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实录_《匆匆》教学实录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匆匆》教学实录 (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匆匆》教学实录 (1)](https://img.taocdn.com/s3/m/abf0fe114b73f242336c5fc2.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匆匆》教学实录 (1)《匆匆》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师:你们看到我,对我有什么感觉?生:似曾相似师:你觉得你对我有似曾相似的感觉吗?生:我觉得您很慈祥。
师:你别惹我生气。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师:刚才可能向老师到班上向你们说了一些我做的错事,是吗?见到了现在有些失望了是吧?生:没有师:知道我姓什么吗?生(齐答):“支”。
师:向老师说你们猜了半天,但不知道是哪个“支”?生(齐答):是。
师:举起写字的右手,跟着我写“一横,交叉一竖,然后底下又一次的‘又’。
”(生举右手跟老师一起写)师:知道了没有。
生(齐答):知道了师:叫我一声:——生(齐呼):支老师好师:非常好,不但带上支老师,而且还带上一个好。
有一次我讲课,我也是这样(用手书写支),他们就叫我“支——”。
(生笑)师:你们比他们强多了,是吧。
上课害怕不害怕?生(高声齐答):不害怕!师:后面有那么多老师都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你们不害怕吗?生(齐答):不害怕!师:我可比不了你们,我还真有点害怕。
可能你们面朝这边,看不见老师们,老师们的眼睛瞪得有多大,目露凶光,你们也看不见,可能瞪着我呢?我比你们害怕,听我说话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是吧?真的,真的有点害怕,心跳得挺厉害。
你起来(一生站起)你代表大家拿手来摸摸我的心跳得厉害不?(让生摸自己右边)生:老师,摸错了,应该摸这边(众笑)师:这说明我怎么样了?生:太害怕了。
师:太害怕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心在哪边跳,到处都在跳,不害怕,咱们就可以上课了,是吧,知道上什么课吗?生(齐答):知道师:一起说——生(齐答):匆匆师:这名挺怪是吧,(生点头)想不想看我写字?生(齐答):想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勿”字。
师:对不对?生(齐答):不对师:这个字念什么?生(齐答):“wu”师:请组词生:这个字可以组“勿忘我”。
师:什么叫“勿忘我”?生:就是不要忘记我,请不要忘记我。
师:那么你的意识“勿”就是“不要”的意思,是吗?对不对?(生点头)师:“勿”就是“不要”的意思,“勿忘我”就是“不要忘记我”是吗?生(齐答):是师:噢,好像你把我教懂了,还能组词吗?师:你来生:我觉得这个词还可以组“切勿”。
《匆匆》教学实录_《匆匆》教学实录
![《匆匆》教学实录_《匆匆》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0b25ca330b1c59eef8c7b45d.png)
《匆匆》教学实录一、引出时光匆匆的话题师:昨天──4月2日是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二百周年。
我相信现在没读过安徒生童话的孩子可能不多了。
你读过什么?生:《卖火柴的小女孩》生:《野天鹅》、《皇帝的新装》。
师:直到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孩子,依然从他的童话之中汲取着营养,获得了快乐。
但他的童话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少他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时光匆匆这个话题,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
(教师板书课题:勿勿)学生看着板书,疑惑。
师:有的同学眉头皱起来了。
生:少了“点”!师:很好,你们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字的错误:少了“点”。
(教师纠正板书中的错误)“勿”加上点就是“匆”。
“勿”在哪里见过?生:请勿吸烟。
师:“请勿吸烟”是什么意思?生:请不要吸烟。
师:什么是匆匆?生:很着急。
师:很着急,急急忙忙的样子就叫“匆匆”。
通过你们对课文的匆匆一撇,知道文章讲的是什么匆匆?生:时光匆匆。
师:很好!我们今天就来探讨时光匆匆这个话题。
听闫老师朗读课文,注意感受文字的节奏,感受文字本身的情感。
二、多种方式熟读课文,为感悟、品评做准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朗诵完毕,学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其实,闫老师真的不敢独占这掌声,因为我知道,文字本身的魅力已经把我们深深地折服。
这篇文章后面有发表的时间,1922年,离现在大约有83年了。
年代比较久远了,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比较难读的地方呢?大家读一读自己感觉难读的句子。
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生:“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该生读得很好,学生中响起掌声。
)师:她不仅读流利了,而且读得很有感情!生:“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师:有两个地方需要纠正一下,听出来了吗?生:“他便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跨过”读成了“他伶伶俐俐的从我身边跨过”。
生:“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这里他把“旋转(zhuàn)”读成了“旋转(zhuǎn)”。
匆匆教学实录及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实录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7d541ea21614791711284a.png)
《匆匆》教学实录及评析(何捷黄国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语文素养为魂——《匆匆》教学实录及评析一、解题导入师:(板书课题)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叫《匆匆》,注意写的时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记了中间这个长点,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师: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匆匆呢?生:讲的是时间在匆匆流逝。
