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色谱分析仪器网络版习题

合集下载

色谱分析试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试题及答案

色谱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题2分)1气相色谱分析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它的特点是适合于多组分混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气相色谱定性法:是利用同一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之下,在一根色谱柱上保留时间相同。

3在实验条件恒定时,峰面积或峰高与组分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峰面积或峰高来进行定量。

4色谱柱是气相色谱法的核心部分,许多组成复杂的样品,其分离过程都是在色谱柱内进行的,色谱柱分为两类:填充柱和毛细管柱。

5色谱柱老化的方法由固定液的性质而定,老化的最高温度应低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20~30℃,但要高于实际工作温度。

6装柱老化时,应将柱的入口端与色谱仪的气化室相连接(柱不能接反,否则固定相将在柱中移动,使柱效发生变化)。

开始老化时出口不得接检测器,以免流出物沾污检测器。

7 色谱分析各组分保留时间变短和分离变坏,说明柱子失效,原因来自样品和载气的污染。

活化的方法是提高柱温,增加载气流速,让色谱柱内污染物流出。

8 载气纯度不符合要求时,会使基线不稳,噪声大。

9 氢气表和氢气钢瓶嘴是反扣螺纹,逆时针方向松开;而氮气表和氮气瓶嘴及其他气体的瓶嘴都是正扣螺纹。

10气相色谱定量方法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等方法。

二、判断(每题2分)1 色谱柱没装上色谱仪之前,两端必须封口,防止和空气接触。

柱子存放期间,应避免剧烈振动、碰撞或弯曲。

2 气相色谱仪使用的各种气体压力为0.2~0.5Mpa。

因此需要通过减压表使钢瓶气源的输出压力下降。

3 减压表一般分为氢气表和氮气表(氧气表)两种。

氮气表可以安装在除了氢、乙炔和其他燃气瓶以外的各种气瓶上。

4 使用钢瓶气时,打开钢瓶阀,再把T形阀杆从全开调到需要的压力。

5 气相色谱仪的气路要认真仔细检漏。

用氢气作载气时,氢气若从接口漏进柱恒温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最常用的检漏方法是皂膜检漏法6 色谱仪开机:打开主机电源,接通载气,开电脑,设置仪器参数。

7 设置所需柱箱温度、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FID),检测器的温度应高于150℃,否则点火后造成检测器内积水而影响基线的稳定性)。

仪器分析_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_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一、调整保留时刻是减去的保留时刻。

二、气相色谱仪由五个部份组成,它们是3、在气相色谱中,常以和来评判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表示柱效能。

4、色谱检测器按响应时刻分类可分为型和型两种,前者的色谱图为曲线,后者的色谱图为曲线。

五、高效液相色谱是以为流动相,一样叫做,流动相的选择对分离阻碍专门大。

六、通过色谱柱的和之比叫阻滞因子,用符号表示。

7、层析色谱中经常使用比移值表示。

由于比移值Rf重现性较差,通经常使用做对照。

他表示与移行距离之比。

八、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设计的原那么是、以达到减少谱带变宽的目的。

二、选择题一、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不同。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分派系数。

二、选择固定液时,一样依照_____原那么。

A.沸点高低,B.熔点高低,C.相似相溶,D.化学稳固性。

3、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_。

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刻之比,C. 保留时刻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

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______要求进样量专门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五、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______。

A.分离度;B.分派系数; C.保留值; D.柱的效能。

六、以下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捉检测器; 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捉检测器。

7、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要紧可进行如下哪一种(些)操作?()C.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A)和(C)八、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刻太长会致使半峰宽______。

九、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利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_____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10 、分派系数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_____A.与温度有关;B.与柱压有关;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仪器分析课外习题集

