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第3章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习题答案

1.理想反应器包括___平推流反应器、__全混流反应器_ 。

2.具有良好搅拌装置的釜式反应器按_全混流__反应器处理,而管径小,管子较长和流速较大的管式反应按_平推流_反应器处理。

3.全混流反应器的空时τ是_反应器的有效容积____与___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_之比。

4.全混流反应器的返混__∞__,平推流反应器的返混为_零__。

5.如果将平推流反应器出口的产物部分的返回到入口处与原始物料混合,这类反应器为_循环操作_的平推流反应器6.对于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当循环比β→0时为___平推流__反应器,而当β→∞时则相当于_全混流___反应器。

7. 对于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当循环比β→0时反应器内返混为_零_,而当β→∞时则反应器内返混为_∞_。

8.对于反应级数n<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全混流__反应器为宜。

9.对于反应级数n>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平推流__反应器为宜。

10.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B____。

A. 加料时间B. 反应时间C. 物料冷却时间D. 清洗釜所用时间11.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二级反应A →B,,当时,求反应至所需时间t=__D_____秒。

A. 8500B. 8900C. 9000D. 990012.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A →B,,当时,求反应至所需时间t=__B_____秒。

A. 400B. 460C. 500D. 56013.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之比为__A__。

A. 空时τB. 反应时间tC. 停留时间tD. 平均停留时间14.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出口转化率,每批操作时间,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0000 kg产物R/天,=60,则反应器的体积V为__C__。

A. 19.6B. 20.2C. 22.2D. 23.415.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其瞬间收率随增大而单调增大,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___A____。

陈甘棠版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习题

陈甘棠版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习题

1、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t0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加料时间B. 反应时间C. 物料冷却时间D. 清洗釜所用时间2、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二级反应A →B,当slmolCrAA⋅=-/01.02时,求反应至所需时间t为多少秒.A. 8500B. 8900C. 9000D. 99003、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之比为。

A. 空时τB. 反应时间tC. 停留时间tD. 平均停留时间4、空间时间的定义是()A 停留时间与非生产时间的和B 实际反应时间与真实停留时间的和C 反应器有效容积与入口体积流率的比值D 反应物微元在反应器内经历的时间5、返混的定义是()A 不同空间位置的粒子的混合B 不同停留时间的粒子的混合C 参与不同反应的粒子的混合D 不同反应器内粒子的混合6、反应器的类型不同,则( )也将有不同。

A.反应动力学B.传递特性C.反应的相态D.反应的可逆性7、平推流反应器中诸参数不随()而变A 反应物的组成B 反应器的轴向位置C 反应器的空间时间D反应器的径向位置8、等温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采用下列三种方案进行:(1)一个间歇反应釜,容积V1(仅考虑反应时间所需),(2)一个平推流反应器,容积V2,(3)二个等体积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总容积为V3。

上述三种情况反应温度、物料处理量及转化率均相同,则容积比较为( )A.V1<V2<V3 B.V1=V2<V3C.V2<V1<V3 D.V2<V1=V39、对反应级数大于零的单一反应,对同一转化率,其反应级数越小,全混流反应器与平推流反应器的体积比()。

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不好说10、等温恒容下进行各步均为一级不可逆串联反应若保持相同的转化率x A,调节反应温度使k2/k1降低,则P的收率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后减11、全混流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时,要使反应器操作在稳定定常态,则必须满足条件( )A (dQ r/dt)>(dQ g/dt)B (dQ r/dt)<(dQ g/dt)C (dQ r/dt)=(dQ g/dt)D 二者没有关系12、全混流反应器中有个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

m 1c A0 c A 1 ln m x A 1 ln m 1 mc A m 1 m1 x A
m m xA ln m 1 m1 x A
cB 0 k t
3.3 反应温度
3.2 理想连续流动反应器(1)
一 平推流反应器
1.1. 平推流反应器的特点 流体在管内作平推流流动具有如下特征: (1) 在与流动方向呈垂直的截面上没有流速分布; (2) 而在流体流动的方向不存流体质点间的混合,即无返混现象; (3) 离开平推流反应器的所有流体质点均具有相同的平均停留时间, 而这个停留时间就等于反应时间。
k1 cQ k 2
cp
3.1.2 间歇反应器内复合反应的计算(4)
二 连串反应 等温间歇反应器进行一级不可逆连串反应
K1 K2 A P Q