师:你说得真好,小时候你们就知道,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哪一个作者能够把它定格在文字中?生:朱自清。
师:关于他,能简单地说一句话吗?(生用简短的话说朱自清的简介)师:来,请看大屏幕,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语言简练,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典范。
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
咱们今天学习的也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板书:散文。
)师:著名作家余秋雨说什么是散文呢?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悄然对话与共同的思考(板书:对话,思考)。
那么,既然是与作者对话,就让我们先来倾听吧(板书:倾听)。
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著名艺术家孙道临朗诵的《匆匆》,注意听要求,大家拿起笔,一边听一边做记号,在凡是能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记号。
看看谁最善于倾听。
(播放朗诵音频)点评:面对五年级的学生,面对学生第一次接触“大家”散文,怎么把学生“带到高速路入口”,让学生自己在“高速路”上奔驰?何老师牢牢把握“方向盘”——读书、有思考地读书,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几个来回”,在简洁的入题、了解作者之后,拎出“散文”、提出“对话”、要求“倾听”和“思考”,可谓独出心裁。
二、从文体特征入手,整体把握师:老师刚才看了一下,我们五年级的孩子真善于倾听,每个孩子几乎都在课本上做满了记号,交流一下。
生:我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燕子去了……”这句话小感受到。
作者用排比的手法告诉我们时间过得很快。
师:还有哪些地方?一个标点、—个词、一句话、一段话都可以。
生:“吃饭的时候……过去。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中体会到。
六下《匆匆》教学实录及反思
![六下《匆匆》教学实录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8e328b2c77da26925c5b037.png)
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实录及反思【教学实录】师: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
”大家猜猜,高尔基说的是什么?生:时间。
师:对。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围绕时间这个主题,写下来大量的诗词歌赋,留下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表达了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
一边听,一边想,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钢琴曲《眼泪》缓缓响起。
)师:谁来谈谈,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生: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很宝贵。
师:你的感受很深刻。
生:时间一去不复返。
(师板书:一去不复返。
)生:时间过的很快。
师:从第四自然段中找一个词,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生:逃去如飞。
(师板书:逃去如飞)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现在,请大家赶紧读一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你是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逃去如飞的,一去不返的。
(许文胜自由读书,批注,思考。
)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逃去如飞、来去匆匆的?生: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
)师: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中感受到日子过得很快的?生:跨、飞、溜、闪、伶伶俐俐地。
(生齐读词语)师:读这些词语,让你感觉时间就像什么?生:像流水。
师:悄然无息。
生:像风师:你的想象很独特。
生:像影子。
师:你的想象很有诗意。
生:像天边的飞鸟。
师:有意思!我的感觉啊,你看它会跨会飞,伶伶俐俐地,真像个可爱的小精灵。
谁来读读这段话?(生读)师:先打断你一下。
你感受作者的时间流逝没有?生:感受到了。
师:那么请你顺着作者的思路,模仿者说两句。
(生做难状)师:谁帮帮她?生:踢球的时候,日子从脚下飞去了。
师:说得好。
谁再来?生:打哈欠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溜走了。
生: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荧屏前闪过了。
师:散步的时候——生:日子从脚边溜去了。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076c69d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1.png)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匆匆》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1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描述一个事物,说它“是世界上最多的,又是最少的;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是最不被人重视的,又是最令人惋惜的。
没有了它什么也做不成。
”你知道他描述的是什么吗?生:时间。
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纷纷写出自己对时间的感悟,咱们今天就先来欣赏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吧。
看老师写课题。
大家注意“匆”字最后一笔的点不要掉了。
没有这一点是什么字呢?生:勿。
师:能组个词吗?生:勿庸置疑、请勿吐痰、请勿踩草……师:注意加上了这一笔点,它就变成了“匆”,你们瞧,咱们汉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呀。
好,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匆匆。
师:平舌音读准了。
读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生1:读到这两个字,我仿佛看到了一大早,大人们急匆匆地赶着上班,我们学生拿着早点赶着上学的情景。
