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制药企业库房环境卫生标准管理规程模板(GMP)

目的:建立库房卫生管理规程,保证药品生产符合要求。
范围:库房卫生的管理。
职责:综合办公室、质量管理部、储运部
内容:
1库房周围环境整洁,无粉尘、有害气体、垃圾及污水等严重污染源;地面平坦、整洁、无积水,沟渠畅通,地势干燥。
2库房内表面光洁、平整、无积尘、无霉斑、无渗漏、无不清洁死角,做到窗明壁净。
3库房内地面光滑、无缝隙、清洁干净、无积水、无杂物。
4库房内门窗结构严密,设置能有效地防止昆虫、鸟类、鼠类等动物进入的设施。
如房门口设置防昆虫的灯,库房的通风窗上安装纱网,设置防鼠器具,防蚊蝇的风幕、风帘等。
5仓储区应划分办公区及库房。
办公区整齐、清洁,库房实行定置管理、仓库内所有物品包括:物资、运输工具、衡器等,均按定置要求,定位、定量码放整齐。
库内所有物品应清洁,无积尘、地油污。
1。
gmp管理规程

gmp管理规程一、总则为规范企业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生产、销售医药产品的企业,包括药品、保健品等。
三、GMP管理1. 企业应建立和实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GMP管理体系。
2.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过程的质量把控和监管。
3. 企业应注重员工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严格执行GMP相关要求。
4.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文件记录体系,包括生产记录、质量记录、管理记录等。
5. 企业应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管理,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GMP要求。
6. 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7.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和检验。
8.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追溯可行。
四、生产管理1. 生产过程应符合GMP要求,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把控。
2.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有序进行。
3. 企业应严格执行生产记录,确保生产数据真实可靠。
4. 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生产过程应注重环境卫生管理,确保生产环境整洁干净。
6. 企业应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把控和监管,确保产品质量。
7. 企业应建立和实施严格的出厂检验规程,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六、质量管理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验、质量控制等。
2. 企业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3.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记录,确保产品质量检验真实可靠。
4.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把控。
5. 企业应加强对产品包装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包装符合要求。
七、不合格品管理1. 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处理和记录程序,将不合格品进行有效处理。
2. 不合格品应进行标识和隔离处理,确保不合格品不进入市场。
3. 企业应定期对不合格品处理情况进行复查和整改。
GMP认证洁净区环境卫生要求

上海千测认证网提供GMP认证洁净区环境卫生要求GMP认证洁净区环境卫生要求(1)GMP认证门窗、各种管道、灯具、风口及其它公用设施,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等应保持洁净,无浮尘。
(2)GMP认证地漏干净,经常消毒,经常保持液封状态,盖严上盖。
(3)洗手池、工具清洗池等设施,里外应保持洁净,无浮尘、垢斑和水迹。
(4)缓冲室、传递柜、传递窗等缓冲设施,两门不能同时打开。
在不工作时,注意关闭传递柜(窗)的门。
(5)严格控制进入洁净室的人数,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及经批准的人员进入;工作时应关闭操作间的门,并尽量减少出入次数。
对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
对进入洁净室人员实行登记制。
(6)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交谈。
(7)洁净区内所有的物品应定数、定量、定置,无不必要的物品。
(8)洁净区所用的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台、椅、清洁工具等均应选用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不生锈、不长霉的材质,不宜使用竹、木、陶瓷、铁等材质。
不宜使用不易清洗,凹陷或凸出的架、柜和设备。
(9)清洁工具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
消毒并及时干燥,置于通风良好的洁具清洗间内规定的位置。
用前,用后要检查拖布、抹布是否会脱落纤维。
