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合集下载

四川盆地因地制宜发展措施

四川盆地因地制宜发展措施

四川盆地是一个具有独特地理特征的地区,由于其地形、气候和土壤等因素,该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地制宜发展措施,以帮助四川盆地实现可持续发展:1. 发展绿色农业:四川盆地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和气候条件。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

此外,还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如茶叶、柑橘、中药材等,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当地经济发展。

2.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四川盆地应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应积极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盆地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方面。

这将有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还应加强城乡交通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可达性,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 促进旅游业发展:四川盆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丰富,应积极发展旅游业。

应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此外,还应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农家乐、文化体验等,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5. 保护生态环境:四川盆地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保护。

应推广生态农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

同时,应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6. 推进创新创业:四川盆地应积极推进创新创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四川盆地因地制宜的发展措施应该包括发展绿色农业、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创新创业等方面。

节水农业的发展目标、原则和技术模式

节水农业的发展目标、原则和技术模式
娜哪 彝馨 目标 !原 则 和 技 术 模 式
我 国水资源严重紧缺 , 农业用水 矛盾 日渐凸显 " 发展现代农业 , 转变农 业发 展方式 , 推进 防灾减灾 , 实现农业 稳 产增产 , 必须 大力发 展节水农 业 " 2 1 0 2 年 1月 3 1 日 , 农业 部 出台 5 关 于推 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 6 , 提出我 国节 水农业 的发展 目标 ! 基本原则和技术 模式等 , 摘要如下 " ) 发展 目标 "按照优化布局 ! 整 体推进 的原则 , / 十二五 0 期间 , 结合 国 家现代农业示范 园区创建 , 全 国建设 10 0 个有特色 !成规模的节水农业核心 示范 区 , 新增节水农业 技术示范推广 面积 1亿亩 , 灌溉水 和 自然降水生产效 率提高 10% " 通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 实现 {一 个促进 ! 两个缓解 ! 三个提高 0 的总体 目标 , 即 : 促进粮食增产和农 民 增收 ; 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矛盾 , 缓解干 旱对农业生产 的威胁 ; 提高水分生产 力 , 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 提高耕地 综合 生产能力 " ) 基本原则 " 立足 田间 , 综合配 套 " 节水农业的关键环节在 田间 , 抓住 农田节水就抓住 了节水农业的根本 "加 强工程 !设备 ! 农 艺 !生物 ! 化学 和管理 等措施在 田间的集成应用 , 建立 / 蓄集一 保一 节一 用0 综合节水技术体系 " 突出重点 , 展示示范 " 突出节水农 业 的重点 区域 !主推模式 !主导作物 和 关键 技术 , 强化集成组装 !展示示 范和 辐射带动 , 力求产生规模效应 , 逐 步形
16
成效益明显 ! 各具特色的节水农业发 展新格 局 " 因地制宜 , 分类指导 " 根据水资源 状况 !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等 , 因地 制 宜 制定 节 水农 业 发 展 规划 和 工 作计 划 " 按 照耕 地土壤类 型 ! 气候特点 !作 物需水规律等 , 加强分类指导和科 学 管理 " 政府主导 , 多方参与 " 充分发挥政 府在发 展节水 农业 中的主 导作 用 , 加 强政策扶持 和资金投人 , 统筹多项 资 源 , 发挥项 目资 金综 合效应 " 鼓励企 业 !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 与 , 形成 多 层 次 ! 多渠道推进节 水农 业发展 的 良 好局面 " ) 南方地 区主推技 术模式 " 南 方地 区降水量充沛 , 但 时空 分布不均 , 且地形复杂 , 工程性 缺水 比较突出 " 近 几年 季 节性 干 旱 发生 的频 率 越来 越 高 , 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 的威胁 越来 越大 " 季节性干旱地 区重 点是加 强坡 改梯 以及 田间集雨 ! 灌排设施建 设 , 增 强蓄水调水能力 , 围绕玉米 !马铃 薯等 作物 , 主推地膜覆盖 ! 生物覆盖 和集雨 补灌等技术 " 在经济 园艺作物上 发展 以现代微喷灌 ! 水肥一体 化为核 心的 高效节水技术 " 在水 田推广水稻 浅湿 薄晒灌溉 ! 控制灌溉等技术 , 促进 水肥 祸合 "

