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长江与黄河

合集下载

初中黄河长江教案

初中黄河长江教案

初中黄河长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与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发源地、流经省份、流域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母亲河的热爱之情,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黄河与长江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黄河与长江的基本情况、流域特点及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黄河与长江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课件、地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黄河与长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两条河流有什么了解?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黄河与长江——母亲河的奇迹。

二、自主学习1.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结合地图,自主学习黄河与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份、流域特点等基本知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三、对比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黄河与长江的不同之处。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拓展1.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黄河与长江对我国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情感升华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我国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并强调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总结成果,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了黄河与长江的不同之处,培养了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拓展,使学生认识到黄河与长江对我国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长江与黄河

教学设计长江与黄河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我国的内外流区的分布2. 了解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和特点3. 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重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形成探究学习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小组活动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大屏幕出示一些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图片)师:你们知道画面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生: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教授新课一、众多的河湖师:同学们讲的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除以上大家说的河湖外,我国还有哪些河湖?生:淮河、海河、珠江、京杭运河、塔里木河……鄱阳湖、太湖……师:从你们的回答可以看出,我国的河湖众多,河流就像大地的动脉源远流长,湖泊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例如京航运河、灵渠等。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材料《京航运河》)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这几幅图片说明河流和湖泊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生:灌溉、航运、旅游……,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灾害。

师:对。

这些大江、大河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益,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灾害。

那么,这些河流大部分注入哪个大洋呢它们的流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生: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澜沧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塔里木河没有注入大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师生小结:(电脑演示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我们把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外流区,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内流区。

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例如:青海湖,内流湖基本上是咸水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外流湖是淡水湖,例如:鄱阳湖。

师:如果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内?它们的分界线大致与那一条等降雨量线一致?生: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因外流区降水充沛,内流区降水稀少。

地理《长江黄河》教案

地理《长江黄河》教案

地理《长江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2.学会分析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1.长江(1)概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最终注入东海。

长度:全长6300千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

水量:年径流量近1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

流域面积: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

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

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上游:源头——宜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中游:宜昌——湖口,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湖口——入海口,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江海相连,航运便利。

(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巨大的水能: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

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果河、亚马孙河。

水能丰富的原因:地形起伏大、落差大,降水丰沛、流量大。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米以上,占长江总落差90%)(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到湖北宜昌,依次由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秀丽闻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组成,全长204千米。

河谷特征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如此优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是不多见的。

长江与黄河的教案

长江与黄河的教案

长江与黄河的教案教案标题:长江与黄河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两大主要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重要性。

2. 掌握长江和黄河的流域面积、流经省份和主要支流。

3. 了解长江和黄河对中国历史、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长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a. 地理位置:中国东部,流经11个省市区。

b. 特点:流域面积大,水量丰富,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2. 黄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a. 地理位置:中国北部,流经9个省区。

b. 特点:流域面积广,水量较少,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

3. 长江的主要支流a. 长江干流b. 淮河c. 汉江d. 澜沧江4. 黄河的主要支流a. 黄河干流b. 延河c. 河南河d. 渭河5. 长江和黄河的重要性a. 历史影响: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文明的发源地,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

b. 经济影响: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国农业和工业的重要基地。

c. 文化影响:长江和黄河流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长江和黄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利用教材、地图和互联网资源,调查长江和黄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主要支流。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比较。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长江和黄河对中国的重要性,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展示长江和黄河的风景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6. 制作海报:让学生分组制作关于长江和黄河的海报,展示他们对这两条河流的理解和感受。

7. 地理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附近的江河或河流进行观察和实地调查,加深对长江和黄河的认识。

教学评估:1. 小组展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包括调查和分析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等。

2. 测试评估:设计一份关于长江和黄河的测试,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第五单元黄河与长江(教案)

第五单元黄河与长江(教案)
-黄河与长江在我国地理、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
举例解释:
-通过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使学生明确黄河与长江的地理位置,掌握其流经省份、主要支流及流域特点,理解这两大河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强调黄河与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析各河段的特点,如黄河上游的峡谷地貌、中游的泥沙淤积、下游的泛滥问题等,以及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中游的航运价值、下游的河口三角洲等。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来解释黄河与长江的地理特点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河流在我国地理、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部分内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黄河与长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河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黄河与长江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黄河与长江的基本概念。黄河与长江是我国两大主要河流,它们在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主要支流及流域特点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它们在我国地理、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4.增强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增强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5.培养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对河流相关现象进行探讨,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Biblioteka 重点1.教学重点-黄河与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主要支流及流域特点。
-黄河与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点。

