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发展,如耕作技术、水稻栽培技术、农具的改进等。

2.医药学的进步,如张仲景、孙思邈等著名医学家的贡献。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如诗歌、书法、绘画等。

4.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如丝绸之路的作用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通过图片、资料等途径,了解时期特点,理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发展、医药学进步、文学艺术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技与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发展、医药学进步、文学艺术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

2.难点:理解科技与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以及时期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病例、文学作品等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时期特点。

4.图片展示: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医药学、文学艺术等成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2.资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视频等。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果。

4.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时期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技,包括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第二部分为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本课内容。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素材: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4.学具: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分别从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进行阐述。

3.操练(10分钟)针对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的第20课。

本课主要内容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弘扬中华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科技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加深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理解。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课前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学生:是国家分裂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

本课的内容主要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内容设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第二部分为“科学家祖冲之”,第三部分为“书法、绘画与雕塑”。

首先看第一部分。

(板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教师: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

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新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核心素养1.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齐民要术》、祖冲之的圆周率,以及这一时期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了解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等人的个人经历和成就,学习他们身上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增强科学研究、开拓创新的意识。

分析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3.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和批判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一、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接触历史时间较短,知识占有量较少,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

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高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组织同学们积极搜集课外资料,拓展视野、发散思维,加深对本课的理解与掌握。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的方法。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展示材料: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教师: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精神上是怎样的局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当代作家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评价,引出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引发学生的兴趣,顺利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其人展示图片:教师: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贾思勰这个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9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9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9篇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二部分是北京人的发现,第三部分是北京人的特征。

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因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三部分是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是怎样被发现的,再根据出土的北京人遗址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最后总结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通过考古发掘,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其中,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与现代人最为相近的是山顶洞人,最著名的早期人类遗址是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刚刚进入初中的新生,他们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但对历史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对历史知识、历史概念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多方面的引导,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材料、深入浅出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识记元谋人和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把握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元谋人和北京人所用工具的基本特征以及他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理解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2.识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等,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头骨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生活,培养独立思考和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20谖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学习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雒塑等基本史实。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三、课程学习导入新课:石窟插图,提问:你见过这一石窟艺术吗?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艺术成就呢?目标导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求》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

他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脸,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说说《齐民要术》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属于农业科学。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还有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目标导学二:科学家祖冲之什么是圆周率?国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

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代的刘徽故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叫做“割圆术”。

祖冲之运用刘徽创造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即3.0— 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方面的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

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后来传到日本和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阅读课本,总结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

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通过对祖冲之学习,大家讨论一下,祖冲之的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呢?治学严谨,耐心细致,刻苦钻研、反复实践,注意学习前人成就而不盲从等。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7篇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7篇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7篇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规划教学进程和时间,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水平,认识这一时期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史实的了解,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其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相关图片、资料。

3.视频: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故事性内容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的引入和故事性的讲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这些科技与文化成就?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天文、地理、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繁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并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2. 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3. 文化艺术的繁荣,包括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的进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风貌,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事物,对于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图片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故事等,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二、学情分析学生本课的知识点较多,而且都比较重要,学生不容易记忆和掌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因此本课讲授过程中,充分运用图片、剧照、绘画资料及运用列表归纳法把知识点归纳总结,利于学生掌握。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及图片、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记住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祖冲之与圆周率、《大明历》。

(重点)目标4: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记住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士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小组合作探讨出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技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通常用π表示。

你知道为什么把3月14日作为圆周率日吗?又是谁最早把π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的吗?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

(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课前预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本课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教学难点: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关系。

4.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用于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4.分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2)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2)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内容教材P90~P95,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王羲之和《兰亭集序》、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教学目标1.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书法、农学三方面的科技成就。

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通过讨论法、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科技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3.(1)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历史优秀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

(3)祖冲之等古代著名科学家,注重实践,刻苦钻研,是他们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

应该学习他们的钻研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早在北朝时期,就有位著名的农学家,为了改进耕作方法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写作了一部农书。

他是谁?这部农书的名字叫什么?贾思勰归纳导入: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业科学家。

他写的《齐民要术》被称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吧。

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同学们,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贡献?探究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出示祖冲之画像图,然后引导:我们在课堂上比一比,看谁搜集有关祖冲之的资料详细、具体、生动。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耐心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多以故事性为主,因此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和文艺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难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2.通过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到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与方法: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等。

2.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技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雕塑。

难点:1.圆周率与推算涉与复杂的数学概念的方法。

2.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教学准备: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等人物的生平资料;圆周率资料;摹本王羲之字帖;《兰亭集序》摹本图片与相关历史资料;《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图片。

教学基本过程:导入新课:佛教自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代表〔出示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图〕,这些石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雕凿出来的。

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它们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修凿的?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板书〕感知理解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生平贾思勰,南北朝北魏人。