仪器分析课外习题集

仪器分析课习题第一章电磁辐射基础1 对下列单位进行换算:(1)1.50ÅX射线的波数(cm-1) (6.66×107) (2) 670.7nm 锂线的频率(HZ)(4.47×1014) (3)3300cm-1波数的波长(nm)(3030)(4)Na 5889.95Å相应的能量(eV)(2.11)2 写出下列各种跃迁所需的能量范围(eV)(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1.2×102-1.2×106) (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6.2-1.7)(3)分子的电子跃迁(6.2-1.7)(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0.5-0.02)(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 (2×10-2-4×10-7)3 某种玻璃的折射率为1.7000,求光在此玻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76×1010cm/s)4 辐射通过空气与玻璃界面时,其反射损失大约有多少? (~4%)5 解释下列名词(1)单重态与三重态(2)原子荧光与分子荧光(3)选择跃迁与禁阻跃迁(4)激发电位与共振电位6 阐明光谱项符号和能级图的意义7 用光谱项符号写出Mg 2852Å(共振线)的跃迁 (31S0-31P1)8 下列哪种跃迁不能产生,为什么?(1) 31S0-31P1(2) 31S-31D2(3) 33P2-33D3(4) 43S1-43P1(31S-31D2) 第二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1 解释下列名词(1)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2)原子线和离子线;(3)共振线和共振电位;(4)等离子体;(5)谱线的自吸.2 计算Cu3273.96Å和Na5895.92Å的激发电位(eV) (3.78,2.10)3 谱线自吸对光谱分析有什么影响?4 说明影响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谱线强度的主要因素.5 阐述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怎样选择摄谱法定性分析时的主要工作条件.6 光谱定性分析摄谱时,为什么要用哈德曼光栏?7 推导摄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8 选择分析线应根据什么原则?9 下表中列出铅的某些分析线,若测定水中痕量铅应选用哪条谱线,当试样中含量为0.1%时是否仍选用此线.说明理由铅线波长/Å 激发电位/ eV2833.071 4.372802.001 5.742873.321 5.632663.171 5.972393.791 6.5010 说明选择内标元素及内标线的原则?11 说明缓蚀剂在矿石定量分析中所起的作用?12 采用K4047.20 Å作分析线时,受Fe4045.82 Å和弱氰带的干扰,可用何种物质消除此干扰?13 为什么在碳电极直流电弧光源中采用惰性气氛?14 分析下列试样应选用什么光源:(1)矿石的定性、半定量;(2)合金中的铜(~x%);(3)钢中的锰(0.0 x-0.X%);(4)污水中的Cr.Mn.Cu.Fe.V.Ti等(ppm- x%).15分析下列试样时应选用什么类型的光谱仪:(1)矿石的定性、半定量;(2)高纯Y2O3中的稀土杂质元素;(3)卤水中的微量铷、铯.16说明乳剂特性曲线的制作及其在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的作用.17 简述ICP光源的特点及应用.18 试比较摄谱法与光电法.19 绘出原子发射光谱仪的方框图,并指出各部件的具体名称及主要作用.20 当试样量很少而又必须进行多元素测定时,应选用下列那种方法:(1) 单道ICP-AES;(2)原子吸收光谱法;(3)摄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21 若光栅刻痕为1200条/mm,当入射光垂直照射时,求3000 Å波长光的一级衍射角. (21.10)22 当一级光谱波长为5000Å时,其入射角为60°,反射角(衍射角)为-40°,此光栅的刻痕数应为多少条/ mm? (446条/ mm) 23 有某红外光栅(72条/ mm),当入射角为50°,反射角为20°时,其一级和二级光谱的波长为多少(um)? (15.4,7.7) 24 当某光栅(1250条/ mm)的焦距为1.6m时,计算其一级和二级光谱的倒线色散率. (5Å/ mm,2.5 Å/ mm) 25 若光栅宽度为50 mm,刻痕数为1200条/ mm,此光栅的理论分辨率应为多少?( 60000 )26 上述光栅能否将铌3094.18Å与铝3092.71Å分开?为什么?27 试对棱镜光谱与光栅光谱进行比较.28 若光谱工作范围为200-400nm,应选用什么材料制作棱镜和透镜,为什么?第三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1 试比较原子吸收与分子吸收光谱法.2 解释下列名词:(1)多普勒变宽(2)自然宽度(3)压力变宽(4)振子强度(5)光谱通带3 计算在火焰温度为3000K时, Na5890Å谱线的激发态与基态原子数的比值(Pj/P0=2). (6×10-4)4 原子吸收光度计的单色器倒线色散率为16Å/ mm,欲测定Si2516.1Å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Si2514.3Å和Si2519.2Å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5采用那些措施才能检测到原子吸收信号,并说明其理由.6 简述常用原子化器的类型及其特点.7 测定人发中硒时,应选用何种火焰,并说明其理由.8 分析矿石中的锆时,应选用何种火焰,并说明其理由.9 怎样能使空心阴极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如果不处于最佳状态时,对分析工作有什么影响?10 火焰的高度和气体的比例对被测元素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11 说明原子吸收光谱中产生背景的主要原因及影响.12 如何用氘灯法校正背景,此法尚存在什么问题?13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化学干扰?用哪些方法可消除此类干扰?14 在测定血清中钾时,先用水将试样稀释40倍,再加入钠盐至800ug/mL.试解释此操作的理由,并说明标准溶液应如何配制?15 指出下列原子荧光跃迁的类型(共振、非共振)(1)Cu 3274Å(42S1/2-42P1/2)(2)Cd 2288Å(51S0-51P1)(3)Sn 3034Å(53P1-53P)(4)As 2350Å(42S3/2-42P1/2)16 试从产生原理上对原子荧光与原子发射光谱进行比较.17 试从仪器部件及光路结构对原子与原子荧光仪进行比较.18 欲测定下述物质,应选用哪一种原子光谱法,并说明其理由:(1)血清中锌和镉(Zn 2ug/ml,Cd 0.003ug/ml);(2)鱼肉中汞的测定(x ppm);(3)水中砷的测定(0.x ppm);(4)矿石中La、Ce、Pr、Nd、Sm的测定(0.00x-0.x%);(5)废水中Fe、Mn、Al、Ni、Co、Cr的测定(ppm-0.x%)。