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方案

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方案

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决策部署工作要求,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推进城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生态保护、永续发展,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强力推进农业节水,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上,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以水定地,以水定种、以水定产,以高效节水灌溉为主要抓手,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进农业用水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综合运用结构、工程、农艺、管理等节水技术和措施,努力控制农业灌溉用水,减少地下水开采,有效推进农业节水增效,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协调发展。

立足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粮食生产布局,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量水而行。

分区域分作物统筹规划,科学稳妥处理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关系,实现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

以主要作物优势主产区为重点,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为核心,加强分类指导和科学管理,发展和优化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节水模式,以点带面试验示范,实现高效节水。

坚持科技引领。

立足实际,把握新技术发展趋势,创新技术应用和推广,增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步配套工程节水与农艺节水,农业水价、运行管护等措施,建立健全发展新机制。

三、任务目标依托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示范项目,聚焦高耗水作物,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广以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基本形成农业高效节水与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统筹融合的格局。

2024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8万亩。

2025年建立农业生产布局与水土资源条件相匹配、农业用水规模与用水效率相协调、工程措施与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的农业高效节水体系。

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耐旱作物。

高效节水灌溉总规模达到35万亩以上,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全覆盖,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8,形成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速 发展 。
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广 ,程度越来越深,干旱缺水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威胁越来越大。据统计 ,近十年来,
2 1 I 中国农垦 l3 O1 1 1 1
节水农业在 “ 十一五”期间,成为农垦现代农
全 国 平 均每 年 旱 灾 发生 面 积 在 4 亩 左 右 ,因 旱损 亿 失 的 粮 食 在 60 0 亿斤 以 上 。2 0 年 的 四川 、重 庆 大 06
垦 区就先 后完成 了3 座 中小型病 险水库 的 除险加 2

是 由传 统 农业 向现代 农 业转 变 ;二 是 由农 业 主 导
型 向 工业 主导 型转 变 ;三 是 由单一 国有 经济 向多 元
经济并存转变 ;四是由产业资本向产业资本与金融 资 本 相结 合 转 变 ;五是 由 自主发 展 向全 面 开放 合 作 发展转变 ;六是由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为进一步推动农垦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广
式滴灌、温室微灌 ( 喷)等技术 , 对增产增效发挥
了重要作用。 ( 三)农艺节水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根据不 同地区气候、土壤及 农作物生长特性 , 各垦区改革耕作制度 ,形成了各 自配套的农艺栽培 节水技术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改善土壤结构 ,增 强保水保肥能力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如黑龙江
西 农 垦将 大 力 发展 现 代农 业 ,做 强做 优 国有企 业 集
固,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 6 9 万亩 、防洪 除涝 面 积 30 8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7 0 万亩。 农 田水 利建 设 不仅 为 农 垦现 代农 业 发展 提供 了 保障 ,也为垦区进一步发展节水农业奠定了 良好的
在 降 水量 不 减 的情 况 下 ,人均 水 资源 将 下降 到 16 70 立 方 米 , 已经 接 近 国际上 公认 的 10 立 方米 的严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 、 保护性耕作等技术 ,引进和改装深松整地 、免耕播

农业节水的途径与措施

农业节水的途径与措施

农业节水的途径与措施为了完成上述各项任务并达到农业节水的目标,需要找到正确的途径,采取有效的措施。

除需要有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措施和进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外,遵循农业节水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地研究、示范、推广经济可行的农业节水技术与措施十分重要。

一、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节水技术与综合措施在水资源相对短缺地区,以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扶贫、发展特色农业、外向型农业、“高效、优质、高产”农业等为主要目标,配合节水增效重点县建设、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节水示范市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县建设、重点区域农业节水综合改造项目实施,通过技术集成、协作攻关、宣传培训,提高干部和群众的高效用水意识,发挥各类农业节水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全国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已建农业节水工程的巩固和提高。

如广西层层签订节水灌溉推广责任状,黑龙江等地以发展农业节水论英雄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二、实施重点区域的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按照水权理论,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遵循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原则,实现黄淮海地区(华北平原)、黄河流域、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