出生于公元5世纪末的北魏孝文帝时期。

他的足迹遍与今XX、XX、XX与XX各地。

他考察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后来又从事过农业、畜牧业的实践。

大约在553~554年,写成《齐民要术》这部农书。

2、《齐民要术》(1)提问: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他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熟悉农谚、歌谣。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品教案(word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的科技成就2.掌握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雕塑艺术方面的成就【过程与方法】采用讲述法和诱思法结合, 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生平, 体会他们对科学的现身精神, 以及对人类文明所做的奉献【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 知道我国的古代文化, 产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王羲之和《兰亭序》, 辉煌的石窟文化【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开展的原因教学过程三.书法, 绘画与雕塑〔1〕王羲之和《兰亭序》【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 一作321年—379年〕, 字逸少, 汉族,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 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 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 精研体势, 心摹手追, 广采众长, 备精诸体, 冶于一炉, 摆脱了汉魏笔风, 自成一家, 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 笔势委婉含蓄, 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 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2〕顾恺之的绘画成就【顾恺之】顾恺之〔348年— 409年〕, 字长康, 小字虎头, 汉族, 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 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1]顾恺之博学多才, 擅诗赋、书法, 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 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谢安深重之, 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 意在传神, 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 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开展奠定了根底. 道路.祖冲之园其园区名意在纪念中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卓越奉献, 位于祖冲之路的南侧, 是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期. 祖冲之园的中心是美丽的汇智湖, 各个入驻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写字楼就坐落在湖畔周围.祖冲之中学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保野路, 其前身是涞水县第一中学, 始建于1951年, 1992年更名为河北祖冲之中学.欣赏并了解书法和绘画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开展;诸侯争霸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开展;王室衰微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回讲道, 周平王迁都洛邑建东周.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如果春秋时期相当于一个班级, 班主任是周平王, 班里有很多学生, 他们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越王勾践等等. 用一句话形容这个班级的状况: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动乱的春秋时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开展1.图片展示:铁制农具、牛耕2.问题思考:(1)从图片中, 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提示:(1)春秋时期,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开展. (2)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3.图片展示:劳开工具演进?4.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 古书记载, 春秋时期, 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来耕种土地. 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 开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此外, 至迟在春秋末年, 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到铁器时代.5.问题思考:春秋时期经济开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手工业:手工业规模扩大,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开展.商业:《战国策·东周》载齐桓公“宫中七市〞. 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6.知识链接:楚王问鼎“鼎之大小轻重〞—《左传·宣公三年》思考: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提示:楚庄王意欲移鼎于楚, 表示对周王室的藐视已有替代周王号令天的野心.春秋时期经济开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1.材料展示:阅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比照表, 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提示:王室衰微2.合作探究: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分别是什么?(1)王室衰微的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开展, 使得原来公田以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 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 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 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致使分封制逐步分解. 平王东迁后, 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2)表现:①分封制逐步瓦解. 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 而是设置县、郡, 委派官员管理, 职位也不再世袭. ②诸侯国势力崛起, 不再听从王命. ③诸侯各自为政, 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 诸侯势力崛起. 竞相称霸, 操控政局, 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3.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说明,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 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目标导学三:诸侯争霸1.结合教材上的“春秋争霸形势图〞思考:春秋时期较强大的诸侯国有哪些?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一是王室衰微, 二是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开展不平衡, 三是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齐桓公首霸、晋文公称霸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了解诸侯争霸的过程及主要霸主.提示:据史书记载, 春秋294年间, 有43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死, 52个诸侯国被灭, 有大小战事480多起.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相继称霸. 春秋末期, 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3.春秋争霸的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4.春秋争霸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促进民族交融(2)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三、课堂总结春秋时期, 是一个动乱的历史时期, 社会经济因牛耕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展, 进而导致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 甚至瓦解, 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最终引起诸侯争霸与大规模的民族交融.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末期, 在设计本课教学内容时, 采用了图片激趣导入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图片进行讲解, 让学生通过读图去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春秋时期, 生产力的开展是诸侯崛起争霸的经济原因, 周王室的衰微是春秋时期诸侯崛起争霸的政治原因. 学生通过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技成就,包括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进步;第二部分为文化成就,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繁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其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时期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时期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进步,以及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繁荣。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科技与文化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技与文化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掌握相关史实和观点。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技与文化有哪些特点?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果,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8-99页,总结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
天文历法:《大明历》
机械制造:指南车、水பைடு நூலகம்磨、千里船等。
通过对祖冲之学习,大家讨论一下,祖冲之的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呢?
治学严谨,耐心细致,刻苦钻研、反复实践,注意学习前人成就而不盲从等。
过渡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为,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这时期书法艺术取得很大成就?
东汉末年,汉代造纸术的发明。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状况如何?
三国: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东晋:东晋的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还有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科学家祖冲之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3.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能从历史优秀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难点
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
教法分析
启发式教学 讨论法 问题探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同学们,请猜一猜“齐民”和“要术”的含义是什么?
“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的含义为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思考课本97页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北魏:北魏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有关王羲之的故事,大家是否能讲一讲?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从这则故事中,王羲之在治学上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在学习上借鉴的?
学习上应该勤奋、努力、立志专精等。总之,他练习书法很专注,几乎不放过任何机会,认真汲取前人的书法特长,融会成自己的风格,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强调了农业生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说说《齐民要术》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
《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过渡:自古书画不分家,魏晋南北时期书法艺术百花争艳,绘画艺术上也是俊才辈出,最著名的当推东晋的顾恺之。
2.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山水画开始形成。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农历。
教学目标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雕塑等基本史实。
2.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什么是圆周率?
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
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代的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叫做“割圆术”。祖冲之运用刘徽创造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即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方面的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是隋、唐五代时期研究数学必读的著作。后来传到日本和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