黄河长江教案

黄河长江教案

黄河长江教案教案标题:黄河长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黄河和长江的特点、水文特征以及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入地理概念: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向学生介绍黄河和长江的地理位置,并解释它们的流域范围。

探究: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和研究,了解黄河和长江的特点、水文特征以及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讨论各组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总结:4. 教师总结: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黄河和长江的共同点和差异,并强调它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5. 学生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黄河和长江的特点、水文特征以及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拓展:6. 环境保护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和长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讨论如何保护这些重要的水资源。

7. 行动计划: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评估:8. 学生作业: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黄河和长江的作文,包括它们的特点、水文特征以及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9. 教师评估:根据学生的作文评估他们对黄河和长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中国地图- 黄河和长江的图片和资料- 分组讨论指导问题- 学生作文评估标准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自感受黄河和长江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可以邀请地理专家或相关机构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黄河和长江的了解。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长江黄河教案

长江黄河教案

长江黄河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两大母亲河——长江黄河教学目标:1. 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和重要性。

2. 了解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点及其对中国人民的影响。

3. 掌握长江和黄河的重要支流和主要城市。

4. 培养学生保护长江和黄河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长江和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

2.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用于展示多媒体资料。

3. 学生练习册和绘画工具,用于学生的练习和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张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长江和黄河的地理位置。

- 提问:你们知道长江和黄河吗?它们对中国有什么重要性?2. 探索长江(15分钟)- 展示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 介绍长江的水文特点,如流经省份、流经主要城市等。

-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长江流经的主要城市有哪些?3. 探索黄河(15分钟)- 展示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 介绍黄河的水文特点,如流经省份、流经主要城市等。

-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黄河的主要支流有哪些?黄河流经的主要城市有哪些?4. 比较长江和黄河(10分钟)- 引导学生比较长江和黄河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如流域范围、水文特点等。

5. 保护长江和黄河(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长江和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保护的建议。

- 学生完成练习册中关于保护长江和黄河的练习。

6. 总结(5分钟)- 强调长江和黄河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并总结学习到的知识。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自主制作关于长江和黄河的海报或PPT,展示给全班同学。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江河,让他们亲身感受并了解江河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深入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

教学评估:1. 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学生完成练习册中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练习。

3. 学生展示的海报或PPT的质量和内容。

长江黄河 【完整版】

长江黄河 【完整版】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长江黄河
姓名:
胡志中
工作单位:
大同十五中
学科年级:
八年级体育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内容分析
体育游戏因具有娱乐的特性,因而吸引广大的学生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练习的积极性。进行体育教学时把那些既重要又需要反复练习,且又比较单调、枯燥的技术动作,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可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其乐而不厌的练习,并会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

————————————————终点线
通过讲解,让学生能够清楚的知道游戏的玩法,并在游戏过程中,顺利地完成游戏。
1、组织学生进行放松。
2、总结本课的练习情况,3、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
学生积极地进行放松,认真听取本课的练习情况
学生了解本课练习的效果。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时,结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设计新颖的体育游戏,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氛围中,身体得到发展,陶冶思想情操;又能够以此辅助动作技术的掌握和素质能力的提高,以良性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难点:游戏规则的理解及应用。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性格比较“张扬”,竞争意识强。通过本课的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在指定地点整队集合,报数,并清点人数。
2、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提出安全要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练习听信号迅速追逐跑以及掌握几种素质练习的动作要领。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度和躲闪的能力;提高学生上下肢的力量及爆发力。

初中地理黄河长江教案

初中地理黄河长江教案

初中地理黄河长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长江与黄河的地理分布、流域特点、水文特征等基本知识;能够通过地图等资料,分析比较两条河流的异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河流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类活动与河流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 长江与黄河的地理分布、流域特点、水文特征。

2. 比较长江与黄河在不同河段的自然特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1. 长江与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长江与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教学准备】1. 地图:长江与黄河流域图、中国地形图。

2. 资料:长江与黄河的治理、开发案例及相关数据。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展示长江与黄河的流域图,引导学生观察两条河流的分布情况。

2. 提问:同学们对长江与黄河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长江与黄河的地理特征。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长江与黄河的地理分布、流域特点、水文特征。

