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压轴题达标测试综合卷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数学压轴题
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
23y ax ax a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B 在点A 的右侧),点C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C 的纵坐标为-2.
(1)如图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点P 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连接AP ,过点C 作//CD y 轴交AP 于点D ,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CD 的长为m ,求m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E 在DP 上,且ED AD =,点F 的横坐标大于3,连接EF ,BF ,PF ,且EP EF BF ==,过点C 作//CG PF 交DP 于点G ,若728
CG AG =,求点P 的坐标.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90°,AD//BC ,AD=16,BC=21,CD=13.
(1)求直线AD 和BC 之间的距离;
(2)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D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Q 运动到点D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试求当t 为何值时,以P 、Q 、D 、C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 ,使△PQ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矩形ABCD 中,AB =8,BC =12,E 是BC 边的中点,点P 在线段AD 上,过P 作PF ⊥AE 于F ,设PA =x .
(1)求证:△PFA ∽△ABE ;
(2)当点P 在线段AD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实数x ,使得以点P ,F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也与△ABE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探究:当以D 为圆心,DP 为半径的⊙D 与线段AE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请直接写出
DP 满足的条件: .
4.如图1,已知,⊙O 是△ABC 的外接圆,AB=AC=10,BC=12,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H .
(1)求外接圆⊙O 的半径;
(2)如图2,点D 是AH 上(不与点A ,H 重合)的动点,以CD ,C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CDEB ,DE 分别交⊙O 于点N ,交AB 边于点M .
①连接BN ,当BN ⊥DE 时,求AM 的值;
②如图3,延长ED 交AC 于点F ,求证:NM ·NF=AM ·MB ;
③设AM=x ,要使2ND -22DM <0成立,求x 的取值范围.
5.一种实验用轨道弹珠,在轨道上行驶5分钟后离开轨道,第一颗弹珠弹出后其速度1
y (米/分钟)与时间x (分钟)前2分钟满足二次函数21y ax ,后3分钟满足反比例函数
关系,如图,轨道旁边的测速仪测得弹珠1分钟末的速度为2米/分钟.
(1)求第一颗弹珠的速度1y (米/分钟)与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第一颗弹珠弹出1分钟后,弹出第二颗弹珠,第二颗弹珠的运行情况与第一颗相同,直接写出第二颗弹珠的速度2y (米/分钟)与弹出第一颗弹珠后的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两颗弹珠同时在轨道上时,第____分钟末两颗弹珠的速度相差最大,最大相差______;
(4)判断当两颗弹珠同时在轨道上时,是否存在某时刻速度相同?请说明理由,并指出可以通过解哪个方程求出这一时刻.
6.如图,在等边ABC ∆中,延长AB 至点D ,延长AC 交BD 的中垂线于点E ,连接BE ,DE .
(1)如图1,若310DE =,23BC =,求CE 的长;
(2)如图2,连接CD 交BE 于点M ,在CE 上取一点F ,连接DF 交BE 于点N ,且DF CD =,求证:12
AB EF =;
(3)在(2)的条件下,若45AED ∠=︒直接写出线段BD ,EF ,ED 的等量关系
7.问题提出
(1)如图①,在ABC 中,2,6,135AB AC BAC ==∠=,求ABC 的面积.
问题探究
(2)如图②,半圆O 的直径10AB =,C 是半圆AB 的中点,点D 在BC 上,且2CD BD =,点P 是AB 上的动点,试求PC PD +的最小值.
问题解决
(3)如图③,扇形AOB 的半径为20,45AOB ∠=在AB 选点P ,在边OA 上选点E ,在边OB 上选点F ,求PE EF FP ++的长度的最小值.
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DC=8,现将四边形BEGC 沿折痕EG(G ,E 分别在DC ,AB 边上)折叠,其顶点B ,C 分别落在边AD 上和边DC 的上部,其对应点设为F ,N 点,且FN 交DC 于M .
特例体验:
(1)当FD=AF 时,△FDM 的周长是多少?
类比探究:
(2)当FD≠AF≠0时,△FDM 的周长会发生变化吗?请证明你的猜想.
拓展延伸:
(3)同样在FD≠AF≠0的条件下,设AF 为x ,被折起部分(即:四边形FEGN)的面积为S ,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S ,并问:当x 为何值时,S=26?
9.如图,射线AM 上有一点B ,AB =6.点C 是射线AM 上异于B 的一点,过C 作CD ⊥AM ,且CD =43
AC .过D 点作DE ⊥AD ,交射线AM 于E . 在射线CD 取点F ,使得CF =CB ,连接AF 并延长,交DE 于点G .设AC =3x .
(1) 当C 在B 点右侧时,求AD 、DF 的长.(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
(2)当x 为何值时,△AFD 是等腰三角形.
(3)若将△DFG 沿FG 翻折,恰使点D 对应点'D 落在射线AM 上,连接'FD ,'GD .此时x 的值为 (直接写出答案)
10.如图,一张半径为3cm的圆形纸片,点O为圆心,将该圆形纸片沿直线l折叠,直线l交O于A B、两点.
(1)若折叠后的圆弧恰好经过点O,利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作出满足条件的一条直线l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求此时线段AB的长度.
OM .
