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危儿的识别和管理专题课件
合集下载
高危儿的识别与管理
正常心率120-160次/分 注意心律、心音、杂音、肤色、肝大小、股动脉搏
动、毛细血管再充血时间、四肢末梢温度、水肿等 。
心血管系统监护
心肺监护仪可实时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呼 吸暂停的发生。
氧合状态监测
经皮脉氧饱和度(SpO2)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 经皮氧分压( TcPO2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
CT/MRI、脑干诱发电位 脑电图和振幅整合脑电图。低电压、等电位、暴发
抑制(预后不佳)
消化系统监护
临床观察:腹壁颜色、呕吐、腹胀、胃储留(颜色 、性质)、大便情况(颜色、性质)、肠鸣音等。 一般生后1小时可听到肠鸣音,如果生后即听到,胎 窘可能。
肝脏功能检查 胆红素监测:转氨酶4倍增高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 血氨监测: ↑遗传代谢病。
机械通气监护
氧合指数(OI):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 评价肺换气障碍严重程度的指标。
OI=FiO2×100×MAP/PaO2。
<5 为正常 5-10 需要辅助通气治疗 10-15中至重度呼吸困难 15-20重度呼吸困难 20-30严重呼吸衰竭,可能伴肺动脉高压:NO、PS
、高频通气,甚至ECMO。
血气分析
通常采用动脉血气 可获得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值,判断是否存在
通气和换气异常 酸碱平衡情况 电解质平衡情况
胸片检查
可了解心肺情况 判断气管插管的位置 机械通气并发症 通常床旁摄片
冷光源皮肤透照试验
肺功能监测:机械通气新生儿,通气量、顺应性、 气道阻力。
肺部疾病
PS缺乏性疾病:RDS 吸入综合征 感染:肺炎、支气管炎 湿肺(TTN) 间质性肺气肿(气漏)
功能不全。 肾性或肾前性。 对高危新生儿应常规监测血肌酐和尿素氮
动、毛细血管再充血时间、四肢末梢温度、水肿等 。
心血管系统监护
心肺监护仪可实时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呼 吸暂停的发生。
氧合状态监测
经皮脉氧饱和度(SpO2)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 经皮氧分压( TcPO2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
CT/MRI、脑干诱发电位 脑电图和振幅整合脑电图。低电压、等电位、暴发
抑制(预后不佳)
消化系统监护
临床观察:腹壁颜色、呕吐、腹胀、胃储留(颜色 、性质)、大便情况(颜色、性质)、肠鸣音等。 一般生后1小时可听到肠鸣音,如果生后即听到,胎 窘可能。
肝脏功能检查 胆红素监测:转氨酶4倍增高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 血氨监测: ↑遗传代谢病。
机械通气监护
氧合指数(OI):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 评价肺换气障碍严重程度的指标。
OI=FiO2×100×MAP/PaO2。
<5 为正常 5-10 需要辅助通气治疗 10-15中至重度呼吸困难 15-20重度呼吸困难 20-30严重呼吸衰竭,可能伴肺动脉高压:NO、PS
、高频通气,甚至ECMO。
血气分析
通常采用动脉血气 可获得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值,判断是否存在
通气和换气异常 酸碱平衡情况 电解质平衡情况
胸片检查
可了解心肺情况 判断气管插管的位置 机械通气并发症 通常床旁摄片
冷光源皮肤透照试验
肺功能监测:机械通气新生儿,通气量、顺应性、 气道阻力。
肺部疾病
PS缺乏性疾病:RDS 吸入综合征 感染:肺炎、支气管炎 湿肺(TTN) 间质性肺气肿(气漏)
功能不全。 肾性或肾前性。 对高危新生儿应常规监测血肌酐和尿素氮
《高危儿早期识别》课件
出生时窒息、缺氧或严重黄 疸。
02
01
03
出生后出现严重感染、颅内 出血等严重疾病。
母亲在孕期患有严重疾病或 接受过特殊治疗。
04
05
家庭存在遗传性疾病史或出 生缺陷史。
识别方法
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 情况,以及是否有异常的哭声和肢体 动作。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遗传代谢病筛查等,以帮助 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行为改变评估
观察家长在高危儿护理和喂养方面的行为改变,评估教育效果的实 际影响。
满意度评估
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家长对宣传和教育的满意度,以便改进和提 高宣传和教育效果。
THANKS。
注意宝宝日常表现
家长需留意宝宝的饮食、睡眠、精神 状态等日常表现,如出现食欲不振、 过度哭闹、反应迟钝等情况,可能是 早期异常表现。
社区筛查
建立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为新生儿建 立健康档案,记录宝宝的生长情 况、家庭病史及养育环境等信息
。
定期健康检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为宝宝进 行健康检查,评估宝宝的生长、发 育状况,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监测宝宝的体重 、身高、头围等生长指标,以及心肺 听诊、神经反射等生理指标。