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生产区使用不同的清洁工具,二者不能互用。
进入无菌室的清洁工具需先进行灭菌。
清洁剂、消毒剂要定期交替使用。
(10)文件、笔等须经洁净处理,进入无菌室的物品还须经灭菌处理。
(11)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的容器或口袋中,密闭放在指走地点,并按规定,在生产结束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
所用的容器或口袋宜是一次性的。
(12)在含有霍乱、鼠疫、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人免疫缺陷病毒)、乙肝病毒等高危病原体的生产操作结束后,对可疑的污染物品应在原位消毒,并单独灭菌后,方可移出工作区。
(13)洁净室不得安排三班生产。
每天应留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与消毒。
GMP第三单元卫生管理

第三节、卫生管理卫生管理标准包括:环境卫生,工艺卫生和个人卫生三部分一、环境卫生:1、厂区环境卫生:厂区周围环境的要求、厂区道路的要求、厂区绿化的要求2、生产车间环境卫生:二、人员卫生的要求:1、健康体检制度:每年体检一次。
2、个人卫生:(1)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
不得出现因以上个人卫生而产生污染药品生产的因素。
(2)工作前要将手洗干净,不得涂抹化妆品。
(3)上岗时不得化妆,不得佩戴手表、饰物等。
(4)生产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得在岗位上吃东西,不得随地吐痰、擤鼻涕,不得对着正在生产或加工的物料、中间产品咳嗽和打喷嚏。
(5)离开工作场地时(包括吃饭、上厕所),必须脱掉工衣、工鞋、工帽。
(6)按规定洗手、更衣,戴帽应不露头发。
不穿工作服或工作服穿戴不规范不得到岗位上操作。
3、身体不适的自我报告制度:(GMP认证标准增加项)(1)生产人员身体符合以下不适的症状应主动报告:①咳嗽、流涕、发热等感冒症状②胸闷、气喘、咽喉肿痛、发热等呼吸道疾病③恶心、呕吐、胃肠疼痛等消化道疾病④头昏目眩、胸闷气喘等心脑血管症状⑤情绪狂躁、抑郁、焦虑、共济失调等精神症状⑥肾区疼痛、女性妊娠反应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⑦身体疼痛、肌肉骨骼系统不适等症状(2)报告、处理程序:生产前如员工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应及时报告部门主管说明情况。
部门主管对不适应人员所在工序及时调整工作状态,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三、生产工艺卫生:1、原辅料的卫生2、设备的卫生3、生产过程的卫生四、工作服的管理:(一)、工作服材质的要求(二)、穿戴方法(三)、清洗周期与效期1、一般区域每周换洗一次,三十万级区域每三天清洗一次,粉碎过筛等产尘量大的工序每天清洗一次。
对工作中有污染的工作服应及时更换清洗。
2、在下列情况下,工作服在使用前需重新进行清洗:(1)一般区域工作服清洗后如存放时间超过2星期时;(2)三十万级工作服清洗后,如存放时间超过5天时;(四)、编号管理方法工作服及口罩、工作鞋一律编号五、消毒剂的管理:本厂使用的消毒剂名称、浓度,使用周期75%乙醇溶液与0.1%的新洁尔灭溶液,每周更换一次。
GMP卫生管理

GMP卫生管理一、简介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指一系列用于确保制药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与卫生安全的标准和实践。
本文将着重介绍GMP卫生管理的相关内容。
二、GMP卫生管理的重要性1.保障产品质量:GMP卫生管理的实施可以确保产品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从而保障产品质量。
2.提高生产效率:良好的卫生管理可以减少生产线上的交叉污染和交叉感染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3.满足法规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要求制药企业必须遵守GMP标准,实施良好的卫生管理是符合法规要求的一部分。
三、GMP卫生管理的实施内容1. 厂房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厂房和设备,保持生产环境干净整洁;•严格控制员工进出厂房的卫生要求,避免外部污染;•实施空气质量检测和消毒技术,确保生产环境的空气清洁卫生。
2. 人员卫生管理•培训员工卫生知识,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对员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员工身体健康;•配备员工合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3. 原辅料卫生管理•采购符合GMP标准的原辅料,确保原辅料的卫生安全;•对原辅料进行储存和运输时采取相应的卫生管理措施,避免污染。
4. 工艺卫生管理•建立清洁合理的生产流程,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保证设备的良好卫生状态。
四、GMP卫生管理的监督与审查1.卫生管理方面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查,确保各项卫生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2.监管部门会对企业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处罚或整改要求。
五、总结GMP卫生管理是制药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和符合法规要求的基础,良好的卫生管理实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质量风险。
