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人物图谱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概说 (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概说 (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da1c5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8.png)
❖ 《孟子》为语录体,但有很大发展,它词锋犀利,气 势充沛,感情强烈,长于论辩。论辩方式灵活多变, 有时采用设问方法,单刀直入,步步进逼;有时掌握 对方心理,欲擒故纵;有时运用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辩论是非。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 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 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 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 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 《书》《诗》《礼》《乐》《春秋》。
❖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 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 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
历代评价
❖ 天不生夫子于中国,中国当如 何?曰不夷狄如也。 ——《樊川文集》卷六
❖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 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 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 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 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 平。” ——罗大经《鹤林玉露》
人格魅力
天
不 生
孔子的人格魅力
仲
尼
❖孜孜不倦的学者
万
❖知人论世的智者
古 长
❖兼善天下的仁者
如
❖乐观坚毅的通者
夜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不失赤子之心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能屈能伸,能上能下 乐天知命,自得其乐,独善
其身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修炼大丈夫人格精神
壹、先秦诸子一、儒家孔子、孟子、中庸、易传、荀子二、道家....ppt
![壹、先秦诸子一、儒家孔子、孟子、中庸、易传、荀子二、道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663fbbbb68a98270fefa49.png)
韓非大綱:
一、其人 二、其書 三、其學說
(一)人性論 (二)價值論 (三)歷史論 (四)理論架構
1.法:內容特色、立法原理 2.勢:勢之重要性、執行 3.術:術重要性、授官考核、權謀之術
*
( 國
價
理
富 兵 強
值 論
想
)
( 法Biblioteka 法、 勢 、學 體
作 法
術 )
系
( 退
歷
化 史 觀
史 觀
)
( 性
人
惡 說 )
。非為人口吃 , 老、喻老)
(ㄐㄧˊ,大舌頭,父母不愛、權威管教)
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
不如非(智慧高,不是對手)。非見韓之削弱(祖國衰弱),數
以書諫韓王(愛國份子,很急又沒有實權,實在看不下去),韓王不
能用。於是韓非疾治國不務(從事):脩明其法
制,執勢以御其臣下,富國強兵而以求人任賢;
三、其思想
(一)人性論:(韓非以為人性現實功利,一切以利害為考量,人主剛
好以刑德用之。人際關係,皆以利害為主)
1.夫智,性也;壽,命也。性命者(先天者),非所學於人 也。(五蠹)(智商高低、 壽命長短為先天者)
2.夫民之性,惡勞而樂佚,佚則荒,荒則不治,不治則亂; 而賞罰不行於天下者必塞。(心度) (性惡)
5.衛人有夫妻禱者而祝曰:使我無故,得百束布。其夫曰: 何少也?對曰:益是,子將以買妾。(內儲說下) (夫妻
間)
6.臣盡死力,以與君市(買賣);君重爵祿,以與臣市。君 臣之際,非父子之親也,計數之所出也。(難一) (君臣
間)
7.君以計(計算)畜臣,臣以計事君,君臣之交計也;害身 而利國,臣弗為也;害國而利臣,君不行也。…君臣也 者,以計合者也。(飾邪) (君臣間)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来了!给你梳理清楚,利于区分和记忆名句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来了!给你梳理清楚,利于区分和记忆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8457e4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9.png)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来了!给你梳理清楚,利于区分和记忆名句这两天小朋友常常问我孔子和庄子有啥区别,怎么那么多“子”?我都要搞蒙了。
是呀,这不是9岁孩子会搞蒙,估计很多人都搞不清具体的区别和关系了。
因此想通过思维导图来综合表达相互之间的关系。
尝试以“孔孟之道”为原点来做个思维导图。
孔子特意拜访过老子,所以他们之间存在师徒关系。
所以以孔孟为原点的话,那老子的道家思想,是孔孟的老师,但是老子的思想真正影响到的是庄子。
