在三羧酸循环中,丙酮酸氧化产生更多的ATP和二氧化碳;在氧化磷酸化中,通过线粒体内膜酶的作用,ADP与磷酸结合形成ATP,同时产生大量的水。

四、能量代谢呼吸作用的最终目的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能量代谢是通过ATP的生成与消耗来实现的。

细胞在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被捕获并储存为ATP分子中,供细胞随时使用。

细胞内的ATP储备可以通过呼吸作用的进行不断补充,从而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

总结起来,呼吸作用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到气体交换、呼吸运动、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等多个环节。

只有保持正常的呼吸过程,才能为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能量,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正常生命活动。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呼吸的正确方式和动作,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呼吸作用的干扰,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质。

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名词: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③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呼吸作用高考知识点

呼吸作用高考知识点

呼吸作用高考知识点呼吸作为生命的基本活动之一,承载着维持生命运行的重要任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提到呼吸作用,特别是在高考中,呼吸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以期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呼吸作用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呼吸器官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体内,同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过程。

简单来说,呼吸作用就是为了吸取氧气供给身体需求,并排出体内产生的废气。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呼吸的过程。

呼吸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吸气和呼气。

吸气是指将外界含有氧气的空气吸入到肺部,而呼气则是将肺部的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呼吸是由呼吸中枢和呼吸肌肉共同控制的。

在呼吸作用中,呼吸器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肺部。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其内部有许多细小的毛细血管和黏膜,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咽喉是连接口腔和气管的通道,它不仅参与呼吸作用,还参与了吞咽和说话等功能。

气管是连接喉部和支气管的管道,其内部有许多细小的纤毛,可以将吸入的灰尘等杂质排出体外。

最后是肺部,它是人体呼吸器官的核心组成部分。

肺部由两个肺叶组成,通过气管与外界相连。

肺部内部有众多的小气泡,称为肺泡。

肺泡的壁上有丰富的血管,氧气可以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通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除了呼吸器官,呼吸作用还涉及到呼吸中枢和呼吸肌肉的协调工作。

呼吸中枢主要位于脑干的延髓部分,它会不断地向呼吸肌肉发送指令,控制呼吸的节奏和深度。

而呼吸肌肉则包括膈肌和肋间肌。

膈肌是扩大胸腔容积的主要肌肉,当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增大,使得空气能够进入肺部。

而肋间肌则通过收缩和放松来协助呼吸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与呼吸作用相关的概念。

例如,肺活量指的是一个人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之间的气体容积差。

它是评估人体呼吸功能的一种指标。

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呼吸是生命的本质过程之一,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所必须进行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

在七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开始接触到了关于呼吸作用的知识,并了解了一些基础概念和过程。

本文将对七年级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进一步加强我们对这一生命过程的理解。

1. 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是由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的。

其中,鼻腔作为空气的入口,能够将进入的空气预热、加湿和过滤,以保护肺部免受过多的异物入侵。

气管和支气管是将空气输送到肺部的通道,而肺则是将氧气吸入体内并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器官。

2. 呼吸作用的类型呼吸作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指将氧气与食物一起使用,产生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氧气和糖分,产生的废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呼吸则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仅利用糖分产生能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产生的废物则是乳酸。

3. 换气的过程换气是呼吸作用的重要过程之一。

换气的过程是指将肺部的废气排出体外,同时吸入新鲜的氧气的过程。

通过呼吸,我们能够将体内累积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吸入足量的氧气,以维持身体正常的功能运转。

4. 呼吸作用和身体健康的关系呼吸作用对于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呼吸作用正常运行,人体才能够将氧气输送至身体各个角落,产生足够的能量,以保持身体正常的运转。

此外,呼吸作用还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酸碱平衡,促进强健的肺部和心脏功能,有助于预防疾病。

总结呼吸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所必须进行的一种重要过程。

在学习七年级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时,我们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作用的类型以及换气的过程等基础知识。

通过加强对呼吸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保持身体健康,促进正常的生命活动。

高一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呼吸作用也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呼吸作用知识点一、必记概念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产生出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2.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发生的场所全部在中。

