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和感想 (1)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和感想 (1)](https://img.taocdn.com/s3/m/ecdcb0f74b35eefdc8d333da.png)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和感想经过为期2个多月“音乐鉴赏”选修课的学习,比较系统掌握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流程,我们感受颇丰,所得甚多,对西方音乐和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的音乐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见解,对西方音乐史有了从模糊向清晰的转变。
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相比,西方音乐重形,而中国传统音乐重神;西方音乐贵实,而中国传统音乐贵虚;西方音乐重视造型,而中国传统音乐重视表现;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固然他们的音乐以及音乐文化就有很大的差别。
西方音乐发展史可说的上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人物传记。
首先是巴洛克时期。
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萌芽和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政治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巴洛克音乐应运而生,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
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
复调音乐(复音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
於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
巴洛克音乐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名得益于这个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
巴洛克时期最早的著名作曲家应该是意大利人蒙特威尔蒂,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十七世纪最出色的作曲家”。
但是说到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不得不提J.S.巴赫,他被誉为“音乐之父”,他的功绩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亘古罕见的。
亨德尔则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师,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愉悦、优雅,他的协奏曲作品、歌剧、神剧都是巴洛克时期最为宝贵的音乐财富。
而这个时期的演奏乐器——管风琴最令我为之惊艳,印象深刻。
管风琴的体积之大,声音之洪亮,气势之磅礴都是那么的独树一帜,让人深深着迷。
另外,亨德尔的清唱剧和歌剧闻名遐迩。
然后就是古典主义时期。
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个人感受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个人感受](https://img.taocdn.com/s3/m/c80bc3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2.png)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个人感受
西方古典音乐是一种充满魅力和深度的艺术形式,对我个人来说,它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妙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
首先,西方古典音乐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情感共鸣。
每当我听到悠扬的小提琴声或雄壮的交响乐,我常常感到自己被音乐所打动。
音乐家们通过各种乐器和旋律创造出了令人心醉神迷的音乐,让我沉浸其中。
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表达让我感同身受,让我能够放松心情,平静思绪。
其次,西方古典音乐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无论是浪漫时期的贝多芬音乐还是巴赫的管风琴曲,每一段音乐都能够勾勒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或情境。
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我能够想象出各种情景,感受到音乐带来的色彩与画面。
这种想象力的激发让我在音乐中找到了一种无尽的创造力和乐趣。
最后,西方古典音乐教会了我欣赏不同风格和时代的音乐。
从巴赫到莫扎特,从贝多芬到肖斯塔科维奇,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
通过研究和欣赏这些不同的音乐作品,
我不仅能够了解音乐史的发展,也能够欣赏到不同风格的美妙之处。
这种多样性让我对西方古典音乐产生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尊重。
总之,西方古典音乐对我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
带给我情感共鸣和想象力的激发,还让我能够欣赏不同风格和时代
的音乐。
通过欣赏西方古典音乐,我愿意去探索更多的作曲家和作品,体验更丰富的音乐之旅。
西方音乐名作欣赏读后感
![西方音乐名作欣赏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4a3be4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4.png)
西方音乐名作欣赏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偶然间接触到了西方音乐名作,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说起西方音乐,一开始我觉得那可能是遥不可及、高深莫测的存在。
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去欣赏那些名作时,却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情感与故事的奇妙世界。
就拿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说吧。
第一次听到那激昂的旋律时,我整个人都被震撼住了。
那强烈的节奏,就像是命运在猛烈地敲门,毫不留情,又坚定不移。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个孤独的身影,在黑暗中奋力前行,面对狂风暴雨,却始终不肯低头。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他坚实的脚步,沉重却充满力量。
我能感觉到贝多芬在创作时那种与命运抗争的决心。
他好像在大声呼喊:“命运啊,你尽管来吧,我绝不屈服!”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小挫折。
有时候,作业多得写不完,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和朋友闹了点小矛盾,都会让我觉得心情低落。
但听着这首曲子,我就觉得那些都不算什么。
贝多芬面临着失聪的巨大困境,都能创作出如此伟大的作品,我这一点点小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还有莫扎特的《小夜曲》,那简直是太美妙了!它就像是夜晚的一阵微风,轻轻地吹拂着你的脸庞,让你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惬意。
我仿佛看到了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月光洒在古老的街道上,一对恋人手牵着手,漫步在河边。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彼此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意。
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他们的甜言蜜语,温柔而动人。
当那轻柔的旋律响起时,我的心也跟着变得柔软起来。