(2)已知M是O一点,1cm
①若折叠后的圆弧经过点M,则线段AB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②若折叠后的圆弧与直线OM相切于点M,则线段AB的长度为_________cm.
11.已知:菱形ABCD,点E 在线段BC 上,连接DE,点F 在线段AB 上,连接CF、DF, CF 与DE 交于点G,将菱形ABCD 沿DF 翻折,点A 恰好落在点G 上.
(1)求证:CD=CF;
(2)设∠CED= x,∠DCF= y,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x=45°时,以CD 为底边作等腰△CDK,顶角顶点K 在菱形ABCD 的内部,连接GK,若GK∥CD,CD=4 时,求线段KG 的长.
12.已知: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E ,点H 为弧AC 上一点.连接DH 交AB 于点F ,连接HA 、BD ,点G 为DH 上一点,连接AG ,HAG BDC ∠=∠. (1)如图1,求证:AG HD ⊥;
(2)如图2,连接HC ,若HC HF =,求证:HC HA =;
(3)如图3,连接HO 交AG 于点K ,若点F 为DG 的中点,HC 2HG =,求KG AK
的值.
13.如图,直线y =﹣x+4与抛物线y =﹣
12
x 2+bx+c 交于A ,B 两点,点A 在y 轴上,点B 在x 轴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P ,使得∠ABP =90°,求出点P 坐标;
(3)点E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点F 是抛物线上一点,是否存在点E 和点F 使得以点E ,F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为x 轴上的动点,点B 为x 轴上方的动点,连接OA ,OB ,AB .
(1)如图1,当点B 在y 轴上,且满足OAB ∠的角平分线与OBA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请直接写出P ∠的度数;
(2)如图2,当点B 在y 轴上,OAB ∠的角平分线与OBA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点C 在BP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45AOC ∠=︒,求OAB OCB
∠∠;
(3)如图3,当点B 在第一象限内,点P 是AOB ∆内一点,点M ,N 分别是线段OA ,OB 上一点,满足:1
902
APB AOB ∠=︒+∠,PM PN =,180ONP OMP ∠+∠=︒.
以下结论:①OM ON =;②AP 平分OAB ∠;③BP 平分OBA ∠;
④AM BN AB +=.
正确的是:________.(请填写正确结论序号,并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证明,简写证明过程).
15.如图,等腰△ABC ,AB =CB ,边AC 落在x 轴上,点B 落在y 轴上,将△ABC 沿y 轴翻折,得到△ADC
(1)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的形状:______;
(2)在x 轴上取一点E ,使OE =OB ,连结BE ,作AF ⊥BC 交BE 于点F .
①直接写出AF 与AD 的关系:____(如果后面的问题需要,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再证明);
②取BF 的中点G ,连接OG ,判断OG 与A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8,直接写出GE 2+GF 2=____.
16.(1)如图1,A 是⊙O 上一动点,P 是⊙O 外一点,在图中作出PA 最小时的点A . (2)如图2,Rt △ABC 中,∠C =90°,AC =8,BC =6,以点C 为圆心的⊙C 的半径是3.6,Q 是⊙C 上一动点,在线段AB 上确定点P 的位置,使PQ 的长最小,并求出其最小值. (3)如图3,矩形ABCD 中,AB =6,BC =9,以D 为圆心,3为半径作⊙D ,E 为⊙D 上一动点,连接AE ,以AE 为直角边作Rt △AEF ,∠EAF =90°,tan ∠AEF =13
,试探究四边形ADCF 的面积是否有最大或最小值,如果有,请求出最大或最小值,否则,请说明理由.
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M 是AB 的中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连结PM ,以点P 为圆心,PM 长为半径作⊙P .
(1)当BP = 时,△MBP ~△DCP ;
(2)当⊙P 与正方形ABCD 的边相切时,求BP 的长;
(3)设⊙P 的半径为x ,请直接写出正方形ABCD 中恰好有两个顶点在圆内的x 的取值范围.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顶点,A D 在坐标轴上,两点的坐标分别是点()0,,A m 点(),0,D m 且m 满足:322m m -+62=边AB 与x 轴交于点,E 点F 是边AD 上一动点,连接FB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P 点,H 且FD BE =.
(1)求m 的值;
(2)若45,APF ∠=︒求证:AHF HFA ∠=∠;
(3)若点F 的纵坐标为,n 则线段HF 的长为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19.已知:矩形ABCD 内接于⊙O ,连接 BD ,点E 在⊙O 上,连接 BE 交 AD 于点F ,∠BDC+45°=∠BFD ,连接ED .
(1)如图 1,求证:∠EBD=∠EDB ;
(2)如图2,点G 是 AB 上一点,过点G 作 AB 的垂线分别交BE 和 BD 于点H 和点K ,若HK=BG+AF ,求证:AB=KG ;
(3)如图 3,在(2)的条件下,⊙O 上有一点N ,连接 CN 分别交BD 和 AD 于10点 M 和点 P ,连接 OP ,∠APO=∠CPO ,若 MD=8,MC= 3,求线段 GB 的长.
20.我们知道,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底边与一边腰长比为2:1.如图1,90A ∠=︒,AB AC =,则2BC AB
=.