高等植物和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一般是而高等动物和人在剧烈运动时.包括少量的高等植物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等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1mol的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以后.共放出的能量,其中有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二、基本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呼吸作用
2.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细 无氧呼吸 胞 呼 吸 有氧呼吸
葡萄糖 C6H12O6
生物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1)有氧呼吸 ①主要场所:线粒体
不是惟一场所,第一阶 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外膜
内膜 基质

4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酶 丙酮酸+还原性氢([H])释放少量能量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内因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的 小于水生植物的,阴生植物的小于阳生植物的。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 如幼苗期、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 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 官的大于营养器官的。
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 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 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 呼吸。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 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 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实验课题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进行有氧呼吸 产生水和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 2、 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 色。
2C2H5OH(酒精) + 2CO2
2C3H6O3(乳酸)
第二阶段不释 放能量。
1、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2CH3CH2OH(酒精)+2CO2+能量
酵母菌和大多数的植物的无氧呼吸属于此种类型
2、乳酸发酵: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 能量
乳酸菌和动物细胞及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 米胚细胞在缺氧时的无氧呼吸属于此种类型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水

还原性氢+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H]的氧化
场所:线粒体内膜
还原性氢([H])
+氧气
酶 线粒体内膜
水 释放大量能量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 C6H12O6 酶
(丙酮酸)
2CH3COCOOH + 4[H] + 能量
第二阶段: 2CH3COCOOH + 酶 6CO2 + 20[H] + 能量
二、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
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③绝大多数植物的非绿色器官或酵母菌受氧气浓度 的影响,两种呼吸及总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 示:
种子、蔬菜、水果等一般采用低氧保存,因为此时,有 氧呼吸较弱,而无氧呼吸又受到抑制。
(3)其他因素 ①二氧化碳对有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②生物含水量的多少影响呼吸作用。在一定范围 内,呼吸作用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能量 有61.08kJ转移至ATP
1mol葡萄 糖分解为乳酸释放
能量196.65kJ
能量效率约为31%。
其余主要以热能的形
式散失掉。
总结无氧呼吸
1.概念: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 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 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 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异同点
四、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TP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细胞呼吸 的产物
转化为其他糖类
合成氨基酸 合成脂类
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实例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 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 (2)酿酒利时于菌种繁殖
有氧呼吸
பைடு நூலகம்
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不 条件 同 点 产物
需氧气、多种酶 CO2、H2O
不需氧气、需多种酶 酒精和CO2或乳酸
能量
相 同
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合成38ATP
释放少量能量, 合成2ATP
点 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6第H三2O阶段: 24[H] + 6O2 酶 12H2O + 能量(大量)
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 + 6H2酶O 能量
6CO2 + 12H2O +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场所
反应物
产物 释能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主要是葡萄 丙酮酸、 少量

[H]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水 CO2、[H]少量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H]、O2
H2O 大量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 有1161kJ转移至ATP
1mol葡萄 糖释放能量
2870kJ
能量效率高达40%
其余1709kJ主要以 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④概念: 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
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点拨】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需注意的四个问题 (1)三个阶段所需酶不同。 (2)CO2的产生是在第二阶段,H2O的产生在第三阶段。 (3)H2O的消耗在第二阶段,O2的消耗仅发生在第三阶段。 (4)三个阶段都有能量释放,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
2.外因 (1)温度: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 率。与温度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曲线特征一致。 如图所示:
(2)氧气浓度 ①对于无氧呼吸来说:随氧气浓度增加而受抑制, 氧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氧气浓度达到一 定值时,被完全抑制。 如图所示:
②对有氧呼吸来说:氧气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之一,在 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速率增 强,但当氧气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有氧呼吸速率不 再增加。 如图所示:
(2)无氧呼吸 ①苹果储存久了,会 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
②剧烈运动后上肢和下肢骨 骼肌往往会产生什么感觉?
无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H3COCOOH +4[H] +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2CH3COCOOH+4[H] 酶 2CH3COCOOH+4[H] 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