2. 学生结合地图,分析长江与黄河在不同河段的自然特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长江与黄河的地理分布、流域特点、水文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记忆。

2. 分析比较长江与黄河在不同河段的自然特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上游的水能资源开发、中游的治理沙漠化、下游的防洪等。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长江与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分享各自的看法。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江与黄河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长江与黄河的资源?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绘制长江与黄河流域图,标注两条河流的主要特点。

地理长江黄河教学设计

地理长江黄河教学设计

地理长江黄河教学设计引言:长江和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对中国的地理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授地理学科时,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地理特征、水文系统和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中学地理课程的长江黄河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两条重要河流。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长江和黄河的地理特征,包括长度、流域面积和流经省份等。

2. 学生能够解释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系统,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的特征。

3. 学生能够分析长江和黄河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贡献,包括水资源利用和农业发展等方面。

二、教学活动1. 地理特征展示a. 教师准备一份包含长江和黄河的地理特征的PPT,并分享给学生。

PPT应包括长度、流域面积、流经省份等信息。

b. 学生们分组进行探讨和查找资料,以补充PPT中未提及的地理特征。

c. 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份关于长江和黄河地理特征的小册子,并进行展示。

2. 水文系统图解说明a. 教师给予学生一个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系统图,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主要特征和支流。

b. 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并解释图中的各个部分的含义和作用。

c. 学生们共同创作一份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系统图解说明文章,并将其发表在班级地理课展板上。

3. 长江和黄河的社会经济贡献研究a. 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社会经济贡献的案例研究,如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和黄河流域的农业发展。

b. 学生们分组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份关于长江和黄河社会经济贡献的报告。

c. 学生们进行报告展示,并进行互动讨论,以深化对长江和黄河社会经济贡献的理解。

三、教学评估1. 小组小册子展示评估:评估小组在地理特征展示活动中制作的小册子的质量和详尽程度。

2. 水文系统图解说明评估:评估学生在水文系统图解说明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对图解的理解。

3. 报告展示评估:评估学生在长江和黄河社会经济贡献研究活动中的研究深度和报告展示的清晰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黄河与长江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黄河与长江教案
-学会在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长江与黄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
-提高环保意识,关注河流保护与开发问题,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增进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室布置:
-在教室前方设置多媒体展示区,方便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根据需要,将学生座位布置成小组讨论的形式,以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设置实验操作区,确保实验过程中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观察和操作。
-张贴与长江、黄河相关的海报或知识卡片,营造学习氛围。
5.其他准备:
-教师提前熟悉教材内容,对重点、难点进行梳理,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在新课呈现环节,我清晰地讲解了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及时进行订正和讲解,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已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我国的基本地理知识,对河流的概念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长江与黄河的地理意义和文化价值,从而强化对国土的认知及对中华文明的了解。
核心素养目标
1.地理感知能力:掌握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及特点,形成对两大水系的直观认识。
-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长江与黄河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黄河与长江教案

黄河与长江教案

黄河与长江教案教案标题:黄河与长江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与长江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了解它们对中国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性。

2. 掌握黄河与长江的基本地理特征,包括流域范围、主要支流、流经的省份等。

3. 理解黄河与长江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1. 黄河的基本情况a. 介绍黄河的位置和流域范围。

b. 介绍黄河的主要支流和流经的省份。

c. 分析黄河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

2. 长江的基本情况a. 介绍长江的位置和流域范围。

b. 介绍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流经的省份。

c. 分析长江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

3. 黄河与长江的比较a. 对比黄河与长江的地理特征,包括长度、流域面积等。

b. 对比黄河与长江的经济和文化影响。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地图等展示黄河与长江的位置,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以PPT等形式介绍黄河与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流域范围、主要支流、流经的省份等。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黄河与长江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

5. 教师总结:对黄河与长江的比较进行总结,强调它们对中国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6. 练习与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黄河与长江的理解程度。

可以采用问答、填空或写作等形式。

教学资源:1. PP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2. 黄河与长江的地图、图片等3. 练习题及答案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黄河与长江流经的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黄河与长江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的最新进展。

3.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模拟联合国会议,讨论和解决黄河与长江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 练习题的成绩评定。

3. 学生小组展示的评价。

长江与黄河 教案

长江与黄河 教案

长江与黄河教案教案标题:长江与黄河教案目标:1. 理解长江与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以及对中国的重要性。