制药企业应严格按照GMP卫生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gmp清洁操作规程

gmp清洁操作规程《GMP清洁操作规程》一、目的GMP清洁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生产环境、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卫生,以保障药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GMP生产环境、设备和工具的清洁操作。
三、操作程序1. 清洁环境(1)定期清洁生产车间、通风设备、排水口和垃圾处理设施;(2)清洁工作应按照正确的清洁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无残留和交叉污染。
2. 清洁设备(1)生产设备的清洁应在停顿后立即进行,清洁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2)清洁时应使用适量的清洁剂,避免过量使用影响设备功能和药品质量。
3. 清洁工具(1)生产工具、器皿和容器应妥善清洁和消毒,确保安全使用;(2)清洁后的工具和器皿应妥善存放,避免受到污染和损坏。
四、记录和报告1. 清洁操作记录(1)清洁操作应有专人负责,并按照规定的清洁程序进行,记录清洁时间和操作人员;(2)清洁记录应清晰、准确,以备GMP审核和监管部门查阅。
2. 异常情况报告如发现清洁操作中的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主管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对生产造成影响。
五、培训和督导1. 清洁操作培训(1)清洁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清洁操作培训,了解清洁规程和操作要求;(2)清洁操作培训应定期进行,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2. 清洁操作督导(1)主管人员应对清洁操作进行定期督导和检查,确保清洁工作按照规程进行;(2)如发现清洁操作不合规,应立即纠正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附则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保证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通过《GMP清洁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可确保生产环境、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卫生,为药品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GMP卫生管理制度

GMP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药品生产质量,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药品生产车间的环境卫生管理,包括生产区域、实验室、仓储区域等。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卫生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卫生管理制度,对卫生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四条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卫生设施,保障卫生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六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卫生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卫生清扫、消毒、设备维护等情况。
二、生产环境卫生管理第七条生产区域应保持清洁,无杂物、无积水、无异味。
第八条生产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九条生产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污垢、无油渍、无锈蚀。
第十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第十一条生产区域的通风系统应保持畅通,保证空气新鲜。
第十二条生产区域的照明、温度、湿度等应符合生产要求。
三、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第十三条实验室应保持整洁,无杂物、无异味。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十五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污垢、无油渍、无锈蚀。
第十六条实验室的试剂、样品应按照规定存放,标签清晰、标识明确。
第十七条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四、仓储区域环境卫生管理第十八条仓储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杂物、无积水、无异味。
第十九条仓储区域的货物应按照规定堆放,标识清晰、分类明确。
第二十条仓储区域的通风、照明、温度、湿度等应符合要求。
第二十一条仓储区域的入口和出口应保持畅通,不得随意堆放物品。
五、卫生设施管理第二十二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卫生设施,包括洗手池、消毒池、更衣室等。