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宝宝进行定期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 题。
识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及时发现并处理高危儿的问题需 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儿科医生、
儿童保健医生、康复师等。
高危儿的家庭需要得到更多的健 康教育和支持,以便更好地照顾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分布 不均,部分地区医疗水平 较低,导致高危儿早期识 别和干预的难度加大。
高危儿识别与管理ppt课件
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 我国发生率9.1%,其中早产占41.8%、足月占58.2%。早
产儿发生率25.3%,足月儿发生率6.3%。 • SGA较适龄儿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05年我国
资料显示死亡率1.2%。
.
大于胎龄儿可能出现的问题 • 糖尿病母亲婴儿 • Rh溶血病巨大儿:溶血表现、低血糖 • Beckwith综合征:凸眼、舌大、脐疝及其他畸形,50%
.
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建议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7.32(2)
• 建议制定背景:产科母婴同室是一个高风险区域,家长 缺乏相关经验,新生儿变化快,不可预见因素多,医疗 纠纷高发,国外人口少,分娩量小,医疗资源相对丰富, 其相关指南不适用于我国,故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 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牵头制定了 本建议,供各级助产机构新生儿科和产科医护人员参考。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管理
新生儿科
.
高危新生儿的定义
.
高危儿的范畴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盘及脐带检查
产伤
.
五、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 (二)、有下列高危因素需密切观察
.
五、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
.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治疗指征》
产儿发生率25.3%,足月儿发生率6.3%。 • SGA较适龄儿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05年我国
资料显示死亡率1.2%。
.
大于胎龄儿可能出现的问题 • 糖尿病母亲婴儿 • Rh溶血病巨大儿:溶血表现、低血糖 • Beckwith综合征:凸眼、舌大、脐疝及其他畸形,50%
.
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建议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7.32(2)
• 建议制定背景:产科母婴同室是一个高风险区域,家长 缺乏相关经验,新生儿变化快,不可预见因素多,医疗 纠纷高发,国外人口少,分娩量小,医疗资源相对丰富, 其相关指南不适用于我国,故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 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牵头制定了 本建议,供各级助产机构新生儿科和产科医护人员参考。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管理
新生儿科
.
高危新生儿的定义
.
高危儿的范畴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盘及脐带检查
产伤
.
五、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 (二)、有下列高危因素需密切观察
.
五、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
.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治疗指征》
高危儿识别与管理PPT课件精选全文
d3o.大lo于re胎龄m儿a及gn小a于a胎li龄q儿ua. Ut 1e2n.母im亲有a麻d 醉m药in、i毒m品v等e病ni史am, q4u.出is生n时o低sAtrpugadr评e分xe需r复ci苏ta者tion13u.产lla科m并c发o症l需ab手o术ri产s nisi ut a5l.i既qu往ip有异ex常e妊a娠co、m胎m儿o或d新o生con1s4e.羊q水ua、t.脐带、胎盘异常
2024/9/28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管理
新生儿科
1
高危新生儿的定义
• 定义: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这些婴儿中部分出生时已有威胁生命的病症存在,部分则处于潜 在危险状态中,必须要有经验的医师、护士及一定设备条件的婴儿室 或监护中心密切观察及监护,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高危新生儿是降低围 产儿死亡率及减少存活儿后遗症发生率最有重要的手段。
2024/9/28
16
2024/9/28
谢谢聆听!