生2: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人们急急忙忙赶车的画面。
生3:我看到是妈妈傍晚赶着买菜、做饭时的样子。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阅读时,不管是一段话还是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都能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画面,这样读书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刚才大家想到的是人们急急忙忙,行色匆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那么,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时间的匆匆跃然纸上的呢?咱们来打开书,认真地读课文。
点评:在课堂上注重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和阅读习惯的指导,在教学中找到契机就渗透,学生的习惯也就日积月累的形成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这一遍读课文,要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
如果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有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生读课文,按要求学习。
(教师巡视辅导、评价。
)师:大家预习时读了课文,现在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感受想说说了,但我觉得读得还不够,我们还得用心去与对话,咱们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懂了的地方快一点读过,不懂的地方再多琢磨琢磨。
《匆匆》教学实录薛法根5篇
![《匆匆》教学实录薛法根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f7c125f90f76c661371afd.png)
《匆匆》教学实录薛法根5篇《匆匆》是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结构精巧,层次清晰,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紧扣“匆匆”二字,以下是整理的匆匆教学实录,供您阅读,参考。
匆匆教学实录1师:同学们可能都不认识我,我姓薛。
有同学姓这个姓吗?(无人举手)这个姓很少,所以很珍贵。
(生笑。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读题──生:齐读课题。
师:预习过课文吗?你在预习过程中都预习了什么?生:我把课文读了三遍。
师:你很自觉,没有要求,你能自觉地读3遍。
不错。
生:我先看了预习提示,然后根据预习提示中的问题,去读课文。
师:能够根据预习提示有针对性地预习,很好。
生: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都想好了。
师:(笑)了不起,答案都想好了,能透露一个给我吗?(生笑。
)生:不能。
师:还保密呢!你能带着思考进入课堂,收获就要比一般同学多。
生:我借助工字典解决了预习中不认识的问题。
师:能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这是会学习的同学。
生:我边读边想有什么问题,想了每一段的段意思。
师:一边读一边想,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师:好像还有很多同学搜集了许多名人名言,是你吧。
生:高尔基曾说了一句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师:这句话记得吗?能背出来吗?生:“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师:小结:大部分同学都认真读了课文,有的根据预习提示进行有针对性地预习;有的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的借助工具书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这些都是你们在预习时自觉做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坚持这个习惯,你必定受益终生。
师:课文读了三遍的同学请举手。
(生全部举手。
)师:读了三遍以上的请举手。
(生无一人举手。
)师:(笑)你们都统一要求读三遍啊?师:读得怎么样,你来选择其中一段读,我们看看你读得三遍与他人读得三遍有什么不同。
师:你来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很流利。
这第二个句子很长,“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得很流利,不错。
《匆匆》课堂实录1
![《匆匆》课堂实录1](https://img.taocdn.com/s3/m/0790cb6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0.png)
《匆匆》课堂实录师: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朱自清的《匆匆》(板书: 匆匆)。
这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 放到五年级来学, 相信我们的同学表现一定非常出色, 有信心吗?生: 有(响亮整齐)!师:好, 老师相信你们!(出示配乐图片)1922年的春天, 朱自清先生站在窗前, 望着窗外美丽的景色, 陷入了深深地思索: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 聪明的, 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同学们, 你觉得作者当时对时间一去不复返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生: 作者觉得很可惜、很留恋生: 我觉得还有些依依不舍生: 作者有些悲伤生: 作者也有点着急师: 那好, 我们就带着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伤感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吧!生:(朗读课文)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 聪明的, 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师:我们知道时间看不见, 摸不着, 但是朱自清先生却用生动的笔触形象地写出了时间, 请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看看哪句话写出了时间, 并用笔画出来。
师: 我们班学生读书的速度真快呀!谁来说说?生: 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 有不同的意见吗?请你说。