自绘思维导图: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关系图道家学说——老子和庄子老子,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
认为自然有一种内在的规律“因循为用”。
事物也经常在变化,所以提出“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因此老子的《道德经》是高智慧,高境界的阅读物,一般很难读懂,估计也是因为境界没到。
庄子是黄老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出的“老庄思想”。
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服。
用意象构建的哲学世界,让人们去猜测、领悟。
倡导身无长物,却逍遥快乐。
在《庄子》里面讲了很多故事。
鸟兽虫鱼都是他的故事。
崇尚无拘无束的Z Y,提倡人与人之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呼应老子的“上善若水”。
比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H。
鹓鶵非梧桐不栖息...... 也跟惠施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庄子故事。
儒家之核心——孔孟之道,继承周天子的礼和仁孔子倡导的儒家是以“仁”为核心,倡导积极入世、治世,主张仁政、德治,重视伦常关系,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都是从人性出发,倡导的是以“仁”治国。
孔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其中《春秋》被孔子本身看得特别重,甚至自己说,成也《春秋》败也《春秋》。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史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这些都是出自《论语》。
《先秦诸子导读》课件
![《先秦诸子导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2151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f.png)
• 先秦诸子的简介 • 先秦诸子的思想内容 • 先秦诸子的历史影响 • 先秦诸子的现代意义
01 先秦诸子的简介
先秦诸子的时代背景
01
02
03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 ,各国变法图强。
文化繁荣
各国竞相招贤纳士,思想 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学说 和主张。
学术交流
各国之间频繁交流,促进 了不同学派之间的融合与 碰撞。
对现代政治的启示
倡导民主思想
先秦诸子中的一些思想家提倡民 主政治,对现代政治体制的完善
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强调法治精神
先秦诸子中的法家思想家强调法 律的重要性,有助于现代政治的
法治建设。
提倡国际和平
先秦诸子中的一些思想家主张和 平外交,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具有启示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提倡可持续发展
先秦诸子注重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对现代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提倡个性化教育
先秦诸子尊重个体差异,提倡因 材施教,有助于现代教育的个性
化发展。
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先秦诸子强调思考和辨析能力的培 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倡终身学习
先秦诸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 的过程,对现代人终身学习的观念 产生影响。
道家思想
总结词
以道为根本,强调自然无为,追求个体自由与内在平静。
详细描述
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认为万物应顺应自然规律发展。推崇个体自由,反对过度欲 望和强制干涉。道家也强调内在平静,提倡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超脱。同时,道家思想中还包 含着辩证法的思想,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先秦诸子概述PPT课件
![先秦诸子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0f611258f5f61fb63666be.png)
2021/3/7
CHENLI
43
•“杂”不是混和,而是
统一
2021/3/7
CHENLI
44
•农九家,百一十四篇。 •《神农》《野老》
2021/3/7
CHENLI
45
•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Fra bibliotek篇。•《伊尹说》《青史子》
2021/3/7
CHENLI
46
•诸子百八十九家,四
千三百二十四篇。
2021/3/7
社会背景
• 西周中后期开始,周室
的衰落,诸侯国的强大 与兼并
2021/3/7
CHENLI
11
社会动荡
• 国与国相伐:诸侯国恃强
凌弱,互相攻伐
• 家与家相篡 • 百姓生活于痛苦之中,水
深火热
2021/3/7
CHENLI
12
信仰危机
• 权威的丧失:周天子得不
到尊重:烽火戏诸侯,周 郑交质,“出狩河阳”, 楚庄王问鼎
儒
• 《管子》还含有法家、道
家的思想
2021/3/7
CHENLI
15
“士”的兴起
• 周室的思想文化掌握在王