一方面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投入,综合治理,保证农民收入不降低;另一方面要实行强制节水。

层层明晰地区间、行业间、部门间在不同水文条件下、不同时期的水权,逐步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既要用经济杠杆防止超定额用水或超采地下水,也需用法律法规禁止超定额用水或超采地下水。

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目前,输水损失过大仍然是造成我国灌溉水浪费严重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技术,平整土地,提高田间灌溉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发展改进的“长藤结瓜”(结瓜水库和塘堰与排水系统也相连)、“大、中、小,蓄、引、提”灌溉系统,执行“先灌远、后灌近,先灌高、后灌低”的原则,使渠系和田间渗漏水得到充分利用,以提高灌溉水重复利用率和区域水资源的利用率。

推广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推广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用技术。
农 民的 高度 重 视 。
我 国是 一 个 水 资 源 匮 乏 的 国家 , 这 是 一 个 不 争 的 事 实 , 土资 源 空 间 配 置 水 不 均 衡 。 6 7 0 资 源 量大 约 为 世 界 每 6 m水
分 的 生产 效益 。 区 要 从 减 少 水 资 源 浪 灌 费 出 发 , 展 节 水 灌 溉 , 搞 好 渠 道 节 发 在
从 根 本 上 提 高 全 体 社 会 成 员 的 政 治 觉 悟 、 主 法 制 意 识 , 注 意 保 护 群 民 要
境。
河 南农业 2 1 0 0年第 8期( 上)

HN N O G E EA N N Y 墨

种 子 包 衣 等 抗 旱栽 培技 术 。 地 耕 作 要 旱
技术 、 测土 配 方施 肥 为主 的科 学 施 肥 技
词 , 监 督 者 难 以 正 常 开 展 工 作 , 是 使 或
为 个 别 违 纪者 说 情开 脱 . 碍 纪检 监 察 妨
众 监 督 的 合 法 权 益 和 积 极 性 。 打 击报 对 复 举 报 人 的 问题 , 须 从 严 处 理 , 群 必 使 众 有 一 个 敢 于 监 督 的 环 境 。 通过 严 明 要 法 纪 来 严 格 禁 止 某 些 领 导 对 个 别 违 纪 者 的 偏 袒 说 情 行 为 , 少 能 使 这 类 行 为 至
农 产 品 产 量 和 品 质 。大 力 发 展 节 水 农
五、 明确 节水 的重 点 区域
需 要 同 日 考 虑 发 展 灌 区 和 旱 区 节 寸 水 农 业 , 论 是 旱 区 还 是 灌 区 , 水 的 无 节
重点 都 应 该 放 在 田 间 ,通 过 工 程 技 术 、

节约用水的措施和办法

节约用水的措施和办法

节水措施1农业节水。

由于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74%,因此,在节约用水中,农业节水是关键。

一要加快工程节水步伐,因地制宜地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使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5%以上。

二要加强农艺节水措施,积极引进培育旱作物品种,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应用科学、先进的栽培技术。

三要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优质果菜、花卉、食用菌、药材、优质牧草等种植面积。

四要发展旱作农业,选育高产耐旱优良品种。

2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

加快对现有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对现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调整改造存量,控制优化增量”,转变落后的用水方式,健全、完善企业节水管理体系、指标考核体系,促进企业向节水型方向转变。

要抓好用水大户的节水工作,在电力、化工、造纸、冶金、纺织、机械和食品等七大行业中推广国内外节水新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大力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加强企业内部的污水处理回用。

3. 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多方开源,二是全社会节水,三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四是保护环境减少水资源污染。

开源是根本,节水是关键,管理是保障。

也就是在全面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跨流域调水、增大已建工程蓄水量、开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等开源措施,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配置、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多渠道开发水资源。

充分挖掘当地的水资源潜力,通过加大雨洪资源利用,在山区和丘陵区修建水池、水窖、小塘坝等拦蓄工程和引水工程,在平原区修建河渠串联工程和引蓄水工程,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回用和人工增雨作业等措施,力争实现雨洪资源化、污水资源化和劣质水资源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

5生活用水节水措施。

在城镇生活用水中,在大力宣传全社会节约用水的同时,推广、使用节水设施,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加大城镇供水系统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

