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名词解释(随身携带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动图:从某一确定距离观察该处指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波剖面:某一确定时刻观察质点位移与波传播距离关系的图形。

隐伏层:指初至折射波法中不能探测到的地层。(两类:一类是层状介质 中的低速夹层,由于V 上>V 下,因而在低速夹层的上界面不能产 生折射波而形成隐伏层。另一类;虽然波速逐层递增,但其中某 层厚度很小,所形成的折射波不能出现在初至区,而是隐藏在续 至区中难以识别)

波前扩散:地震波由震源向周围介质传播,波前面越来越大,就是说越来 越远地离开震源,其振幅也越来越少。

吸收系数:吸收作用使地震波的振幅随传播距离成指数减小,而减小的快

慢又与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波的振动频率有关,常用吸收系数表示

波损失:反射波在离开反射点的振动方向相对于入射波到达入射点的振动 相差半个周期。

转换波:当一入射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与其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

透射波,也会产生类型不同的,与其类型不同的称为转换波.

瑞雷面波:分布在自由界面附近并沿自由界面传播的面波。

勒夫面波:当存在一速度低于下层介质的表面时,在低速带顶、底界面之

间产生一种平行于 界面的波动。

散射波:相对于波长较小或可比时则发生散射。

斯奈尔定理:是描述反射波和透射波射线几何关系的一个定律,所以又称

为反射透射定律。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入射线、反射线、透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即射线平面)②入射角=反射角③透射角取决于入射角和界面上、下介质的波速比值

P

V V V =='=2

1

1

sin sin sin β

αα 式中v1、v2分别为界面上、

下介质的波速,p 为射线参量

纵向分辨率:地震记录沿垂直方向可分辨的最小地层厚度 横向分辨率:地震记录沿水平方向可分辨最窄的地质体的宽度

第一菲涅尔带:地表点震源发出的球面波到达界面时的波前面,与前面相

距1/4波长先期到达的另一波前面在界面上形成的圆

杨氏模量:当弹性体在弹性限度内单向拉伸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泊松比:介质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 体积模量:所加压力P 与体积相对变化之比 剪切模量:固体剪切力与切应变之比