色谱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色谱分析练习题——选择题部分1、下列哪种色谱方法的流动相对色谱带的选择性无影响 A 液-固吸附色谱 B 液-液分配色谱 C 空间排阻色谱 D 离子交换色谱2、在气-液色谱法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进行如下哪种操作 A 改变载气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速度 C 改变柱长 D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3、在HPLC法中,为改变色谱柱选择性,可进行如下哪种操作 A 改变流动相的种类和配比 B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C 改变填料粒度 D 改变色谱柱的长度4、给定被测组分后,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影响容量因子的因数有 A 固定相的性质 B 流动相的性质 C 温度 D 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体积5、在气—液色谱系统中,被分离组分与固定液分子的类型越相似,它们之间 A、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小B、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大 C、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大D、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小6、某色谱峰,其峰高倍处色谱峰宽度为4mm,半峰宽为 A、B、C、D、7、色谱柱长2米,总理论塔板数为1600,若将色谱柱增加到4m,理论塔板数应当为A、3200B、1600C、800D、400 8、Van-Deemter方程主要阐述了A、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B、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C、色谱峰扩张柱效降低的各种动力学因素D、塔板高度的计算9、将纯苯与组分1配成混合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测得当纯苯注入量为微克时的峰面积为,组分1注入量为微克时的峰面积为,求组分1以纯苯为标准时,相对校正因子A、B、C、D、E、 10、改变如下条件,可减少板高HA、增加固定液含量B、减慢进样速度C、增加气化室温度D、采用最佳线速E减少填料的颗粒度F、降低柱温11、气相色谱分析中,在色谱柱子选定以后,首先考虑的色谱条件是A、载气流速B、柱温12、液相色谱分析中,在色谱柱子选定以后,首先考虑的色谱条件是 A、流动相流速 B、流动相种类 C、柱温 13、在气液色谱中,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A、吸附能力小的B、吸附能力大的C、溶解能力大的D、挥发性大的E、溶解能力小的 14、表示色谱柱效率可以用A、理论塔板数B、分配系数C、保留值D、塔板高度E、载气流速 15、影响热导池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A、载气性质B、热敏元件C、电阻值D、池体温度E、桥电流16、色谱分析中其特征与被测物浓度成正比的是 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相对保留值 D、峰面积E、峰高F、半峰宽 17、要增加柱子的选择性能,应采取以下哪些有效措施A、采用最佳线速B、减少流动相对组分亲和力C、增加柱长D、增大相比率E、使用高选择性固定相F、增加理论塔板数G、采用细颗粒固定相载体H、减少柱外效应I、增加柱温18、石油裂解气C1—C4的分析应选哪种固定相A、分子筛B、高分子多孔小球C、氧化铝D、活性炭 19、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A、柱长增加B、相比增加C、降低柱温D、流动相速度降低 20、高分子多孔小球与其它固体吸附剂比较,其特点是 A、有大的孔容B、有大的比表面C、有亲水基团 D、无亲水基团F、是一种强的极性吸附剂21、在气固色谱中,样品各组分的分离基于A、性质不同B、溶解度的不同C、在吸附剂上吸附能力的不同D、挥发性的不同E、在吸附剂上脱附能力的不同 22、色谱分析中,要求两组分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应是 A、R≥B、R≥C、R≥1 D、R≥23、有一宽沸程多组分有机化合物样品的分离应选取以下什么条件好A、填充柱B、毛细柱C、恒温分析D、程序升温E、FID检测器F、TCD检测器24、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极性化合物组分的保留值的增大 A、增加柱温B、柱长缩短C、增大载气流速D、采用极性柱 E、采用非极性柱 F、降低柱温G、降低载气流速 25、基线噪音A、基线噪音指各种因素引起的基线波动B、基线噪音指基线随时间的缓慢变化 26、拖尾峰A、拖尾峰是指后沿较前沿平缓的不对称峰B、拖尾峰是指前沿较后沿平缓的不对称峰 27、为了分析苯中痕量水分,应选择用下列哪一种固定相A、硅胶B、分子筛C、高分子多孔小球D、氧化铝28、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又太近或操作条件下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又有一定困难时,最好采用A、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B、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C、利用文献保留数据定性D、利用选择性检测器定性29、常用标准物质来测定相对校正因子,不同的检测器所选用的标准物也不同 A、热导池检测器是选用苯 B、热导池检测器是选用正庚烷 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选用正庚烷 30、死时间A、死时间是指不被流动相保留的组分的保留时间B、死时间是指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31、峰底指 A、连接峰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距离B、峰起点到终点之间所对应的基线间距离 32、假峰指A、假峰指样品中的杂质峰B、假峰是并非样品本身产生的色谱峰 33、所谓检测器的“线性范围”是 A、标准曲线呈直线部分的范围B、检测器呈直线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比C、检测器呈直线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差D、最大允许进样量和最小检测量之比E、最大允许进样量和最小检测量之差34、煤气中含有O2、N2、CH4、CO 物质的分离,只要用一根以下色谱柱可以A、PEG-20MB、5A分子筛C、SE-30D、GDX 35、有一较低沸程烷烃同系物样品的分离应选以下什么条件好A、非极性固定液B、低柱温C、极性固定液D、高柱温E、低液载比 36、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A、柱长增加B、相比增加C、降低柱温D、载气流速降低 37、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时,有下列标准物质:A、丙酮B、无水乙醇C、苯D、环己烷E、正庚烷适用与热导检测器的是。