官手里
• 王官:史,祝,乐师 • 春秋时期“士”的出现与
壮大
2021/3/7
CHENLI
16
进入战国
• 春秋、战国两个时代的特征
比较
• 战国比春秋更追求个性,更
开放。
• “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2021/3/7
CHENLI
26
道家
• 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老子》《庄子》 •《列子》《文子》 •《关尹子》 《鶡冠子》 •《老莱子》
诸子百家简表
![诸子百家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c620220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0.png)
诸子百家简表“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学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由翟墨创立。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先秦诸子选读ppt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e704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a.png)
庄子简介
01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
02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 思想。
03
庄子的主要思想包括齐物论、逍遥游、养生主等,主张齐物我、齐是 非、齐生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越。
04
庄子的著作《庄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古代 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文化产生 怀疑和反思,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
本次选读的目的与内容概述
目的
通过对先秦诸子的选读,了解其思想内涵和特点,理解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 影响,提高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内容概述
本次选读将选取几位重要的先秦诸子,包括孔子、老子、墨子、孟子等,对其 思想和著作进行介绍和解读,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 人。
孟子的主要思想包括人性本善、仁政、 民本等,主张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 推行仁政,强调民本思想。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的著作《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 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01
02
03
04
《庄子·逍遥游》
阐述自由的精神境界,强调摆 脱世俗束缚和追求内心自由的
思想。
《庄子·齐物论》
论述万物齐一的观点,强调平 等和包容的思想。
《庄子·养生主》
阐述养生之道,强调顺应自然 和保全天性的思想。
《庄子·人间世》
论述处世之道,强调虚己顺势 和韬光养晦的策略。
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
![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https://img.taocdn.com/s3/m/ba03b305e2bd960591c6771d.png)
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按照生年先后排序)“先秦”,历史学名词,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止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
此一时期约为东周春秋战国之时,我国主要学术思想如儒、墨、道、法等大家,都起源于这个时期。
此时大思想家辈出,皆能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后世因称其为“先秦诸子”。
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诸子之说占有崇高地位,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
其著作成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宝贵资料。
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
先秦诸子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称号中的“子”,为时人对其尊称,意为先生和圣人。
在此依据相关文献,搜集整编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资料简介如下。
一、管子——“圣人之师”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号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
其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经济学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