拉梅常数:当研究的弹性体是各向同性介质时,这时弹性系数可减少到只

剩2个,可用 和 来表示

单相介质:只有同一种岩相的介质 双相介质:由两种岩相组成的介质 初至波:最先到达接收点的波 临界距离:刚出现初至波的距离

截距时间:折射波时距曲线延长到时间轴的截距 回声时间:波沿界面法线传播的双程旅行时间

连续介质:水平层状介质中层与层之间的波速变化不大,可近似认为波速

为连续函数

回折波:自震源出发,在介质中沿曲射线传播,没有遇到界面就直接观测

到的波

绕射波: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传播时,当遇到岩性突变点,如断层的断棱,

地层尖灭点,不整合面上起伏点等,这些点会成为新震源,而产生一种新的球面波,这种波称为绕射波

动态范围:仪器最大允许输入信号的振幅

假频:某一连续信号在进行离散采样时,由于采样频率小于信号频率的两

倍,于是在连续信号的每个周期内采样不足两个,信号采样后变成另一种频率的新信号。

时间采样率:能够记录到的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率 空间采样率:检波器的道间距

视距平面法:用视距曲线的方式来表示的观测系统

综合平面法:把激发点标在水平直线上,然后从激发点向两侧坐斜线组成

坐标网,当在测线上某点激发而在某地段接收时,将投影线段表示接收地段

有效波:在地震勘探中用来解决地质任务的波 干扰波:对有效波起干预和破坏作用的波

多次反射:地下存在强波阻抗界面时会发生多次反射

水平叠加:在测线上不同激发点激发、不同接收点接收来自地下界面相同

发射点的多个地震记录道进行叠加。

垂直叠加:在地面上同一点重复激发,在同一排列上重复接收,利用浅层

地震仪的垂直叠加处理功能,把同一点上重复激发,同一排列上重复接收到的信号依次叠加在一起,达到增强有效波的目的

覆盖次数:在水平叠加法中,覆盖次数n 与炮点距有如下关系:v=S*N/2n, S 为系数,v 为每次炮点移动道数,N 为仪器道数

最佳技术窗口:为了使面波、声波、直达波和折射波产生较少的干扰,可

以把接收地段选择在既较少受面波影响,也较少受折射波影响的地段

最佳偏移距技术:在最佳窗口内选择一个公共偏移距,然后移动震源,保

持所选定的偏移距,最后得到一张多道记录,各道具有相同的偏移距

波阻抗:波阻抗:指的是介质(地层)的密度和波的速度的乘积(Zi=ρiVi)。

波的反射和透射与分界面两边介质的波阻抗有关。只有在Z1 ≠ Z2的条件下,地震波才会发生反射,差别越大,反射也越强。

波振面:振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点组成的 面。 波系:相邻几套稳定的波组

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 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 方向的波形曲线. 波前:某一时刻介质中各点刚好开始振动,这一曲面叫波前,也叫波阵面。 波后:某一时刻介质中各点的振动刚好停止,这一曲面叫波后,也叫波尾。 波面:把某一时刻介质中所有相同状态的点连成曲面,这个曲面就叫做这 个时刻的波面,也叫等相面。 不等灵敏度组合:采用某些办法使同一组内各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幅度不 一样

采样间隔:地震勘探中检波器接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储存,需要 采样离散化,这个采样间隔就称为地震采样间隔。

地震测线:根据地震勘探的程度、目的和要求,在地面确定下来的地震勘 探野外工作的路线。可分为炮点线和接收点线

层状介质:指地质剖面是层状结构的,在每一层内速度是均匀的,但层与 层之间速度是不相同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

播时间的关系,即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关系与 地下地质构造的关系。

波的动力学特征:研究地震波的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与空间位置的 关系。

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特征 的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规律与地下的地层结构, 岩石性质及流体性质之间存在的联系。

地震子波:震源激发、沿着地层向下传播,传播一段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

下来,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延续时间的波形,在地面、井中接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就称为地震子波。

地震组合:把多个检波器的信号迭加在一起作为一道输出 多次覆盖:在测线上不同点激发相应点接收来自地下界面相同反射点的多

个多个地震记录道进行叠加。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对整条反射界面进行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

多次覆盖技术:压制多次反射波之类的特殊干扰波,以提高地震记录的信

噪比。

多次波记录: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界面之间发生了一次以

上反射的波。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折射-反射波和绕射-反射波等等统称为多次波

地震波:由震源激发的机械振动在地下岩层中向四周传播的运动过程,这

一过程就是机械波,习称地震波。

道间距:相邻两道检波器的间距

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

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叠加原理:震源和检波器的位置可以互相交换,此种情况下,同一波的射

线路径保持不变.可用于均匀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介质,也可用于任意形状界面的弹性介质,不均匀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

低速带、降速带:地表附近的地层,由于长期受地质风化的作用,变得较

疏松,其波的传播速度比下层未风化层的速度要低很多,称该低速层为低速带. :某些地区,在低速带与相对高速地层之间还有一层速度偏低的过渡区,称为降速带。

单边观测系统:在炮点一方接收的观测系统。 非纵测线:激发点和接收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费马原理:地震波沿射线的旅行时与沿其他任何路径的旅行时相比为最

小,也是波沿旅行时最小的路径传播。

各向同(异)性介质:凡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有关)的介质

共反射点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地震记录,

经过动校正后叠加起来。

共中心点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中心点的地震记录,

经过动校正后叠加起来。

观测系统: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或激

发点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观测系统分单边和双边放炮两大类,以上两观测系统又可根据有无偏移距分为端点观测系统和有偏移距观测系统。

规则干扰:具有一定频谱和视速度,能在地震记录以上一定同相轴出现的

干扰波.

共炮点反射道集:在同一炮点激发,不同接收点上接收的反射波记录,称

为共炮点道集。在野外的数据采集原始记录中,常以这种记录形式。可分单边放炮和中间放炮。

广角反射:在第一临界角附近反射纵波和反射横波的强度都很强 滑行波:由透射定律可知,如果V2>V1 ,即sin θ2 > sin θ1 ,θ2 > θ

1。当θ1还没到90º时, θ2 到达90º,此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产生的波为滑行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比纵波慢,也称剪切波、

旋转波、横波或S-波,速度小于纵波约0.7倍。 横波分为SV 和SH 波两种形式。

回转波:p

惠-菲原理:在弹性介质中,已知T 时刻的同一波前面上的各个点,可以

把这些点看做从该时刻产生子波的新的点震源,经过任何一个⊿T 时刻后,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波T+⊿T 时刻到达的新的波前面。从同一波阵面上的各点所发出的子波,经传播而在空间相遇时,可以相互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因此该点观测的是总扰动。

均方根速度: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的当作双曲

线,所求出的地震波速度称为均方根速度.