生: 我也找到了。
他还把时间比作一滴水, 滴在大海里就找不着了。
风还能感受得到。
师:你也找到了相同的一句话, 是吗?(出示PPT)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在默默里算着……(生读)师: 你们读得很入情, 很入境。
你们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把时间写具体的?生: 用了比喻的手法。
师: 把什么比作什么?生: 把时间比作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师: 把多少时间比作一滴水?生: 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师: 比作哪里的一滴水?生: 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师: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词(生读)师: 你感受到了什么?生: 我感受到时间过得非常快生: 我感受到时间的飞逝生: 我感受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师:给他掌声。
匆匆教学实录(精选5篇)
![匆匆教学实录(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38853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c.png)
匆匆教学实录(精选5篇)匆匆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时间的逝去感到无奈、惋惜和不甘虚度此生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作者用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不甘心虚度年华的思想感情。
品味、积累语言。
2、难点:作者怎么至于为时间的流逝“头涔涔而泪潸潸呢?”【教学准备】1、预习: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查阅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描述一个事物,说它“是世界上最多的,又是最少的;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是最不被人重视的,又是最令人惋惜的。
没有了它什么也做不成。
”你知道他描述的是什么吗?生:时间。
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纷纷写出自己对时间的感悟,咱们今天就先来欣赏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吧。
看老师写课题。
大家注意“匆”字最后一笔的点不要掉了。
没有这一点是什么字呢?生:勿。
师:能组个词吗?生:勿庸置疑、请勿吐痰、请勿踩草……师:注意加上了这一笔点,它就变成了“匆”,你们瞧,咱们汉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呀。
好,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匆匆。
师:平舌音读准了。
读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生1:读到这两个字,我仿佛看到了一大早,大人们急匆匆地赶着上班,我们学生拿着早点赶着上学的情景。
生2: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人们急急忙忙赶车的画面。
生3:我看到是妈妈傍晚赶着买菜、做饭时的样子。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阅读时,不管是一段话还是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都能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画面,这样读书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刚才大家想到的是人们急急忙忙,行色匆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语文课文《匆匆》课堂教学实录
![语文课文《匆匆》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74c1335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a.png)
语文课文《匆匆》课堂教学实录语文课文《匆匆》课堂教学实录《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6课。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课文《匆匆》课堂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课文《匆匆》课堂教学实录篇1一、师生谈话,揭示课题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文思横溢的作家,他就是———生:齐说朱自清先生。
师:对了,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一生的作品语言洗练,文笔秀丽,感情真切。
今天,让我们再来拜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板书:匆匆朱自清)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师:同学们上节课都进行了充沛地朗读,谁有信心读好课文?生:(纷纷举手)一位男生站起来读课文。
(配上音乐)师:你动情地朗读仿佛把我们带入那飞逝的岁月中。
师:请同学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并谈谈听了这篇散文,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生甲:读完课文后我最深的感受是觉得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我们要珍惜时间。
生乙:我觉得作者感到时间每天都从身边匆匆过去有些后悔。
……师:太好了,你们读书很深入,继续努力。
三、明确目标,感悟语言上节课大家都画下含义深刻的和自身喜欢的句子,交流了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读作者的语言,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的来去匆匆。
大家打开书在小组里再重点读读说说那些喜欢的句子,初步领悟作者是怎样写的。
生:分组读句子并说一说。
(师巡视)师:我们开始汇报,生甲:我喜欢的是第二自然段中的这段话:“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从我手里溜去;像针尖……我不由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生读句子,屏幕出示这段话。