17
早产儿
窒息
颅内出血
低体温
呼吸暂停 感染
2024/9/28
出血
NRDS 喂养困难
NEC ROP
18
孕周胎龄关系曲线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四)、新生儿体格检查 ⑴首次检查
生后在分娩室及手术室进行,主要识别任何明显畸形、胎龄评估、 活力、营养状况及从宫内向宫外转变情况。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命体征参考值:腋下体温36.5-37.3℃,心率100180次/分(清醒)80-160次/分(睡眠),呼吸40-60次/分。
⑵第2次全面检查
2024/9/28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管理
新生儿科
1
高危新生儿的定义
• 定义: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这些婴儿中部分出生时已有威胁生命的病症存在,部分则处于潜 在危险状态中,必须要有经验的医师、护士及一定设备条件的婴儿室 或监护中心密切观察及监护,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高危新生儿是降低围 产儿死亡率及减少存活儿后遗症发生率最有重要的手段。
2024/9/28
16
2024/9/28
谢谢聆听!
17
早产儿
窒息
颅内出血
低体温
呼吸暂停 感染
2024/9/28
出血
NRDS 喂养困难
NEC ROP
18
孕周胎龄关系曲线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四)、新生儿体格检查 ⑴首次检查
生后在分娩室及手术室进行,主要识别任何明显畸形、胎龄评估、 活力、营养状况及从宫内向宫外转变情况。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命体征参考值:腋下体温36.5-37.3℃,心率100180次/分(清醒)80-160次/分(睡眠),呼吸40-60次/分。
⑵第2次全面检查
高危儿童的筛查与管理ppt课件
编辑版ppt
5
高危因素
(三)高危婴幼儿
1.护理婴儿时手脚经常“打挺”,用力屈曲或伸直“很有力”。
2.满月后,头往后仰,扶坐时头竖不起;
3.3个月还不能抬头;眼睛不能跟随物体移动、眼球震颤。
4.4个月紧握拳,拇指内收;
5.5个月俯卧位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6.6个月扶立时足尖、足跟不能落地。
7.7个月不能发ba、ma音;
8.8个月不能独坐
9.头和手频繁抖动
10.整日哭闹或过分安静,喂养困难;
11.不能很好的看面前的玩具或对声音反应差;
12.大运动落后三个月以上
编辑版ppt
6
四、高危儿筛查
• 高危儿存在脑损伤的潜在危险。通过定期医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 脑损伤。不同类型的高危儿常需要不同重点的监测和管理,根据 高危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确定医学检查的时间和次数。
• 0-6个月 每个月检查一次 • 6个月后 每2个月检查一次
• 高危儿医学检查除常规健康检查项目外,应进行“高危儿筛查”。
编辑版ppt
7
高危儿筛查方法
一、新生儿筛查
• 1.体格发育评估+检查脐带+黄疸 • 2.营养与喂养评估 • 3.听力筛查 • 4.视觉评估 • 5.神经运动系统评估(肌张力、原始反射、保护性反射、姿势、
一般情况)
• 6.心血管/呼吸健康 • 7.代谢/内分泌
编辑版ppt
8
高危儿筛查方法
二、婴幼儿筛查
• 1.体格发育评估 • 2.营养与饮食结构、饮食行为评估 • 3.听力筛查 • 4.视觉发育评估 • 5.运动发育评估:脑瘫、运动发育迟缓 • 6.心血管/ 呼吸健康 • 7.代谢/内分泌 • 8.学习和认知:认知、语言 • 9.心理健康:行为、社交
高危儿的识别转诊与管理ppt课件
预防接种
按照免疫计划接种疫苗,降低感染和 疾病的风险。
合理喂养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生长需求,提供适 当的母乳或配方奶,确保营养充足。
早期干预与康复训练
早期筛查
定期进行神经发育筛查, 及早发现发育异常或迟缓, 采取相应措施。
康复训练
针对宝宝的特定问题,如 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 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全面 发展。
详细描述
高危儿的常见病因有多种,其中遗传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此外,母体疾病、孕期不 良习惯、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等也是导致高危儿出现的重要原因。例如,母体孕期患有 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者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都可能增加胎儿的危险因素。
高危儿的症状与表现
总结词
高危儿可能出现的症状与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残疾等,以及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嗜睡 等。
转诊流程
家长或医护人员发现符合转诊标准的新生儿后,应立即联系上级医疗机构,同 时将患儿情况及就诊资料整理齐全,以便上级医疗机构快速了解病情。
转诊的注意事项与要求
注意事项
在转诊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生 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 通畅,避免过度摇晃和颠簸,确 保患儿安全转运。
要求
转诊时应提供详细的病史、诊断 和治疗方案,以便上级医疗机构 快速了解患儿病情,制定更为精 准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过程中或新生儿早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婴儿。这些危险因 素可能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可能导致婴儿的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 下、残疾等。