第二十三条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污垢、无积水、无异味。
第二十四条卫生设施的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正常运行。
GMP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建立洁净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标准,防止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2.0范围洁净区。
3.0责任技术开发部、生产部、质量管理部、生产车间。
4.0内容4.1洁净区的环境卫生管理主要是洁净区厂房卫生管理及洁净区地漏、水池的管理,以及进入车间人员管理等。
4.2洁净区环境卫生除必须达到“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的全部要求以外,还必须达到以下要求:4.2.1保持洁净区的内表面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墙壁与地面的交接处宜成弧形,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并能够耐受多种清洁剂反复清洗消毒。
4.2.2洁净区的各气闸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工作时关门,并尽量减少出入次数。
4.2.3洁净区内进行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限制在最低限度。
4.2.4与生产无关物品不允许带入洁净区。
所用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需用不发尘的材料制作,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放入洁净区。
4.2.5洁净操作室内尽量不设壁架、橱柜等,必要设置时,应尽量减少使用不易清洗的凹陷或凸出的壁架、橱柜和设备,便于清洗和消毒。
4.2.6洁净区清洁间和清洁工具,除符合一般生产区的清洁要求外,还应保持清洁间通风、干燥;清洁工具如拖把、擦布等要及时干燥,防止产生霉菌。
消毒剂应替换使用,以免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4.2.7洁净区内所用纸笔不发尘,不能用铅笔、橡皮、钢笔,而应用圆珠笔。
4.2.8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的容器或口袋中,密闭放在洁净区内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工作结束后将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
4.2.9洁净室内的生产安排,每天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与消毒,以保证符合洁净环境要求,更换品种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间歇、清场、清洁与消毒。
4.2.10洁净区环境控制标准:除必须执行“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的有关管理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4.3.1根据本公司“卫生管理规程”和本区域的卫生管理标准,由技术开发部负责制定“十万级洁净区厂房清洁规程”、“三十万级洁净区厂房清洁规程”、“洁净区地漏清洁规程”、“洁净区水池清洁规程”等清洁规程,还包括“出入车间人员管理规程”等。
GMP洁净区卫生管理规程

GMP洁净区卫⽣管理规程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 )题⽬洁净区卫⽣管理规程编码SMP-HG-001-00⽂件属性■新订;□确认;□修订,第次,替代:起草⼈审核⼈批准⼈起草⽇期审核⽇期批准⽇期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颁发⽇期2018.07.23⽣效⽇期2018.08.01分发部门品质管理部1份,⽣产部1份,⾏政⼈事部1份,共印3份1.⽬的:建⽴洁净区卫⽣管理规程,使洁净区的卫⽣管理符合GMP要求。
2.适⽤范围:适⽤于本公司各车间与QC的洁净区卫⽣管理。
3.责任⼈:⽣产、仓库、检验操作⼈员:负责按此规程实施。
车间副主任或技术员、品管部QA:负责按此规程监督。
4.正⽂:4.1洁净区的卫⽣管理除了达到⼀般⽣产区卫⽣管理的要求以外,还需要达到本制度其它各项要求;4.2洁净区的房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员应尽量减少出⼊次数,并随⼿关门;4.3洁净区的所有闭锁装置应完好,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4.4保持洁净区内所有的建筑物表⾯光滑、洁净、完好、⽆渗漏现象,并能够耐受多种清洁、消毒剂反复使⽤和消毒;4.5洁净区内进⾏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作⽆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限度;4.6不必要的物品不允许带⼊洁净区。
所⽤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具应由不发尘,不长霉的材料制作,并按规定程序进⾏清洁、消毒后⽅可放⼊洁净区;4.7应尽量减少使⽤不易清洗的带有凹凸⾯的橱柜和设施;4.8洁净区清洁间和清洁⼯具除应符合⼀般⽣产区的清洁要求外,还应保持清洁间通风⼲燥,清洁⼯具如拖把、抹布等要及时⼲燥,防⽌产⽣霉菌。
清洁剂、消毒剂应交替使⽤,以免微⽣物产⽣耐药性;4.9记录⽤纸、笔需经消毒后由传递窗进⼊洁净区。
所⽤纸笔不发尘,不能⽤铅笔、橡⽪、钢笔,⽽应⽤签字笔或圆珠笔。