)生甲: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时间的样子写具体。
师:大家看作者就是这样把原本无形的时间写得有形了。
生乙:我还从“溜”字可以看出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走得无影无踪。
师:你真会学习。
你看仅一个“溜”字就写出了时间就这样的悄无声息不知不觉地去了,让我们感伤,让我们考虑。
生丙:我从这句话读懂了作者非常惋惜,非常感慨。
《匆匆》教学实录
![《匆匆》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1125d65455270722192ef761.png)
《匆匆》教学实录以下是关于《匆匆》教学实录,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匆匆,太匆匆——《匆匆》教学实录作者/薛法根一师:课文中的生字词都认识了吗?生:认识了。
师:(板书:息)认识吗?生:不认识。
师:一般人都不认识。
(众笑)这是一个古体形声字,念cong,“息”的本义是“窗”,古时候的窗有一格一格的小格子。
“患”又表示一个人的心情就像窗子上的小格子一样多,一样乱,有心神不定、匆忙的意思。
师:(板书:忽)念什么?生:cong。
师:聪明!这两个都是“匆”的古体字,(板书:匆)表示什么意思呢?生:表示“匆忙”的意思。
师:(板书:匆匆)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个叠词。
师:对!这是一个叠词。
生:很匆忙的意思。
师:“匆”表示匆忙,“匆匆”是非常匆忙。
意思有差别,读的时候节奏也不一样。
生:(齐读)匆匆。
师:我们汉语当中有很多叠词,读起来非常优美,很有节奏的美感。
课文中有吗?生:头涔涔,泪潸潸。
师:“涔”和“潸”分别是什么意思?生:“涔”的意思是流汗;“潸”的意思是流泪。
师:如果我说“头上流汗,眼里流泪”,美吗?生:不美。
师:头涔涔,泪潸潸,美吗?生:美!师:因为有了节奏感。
还有其他的叠词吗?生:“斜斜”,还有“茫茫然”。
师:如果我说“斜的太阳”,美吗?(生齐答:不美。
)斜斜的太阳呢?(生齐答:美。
)生:还有“赤裸裸”。
师:“赤裸”优雅吗?(生大笑)“赤裸裸”呢?(生又笑)·“裸”也要“裸”得优雅一点。
生:轻轻,悄悄。
师:你念得不够“轻”,不够“悄”。
生:(轻柔地读)轻轻,悄悄。
师:太阳挪移的时候轻轻的,悄悄的,让人仿佛看到了他的——生:样子,姿态。
师:仿佛听到他挪移的——生:声音。
师:把“姿态,声音”两个词写下来。
你看,叠词不但让我们看到太阳挪移的姿态,还仿佛让我们听到了他挪移的脚步声。
还有其他词吗?生:伶伶俐俐。
生:还有个“白白”。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师:不用叠词的话怎么说?生:为什么偏要白走这一遭啊?师:有什么不一样呢?生:感情不一样。
人教版五下《匆匆》教学实录
![人教版五下《匆匆》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534d267c561252d380eb6ebe.png)
2.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板书:一去不复返?)
3.师:这个句子还出现在别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它还出现在结尾。(生读句子。)
4..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1:前后照应。
《匆匆》教学实录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
生2:说明作者一直在考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5.师:对,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学习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碰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汇报交流难理解的句子或词语。)
6.师: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学生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有关片段和句子,8.教师引:还有别的句子写到时间是如何匆匆而过的吗?
四、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语言
1、师: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1
句子1: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7.教师范读:是啊,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了,想到这些,作者心里好受吗?现在,请同学们给老师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我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读后评议:老师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12e7e49f84868762caaed5b3.png)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实录一、教材分析《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作者朱自清是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的大家。
文章开篇寄兴于燕去燕来、草木枯荣这些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引发出作者本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求索。
全篇文字清隽洗练、思路缜密、情景交融、表达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内涵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感悟生活和表达感悟的方法,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应有效利用课文的有利资源,充分体现单元的学习重点。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尝试自读自悟,但由于朱自清的文章写作年代较早,一些句子含义深刻、句式独特,学生第一次接触,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阅读实践,在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在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1.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语言,并尝试表达。
