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一样的苹果阅读题答案

合集下载

(精品附答案)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之记叙文阅读训练100篇

(精品附答案)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之记叙文阅读训练100篇

1、生机勃勃的太阳花(安徽省)中考语文现代文分类汇编——记叙文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

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

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

大朵、小朵,单辨、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

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

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

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

不错,是这样的。

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

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

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

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

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

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

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

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

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

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免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免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免费)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天秋天到了,菊花开了。

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

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___)个自然段。

2.第(___)自然段写秋天到了,菊花开了。

第(___)自然段写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3.填上合适的词。

(_____)的菊花(_____)的苹果(_____)的梨(_____)的果子(_____)的葡萄(_____)的香味4.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造下面的句子,再写一句话。

例句:秋天到了,菊花开了。

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下课了,同学们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闹极了。

二、课外阅读。

知了学飞传说在远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美慕。

于是就请大教它学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

知了怕吃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叫着:“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它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1.读短文,思考知了为什么想学飞,用“——”在文中画出来。

2.知了没学会飞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了叹着气说:“迟了!迟了!”这是因为()A.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知了还不能飞离树梢。

B.知了根本不想学了。

《梨一样的苹果》阅读原文

《梨一样的苹果》阅读原文

《梨一样的苹果》阅读原文《梨一样的苹果》阅读原文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

”“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一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

他吃过这种苹果。

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

他“嚓”的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⑤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

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

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

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附详解答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附详解答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类学自从传到中国,并成为大学里的一门学科,就呈现某种程度的学科交叉融合状态。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界常将“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视为内涵相同的概念。

对此,凌纯声解释说:因民族学研究的对象为文化,故又称“文化人类学”。

基于民族识别主要是依据“文化”而非“种族”的认知,学者们致力于不同族群文化异同的探讨。

不过,文化人类学并不能与民族学简单划等号。

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才特指民族学。

民族学偏重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

文化人类学者最有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等方面的研究。

学科交叉能促进学科发展,但也存在异化的潜在危险。

当一个学科涵盖了其他一切学科时,人们也可说它什么也不是。

人类学家罗德尼·尼达姆(Rodney Needham)曾指出:人类学领域可能很快就会重新分配到多个邻近学科中去,当前形式的人类学将经历一种彩虹般的变形。

这绝非危言耸听。

要确定一个学科的性状,必须有一个“亲本”(parental stock)。

以植物嫁接为例,无论你怎么嫁接,首先要找到一个用作嫁接的砧木。

以梨嫁接苹果产生梨苹果,以苹果嫁接梨产生苹果梨。

亲本决定植物的基本性状和品质。

学科交叉融合也一样。

一个冠以“人类学”的学科,你叫它文学人类学也好、历史人类学也好、医学人类学也好、生态人类学也好,不管如何吸纳别的学科质性,其亲本都应该是人类学,这一点不能忽略。

此外,人类学自上个世纪初传入中国,就面临如何适应本土文化与社会的问题。

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人类学中国化”的主张,这无可非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文藻出任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志研究室主任,更是“极力主张‘民族学中国化’”,强调“把包括汉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民族学的研究,让民族学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

《梨一样的苹果》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梨一样的苹果》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梨一样的苹‎果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

”“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一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

他吃过这种‎苹果。

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

他“嚓”的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⑤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

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课件PPT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课件PPT

(2008·《梨一样的苹果》)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 合内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容分
(2009·《前方遭遇塌方》)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 析
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
分) (2010·《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3段加点词语
结合
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具体
(2011·《漓江情韵》)文中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 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
人物 描写 分析
形象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 容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 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一步 审清题干
(2007·河南·《让我看着你》)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 方面即可) (4分)
标清序号 增加条理
多侧面 忌笼统
梳理情节 简明概括
题型二 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
分析形象
描写(根据对象)分类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场景描写 细节描写
2010、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 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 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3.(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 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 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 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要素:描写方法 表达效果

初二语文课外阅读文章精选:梨一样的苹果

初二语文课外阅读文章精选:梨一样的苹果

初二语文课外阅读文章精选:梨一样的苹果初二语文课外阅读文章精选:梨一样的苹果(耿青)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末出过任何差错。