2024年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2024年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农用水资源包括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和经过净化处理的可利用废水。它的合理开发利用,需要采取多项工程措施,如地上水和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技术、机井测试改造技术和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等。灌溉工程节水技术体系。灌溉工程节水技术是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节水效果最显著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膜上灌技术和改进沟畦灌溉技术等。
3、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3.1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目前的农业节水方式,无法根本改善缺水状况。为了抗旱保丰收和增加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在打更多、更深的井,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省下的水又被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节水。为此,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更宏观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因为农业节水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它涉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种粮效益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紧密协作,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二、节水抗旱栽培措施
1、选用抗旱品种称为作物界骆驼的花生等作物抗旱性强,在缺水旱作地区应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间抗旱性也有较大差异。
2、增施有机肥可降低生产单位产量用水量,在旱作地上施足有机肥可降低用水量50%—60%,在有机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1.2喷灌技术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因地制宜的节水灌溉新措施

因地制宜的节水灌溉新措施
---— —
20 0万 0
a 。
4 4 环 境 效 益 . 农 场2 5万 h 水稻 的种 植 期 间 , 场 几 乎成 了一 片 . m2 全 湖面, 几座水 库 、 坝点缀 其 中 , 片的水 田起到 了湿 地 的 塘 连 作用 , 调节 区域气 温 , 持空气 湿润 。良好 的生 态环 境 , 保 每 年 引来 大雁 、 灰鹤 、 野鸭等 迁徙 飞禽 数十 万只 , 尔有 几十 偶 只 天鹅在农 场 中部 水库 落 脚 , 量 野 鸭在 本 地 区 繁殖 , 大 每 天秋 季 , 大雁 和野 鸭 的身 影 随处 可 见 , 成 了 良好 的生 态 形 环境 。
文 章 编 号 :0 7— 5 6 2 1 0 0 2 0 10 79 (00)4— 2 8— 1
因地 制 宜 的 节 水 灌 溉 新 措 施
周振 泉
( 龙 江 八 五 七农 场 水 务 局 , 龙 江 密 山 18 2 ) 黑 黑 5 3 2

要: 种植水稻是八五七农场粮食作物抗灾能力最强、 经济效益最好 的项 目。农场为 提高耕地效益 , 发挥水资源优 势 。 决定大力
6 8 0万 m 0
3 改变灌溉 方式
农 场针对 以上存 在 的问题 , 了发 展节水 、 为 高效 、 态 、 生 经济型农业 , 决定 扩 大水 田种 植 面积 , 提高 耕地 经 济效 益。 在水利规划 时, 充分 考虑水资 源情况 , 采取节水 灌溉方式 , 大 力发展提水灌溉 , 具体方 式为 : 加深 支斗级排 水沟沟底 , 沟渠 末端设 置溢 流坝 , 坝顶 高程 控制 在不影 响排 水的 高程 , 利用 沟 渠充 当蓄 水池 , 场 骨干工 程 将 水源 引 入到 支斗 级 沟道 农 内, 种植户在支斗沟内提水灌 溉。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概述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文背景等因素,制定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特色,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讨论,包括农业资源禀赋、农业产业布局、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二、农业资源禀赋我国广袤的土地面积和多样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科学利用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等,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产业。

1. 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广阔丰富,但各地土壤类型、肥力和耕作条件存在差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根据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和种植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和保护。

2. 水资源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我国在水资源方面的禀赋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气候条件我国气候条件多样,从南方的亚热带到北方的寒温带,每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适宜的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实现最佳的农业生产。

三、农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不仅要根据资源禀赋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

农业产业布局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物流等方面,要实现农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1. 农产品生产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进行高效、高质量的农产品生产。

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 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保鲜期的重要环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的作用,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类精深加工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淮北地区处在黄淮海大平原的南侧,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

综合自然经济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要求,淮北地区农业生产必须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将节水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为了实现节水技术服务于农业、有利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针对农业节水进行探讨,现结合淮北地区的水文地质、农业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及多年从事基层工作的经验,将该地区节水的主要措施总结如下。

1、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及农业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相应的农业节水保障体系。