《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二、老子——“道教始祖”老聃(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聃,谥号伯阳,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老子故里鹿邑县亦因老子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
先秦诸子百家
![先秦诸子百家](https://img.taocdn.com/s3/m/f6ca77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5.png)
先秦诸子百家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人,儒家始创人,尊为万世师表和圣人。
2、孟子:名轲,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学主要继承人,号称亚圣。
3、荀子:名况,字卿,战国赵国人,儒学集大成者,中国的亚里士多德。
4、曾子:名参,春秋鲁人,古代四大圣贤之一,尊崇为宗圣,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
以孝著名,有《孝经》一书,记孔子关于孝道的言论。
5、子思子:孔子之孙,名伋,作《中庸》。
孟子投其门下,建立了儒学思孟学派。
《子思》系其门徒所作,极富思辨色彩。
6、巫马子:可能是孔子弟子中的巫马期,反对兼爱理论,主张不爱别人,受到墨子的严厉批评。
他找墨子论理,遂有墨子与其有名的辩论。
7、漆雕子:漆雕凭,字马人,孔子弟子漆雕启后。
有《漆雕子》十三篇。
8、景子:景丑,齐之公族,宓子弟子,列儒家,有《景子》三篇。
9、世子:名硕,陈人也,七十子之弟子,有《世子》二十一篇。
10、宓子:宓不齐,鲁国人,作《孙子家语》《宓子》,孔子赞他是君子。
11、孟懿子:孟孙氏,姓仲孙氏,名何忌,懿是谥号,鲁大夫孟僖子之子,曾与南宫敬叔一起往孔子处学礼,《论语》中有记载。
12、公孙尼子:乃荀子弟子,有《公孙尼子》二十八篇。
杨倞以公孙子为齐相,殊无据。
13、韩非子:战国韩贵族,法家代表。
口吃不善言,与李斯同师荀子。
14、商鞅子:姓公孙,名鞅,卫国庶出公子故亦称卫鞅,法家代表人物。
先事魏相公叔痤,后入秦变法,遭到贵族保守派诬陷,被处以车裂极刑。
15、申子:申不害,相韩国19年,法家代表。
由道入法,主张权术,正名责实。
16、邓析子:邓析,春秋郑国大夫,法家先驱,名家。
办私学,宣传法治。
“操两可之说,设无究之词”,对后来辩者颇有影响。
《汉书》著录《邓析》系后人托名。
17、慎子:慎到,赵国人,由道入法。
齐宣王时长期在稷下讲学。
在法家三巨头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
18、老子:李耳,号老聃(大耳),春秋楚苦县(安徽涡阳)人。
先秦诸子百家
![先秦诸子百家](https://img.taocdn.com/s3/m/62e8e62f2f60ddccda38a0c3.png)
法家的时势精神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 人执要,四方来效。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 法,则乱于下;此无一不可, 皆帝王之具也。 ——《韩非子》
Page 11
孟子的民权与革命思想
“人性本善” ----
民贵君轻
----
仁政
为人君者若不行仁政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道
家——老 子
1、道家创始人是 老子 ,著 有《 老子 》一书(又名《 道德经 》) 2、老子的思想有: 朴素辩证法 ; 主张 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
老子姓李,名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 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 与孔子同时代,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道家 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
Page 1
儒 道 法 墨 名 农 杂 , 阴 阳 纵 横 小 说 家
孔子 孟子
墨家
墨子
儒家
荀子
老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诸子百家的 “百家争鸣”
学派 儒 家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道 家 墨家 老子 庄子 墨子 时期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著作 《论语》 《孟子》 《道德经》 《庄子》 《墨子》 思想 仁礼德 有教无类
教育对象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当仁不让于师
学习态度
Page 10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 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 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 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 《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 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 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 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 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 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课件 2.5 人和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课件 2.5 人和](https://img.taocdn.com/s3/m/b165ca566bec0975f465e2ee.png)