我会想起那些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温馨夜晚,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欢笑,没有任何烦恼和压力。
那种感觉,就像是被温暖的怀抱紧紧拥抱着,让人安心又满足。
肖邦的《离别曲》则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忧伤。
那如泣如诉的音符,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悲伤的故事。
我能想象到一个人站在火车站的月台上,望着心爱的人渐行渐远,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无奈。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落下。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颗破碎的心,让人忍不住为其落泪。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283c6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a.png)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西方音乐史是一部关于音乐发展的宏伟史诗,它记录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直到当代的音乐演变和发展。
通过学习西方音乐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也对音乐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古希腊时期,音乐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艺术,它与宗教、战争、庆典等活动紧密相连。
古希腊音乐家们通过对音乐的研究和实践,创造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
古希腊音乐的特点是简洁、清晰、优美,它为后世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的音乐史是一个充满宗教色彩的时期,基督教的兴起使得音乐成为了一种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堂音乐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成为了一种复杂而庄严的音乐形式,为信徒们带来了宗教的慰藉和安慰。
在这个时期,音乐家们开始使用音乐符号来记录音乐,这对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期的音乐家们开始追求音乐的美学和表现力,他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了后世音乐的典范。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对音乐形式的探索和创新,音乐家们开始使用更加复杂的和声和节奏结构,创造出了许多富有个性和魅力的音乐作品。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对音乐的结构和形式的探索,音乐家们开始追求音乐的完美和对称,他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所喜爱。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对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力的追求,音乐家们开始创作更加富有激情和情感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的音乐史则是一个充满了多样性和创新的时期,许多音乐家们开始尝试使用新的音乐形式和技巧,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音乐作品。
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的音乐流派开始出现,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为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通过学习西方音乐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与感悟.docx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与感悟.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cab9c1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6.png)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与感悟.docx
西方音乐史是一门含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它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涵盖了相当多
的演奏方式、乐器等,细分起来更是可谓五花八门,这其中更包含了深厚而复杂的今蒙古
六度音阶系统,与之相比华人传统的五声音阶就显得颇为乏力。
我从上音乐史的课程中感悟到音乐的深远历史,以及音乐广袤的性质,比如古典音乐
在古罗马到中世纪的演变,从16-18世纪古典音乐走过音乐史的荣辱;以及更新派、浪漫
派音乐在奠定了现代音乐的基础。
同时我也感受到不同文化中音乐的不同运用也在一定程
度丰富了音乐表现的方式。
最后,紧随着知识的脚步开展自己的努力,思考着音乐的精妙
与奥妙,意识到了音乐的独特性,使自己能够在日常学习中把音乐认真的对待,尽量理解
它的本质,从而更加深入的欣赏它,同时了解更为不同的音乐派别,懂得参透更大的文化
背景,不断改善自己音乐技艺中所缺少的部分,本着求知探究的精神,把自己的心投入到
研究和学习当中去。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给人带来心灵感动,它不仅仅仅体现文化,更是艺术之母,它本身就是艺术最激发情感的原动力,而西方音乐史又把这种艺术形式推向到最高层次。
通过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除了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之外,也使我拥有了一
颗欣赏美的心,总之,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让我丰富了自己的音乐素养,收货颇丰。
学习西方音乐和艺术欣赏的感想
![学习西方音乐和艺术欣赏的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402d2c3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8.png)
学习西方音乐和艺术欣赏的感想
学习西方音乐和艺术欣赏所带来的收获是宝贵且多面的。
尤其在今天这个全球相互联
系的时代,学习西方音乐艺术更显得重要。
首先,将西方音乐文化糅合在本土音乐之中,
可以使本国的音乐在流行音乐领域中争取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同时,学习西方音乐还可以
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增强视觉体验,培养对艺术的热爱,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西方音乐的艺术性和多样性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无论是轻松的乡村音乐、传统的流行
音乐,还是复杂的交响乐,西方音乐都以它独特的方式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它们背后所传
达出来的远不止是身临其境的感官享受,而多面揭示出西方文明所特有的哲学观点以及文
化价值观。
学习西方艺术欣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深入体验并最终欣赏西方文化的平台。
画家的作品揭示常见事物的美丑,而雕塑家则突出表示崇高的气质。
因此,西方艺术也可
以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形成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引导我们深入探究不同文化背后的
审美观念,构建一种新的艺术文化审美观。
在总结上述所说,学习西方音乐和艺术欣赏,不仅可以培养领导力,而且可以从多方
面拓宽视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以及审美能力,从而更好的去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正所谓“音乐能够凝聚出比友谊更深真挚的感情,艺术可以使人们在社会联系中保持一种