高危儿的常见病因
总结词
高危儿的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母体疾病、高危儿的症状与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残疾等。此外,高危儿还可能 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嗜睡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宝宝的疾病或发育不良有关。对于出现这些 症状的高危儿,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的治疗和管理,以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高危儿识别、转诊与管理PPT课件
03
高危儿转诊流程
阐述了高危儿从初诊到转诊的 完整流程,包括转诊指征、转 诊前准备、转诊途径及注意事 项等。
04
高危儿管理措施
提出了针对高危儿的全面管理 措施,包括定期随访、早期干 预、家庭参与、多学科合作等 方面。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加强多学科合作
完善高危儿管理体系
未来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危 儿管理体系,实现高危儿的早 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 高危儿的生存质量。
加强高危儿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高危儿的病因、 发病机制及转归等,为高危儿 的精准治疗和管理提供科学依 据。
推广高危儿筛查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 研发更加便捷、准确的高危儿 筛查技术,提高高危儿的筛查 率和诊断率。
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产科、儿科 、康复科等多学科之间的合作 ,共同为高危儿提供全面、连 续的医疗保健服务。
02
03
04
05
定义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 娩时或新生儿期存在可能 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或发育
障碍因素的小儿。
胎儿期高危因素
包括母孕期感染、母孕期 疾病、胎盘功能异常等。
新生儿期高危因素
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疾病等。
02
高危儿识别方法与技巧
临床表现识别
神经发育异常
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姿势异 常等。
呼吸异常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暂停 等。
01
02
生长发育迟缓
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低 于同龄儿平均水平。
03
04
喂养困难
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喂养不耐 受等。
体格检查识别
皮肤黏膜
检查有无黄染、皮疹、出血点 等。
胸腹部
高危儿管理PPT课件
要管理好高危儿就务必熟练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各个年龄精神运动发育的特点心理行为发展的特点同时对体格发育及营养情况进行监测并把正确的养育方法传授给家长使家长能真正起到第一任老师的作用通过反复的评估指导再评估再指导的良性循环的干预方法促进高危儿的早期综合发展达到降低伤残提高高危儿生存质量的目的
高危儿管理
• 早产儿在纠正年龄0—28天内进行新生儿行 为神经测评:包括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 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一般状 态五个项目,20条模的评分共计40分,若 评分低于35分,则提示预后不良,需重点 干预。
• 早产儿在纠正年龄1、2、3、4、5、6、8、 10、12月各行一次神经运动检查,同时进 行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及营养情况的监测。 对有异常倾向的患儿早期进行相关的干预。 对发育正常的患儿进行早期发展指导。
• 早产儿在纠正年龄6月及12月时进行智力测 验,在8个月行婴儿气质评定,在12月时行 感觉统合评定。
一般胎龄在32W以上患儿1岁时大多已能赶上 同龄孩子,此时可逐渐取消纠正月龄的计 算,而对于胎龄在32W以下的早产儿1岁时 仍不能赶上同龄孩子,可纠正年龄至2岁
• 早产儿因过早地脱离母体,所以其多方面 营养的蓄积不够,容易发生钙、铁、长链 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的缺乏。较正常婴 幼儿更容易发生佝偻病、贫血及智能发育 低下。所以早期补充包括维生素A、D等多 种维生素,补充铁剂及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很 重要。一般地在生后2周开始补维生素A、D, 在排除地中海贫血后可预防补铁,添加DHA 对促进早产儿的脑部发育也很重要。
五、下面以早产儿为例进行系统管 理的讲解
•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常与母亲孕早期疾 病、外伤、生殖器畸形、过度劳累有关,多胎、胎儿畸形 及胎盘异常也是引起早产的原因。 • 早产儿的特点是各系统脏器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 应能力差,容易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 肺透明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经过新生儿科的护理 及治疗,到我们手上时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全市05 年早产儿的出生率为5.7%(5429) ,我院为8.3%(572)。 据统计,存活的早产儿中有7.8%智力低于正常,其余的 平均智力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儿。还常发生脑瘫。
