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物学课件第一章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1.4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3张)
![1.4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3张)](https://img.taocdn.com/s3/m/3cedc1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b.png)
A. 遗传和变异
B. 自然选择
C. 生存斗争
D. 过度繁育
课堂小结
生物进 化的证 据及进 化论的 演变
化石 生物进化的证据
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
进化论 的演变
布丰的直线进化论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过度繁育
达尔文的自然 选择学说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牛刀小试
2.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 C ) A.神创论 B.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D.米勒的“重演律”
牛刀小试
3.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 环境变迁
B. 上帝的意志
C. 自然选择
D. 人工选择
4.生物进化的动力是( C )
3.模拟实验 (1)利用右图所示轮廓图,在纸上描一只 蝴蝶。 (2)根据教室中墙、橱柜、桌子等颜色,给 蝴蝶着色,并贴在相应位置。 (3)一位同学用1分钟的时间去寻找这些蝴蝶,记录数量。 (4)用同样的方法给蝴蝶着色,贴在颜色差异大的地方,另 一位同学去找,记录数据。
牛刀小试
1.化石之所以能够证明生物的进化,根本原因是( C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 活痕迹 B.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化石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四个要点间的关系
适者生存 结果
过度繁育 前提
提供大量 选择材料
自然 选择
遗传变异 内因
生存斗争
手段、途径、 动力(外因)
提供多种 选择材料
达尔文学说有许多证据支持 19世纪,在欧洲中部的地层中发现,可以说明鸟类是 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进化生物学ppt课件
![进化生物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0ca65d0b4e767f5acfce88.png)
问题是究竟蛋白质首先起源,还是核酸首先起源? ①蛋白质首先起源 ②核酸首先起源 ③核酸与蛋白质共同起源
①蛋白质首先起源: 奥巴林和原田馨
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的实质是蛋白质的形成与演化,在功能上是 先有代谢,后有复制,认为蛋白质首先起源。 ➢细菌短杆菌肽和酪杆菌肽的合成以蛋白质为模板定向酶促合成。
➢1982年普什纳(Prusiner)发现27KD的Prion或朊病毒。
第二章 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
一、 生命的本质
1. 什么是生命? 生命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
我更新能力的,以及向多方向发生突变并可复制自 身的多分子体系。
1
2.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构成元素的同一性 自然界中有109种元素,其中生物体包含近60种元素,主要有C、
H、O、N、P和S,其次是Ca、Mg、Na和Cl等
➢1996年David等在Nature上首次报道了能自我复制的肽。
②核酸首先起源: 里奇和奥格尔
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实质就是核酸分子的形成与演化,生物体 在功能上是先有复制,后有代谢。认为核酸首先起源,因为核酸是 遗传信息的载体,它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等等。
➢1983年Altman和Pace发现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Rnase P上的 RNA部分可独自加工tRNA前体。
18
1963年以甲醛为原料,人工合成核糖和脱氧核糖得以实现。
据报道,有人用腺嘌呤、核糖和磷酸二氢铵经紫外线照射可获得腺苷 类似物。有人曾将5种核苷,即腺苷、鸟苷、胞苷、尿苷和胸腺苷,分别 与磷酸二氢钠混合仅仅加热到160℃,保持2h,即可生成5种单核苷酸。
③卟啉的生成
卟啉是生物体内某些重要色素的组成部分,如叶绿素、血红素.卟啉 对自然界光合作用的产生至关重要.
①蛋白质首先起源: 奥巴林和原田馨
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的实质是蛋白质的形成与演化,在功能上是 先有代谢,后有复制,认为蛋白质首先起源。 ➢细菌短杆菌肽和酪杆菌肽的合成以蛋白质为模板定向酶促合成。
➢1982年普什纳(Prusiner)发现27KD的Prion或朊病毒。
第二章 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
一、 生命的本质
1. 什么是生命? 生命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
我更新能力的,以及向多方向发生突变并可复制自 身的多分子体系。
1
2.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构成元素的同一性 自然界中有109种元素,其中生物体包含近60种元素,主要有C、
H、O、N、P和S,其次是Ca、Mg、Na和Cl等
➢1996年David等在Nature上首次报道了能自我复制的肽。
②核酸首先起源: 里奇和奥格尔
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实质就是核酸分子的形成与演化,生物体 在功能上是先有复制,后有代谢。认为核酸首先起源,因为核酸是 遗传信息的载体,它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等等。
➢1983年Altman和Pace发现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Rnase P上的 RNA部分可独自加工tRNA前体。
18
1963年以甲醛为原料,人工合成核糖和脱氧核糖得以实现。
据报道,有人用腺嘌呤、核糖和磷酸二氢铵经紫外线照射可获得腺苷 类似物。有人曾将5种核苷,即腺苷、鸟苷、胞苷、尿苷和胸腺苷,分别 与磷酸二氢钠混合仅仅加热到160℃,保持2h,即可生成5种单核苷酸。
③卟啉的生成
卟啉是生物体内某些重要色素的组成部分,如叶绿素、血红素.卟啉 对自然界光合作用的产生至关重要.