知识应用:
(1)如图2,ADE ∆和AB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DAE BAC ∠=∠=︒,D ,E ,C 三点共线,若2AD =
2BD =,求CD 的长. 知识外延:
(2)如图3,正方形ABCD 中,BE 和BC 关于BG 对称,C 点的对应点为E 点,AE 交BG 的延长线于F 点,连接CF .
①求证:GF EC =;
②若2AE =,2CE =BF 的长.
21.定义:将函数l 的图象绕点P (m ,0)旋转180°,得到新的函数l '的图象,我们称函数l '是函数关于点P 的相关函数.
例如:当m =1时,函数y =(x +1)2+5关于点P (1,0)的相关函数为y =﹣(x ﹣3)2﹣5.
(1)当m =0时
①一次函数y=x﹣1关于点P的相关函数为;
②点(1
2
,﹣
9
8
)在二次函数y=﹣ax2﹣ax+1(a≠0)关于点P的相关函数的图象上,求
a的值.
(2)函数y=(x﹣1)2+2关于点P的相关函数y=﹣(x+3)2﹣2,则m=;
(3)当m﹣1≤x≤m+2时,函数y=x2﹣mx﹣1
2
m2关于点P(m,0)的相关函数的最大
值为6,求m的值.
22.已知菱形ABCD中,∠ABC=60°,AB=4,点M在BC边上,过点M作PM∥AB交对角线BD于点P,连接PC.
(1)如图1,当BM=1时,求PC的长;
(2)如图2,设AM与BD交于点E,当∠PCM=45°时,求证:BE
DE
=
33

(3)如图3,取PC的中点Q,连接MQ,AQ.
①请探究AQ和MQ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探究过程;
②△AMQ的面积有最小值吗?如果有,请直接写出这个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2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矩形OACB的顶点A、B分别在x轴和y轴上,已知OA=5,OB=3,点D的坐标是(0,1),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BCA的方向运动,当点P与点A重合时,运动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点P运动到与点C重合时,求直线DP的函数解析式;
(2)求△OPD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对应t的取值范围;
(3)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位置使△ADP是不以DP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
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发现来源于探究.小亮进行数学探究活动,作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和边长为b的正方形AEFG(a>b),开始时,点E在AB上,如图1.将正方形AEFG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2,小亮将正方形AEFG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连接BE、DG,当点G恰好落在线段BE上时,小亮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当a=3,b=2时,请你帮他求此时DG的长.
(2)如图3,小亮旋转正方形AEFG,点E在DA的延长线上,连接BF、DF.当FG平分∠BFD时,请你帮他求a:b及∠FBG的度数.
(3)如图4,BE的延长线与直线DG相交于点P,a=2b.当正方形AEFG绕点A从图1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时,请你帮小亮求点P运动的路线长(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25.如图,在等边△ABC中,AB=BC=AC=6cm,点P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1.5cm/s 的速度运动到点C停止,同时点Q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连接PQ,过点P作BC的垂线,过点Q作BC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M.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MPQ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的图形).
(1)当x= (s)时,PQ⊥BC;
(2)当点M落在AC边上时,x= (s);
(3)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中考数学压轴题
1.C
解析:(1)21322y x x =
--;(2)1m t =-;(3)933,28P ⎛⎫ ⎪⎝⎭
【解析】
【分析】 (1)将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可得y=a (x-1)2-4a ,则C 点为(1,-4a ),再由-4a=-2即可求a 的值,进而确定函数解析式;
(2)由已知分别求出点P 和点A 的坐标,可得AP 的直线解析式,求出D 点坐标则可求CD ;
(3)设CD 与x 轴的交点为H ,连接BE ,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求BE=2(t-3)=2t-6;过点F 作FN ⊥BE 于点N ,过点P 作PM ⊥BE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M ,可证明
Rt △PME ≌Rt △ENF (HL ),从而推导出∠EPF=∠EFP=45°;过点C 作CK ⊥CG 交PA 的延长线于点K ,连接AC 、BC ,能够进一步证明△ACK ≌△BCG (SAS ),得到∠KGB=90°;令AG=8m ,则
CG=BG=6m ,过点G 作GL ⊥x 轴于点L ,在Rt △ABG 中,AG=10m=4,求出m 值,利用等积法可求G 点的坐标,再将G 点坐标代入3322t t y x --=
+,求出t ,即可求出点P 坐标.