对农业节水所发挥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进行充分认识[1]。

对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在实施农业节水过程中的的责任和义务及大中型灌区的法律地位和性质进行明确,并对水费制定的原则及计收方法进行确立。

对一些经济法律方面的诸如节约水资源转让、农业节水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明确。

各地按照政策法规尽快制订适宜该地的《农业节水管理办法》《农业节水工作条例》,以明确农业节水的具体政策,增强其可操作性。

2、调整农业节水发展模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过程中,应将农业节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纳入,并协调各地的水资源、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规划,并在我国当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农业节水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2]。

结合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自然经济条件、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确定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阶段的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应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使其成为事实上的节水主体,将节水与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融为一体,促进农民的增收。

只有实现农民的增收,才能提高其从事再生产、进行节水投入的积极性[3]。

3、推广普及节水技术水资源的稀缺,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的。

地球上水的总量是一定的,而可供饮用的淡水总量就更少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这种现象称为水资源短缺,其可引起农业的减产,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应推广节水技术。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

山东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的省份。

为有效缓解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近年来,山东省坚持“节水优先”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努力为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截至2019年,全省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近4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3,连续多年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

2019年国家下达山东省(不含青岛市,下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7万亩,据验收统计,目前已建成329.75万亩(其中管道灌溉面积323.16万亩,微灌喷灌面积6.59万亩),超出国家下达任务的86.3%。

2020年国家下达的26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年度计划任务也已全部落实到位,并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的评审,近期将陆续进入招投标和实施阶段。

一、坚持高位推动, 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推动农业节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效精准灌溉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的意见》《关于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意见》等系列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18—2020年全省每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到2020年全省水肥一体化面积发展到75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46”,从而为全省集中打造“灌溉精准化、节水长效化、管理智能化、环境生态化”的现代化农田作出了总体安排。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山东省在分解落实2019年、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时,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任务面积一并报省政府批准后同步下达,并统一纳入对各市粮食安全责任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等综合考核内容,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督导有力、跟踪问效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采取定期调度、约谈通报、现场督办等多种措施,确保如期完成上述各项目标任务。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加快发展喷灌、微灌和水肥一体化,推进实施精准灌溉、智慧灌溉,切实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为今后进一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供了政策遵循。

精选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3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3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2.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搜集资料,根据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培养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念。

重点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难点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学校当地农业以什么为主?为什么?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讨论,踊跃回答,教师指导订正。

(如我们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热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发展种植业)。

教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好。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各个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不同,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二、讲授新课探究活动:阅读图 4.1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说说各地区是如何发展农业的,当地发展农业时考虑了哪些自然因素。

同桌之间合作交流、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并展示讨论的结果,教师适时评价鼓励。

学生1:从图中的景观可看出山区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

而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宜粮则粮”。

学生2:在高原或低缓的丘陵,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在有河流或湖泊的地区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学生3:从以上分析得出,农业生产离不开光照、热量、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

教师:是啊,大家的讨论说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各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 提高水资源产出效益

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  提高水资源产出效益

夏引黄灌区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当好排头兵。园
( 作者单位: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 责 编 : 亚 任 辑 叶 芝
护的基础上 ,对末级渠系全部采取砌护,合理配置 桥涵 闸、畦田 口、尾水 ,以提高输水 效率 ;对干支 斗沟实施防塌治理 ,农沟符合暗排条件的改造为暗
21 1 I 中国农垦 《5 O 1 1 2
灌草结合”的要求,用 3~ 5 的时 间建设完成 农 年 垦农 田防护林体系。通过沟、渠、田、林、路综合 配套 的高标准农 田,辅之 以激光平地、秸秆还 田、 小畦灌溉或沟灌等农艺节水措施 ,减少跑 冒渗漏 , 提高输水和灌溉效率 ,方便灌排管理 ,实现工程节
水。
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滴灌节水种植 的冬麦比常 规种植冬麦亩均增产 14 0 公斤 ,节水6 . 0 %,单方水 2
通过建立工程建后管护制度 ,健全农 民用水户协会 的用水新机制。按照农艺要求总结制定配套的喷滴 灌管理制度 ,研究节水灌溉条件下的水、肥、药一
体化技术 ,少耕 、免耕技术 ,精准农业技术等,使 水资源的灌溉效益得到最大 限度的发挥 ,为节水技 术的正确应用积累经验 。 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是宁夏农垦 “ 十二五”现代
发展优质 紫花苜蓿4 万亩 ,通过种植结构调整,灌 水次数 由过去种粮每年灌溉 7 次减少到 4 次。 ~8 ~5 在配水总量缩减的情 况下 ,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近 1 万亩 ,在 保证 粮 食 稳定 增 长 的前提 下 ,以葡 萄为 0
主 的林 果 业 、 以奶 牛和 苜蓿 为 主 的草 畜 产业 得 到 了 长足的 发展 ,水 资源 利用 效益提 高 2 % 以上 。 0 2 .注 重工 程 节水 ,改善 和提 高农 田灌排 条件。 垦 区围绕 发 展 现代 节 水农 业 ,强 化水 利 基 础设 施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水资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水资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水资源作者:李博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0期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缺乏的水资源现状,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深刻分析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田节水综合新技术的观点,并论述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思路和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开发利用农业水资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农业的根本。