要成为君子,就要文质兼修,不仅要心存仁礼,更要付诸实践,达到内在 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遵循“礼”的规范,时时检束 自己的身心,坚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敬人。
-15-
“人和”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2-
*五、人 和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1.识通假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2)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亡”同“无”,没有 (3)刑.于寡妻 “刑”通“型”,楷模,这里作动词
-9-
*五、人 和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1.在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主张? 提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 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 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和对人 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为人处世也有借鉴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孟子 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 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8-
*五、人 和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名人物及作品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名人物及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296a8f3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c.png)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名人物及作品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名人物及作品
1、儒家:孔子(春秋中期)《春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编著的通史)(五经之一)、曾子(春秋后期)《大学》(四书之一)、子思(战国前期)《中庸》(四书之一)、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四书之一)、荀子(战国后期)《荀子》
2、道家:老子(春秋前期或春秋中期)《道德经(老子)》、庄子(战国中期)《庄子(南华经)》
3、法家:申不害(战国中期)《申子》(大多散佚)、韩非(战国晚期)《韩非子》
4、墨家:墨子(春秋中后期—战国前期)《墨子》
先秦时期其他一些经典作品: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纂的儒家经典。
(四书之一)
《国语》:传为左丘明所著。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所著。
孔子所著的《春秋》为经,此书则为传,并与《国语》的内容互相参证。
《易经》(周易):传为周文王所著。
(五经之一)
《礼记》:传为孔子整理。
(五经之一)
《孙子兵法》:“兵圣”孙子所编。
《吕氏春秋》:由吕不韦召集门客所编。
《诗经》:孔子整理。
(五经之一)。
诸子百家ppt5 华东师大版
![诸子百家ppt5 华东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3ff11b31126edb6f1a1065.p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先秦人物生卒年坐标图
![先秦人物生卒年坐标图](https://img.taocdn.com/s3/m/54e694c158f5f61fb7366617.png)
鲁
《中庸》
子夏
姓卜名商字子夏
晋国温人。魏。
《子夏易传》
孟子
名轲字子舆,亚圣
鲁。魏、滕等
《孟子》
荀子
名况字卿,又称孙卿
赵。齐,楚。
《荀子》
道家
老子
李耳,老聃
楚。周
《老子》
庄子
名周
宋
《庄子》
宋钘
宋牼
稷下。
宋尹学派
尹文
齐。稷下
宋尹学派
彭蒙
齐。稷下
田骈
陈骈,天口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齐。稷下
《田子》,佚
墨家
墨子
名佼
鲁
《尸子》,佚,有辑本。
兵家
孙武
字长卿
齐。吴
《孙子兵法》
孙膑
孙伯灵
齐
《孙膑兵法》
尉缭子
一说魏惠王时隐士
一说秦始皇时大梁人
《尉缭子》
医方
扁鹊
秦越人,又号卢医
齐
《难经》,望闻问切。
歧伯
《黄帝内经》
名翟
鲁。宋、卫、楚、齐等
兼爱,非攻,尚同
禽骨釐
qín gǔxi
名家
邓析
郑
不法先王,不是礼仪
惠施
惠子
宋。魏
合同异
公孙龙
字子秉
赵
离坚白,白马非马。《公孙龙子》
法家
管子
管仲,名夷吾
齐
《管子》
子产
公孙乔,字子产
郑
铸刑书。宽猛相济。
李悝
李克,里克
魏
《法经》6篇
吴起
卫。鲁、魏、楚
《吴子》