【详解】
解:(1)22223(23)(1)4y ax ax a a x x a x a =--=--=--,
∴顶点C 的坐标为(1,4)a -,
点C 的纵坐标为2-,
42a ∴-=-,
12
a ∴=, 21322
y x x ∴=--; (2)点P 的横坐标为t ,
213(,)22
P t t t ∴--, 21322
y x x =--与x 轴的交点为(1,0)A -,(3,0)B , ∴设AP 的直线解析式为y kx b =+,
则有201322k b kt b t t -+=⎧⎪⎨+=--⎪⎩
, 解得3232t k t b -⎧=⎪⎪⎨-⎪=⎪⎩

3322
t t y x --∴=+, //CD y 轴交AP 于点D ,
(1,3)D t ∴-,
321CD t t ∴=-+=-,
1m t ∴=-;
(3)如图:设CD 与x 轴的交点为H ,连接BE , CD 垂直平分AB ,ED AD =,
//DH BE ∴,12
DH BE =, BE x ∴⊥轴,
2(3)26BE t t ∴=-=-,
过点F 作FN BE ⊥于点N ,过点P 作PM BE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M ,
EF BF =,
132
EN BN BE t PM ∴===-=, EP FE =,
Rt PME Rt ENF(HL)∴∆≅∆,
MPE FEN ∴∠=∠,
90FEN MEP MPE MEP ∴∠+∠=∠+∠=︒,
90PEF ∴∠=︒,
45EPF EFP ∴∠=∠=︒,
过点C 作CK CG ⊥交PA 的延长线于点K ,连接AC 、BC ,
90KCG ∴∠=︒,
45K KGC ∴∠=∠=︒,
CK CG ∴=,
90AHC BHC ∠=∠=︒,2AH BH CH ===,
45CAH ACH HBC HCB ∴∠=∠=∠=∠=︒,
90ACB ∴∠=︒,AC CB =,
90KCA ACG GCB ∴∠=︒-∠=∠,
()ACK BCG SAS ∴∆≅∆,
45BGC K AGC ∴∠=∠=∠=︒,AK
BG =,
90KGB ∴∠=︒,
令8AG m =,则CG =,
CK CG =,90KCG ∠=︒,
14KG m ∴=,
6BG AK KG AG m ∴==-=,
过点G 作GL x ⊥轴于点L ,
在Rt ABG ∆中,22104AB AG BG m =+==, 25m ∴=, 165
AG ∴=, 11861022
ABG S m m m GL ∆=⨯⨯=⨯⨯, 4825
GL ∴=, 22AL AG GL ∴=-,
3925OL AL AO ∴=-=
, 39(25G ∴,48)25
, AG 的解析式为3322t t y x --=
+, ∴483393252252
t t --=⨯+, 92
t ∴=, 9(2P ∴,33)8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通过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全等,逐步求出G 点的坐标从而求出t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1)12;(2)5s 或
373s ;(3)163s 或685
s 或72s 【解析】
【分析】
(1)AD 与BC 之间的距离即AB 的长,如下图,过点D 作BC 的垂线,交BC 于点E ,在
RtDEC中可求得DE的长,即AB的长,即AD与BC间的距离;
(2)四边形QDCP为平行四边形,只需QD=CP即可;
(3)存在3大类情况,情况一:QP=PD,情况二:PD=QD,情况三:QP=QD,而每大类中,点P存在2种情况,一种为点P还未到达点C,另一种为点P从点C处返回.
【详解】
(1)如下图,过点D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E
∵∠B=90°,AD∥BC
∴AB⊥BC,AB⊥AD
∴AB的长即为AD与BC之间的距离
∵AD=16,BC=21,
∴EC=5
∵DC=13
∴在Rt DEC中,DE=12
同理,DE的长也是AD与BC之间的距离
∴AD与BC之间的距离为12
(2)∵AD∥BC
∴只需QD=PC,则四边形QDCP是平行四边形
QD=16-t,PC=21-2t或PC=2t-21
∴16-t=21-2t或16-t=2t-21
解得:t=5s或t=37 3
s
(3)情况一:QP=PD
图形如下,过点P作AD的垂线,交AD于点F
∵PQ=PD,PF⊥QD,
∴QF=FD
∵AF∥BP,AB∥FP,∠B=90°
∴四边形ABPF是矩形,
∴AF=BP
由题意得:AQ=t ,则QD=16-t ,QF=8-2t ,AF=8+2t BP=2t 或BP=21-(2t -21)=42-2t
∵AF=BP
∴8+2t =2t 或8+2
t =42-2t 解得:t=163或t=685
情况二:PD=QD ,图形如下,过点P 作AD 的垂线,交AD 于点F
同理QD=16-t ,PF=AB=12
BP=2t 或21-(2t -21)=42-2t
则FD=AD -AF=AD -BP=16-2t 或FD=16-(42-2t)=2t -26
∴在Rt PFD 中,()22212162PD t =+-或()2
2212226PD t =+-
∵PD=QD ,
∴22PD QD =
∴()()22216t 12162t =+--或()()22216t 12226t =+--
解得:2个方程都无解
情况三:QP=QD ,图形如下,过点P 作AD 的垂线,交AD 于点F
同理:QD=16-t ,FP=12
BP=2t 或BP=42-2t
QF=AF -AQ=BP -AQ=2t -t=t 或QF=42-2t -t=42-3t
在Rt QFP 中,22212PQ t =+或()2
2212423PQ t =+- ∵PQ=QD ,
∴22
PQ QD =
∴()22216t 12t =+-或()()22216t 12423t =+--
第一个方程解得:t=7
2
,第二个方程解得:无解
综上得:t=16
3

68
5

7
2
【点睛】
本题考查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用到了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点Q运动的轨迹,得出BP的长度.
3.D
解析:(1)见解析;(2)存在,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6或25
3
;(3)DP=
48
5
或10<
DP≤12
【解析】
【分析】
(1)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可以证明两个角对应相等,从而证明三角形相似;(2)由于对应关系不确定,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对应关系分情况考虑:①当∠PEF=∠EAB 时,则得到四边形ABEP为矩形,从而求得x的值;②当∠PEF=∠AEB时,再结合(1)中的结论,得到等腰△AP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F是AE的中点,运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
(3)首先计算圆D与线段相切时,x的值,在画出圆D过E时,半径r的值,确定x的值,半径比这时大时符合题意,根据图形确定x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出DP的范围.