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第1课时) 课件(共26张PPT)
![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第1课时) 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f74c6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e.png)
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晚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晚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小结
1.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化石 ;
2.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比较法 3.推测生物进化中的规律:
郑氏始孔子鸟复原图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研究证据:生物化石
郑氏始孔子鸟化石
郑氏始孔子鸟复原图
✨ 科学家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的? ✨ 它可能是由什么动物进化来的?
二、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 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 相同和不同之处。例如,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比 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资料② 比较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的差异性
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见下表) 进行比较,可以知道这些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与人类的亲缘关系: 黑猩猩、马、果蝇、小麦、向日葵、酵母菌。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认一认不同岩层中各有什么动物化石?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三叶虫化石图
生物结构越复杂 。
生物结构越简单 。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 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 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依 次在更为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生物出现先后顺序: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共15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25c2e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4.png)
意义: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不足之处:
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 解释进化带有臆测性
第6页,共15页。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查理·达尔文(1809-1882)是英
国的博物学家,是最终建立进化论的人。 达尔文曾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
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 的环球航行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
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
第1页,共15页。
优选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
第2页,共15页。
问题探讨:
1.枯叶蝶像一片枯叶,有什么适应意义? 提示:拟态 不易被天敌捕食,生存几率增加
2.从进化角度,解释这种适应性的形成。
提示:枯叶蝶的祖先种群中→这种可
遗传的有利变异个体繁殖后代的机会↑→
选择、积累→形成翅似枯叶的适应性特征
异逐代积 然环境的定向选择而得到逐代 ③颈和前肢较长的变异,通过自
②揭示了生命现象具有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也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中心论点都是自然选择
累,逐渐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积代的累机会和多。加强,逐渐进化成现在
进化成新
的长颈鹿。
物种
达尔文与拉马克的最大区别:
1.祖先个
有的鹿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
体差异
的鹿的颈和前肢短一些…。
过度繁殖本身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与上述解释是否矛盾?请解释。
10%能发育为成体。
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
2.特定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A.过度繁殖
肢长B.的生存鹿斗由争 于能够吃到高处的
环境选 树叶而得以生存,而颈和前肢 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
不足之处:
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 解释进化带有臆测性
第6页,共15页。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查理·达尔文(1809-1882)是英
国的博物学家,是最终建立进化论的人。 达尔文曾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
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 的环球航行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
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
第1页,共15页。
优选高中生物必修二进化论
第2页,共15页。
问题探讨:
1.枯叶蝶像一片枯叶,有什么适应意义? 提示:拟态 不易被天敌捕食,生存几率增加
2.从进化角度,解释这种适应性的形成。
提示:枯叶蝶的祖先种群中→这种可
遗传的有利变异个体繁殖后代的机会↑→
选择、积累→形成翅似枯叶的适应性特征
异逐代积 然环境的定向选择而得到逐代 ③颈和前肢较长的变异,通过自
②揭示了生命现象具有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也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中心论点都是自然选择
累,逐渐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积代的累机会和多。加强,逐渐进化成现在
进化成新
的长颈鹿。
物种
达尔文与拉马克的最大区别:
1.祖先个
有的鹿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
体差异
的鹿的颈和前肢短一些…。
过度繁殖本身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与上述解释是否矛盾?请解释。
10%能发育为成体。
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
2.特定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A.过度繁殖
肢长B.的生存鹿斗由争 于能够吃到高处的
环境选 树叶而得以生存,而颈和前肢 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
《进化生物学》第1部分,概论.