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

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

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

”“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慣用的说理、感受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齐,长成了一棵树,一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

他吃过这种苹果。

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

他“嚓”了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

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

但经过米哈朵夫明查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

2020年春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春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攒.成( ) 蝉蜕.( ) 秕.谷( ) 倜傥..( )菜qí( ) 脑suǐ( ) 桑shèn( ) 人声dǐng( )沸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串向云霄里去了。

②拍雪人和朔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致,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3.阅读下面一段话,认真揣摩后,再补写一句话。

(2分)阅读是快乐的,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阅读是幸福的,通过阅读,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阅读是的,通过阅读,可以,。

4.为了交流读书成果,某班举行了以“阅读经典,走近大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下面是张华同学的一段发言。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一次浪漫的旅行。

在旅途中你可以观赏大师的教诲,汲取知识的营养,更可以感悟人生的真谛。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昆虫记》,我们可以透过昆虫世界感悟社会人生;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感受鲁迅对童年的温馨回忆与对社会的理性思考……(1)这段发言中画线部分是一个病句,请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2)你一定也读过《朝花夕拾》,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人物?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中考阅读理解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阅读理解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记叙文阅读能力是各省市考查的重点,尤其是河南省中考必考的内容。

河南省连续10年来的记叙文阅读,都选取了文质兼美的写人叙事类文章,文中一个个人物形象影响启示着每一位考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已经成为河南省记叙文阅读的必考题。

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探讨中考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回顾一下河南省五年来人物形象分析的考题:(07《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08《梨一样的苹果》)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09《前方遭遇塌方》)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10《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4分)(11《漓江情韵》)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五年来的考题,总结出题型的规律。

生:07、09、11年的题型一样,08、10年的题型一样。

师:这个同学总结的很好,五年来,人物形象分析的分值基本在4分。

不难看出07、09、11年的考题同属一类“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08、10年的属于“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不仅仅河南省,各地市人物形象分析的考题一般可以分为这两个类型,请同学们将题型齐读一遍。

(屏幕显示题型)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师:下面我们将一一分析其应对策略。

我们先来分析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师:实践出真知,我们一起完成河南省07年的考题,在实践中探究做这一类题的方法。

师:大家先来看屏显,(2007·河南·《让我看着你》)让我看着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

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有答案)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有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90 分钟满分:100分+10分姓名(原卷版)基础积累·语言运用(共40分)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分)1.妈妈告诉小明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吵大嚷(rǎng rāng),他却不停地嚷(rǎng rāng)嚷。

2.因为天气闷(mèn mēn)热,妈妈不让小红出去玩,这几天她一直闷(mèn mēn)闷不乐。

3.她突然扭过头来冲(chōng chòng)我微笑,那灿烂的笑容立刻冲(chōng chòng)散了我心中的烦恼。

二、读拼音,写词语。

(5分)gān zhe pù bù xiù zi wǎ lán jiàng yóu( ) ( ) ( ) ( ) ( )三、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苔藓缝儿斗蓬浸湿B.嘟嚷嗓子明晃晃满满当当C.滴答高粱陀螺晕头转向D.舜间点缀山坳眉飞色舞四、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望子成龙(希望)喜出望外(往远处看)德高望重(名望)B.日益茁壮(更加)良师益友(有益的)延年益寿(增加)C.一举一动(举动)举世闻名(全)举棋不定(提出)D.略胜一筹(超过)大获全胜(胜利)名胜古迹(有名的地方)五、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问)B.太阳脱下了美丽的红衫,换上了金碧辉煌的新装。

(拟人)C.玻璃亮得好像刚被擦过一样。

(比喻)D.还有什么比得到别人的认同更值得开心的呢?(反问)六、下列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写读书笔记,不但能使我们深入理解读物内容,而且有助于我们积累语言,培养写作能力。

B.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C.这个小站虽然坐落在山坳里,但是出现了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数灿烂的杏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攒.成( ) 蝉蜕.( ) 秕.谷( ) 倜傥..( )菜qí( ) 脑suǐ( ) 桑shèn( ) 人声dǐng( )沸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串向云霄里去了。