【详解】
(1)证明:∵矩形ABCD,
∴∠ABE=90°,AD∥BC,
∴∠PAF=∠AEB,
又∵PF⊥AE,
∴∠PFA=90°=∠ABE,
∴△PFA∽△ABE.
(2)解:分二种情况:
①若△EFP∽△ABE,如图1,
则∠PEF=∠EAB,
∴PE∥AB,
∴四边形ABEP为矩形,
∴PA=EB=6,即x=6.
②如图2,若△PFE ∽△ABE ,
则∠PEF =∠AEB ,
∵AD ∥BC
∴∠PAF =∠AEB ,
∴∠PEF =∠PAF .
∴PE =PA .
∵PF ⊥AE ,
∴点F 为AE 的中点,
Rt △ABE 中,AB =8,BE =6,
∴AE =22AB BE +=2286+=10,
∴EF =152
AE =, ∵△PFE ∽△ABE ,

PE EF AE BE =, ∴5106
x =, ∴PE =253
, ∴满足条件的x 的值为6或
253. (3)如图3,当⊙D 与AE 相切时,设切点为G ,连接DG ,
∵AP =x ,
∴PD ═DG =12﹣x ,
∵∠DAG =∠AEB ,∠AGD =∠B =90°,
∴△AGD ∽△EBA , ∴AD DG AE AB =, ∴1212108
x -=, ∴x =
125, ∴12481255
DP =-=, 当⊙D 过点E 时,如图4,⊙D 与线段有两个公共点,连接DE ,
此时PD =DE =10,
故答案为:DP =
485
或10<DP ≤12. 【点睛】
本题考查动点问题,动点在不同地方时,得到的图形是不同的,解题关键是确定动点运动过程中,有几种对应的图形,然后再根据图形性质分析求解. 4.A
解析:(1)O 半径为254;(2)①458AM =;②详见解析;③当1251017
x <<时,有2220ND DM -<成立.
【解析】
【分析】
(1)如下图,在Rt △ABH 中,先求得AH 的值,设OA=r ,在Rt △OBH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r 的长;
(2)①如下图,在Rt BCN ,可求得BN 的长,然后在矩形NBHD 中,求得AD 的值,最后利用cos ∠MAD 求得AM ;
②如下图,同过证AMN NFC △∽△可得结论;
③如下图,通过转换,先得出222ND DM -=22AM MB DM ⋅这个等式,然后利用
3
sin 5
DM MAD AM ∠=
=,设AM=x ,可得到关于x 的方程,进而求出x 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1)如图1,连接OB ,
∵AH 过圆心O ,∴AH BC ⊥, ∵AB AC =,∴1
62
BH CH BC ==
=, 在Rt ABH △中,221068AH =-=,
设半径OA OB r ==,则8OH r =-,在Rt OBH 中,2
2
2
(8)6r r -+=, 解得254r =
,即O 半径为254
. (2)①如图2,连接CN
在平行四边形CDEB 中,DE BC ∥,∴ENB NBC ∠=∠. ∵BN DE ⊥,即90ENB ∠=︒,∴90NBC ∠=︒. ∴CN 是
O 的直径.25
22
CN r ==
. ∴在Rt BCN 中,22
72
BN CN BC =-=
. ∵四边形CDEB 是平行四边形,NB ⊥BH ,DH ⊥BH ∴四边形NBHD 是矩形, ∴72DH BN ==
,6ND BH ==,∴79822
AD AH DH =-=-=. ∴在Rt ADM △中,4cos 5AD AH MAD AM AB ∠===,∴45
8
AM =, ②如图3,连接AN ,CN ,
∵DE BC ∥,∴DNC NCB ∠=∠. ∵NAB NCB ∠=∠,∴NAB DNC ∠=∠.
由DE BC ∥,AB AC =可得AMD ABC ACB AFD ∠=∠=∠=∠, ∴AMN NFC ∠=∠,AM
AF =.
∴AMN NFC △∽△,MB CF =. ∴
NM NM AM
CF MB NF
==,即NM NF AM MB ⋅=⋅. ③∵AH BC ⊥,DE BC ∥,∴AD MF ⊥,∵AM AF =,∴MD DF =,
∴222222ND DM ND DM DM -=--
2()()ND DM ND DM DM =-+- 2NM NF DM =⋅-
22AM MB DM =⋅.
∵AM x =,∴10BM x =-,
由3sin 5DM MAD AM ∠=
=,得3
5
DM x =, ∴2
2223342(10)10525ND DM x x x x x ⎛⎫-=--=-+ ⎪⎝⎭
.(010)x <<
该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如图4
易求得点P 坐标为125,017⎛⎫
⎪⎝⎭
∴当
125
1017
x <<时,有2220ND DM -<成立. 【点睛】
本题考查几何图形的综合,解题过程中用到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函数和平行四边形、圆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将这些知识点综合起来分析题干.