dcA k1c A dt dc p k1c A k 2 cP dt
t 0, c A c A0 , cP 0, cQ 0, 积分第一式: c A c A0 e k1t 或 t 1 c A0 1 1 ln ln k1 c A k1 1 x A
B
A
O
D
E
t
间歇反应器最优化反应时间
3.1.3 间歇反应器优化操作(3)
(2) 以生产费用为目标
AT
at a0t0 a f VR cR
dcR ac at a t a 0 0 f R dt dA dcR cR 当 T =0, dt dt t a0t0 a f / a dAT 2 dt VR cR
产物P的浓度先增大,在降低,存在极大值。可对cp对时间求导, 得最优化时间
topt ln k1 / k 2 k1 k 2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包括答案.docx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包括答案.docx

3釜式反应器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该反应对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均为一级。

反应开始时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的浓度均为 l ,反应速率常数等于。

要求最终转化率达到 95%。

试问:3( 1)( 1)当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1m 时,需要多长的反应时间?3,( 2)( 2)若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2m ,所需的反应时间又是多少?解:( 1)(2)因为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与反应器的大小无关,所以反应时间仍为。

拟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氯乙醇的皂化反应:以生产乙二醇,产量为20 ㎏/h ,使用 15%(重量)的 NaHCO3水溶液及 30%(重量)的氯乙醇水溶液作原料,反应器装料中氯乙醇和碳酸氢钠的摩尔比为 1:1,混合液的比重为。

该反应对氯乙醇和碳酸氢钠均为一级,在反应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等于,要求转化率达到 95%。

(1)( 1)若辅助时间为,试计算反应器的有效体积;(2)( 2)若装填系数取,试计算反应器的实际体积。

62kg/kmol,每小时产解:氯乙醇,碳酸氢钠,和乙二醇的分子量分别为,84和乙二醇: 20/62= kmol/h每小时需氯乙醇:每小时需碳酸氢钠:原料体积流量:氯乙醇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积:(2)( 2)反应器的实际体积:丙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二级可逆反应(对丙酸钠和盐酸均为一级),在实验室中用间歇反应器于 50℃等温下进行该反应的实验。

反应开始时两反应物的摩尔比为 1,为了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在不同的反应时间下取出10ml 反应液用的NaOH溶液滴定,以确定未反应盐酸浓度。

不同反应时间下,NaOH溶液用量如下表所示:时间, min0 10 20 30 50∝NaOH用量, ml现拟用与实验室反应条件相同的间歇反应器生产丙酸,产量为500kg/h ,且丙酸钠的转化率要达到平衡转化率的 90%。

试计算反应器的反应体积。

假定( 1)原料装入以及加热至反应温度( 50℃)所需的时间为 20min,且在加热过程中不进行反应;(2)卸料及清洗时间为 10min;(3)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密度恒定。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答案

3 釜式反应器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该反应对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均为一级。

反应开始时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的浓度均为l,反应速率常数等于。

要求最终转化率达到95%。

试问:(1)(1)当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1m3时,需要多长的反应时间?(2)(2)若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2m3,,所需的反应时间又是多少?解:(1)(2) 因为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与反应器的大小无关,所以反应时间仍为。

拟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氯乙醇的皂化反应:以生产乙二醇,产量为20㎏/h,使用15%(重量)的NaHCO水溶液及30%(重3量)的氯乙醇水溶液作原料,反应器装料中氯乙醇和碳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混合液的比重为。

该反应对氯乙醇和碳酸氢钠均为一级,在反应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等于,要求转化率达到95%。

(1)(1)若辅助时间为,试计算反应器的有效体积;(2)(2)若装填系数取,试计算反应器的实际体积。

解:氯乙醇,碳酸氢钠,和乙二醇的分子量分别为,84 和 62kg/kmol,每小时产乙二醇:20/62= kmol/h每小时需氯乙醇:每小时需碳酸氢钠:原料体积流量:氯乙醇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积:(2)(2)反应器的实际体积:丙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二级可逆反应(对丙酸钠和盐酸均为一级),在实验室中用间歇反应器于50℃等温下进行该反应的实验。