仪器分析习题及课后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及课后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及课后答案⾊谱法习题⼀、选择题1.在⾊谱分析中, ⽤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值B.峰⾯积C.分离度D.半峰宽2.在⾊谱分析中, ⽤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半峰宽D.峰⾯积3. 良好的⽓-液⾊谱固定液为 ( )A.蒸⽓压低、稳定性好B.化学性质稳定C.溶解度⼤, 对相邻两组分有⼀定的分离能⼒D. (1)、(2)和(3)4. 在⽓-液⾊谱分析中, 良好的载体为 ( )A.粒度适宜、均匀, 表⾯积⼤ (2)表⾯没有吸附中⼼和催化中⼼C.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 有⼀定的机械强度D. (1)、(2)和(3)5. 试指出下列说法中, 哪⼀个不正确? ⽓相⾊谱法常⽤的载⽓是 ( )A.氢⽓B.氮⽓C.氧⽓D.氦⽓6.在液相⾊谱中,范第姆特⽅程中的哪⼀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A.涡流扩散项B.分⼦扩散项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7. 使⽤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下列哪种⽓体作载⽓, 其效果最好? ( )A.H2B.HeC. ArD.N28.热导池检测器是⼀种 ( )A.浓度型检测器B.质量型检测器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9. 使⽤氢⽕焰离⼦化检测器, 选⽤下列哪种⽓体作载⽓最合适? ( )A.H2B.HeC.ArD.N210.含氯农药的检测使⽤哪种⾊谱检测器为最佳?( )A. ⽕焰离⼦化检测器B. 热导检测器C. 电⼦捕获检测器D. ⽕焰光度检测器11. 某⾊谱柱长1m时,其分离度为1.0,问要实现完全分离(R=1.5),⾊谱柱⾄少应为多长:A. 1.5mB. 2.25mC. 3mD. 4.5m12. ⽓相⾊谱检测器中,通⽤型检测器是:A. 热导池检测器B. 氢⽕焰离⼦化检测器C. ⽕焰光度检测器D. 差⽰折光检测器13. 使⽤热导池检测器时,下列操作哪种是正确的:A.先开载⽓,后开桥电流, 先关载⽓,后关桥电流B. 先开桥电流,后开载⽓, 先关载⽓,后关桥电流C. 先开载⽓,后开桥电流, 先关桥电流,后关载⽓D. 先开桥电流,后开载⽓, 先关桥电流,后关载⽓14. 下列哪种⽅法不适⽤于分析试样中铅、镉等⾦属离⼦的含量A. ⽓相⾊谱法B. 原⼦吸收分光光度法C. 可见分光光度法D. 伏安法15. 分析农药残留,可以选⽤下列哪种⽅法:A. 电位分析法B. 原⼦吸收光谱法C. 原⼦发射光谱法D. ⽓相⾊谱法16.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A.涡流扩散B分⼦扩散 C.⽓象传质阻⼒ D.液相传质阻⼒17.在⾊谱分析中,柱长从 1m 增加到 4m ,其它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 )A. 4 倍B. 1 倍C. 2 倍D. 10 倍18.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种是错误的? ( )A.根据⾊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定性分析B. 根据⾊谱峰的⾯积可以进⾏定量分析C. ⾊谱图上峰的个数⼀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D.⾊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19. ⾊谱体系的最⼩检测量是指恰能产⽣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 ( )A 进⼊单独⼀个检测器的最⼩物质量B 进⼊⾊谱柱的最⼩物质量C 组分在⽓相中的最⼩物质量D 组分在液相中的最⼩物质量20.柱效率⽤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度h表⽰,柱效率越⾼,则:A.n越⼤,h越⼩;B.n越⼩,h越⼤;C.n越⼤,h越⼤;D.n越⼩,h越⼩;21..如果试样中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分离不理想,可采取的措施为:A.选择合适的固定相;B.采⽤最佳载⽓线速;C.程序升温;D.降低柱温22.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采⽤最佳线速;B.采⽤⾼选择性固定相;C.采⽤细颗粒载体;D.减少柱外效应⼆、填空题1.⾊谱分析中,根据进⾏定性分析,根据进⾏定量分析。

(完整word版)色谱类仪器分析试题集

(完整word版)色谱类仪器分析试题集

色谱类仪器分析一、填空题1、按流动相的状态分,色谱法可分为_气相色谱法_、_液相色谱法_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2、气相色谱仪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系统、温控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3、__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色谱检测器仅对电负性的物质有响应,特别适用于分析痕量卤代烃、硫化物、金属离子的有机螯合物、农药等。

4、质谱的离子源除了电子轰击型源外,还有__化学电离型(CI)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型(ICP)。

5、气相色谱分析中等极性组分选用_中级性__固定液,组分基本按_沸点_顺序流出色谱柱。

6、载气在使用前通常要经过纯化处理,用电子捕获检测器需去除载气中元素原子电负性较强的物质,特别是氧气__的含量要尽量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需把载气及燃气、助燃气中的_烃类_有机化合物除去。

7、_火焰光度(FPD)检测器是分析含S、P化合物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气相色谱检测仪.8、在一般固定相上,同系物成员按分子量大小顺序流出,在强极性固定相上组分常按极性从_小_到_大_的顺序流出。

9、色谱定量分析时,主要计算方法有_内标_法、_外标_法和归一化法和叠加法四种.10、质谱仪的三个最重要指标是:质量范围、_分辨率_和灵敏度.11、GC/MS的定量方式有_全扫描_和_选择离子检测_。

12、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越大,表示组分在色谱柱中达到分配平衡的次数越__多__,固定相的作用越显著,对组分的分离_有利__.13、气相色谱法的定性方法主要有_保留值__定性和_标准加入法_定性。

14、在气相色谱法中,常用的化学衍生物法有硅烷化、_酰化_和_酯化_.15、液相色谱柱和气相色谱柱一样,在分离过程中受热力学和_动力学_因素的控制。

16、色谱峰的半峰宽是_峰高_为一半处的峰宽度。

17、气相色谱分析时,如果分析样品中组分多而且沸点相差大,设定分析柱温时,应采用__程序升温_方式。

18、静态顶空分析方法的依据是_相平衡_原理,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_后,分析气相样来测定液相样中的组分.二、单项选择题1、液-液萃取中,为了选择性的萃取被测组分,以使用_C_接近于被测组分的溶剂为好.A.沸点B.熔点C。