均匀介质:反射界面以上的介质是均匀的,即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 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

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

空间采样定理:空间采样间隔△x(道间距)必须小于视波长λ的一半,即

在一个视波长内空间采样不能少于两个点,否则产生空间假频。

面波:波在自由表面或岩体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类型的波。 盲区:在地面上观测不到折射波的区域

平均速度:地震波垂直穿过地层的总厚度与单程传播所需的总时间之比 偏移距:炮点到最近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炮检距:炮点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屏蔽效应”:由于剖面中有速度很高的厚层存在,引起不能在地面接收

到来自深层的反射波,这种现象叫做“屏蔽效应”。(如果高速层厚度小于地震波波长,则无屏蔽作用)

排列:用来记录反射地震波的炮点与检波点(检波器)组合中心之间的相

对位置。在一个工区,此关系是固定的。

排列长度:第一道到最后一道检波器的距离

倾角时差:当界面倾斜时,在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处,观测到来自该倾斜

界面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称为倾角时差

倾角时差校正: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下,激发

点两侧对称位置上接受到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存在倾角时差,对其进行的校正称为倾角时差校正。

全程多次波:在某一深度界面发生反射的波经过地面反射后,向下在同一

界面上又发生反射,并来回多次。

人工地震:人们通过炸药爆炸、敲击振动引起地动产生地震波。

射线:是用来描述波的传播路线的一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认为波及其

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观测的一点P 。这是一条假想 的路径,也叫波线。射线总是与波阵面垂直,波动经过每一点都可 以设想有这么一条波线。

视波长:两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表示波在一个周期里传播的距离

视周期:相邻极大(或极小值)间的时间间隔,质点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

时距曲线:表示某一波阻抗差界面反射波传播时间与炮检距关系的曲线 射线平面:由入射线、反射线和过反射点界面法线所组成的平面称为射线

平面。

时间域和频率域:把信号表示为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时间

域的表现形式,把信号表示为振幅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频率域上的表现形式。

塑性:介质在外力作用下,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射线平均速度:当地震波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沿不同的射线路径有不

同的传播速度,我们把沿不同路径传播求得的速度叫射线平均速度。

声波:速度稳定(v=340m/s),频率高(呈窄带状分布),延续时间短,记录

上呈尖锐的初至。在土坑、浅水池,干井激发产生声波(措施:埋井,大偏移距)。

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

中心点处的时间之差.

随机干扰:表现为无一定频率、传播方向的干扰波,在地震记录上形成杂

乱无章的干扰背景。形成形成因素很多,自然条件、激发条件、人为条件,如风吹草动、人的走动等;随机干扰也可能出现重复,如地表不均匀引起的散射。

同相轴:各条波形曲线上波峰的规则排列。

体波:波在无穷大均匀介质(固体)中传播时有两种类型的波(纵波和横

波),它们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合称体波。

天然地震: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力、火山活动、塌陷等引起的地震。 弹性:介质在外力作用下,出去外力,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弹性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波。

透射损失:入射波在弹性界面上能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反射波,另一

部分给透射波,因此反射波的能量比入射波少

虚反射:第一次反射发生在地表或低速带底面或潜水面下面的多次反射

波。

信噪比:有效波与干扰波强度(振幅)之比。

相遇观测系统:两个单边时距曲线组成的观测系统。

吸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其能量的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消失的作用。

吸收作用使地震波的振幅随传播距离成指数减小,而减小的快慢又与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波的振动频率有关,常用吸收系数表示。

折射波: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在分界面上的滑

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 ,也叫做首波 。入射波以临界角或大于临界角入射高速介质所产生的波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最快。又称压缩波、

膨胀波、纵波或P-波。

纵测线:激发点与接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测线称为纵测线。用纵

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称为纵时距曲线

正常时差校正:把各点时间减去相应正常时差,变成t0时间,称为正常

时差或动校正。

正常时差:把任意接收点的发射波旅行时间tx 和同一发射界面的双程垂

直时间的差

组合的方向特性曲线Φ(n,Δt )定义:当频率一定时,讨论组合后波的

振幅和射线传播方向的关系

振幅:在振动图形上极值的大小称为振幅。

震源组合法:用多个震源同时激发构成一个总的震源 增益:地震仪器的放大倍数

最大炮检距:离开炮点最远的检波点与炮点的距离 直达波:从震源出发直接到达地面各接收点的地震波 振幅分辨率:有效波振幅超过干扰水平的程度。

追逐观测:在激发点同侧的不同位置再进行一次激发,在同一地段重复观

测,这样可以得到两只时距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