独特而宝贵的和谐”,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在不断发展的同时,
不忘留有一种审美素养。
20世纪音乐浅谈
![20世纪音乐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8a436380680203d8ce2f24ab.png)
材, 很大程度上继承 了古典 主义音 乐创作 的手法 , 在其基 础上得 以 发展 , 但始终没有打破作 品整体 结构上 的束缚 。然而 2 世 纪却 不 O
一
样。 它有着各种各样 的音 乐语 言和音乐风格 , 成了各 自属于 自 形
己的流派 , 曲家们都在 为 自己的标新立异而努力 , 作 各种 奇异的音 响、 怪异 的谱 式 、 异 的理论 和想法 , 惊 在这一百 年的时间里 争先恐 后 的出现 , 使人应接 不暇 , 比如表现主义音乐 、 古典 主义音乐 、 新 序
每一个时期的音乐发展到顶蜂的时候总有新的音乐形式取而代之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再到浪漫主义时期当浪漫主义到了后期它的音乐语言音乐风格得到了极度的发展德彪西作品中模糊的词性斯克里亚宾作品中的神秘和弦这使得音响更加的丰富和复杂化不协和因素大量出现调性也到了瓦解的边缘
■ 艺 传媒 术
2 世 纪 音 乐浅 谈 0
2 O世纪无疑是一个风云变幻 、 石破 天惊的世纪, 它似乎是人类 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时期 。从两次世界 大战到经济危机 , 从独裁统
审美观出发 , 创作 自己认为美的音乐 。代表着 2 世纪 各时期 专业 O
音乐发展前沿 的先锋队 , 也就是被称为 “ 现代派”或者 “ 先锋派”的 作 曲家们 。 自己 的思维 方式创作 着属于 自己的调式 、 弦 , 用 和 打破
列音乐 、 偶然音乐 、 电子 音乐 、 算机音乐等等 。当然 , 些新音乐 计 这
的出现 , 在某种程度上是过去几世 纪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一个
时期的音乐发展 到顶蜂 的时 候 , 总有新 的音乐形式取 而代之 , 巴 从
洛克时期到古典 主义 时期 , 再到浪漫主义时期 , 当浪漫主义到了后
西方音乐总结(优秀5篇)
![西方音乐总结(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3bef2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e.png)
西方音乐总结(优秀5篇)西方音乐总结篇1西方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等多个时期,至今已经有了很多变化和创新。
西方音乐在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领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古典音乐是指欧洲主流的高雅音乐,通常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古典音乐注重和声、旋律、节奏等方面的美感,强调音乐的完整性、经典性和传承性,古典音乐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和经典作品,如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
流行音乐是指大众化的音乐,通常包括摇滚乐、流行歌曲、电子音乐等,流行音乐注重情感、节奏和旋律的感染力,强调与时代、文化和地域的联系,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杰出的音乐家和作品,如披头士、艾尔维斯、麦当娜等。
爵士乐是一种源于美国的非主流音乐,通常包括蓝调、摇摆乐、福音音乐等,爵士乐注重即兴、节奏和和声的变化,强调音乐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意义,爵士乐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杰出的音乐家和作品,如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艾灵顿公爵、迈尔斯·戴维斯等。
西方音乐在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趋势和流派,如后现代主义音乐、环境音乐、实验音乐等,西方音乐的发展离不开音乐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大众的喜爱。
西方音乐总结篇2西方音乐的发展与演变:从文艺复兴到现代音乐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从早期的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再到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西方音乐不断地演变和进步。
*将概述西方音乐的主要发展阶段,并对其主要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音乐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追求和谐、平衡和理性。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以旋律简单、和声严谨、节奏规整为特点,代表作曲家包括但丁、彼特拉克、拉斐尔等。
二、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追求速度、力量和动态。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28f25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e.png)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首先,在学习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从中世纪开始,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崇拜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传递信仰和思想的工具。
教会音乐的发展贯穿了整个西方音乐史,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如高卢教歌、格里高利圣咏、巴洛克时期的教会音乐等。
同时,我也了解到音乐在其他社会文化方面的作用,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音乐,是贵族阶级展示身份与地位的一种手段。
其次,学习西方音乐史使我认识到音乐的风格和形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从中世纪的单旋律到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法和多声部复调,再到古典时期的交响乐和奏鸣曲,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例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追求装饰华丽和与声部之间的对位,而古典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和声与结构的完美统一、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些音乐特点和形式,并欣赏到了不同时期音乐的独特之处。
此外,学习西方音乐史也让我对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复调的形式和富有表现力的主题闻名。
贝多芬是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充满了感情和戏剧性,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学习这些作曲家的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也让我体味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最后,通过学习西方音乐史,我也了解到了音乐的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
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音乐,再到现代的商业音乐产业,音乐在经济、技术和社交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和演变。
学习音乐史使我认识到不同音乐形式和风格背后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动因,也拓宽了我对音乐产业的了解。
总的来说,学习西方音乐史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丰富的经历。