洁净区内不设告⽰板、记事板;4.10⽣产过程中产⽣的废弃物应及时装⼊洁净的不产尘的容器或⼝袋中,密闭放在洁净区内指定地点,并在⼯作结束后将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4.11洁净区空调宜连续运⾏,⽣产间歇时空调由值班风机做值班运⾏,使洁净室保持正压;4.12洁净室不得安排三班⽣产,每天必须有⾜够的时间⽤于清洁或消毒。
GMP质量体系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GMP质量体系环境卫生管理制度GMP质量体系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是指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卫生进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其目的是保证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环境卫生的良好状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GMP质量体系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1.简介:对GMP质量体系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制度的定义、作用和意义等。
2.环境卫生管理目标和原则:明确制药企业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目标和原则,如减少环境污染、实施垃圾分类、提高环境卫生意识等。
3.组织体系: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
包括设立环境卫生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
4.环境卫生设施及设备管理:对生产车间、实验室等环境卫生设施进行管理,包括定期清洁、消毒、维护等,确保设施和设备的合规和良好状态。
5.供应水源及废水处理:建立供应水源和废水处理系统,确保水质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并进行定期监测和处理。
6.供应空气质量管理:对生产车间、实验室等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包括通风设备的维护、过滤器的更换等。
7.垃圾和废物管理:建立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置制度,确保垃圾和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并进行合理的储存和处理。
8.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度,对生产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卫生符合相关要求,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9.培训与教育:对员工进行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10.环境风险管理:对可能影响环境卫生的因素进行评估和管理,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和事故的发生。
11.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12.环境卫生管理的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GMP药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之环境卫生和人员卫生管理详解.doc

GMP药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之环境卫生和人员卫生管理详解1GMP药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之环境卫生和人员卫生管理详解\药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如:注射剂中存在未杀灭的细菌、毒素可导致患者的病情的复杂或者引起新的感染和毒害作用,甚至导致死亡。
眼用制剂污染了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可能导致患者失明等。
1卫生管理的分类环境卫生人员卫生生产工艺卫生本文着重讲解环境卫生和人员卫生方面的管理1.1环境卫生药品生产环境是指与药品生产相关的空气、水源、地面、生产车间、设备、空气处理系统、生产介质等。
GMP对生产外环境(厂区)要求是:(1)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环境;(2)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3)生产、行政、生活和生产辅助区的总体布局要合理,人流物流分开,人、物分别从规定通道进入,不得乱穿行,不得互相防碍。
规范第九条: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
同一厂房内及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防碍。
规范第十条: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设施,生产区内无动物,无灰尘。
1.2人员卫生药品生产过程中始终有人的操作活动,所以说人是药品生产过程中最大的污染源,占80%。
从事药品生产的人员在入厂前必须进行全面体检,每年还要定期体检。
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对传染病患者、皮肤有伤口者要立即调离药品生产岗位。
在此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对于疑似传染病患者也应如此。
广东百益生产的血液制品给人体注射后,丙肝检查呈阳性,导致企业破产。