2. 掌握长江与黄河的主要特点,包括流域面积、流量、水质等。

3. 了解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文化意义,包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贡献以及与中国人民的紧密联系。

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长江与黄河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1. 掌握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以及对中国的重要性。

2. 了解长江与黄河的主要特点,包括流域面积、流量、水质等。

3. 了解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文化意义,包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贡献以及与中国人民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长江与黄河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2. 相关资料,介绍长江与黄河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文化意义。

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地图,让学生指出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

2. 引发学生对长江与黄河的兴趣,提问:“你知道长江与黄河有什么特点吗?它们对中国有什么重要性?”二、知识讲解与学习(15分钟)1. 介绍长江与黄河的主要特点,包括流域面积、流量、水质等。

2. 分析长江与黄河对中国的重要性,包括农业灌溉、水资源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贡献。

3. 讲解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文化意义,包括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联系,如长江三峡和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址等。

三、小组讨论与展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长江与黄河所面临的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长江与黄河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文化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长江与黄河,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参加河流清理行动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长江与黄河的作文,包括它们的地理位置、主要特点以及对中国的重要性。

黄河与长江-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黄河与长江-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黄河与长江-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学会演唱“黄河天路”和“长江之歌”;3.学会使用合适的音乐符号表示简单的旋律;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提高课堂参与度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演唱黄河天路和长江之歌2.难点:使用音乐符号表示简单的旋律三、教学过程1. 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黑板上写出“黄河”和“长江”字样,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两个河流的了解。

讲解一下黄河和长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

2. 学唱“黄河天路”和“长江之歌”1.分别播放“黄河天路”和“长江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请学生跟着音频分别唱一遍“黄河天路”和“长江之歌”。

3.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轮流练习并表演唱歌,可以在课堂末尾进行表演。

3. 使用音乐符号表示简单的旋律1.讲解简谱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记忆;2.向学生展示几段简单的旋律,带领学生使用简谱表示旋律,并指导学生合理挑选简谱的音符。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1.教师将身体语言、表情、声音的方向、力度等音乐表演技巧分别进行讲解;2.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理的音乐表演,可放视频让学生或整体进行欣赏和模仿。

四、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完成简单歌曲的演唱和旋律表示;2.学生使用身体语言、表情、声音等音乐表演技巧进行表演;3.整体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和课堂表现;五、教学反思1.参考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为课程设计出题的方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2.学生对于部分简谱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反复演练和讲解;3.在讲解音乐表演技巧及其具体呈现的时候需要很细致。

小学体育与健康游戏:黄河、长江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游戏:黄河、长江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游戏:黄河、长江教案引言:体育与健康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

其中,游戏作为一种有趣、互动性强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身体素质和协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两种小学体育与健康游戏教案,分别以黄河和长江为主题,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两大河流,并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黄河教案1. 目标: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地理常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活动安排:a)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位领导者。

b)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代表一个船队,在黄河上航行,沿途遇到的问题需通过团队合作解决。

游戏中设置多个关卡,每个关卡需要回答一道与黄河相关的问题。

c) 关卡设置:- 第一关:黄河源头问题:黄河的起源在哪里?回答:年宕青海岄恰,新洟甘肃医藏区。

- 第二关:黄河河段问题:黄河总长多少公里?回答:流经中国5214公里。

- 第三关:黄河流域问题:黄河流域人口多吗?回答:黄河流域约有1亿人口。

d) 游戏结束:第一个完成所有关卡的小组为胜利组,领导者将代表该组为胜利发表感言,并展示对黄河的认识和理解。

二、长江教案1. 目标:了解长江的地理特点、生态保护和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2. 活动安排:a)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位负责人。

b)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代表一支长江守护队,守护长江的生态环境。

游戏中设置多个任务,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并收集积分。

c) 任务设置:- 任务一:清理长江岸边的垃圾要求:小组成员用指定时间清理长江岸边的垃圾,并记录收集到的垃圾种类和数量。

- 任务二:保护长江的动物要求:小组成员设计一个标语或画面,宣传保护长江的动物,展示给其他小组。

- 任务三:了解长江的历史要求:小组分工合作,了解长江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并通过小品、歌曲等方式展示给其他小组。

长江黄河 教案

长江黄河 教案

长江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2.学会分析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1. 长江(1)概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最终注入东海。

长度:全长6300千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

水量:年径流量近1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

流域面积: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

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

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上游:源头——宜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中游:宜昌——湖口,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湖口——入海口,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江海相连,航运便利。