高危儿管理
• 早产儿在纠正年龄0—28天内进行新生儿行 为神经测评:包括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 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一般状 态五个项目,20条模的评分共计40分,若 评分低于35分,则提示预后不良,需重点 干预。
• 早产儿在纠正年龄1、2、3、4、5、6、8、 10、12月各行一次神经运动检查,同时进 行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及营养情况的监测。 对有异常倾向的患儿早期进行相关的干预。 对发育正常的患儿进行早期发展指导。
• 早产儿在纠正年龄6月及12月时进行智力测 验,在8个月行婴儿气质评定,在12月时行 感觉统合评定。
一般胎龄在32W以上患儿1岁时大多已能赶上 同龄孩子,此时可逐渐取消纠正月龄的计 算,而对于胎龄在32W以下的早产儿1岁时 仍不能赶上同龄孩子,可纠正年龄至2岁
• 早产儿因过早地脱离母体,所以其多方面 营养的蓄积不够,容易发生钙、铁、长链 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的缺乏。较正常婴 幼儿更容易发生佝偻病、贫血及智能发育 低下。所以早期补充包括维生素A、D等多 种维生素,补充铁剂及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很 重要。一般地在生后2周开始补维生素A、D, 在排除地中海贫血后可预防补铁,添加DHA 对促进早产儿的脑部发育也很重要。
五、下面以早产儿为例进行系统管 理的讲解
•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常与母亲孕早期疾 病、外伤、生殖器畸形、过度劳累有关,多胎、胎儿畸形 及胎盘异常也是引起早产的原因。 • 早产儿的特点是各系统脏器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 应能力差,容易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 肺透明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经过新生儿科的护理 及治疗,到我们手上时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全市05 年早产儿的出生率为5.7%(5429) ,我院为8.3%(572)。 据统计,存活的早产儿中有7.8%智力低于正常,其余的 平均智力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儿。还常发生脑瘫。
高危儿早期症状识别PPT
肌张力异常有以下3种类型: 1.张力增高:活动肢体时,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2.张力降低:活动肢体时,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3.张力障碍: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的交替出现。
婴儿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高,以后随着 月龄的增长,肌张力逐渐降低而转为正常,婴儿脑损伤时肌张力 异常在生后的2-3个月内可不太明显,以后慢慢的出现肌张力增 高的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 5. 早产儿(胎龄<37W)。 • 6. 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 • 7. 有疾病的新生儿。如高胆红素症、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新生儿。
二、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 高危生物因素 高危环境因素
习惯上分: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危 险因素三类:
(一)胎儿期高危因素
大过小,围巾征异常等。(中枢协调障碍) 13.保护性反射出现延迟或无。(感觉统合失调) 14.6个月不能主动抓物、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 (运动
发育迟缓)
肌张力检查
肌张力是指在安静状态下,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阻力,可 通过被动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肢体来了解肌张力情况。正 常肌张力是在活动肢体时没有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 1. 遗传因素,可导致先天缺陷和胎儿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 2. 妊娠早期出血。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或异
常 • 3.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可导致早产、羊水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 • 4. 宫内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黄疸、贫血、出血、肝脾
高危儿早期异常识别
一、高危儿的概念
(一)高危因素
在胎儿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对胎儿或新生儿 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 素称为高危因素。