反应开始时两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为了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在不同的反应时间下取出10ml反应液用的NaOH溶液滴定,以确定500kg/h,且丙酸钠的转化率要达到平衡转化率的90%。

试计算反应器的反应体积。

假定(1)原料装入以及加热至反应温度(50℃)所需的时间为20min,且在加热过程中不进行反应;(2)卸料及清洗时间为10min;(3)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密度恒定。

解:用A,B,R,S分别表示反应方程式中的四种物质,利用当量关系可求出任一时刻盐酸的浓度(也就是丙酸钠的浓度,因为其计量比和投量比均为1:1)为:于是可求出A的平衡转化率:现以丙酸浓度对时间作图:由上图,当CA=×l时,所对应的反应时间为48min。

化学反应工程 教案(1-3章)

化学反应工程 教案(1-3章)

第一章绪论1.1 化学反应工程学的范畴和任务1.1.1化学反应工程发展简述自然界的物质的运动或变化过程由物理或化学的两类,物理过程不牵涉化学反应,但化学过程却总是与物理因素有着紧密联系。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是物理与化学两类因素综合体。

远溯古代,陶瓷制作、酿酒等工艺,但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一直还未形成一门专门研究的独立学科,到1957年举行的第一次欧洲反应工程会议上确立了这一学科的名称。

1.1.2 化学反应工程的范畴和任务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既以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又以工程问题为研究对象,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学科体系。

一、研究的范畴1.化工热力学:确定物系的各种物性常数(热容、研所引资、反应热等),看化学反应是否能进行及其反应程度。

2.反应动力学:专门阐明学反应速率与各项物理因素(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之间的定量关系。

为实现某一反应,要选定合易的条件及反应器的结构型式、尺寸和处理能力等,这些都依赖于对反应动力学特性的认识。

3.催化剂4.设备型式、操作方法和流程有小试到扩是出现放大效应,因此工业装置的反映条件必须结合工程上的考虑才能合理的确定。

反应器型式:管式、釜式、塔式、固定床或流化床等。

操作方式:分批式、连续式或半连续式。

反应器的型式与特性表型式适用反应优缺点搅拌槽液相、液—液、液—固相适用性大,操作弹性大,温度、浓度易控制,产品质量均一管式气相、液相返混小,反应器容积小,比传热面大空塔或搅拌塔液相、液—液相结构简单,返混程度与高/径比及搅拌有关,轴向温差大鼓泡塔或挡板鼓泡塔气—液相,气—液—固相气相返混小,液相返混大,温度较易调节,气体压降大,流速有限制填料塔液相、气—液相结构简单,返混小,压降小,有温差,填料装卸麻烦板式塔气—液相逆流接触,气液返混均小,流速有限制,如需传热,常另加传热面喷雾塔气—液相快速反应结构简单,液体表面积大,停留时间受塔高限制,气流速度有限制固定床气—固相返混小,催化剂用量少,不易磨损,装卸麻烦,传热控温不易流化床气—固相,特别是催化剂失活很快的反应传热好,温度均匀,易控制,催化剂有效系数大,磨损大,返混大,对转化率不利,操作条件限制大移动床同上固体返混小,固气比可变性大,床内温差大,调节困难滴流床气—液—固相催化剂带出少,分离易,气液分不要均匀,温度调节困难蓄热床气相,以固相为热载体结构简单,调节范围较广,切换频繁,温度波动大,收率低喷嘴式气相,高速反应的液相传热、传质速度快,流体混合好,反应物急冷易分批式(或间歇)操作:是指一批反应物料投入反应器内后,让它经过一定的反应,然后再取出的操作方法。