通过学习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风格和作曲家的作品,我对西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风格和形式的变化、作曲家和作品的魅力都让我更加热爱音乐,也更加欣赏音乐的艺术价值。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精选5篇)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6fa64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6.png)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精选5篇)第一篇: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的心得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故我选修了《20世纪西方音乐》,乘此机会,陶冶我的情操,从中学习到些知识,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大多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意志、品格和情操。
什么是音乐,生理上是种种机能,物理上是种种声音,心理上是种种情感,道理上是种种人生。
归结为一句话,人类用声音表情的听觉艺术!20世纪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表现力的一百年,人类音乐风格上最多元意义的一百年,人类美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一百年......20世纪是西方音乐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在这看似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表象之下,音乐思想中的建构与解放运动的交织形成了20世纪音乐发展的基本结构.现代音乐中的这种建构与解放首先始于19世纪末,当时西方世界的历史背景、人文思想和科技发展对音乐形式、内容及风格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结构逐渐瓦解并在其中孕育了新现代音乐结构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音乐思想呈现出建构与解放双线交织的发展脉络,并分别从音乐本体形式、时代背景及哲学美学思潮、不同流派风格及受众群体三个方面体现出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思想中建构与解放的对立关系、并存关系、继承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现代音乐逐渐进入后现代时期,在全球化经济与反文化潮流冲击下西方音乐思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彻底解构,并逐渐建构起一种新的多元化开放性的音乐思想结构,这种新音乐思想结构也将继续影响21世纪音乐发展.西方音乐是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全球学界公认七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荷马时代—公元5世纪)2.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3.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17世纪)4.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5.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10年)6.浪漫主义时期(1810年—1900年)7.二十世纪(1900年至今)就西方音乐这样一个文化体发展的总体情态来说,从文化体发展的时空连续性来看,相比文化的发展则表现出散而有序的特点。
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
![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706b1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7.png)
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我从小就对西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我选择了学习西方音乐史。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西方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其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下面我将简要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西方音乐史让我对西方艺术音乐的发展过程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对音乐史的学习,我逐渐了解到音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多个时期和风格的演变。
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音乐,再到巴洛克、古典、浪漫和现代音乐的出现,每个时期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这些都是西方音乐独特魅力的来源,而通过学习音乐史,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特点和形式。
其次,学习西方音乐史也让我深刻认识到音乐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密切关系。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发展与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
例如,在巴洛克时期,宗教改革的兴起和政治权力的分散为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而古典主义时期,则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追求理性和平衡,音乐也逐渐发展为更加简洁优美的形式。
通过学习音乐史,我认识到音乐不仅仅是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更是社会运动、文化传承和历史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学习西方音乐史也让我更加了解到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复杂性和艰难。
在学习过程中,我接触了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从贝多芬的浪漫主义到巴赫的严谨和勤奋,每一个伟大音乐家的创作背后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努力和才华。
学习他们的故事不仅使我更加敬佩他们的成就,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学习西方音乐史给了我广泛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学习不同时期和风格的音乐,我渐渐培养了对音乐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
我能够更好地鉴赏和理解不同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这种鉴赏能力也使我在日常生活中对音乐更加敏锐,更能体会音乐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激情。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西方音乐史,我对西方音乐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认识到音乐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7fcb8f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11.png)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在翻开这本关于西方音乐史的书籍之前,我对西方音乐的认知,大概就停留在偶尔在街头听到的几首古典钢琴曲,或者是在电影里作为背景出现的宏大交响乐。
