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式:平时+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 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课程编号:1901011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帮助学生认识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了解国史、国情,深刻体会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帮助学生提高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三个方面,要求学生实现如下能力:1.认知能力。

能清晰、完整地了解和认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主题、发展逻辑;能准确地掌握近现代中国各阶段的事件、人物及其相互的联系;能准确地勾勒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线索。

2.思考能力。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结合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深入思考“三个选择”、“六个为什么”,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3.分析能力。

能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与结论,对复杂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全景式的社会互动发展做出深刻而正确的分析。

三、课程教学重、难点通过课程教学和历史论证,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中国人民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历史和中国人民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三民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政党,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西方式的三权分立制度,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西方式的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也随之出台。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下面将对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

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事件。

二、课程设置1. 第一部分:我国近现代史的演变本部分主要介绍我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时间线、政治制度的变迁和我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

2. 第二部分:近代我国的改革与变革本部分主要介绍近代我国的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内容。

3. 第三部分:近代我国的对外关系本部分主要介绍我国近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4. 第四部分:我国近现代史的综合实践本部分主要进行近现代史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使命。

3. 培养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四、教学内容1. 我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和时间线2. 我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变迁3. 我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4. 近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5. 近代我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6. 近代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7. 我国近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国际地位变化五、教学方法教师将采用讲授、讨论、实验、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六、教学评价教师将通过考试、作业、实践活动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涵盖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变革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2.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3. 培养分析和评价中国近现代史的能力;4.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研究意识;三、教学内容1. 中国近代史的起源和背景:包括清朝的衰落和外国入侵;2. 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国内政治的变化;4. 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崛起;5.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6. 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的经济改革;7.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教师通过讲授基本知识、阐述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脉络和重要影响;2. 分组研究:学生分组研究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并提交研究报告;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参与度、讨论质量和作业完成情况;2. 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50%):考察学生对整个近现代史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1. 主教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

2. 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百年史》;- 《近代中国外交史》。

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5周,每周3个课时,按照以下进度进行教学:第1周:中国近代史的起源和背景;第2周: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第3周:建立中华民国和国内政治的变化;第4周: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崛起;第5周: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第6周: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的经济改革;第7周: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第8周:复习;第9周:期中考试;第10周: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第11周: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论和实践;第12周:中国近现代史的国际影响;第13周:中国近现代史的评价和展望;第14周:复习;第15周:期末考试。

近代史实践教学大纲(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

(2)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较深入的理解。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视和平、追求进步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近代史背景及特点(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和特点(2)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背景及影响2. 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2)太平天国运动(3)洋务运动(4)戊戌变法(5)义和团运动(6)辛亥革命(7)五四运动(8)抗日战争(9)解放战争3. 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人物(1)林则徐、魏源、严复等思想家(2)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代表人物(3)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代表人物(4)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革命派代表人物(5)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4. 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1)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演变(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近代文学、艺术、哲学的兴起(4)新文化运动5.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1)农业、手工业的变革(2)城市化的进程(3)教育、卫生、交通等领域的改革(4)社会风俗的变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观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分析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5.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四、实践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感受历史氛围,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doc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doc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2005年制定,2005年修订)一、课程代码:12110205二、CHINA MODLE HISTRUY三、专业必修课四、先修课程:五、学分:5学分六、学时:72学时七、课程概述:本课程时间跨度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主要内容包括: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外国侵略的加深;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势。

这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苦难史、抗争史、探索史,可以划分为反帝、反封建和近代化三条主要线索。

八、教学目的:九、教学方法:十、实验:H^一、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学要求:教学目的:①阐明鸭片战争是英国蓄意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②阐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即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总结历史教训: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

主要教学内容: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资本主义英国对抗封建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战争的导火线是中国销毀英商走私的大量鸦片。

中国导民英勇抗击了来犯的侵略者,但封建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的落后,加上统治者的昏庸愚味,终使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教学重点难点: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时安排:12学时。

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布置课外作业。

教学内容:第二章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的:①阐明太平天国家民运动发生发展和最后失败的历史。