慎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玉,又名子淵,約出 生於西元前298年,約逝世於 西元前222年,戰國時鄢(今 襄樊宜城)人, 楚國辭賦作 家。生於屈原之後,或曰是 屈原弟子。好辭賦,為屈原 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 齊名。《楚辭》《漢書》有 選錄其作品。
計然,姓辛氏,又作計倪, 計研、計硯,字文子,號稱漁 父。春秋時蔡丘濮上(今河南 滑縣)人,約出生於西元前 550年,約逝世於西元前494年, 在《越絕書》內經第四有計然 的記載,計然是範蠡之師,提 出計然十八策,對越王復國有 很大幫助。有《範子計然》一 書流布。一說老子弟子文子即 計然。
鄧析,約出生於西 元前545年,約逝世於 西元前501年, 河南新 鄭人,鄭國大夫,是 “名辨之學”倡始人, 名家代表人物。有《鄧 析子》一書流傳。
孟子,名軻,字子輿, 約出生於西元前372年,約逝 世於西元前289年,戰國時期 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著 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 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 門人著有《孟子》一書。
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 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 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孟子》 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
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 論語》、《大學》、《中庸》合 為“四書”,地位在“五經”之 上。
周穆王,姬姓, 名滿,昭王之子, 周王朝第五位帝王。 約出生於西元前 1001年,逝世於西 元前947年。曾周巡 天下,有穆王八駿。 晉朝發現《穆天子 傳》以記載穆王周 巡之事。
穆王八駿名為: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 綠耳。
赤驥:火紅色的馬; 盜驪:純黑色的馬; 白義:純白色的馬; 逾輪:青紫色的馬; 山子:灰白色的馬; 渠黃:鵝黃色的馬; 華騮:黑鬃黑尾的紅馬; 綠耳:青黃色的馬。
公孫龍子,約出生於 西元前320年,約逝世於西 元前250年,傳說字子秉, 戰國時期趙國人,曾經做 過平原君的門客,提出 “離堅白”、“白馬非馬” 等命題,是先秦名家的代 表人物,其主要著作為 《公孫龍子》。
荀子,名況,字卿,約 出生於西元前313年,約逝 世於西元前238年。因避漢 宣帝劉詢諱,“荀”與“孫” 二字古音相通,又稱孫卿, 戰國末期趙國人。儒家代表 人物,時人尊稱“荀卿”。 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 酒,有《荀子》一書流傳。
孔子,名丘,字仲尼, 約出生於西元前511年, 約逝世於西元前479年。 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 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 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 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 思想的創始人。
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 二賢人,其中有十個人被成 為孔門十哲,子淵、子騫、 伯牛、仲弓、子有、子貢、 子路、子我、子遊、子夏。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輯語錄 成《論語》。孔子本人,曾 定《春秋》《詩》《易》 《禮》。記載孔子事蹟輯本 有《孔子家語》《孔叢子》。
莊子,姓莊,名周,約 出生於西元前369年,約逝世 於西元前286年,宋國蒙(今 安徽蒙城,又說河南商丘) 人,先秦偉大的思想家,哲 學家,文學家,道家學說創 始人之一,與老子齊名,有 《莊子》一書流傳。
莊子在唐玄宗時, 追號“南華真人”, 所撰《莊子》一書, 尊為《南華真經》。 宋真宗時,又名《沖 虛至德真經》。到宋 徽宗時,又追封莊周 為“微妙無通真君”。
慎到,出生於西元前395年, 逝世於約西元前315年,趙國 人,早年曾“學黃老道德之 術”,其學術傾向未有定論, 有人認為屬於黃老道家,有人 認為屬於法家,也有人鑒於其 道法結合的思想傾向,稱之為 道法家。慎到主張“勢”,是 稷下學宮的學術領袖人物之一。
商鞅,約生於西元前 390年,死於西元前338年, 姓公孫氏,名鞅,是戰國中 期衛國國君姬妾所生的公子, 後來封於商,因此又叫衛鞅 或商鞅。在秦國主持變法, 為秦國的強盛奠定基礎,有 《商君書》一書流布,是先 秦法家代表人物。
尹文子,戰國時齊國 人,生卒年代不詳,據其 活動年代考證,約出生於 西元前360年,逝世於西元 前280年。曾在稷下學宮擔 任學官,有《尹文子》一 書流傳,主要論述形名和 道法。
亢倉子,又名亢桑子, 庚桑子。或為《莊子》中 寓言人物,姓庚桑,名楚, 陳國人。生卒年代不詳。 唐玄宗天寶元年詔稱其書 為《洞靈真經》,封其人 為洞靈真人,成為道教經 典。有學者考證其書為唐 人王士元偽作。
西元1330年,至順元年七月,元 文宗加封曾參為郕國宗聖公。
西元1331年,至順二年,元文宗 進封顏子為複聖公、曾子為宗聖公、 子思子為述聖公、孟子為亞聖公。
左丘明,約出生於西 元前502年,約逝世於西 元前422年,姓丘,名明, 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 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 魚村)人。 是中國傳統 史學的創始人,有《左氏 春秋》和《國語》兩部史 學巨著。因其雙目失明, 故後人亦稱盲左。
尸佼,約出生於西元 前390年,約逝世於西 元前330年,魏國曲沃 (今山西省曲沃縣)人, 另一說法是山東人。明 於刑名之術,被稱為 “尸子”。商鞅之師, 有《尸子》一書流傳。