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这本书中,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奇妙音乐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一场令人陶醉的音乐之旅。
书中详细地讲述了西方音乐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直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模糊印象中的音乐家们,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在书中变得鲜活而生动。
他们不再只是名字,而是有着喜怒哀乐、有着坚持与梦想的真实人物。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贝多芬。
以前只知道他是个伟大的音乐家,耳朵失聪了还能创作出那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
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更多背后的故事。
他的命运是如此多舛,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似乎都想把他击倒,可他却凭借着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热爱,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起来。
记得书中描述他在创作《命运交响曲》时的情景,那简直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澎湃与挣扎。
当时的贝多芬已经开始面临听力的严重下降,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
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天埋头创作。
屋子里堆满了乐谱,他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还念念有词。
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仿佛他的整个生命都融入到了音乐之中。
每当灵感来袭,他会激动得双手颤抖,迫不及待地将心中的旋律记录下来。
可有时候,思路受阻,他又会懊恼地把笔扔在一边,坐在钢琴前,一遍又一遍地弹奏,试图寻找新的突破。
窗外的世界似乎与他无关,他的眼中只有那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那是他与命运抗争的武器,是他表达内心世界的语言。
在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煎熬与努力后,《命运交响曲》终于问世。
当那激昂的旋律响起,仿佛能听到贝多芬在大声呼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不仅仅是一首乐曲,更是他人生的写照,是他对命运不屈的宣战。
除了贝多芬,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其他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
比如巴赫的复调音乐,那种严谨而又富有层次感的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精美的音乐宫殿;莫扎特的音乐则充满了灵动和欢快,就像是春天里绽放的花朵,让人心情愉悦。
浅谈西方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顾
![浅谈西方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d55872f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e.png)
浅谈西方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顾随着西方音乐史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多地了解和认识,这使我意识到我应该抛弃原来简单的记忆式的学习方法,探求一种更全面、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及时总结学习心得与体会非常必要。
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我们知道只有量的积累,然后才有质的飞跃。
对于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充分而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使学习向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西方音乐史的内容多,较松散,由于不是本土文化,我们原有的知识积累少,而且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存在障碍,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复地研究并及时复习,强化记忆并加强理解。
二、重视音乐作品的聆听与分析。
聆听与分析作品,不仅可以了解音乐家的题材特点、技法特点、也可以进一步洞察捕捉他的思想火花和创作理念,走进音乐家所处的时代。
但也不能把赏析音乐作品作为学习西方音乐史的终极目的,我们更要注重音响背后的思考,技术含量,美学思想等等。
音乐作品是音乐家思想的结晶,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就是要掌握人类思想进程,了解从前是为了指导现在和将来,通过音乐作品,我们才能领悟到音乐家思想中最深刻的东西。
此外,在做好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我们要对历史多做一些横向、纵向、逆向的比较与分析,不仅注重具体的点,更要注重线和面,把西方音乐史的学习。
上升到音乐史学的理论高度,从更高的层次、更宽阔的视角来审视它、研究它,这就需要深入到音乐史学的各个方面,了解作品产生及其历史积累,音乐体裁形式的起源及演变;乐器、声乐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作品技法分析、概括及其发展;作曲家、演奏家的艺术生平、作品风格及其社会影响等等。
另外,西方音乐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要注重音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关系。
另外,作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储备足量的学科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具有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
这对于我们青年人,尤其在这浮华的年代更为重要,我们能否在以后的二十年三十年中脚踏实地守着教书育人这块净士,这确实需要我们好好地考虑,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追求专业素质的提高,更要加强师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与提高。
20世纪音乐概述
![20世纪音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815218c6529647d27285220.png)
20世纪西方音乐浅谈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我们也迎来了这个学期的期末。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20世纪音乐有了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下面就是我通过学习后了解和总结的20世纪音乐的概况以及对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蓝色狂想曲》的分析。
在历史上,从来也没有一个时期象二十世纪那样风云变幻。
两次大战改变了各国的边界和人们的思想方法,科学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把我们推向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未来。
在反时代精神的策动下,各种艺术,如绘画、雕刻、文学、戏剧和音乐,正在冲破着各种旧的形式,试图表现新的生活方式。
在每个国家,本世纪的作曲家们都在对音乐的诸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进行着实验。
本世纪杰出的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说过,他赞成这样一种音乐,在其中所有的主题都绝对不出现重复,而且每个小节都应当同前面所有的小节完全不同。