②拍雪人和朔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致: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3.阅读下面一段话:认真揣摩后:再补写一句话。

(2分)阅读是快乐的: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阅读是幸福的:通过阅读: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阅读是的:通过阅读:可以:。

4.为了交流读书成果:某班举行了以“阅读经典:走近大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下面是张华同学的一段发言。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一次浪漫的旅行。

在旅途中你可以观赏大师的教诲:汲取知识的营养:更可以感悟人生的真谛。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昆虫记》:我们可以透过昆虫世界感悟社会人生: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感受鲁迅对童年的温馨回忆与对社会的理性思考……(1)这段发言中画线部分是一个病句:请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2)你一定也读过《朝花夕拾》: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人物?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我爱家乡的银梨阅读答案-word

我爱家乡的银梨阅读答案-word

我爱家乡的银梨阅读答案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有很大的比重,查字典语文课后练习频道小编提供了我爱家乡的银梨阅读答案,供大家课后参考学习!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

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还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6分)( )的细雨 ( )的露珠 ( )的绿叶( )的梨花 ( )的阳光 ( )的海洋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

(4分)(1)形状:(2)颜色:开始呈,后来(3)气味: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2分)比喻句:拟人句: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 ”上。

(2分)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

(2分) 【参考答案】1、(蒙蒙)的细雨 (甜润)的露珠 (婆娑)的绿叶(洁白)的梨花 (明媚)的阳光 (银色)的海洋2、(1)形状: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2)颜色:开始呈淡绿色,后来变深变黄了。

(3)气味:一股股清香。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2分)比喻句: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拟人句: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记叙文阅读考点梳理

记叙文阅读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1、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4、记叙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3)以某物为线索。

(4)以某人为线索。

(5)以见闻为线索。

(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以感情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

5、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6、记叙文的详略: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

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

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

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

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③深化主题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⑤感染读者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8、记叙文中的过渡和照应(1)过渡作用:承上启下①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

②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

③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

(2)照应。

分析文章的照应,要做到四看:①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

②看开头与结尾照应。

③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卷)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一、基础(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1 —2题(4分)傍晚时分,到达昆明。

天正下着蒙蒙细雨,整个春城犹如披上了轻纱,显得格外妩媚。

我们到达宾馆时,热情的主人早已在那里等候。

寒暄 .了一阵,主人便情不自禁地谈起了西山,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向往之情。

待主人告别后,我迫不急待地推开了临街的窗子,只见远处的街灯发出柔和的光,重峦迭嶂的西山隐约可见,四周笼罩在一片温馨之中。

啊,那么令人陶醉的春城之夜!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

(2分)(1)用音序检字法查“媚”:先查音序__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 。

(2)用部首检字法查“暄”:先查部首_________ ,再查___________ 画。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1)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1)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 _______ 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2)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A、劝慰奥妙B、劝慰奥秘C、劝告奥妙D、劝告奥秘4 .写出下列刻画人物的手法。

(4分)①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②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的说。

()④我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总不愿意。

()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3 分)你的步伐,无论是轻快还是沉重,只要你肯起步就好;你的嗓音,无论是圆润还是嘶哑,只要你肯亮开就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默写(12分)(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2)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禅房花木深。

《梨一样的苹果》阅读理解及答案

《梨一样的苹果》阅读理解及答案

梨一样的苹果这篇文章是一篇阅读理解文章,通过阅读全文,回答问题,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含义。

阅读全文最近,日本的「Nagafuji」苹果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关注,因为它长得和梨一样。

为什么有人把苹果种得和梨一样呢?据了解,Nagafuji苹果是在长崎县平戸市研制成功的一种长梨型苹果。

该苹果的名称也意为“梨形苹果”。

该苹果较为甜美,口感丰满,更像是一种水果混杂了苹果和梨的口感。

小编尝过,确实很有趣。

该品种曾在日本的新鲜水果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果。

而现在,这种长梨型的苹果,也在中国等国开始流行起来,价格也不菲。

最初研发Nagafuji苹果的木村拓也表示,想要让这种苹果成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品种。