婴儿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高,以后随着 月龄的增长,肌张力逐渐降低而转为正常,婴儿脑损伤时肌张力 异常在生后的2-3个月内可不太明显,以后慢慢的出现肌张力增 高的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 5. 早产儿(胎龄<37W)。 • 6. 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 • 7. 有疾病的新生儿。如高胆红素症、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新生儿。
二、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 高危生物因素 高危环境因素
习惯上分: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危 险因素三类:
(一)胎儿期高危因素
大过小,围巾征异常等。(中枢协调障碍) 13.保护性反射出现延迟或无。(感觉统合失调) 14.6个月不能主动抓物、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 (运动
发育迟缓)
肌张力检查
肌张力是指在安静状态下,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阻力,可 通过被动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肢体来了解肌张力情况。正 常肌张力是在活动肢体时没有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 1. 遗传因素,可导致先天缺陷和胎儿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 2. 妊娠早期出血。可导致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发育不良或异
常 • 3.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可导致早产、羊水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 • 4. 宫内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黄疸、贫血、出血、肝脾
高危儿早期异常识别
一、高危儿的概念
(一)高危因素
在胎儿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对胎儿或新生儿 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 素称为高危因素。
《高危儿早期识别》PPT课件
编辑ppt
12
高危儿脑损伤简易筛查法
人脸反应检查: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小儿头颈后 部,保持头正中位,使其成半卧位,检查者在 距小儿脸前20CM处发出屈曲去、柔和的声音 (如来-来、来),吸引小儿注视。然后检查 者分别向左、右移动头部,观察小儿眼球和头 部情况,这是视和听的综合反应。
正常:1个月小儿能追视90度(左右各45度), 2-3个月小儿追视大于90度,4个月后能追视 并转头180度(左右各90度)。
编辑ppt
14
高危儿脑损伤简易筛查法
俯卧位抬头和手支撑检查 小儿置俯卧位,在头前上方用玩具逗引,观察
小儿抬头和手支撑情况。 正常:0-1个月小儿头转向一侧;2个月小儿
能抬头片刻,下巴离床;3个月小儿抬头超过 45度,肘支撑,胸部离开床面;4个月小儿抬 头90度,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异常:2-3个月小儿不能抬头,3-4个月小儿 抬头不稳,不能肘支撑使胸部离开床面。
异常:不能注视人脸或追视、转头范围小。
编辑ppt
13
高危儿脑损伤简易筛查法
拉起抬头检查 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检查者扶持小儿两
侧前臂或上臂慢慢拉起小儿至45度,观察抬头 情况,再拉至坐位观察竖头情况。 正常:0-1个月小儿拉起时头后垂,坐位时能 竖头5秒钟;2-3个月小儿头轻微后垂,可竖 头15秒以上;4个月小儿拉起时头与躯干呈直 线抬起,竖头稳,可左右转头看。 异常:0-1个月小儿不能竖头,2-4个月小儿 拉起时头背屈,竖头不稳。
编生后情绪不稳定、易惊吓、易哭闹、易 激惹或过度安静。
睡眠障碍(夜间睡眠时间短,易醒,易 翻滚)。
吐奶频繁或喂养困难。 对声、光反应强烈或无反应。
编辑ppt
3
高危儿早期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出现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症状或体征, 都表明病情危重,应给予及时处理
如果条件限制,无法作进一步处理,应立即转往上 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危重新生儿监护内容
新生儿各系统发育未成熟,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 快,易导致死亡。--------NICU
监护内容: 1.基本监护 2.呼吸系统监护 3.心血管系统监护 4.中枢神经系统监护
5.皮肤颜色
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 病理性青紫:中心性和周围性 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异常血红蛋白增多 周围性青紫原因有:局部受压所致、全身性疾病
(如心力衰竭、休克、红细胞增多症等)
6.惊厥
要判断是否为惊厥,首先应排除新生儿生理性的颤 抖及非惊厥性的呼吸暂停
新生儿惊厥与婴幼儿、年长儿表现不同,以局灶性、 轻微型发作多见,而典型的强直性、阵挛性发作较 少见
6.惊厥
A 轻微型 B 强直型 C 多灶性阵挛型 D 限局性阵挛型 E 全身性肌阵挛型
6.惊厥
对惊厥记录的注意点 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2)能否自行缓解 3)是否伴有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的改变等