第三章 釜式反应器

第三章 釜式反应器

������������
1
= − ln 1 − ������
1 − ������
������
化学反应工程——釜式反应器
7
t与CA0有关 t与CA0无关
2. 间歇反应器的反应体积:
������ = ������ ������ + ������
式中: Q0— 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反应物料的体积(由生产任务决定) t— 反应时间 t0— 辅助时间
1 − ������
������������
������������
1 反应时间:������ =
������������
������������ 1 − ������
若 ������ ≠ 1
t = 1 − ������
−1
������ − 1 ������������
若 ������ = 1
1 ������ = ������
������ = = ������ ������
(5)
������������
初 始 条 件 : t=0时,CA=CA0 ; CP=0; CQ=0
对 ( 4 ) 积 分 得 : ∴ ������ =
ln =
ln
(6)
由此式可求得为达到一定的XA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式(6)也可写成:
������ = ������ exp − ������ + ������ ������
1 − exp − ������ + ������ ������
������ + ������
两种产物的浓度之比,在任何反应时间下均等于两个反应的速率常数之比。
化学反应工程——釜式反应器
16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习题答案

3-1 在反应体积为31m 的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中,环氧丙烷的甲醇溶液与水反应生成丙二醇32232COHCHOHCH H →+O H COCHCH H该反应对环氧丙烷为一级,反应温度下的速率常数为0.981-h,原料液中环氧丙烷的浓度为2.1kmol/3m ,环氧丙烷的最终转化率为90%。

若辅助时间为0.65h ,一天24h 连续生产,试求丙二醇的日产量为多少? 解 32232COHCHOHCH H →+O H COCHCH H( A ) ( B ) 一级反应h x k C C k t Af Af A 35.29.011ln 98.0111ln 1ln 10=-=-==h m h m t t V v /31)65.035.2(13300=+=+=丙二醇日产量=Af A x C v 0024=天/12.159.01.23124kmol =⨯⨯⨯kmol k /g 76M B=丙二醇日产量天/kg 2.111492.11576Q =⨯= 3-2一个含有A 和B 液体)/0.04molc /10.0c (B00L L mol A ==、 以体积流量2L/min 流入容积V R =10L 的全混流反应器,物料在最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A →2B+C 。

已知由反应器流出的物料中含有A 、B 和C ,L mol c Af /04.0=。

试求:在反应器内条件下,A 、B 和C 的反应速率?解 空时min 5min/2100===L Lv V R τmin5/)04.01.0(00L mol C C r r C C AfA Af AfAfA -=-==-ττmin /012.0∙=L molmin)/(024.02∙==L mol r r Af Bfmin)/(012.0∙==L mol r r Af Cf3-3 一个液相反应: A+B →R+S其中,min)/(71∙=mol L k ,min)/(32∙=mol L k 。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 非理想流动反应器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 非理想流动反应器


2 t
值。
24
解:本实验采用脉冲示踪法,测定的时 间间隔相同(Δt=120s),计算式为:
m
Vcdt
0
20
21
⑵脉冲输入法
瞬间注入示踪剂,观察响应曲线
Vc/m
Vc/m
t=0
t
t=0
t
激励曲线
响应曲线
22
t
mt
Vcdt
0
示踪剂的总量显然是:
m
Vcdt
0
t
Ft mt m
Vcdt
0
Vcdt
t Vc dt
0 m
0
Et dFt Vc
dt m
23
例3.2在稳定操作的连续搅拌式形反应器
的进料中脉冲注入染料液(m∞=50g),测 出出口液中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如表所示。
时间 t/s
0 120 240 360 480 600 720 840 860 1080
示踪剂浓度 c/(g·m-3) 0 6.5 12.5 12.5 10.0 5.0 2.5 1.0 0·0 0·0
请确定系统的F(t),E(t)曲线及 t
为了运算方便,可2
0
12
3.3.2 停留时间分布规律的实验测定
目的:判定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状态 方法:示踪(激励-响应) 对示踪剂的要求: ①与流体互溶,且无化学反应; ②加入示踪剂不影响流型; ③易于检测; ④无害且价廉。
13
⑴阶跃输入法
本法的工作要点是输入物料中示踪剂浓度 从一种稳态到另一种稳态的阶跃变化。也 就是说,原来进料中不含或含低浓度的示 踪剂,从某一时间起,全部切换为示踪物 (或提高示踪物浓度),使进料中示踪物 的浓度有一个阶跃式突变。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答案
解: 即得:
整理得: 解得:XAf=反应器出口A,B得浓度分别为:
在一多釜串联系统,2.2kg/h的乙醇 和1.8kg.h的醋酸进行可逆反应。各个反 应器的体积均为0.01m3,反应温度为100℃,酯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为×10-4l/,逆反应(酯的水解)的速率常数为×10-4l/。反应混合物的密度为864kg/m3,欲 使醋酸的转化率达60%,求此串联系统釜的数目。
醋酸丁酯产量=
如果进行的是一级反应,可进行如下计算:
(1) (1) 小反应器在前,大反应器在后 联立二式,且将XA2=代入,化简后得到
解得:XA1=
所以有:
醋酸丁酯产量=
(2)大反应器在前,小反应器在后解得XA1=
所以有:
产量同前。说明对此一级反应,连接方式没有影响。
等温下进行级液相不可逆反应: 。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m,A的浓度为2kmol/m3的溶液进入反应装置的流量为1.5m3/h,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A的转化率达95%时所需的反应体积:(1)全混流反应器;(2)两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 (3) 保证总反应体积最小的前提下,两个全混流反应器串联。
时间,min
0
10
20
30
50