色谱分析概论习题

色谱分析概论习题

淮 阴 师 范 学 院 仪器分析 课程 色谱分析概论 习题得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40 分) 1、反映色谱柱柱型特征的参数是: ( )密封线A.分配系数 B.分配比 C.相比 D.保留值 2、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 分在色谱柱中的() A.保留值 B.扩散速度 C.分配比 D.理论塔板数 3、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 ) A.柱长增加; B.相比率增加;C.降低温度; D.流动相速度降低 4、色谱分析中,相对保留值可由下列那种物理量确定( ) A 两组分 K B 两组分 tR C 两组分 VR D 柱子的 Vs 和 Vm 5、色谱分析采用归一化法,下列那种说法正确( ) A 不要求全部组分出峰 B 进样量要求准确 C 只能用作微量组分的精确定量 D 一次分析过程中条件需稳定 6、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 ) A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B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C 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 D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 7、在色谱分析中,柱长从 1 m 增加到 4 m ,其它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 (A) 4 倍 (B) 1 倍 (C) 2 倍 (D) 10 倍 8、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 (A) H2 (B) He (C) Ar (D) N2 9、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 )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10、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 (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11、当样品各组分全部出峰最好选用( )方法定量分析。

(完整版)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调整保留时间是减去的保留时间。

2、气相色谱仪由五个部分组成,它们是3、在气相色谱中,常以和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表示柱效能。

4、色谱检测器按响应时间分类可分为型和型两种,前者的色谱图为曲线,后者的色谱图为曲线。

5、高效液相色谱是以为流动相,一般叫做,流动相的选择对分离影响很大。

6、通过色谱柱的和之比叫阻滞因子,用符号表示。

7、层析色谱中常用比移值表示。

由于比移值Rf重现性较差,通常用做对照。

他表示与移行距离之比。

8、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设计的原则是、以达到减少谱带变宽的目的。

二、选择题1、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

2、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原则。

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

3、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_。

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C. 保留时间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

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______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5、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______。

A.分离度;B. 分配系数; C.保留值; D.柱的效能。

6、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7、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 (A)和(C)8、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______。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9、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_____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色谱法的分离原理?A.吸附分离B.分配分离C.离子交换分离D.体积排阻分离答案:D.体积排阻分离2、下列哪一项不是色谱法的分离方式?A.柱色谱法B.纸色谱法C.薄层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答案:D.气相色谱法3、下列哪一项不是色谱法的应用范围?A.有机化合物分离与分析B.生物样品分离与分析C.环境样品分离与分析D.放射性同位素分离与分析答案:D.放射性同位素分离与分析二、多项选择题1、色谱分析法可用于以下哪些物质的分离?A.有机化合物B.无机化合物C.生物大分子D.环境污染物答案:A,B,C,D2、色谱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哪些类型?A.液相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凝胶色谱法D.薄层色谱法答案:A,B,C,D3、色谱分析法的分离原理包括以下哪些?A.吸附作用B.分配作用C.离子交换作用D.体积排阻作用答案:A,B,C,D三、判断题1.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分离方法。

(对/错)答案:对2.色谱分析法可以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分离。

(对/错)答案:错3.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请简要说明色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答案:色谱分析法的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

当流动相携带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

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因此它们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迁移速度就会不同。

通过这种机制,各种组分得以分离。

色谱分析法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环境污染物等的分离和分析。

色谱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它利用物质的________对不同物质的分离作用,对物质进行分离和分析。

2、色谱柱是色谱分析的核心设备,它的作用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_________,然后进行分离。

色谱分析习题与答案(绝对精华)

色谱分析习题与答案(绝对精华)

色谱分析综合体填空:1.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热导池检测器分别属于_质量型__和___温度__型检测器。

气相色谱仪的心脏是_色谱柱___。

2. 固定液一般是按照__相似相溶___原理选择;在用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组分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__诱导力____,极性愈大,保留时间就愈___长__。

3. 固定液通常是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固定液在使用温度下有____较好的热稳定性____,防止___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____。

5. 与填充柱相比,毛细管色谱柱的相比β较大,有利于实现快速分析。

但其柱容量_较小_。

6. 在HPLC仪中,为了克服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要安装_耐高压的六通阀___。

7. 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仅起输送作用;而液相色谱分析中,流动相还要直接参加__实际的分配过程__,要想提高高效液相色谱的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__使用小粒径填料_。

8. 欲分离位置异构体化合物,宜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是__梯度洗脱___。

9、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静止不动的一相称为固定相,自上而下运动的一相称为流动相,装有固定相的柱子称为色谱柱。

10、液相色谱检测器一般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气相色谱检测器可用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等。

色谱学分析基础:1、色谱塔板理论的假设?答、(1) 在每一个平衡过程间隔,平衡可以迅速达到;(2) 将载气看作成脉动(间歇)过程;(3) 试样沿色谱柱方向的扩散可忽略;(4) 每次分配的分配系数相同。