面临着严重缺乏的水资源现状,迫切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实践,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农业经济良性循环。

一、用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从现代农业的构建基础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代农业必须构建在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这里的安全包括了农产品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高效指的是经济效益高和水资源利用率高;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农业大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这些现代农业的构架基础都是以水资源为核心,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新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科学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的关键技术,更是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战略抉择。

2.从现代农业的发展关系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代社会的所有发展都要科学处理好它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应如此。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不同是在推进中融入的工业化要素越来越多,它是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推进而推进。

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新的与资源和环境不平衡的问题,这都需要加以科学处理。

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工业污染等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变化,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业水资源的变化,农业水资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变化。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2.05.20•【文号】办农水函〔2022〕456号•【施行日期】2022.05.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水资源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的通知办农水函〔2022〕4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流域管理机构:近年来,水利部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会同各地严格落实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但监督检查和巡视发现仍有部分地区存在农业节水设施不配套、灌溉取用水管理不到位、用水浪费等现象。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推进节水灌溉,坚决遏制“大水漫灌”现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农业节水设施建设各地要按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相关规划或实施方案要求,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利用政府专项债券、社会资本投入等渠道,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采取渠道防渗、管道化改造等措施减少输配水过程中的渗漏和损失,因地制宜加强灌溉供水计量设施建设,提高灌溉用水管理水平和用水效率。

暂未纳入相关规划或实施方案的,要做好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积极储备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办公厅实施。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灌区骨干工程现代化改造与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统筹,形成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灌排工程体系,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

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程措施与农机、农艺、生物等措施的结合,提高农业综合节水能力。

各流域管理机构要加强流域内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的监督检查,建立项目清单台账,强化项目建设管理,指导做好农业节水设施建设。

二、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灌溉用水管理,指导大中型灌区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尚未申领取水许可的大中型灌区,要在2022年12月底前完成申领工作。

发展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与对策

发展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与对策

发展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与对策作者:母龙广谭海洋金龙河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11期母龙广谭海洋金龙河(延吉市水利局133000)我国地广人多,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匀,一方面雨季多,洪涝严重,而北方大部严重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诸多方面的“瓶颈”。

就如何大力推广和实施节水灌溉,把有限的水资源配置好、管理好、利用好,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又要确保生态建设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灌区水利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农业节水技术落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度来说——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是紧迫课题。

干旱常常成为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挥之不去的魔影。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4亿亩,占我国耕地面积的近1/4,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相当于10多个大型水库的全部存水量。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在我国,农业又是用水大户,占全国用水量70%,在水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农业用水的效率又相当低,浪费严重。

如果能把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从目前的约50%提高到70%,则仅灌溉用水就可节水约900亿立方,是我国每年灌区缺水量的三倍。

据有关部门预测,在灌溉用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的惟一选择就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灌区过去主要以地表自流灌和沟灌等形式实施灌溉,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浪费水的现象非常严重。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推行节水灌溉,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和水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及办法,同时在全灌区大力推广以节约用水为目标的节水灌溉新技术。