NaOH用量,ml
现拟用与实验室反应条件相同的间歇反应器生产丙酸, 产量为500kg/h,且丙酸 钠的转化率要达到平衡转化率的90%。试计算反应器的反应体积。假定(1)原 料装入以及加热至反应温度(50℃)所需的时间为20min,且在加热过程中不进行反应;(2)卸料及清洗时间为10min;(3)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密度恒定。
丙酸的产量为:500kg/h=min。 所需丙酸钠的量为:=min。
原料处理量为:
反应器体积: 实际反应体积:

化学反应工程备课-第三章

化学反应工程备课-第三章

非理想流动模型
偏离活塞流的产生的原因: ——涡流、湍动或流体碰撞 反应器中的填料或催化剂引 起旋涡运动(a) ; ——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截 面上的流速不均匀(b);
——填料或催化刑装填不均 匀引起的沟流或短路(c);
——存在死角。
偏离全混流的几种情况 ——搅拌不均匀造成死角(a); ——进、出门管线设置不好引起短路(b); ——搅拌造成再循环。
(2)浓度效应 ——主反应级数大于副反应级数,即需要cA高时,可以采用 活塞流反应器(或间歇反应器);或使用浓度高的原料,或采用 较低的单程转化率等
——主反应级数小于副反应级数,即需要cA 低时,可以采用全 混流反应器;或使用浓度低的原料(也可加人情性稀释剂,也 可用部分反应后的物料循环以降低进料中反应物的浓度);或 采用较高的转化率等。
设计和优化的基础。
反应器就流体的返混情况而言,抽象出两种极限的情况: (1)完全没有返混的活塞流反应器——实际生产中的多数管 式反应器及固定床催化反应器。 (2)返混达到极大值的全混流反应器——多数槽式反应器。
流动模型概述
(1)间歇反应器 反应物料间歇加入与取出,反应物料的温度、浓度等操作
参数随时间而变,不随空间位置而变,所有物料质点在器内 的反应时间相同。
——对复合反混中的平行反应,若主反应级数低于副反应级 数,对复合反应中的连串反应选择率下降。若主反应级数高 于副反应级数,返混使主产物选择率下降,返混使主产物选 择率提高。
——对复合反应中的连串反应,返混使反应物浓度降低,产 物浓度提高,因而使主产物的选择率下降。 (2)逗留时间分布 ——逗留时间分布密度
全混流反应器中由于返混,整个反应器的推动力等于出口处反 应推动力。
——如果在相同温度、相同进、出口浓度, CA0、CAf 、 CA*相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3)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3)

a( )
d
d
其中,
f (, x) 1 rA
(1 )
f ( , x) rA 1
rA
f [ , b( )] 1
rA2
db( ) dxA2 0 d d
d[ ,a( )] 1
rA1
da( ) d
d
d
[ 1
xA2]
xA2
(1 )2
dx xA2
A
r xA1
解:分别计算两种联结方式下出口反应 物浓度
–若CSTR在前,PFR在后时
对CSTR
对PFR
1
C A0 C A1 kC A1
C A1
C A0
1 k1
2
dC C A1
A
1
ln CA1
kC C A 2
A
k
C A2
CA2 CA1 exp(k 2 )
由此,出口反应物A的浓度为
C A2
A
1
rA1
(1
xA2
)2
0
–即:
dx x A 2
A
r xA1
A
1 rA1
xA2
(1 )
–而, xA2
1
xA2
x A1
–由此,可得:
1
dx xA2
A
r x A1
A
rA1 x A2 x A1
–或者,
1
rA1 ( xA2 xA1 )
dx xA2 A
r xA1
A
1
rA1 ( xA2 xA1 )
为理想气体)
解:
V
v0
C A0
xA dx A 0 rA
–而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