(5)所有的物质在开始时全部进入零号塔板2、色谱定性的方法都有哪些?答、(1) 用保留时间定性(2) 用相对值保留定性(3) 用保留指数定性(4)用化学反应配合色谱定性 (5)用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定性⑹色谱和各种光谱或波谱联用3、标法定量分析时,标物选择应满足那些条件?答:①试样中不含有该物质②与被测组分性质比较接近③不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④出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接近,且无组分峰影响4、色谱分析中,固定相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固定相的选择:气-液色谱,应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5、色谱定量分析中为什么要用校正因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答:各种化合物在不同的检测器上都有不同的应答值,所以尽管往色谱仪中注入相同质量的物质,但得到峰面积却不一样,因此峰面积定量时就必须把由色谱仪上得到的峰面积乘上一个系数,得到此成分的质量,在实际分析中,常用某物质做标准,得到一个相对的校正系数,就叫‘相对校正因子’试样中不是所有组分6、总结色谱法的优点。

仪器分析_色谱习题答案.doc

仪器分析_色谱习题答案.doc

色谱分析习题一、填空题1、调整保留时间是减去死时间的保留时间。

2、气相色谱仪由五个部分组成,它们是_________3、在气相色谱中,常以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有效塔板数表示柱效能。

4、高效液和色谱是以函J为流动和,流动和的选择对分离影响很大。

5、在线速度较低时,分子扩散项是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此时宜采用相对分子量大的气体作载气,以提高柱效。

6、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死时间O7、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色谱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分离度8、气相色谱的浓度型检测器有加,ECD ;质量型检测器有卫必,FPD ;其中FID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测定灵敏度较高;ECD只对电负性有响应二、选择题1、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D 的差别。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分配系数。

2、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C—原则。

A.沸点高低,B.熔点高低,C.相似相溶,D.化学稳定性。

3、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A oA.调整保留值之比,B.死时间之比,C.保留时间之比,D.保留体积之比。

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B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5、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BC)A.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 (A)和(C)6、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B oA.没有变化,B.变宽,C.变窄,D.不成线性7、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D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8、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BDA.与温度有关;B.与柱压有关;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仪器分析》练习题(色谱部分

《仪器分析》练习题(色谱部分

经典液相色谱法1.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正确的说法是( A ) 。

A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C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D吸附剂的活度级数越小,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2.下列哪种氧化铝适于分离碱性成分 ( A/C )A 碱性氧化铝B酸性氧化铝C 中性氧化铝D以上三种3.硅胶是一个略显酸性的物质,通常用于以下哪种物质的分离( C )A酸性B中性CA和B D碱性4.样品在分离时,要求其 R f值住 ( C )之间1、 A 0~0.3 B 0.7~1.0C 0.2 ~0.8D 1.0~1.51.在色谱法中.待分离组分不必溶于流动相。

( F )2.若固定相是极性的,流动相是非极性的,或者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小,这种色谱体系统为正相色谱。