3.体会作者对时间的逝去感到无奈、惋惜和不甘虚度此生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按大赛组委会统一要求,学生准备如下:1.读读课文,查找并筛选相关资料。
2.借助课后思考题或阅读提示把握课文大意。
3.针对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拟定问题。
教师准备:1.摸清文脉,细读文本。
2.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
3.设计教学环节。
教具准备:幻灯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1.揭题。
(1)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正确,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围绕文题谈话,学生交流自己对文题的理解。
教师了解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把握情况。
2.初步了解作者,为阅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1)学生谈谈预习中对作者朱自清的了解。
(2)出示幻灯: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清华大学教授。
他的散文语言精炼、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
《匆匆》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匆匆》特级教师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90fc92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9.png)
《匆匆》特级教师教学实录《匆匆》特级教师教学实录《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匆匆》特级教师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匆匆》特级教师教学实录篇1一、交流导入,自然揭题:师:同学们,想要回答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有些胆怯,但也有一部分人跃跃欲试。
)你来,请你读一读课文的题目。
生读。
师:谁还要回答?这回可没有那么简单,请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学生齐读课题:匆匆。
师:“匆匆”是什么意思?生:匆匆指忙碌。
生:匆匆指很快的意思。
师:你说快,那刘翔跑步是世界冠军,那叫快了吧,他也叫匆匆?(全场发出一阵大笑。
)生:匆匆指急急忙忙。
师:匆匆是一篇散文,你们知道什么叫散文吗?生:散文就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师:这可不大好理解。
生:散文是富有韵味,发自内心,一种文体。
师:你读了散文没有?它说了一个故事吗?(不是。
)它写了什么?可真有些奇怪了,它在写什么呢?它是作者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内心的感受。
(支老师在幽默风趣的问答中,既为学生在一千多名老师听课的大礼堂内消除了心中的紧张感,又让学生懂得了什么叫做散文,为下面老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初读课文,读通全文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
)师:谁想站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在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纷纷举手。
)师:读得很好,很有自信心,认为自己在全班读得最好的请举手。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推荐一位读得比你好的同学。
学生推荐读。
师:请你推荐一位你们班最胆小的,平时读书最不好的同学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学生推荐。
师:敢读吗?你怪他推荐你吗?学生摇头示意。
生读。
师:读得真好,可见大家都很会读书,我们大家一起读,你读到可能一句,可能半句。
全班合作读,教师随意抽读,有的只读半句,有的只读一句,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师:(问一学生)你觉得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读得不好。
《匆匆》教学实录
![《匆匆》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07f23919be23482fb4da4c6b.png)
《匆匆》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
课前我请大家了解了解朱自清先生,做到了吗?生:做到了。
师:怎么样?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生:据我所知朱自清在清华园里写了非常有名的《荷塘月色》师:嗯,写了《荷塘月色》,非常有名的散文,还有什么呢?生:我通过查资料知道他不仅是散文家,还是杂文家,写了很多杂文。
……师:朱自清先生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尤其他的散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篇散文《匆匆》,我们把课文读一遍,注意把拼音读准,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开始吧。
生读课文(师板书:匆匆)出示词语: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头涔涔泪潸潸师:这些词语离开拼音以后你还认识吗?读词语。
师:这些词语你理解了哪一个词语。
生:我知道泪潸潸是泪流满面的意思。
生:我知道头涔涔是满头大汗的意思。
生:我知道徘徊是走来走去的时候。
师:我们在什么时候徘徊?生:犹豫的时候,没事干的时候。
生:无助的时候。
生:思考问题的时候。
生:我们在等待和寂寞的时候徘徊。
师:还理解了哪些词。
生:我理解了伶伶俐俐。
就是机灵,灵活。
师:什么灵巧?生:动作灵巧。
师:对了,动作非常得快,非常灵巧。
赤裸裸知道什么意思吗?生:就是光溜溜的。
师:好,我们再读一遍。
生读词语。
师:读了匆匆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呢?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我们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好,让我们再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画一画,一会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默读课文。