第三章 理想流动反应器概述按照操作方式,可以分为间歇过程和连续过程,相应的反应器为间歇反应器和流动反应器。

对于间歇反应器,物料一次性加入,反应一定时间后把产物一次性取出,反应是分批进行的。

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动状况是相同的,经历的反应时间也是相同的。

对于流动反应器,物料不断地加入反应器,又不断地离开反应器。

考察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动状况。

有的物料正常的通过反应器,有的物料进入反应器的死角,有的物料短路(即近路)通过反应器,有的物料在反应器内回流。

在流动反应器中物料的流动状况不相同,造成物料浓度不均匀,经历的反应时间不相同,直接影响反应结果。

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动状况看不见摸不着。

人们采用流动模型来描述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动状况。

流动模型分类如下:理想流动模型 流动模型非理想流动模型特别强调的是,对于流动反应器,必须考虑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动状况;流动模型是专指反应器而言的。

第一节 流动模型概述3-1 反应器中流体的流动模型平推流模型全混流模型一、物料质点、年龄、奉命及其返混1.物料质点物料质点是指代表物料特性的微元或微团。

物料由无数个质点组成。

2.物料质点的年龄和寿命年龄是对反应器内质点而言,指从进入反应器开始到某一时刻,称为年龄。

寿命是对离开反应器的质点而言,指从进入反应器开始到离开反应器的时间。

3.返混(1)返混指流动反应器内不同年龄质点间的混合。

在间歇反应器中,物料同时进入反应器,质点的年龄都相同,所以没有返混。

在流动反应器中,存在死角、短路和回流等工程因素,不同年具的质点混合在一起,所以有返混。

(2)返混的原因a.机械搅拌引起物料质点的运动方向和主体流动方向相反,不同年龄的质点混合在一起;b.反应器结构造成物料流速不均匀,例如死角、分布器等。

造成返混的各种因素统称为工程因素。

在流动反应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工程因素,而且带有随机性,所以在流动反应器中都存在着返混,只是返混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二、理想流动模型1.平推流模型(活塞流模型、理想置换模型、理想排挤模型)平推流模型认为物料进入反应器后沿着流动方向象气缸里的活塞一样向前移动,彼此不相混合。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