他相信这种苹果不仅能让人体验不同的味觉感受,也能够为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

这种苹果在种植过程中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都很少。

阅读理解1.为什么日本的「Nagafuji」苹果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关注?2.Nagafuji苹果是在哪里研制成功的,它是什么样子的?3.Nagafuji苹果口感如何?在日本的市场上有什么表现?4.Nagafuji苹果的发明人想让这种苹果成为怎样的一种品种?5.Nagafuji苹果的种植过程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什么特殊之处?答案1.因为它长得和梨一样而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关注。

2.Nagafuji苹果是在长崎县平戸市研制成功的一种长梨型苹果。

3.Nagafuji苹果较为甜美,口感丰满,更像是一种水果混杂了苹果和梨的口感。

该品种曾在日本的新鲜水果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果。

4.Nagafuji苹果的发明人想让这种苹果成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品种,他相信这种苹果不仅能让人体验不同的味觉感受,也能够为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

5.这种苹果在种植过程中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都很少。

总结通过阅读理解,我们了解到了日本的「Nagafuji」苹果以及它的特点,还了解到了它的发明人希望让这种苹果成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品种,而且在种植过程中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都很少。

2021年9月云南省怒江自治州小升初数学应用题能力提升测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2021年9月云南省怒江自治州小升初数学应用题能力提升测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2021年9月云南省怒江自治州小升初数学满分必刷应用题自测四卷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应用题(精选120题,每题1分。

一、审题:在开始解答前,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数量关系、问题是什么,以及需要几步解答;二、注意格式:正确使用算式、单位和答语;三、卷面要求:书写时应使用正楷,尽量避免连笔,字迹稍大,并注意排版,确保卷面整洁;四、π一律取值3.14。