![《进化生物学》第1部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374ebf284254b35eefd3498.png)
总的来说,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种主观推测较多,相对的争议也较多, 但他的学说较系统和完整,内容较丰富,拉马克的学说为达尔文 的科学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达尔文学说
1. 达尔文生平(Charles Darwin,1809-1882),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一个医生世家。1825 年,于爱丁堡大学学医,后中途退学,1828年至剑桥大学“基督学院” 主修神学。 1831年以博物学者身份随英国海军探测船“贝格尔号”,参加了历时5 年的环球考察,所见所闻对其生物进化思想、自然选择学说的形成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1837年3月,鸟类学家戈尔德指出,达尔文从加拉帕戈斯群岛采回的 众多地雀标本中,不同岛的标本差异很大,是不同的物种。自此,达尔 文对物种不变论产生怀疑,着手收集物种演变的证据。 1837年7月,完成了第一本物种起源笔记,7个月后完成第二本。
进化论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
认为:①地球上最早的生命物质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来。
②现在生存的各种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 ③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种类由少到多,生物结构
和功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如果不考虑进化,生物学中的任何为什么的问题都无法 得出确切答案。
二、生物进化的相关概念 1. 生物进化(Evolution):
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没有人类,不能想
象会有今天被驯化的栽培作物。
10
2.学习方法
⑴进化生物学内容广泛涉及生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及地
质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学科内容,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 时应具备扎实、广泛的背景知识基础。 ⑵进化生物学学派众多,学习要吸取各个学派的优点,取长 补短,集思广益,以扩展视野。 ⑶ 注意把握其精神实质,注意理论观点上的提高。 ⑷与观察、实验相结合,以便加深理解理论知识。 达尔文为自传所写的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的成功源自复杂的心理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热 爱科学——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和收集资料——以及 具有相当的发现能力和广博的知识”
1.遗传与进化(PPT课件(初中科学)22张)
![1.遗传与进化(PPT课件(初中科学)22张)](https://img.taocdn.com/s3/m/5dbdb97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d.png)
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既存在着遗传现象,也同时存在着 变异现象。自然界中存在遗传现象,才能保证生物种族的 延续和发展。自然界中存在变异现象,生物才能进化,才 能促使新物种的形成。
性状表现具有差异性
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 不同的性状,这体现了什么?
不同的生物个体在性状表现上 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使 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 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其性状 表现也往往具有差异性。
2.基因组改变未来
后基因组时代 也称功能基因组学时代,是 指对基因组结构、表达、修 复、功能等进行研究。
人类已步入后基因组时代
牛刀小试
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B.亲代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 C.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 了子代 D.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
牛刀小试
2.人体结构中,有的呈现双眼皮,有的眼睛色盲,有
的头发黑色,在生物学上这些人体的形态、生理特
征称为( A )
A.性状
B.基因
C.相对性状
D.变异
牛刀小试
3.下面关于基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C.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 D.基因存在于染色体的蛋白质上
课堂小结
遗传
遗 遗传和变异 变异
传
相对性状
变 异
人们对遗传现象的解释
及 遗传物质的传递
蛋白质
遗 传
染色体 DNA
物
基因
质 进化理论的发展
人类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性状表现具有差异性
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 不同的性状,这体现了什么?
不同的生物个体在性状表现上 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使 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 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其性状 表现也往往具有差异性。
2.基因组改变未来
后基因组时代 也称功能基因组学时代,是 指对基因组结构、表达、修 复、功能等进行研究。
人类已步入后基因组时代
牛刀小试
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B.亲代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 C.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 了子代 D.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
牛刀小试
2.人体结构中,有的呈现双眼皮,有的眼睛色盲,有
的头发黑色,在生物学上这些人体的形态、生理特
征称为( A )
A.性状
B.基因
C.相对性状
D.变异
牛刀小试
3.下面关于基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C.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 D.基因存在于染色体的蛋白质上
课堂小结
遗传
遗 遗传和变异 变异
传
相对性状
变 异
人们对遗传现象的解释
及 遗传物质的传递
蛋白质
遗 传
染色体 DNA
物
基因
质 进化理论的发展
人类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进化生物学chapter-1-1692
![进化生物学chapter-1-1692](https://img.taocdn.com/s3/m/de3fd6357375a417866f8f24.png)
♣ The discipline within evolutionary biology that studies
changes in allele frequencies is known as population genetics
Figure 1.2 Mendel‘s discovery lies : ★ in creating a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enturies-old enigma (古老神秘东西) of heredity ; ★ in proving the existence of heredity units transferred through the reproductive cells ★ in explaining the basic laws governing the transfer of traits from parents to progeny, which from 1900 began to be generalized as Mendel's Laws of
1.4 进化生物学中的重大事件
♣ 18世纪初,普遍认为上帝创造了现有的动植物以及人类等所
有物种,这就是特创论。
♣ 在创世纪初,大约4,000~10,000年前,有位显示神迹的造物 主存在。 ♣ 特创论与物种不变论相关联,后者认为各种生物物种经过多 次繁衍之后仍然固定不变。特创论与物种不变论的观点,得到