分析这次运动所具有的新时代的特点和旧时代的烙卬,充分肯定它的历史意义。

②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领导集团必须保持清正廉法同心同德;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完成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任务的领导阶级。

③阐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战争的结果,乂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反民地半封建代乂深一步。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向学生讲授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中国历史,除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外,还兼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使其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掌握中国近代历史的面貌。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认清中国的国情及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重大的历史事件与重要的历史人物;领悟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过程”和“帝国主义反对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的论断;掌握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和发展资本主义、实现中国近代化这一基本线索的主要内容及其两个方而的内在联系与不可分割性;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将历史知识中的有益成分作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镜鉴。

教学内容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分期、基本线索、内容特点和目前的研究概况等基本问题,明确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总体认识。

内容要点:一、中国近代社会的断限和社会属性1、断限:1840――1949年(1)上限:介绍史学争鸣国外学者的观点;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2)下限2、社会属性“近代”的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1、变化非常剧烈2、变化非常复杂三、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和发展线索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2、发展线索四、学习中国近代史的现实意义五、中国近代史主要著作介绍第一讲近代史上帝国主义的侵华问题第一章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节鸦片战争(6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其影响意义;林则徐禁烟抗英斗争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一基本问题。

内容要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战前中国的衰落: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全面落后。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中国近代史》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历史学教育4、课程地位:专业主干课程5、总学时:546、总学分:37、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二、课程目标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初步学会历史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以后教学工作或其他工作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清政府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经过;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的影响,战后中国社会变化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清朝统治的衰落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第二节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一、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二、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三、战争的三个阶段四、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第三节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一、社会经济的变化二、思想与学风的转变。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9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掌握《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天京事变及其影响,《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第一节太平天国起义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第二节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一、《天朝田亩制度》二、各项制度和措施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二、英法侵略战争的再起和《北京条约》第四节辛酉政变及其以后的政治格局一、辛酉政变二、变后的政治格局第五节太平天国后期及其失败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二、《资政新篇》的提出三、太平天国的失败第三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特征,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教学大纲一、《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230022(二)课程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三)开课对象:历史教育专科班(四)课程性质:历史教育选修中国社会近代史是历史教育专业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的目让学生从社会构成、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变迁的角度来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揭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规律。

(五)教学目的通过近代中国社会构成、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变迁的考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种变迁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和科研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国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社会生活、家族观念、民族心理的变化、政党政治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讲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 3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讲教学内容实验/实践合计授绪论(略) 1 1 第一讲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 3 3 第二讲中国近代的流民问题 4 4 第三讲中国近代社会中的农民问题 5 5 第四讲传统绅士集团在近代社会的转型与影响 4 4 第五讲教案与中国近代社会 4 4 第六讲民国初年生活观念和习俗的变迁 6 6 第七讲家族观念在近代社会的变迁 4 4 第八讲中国近代社会的土匪 5 5 第九讲毒品与近代中国 2 2 第十讲军阀与近代中国 4 4 第十一讲从盲目到理性:中华民族心理在近代的嬗变 5 5 第十二讲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3 3 第十三讲近代政党政治的发轫与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2 2 第十四讲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2 2合计 54 54(八)教学方式1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91004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学分学时:5学分85学时开课单位: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撰稿人:刘志琴崔军锋审核人:2015年5月20日制(修)订《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程)◆课程编号:191004◆课程英文名称: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学分/学时:5学分/85学时◆课程类型:☐通识通修课程☐通识通选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科(跨学科)选修课程☐专业发展核心课程☐专业发展拓展课程☐集中实践课程◆适用专业(专业类):历史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属必修课程,是历史专业的主干基础课。

本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以鸦片战争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时间段,1840-1919年)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该课程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了解国史、国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懂得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掌握学习近代史学研究的初步理论和方法,学会将所学的近代史学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分析、研究。

(二)教学目标通过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要达到如下目的:1.学生通过听课、阅读教材、参考书及有关原始资料,能较牢固地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论述,使他们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

3.通过到较固定的参观、实习基地去进行参观实习和社会调查,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实践经验和基本技能。