t xAf
x cA cAf 图3-3 等温间歇液相反应 过程反应时间t的图解积分4 cA0
图3-2 等温间歇液相反应 过程t/cA0的图解积分
1. 等温等溶液相单一反应 在间歇反应器中,若进行等容液相单一不可逆 反应,则关键反应物A的反应速率式为:
dc A (rA )V k c f (c A ) dt c Af dcA 所需反应时间为:t c k f (c ) A0 c A
2. 增加组分B的回收费用,所以这也是一个需优化的参数。
17
4. 反应温度 对于间歇釜式反应器,可以在反应时间的不同 阶段,反应物系处于不同组成时,调整反应温度。 一般说来,高转化率时,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 速率也随之减少,可以通过提高反应温度,促进反 应速率常数增大而增加反应速率。 如间歇釜式反应器中的硝化反应,在反应前期, 温度为40~45℃;反应中期,温度为60℃;而反应 后期,温度提高到70℃。
19
解:首先计算原料处理量V0根据题给的乙酸乙酯产量, 12000 可算出每小时乙酸需用量为 16.23kmol / h
88 24 0.35
由于原料液中乙酸:乙醇:水=1:2:1.35,当乙酸为1kg 时,加入的总原料为1+2+1.35=4.35kg 由此可求单位时间需加入反应器的原料液量为:
rA 1.045c kmol /(m h)
2 A 3
对1kmol A而言,投料情况是:
醋 酸 A 1kmol 60kg 0.062m3
正丁醇 B
4.96kmol
368kg
0.496m3
可求出,投料总体积VR=0.559m3
c A0 nA0 1.79kmol / m3 V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携出 热量
Gc p T dT
微元与环 +境的热交换
KdT TW T
dl
微元内反应 热效应
rA Hr
dVR
积累量 0
整理得:
Gc pdT KdT TW T dl rA Hr AT dl 0
dT dl
1 Gc p
rA Hr AT
KdT TW
T
以一级反应为例:-
•按返混情况不同反应器被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间歇反应器:间歇操作的充分搅拌槽式反 应器(简称间歇反应器)。在反应器中物料 被充分混合,但由于所有物料均为同一时间 进入的,物料之间的混合过程属于简单混合, 不存在返混。
14
•平推流反应器:(又称理想置换反应器或 活塞流反应器)。在连续流动的反应器内 物料允许作径向混合(属于简单混合)但 不存在轴向混合(即无返混)。典型例子 是物料在管内流速较快的管式反应器。
c
反应器的有效体= 积VR 反应器中物料的体 量积V流
5
•4.空间时间τ--反应器有效体积VR和反应 流体入口条件下体积流率V0之比。
VR
V0
•5.空间速度(空速)Sv[时间-1]--单位时 间内投入到反应器中的物料的体积流量与反 应器有效容积之比。
SvV VO R 标准空 Sv速 V VO RN
Flow Reactor)
2
第一节 反应器设计基础
一、反应器的物料衡算方程
1.物料衡算--描述浓度的变化规律
关 输键 入- 组 速 关 输分 率 键 出- 组 速 转 关分 率 化 键= 速 组 累 关率 分 积 键
F inF ou t F r F b
3
2.能量衡算--描述温度的变化规律
3.动量衡算--描述压力的变化情况
d d A c t k 0 e R E c T A B:tC 0 ,T T 0 ,c A c A 0
• 这仅仅是一级不可逆反应在间歇反应器 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涉及到非等温的反 应器其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45
二、 平推流反应器热量衡算
以物料衡算所取的相同 微元进行热量衡算:
物流携 入热量 Gc pT
36
37
38
39
• 对全混流:
40
同样处理量三种反应器对比
41
第三节 理想反应器热量衡算
• 思路: • 与物料衡算相同,含有物流携带的热量
进,出,反应和积累各项,同时增加反 应器与环境的热交换项。 • 由于各种反应器的操作方式不同,热量 衡算方程也不同。
42
一、 间歇反应器热量衡算
物流携入 物流携出 反应器与环 反应
dc A rA
三者相同。说
明三者遵循同一动力学 规律。
25
• 理解: • 如果把每个流体微元看作从入口到出口
流动的小的间歇反应器,由于没有返混, 每个微元的停留时间都相等,且等于间 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 • 因此,平推流反应器可以作为间歇反应 器的替代,而且节省非生产时间。但是, 停留时间过长的反应器还是采用间歇式 的好。
程和物料衡算方程决定反应器体积。
16
一、 间歇反应器Batch Reactor
• 间歇操作的充分搅拌槽 式反应器。
• 用于液相反应。
• 在反应过程中没有进出 料。
• 反应器内物料充分混合, 器内各点温度浓度相同。
• 间歇操作,需要辅助生 产时间。
17
1.设计方程 • 物料衡算:
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内积
• 如要等温,就要求dT/dt=0。
• cA亦不是常数--由物料衡算式3.2-1
rA
V
'R
nA0
dxA dt
姑且认为是恒容
而cA cA0 1 xA ,
dcA cA0dxA
上式变成:
rA