( T )3.在正相色谱中,流动相极性增加,组分保留值增加。

( F )4.反相色谱中,极性弱的组分先出峰。

( F )(五)简答题1.什么是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答 : 正相色谱 : 称为正相分配色谱 , 其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即以强极性溶剂作为固定液 , 以弱极性额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反相色谱 : 称为反相分配色谱 , 其固定液具有较小的极性 , 而流动相则极性较大 .2.简述薄层色谱主要操作步骤及操作要点 ?答: 步骤 :1) 薄层板的制备 ;2) 点样 ;3) 展开 ;4) 检视 .操作要点 :3.柱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异同点各是什么?4.正相色谱中如何判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极性大小的关系?5.简述薄层色谱中边缘效应产生原因及消除办法?答 : 产生原因 : 由于色谱缸内溶剂蒸汽未达饱和 , 造成展开剂的蒸发速率在薄层板两边与中间部分不等 .消除方法 :1) 预饱和 : 在展开之前 , 将点好样的薄层板置于盛有展开剂的色谱缸内 ( 此时薄层板不浸入展开剂中 ) 放置一定的时间 .2)贴滤纸 : 在色谱缸内的内壁贴上浸有展开剂的滤纸 , 以加快展开剂蒸汽在色谱缸内迅速达到饱和 .3)点样要点在靠近中间的位置 .气相色谱1.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反映了哪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A 组分与载气B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组分D组分与载气和固定相2.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D)A 分配系数B理论塔板数C 保留值D扩散速度3.相邻两峰要实现完全分离,要求分离度至少达到(C)A 0.8B 1.0C 1.5D 2.04.在GC中,对色谱柱分离效果影响最大的是(A)A 柱温B柱压C 载气种类D气体流速5.气相色谱柱中,固定液用量过多会(D)A 使色谱峰尖锐C 有利于提高分离度B减少保留时间D使色谱峰变宽6.可作为气液色谱固定液的是(A)A具有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B具有不同极性的无机化合物C有机离子交换剂D硅胶7.使用气相色谱仪时,应首先(D)A 加热柱箱B接通助燃气C 加热检测器D接通载气8.GC分析中常用的定性参数是(A)A 保留时间B半峰宽C 峰高D分离度9.在 GC分析中,与被测组分含量成正比关系的参数是(D)A 保留时间B相对保留值C 半峰宽D峰面积10.选择内标物的要求是(B)A内标物与样品不互溶B内标物与样品性质相差不宜太大C内标物与样品的色谱峰尽量远些D内标物的保留时间应小于待测物的保留时间1.速率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导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色谱分析仪器首页习题习题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色谱法2.色谱图3.基线4.基线稳定性5.死时间6.保留时间7.程序升温8.检测器9.电负性组分10.常液洗脱11.梯度洗脱12.柱反压13.正向分离14.反向分离15.色谱工作站16.固定相17.流动相18.色谱仪19.色谱峰20.恒温(或定温)操作二、选择题【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下面对高效液相色谱仪不正确的描述是()A. 来源于对植物色素的分析B. 采用了高效固定相C. 分析速度很快D. 有多种检测器E. 使用高压流动相2.下面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气相色谱仪只能分析气态样品B.液相色谱仪可以分析液态样品C.色谱仪要求的样品必须是混合物D.气相色谱仪也能分析液态样品E.色谱仪不适用于单一组分的样品3.气相色谱系统的核心是()A. 温度控制B. 流动相C. 气路D. 载气纯度E. 分析柱4.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工作时要求()A.先稳定载气的流量,再稳定其压强B.先稳定载气的压强,再稳定其流量C.压强和流量同时稳定D.只需要稳定压强E.只需要稳定流量5.气相色谱仪恒温操作的一般要求是()A. 比样品最高沸点高10℃左右B. 比样品最高沸点低10℃左右C. 比样品最高沸点高40℃左右D. 比样品最高沸点低40℃左右E. 室温6.对于沸点分布范围比较均匀的样品,常用的程序升温方法是()A.线性程序B.线性-恒温C.恒温-线性D.恒温-线性-恒温E.多种升温速度7.对色谱检测器的基本要求是()A. 灵敏度高,最小检测量越大越好B. 线性范围要宽,漂移要大C. 灵敏度高,反映时间要快D. 灵敏度高,反映时间要慢E. 线性范围要窄,最小检测量越小越好8.对液相色谱仪溶剂输送系统的主要要求是()A.宽的流速范围,并能适于指定的溶剂B. 宽的入口压力范围,并能适于所有的溶剂C. 宽的流速范围和窄的入口压力范围D. 窄的流速范围和宽的入口压力范围E. 流速和入口压力范围能适应固定的溶剂9.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复杂样品,常液洗脱分离效果不好时,最常用的改善分离方法是()A.程序升温B.程序变流速C.组合柱D.梯度洗脱E.均不对10.对于一般样品,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进样装置和进样方式是()A.不停流的直接注射器进样B.不停流的多通进样阀进样C.不停流的隔断式注射器进样D.停流的多通进样阀进样E.停流的隔断式注射器进样11.液液色谱法流动相选择的依据是()A. 流动相尽可能与固定相不溶,黏度要小一些B. 流动相尽可能与固定相不溶,对样品没有选择性C. 黏度尽可能大一些,适用所有检测器的性能D. 对样品应有选择性,黏度应尽可能大一些E. 流动相尽可能与固定相相容,适用所用检测器的性能12.对色谱柱管的具体要求是()A.气相色谱柱管较短,常用直管柱B.气相色谱柱管较长,常用弯曲的柱管C.高效液相色谱柱管较短,常用直管柱D.高效液相色谱柱管较长,常用弯曲的柱管E.两种色谱柱管长度差异不大,直管柱和弯曲的柱管都常用13.色谱法按照两相的状态分类,若流动相是液体,固定相是液体,则称之为()A. 气固吸附色谱法B. 气液分配色谱法C. 液固吸附色谱法D. 液液分配色谱法E. 冲洗法14.对于色谱仪的工作过程,下述描述中正确的是()A.样品量越大,分析结果越准确B.开机就可以进样分析C.分离检测同时进行D.先检测后分离样品E.先分离后检测样品15.色谱仪可以进样的标志是()A.温度稳定,流量不稳定B.温度不稳定,流量稳定C.温度不稳定,流量不稳定D.温度稳定,流量稳定E.与温度流量无关16.在气液色谱法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下述可进行的操作是()A.改变载气的种类B.改变载气的速度C.色谱柱的长度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E.改变色谱柱的内径17.在气液色谱系统中,若被分离组分与固定液分子的类型越相似,则它们之间()A.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小B.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大C.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大D.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小E.均不对18.气相色谱分析中,在色谱柱选定以后,首先考虑的色谱条件是()A.载气流速B.柱温C.进样量D.载气压力E.进样器的温度19.影响热导池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A.载气性质B.热敏元件C.电阻值D.池体温度E.电桥电流20.色谱分析中,与被测物浓度成正比的特征是()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相对保留值D.峰面积E.死时间21.要增加色谱柱的选择性能,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采用最佳流速B.增加柱长C.使用高选择性固定相D.采用细颗粒固定相载体E.增加柱温22.下述什么参数的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A.改变柱长B.流动相流量增加C.降低柱温D.流动相速度降低E.提高柱温23.热导检测器具有的特点是()A.灵敏度很高B.依据样品与载气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来检测C.属于选择性的检测器D.结构复杂E.检测过程中要破坏样品24.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具有的特点是()A.响应速度慢B.能检测所有样品C.属于非选择性的检测器D.灵敏度高E.检测过程中不破坏样品25.电子捕获检测器具有的特点是()A.响应速度慢B.能检测所有样品C.属于选择性的检测器D.灵敏度低E.检测过程中不破坏样品26.紫外及可见光检测器具有的特点是()A.响应速度快B.能检测所有样品C.属于非选择性的检测器D.灵敏度高E.检测过程中破坏样品27.示差折光检测器具有的特点是()A.响应速度慢B.能检测特定所有样品C.属于选择性的检测器D.灵敏度低E.检测过程中破坏样品28.荧光检测器具有的特点是()A.响应速度慢B.能检测所有样品C.属于非选择性的检测器D.灵敏度低E.检测过程中不破坏样品29.气路系统为保证载气流量的稳定,必须注意()A.载气不能含有杂质B.必须有足够工作的载气量C.稳流阀必须接在稳压阀后面D.稳压阀必须接在稳流阀后面E.载气流量的稳定与稳流阀的位置无关30.为减小机械往复式柱塞泵流量的波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采用非同步的多头泵B.改变溶剂流量C.提高溶剂纯度D.采用弹性的压力缓冲器E.凸轮的旋转采用手动控制31.对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A.流动相使用前需过滤、脱气B.分析结束后应该立即冲洗柱子C.长时间不使用时,色谱柱应该放在纯水中保存D.注意柱子的pH值范围,不得注射强酸、强碱的样品E.使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产生气泡【X型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答案。