1.2.1个体卫生手的卫生:药品生产人员不得使用化妆品和佩带首饰;生产操作前要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一直保持手的卫生;在无菌生产区,为达到无菌生产要求还必须戴无菌手套。
口腔、鼻腔、头发的卫生:洁净区(对药品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尘埃粒子、微生物等进行控制的区域)内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戴口罩和帽,以防止口腔、鼻腔、头发等散发的污物对药品造成污染。
GMP卫生管理制度

GMP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建立参观工作服管理制度,使参观工作服的管理有章可循。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内参观工作服的管理。
三、责任者:参观工作服管理人员。
四、正文:1 参观工作服由生产部办公室指派专人保管。
2 非生产部的员工进入车间,须经生产部部长批准后到参观工作服保管人员处领取工作服、鞋、帽。
3 领用参观工作服时,参观工作服管理人员需填写记录。
4 参观工作服使用完毕,应及时退回保管人员并在记录上写明退还时间。
5 参观工作服应及时清洗。
一、目的:为了规定仓贮区卫生管理的内容与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仓贮区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负责人、班组长、QA监督员。
四、正文:1、仓库保管员本着对产品质量负责的态度,每天下班前都要对仓库贮存的货物进行整理检查,并做记录。
2、仓库内地面有防水层,放置物料的木架应干燥有间隙,防止底层物料吸湿变质。
3、仓库的通风设施应完好无损,百页窗和通风口加铁丝网罩,以免昆虫、老鼠入内,保管员要经常检查,是否损坏的地方,有松动的地方马上加固。
4、库门只允许进出料时打开,平时要紧闭,门与框要密闭紧无缝隙,防止浸入雨水或昆虫、老鼠进入。
门采用金属材料,并开关自如。
5、地面、墙壁和货架每周清扫一次,保证没有尘土和杂物,地面禁止用带水的拖布擦,清洁时只能用条帚和干拖布擦。
6、货物摆放要整齐,中间要留适当的间隔,以利于搬运和打扫。
7、仓库内放有温湿表,当湿度过大,应采取措施,保证物料在稳定的仓贮条件下贮存。
8、库内的灭火器应放在大门旁易拿到的地方,经常擦拭,防止生锈。
9、各类产品严格分开码垛,并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记。
当发货时,由保管员指令搬运,以免搬乱弄混影响卫生。
10、仓库内不得堆放杂物,废旧包装物及时清理出去,墙角、货架底不得有垃圾,清扫出的垃圾不得在仓库内存放。
扫帚和拖布用清水洗净凉干再用。
一、目的:建立车间排水系统管理制度,保证车间排水系统的清洁畅通。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车间地漏、下水道及外排水沟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MP-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题目:环境卫生管理规程生效日期:
编码:HG05-001 起草:日期:
审查:审核:日期:
编订部门:批准:日期:
分发部门:分发日期:发放份数:
目的:建立厂区环境的卫生管理标准及程序。
范围:生产区周围的厂区环境卫生。
责任:实施部门负责人、管理员、清洁工,质量保证部负责人、
检查员。
内容:
1、厂区环境
(1)生产区周围的厂区环境清洁、整齐,排水通畅,无杂草,无积水,无蚊蝇孳生地。
(2)生产区、生活区、辅助区分开并且有明显、清晰的标志。
(3)空气清新,符合国家规定的大气标准,周围无污染源无酸
性烟雾及粉尘。
2、厂区道路
(1)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或柏油地面,路面保持清洁、通畅、
平整、不起尘。
(2)人流物流分开,运输不对药物及原辅料产生污染。
3、厂区绿化
(1)厂区绿化系数须达30%以上。
厂区绿化系数=绿化面积/厂区(包括建筑占地面积)
(参考比例为1/3绿化、1/3道路、1/3厂房建筑)
(2)绿化以种植草皮及绿色灌木为主,不宜过多选用观赏花木
及高大乔木,不得用产生花絮、绒毛、花粉等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植物。
4、厂区物品的存放
厂区内车辆及其它物品必须放在规定的区域,定置,定量,按要求码放,不得在其它地
方任意堆放。
定置区域有明显的标记。
5、废弃物及垃圾处理
(1)厂区内不得堆放废弃物及垃圾。
生产中,工作中的废物及
垃圾必须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放在密闭容器内或袋中,及时扔到规
定的堆放地点,不得对厂区环境产生污染。
(2)厂区邻近的废弃物、垃圾堆放站必须与厂区之间采用有效
的隔离措施和消毒措施,位置要远离生产区,并由专人定时(晚间)
及时清除,随时将盛装容器处理干净、消毒。
6、卫生设施
(1)厂区要设置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卫生设施。
(2)卫生设施要清洁、通畅,无堵塞物及排泄物,有专人清扫、
管理,不得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卫生间洗手设施、干手设施齐全(干手采用烘手机或一次
性手巾)。
干手设施不得交叉污染。
(4)卫生间消毒设施健全,有专人负责消毒。
7、厂区内施工
厂区内施工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将施工现场与厂区周围环境隔离,
有明显的施工标志,不得对厂区环境、原辅料运输及药品的生产过程产生污染。
8、卫生保持
厂区内不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烟点、瓜皮果壳等。
厂区内道路、地面等应有专人打扫,保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