dcA dt
E
k0e RT
44
• 二式联立:
d d T tC 1 K p V RT A W T k0eR Ec T A H r
30
全混流反应器图
CA0, XA0=0 V0, FA0
CA, V, FA, XA, rA
31
• 基本设计方程:
进入量 排出量
FA01xA1
FA0
1xAf
+反 rA应 fVR量 +0积累量
整理得:
VR xAf xA1
FA0
rAf
• 说明,全混流反应器在出口条件下操作, 当出口浓度较低时,整个反应器处于低 反应速率状态。
积累量
热量 0
+热量 0
+境的热交换
KATW T
热效应
rA VR
Hr
VR
Cp
dT dt
整理得:
dT dt
C1 p
KVRATW
T
rA Hr
以一级反应为例:r- A
k0e
E
RTcA代入
dT dt
1
Cp
KVRATW
T
E
k0e RTcA
Hr
43
• 讨论:
• 高度非线性。
由上面讨论可以看出,平推流和全混流流动 是物料在反应器中的两种极端流动状况。
(3)理想流动
•平推流流动 •全混流流动
11
(4)非理想流动
•流体流动介于平推流流动和全混流流动 之间,即偏离理想流动。
•起因: •A.径向流速不匀; •B.流体的轴向扩散效应; •C.反应器的结构; •D.搅拌不充分。
12
29
三、 全混流反应器
• 全混流反应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 (CSTR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 特性:物料在反应器内充分返混,达到 极大程度,以至于反应器内各处物料参 数均一;反应器的出口组成与反应器内 物料的组成相同;连续、稳定流动,在 定常态下操作。
6
•6空时与反应时间和平均停留时间的区别 •(1)空时与反应时间: •空时用于连续流动反应器,反映生产强 度的大小; •反应时间用于间歇反应器,反映化学反 应进行快慢的量度,并不反映反应器的生 产强度。
7
(2)空时与平均停留时间: 空时是人为规定的参量,可以看作是过程的
自变量,可以用空时来表示连续流动反 应器的基本设计方程式; 平均停留时间不是人为规定的参量,不能认为
• 恒容条件下(多数情况),上式可以简 化成:
tr
cA0
xA 0
dA x rA
or
tr
cA cA0
dA c rA
对照P教 2, 1材 式 2.2- 4
t
cA c A0
dcA k cAn
• 二者相同。这说明,在充分混合的间歇
反应器中,反应是依照它的动力学特征
进行的。流动过程对反应没有影响。
0 FA0 0 rA
VR
V0
CA0
x A出 0
dxA rA
24
• 对恒容过程,
c A c A 0 1 x A ,
dc A c A 0 dx A
因此,V R = c A 2 dc A
V0
r c A1
A
对照间歇反应器和式( 2 .2 4):
t cA
r
cA0
32
• 全混流反应器图示:
33
• 三种理想反应器对照:
操作方式 返混 各点温 停留时间
度浓度
BR 间歇
无 均一 一致
PFR 连续
无 分布 一致
CSTR 连续
最大 均一 分布
34
• 图3-3C,图3-6A,图3-8对照
间歇反应器
平推流反应器
全混流反应器
35
例3-3,4,7
(3) 计算转化率分别为80%,90%时所需平推流反应器的大小。 (4)计算转化率分别为80%,90%时所需全混流反应器的大小。
26
• 平推流反应器图示:
27
平推流反应器的平均停留时间
• 根据平推流反应器的定义,流过反应器
的所有微元体的停留时间都等于平均停
留时间,也就是微元体的真实停留时间。

t VR dVR
物料衡算式:FA00dxAV=(-rA)dVR
• 又有变容过程V=V0(1+εAxA)
t xAf
FA0dxA
化学反应工程第3章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第三章 理想流动反应器
理想(Ideal)--并不存在的,从流动角度 看理想化的反应器。
• 主要讨论三种理想反应器: • 间歇反应器(BR)(Batch Reactor) • 全混流反应器(CSTR)(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 平推流反应器(PFR)(Plug (or Piston)
• 特点: 流体以平推流方式连续流动;反 应器内状态仅随轴向位置而变,在同一 截面上状态相同;在定常态下操作,参 数不随时间而变。
• 管式反应器内的流动状态接近平推流。
22
CA0,,XA
FA+dFA,XA+dXA
• 取长度为dl,体积为dVR的微元体系,以 反应组份A作物料衡算。
• 注意:微元体系固定在反应器上,不随 物料流动。
23
• 进入dVR量=排出量+反应量+积累量
• FA
=(FA+dFA)+(-rA)dVR+0
• 由于FA=FA0(1-xA),dFA=-FA0dxA
• 得物料衡算微分式:FA0dXA=(-rA)dVR
• 对整个反应器积分:
VR dVR x A dxA
流入的 A
-流出的
A
-反应掉的
=累在反应器内
物质量 物质量 A物质量 的A物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