1.在HPLC中,为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进行的操作有()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和配比B.改变固定相的种类C.改变填料粒度D.改变色谱柱的长度E.改变流动相的流速2.在气液色谱中,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A.吸附能力小的B.吸附能力大的C.溶解能力大的D.挥发性大的E.溶解能力小的3.在气固色谱中,样品各组分的分离基于()A.样品组分的性质不同B.溶解度的不同C.在吸附剂上吸附能力的不同D.挥发性的不同E.在吸附剂上脱附能力的不同4.沸点分布范围宽的多组分有机化合物样品的分离应选取的条件有()A.填充柱B.毛细管柱C.恒温分析D.程序升温E.FID检测器5.下述参数的改变会引起极性化合物组分保留值增大的有()A.增大载气流速B.柱长缩短C.采用非极性柱D.采用极性柱E.降低柱温6.所谓检测器的“线性范围”是指()A.标准曲线呈直线部分的范围B.检测器呈直线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比C.检测器呈直线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差D.最大允许进样量(浓度)和最小检测量(浓度)之比E.最大允许进样量(浓度)和最小检测量(浓度)之差7.下述参数的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增大的有()A.柱长增加B.流动相流量增加C.降低柱温D.载气流速降低E.增加柱温8.色谱仪的特点是()A.可以进行多组分和全组分的分析B.灵敏度高C.分析速度很快D.能进行微量和痕量分析E.分离效能高9.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出现得益于()A.色谱应用于无色样品的分析B.高效固定相的采用C.高压技术的应用D.检测技术的发展E.程序升温技术的应用10.与HPLC相比较,气相色谱仪的特点是()A.压力低,流速慢B.灵敏度高C.载气种类多D.可以分析自然界中大多数样品E.分析速度快11.与气相色谱仪相比较,HPLC的特点是()A.压力高,流速快B.灵敏度高C.溶剂种类多D.可以分析自然界中大多数样品E.分析速度快12.观察色谱图上的基线,可以获得的信息有()A.流动相是否有干扰B.色谱柱温度是否过高C.固定相选择是否恰当D.流速是否恰当E.柱长是否恰当13.为了实现气路系统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选择单一的载气B.去掉载气中的杂质C.采用较大的流量D.采用较小的流量E.使用稳压阀和稳流阀14.气相色谱仪的六通进样阀进样与注射器进样相比较,所具有的特点有()A.死体积小B.重复性差C.定量准确D.结构简单E.容易实现自动控制15.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注射器进样与六通进样阀进样相比较,所具有的特点有()A.死体积小B.重复性好C.定量不准确D.能提高分析精度E.容易实现自动控制16.高效液相色谱仪最常用的进样装置和进样方式为()A.多通进样阀进样B.直接的注射器进样C.隔断式的注射器进样D.停流进样E.不停流进样17.对恒温箱的要求主要有()A.点温度的精度应该保持在±1℃B.箱内任意截面的平均温度之差不超过±1℃C.恒温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连续调节D.采用固定的加热电流E.能自动稳定温度18.对色谱检测器的要求主要有()A.灵敏度高B.线性范围要宽C.最小检测量越高越好D.噪声要高、漂移要小E.响应时间要快19.对高压泵的要求主要有()A.能产生极高的压力帮助样品的分离B.输出流量恒定C.能连续调节输出流量D.不能清洗E.容易实现程序控制20.使用气相色谱柱应该注意的是()A.柱管常用直管柱和U型管柱B.柱温最高为固定相的临界温度C.新柱必须经过老化处理D.柱长一般在2~3mE.色谱柱应该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三、简答题1.简述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2.色谱仪主要有哪些特点?3.常用的色谱仪器有哪两大类,各自有何特点?4.气相色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其工作过程如何?5.气路系统的目的是什么,对进样系统的要求是什么?6.注射器进样和多通进样阀进样的优缺点各是什么?7.气相色谱仪为什么必须进行稳定的温度控制?8.对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主要要求有哪些?9.气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有哪些,主要原理如何?可以分别检测什么样的样品?10.简述气相色谱仪新柱子“老化”处理的步骤及目的。

11.对高压输液泵的要求主要有哪些?12.自动化仪器为什么必须要有完善的检测保护装置?13.对于一些复杂样品采用常液洗脱的方法,为什么分离效果会很差,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改善分离?14.对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系统的要求主要是什么,如何实现?15.在液固吸附色谱中,正确选择流动相应依据哪些基本原则?16.对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除了须具备与气相色谱仪相同的基本要求外,还要特别注意哪两点?为什么?17.紫外及可见分光检测器与一般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差异有哪些?18.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有何优点?19.计算机在色谱仪中的应用可以带来什么优点?20.气相色谱仪基线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什么?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