列) (秋海棠)
in an array (排
that graphically represents the type of inheritance patterns Mendel obtained
with pea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建社会,宗教神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是自然科学
史上的黑暗时期。当时有所谓“特创论”、“目的论” 和“物种不变论”。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上帝创造 的,并且每一物种都是上帝为了一定的目的创造出来 的。但是,物种可变的思想仍然存在。我国公元6世 纪,北魏时期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其中“种 谷”篇,记载了86种谷子,并按性状分成4类。清朝 陈昊子著有“花镜”,提出了“花小者可大,实小者 可巨,酸苦者可甜……人力可以回天。”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复杂的自然现
象往往不能解释。
奴隶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
当时有所谓“尊天神”与“反天神”的斗争。尊天神 论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他信奉宗教,提倡神学, 主张万物有灵,认为失去灵魂,躯体就会腐烂。反天 神论以恩伯多利克为代表,主张用自然解释自然。当 时在我国流传的《易经》中提出的“八卦”即“天、 地、 风、雷、水、火、山、泽”,认为是这八种自 然现象相互作用构成万物的变化。
2.综合性:进化生物学涉及面极其广泛,除生物学各分支学科外,还与 天文、地质、数学、化学、物理、哲学(辩证法)等密切相关。从非生命---人 类社会涉及亿万种生物和亿万年时间,不仅要追溯过去,还要考察其现状、预 测其未来。
3.理论性:进化生物学叙述生物学的一般规律性问题。从进化理论解释 生物学现象,再从生物学现象中归纳出进化理论。学习时要注意把握其精髓, 注意理论上的提升,有些内容是纯理论的。
文艺复兴时期,仍然是物种不变论占据统治地位。
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 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
第一位系统阐明生物进化思想的是法国著 名博物学家拉马克(Jean Baptiste Lemarck, 1744~1829) 。到了19世纪中叶,达尔文 (Darwin C.R,1809—1882)的《物种起源》为 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2.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进化的起点: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起源 2)进化的历程:动、植物种上进化的大致过 程 3)进化的证据: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胚胎
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
4)进化的因素:变异、遗传、选择和隔离 5)进化的规律:方向、速度、途径、动力 6)物种及其物种形成:物种的概念、结构,物
第一节 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一、进化、进化论和进化生物学 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三、进化生物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四、进化论与生物学 五、学习进化生物学的目的
一、进化、进化论和进化生物学
1.进化 (evolution):
由拉丁语evolutis “把卷紧的东西松开” 以及
evolve “展开 ” 派生而来,是指事物逐渐发展和变天体的消长,生物
的进化,社会的发展 。
狭义的进化是指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多样性和 适应性的变化。正如G.L.Stebbins所说:生物进化乃 是生物群体的遗传组成部分的或全部的不可逆的一系 列转变,这种转变是基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改变。
2.生物进化论evolutionism
一.进化思想的产生 二.进化论的形成 三.进化论的确立 四.进化论的发展 五.进化生物学发展的新方向 六.学习和研究进化生物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进化思想的产生
“相信地球上的生物有自己的发展史,主张现代生物 是过去生物的子孙,是未来生物的父母,这就是进化 思想”。(方宗熙)
进化思想的产生过程贯穿了两种宇宙观的斗争。在
进化论认为:1.地球上最早的生命物质是 由非生命物质转化而来。2.现存的各种生物有 共同的祖先。3.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种类由 少到多、结构和功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 高级。
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1.生物界的基本特征与进化生物学的任务
1)多样性:种类繁多、大小悬殊、结构各异、分布广 泛。
五、学习进化生物学的目的
与遗传学一样,进化生物学是生物学的核心理 论,通过学习在了解进化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还可加深对各分支学科的理解。
是哲理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进化对于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进一步确立科学的自然观很有帮助。
目的 为学习、研究生物学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树立唯
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节 进化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种形成的过程和方式
7)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8)进化论的进化:不同学派及观点
三、进化生物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1.历史性:进化生物学研究生物界的系统发展及其规律性。进化是个漫 长的历史过程。比较重大的进化现象(门、纲、目、科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个 人都无法直接感受到。但可以观察到许多细微的变化。 进化生物学是自然历史科学
4.前进性:进化生物学是发展中的学科,新技术、新成果对其影响很大。
化石的缺失可以说是永久的。不同学派,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内容,采取不 同方法在进行不断的探讨。会不断的前进。
四、进化论与生物学
首先,进化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门重要的分 支学科。研究生物学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生命、细胞、物种、人)
是整个生物学的基础,用进化的观点可以把各分支学科统一起来成为 一个整体,同时它又是各学科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其次,进化生物学的发展与生物学的发展水 平密切相关。古代—无
动物学、植物学、分类学、地质学—促进进化思想形成。 胚胎学、细胞学、古生物学—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现代群体遗传学---综合进化论
第三,进化生物学对生物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成为整体。 2.确立了生物学发展的大方向。 3.现代关于根本性问题的研究对促进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进 一步认识生命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有重要作用。
2)适应性: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合,是生物体适应环 境条件所形成的性状和特性的现象。
3)同一性(统一性):元素组成、细胞(原生质、遗 传密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应激性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
究和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适应性和同一性之间的矛
盾特点和联系就是进化生物学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