(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巨大的水能: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

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果河、亚马孙河。

水能丰富的原因:地形起伏大、落差大,降水丰沛、流量大。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米以上,占长江总落差90%)(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到湖北宜昌,依次由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秀丽闻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组成,全长204千米。

河谷特征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如此优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是不多见的。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黄河与长江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黄河与长江_人教新课标

《黄河与长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活动《黄河与长江》。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音乐综合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及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交流、欣赏、演唱活动中,增加学生对表现黄河与长江作品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龙的传人》。

教师:歌曲中唱到了母亲河“黄河”和“长江”,今天我们集合大家的力量更进一步地去了解她们、歌唱她们、赞美她们。

(二)我的母亲河1.“黄河”与“长江”知识问答赛(1)将学生分成“黄河组”和“长江组”。

(2)知识擂台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

必答题:黄河、长江的发源地分别在哪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地。

)分别流经哪些省份?(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长江经青海、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十个省、区、市,在上海注入东海。

)抢答题:你们知道为什么把黄河和长江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们是中华文化最早的发源地,是两河文明的一个典型代表。

)你知道关于黄河、长江的诗句吗?(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设计意图】以知识问答赛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黄河、长江的了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积极性。

【教学建议】老师要交待知识问答赛中的规则以及必答题、抢答题的分值,还应奖励回答正确、发言积极、踊跃参与的学生。

2.“黄河”与“长江”音乐擂台赛“黄河组”与“长江组”分别派人演唱或听赏交流关于黄河、长江的歌曲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歌,相互打擂台,比一比哪组唱得多,听赏交流多。

(1)黄河的歌曲:《我们是黄河泰山》、《保卫黄河》、《黄河船夫曲》等。

(2)黄河流域的民歌:陕北民歌《信天游》、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等。

初中地理_复习长江和黄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复习长江和黄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长江黄河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充分利用地图熟练掌握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其主要支流分布。

2.掌握长江、黄河的水能开发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3. 通过探究两河的贡献、存在问题、成因、后果、探究治理对策,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使学生能够体会黄河河长江自然概况的异同和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长江、黄河的利与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使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复习重难点】重点:长江、黄河存在的生态问题和治理措施。

难点:长江、黄河进行综合治理采取的措施。

【复习方法】本节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主要采用比较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复习、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长江和黄河的基础知识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但由于这两节知识较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很多学生还不能将知识有条理的梳理下来,也不能将两部分内容对比学习,因而复习课重点在于复习的内容要全面,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并且通过复习,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长江和黄河两条河流的情况介绍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学习的主题。

1. 自主学习:查看长江和黄河河流图,说出两河发源山脉省、注入海、上中下游分界点位置和名称、流经的省份、共同流经的省,并注意区分。

生回答并点评.2.对照两河图,复习各条支流名称(1)能说出来(2)并能写对,学生屏幕展示作品,注意易错点3.借助中国地形图,找出两河流经的地形区、阶梯,找出水能丰富的河段,并比较分析。

4. 小组合作学习:根据中国地形图和气候图,说出长江和黄河三个河段特征,并比较分析。

5.巩固练习.6.学生活动——找茬:全班分为长江战队和黄河战队,分别探究长江和黄河的各自贡献以及对方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学生进行大讨论。

长江和黄河战队分别回答各自贡献,再说出对方存在问题,帮助其解决。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黄河与长江》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黄河与长江》教学设计

《黄河与长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黄河与长江》是一节活动课,两大河流还流传着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

如:《黄河源头》《长江源》《长江之歌》《保卫黄河》等优秀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进一步感受长江、黄河作为母亲河孕育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聆听感受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哪条河流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吗?让我们听听歌曲中是怎样唱的!播放音频:母亲河教师总结:很多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黄河和长江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导语:你听过哪些音乐是歌颂赞美长江与黄河的?请你听听这首歌曲是赞美那条河流:播放音频:黄河源头教师总结: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的腹地。

河源一为扎曲,二为约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

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是一个东西长公里,南北宽约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内有多个小水泊,似繁星点点,又似晶莹的粒粒珍珠(二)小组擂台赛1、分组活动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2、师生共同活动这一活动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3、各小组互相合作更加提倡小组间的合作表演,例如一个小组舞蹈,另一小组伴唱,一个小组朗读诗文,另一小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学生表演书法、绘画,一些学生为之操琴伴奏等。