)1.某工程队铺一条地下电缆,已经铺了200米,还剩75%没有铺.这条电缆长多少米?2.今年小欧12岁,他的妈妈36岁,求几年前他妈妈的年龄是他的7倍?当妈妈的年龄是小欧2倍时,小欧多少岁?3.一个长方体铁盒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做成这个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4.王老师买60本一样的故事书,付出250元,找回28元,每本图书多少钱?5.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0%,第二天修了300米,这时剩下的与已修的米数比是11:9,这条路全长多少米?6.果园里有梨和苹果两种水果,梨有7筐,每筐重30千克,苹果有8筐,每筐重20千克,一辆小运输车的载重量为300千克,这些水果能一次运走吗?7.甲乙两地相距1206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开出t小时后,距离甲地有多少千米?如果t=12,距离甲地有多少千米?(2)开出t小时后,距离乙地有多少千米?如果t=16,到乙地还有多少千米?8.货车和客车分别从相距655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5小时,两车相距25千米.已知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9.化肥厂六月份用煤40吨,比五月份节约了1/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10.西湖小区有一个圆形花圃,外圆周长25.12米,内圆周长是18.84米,在圆里种花,在环内种青草,种青草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1.某工厂的两个车间共有工人88名,从甲车间调24名工人到乙车间后,两个车间的人数相等,原来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名?12.一个长方形长18厘米,宽8厘米,从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13.一块梯形,上底是68米,下底是112米,高是45米,在这块地上种了粮食和蔬菜,粮食地的面积是蔬菜地面积的2倍,粮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4.甲乙两地铁路长822千米,一列火车于3月25日上午11时从甲城开往乙城,当日晚上7时到达.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5.筑路队铺一条公路,第一周铺了全长的1/8,第二周铺了900米,还剩4700米没有铺.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16.甲、乙、丙三人按1:2:3分配资金,已知丙分到450元,这笔资金一共有多少元.17.小巧向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219页的书,决定一个星期看完.前5天共看了145页.剩下的要再双休日看完,她必须平均每天看几页?18.修一段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5,第二周又修了600米,这时正好修了一半.这段路有多少千米?19.小兰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正好是66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20.一块梯形麦田,上底是190米,下底是450米,高150米,共收小麦16.8吨,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21.一个长方形的池塘长100米,宽40米,在池边每隔2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22.有两个仓库共有粮食95吨,现运出甲仓库粮食的3/5,运出乙仓库粮食的40%,这时两仓库剩下的粮食同样多.甲、乙两个仓库原来各有粮食多少吨?23.师徒两人共同完成一批零件,师傅每时做45个,徒弟每时做32个,两人共同工作了6小时,师傅有事离开,剩下的由徒弟一人工作了5小时才完成,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24.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65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则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5.同学们做了36朵黄花和60朵红花,把这些花分成相同的若干束,要求每束里的黄花朵数一样多,每束里的红花朵数也一样多,最多可以分成几束?每束里黄花和红花各有多少朵?26.一件商品在进价的基础上提价20%后,又以9折出售,获利20元,则进价是多少元.27.铺设一条长3千米的自来水管道,已经铺了5天,每天铺x米.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天还没有铺的米数,再计算当x=400时,还剩多少米没有铺.28.甲、乙、丙三人帮助食品厂包装糖块,甲比乙多包5块,乙比丙多包4块,三人共包了136块.三人各包多少块?29.某厂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多140人,乙车间比甲车间少20%,甲乙两个车间共有多少人?30.筑路队计划四月份修完一条路,上旬修了这段路的1/5,中旬比上旬多修70米,这时,路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3:1.这段路长多少米?31.甲、乙、丙三个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已知甲和乙平均加工112个,乙和丙平均加工120个,甲和丙平均加工104个,求甲、乙、丙平均加工多少个.32.做一个没有盖的长方体玻璃缸,长60厘米,宽50厘米,高40厘米.①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②这个玻璃缸的容积约有多少升?(玻璃的厚度不计)33.22名家长(爸爸或妈妈,他们都不是老师)和老师陪同一些小学生参加某次数学竞赛,已知家长比老师多,妈妈比爸爸多,女老师比妈妈多2人,至少有一名男老师,那么在这22人中,共有爸爸多少人?34.商店以68元一件的价格购进一批衣服,售价为每件96元,一月份共售出115件,除去各种开支874元,那么这家商店还可以赚多少钱?3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它的底边是12厘米,高是多少厘米?36.六年级84个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2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名有几只?37.五年级1班第二组7位同学参加一分钟踢毽子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下:(单位:个)23 16 20 25 26 28 72 (1)请把这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2)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3)你认为用哪个数代表这个组踢毽子的一般水平更合适?(4)如果再增加一名同学的成绩为2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又是多少?38.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16次,雨天每天可运11次.这辆车一连几天运了195次,平均每天运13次.这几天中,雨天有多少天?39.小华看一本72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1/4,小华第二天看了多少页?40.工人师傅正在修建一个圆形的蓄水池,王大爷每步长约60厘米,沿着池边走了一圈刚好是53步,这个蓄水池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4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00米,是宽的2倍,小明沿操场跑一圈,要跑多少米?4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面积都相等,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厘米?43.学校舞蹈队有男生19人,女生35人男女生人数之和正好是鼓号队人数的2倍,鼓号队有多少人?44.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舞蹈队要排演一个大型舞蹈节目参加表演.舞蹈队现有女生23人,男生17人,而这个节目规定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5.那么最多只能选用多少人参加表演?45.东风糖厂一车间有工人240人,女工人数是全车间人数的2/3,又是全厂总人数的2/15.全厂共有多少人?46.一块梯形麦田,上底300米,高400米,下底600米.它的面积有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8吨,这块麦田能收到120吨吗?47.商店运来92辆摩托车,上午卖出46辆,下午卖出30辆,还剩多少辆?48.抽样检验40个商品,其中有38件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多少?49.甲、乙两车先后离开学校以相同的速度开往博物馆,已知8:32分甲车与学校的距离是乙车与学校距离的3倍,8:39分甲车与学校的距离是乙车与学校距离的2倍,求甲车离开学校的时间.50.师徒两人计划做156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18个,徒弟每小时做12个.师傅做了36个后,师徒两人合做还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任务?51.将一群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人都必在且仅在一组.已知甲、乙、丙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7、23、41.甲、乙两组人合起来的平均年龄为29;乙、丙两组人合起来的平均年龄为33.则这一群人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52.王老师打算到商店买15个足球,商店里有三种足球,单价分别是108元、210元和85元.(1)王老师最少要花多少元钱?最多要花多少元钱?(2)如果王老师带了1600元买同种足球,那么买哪种足球比较合适?53.修路队要修一条长272米的路,已经修了20米,剩下的要6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54.一艘船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驶220千米,一共用了5小时。