5.(1)212(02)
16(25)x x y x x ⎧≤≤⎪=⎨≤≤⎪⎩;(2)2
20(01)2(1)(13)16(36)
1
x y x x x x ⎧
⎪≤≤⎪=-<≤⎨⎪⎪<≤-⎩;(3)第2分钟末两颗
弹珠速度相差最大,最大相差6米/分钟;(4)存在,理由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将(1,2)代入2
1y ax =,得2a =,从而得到212y x =,再代入2x =求出
18y =,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得解;
(2)当01x ≤≤时,第二颗弹珠未弹出,故第二颗弹珠的解析式为20y =;再分别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求出当13x <≤和36x <≤时第二颗弹珠的解析式;
(3)由图可知看出,前2分钟,弹珠的速度逐渐增大,则第2分钟末两颗弹珠速度相差最大,分别求出第2分钟末时两颗弹珠的速度,再相减即可的解;
(4)第2分钟末到第3分钟末,第一颗弹珠的速度由8米/分钟逐步下降到5
1
3
米/分钟,第二颗弹珠的速度由2米/分逐步上升到8米/分,故在此期间必定存在一时刻,两颗弹珠的速度相同.可以根据速度相等时列方程求得时刻. 【详解】
(1)当02x ≤≤时,将(1,2)代入2
1y ax =,得2a =,
212y x ∴=,
∵当2x =时,18y =, ∴当25x ≤≤时,116y x
=
, 1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212(02)16(25)x x y x x
⎧≤≤⎪
=⎨≤≤⎪⎩;
(2)当01x ≤≤时,第二颗弹珠未弹出, ∴第二颗弹珠的解析式为20y =;
当13x <≤时,第二颗弹珠的解析式为2
22(1)y x =-;
当36x <≤时,第二颗弹珠的解析式为216
1
y x =
-; ∴2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2
20(01)2(1)(13)16(36)1
x y x x x x ⎧
⎪≤≤⎪=-<≤⎨⎪⎪<≤-⎩;
(3)由图可知看出,前2分钟,弹珠的速度逐渐增大, ∴第2分钟末两颗弹珠速度相差最大,
∵第一颗弹珠的速度为2
218222y x =⨯==米/分钟, 第二颗弹珠的速度为212
2(1)212y x =⨯==-米/分钟,
∴两颗弹珠的速度最大相差8-2=6米/分钟; (4)存在,理由如下:
第2分钟末到第3分钟末,第一颗弹珠的速度由8米/分钟逐步下降到51
3
米/分钟, 第二颗弹珠的速度由2米/分逐步上升到8米/分, 故在此期间必定存在一时刻,两颗弹珠的速度相同. 这个时刻可以通过解方程216
2(1)x x
=-求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得到关键性的信息,明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图象所经过的点的坐标.
6.B
解析:(1)9CE =-2)详见解析;(3)1
32
BD DE EF =- 【解析】 【分析】
(1)过点B 作BH AC ⊥于点H ,分别求出BH ,BE ,根据勾股定理问题得解; (2)如图在FE 上取一点G ,使FG AC =,连接DG ,先证明
()ACD GFD SAS ∆∆≌,再证明()ECB DGE AAS ∆∆≌,问题得证;
(3)过点D 作AE 的垂线,构造出一个30,60︒,90︒的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借助(2)的结论,设222EF AB AC x ===,ED =,通过解两个直角三角形,代
换x 和y 的关系,得出结论. 【详解】
解:(1)如图,过点B 作BH AC ⊥于点H ,
在等边ABC ∆中∵BC =
∴AH HC ==3BH ==,
∵点E 在BD 的垂直平分线上,
∴BE DE ==,
在Rt BHE ∆中9EH =
=
∴9CE EH HC =-=
(2)如图在FE 上取一点G ,使FG AC =,连接DG ∵DF CD = ∴FCD CFD ∠=∠ ∴ACD EFD ∠=∠ 在ACD ∆和GFD ∆中,
DF CD ACD EFD FG AC =⎧⎪
∠=∠⎨⎪=⎩
∴()ACD GFD SAS ∆∆≌ ∴AD DG = ∴60A DGA ∠=∠=︒ ∴60A DGA ADG ∠=∠=∠=︒ 设EBD EDB α∠=∠= ∴120CBE α∠=︒- 在ADE ∆中
∴18060120AED αα∠=︒-︒-=︒- ∴120AED CBE α∠=∠=︒- 在ECB ∆和DGE ∆中
120AED CBE ECB ECD EB DE ∠=∠⎧⎪
∠=∠=︒⎨⎪=⎩
∴()ECB DGE AAS ∆∆≌ ∴BC GE =
∴AB AC BC GE FG ====
1
2
AB EF =
(3)如图,设222EF AB AC x ===,DP=y , 过点DP ⊥AE ,垂足为P , ∵∠AED=45°, ∠A=60°, ∴2sin sin 45DP y ED y AED =
==∠︒,23sin sin 60DP y y
AD A ===
∠︒, ∴2
=
2
y DE , ∴BD=AD-AB =
2323
2161
222
y x DE EF DE EF -=-=-, 故答案为:61
2
BD DE EF =
-. 【点睛】
本题涉及知识点较多,设计新颖,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根据题意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或构造全等是解题关键.
7.B
解析:(1)12;(2)533)202 【解析】 【分析】
(1)如图1中,过点B 作BD CA ⊥,交CA 延长线于点D ,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BD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2)如图示,作点D 关于AB 的对称点Q ,交AB 于点H ,连接CQ ,交AB 于点P ,连接PD 、OD 、OC ,过点Q 作QM CO ⊥,交CO 延长线于点M ,确定点P 的位置,利用勾股定理与矩形的性质求出CQ 的长度即为答案.