总之,要尽量组织得丰富多彩,在音乐活动进行过程中,还要将课本上的问题及时、巧妙地插入其中。

重视利用课本中的诗词、插图(照片)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总结有人把河流称为大地的动脉,河流世世代代地滋润着大地、哺育着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的源头、入海口、全长、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等源流情况
2. 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3. 了解对黄河不同河段相应的治理措施,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黄河的主要特点,黄河产生的水患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黄河组图——壶口瀑布、滚滚黄河水、黄河源头、黄土高原
[提问]你能根据画面来判断这是哪条河流吗?
[复习提问]提到黄河同学们并不陌生,请你说一说你所了解的黄河。

[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对黄河确实知道的不少。

那么,黄河到底为中华民族立过哪些功,又带来了哪些灾难?我们该怎样开发治理黄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板书]二黄河的治理
1.源流概况
[过渡]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首先我们来看看黄河的形状。

[学生活动]照课本画出黄河干流图。

并归纳黄河形状为“几”字型。

[提问]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这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海”又指的是哪个海呢?
[提问]黄河自源头到人海口全长5500千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能说黄河是
我国第二大河吗?为什么?
不能。

河流大小按流量划分。

黄河虽然长度第二,但流量还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条大河珠江的1/7。

因此,不能说黄河是第二大河,而只能说是第二长河。

[提问]黄河自西向东共流经了我国哪些省区呢?
(演示课件或出示黄河水系图,让学生抢答省名或简称,课件显示或在图中明确省、区名称。


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并标注在黄河干流图上,强调其位置特征。

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强调其流经省。

(视频连接:黄河)
[承转]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

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具体讲都有哪些贡献呢?
(此处可由学生在黄河供献的角度充分回答)
[板书]2.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教师小结]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录像]黄河冲积的平原、蕴藏的水能、著名的水电站和具有灌溉之利的“塞上江南”。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的高原地区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提问]黄河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归纳小结]
1.黄河上中游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建国前,黄河上没有一座大坝。

新中国成立后,已陆续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说明位置特点),并对黄河水能实行梯级开发。

(板画示意梯级开发,并指出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是梯级开发集中地段,建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黑山峡、青铜峡等水电站,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市的特点。


2.黄河另一个方面的奉献是提供了灌溉水源。

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量都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的干涸土地展现了生机。

早在二千多年前,宁夏人民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大大增加。

也正是黄河水塑造了“塞上江南”。

[承转]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但是,历史上黄河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直至今天,它仍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忧患(板书)。

[板书]3.黄河水患
出示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动画链接:黄河地上河),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些地方甚至高出10米。

因此,黄河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

历史上黄河几次大决口都发生在下游地区,都与河床远远高出地面有直接的关系。

[展示资料]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时房倒屋塌,人们流离失所的凄惨景象。

[提问]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
提示学生从黄河含沙量大,联想到泥沙来源,进而分析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来考虑。

[教师小结]黄河下游地上河-------泥沙含量大(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展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貌图”: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黄土属粉砂性土壤,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②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覆盖很差,加大了冲刷之便;③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往往集中于7—8月份的几场暴雨,冲刷力强,加剧了冲刷程度;④本区支流众多,冲刷量大。

因此,一遇暴雨,黄土高原上泥沙俱下,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启发提问]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黄土高原,浩浩荡荡地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

水流速度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会怎样变化?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分析归纳]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河”
[提问]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以及形成的原因。

那么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措施呢?(组织学生讨论)。

[归纳小结]黄河上、中、下游的三个治理措施: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

加固堤防是权宜之计,根本问题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修建水库,使治沙与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

已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在防洪和减淤方面就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在另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正在建设之中。

请看来自小浪底工地的报道。

[录像]小浪底截流实况录像,小浪底工程模型及其防洪、减淤、防凌、供水、发电、灌溉功效介绍。

[课堂小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但由于它饱含泥沙,下游成为“地上河”,始终有决口的危险,因此它也是中国的一大忧患。

治理黄河,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

各段治理措施不尽相同,其中中游保持水土是治黄的根本。

[布置作业]黄河的问题,历来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不仅仅是水患问题了,如近年来下游地区频繁发生的断流现象,局部地区的生态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该怎样进一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呢?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找出答案。

【板书设计】
黄河的治理
1. 源流概况
2.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 黄河水患及治理
上游
中游
下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