(完整word版)《梨一样的苹果》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完整word版)《梨一样的苹果》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梨一样的苹果》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梨一样的苹果耿青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一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

他吃过这种苹果.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

他“嚓”的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⑤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

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

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

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

银梨阅读及答案

银梨阅读及答案

银梨阅读及答案【篇一: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家乡的银梨】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

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的细雨()的露珠()的绿叶()的梨花()的阳光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

(1)形状:________________(2)颜色:______________(3)气味:__________________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篇二:三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

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

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 、填空:这段话是按 ________ 顺序写的。

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 ,北面有个 ___________ ,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 ,南面是 __________ 。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 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第 _____ 句到第 _____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lán)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

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婉(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_的细雨_______的露珠_______的绿叶________的梨花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的海洋2.读短文,找出银梨果的特点填空。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

(3)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

千万别丢题!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一样的苹果阅读题答案
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边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的图
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往常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绕着教室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墙角的课桌上。

这里坐的是刚刚转来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

似乎
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画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
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
梨。

”“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温和,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
化的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但这个孩子压根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
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一起,
长成了一棵树,上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的苹果。

他吃过这种苹果。

他是世界上惟一吃过这
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

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意味,他“嚓”地一下撕掉了那页
像梨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否则,就再也不要来
上课了!”
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
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⑤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乖乖地走到米哈朵夫面前。

令米哈朵夫吉吃惊
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画的都好,只是在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
的泪渍。

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

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

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似乎
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快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

每一节课都是一
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
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

⑦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的苹果。

他来到护林员家里去打听,他一趟趟
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

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
风尘仆仆地赶到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

在国家园林科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地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路的尘土、为他令
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

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
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

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给你一个像梨的苹果。


⑧三个秋天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学校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
闯了进来。

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梨苹果。

米丘林走上
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故事中得到启示,采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

他说:“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有了嫁接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
吃过的神奇水果。

而开始这场伟大革命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
岁的学生尤里卡。


⑨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

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
一幅梨苹果。


⑩尤里卡画好的梨苹果上,再一次洒满了泪渍。

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
去的。

选自《读者》,有删改
7.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3分
起因:图画课上,尤里卡画了一个梨苹果,米哈朵夫老师责罚了他。

经过:
结果:梨苹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师真诚地请尤里卡再画一幅梨苹果。

8.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9.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2分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
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

10.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

4分
1 “痛苦”指的是:
2 “令人尊敬”的原因是:
11.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

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

请任选一个角度,对下面摘录的两则
内容进行批注。

4分
摘录内容1 批注1
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

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给你一个像梨的苹果。

摘录内容2 批注2
①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②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7.米哈朵夫老师怀疑错怪了尤里卡,内心很痛苦;为弄清有没有梨苹果,他到处询问,甚至找到国家园林科研所。

意思对即可。

分号前1分,分号后2分。

共3分
8.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作用:巧妙地表现了米哈朵夫老师不同的心情,使
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答出描写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

共3分
9.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

2分
10.1米哈朵夫老师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自责。

意思对即可,2分
2①这种痛苦体现了他作为教育者的爱心和责任心。

②他到处询问,千里奔波,这种
求实态度和执著精神,同样令人尊敬。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共4分
11.1示例一:“的确” “必须”,语气坚定,表现出米丘林作为科学家的宇的态度
和对科学无比热爱的精神。

示例二:语言朴实,精神伟大。

2示例一:“我的” “和我不一样的”,这小小的变化体现出米哈朵夫老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示例二: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收获。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