逐步开始进行节水灌溉技术试验,实施喷灌节水,各地情况多有不同,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大多数地区的重要性是相同的。

1发展农业节水的战略地位随着农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流域限额用水的逐步实施,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节水灌溉新发展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节水灌溉新发展

1 我 国 节 水 灌 溉 发 展 状 况
1 .1 发 展 过 程
大地 推 动 了 工 程 节 水 技 术 的 发 展 。 据 当 时 统 计 ,
全 国 每 年 修 建 各 类 防 渗 渠 道 5万 一1 0万 k m。 井
灌 区低 压 管 道技 术 也 得 到迅 速 推 广 应 用 。三 是 8 0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0 3
作 者 简 介 :王 爱 国 ,男 ,司 长 。
水 利发 展 研究
2 0 1 4・ 1
用 、 新 型 的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和 设 备 , 近 年 来 出 现 的
年 代 中期 ,随 着 水 资 源 供 需 矛 盾 的 加 剧 和 节 水 灌 溉 工 程 国 际 贷 款 项 目 的 增 多 , 开 始 大 规 模 引 进 喷
中 国7 卜利 学 会 2 0 1 3学 术 年 会 专 栏
编 者 按 :在 党 的 十 八 届 三 中 全 会 胜 利 召 开 之 际 ,2 0 1 3年 1 1月 2 6 日,中 国水利 学会 2 0 1 3 学 术 年 会 在 广 州 隆 重 开 幕 。 大会 以 “ 科 技 驱 动 , 兴 水 惠 民 ”为 主 题 , 围 绕 水 资 源 与 水 生 态 、 湖 泊 治
在 我 国 悠 久 灿 烂 的 农 业 灌 溉 发 展 史 上 , 也 一 样 闪 耀 着 节 水 灌 溉 的 光 芒 。早 在 1 0 0 0多 年 前 , 黄 河 流 域 就 发 明 了 压 沙 地 、 漫 灌 改 畦 灌 等 提 高 灌 溉 用 水 效 率 的 技 术 。 到 了 汉 代 , 开 始 用 块 石 衬 砌
微 润 灌 溉 、 痕 量 灌 溉 等 新 技 术 都 是 企 业 自 主 创 新

因地制宜建设节水型农业

因地制宜建设节水型农业

2 建设旱作农业 区的节水农 业
以地处丘 陵地 区旱作 农业为 代表的克山农 场, 水资源 相对 比较贫乏 , 境内投有河流 . 限的水资源主要保 证人 、 有
长期以来, 干旱缺水始终 是制约我 国农 业发展 的主要 因素 , 一方面是农业缺水 , 另一方面是用水浪费现象普 遍存 在 。为 了保 证我国的粮 食生产 安全 , 合理有 效地利用有 限 的水资源 , 保证水 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 高 效发展 , 实现社会稳定 和进步, 就必 须建设节水型农业 , 推 广节水灌溉 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造条件。采取的主要 方法一是修 建小水 库、 坝拦 蓄地 表 塘 径流 , 缓解 水旱灾 害的 蓝色水 库 主要对缓解该地区农业 , 用水及地下水补 给起 补充作用 ; 二是采 取 以深 松为基础 的 蓄墒 、 墒 、 保 引墒相结合的耕作制度 , 并改 顺坡 垄为横坡垄 . 步翻、 多松、 多杷的措掩 , 有利于长年接纳 雨水 , 作物残茬 存 在地表减轻 了风蚀 , 土壤 蓄水减 少 了地表径 流 , 使过 去 跑 土、 跑水、 跑肥 的低产 田变成 了保土、 保水 、 保肥 的高 产 田, 建起 了地下“ 黑色水库 , 到 了营造 土壤水 库蓄水保墒 的 起 作用 ; 三是用 生物措 施 , 大搞 植树造 林 , 风 固土 , 防 减少 蒸 发, 建起 了地上 绿色水 库 。由于建造“ 三色水库” 使当年 , 降水量小 于 40m 0 m时, 农业生 产不出现早象。“ 色水库 绿 向空中蒸腾水份 , 增加空气湿 度 ,黑色水库 ” “ 给作物输水 , “ 蓝色水库” 供给节水灌溉 , 发展喷微滴灌 , 由此建成 了高产 稳产的节 水型旱作农 业区。
和 生 态 效益 稳步 发展 的新 局 面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水乃生命之源。