(3)解图3所示,在AB 上这一点作点P 关于OA 的对称点S ,作点P 关于OB 的对称点
N ,连接SN ,交OA 于点E ,交OB 于点F ,连接OS ON OP EP FP 、、、、,通过轴对称性质的转化,最终确定最小值转化为SN 的长. 【详解】
(1)如解图1所示,过点B 作BD CA ⊥,交CA 延长线于点D ,
135BAC ∠=,
180********BAD BAC ∴∠=-∠=-=,
BD CA ⊥,交CA 延长线于点D ,
B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90BDA ∠=,
BD AD ∴=,
在BAD 中,,90BD AD BDA =∠=,
222BD AD AB ∴+=,即222BD AB =,
42AB =,
2222(42)32BD AB ∴===,解得:4BD =,
6AC =,
11
641222
ABC
S
AC BD ∴=
⋅=⨯⨯=.
(2)如解图2所示,作点D 关于AB 的对称点Q ,交AB 于点H ,连接CQ ,交AB 于点P ,连接PD 、OD 、OC ,过点Q 作QM CO ⊥,交CO 延长线于点M ,
D 关于AB 的对称点Q ,CQ 交AB 于点P ,
PD PQ ∴=,
PC PD PC PQ CQ ∴+=+=,
点P 为AB 上的动点,
PC PD CQ ∴+≥,
∴当点P 处于解图2中的位置,PC PD +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CQ 的长度,
点C 为半圆AB 的中点,
90COB ∴∠=,
90BOD COD COB ∠+∠=∠=, 11
903033
BOD COB ∴∠=∠=⨯=,
10AB =,
11
10522
OD AB ∴=
=⨯=, 在Rt ODH △中,由作图知,90OHD ∠=,且30HOD BOD ∠=∠=,
155,222
DH OD QH DH ∴=
=∴==, 2
2
2
2
55352OH OD DH ⎛⎫∴=-=-=
⎪⎝⎭
, 由作图知,四边形OMQH 为矩形,
553,2OM QH MQ OH ∴==
==
, 515
522
CM OM OC ∴=+=+
=, 2
2
22
15535322CQ CM MQ ⎛⎫⎛⎫∴=+=+= ⎪ ⎪ ⎪⎝⎭⎝⎭
, PC PD ∴+的最小值为53.
(3)如解图3所示,在AB 上这一点作点P 关于OA 的对称点S ,作点P 关于OB 的对称点N ,连接SN ,交OA 于点E ,交OB 于点F ,连接OS ON OP EP FP 、、、、, 点P 关于OA 的对称点S ,点P 关于OB 的对称点N ,连接SN ,交OA 于点E ,交
OB 于点F ,
PE SE ∴=,FP FN =,SOA POA ∠=∠,
,NOB POB OS OP ON ∠=∠==,
.PE EF FP SE EF FN SN ∴++=++=,
SOA NOB POA POB ∠+∠=∠+∠, E 为OA 上的点,F 为OB 上的点 PE EF FP SN ∴++≥,
∴当点E F 、处于解图3的位置时,PE EF FP ++的长度取最小值,最小值为SN 的长度,
45POA POB AOB ∠+∠=∠=, 45SOA NOB ∴∠+∠=,
454590SON SOA AOB NOB ∴∠=∠+∠+∠=+=.
扇形AOB 的半径为20,
20OS ON OP ∴===,
在Rt SON 中,90SON ∠=,20,90OS ON SON ==∠=
PE EF FP ∴++的长度的最小值为202.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轴对称、勾股定理、圆、四边形等相关内容,理解题意,作出辅助线是做题的关键.
8.F
解析:(1)16;(2)不变,证明见解析;(3)2
14322
S x x =-+,当x=2或6时,四边形FEGN 的面积为26.
【解析】
【分析】
(1)如图1中,在△AEF中,设AE=x,则EF=8-x,AF=4,∠A=90°,理由勾股定理构建
方程求出x,再根据△AEF∽△DFM,可得
312
4
FDM AE
DF C

==,由此即可解决问题;(2)△FDM的周长与(1)中结论相同.证明方法与(1)类似;
(3)作GK⊥AB于K.连接BF交GE于P.由△AFB≌△KEG,可得FB=GE,由(2)可知:AE=2
1
4
16
x
-,设AF=EK=x,AK=AE+EK=AF+AE=2
1
4
16
x x
-+,根据
S=8
2
AE DG
+
⨯,构建二次函数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在△AEF中,设AE=x,则EF=8-x,AF=4,∠A=90°,
由勾股定理,得:42﹢x2=(8-x)2,
∴x=3,
∴AE=3,EF=5.
∴△AEF的周长为12,
如图,
∵∠MFE=90°,
∴∠DFM+∠AFE=90°
又∵∠A=∠D=90,∠AFE=∠DMF,
∴△AEF∽△DFM,

AE
DF
=
3
4
=
12
FDM
C,
∴△FDM的周长为16;
(2)△FDM的周长不会发生变化;
理由:如下图,
设AF=x ,EF=8-AE ,x 2+AE 2=(8-AE )2,
∴AE=21416x
-, ∵△AEF ∽△DFM ,
∴8FDM
AE x DF C ∆+=, ∴△FMD 的周长:2(8)(8)161416
FDM x x C x ∆-+==-. (3)如图,作GK ⊥AB 于K .连接BF 交GE 于P .