许多作曲家都对节奏进行着实验。
有的作曲家写出了既没有小节线,也根本没有节奏型的乐曲。
其他现代作曲家们正在制造另一种音乐,在这种音乐中,一个管弦乐队或合唱队的两个部分有完全独立的节奏。
作曲家们还在旋律上,即各音的横向安排上做出了同样令人惊讶的改变。
有些作曲家回到了古希腊人和早年教堂神父们的调式上去;有的作曲家从东方人的滑行音阶取得灵感,将“四分之一音”和比“四分之一音”更小的音程差别运用到了乐曲之中;有些人甚至发明了一架能弹出四分音而不是半音的钢琴。
虽然这种音乐并没有得到发展,但它的确有助于使音乐家们更注意半音阶音乐,即利用所有半音的音乐。
这种对半音的运用最著名的例子是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的十二音音阶。
在形成一个旋律时,十二音音阶(由钢琴上一个八度范围内所有的白键和黑键组成)的每个音都必须逐个用过一次以后才能再用。
当然,这种音乐没有特定的调子,因此被称为“无调性的音乐”。
在和声(即不同的音同时发音)方面,也有一些惊人的新发展。
那些恢复古代调式的作曲家们往往也重新运用了古代的和声,例如多少世纪以来,曾经被传统和声学认为“用起来太僵硬”和“听起来太别扭”的平行四度和五度进行都得到了利用。
对西方音乐艺术的认识和感想
![对西方音乐艺术的认识和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1953640e9ec3d5bbfc0a741a.png)
对西方音乐艺术的认识和感想大学生活的第三年,学校为了拓展我们对知识掌握的宽度开设了选修课,面对影视鉴赏,书法和音乐鉴赏,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音乐鉴赏,因为我本身对音乐就有一种莫名的好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真的感觉这门课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对音乐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深度,经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老师准备的PPT材料和视频的熏陶,虽说不上大有长进,但总的来说已经对西方音乐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有了起码的印象,不会再是一问三不知的囧样了,这就是我上这门课程的最大收获吧!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即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呜的过程。
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的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
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的倾听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情上的直接体验。
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情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
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情上的直接体验。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情上的直接体验。
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是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
20世纪西方音乐
![20世纪西方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109908f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0.png)
20世纪西方音乐20世纪是西方音乐历史上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一个时期,包括许多新的音乐流派和风格的出现,也开始探索各种新的音乐技术和表达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一些重要的创作和表演者和他们的作品。
20世纪初,西方音乐开始经历一个重要的变革,这个时期被称为现代主义音乐,代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前古典音乐的风格和创作模式。
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在创作中采用了各种新的技术和手段,如序列技术、直接钢琴、电子乐器和随机音乐等,这些新的技术和手段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可能性。
20世纪初,阿诺德·勋伯格创作了一部混合儿童合唱、头声和管弦乐的歌剧《海盗》,被视为现代主义音乐的开始。
在他随后的作品中,他运用序列技术和其他创新手段,如《五首管弦乐奏鸣曲》和《瑰宝内的瑰宝》等,使他成为现代主义音乐的重要人物。
此时期还出现了其他重要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斯特拉夫斯基、肖邦、拉威尔、巴托克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现代主义音乐的像样。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爵士音乐兴起,为一位名叫路易斯·阿姆斯朗的音乐家所代表。
他具有宏伟的人物和优美的音乐作品,如《夏威夷音乐》、《老同志》、《卖花的小姐》等。
他的音乐风格与前面所提到的现代主义音乐大相径庭,展现出了新的音乐形式和创作模式。
在他之后,纪录艺人和爵士音乐家如比莉·海曼、艾拉·菲茨杰拉德、弗兰克·达贝勒等人相继出现,以他们个性化的表演和突破性的摇摆乐曲表达了这一音乐风格的特征。
西方另一大流派则是摇滚音乐,起初是由黑人爵士音乐演变而来的,逐渐在青年之间流行开来。
这一时期的创作和表演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披头士乐队。
他们的音乐风格突破了以往的传统,仅限于乐器、和弦和节奏的现有界限,将自身的曲式和张力赋予了歌曲里的每个音符。
他们获得了全球性的声望和各种荣誉,如《没人比你更好》、《樱花草载着我回家》和《黄色潜水艇》等成为摇滚音乐的经典之作。
西方音乐总结(优秀4篇)
![西方音乐总结(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e5795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4.png)
西方音乐总结(优秀4篇)西方音乐总结(优秀4篇)西方音乐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西方音乐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西方音乐总结(优秀4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西方音乐总结篇1西方音乐的发展与演变:从文艺复兴到现代音乐西方音乐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早期的中世纪到近现代,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
本文将简要概述西方音乐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以及重要的音乐形式和风格演变。
西方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宗教为主要内容,使用宗教歌曲和仪式音乐。
旋律简单而平缓,节奏单一,主要采用教会音乐的和声结构和形式。
代表人物包括但丁、彼特拉克等诗人,他们对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开始出现新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音乐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出现了许多世俗音乐。
旋律变得更加复杂,和声结构也得到了丰富。
同时,乐器种类增多,如吉他、小提琴、长笛等,为音乐的表现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代表人物包括但丁、彼特拉克等诗人,他们对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洛克时期,音乐开始追求形式的对称和规则性。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情色彩,采用了大量的对位技巧。