囟门是否紧张、肤色是否变苍白,如果有可能提示 颅内出血,行CT明确。
患儿出现四肢划动、凝视、抽搐,提示HIE或颅内出 血、颅内感染等
2.喂奶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奶,呛奶 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感染、颅脑疾
患、消化道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3. 体温
高危儿的识别和管理
高危新生儿
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 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异常妊娠史 ②异常分娩史 ③异常新生儿
异常妊娠史
死胎、早产、先天畸形、胎儿水肿等; 小于16岁或大于40岁、服用违禁品; 阴道流血、先兆子痫、羊膜早破等; 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或甲减、泌尿系感染等;
1.哭声
哭是新生儿表达感觉和要求的唯一方式 正常的哭: 饿、口渴、尿布湿、环境温度。
音调一般不高。 病理现象:痒、痛,皮肤褶烂,肠绞痛、头痛、耳
痛时的疼痛感。时间长、躁动不安。
哭声
突然的短促的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发性哭叫 伴面色苍白、持续哭吵且无法安慰、哭声无力或哭 不出声,哭声低微或呻吟均提示病情严重。有以下 可能:HIE、颅内出血、化脑、败血症等。
呼吸系统监护
呼吸窘迫
气体交换不能满足新生儿代谢的需要 CO2的排出不足。 O2的摄取和运输功能受损 呼吸增快或呼吸暂停(肺) 心率增快(心脏)
肤色异常:青紫/发绀 表现异常:呻吟、鼻煽、三凹征
呼吸系统监护
表现异常
三凹征:膈肌牵拉及肋间肌收缩 呻吟:呼气时声带关闭以增加PEEP。 鼻煽:减少鼻腔的阻力。 呼吸过慢或节律异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危重新生儿监护内容
5.消化系统监护 6.血液系统监护 7.肾功能监测 8.感染指标监测 9.机械通气监护
基本监护
体温:保持适中温度 血糖:实验室、快速纸片 低血糖: 继发性癫痫、精神运动迟缓
高危:早产儿、IDM、SGA 处理阈值:2.6mmol/L,治疗目标值:2.8mmol/L 体液、生化及血气:24小时内排尿、尿量大于1ml/kg.h
7.呼吸异常
正常呼吸时不费劲,40次/分,若呼吸稍有些快 慢不均,时深时浅,但不伴有皮肤青紫等现象也 属正常
安静时呼吸≥60次/分或≤30次/分,有三凹征/鼻翼 扇动/呼气性呻吟/抽泣性呼吸等,甚至出现呼吸 暂停,皮肤青紫,均提示呼吸异常,应及时处理。
常见原因有:上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心脏疾 病、先天性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感染、 代谢酸中毒、低血糖及血液系统疾患等。
6.惊厥
可能的原因有: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 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 育不全等。
即刻处理
建立静脉通路,按日龄、窒息补液 最初12小时禁食 若血糖<2.6mmol/l ,给予处理 正发作或前一小时曾发生惊厥,止惊 惊厥伴中心性青紫或呼吸困难,中流量氧
即刻处理
无呼吸 ,尤其刺激后无呼吸 呼吸困难(呼吸暂停、三凹征、呻吟) RR<20次/分或>60次/分
------正压人工呼吸 高流量氧(5L/min)
8.呕血和便血、出血
首先应排除母血咽入综合征和口鼻、咽喉出血吞入。 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原因有:新生儿出血症、应急性
溃疡、急性胃肠炎、NEC、严重感染致DIC、血液系 统疾病及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发热超过38℃ ,或体温低于35.5℃,经保温1小时 仍未回升。
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精神状态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清 醒
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 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清醒状态 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 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
呼系统监护
心肺监护仪可实时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呼 吸暂停的发生。
即刻处理出血
重新结扎脐带 维生素k1 1mg im/iv 查血型、血红蛋白、交叉合血 出血的一般处理
即刻处理出血休克
生理盐水 10ml/kg 20分钟入 可重复一次 按日龄维持补液与继续补液
输O 型或Rh 阴性血 高流量氧(5L/min) 保暧
9.其他
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情况
异常分娩史
胎儿窘迫、手术助产(胎吸或产钳)、出生窒息 选择性剖宫产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异常新生儿
早产 HIE、颅内出血 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外科疾病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死亡原因:前6位
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 呼吸系统疾病,21.8% 感染,14.2% 严重先天畸形,11.3% 产伤,6.3% 硬肿症,5.8% 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