4.通过这门课的教学,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和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本课程系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以课堂讲授、讨论与课外拓展教学相结合,课程以讲授为主,以近代史知识中的关键点与历史事件为经维,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术前沿,针对学术热点问题深入讨论探索,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运用史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分组讨论、读书报告、前沿讲座、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扩展阅读,提高问题意识,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夯实课程基本知识,开阔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

(二)教学难点1. 相关知识点的解析,如近代重大历史事件与中国社会的影响变迁。

2. 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分析方法,让学生通过运用个案分析,突出以个案“特色”考察宏观格局。

3.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运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教会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方学者在学术上的相合与分歧,正确地看待世界视野下近代中国的变革。

四、学时分配计划(一)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二)非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及学时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1、《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定价:62元,书号:ISBN:978-7-04-036274-9(二)教学参考书资料书类2、中国史学会编辑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包括《鸦片战争》(六册)、《太平天国》(八册)、《第二次鸦片战争》(六册)、《洋务运动》(八册)、《中法战争》(七册)、《中日战争》(七册)、《戊戌变法》(四册)、《辛亥革命》(八册)、《北洋军阀》(六册)。

通史专史类3、《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刘广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4、《中国近代通史》(1-6卷),张海鹏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7、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1600-2000》,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8、张昭军、孙燕京主编:《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华书局,20129、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1、(日)川岛真:《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3、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增订本),三联书店,201214、吴义雄:《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915、吴义雄:《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6、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200517、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8、夏笠:《第二次鸦片战争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9、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三联书店,201120、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21、(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2、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岳麓书社,200023、邵循正:《中法越南关系始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4、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25、《甲午战争史》,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26、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27、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8、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三联书店,200929、茅海建:《戊戌变法史实考》,三联书店,200530、茅海建:《戊戌变法史实考二集》,三联书店,201131、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33、(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4、(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5、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36、(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37、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8、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739、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740、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741、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842、(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43、(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4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45、(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论文集类46、郭双林、王继添:《中国近代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工具书类47、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48、曾业英主编:《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49、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译室:《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50、黄光域:《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论文类阅读《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香港《近代中国研究》、美国Modern China等学术刊物发表的相关论文。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类型】☑考试☐考查【考核方式】☐开卷(Open-Book)☑闭卷(Close-Book)☐项目报告/论文其它:(填写具体考核方式)【成绩评定】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七、课程内容概述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讲述中国近代史教学的意义,让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增强学生对中国近代基本国情的总体认识。

(二)知识点提示主要知识点: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分期、线索、特点;研究概况、学习方法、意义。

重点和难点: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分期和基本线索。

(三)教学内容1、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和分期问题;2、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3、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概况;4、中国近代史的特点;5、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6、中国近代史主要著作介绍。

(四)思考题1、中国近代史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和基本线索。

3、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主要论著、资料和工具书。

4、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方法问题。

第二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教学要求讲授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社会影响,让学生掌握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二)知识点提示主要知识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战后十年的中国社会变化。

重点和难点: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总结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三)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清朝的衰落(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2、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1)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林则徐禁烟的做法是否过激?林则徐神话的诞生(2)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3)战争的三个阶段A、如何评价鸦片战争中的汉奸、奸细问题?第五纵队。

B、两次鸦片战争中的舟山问题。

(4)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A、清军失败原因探析(军事制度)B、战争前中国的衰落问题落后就要挨打?C、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而未吸取教训的原因清廷羁弥外人的方式琦善、耆英3、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1)社会经济的变化近代来华的外国传教士,通事、广东英语的出现中国开门(2)思想和学风的转变(四)思考题1、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2、林则徐禁烟的做法是否过激?林则徐神话的诞生3、如何评价鸦片战争中的汉奸、奸细问题?第五纵队4、两次鸦片战争中的舟山问题5、清军失败原因探析(军事制度)战争前中国的衰落问题落后就要挨打?6、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而未吸取教训的原因清廷羁弥外人的方式琦善、耆英7、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必读书目: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2.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第四章“广州贸易和鸦片战争”及第五章“条约制度的形成”。

第三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着重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社会背景;洪秀全的思想和拜上帝教;太平天国的各项制度和政策;天京变乱及太平天国失败;太平天国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湘淮军的崛起和特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