同时,乐器种类进一步增多,出现了大提琴、低音提琴、长号等新的乐器,为音乐的表现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代表人物包括J.S.巴赫、G.F.亨德尔等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对西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乐派时期,音乐开始追求形式的对称和规则性。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情色彩,采用了大量的对位技巧。
同时,乐器种类进一步增多,出现了大提琴、低音提琴、长号等新的乐器,为音乐的表现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代表人物包括J.S.巴赫、G.F.亨德尔等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对西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乐派时期,音乐开始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渲染。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采用了大量的民族元素和现代技法。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精选3篇)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664dd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b.png)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精选3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方音乐史读后感(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1西方音乐史主要讲的是欧美音乐的历史,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音乐理论的发展史,二、音乐家的发展史,三、音乐作品的发展史,四、音乐美学的发展史。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西方音乐史的重要部分,其中,西方音乐理论的发展史源于古希腊,发展于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在古典和浪漫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在20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最多元化的一个时代。
音乐家的发展史: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家记载在册的很少,从中世纪开始,游吟诗人、恋诗歌手等音乐家财大批涌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有著名的约斯坎,帕莱斯特利纳等,巴洛克的巴赫和亨德尔,古典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浪漫的李斯特勃拉姆斯,20世纪的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
音乐作品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到20世纪,音乐作品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声部到多声部,从单声织体到复调织体,到和声的产生,都验证了音乐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西方音乐史读后感2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
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
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漫谈西方音乐史学习感受与自己的工作结合之思考
![漫谈西方音乐史学习感受与自己的工作结合之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19cf67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d.png)
漫谈西方音乐史学习感受与自己的工作结合之思考
西方音乐史是一个非常广泛且深入的领域,它包括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音乐发展历程,到现代音乐的各种流派和风格。
在学习这个领域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注重对称和平衡,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则强调复杂的和声和对位法。
这些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宗教和政治背景,也为后来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也让我更加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通过学习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各种流派的历史和发展,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这也让我在工作中更有创造力和灵感,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音乐建议和服务。
我认为将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或音乐治疗师,我可以通过教授学生或患者关于西方音乐史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意义。
同时,我也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音乐服务。
总之,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不仅让我更加了解音乐的历史和发展,也为
我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这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和客户带来更好的音乐体验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的心得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故我选修了《20世纪西方音乐》,乘此机会,陶冶我的情操,从中学习到些知识,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大多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意志、品格和情操。
什么是音乐,生理上是种种机能,物理上是种种声音,心理上是种种情感,道理上是种种人生。
归结为一句话,人类用声音表情的听觉艺术!20世纪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表现力的一百年,人类音乐风格上最多元意义的一百年,人类美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一百年......20世纪是西方音乐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在这看似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表象之下,音乐思想中的建构与解放运动的交织形成了20世纪音乐发展的基本结构.现代音乐中的这种建构与解放首先始于19世纪末,当时西方世界的历史背景、人文思想和科技发展对音乐形式、内容及风格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结构逐渐瓦解并在其中孕育了新现代音乐结构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音乐思想呈现出建构与解放双线交织的发展脉络,并分别从音乐本体形式、时代背景及哲学美学思潮、不同流派风格及受众群体三个方面体现出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思想中建构与解放的对立关系、并存关系、继承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现代音乐逐渐进入后现代时期,在全球化经济与反文化潮流冲击下西方音乐思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彻底解构,并逐渐建构起一种新的多元化开放性的音乐思想结构,这种新音乐思想结构也将继续影响21世纪音乐发展.