∵B 、F 关于GE 对称,
∴BF ⊥EG ,
∴∠FBE=∠KGE ,
在正方形ABCD 中,GK=BC=AB ,∠A=∠EKG=90°,
∴△AFB ≌△KEG ,
∴FB=GE ,
由(2)可知:AE=21416
x -, ∴AF=EK=x ,AK=AE+EK=AF+AE=21416x x -
+, ∴梯形AEGD 的面积为:
22211184(44)432216162
AE DG x x x x x +⨯=⨯-+-+=-++, ∴221188(432)43222
S x x x x =⨯--++=-+,
当S=26时,有
21432262
x x -+=, 解得:x=2或x=6,
∴当x=2或6时,四边形FEGN 的面积为26.
【点睛】
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构建二次函数,理由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9.A
解析:(1)5AD x =,6DF x =+;(2)△ADF 为等腰三角形,x 的取值可以是4817,4831,12
; (3)4或43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条件可得:CD=4x ,根据勾股定理得:AD=5x ,由AB=6且C 在B 点右侧,可以依次表示BC 、CF 、DF 的长;(2)分两种情况:①当C 在B 点的右侧时,AF=DF ,②当C 在线段AB 上时,又分两种情况:i )当CF <CD 时,如图3,ii )当CF >CD 时,如图4,由AF=DF ,作等腰三角形的高线FN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AN=ND=2.5x ,利用同角的三角函数列比例式可求得x 的值;(3)由翻折性质得到DG='GD ,'DGF FGD ∠=∠,从而证出'ADG AGD △≌△,从而推出∠FAC=∠DAG ,即AF 平分∠DAC ,过F 作FN ⊥AD 于N ,分两种情况:当C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当C 在AB 边上时,根据35sin CDA ∠=可列出关于x 的比例式,即可求解.
【详解】 ⑴∵CD=43
AC ,AC=3x , ∴CD=4x,
∵CD⊥AM,
∴∠ACD=90°,
由勾股定理得:AD=5x ,
∵AB=6,C 在B 点右侧,
∴BC=AC-AB=3x-6,
∵BC=FC=3x-6,
∴DF=CD -FC=4x-(3x-6)=x+6;
(2)分两种情况:
①当C 在B 点的右侧时,
∴AC >AB ,
∴F必在线段CD上,
∵∠ACD=90°,
∴∠AFD是钝角,若△ADF为等腰三角形,只可能AF=DF,过F作FN⊥AD于N,如图,
∴AN=ND=2.5x,

DN DC cos ADC
DF AD ∠==,
即2.54
65
x x
x x +
=,
解得,
48
17
x=;
②当C在线段AB上时,同理可知若△ADF为等腰三角形,只可能AF=DF, i)当CF<CD时,过F作FN⊥AD于N,如图,
x的取值可以是48
17

48
31

1
2

∵AB=6,AC=3x,
∴BC=CF=6-3x,
∴DF=4x-(6-3x)=7x-6,

DN DC cos ADC
DF AD ∠==,

2.54 765
x x
x x
-
=,
解得
48
31
x=;
ii)当CF>CD时,如图4,
BC=CF=6-3x ,
∴FD=AD=6-3x-4x=6-7x ,
则6-7x=5x ,x=12, 综上所述,x 的取值可以是48
17,4831,1
2;
(3)∵△DFG 沿FG 翻折得到'FDG △
∴DG='GD ,'DGF FGD ∠=∠
又∵AG=AG,
∴'ADG AGD △≌△
∴∠FAC=∠DAG,
即AF 平分∠DAC,
如图, 当C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过F 作FN⊥AD 于N ,
FN=FC=3x-6,DF=x+6,
36
3
65x x -+=,
解得:x=4;
当C 在AB 边上时,如图,
∵FN=FC=6-3x , DF=7x-6,
∴633765x sin CDA x -∠=
-=, 解得43
x =; 综上所述,x 的值是4或
43.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同角的三角函数以及动点问题,采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并参考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10.A
解析:(1)图见解析,33cm ;(2)①25cm 42cm AB ≤≤;②26
【解析】
【分析】 (1)连接AO ,直线l 垂直平分PO .13cm 22OH PO =
=,在Rt △AHO 中即可求解; (2)①分两种情况求解;
②过O 作弦AB 的垂直与圆交于点D ,与弧AB 交于点C ,与AB 交于点E ,过M 作OM 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为O',连接AO ,得到OO'垂直平分AB ,O'为弧ABM 所在圆的圆心,10cm OO '=,在Rt △ADO 中即可求解;
【详解】
(1)如图,直线l 为所求,连接AO .
∵点P 与点O 关于直线l 对称,
∴直线l 垂直平分PO .
∴13cm 22
OH PO ==. 在Rt AHO ∆中,
∵222AH HO AO +=,
∴2233cm 2AH AO HO =
-=. 在O 中,
∵PO AB ⊥,PO 为半径,
∴233cm AB A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