申不害,亦稱申子, 鄭國京人(今河南滎陽縣 東南),出生於約西元前 385年,逝世於約西元前 337年。戰國時期韓國著 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 在韓國擔任丞相,主持改 革,使韓國國治兵強。法 家代表人物,以術著稱。
墨子的主要思 想是,兼愛、非攻、 尚賢、尚同、節用、 節葬、非樂、天志、 明鬼、非命。
列子,名禦寇,戰國時期 鄭國(今河南鄭州)人,據錢 穆《先秦諸子系年》考證,列 子出生於約西元前450年,逝 世於約西元前375年。《莊子》 書中提到列子,列子應先於莊 子。列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其主要思想主張是“清虛守靜 ”“順應天命”“無為”“造 化”,有《列子》一書流傳。
列子在唐玄宗天寶 元年(西元742年)被 封為“沖虛真人”,所 著《列子》詔稱《沖虛 真經》。宋真宗景德四 年(1007),改為《沖 虛至德真經》成為道教 經典。
吳起,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人, 約出生於西元前440年,約逝世於西元前381 年,通曉兵家、法家、儒家諸家思想。一生 曆仕魯、魏、楚三國,仕魯時曾擊退齊國的 入侵;仕魏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 成就魏文侯的霸業;仕楚時主持改革,史稱 “吳起變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 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殺吳起。後世把他和孫 武並稱為“孫吳”,有《吳子》一書流傳, 兵家代表人物。
鹖冠子,戰國時期楚國 隱士,生卒年不詳,有《鹖 冠子》一書流傳,論述道家 謀略。有學者認為其為偽書, 隨著《黃帝四經》等出土文 獻,其真實性和價值漸引起 學界注意。
尉繚子,秦始皇 時的大樑(今河南開 封)人尉繚,其生卒 年代大約在西元前300 年至西元前140年之間。 有《尉繚子》一書流 布,兵家代表人物。
楊朱,戰國時期 魏國人,約出生於西 元前380年,約逝世於 西元前310年,字子居, 主張“貴生”、“重 己”。他的見解散見 於《莊子》,《孟 子》,《韓非子》, 《呂氏春秋》等書。
孫臏,約出生於西元前378 年,約逝世於西元前302年,生 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穀縣 阿城鎮、菏澤市鄄城縣北一帶) 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 大將田忌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 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 霸業。有《孫臏兵法》一書流 傳。是先秦兵家代表人物。
先秦諸子人物圖譜
黃帝,是傳 說中中華民族 的始祖。約出 生於西元前 2717年,約逝 世於西元前599 年。
《黃帝內經》和 《陰符經》傳說是黃 帝所著寫。《黃帝內 經》奠定了中醫學的 基礎性理論,《陰符 經》成為到道教經典。 兩書成書流傳於漢代 之後,冠以黃帝之名, 具體成書作者年代不 詳。
道教傳說中, 薑子牙和申公豹是 元始天尊的弟子, 其受命封神,建封 神台,領封神榜。 明代著名小說《封 神演義》描述了薑 子牙幫助武王伐紂 和封神的全部過程。
管仲,潁上人 (今安徽潁上), 約出生於西元前723 年,約逝世於西元 前645年。擔任齊相, 輔佐齊桓公稱霸。 有《管子》一書流 傳,經謀家。
晏子,名嬰,夷維(今山 東高密)人,約出生於西元前 578年,約逝世於西元前500年。 擔任齊卿,輔佐齊國君主維持 齊國將近六十年的統治,歷經 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代, 主要活動在齊景公時代。有 《晏子春秋》一書流傳,《漢 志》列為儒家之首。亦可稱為 經謀家。
屈原,名平,字原, 楚國丹陽人(今湖北秭 歸),約出生於西元前 三三九年正月,逝世於 西元前二七八年五月。 代表作品有《離騷》 《九歌》《天問》《九 章》。
屈原是楚國忠臣, 但是卻兩次遭貶,最後 抱石沉江,死而為神, 後人在其逝世之日,以 粽子,龍舟沉江以祭, 稱端陽節。
鄒衍,戰國末期齊國 人,陰陽家學派創始者與 代表人物。據推斷約出生 於西元前324年,逝世於 約西元前250年。主要學 說是“五德終始說”和 “大九州說”,稷下學宮 著名學者,陰陽家。
周文王,約出生於西元前 1152年,逝世於西元前1056年。 名姬昌,在東漢時期形成。原 是商代臣子,被封西伯侯,後 因紂王殘暴,被囚羑裏,作 《易》,演六十四卦。後在逃 離朝歌後,請薑子牙,伐崇侯 虎,開始伐紂滅商,但是不久 就去世。傳說文王有百子,伯 邑考為長子,姬發為次子,伯 邑考因救文王死於朝歌,次子 姬發完成伐紂,是為周武王。
子思,名孔伋,字子 思,孔鯉之子孔子嫡孫。 生於約西元前483年(周敬 王三十七年),卒於約西 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 四年)。曾參弟子,孟子 之師,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 學派代表人物。據史書記 載《中庸》是子思所著, 另有《子思子》一書流傳。
墨子,姓墨名翟, 生卒年約在西元前468 年-西元前376年。一說 宋國人(今河南商丘), 一說魯國人(今河南魯 山縣)。是墨家學派的 創始人,有《墨子》一 書流傳。
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 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後稱 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惠施,即惠子,約出生於 西元前390年,約逝世於西元 前317年,戰國中期宋國(今 河南商丘)人,戰國時期名家 思想的開創者和代表人物。惠 施主張合縱抗秦,其思想散見 於《莊子》《荀子》《韓非子》 《呂氏春秋》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