师:来,我们交流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时间飞逝,我们应该珍惜,在比较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一些成绩。
师:对,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还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
生:我明白光阴似荐,我们应该抓住有限的时间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师:哎哟,我感觉你是一个非常高尚的同学,真好,请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匆匆》教学实录一、引出时光匆匆的话题师:昨天──4月2日是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二百周年。
我相信现在没读过安徒生童话的孩子可能不多了。
你读过什么?生:《卖火柴的小女孩》生:《野天鹅》、《皇帝的新装》。
师:直到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孩子,依然从他的童话之中汲取着营养,获得了快乐。
但他的童话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少他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时光匆匆这个话题,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
(教师板书课题:勿勿)学生看着板书,疑惑。
师:有的同学眉头皱起来了。
生:少了“点”!师:很好,你们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字的错误:少了“点”。
(教师纠正板书中的错误)“勿”加上点就是“匆”。
“勿”在哪里见过?生:请勿吸烟。
师:“请勿吸烟”是什么意思?生:请不要吸烟。
师:什么是匆匆?生:很着急。
师:很着急,急急忙忙的样子就叫“匆匆”。
通过你们对课文的匆匆一撇,知道文章讲的是什么匆匆?生:时光匆匆。
师:很好!我们今天就来探讨时光匆匆这个话题。
听闫老师朗读课文,注意感受文字的节奏,感受文字本身的情感。
二、多种方式熟读课文,为感悟、品评做准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朗诵完毕,学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其实,闫老师真的不敢独占这掌声,因为我知道,文字本身的魅力已经把我们深深地折服。
这篇文章后面有发表的时间,1922年,离现在大约有83年了。
年代比较久远了,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比较难读的地方呢?大家读一读自己感觉难读的句子。
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生:“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该生读得很好,学生中响起掌声。
)师:她不仅读流利了,而且读得很有感情!生:“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师:有两个地方需要纠正一下,听出来了吗?生:“他便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跨过”读成了“他伶伶俐俐的从我身边跨过”。
生:“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这里他把“旋转(zhuàn)”读成了“旋转(zhuǎn)”。
师:听得真认真,这是一个多音字。
什么时候念“转(zhuǎn)”?生:婉转。
生:转身。
生:辗转反侧。
师:在这里读“旋转(zhuàn)”。
还有一个地方也需要注意。
生“新来的日子的影儿”。
师:这个儿化音杭州的同学可能比较难读。
听闫老师示范一遍。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指名读,教师再纠正。
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这一句难读。
生:“你聪明的,告诉我……”师:大家已经把自己觉得难读的段落读通了,读顺了。
有没有非常喜欢的段落?想配乐读吗?音乐起,生配乐读:生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生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生3:“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生4:我也想读第自然段。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三、潜心感悟、品评文本,感受时光匆匆师:刚才我们已经反反复复朗读了课文,把课文读通了,读顺了。
其实,默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现在我们把课文默读一遍,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地读、细细地品,细细地思考?用笔画一画,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都可以。
学生圈画,教师巡视;请学生将画下来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些词语:一去不复返、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轻轻悄悄。
1、从词语生发感受时光匆匆:师:首先看这些词语有没有错误?生摇头。
师:哪几个字写得比较漂亮?生:赤裸裸;轻轻悄悄。
师:现在写一笔好字的人不多了,能写一手好的粉笔字的人就更少了。
你为什么要写这些词语?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谈。
生:这些词都是来形容时间的,作者写了他悲观的一面,这些词语加强了他心头无奈的感觉。
师:你感觉到了他的无奈。
生:我觉得作者不应该掩着面叹息,其实如果抓紧时间的话,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这些词都是形容时间的,虽然时间过得非常快,如果抓紧的话,时间还是能够挤出来的。
师:从这些词你感觉到时间过得快,所以你觉得要抓紧时间。
挑出一个词来,从“逃去如飞”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觉到时间是过得很快的,如果一个人老的时候,他感到后悔的话,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师:时间快得像飞一样,很快人就变老了!生:“逃去如飞“这个词可以体现小的时候如果不努力,老的时候就会后悔,小的时候为什么不抓紧学习,他会非常后悔,非常悲哀,但是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师: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从“一去不复返”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我们得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要让他溜走。