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并不富裕,人均占有水量仅列世界第88位。

而淮河流域又属我国的缺水区范围之内,流域人均占有水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尽管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在呼吁水不够用,可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内浪费水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在所有经济部类中,农业是第一大用水户,且浪费也以农业为最严重!因此,发展节水型灌溉,尤其是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已成为当务之急。

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传统的农业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需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之一,同时也是用水大户,传统的农业种植由于受观念、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大水漫灌的灌溉习惯,这种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在水资源紧缺的今天显然应该被淘汰。

为了更好的应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采用节水型的灌溉方式,只有重视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保证农业生产能够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新农业要求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

谁能在农业上做出有科技性的改革,自然会取得丰硕的成绩。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农业用水总量的90%以上被用于灌溉,由于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形式,我国农业灌溉用数量与发达国家灌溉用水量相去甚远。

而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全国年缺水量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300亿吨,水资源紧缺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我国每年因水资源短缺而少生产的粮食达到了400亿千克。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同时也作为水资源浪费大户,应迅速采取节水措施,综合发展节水农业,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无效损耗,从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并保障农作物产量。

节水农业是指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水资源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水资源统一调度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获得最大农业产出时,而消耗的水量最少。

就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来说,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提升农业种植科技含量。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需要运用多种农业技术,例如为了提升作物产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结合地区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培育抗旱作物品种;为了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需要针对当地作物特点采用和改进地膜覆盖技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保持耕地的最佳含水量,需要运用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以提升灌溉水的利用率,同时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赖于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因而各地在发展节水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节水农业,应在农业种植中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

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首先要准确把握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分析好气候、特点以及水利条件。

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节水农业发展中,应结合当地气候属性,降水特点,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光照、温度等选择合适的作物,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地貌地形特点并做好耕地的规划;要结合现有水库、河流、湖泊合理规划灌溉方式,对于严重缺水的地区,地方政府应组织打造深水井,为旱作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合理选择农作物,做好需水量的分析。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水汽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决定了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的不同,例如我国河北省适宜种植玉米、大豆、棉花、花生、高粱、红薯等;东北地区适宜种植马铃薯、亚麻、小麦、玉米等等,节水农业发展中应结合当地水资源现状及未来趋势对现有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种植。

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不同,要发展节水农业就要减少水的无效损耗,因而应做好作物需水量的分析,供给作物充足的水分但同时尽量减少灌溉水的浪费。

作物需水量除受植物本身和气候条件影响,还受土壤、排水、耕作方式等因素制约,而同一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物需水量又有所差异,因而做好需水量的分析对灌溉方式的选择和灌溉用水的确定十分重要。

合理选择农作物后,也要注意改进灌水技术和灌水方法。

灌水方法有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和渗灌四种。

地面灌溉是我国古老传统的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我国灌溉面积七亿亩中98%采用地面灌溉。

要节水,这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地面灌溉中,按照不同作物,又分为淹灌、畦灌、沟灌三种。

淹灌法一般用于水稻灌溉,以采用浅水勤灌较为节省水量,要防止深水懒灌。

畦灌技术:指通过防渗沟渠及管道将灌溉水引人哇田,水层在沿畦田纵坡方向流动过程中逐渐入渗,使地上作物根层达到湿润的目的,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小麦、谷子等窄行距密播作物。

沟灌技术:是指在作物行距间开挖灌水沟,灌溉水在沟中流动过程中,靠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的灌溉方法,主要用于棉花、玉米宽行距中耕作物。

膜上灌技术:是指在地膜复盖基础上,将膜侧流改为膜上流,利用地膜输水,通过放苗孔和膜侧旁渗给作物供水的灌溉技术。

喷灌技术是将水经过加压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洒落到地面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喷洒特征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喷灌。

喷灌所用的机具品种较多,喷灌专用设备的喷头的品种也非常多:摇臂式、垂直摇臂式、全射流式、蜗轮蜗杆式。

总而言之,各地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利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农业,选择合适的作物,科学分许作物的需水量,同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科技,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粮食产量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