西方音乐是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全球学界公认七个阶段: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荷马时代—公元5世纪)
2.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
3.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17世纪)
4.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
5.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10年)
6.浪漫主义时期(1810年—1900年)
7.二十世纪(1900年至今)就西方音乐这样一个文化体发展的总体情态来说,从文化体发展的时空连续性来看,相比文化的发展则表现出散而有序的特点。
散是指音乐地活动中心的移动变化。
有序是指时间的连续性中世纪的活动范围是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时音乐活动中心主要是今天的法国,文艺复兴是意大利,巴洛克时是德奥,古典主义时期集中在奥地利维也纳,浪漫主义时期席卷整个欧洲,45年之后音乐文化中心从1945年前的维也纳、巴黎和伦敦转移到1945年后的纽约。
可以发展这些地方的散点移动在时间上又存在明显的连续性。
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特点,有每一种音乐的风格。
7个时间段分的依据在于音乐的风格,音乐风格体构成六要素:旋律、节奏、音色、曲式、织体、和声。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流动的音乐。
”——德国哲学家谢林。
听觉建筑——抽象,音乐是听觉的空间艺术。
视觉建筑——具体,建筑是视觉的空间艺术。
音乐空间的关键词:线条+段落。
线条就是音乐的旋律,旋律线条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清淡,有的浓烈。
音乐的不断运动,声音的不断震动,在我们的听觉里,就形成了音乐的线条。
音乐家正是通过对这些线条的使用,形成了对音乐空间的塑造。
段落就是作曲家有组织的使用音乐线条,也就是旋律形成的结果,有四句体(四个音乐线条组成的音乐段落)、八句体、多句体等。
音乐的段落,是作曲家有组织的使用音乐线条的必然结果。
线条与段落,构成了音乐空间。
音乐又有两种,一种是印象主义,另一种是表现主义。
各有各的特点。
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
1、排斥清晰的旋律线条
2、和声突破了过去的位理论和规则运用传统理论所限制的所有不和谐音频繁使用各种德国音乐不允许的和声技法。
3、作曲家重视各种中古调式音阶、五音阶、全音阶,一心要摆脱大小调音阶的禁锢。
4、音乐的色彩和氛围成为音乐最重要的表现对象。
5、节奏复杂多变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规则节奏。
6、音乐的结构趋向于松散,段落划分的界限非常不清楚。
7、音乐的织体丰富多彩音响效果新颖独特。
8、音乐的表现对象抽象模糊。
表现主义音乐:
1.表现主观感受体验,夸张、变态、怪诞、扭曲
2.表现底层人的感受,小人物的苦难,苦的、碎的、绝望
3.片段化、大量不协和音、无调性
在此次选修课中,我了解到有关音乐的知识,也从中对此充满了兴趣,就像老师所说的,学习音乐,不仅仅是对此感兴趣,而是从中可以陶冶情操。
一位哲人说过: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几乎是无处不在。
当你心情愉快时,听一曲抒情的音乐,会把你带到一种及美的意境,使你心旷神怡!当你烦恼和忧伤时,听一曲委婉的曲调,会让你心情平和远离苦恼;当你悠闲自乐时,听一曲激昂的旋律,你会觉的瞬间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音乐与它博大的胸怀,无尽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无数英豪,使之为它献身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