师:你感受到了作者的什么情绪?生:作者觉得以前的日子应该珍惜。
师:以前的日子过去得太快了,一定要珍惜啊!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刚才我们从这些零零碎碎的词语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绪,他惋惜,他无奈,还感觉到他对时光流逝的那一丝焦灼。
这些词语都不是孤立的,请你把这些词语放回到句子中再读一读,感受作者的情绪。
学生把词语放回到句子中再读课文。
2、从句段入手感受时光匆匆:师:作者焦灼、无奈、惋惜,还有一丝痛苦。
所以他不断地反反复复地追问──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请同学们看看课文,能不能发现这些追问在哪几个自然段中比较突出?生: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板块1:感受对时光流逝的追问:精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第一次追问。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段;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刚才发现很多同学都画下了这一段。
说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一段?生:这一段把什么都写活了。
特别是时间,而时间自己也会走,而且他的追问自己先有了回答,有了回答之后他又发现了问题。
第一自然段写得很美,突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别的都会再回来。
师:她感受到了这一段的不同寻常之处。
生:我读过一本书《谁偷了我的奶酪》,里面讲了四个人物,他们的奶酪储藏在一个迷宫里。
有一天他们的奶酪都不见了,他们不去想自己的原因,不去想是不是自己吃掉了,而是去想是不是被人偷走了。
朱自清这篇文章表现的也是这样,其实不是时间不公平,而是自己没有把握好时间,时间自己不会平白无故地逃走的。
师:不管怎样,时间都是在不停地往前走!我非常佩服这个同学,还有同学读过这本书吗? (五六个学生举起了手)这可是一本全球畅销书啊生:在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三个“再”,“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说明了其它东西都可以重新来过,可是时间不好好把握的话,他就会从你的身边悄悄溜走。
我们语文课上也学过一首诗《时光老人》,里面就说了有些游手好闲的人,时间就会从他身边悄悄溜走,如果你把握好时间的话,就会觉得时间是很充实的,不会走得很快。
师:她抓文字抓得多好,她具有多么敏锐的语感!她发现了世间万物──燕子、杨柳、桃花,这些都可以轮回,唯有一样一去不复返,那就是──生:时间!师:燕子去了,还能再来;杨柳枯了,还能再青;桃花谢了,还能再开。
唯有时间一去不复返,那么时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所以作者反反复复在追问啊!再看看第一自然段的后半部分,作者是怎么问的?生:“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师:在这反反复复的追问之中,当他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生:无奈,悲伤欲绝。
师:“悲伤欲绝”太厉害了吧?生:有点后悔。
──如果珍惜时间,可以写出更好的散文供大家阅读。
师:“悲伤欲绝”能换个词吗?生:难过。
师:或者非常痛苦。
生:他还有一点茫茫然的感觉。
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因为时间走得这么快,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挽住时间的脚步呢?师:很茫然,很痛苦,很无奈。
对过去流逝的时光,没有好好把握的时光,他又有些后悔。
当你感受到了这些,请你把你的感受融进去再读一读,再来感受作者的这一份追寻。
学生自由读第这一段。
指名学生读这一段。
师:关于时间永远不会回来,台湾作家林清玄在文章《与时间赛跑》之中,父子俩有这样一番对话。
出示课件;师生对读。
师:请注意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真要透彻地领悟它却不是那么容易。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吧,想一想,去年的你和现在的你一样吗?生:不一样!师:你的什么变了?生:年龄变了。
师:你长大了一岁,更加懂事了。
生:思想变了。
我原来很开心,很快活,很单纯,什么事情都想得很开。
可是现在我无论怎么想也想不开了,再也找不到以前快乐的时光了,现在我很茫然,很难过,我已经和朱自清一样的心情了!(听课教师和学生中响起掌声。
)师:不要痛苦,也不要难过,这是成长必然经过的痛!她成熟了,应该祝贺她才对生:我想问一下闫老师,你这么大有没有对你的年龄变化有想法?(听课教师和学生中响起笑声。
)师:他把问题抛给我了,他抛皮球了!我得实话实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去年相比,我首先觉得自己老了很多,很怕过生日!(学生笑)但这一年也不仅仅是这种痛苦和茫然,我的变化很多,读了更多的书,上了更多的课,有了更多的困惑,也有了更多的收获。
这就是我的变化!那个男同学,我的回答你满意吗?(听课教师和学生中响起笑声。
)生:我觉得我现在对父母有一点烦虽然知道父母是对自己好,但仍然觉得他们唠唠叨叨!师:这个同学说出了大多数同学心里的想法。
她觉得自己和父母有代沟了,所以有时候有点烦。
但有一点需要知道,那就是这点点滴滴的背后都渗透着一个字,那就是──生:爱!师:我很高兴你们感受到了爱!生:去年觉得很多事情很有趣,很好玩,现在看来很无聊,很幼稚,有时候我在想我怎么会那么做呢,怎么像个傻瓜一样呢!(学生和听课教师笑。
)师:你更聪明了,更成熟了,更懂事了!你看,这短短的一年的时间,你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你已经不再是去年的你了。
这就是时光的匆匆啊!这就是时间永远不会回来啊!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触呢?学生再读第一段。
师:刚才很多同学感受到了这一段文字的美,能具体谈谈文字怎么美吗?生:我特别欣赏第一句话。
因为我觉得朱自清写着一句话十分富有诗意,很押韵,而且没有直接的、很白话的把时间去得匆匆直接表现出来,而是从写燕子、杨柳和桃花这些美好的事物表现出来。
师:她感受到了诗的韵味,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觉得读这一段文字有一种像读诗一样的感觉!假如闫老师把这一段文字变一下形式,你就会更感觉这像一首诗了。
出示课件。
师:文字排列的形式变了,是不是更像一首诗?再读一读,感受这诗一样的语言美。
学生深情诵读。
师: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啊!也难怪有很多文学评论家和广大的读者都写下了不少评论的文字来夸赞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想不想看看这些评论?学生自由读这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