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一、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师德教育力度不够,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滑坡。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农村中小学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严重下滑。

据调查,在部分农村学校,个别教师长期请病假在外经商,临时找人代班代课;部分教师长期沉迷于麻将、赌博,上课应付差事;有的学校考勤制度不严格,一些教师有事请长假,无事请短假,学校对其约束力不够;个别教师语言粗俗,行为举止不检点,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重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和威信。

以上种种表现,充分证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严重滑坡。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重才轻德,在师德建设方面讲的多,落实措施少,处罚力度小,不足以引起重视;二是现在农村各中小学进入教师队伍的招考教师中,许多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的,本身知识功底、文化素养相对于九十年代以前毕业生就有很大差距,责任心不够,事业心不强;三是大量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担负起育人的工作,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培训、试讲实习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欠缺。

2.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动力不足,知识陈旧,不思进取。

在提倡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引领农村先进文化的主力军,力应为推进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组做出贡献。

但据了解,农村学校特别是初中以下学校学习氛围不浓,学习劲头不足,除办公桌上摆放的教材、教参等备课资料外,此外别无其它书籍,更无什么教育名著、中外经典著作,视野狭窄,知识面不广,自认为在这个小天地中,凭自己肚里的墨水足以应付中小学生。

这是因为,其一,教师内心没有学习的强烈愿望,不追求精益求精,把充满创新工作的教育当成了一堂课的年年重复;其次,学校措施不力,无明确约束性考核办法,三是校园内学术气氛不浓,在大家都在谈论车市、楼市、理财时,有人很难安下心来读书。

除了一些为了文凭参加函授自考的功利性很强的学习外,主动学习的很少。

苏州大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苏州大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量影响到心理健康.
关键词 :高校教 师; 职业倦 怠; 心理健康
中 图分 类 号 : 9 3 2 C 1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0— 03 20 2~ 0 4— 5 10 2 7 (0 9 0 0 8 0 J
Th ur e e r n o c a i n lb n u nd m e a e lh e s v y r po to c up to a ur o ta nt lh a t o he t a h r n S ho Uni e st ft e c e si uz u v r iy
第 2期
黄辛 隐 , 智 聪 : 州 大 学 教 师 职业 倦 怠 与心 理 健 康 状 况 调 查 报告 李 苏
l cu e c d mi il n e c e swih ma trsd g e ho s ro so c aina u n u n n e t r ra a e c tt a d t a h r t se' e r e s w e iu c up to lb r o ta d me — e t lh at o lm ; infc n o r lto xssb t e h a tr fo c ain u o ta d S a e lh pr be sg i a tc rea in e it ewe n t e f co so c up to a b r u n CL一 i l n 9 Oc u ai n lb r o t a n e v nig v ra l ewe n o c p to a te s a d me t lh a t a - 0. c p to a u n u , s i tr e n aib e b t e c u ain lsr s n n a e l h, f fcs me tlhe l e t n a at h. Ke r s:u v r i e c e ; c u t n lb r u ; n a e lh y wo d nie st ta h r o c pai a u no t me tlh at y o

职业倦怠调研报告

职业倦怠调研报告

职业倦怠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大,职业倦怠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职业问题。

职业倦怠既影响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对组织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本次调研旨在探讨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选取了不同行业、不同城市的职场人士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180份。

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职业倦怠的体验和表现、可能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以及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等方面。

3. 调研结果3.1 职业倦怠的体验和表现调研结果显示,大约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工作中经常感到疲劳和精力不济;约4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和热情;约25%的被调查者经常出现工作厌倦和情绪低落的情况;还有5%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出现了严重的职业倦怠症状,包括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犯错等。

3.2 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调研结果表明,职业倦怠与多个因素相关。

首先,工作负荷过重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任务压力会使员工感到压抑和疲惫。

其次,缺乏工作控制和灵活性也会导致职业倦怠的加重,因为员工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工作和时间。

此外,缺乏支持和认可也是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员工对于组织的支持和认可感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的动力和投入程度。

3.3 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和行为调整来缓解职业倦怠。

首先,他们尝试改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保持良好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其次,他们尝试寻找工作中的成就感,注重工作中的积极经验,并设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此外,一些被调查者通过人际关系的支持和辅导来缓解职业倦怠。

4. 结论与建议在职业倦怠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职业倦怠对个人和组织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职业倦怠问题,建议组织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工作支持,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任务和灵活的工作时间。

乐山师范学院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乐山师范学院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 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仅 关系到教师 自 身的发展 ,而且对 学生心理健康 的发 展起着重要 的作用 ,
甚至对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 , 本研究 的 目的在 于使 用职业倦怠 量表对乐 山师 院教 师 的心 理健 康状况进行测查 , 为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实证性依据 。
在《 职业心理学》 杂志上首次提 出“ 职业倦 怠” 一概念 , 这 特
指 由于从 事连续 、 紧张 、 大量 的工作而无 法获得 预期 目标 时产生 的一 种对工作厌 恶 、 淡 , 冷 对服务 对象退缩 和不 负
责任及 由此导致 的身心耗竭状态【 l J 。此后 , 职业倦怠引起了
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表 明, 教师是职业倦怠 的高 发群体 。美 国教师 协会在 18 的研究 中指出 ,7 %的 93年 3. 5
外职业倦怠研究成果 , 在理论上分析 了师职业 倦怠 的影 响 因素 , 提出 了干预对策 ; 并 还有 部分学者开始 了一些 实证 性 研究 , 但多是针对 中小学教 师 , 而对高校教 师职业 倦怠 的研究还太少 。高校 教师 特别大引起 的情绪反应 ; ②去个性 化( )5个项 目, DP , 主要 是对学生 的态度进行评估 ; ③低成就感 ( A)8个项 目, P , 主
第 2 卷 第 1 期 4 1
20 0 9年 1 月 1
乐 山师 范 学 院学 报
J u a fL s a e c e s C l g o m lo e h n T a h r ol e e
Vo.4, . 12 No11 NO .00 V2 9
乐山师 范 学 院教 师 职 业 倦 怠 调查 报 告
问卷 50份 , 回 问卷 4 7份 , 效 问卷 3 4份 , 收率 0 收 3 有 0 回 8 A 有效率 为 6 %。 7 %, 9 对有效 问卷采用 S S 1 .统计软件 P S 60

教师的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

③陈少珍:中学女教师职业倦怠
中学女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不高,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 低成就感三个维度的平均分均低于中间值3,未达到中度 水平,其中低成就感维度的得分略高。
“教龄”、“是否担任班主任”、“是否获得奖励”在教 师职业倦怠的总分及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教龄 16-20年是中学女教师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
北京师范大学许燕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解释: 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很大程度是因为教师工作压 力过重,出现职业枯竭感,出现将人视为无生命物 体的非人格化心理所致。
十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
社会根源: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校长、家长、 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存在分歧;教育改 革的压力;信息技术的发展
系恶化;行政效率降低 对学生的影响:师生关系恶化,造成师源性伤害 对社会的影响:严重者成为社会问题
加拿大学者的全球规模调查显示:被体罚的儿童成 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2倍,而且 患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症的几率大大增 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 致学生的心理疾病,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
抑郁症的表现
•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 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到
妄想程度 •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 反复出现轻生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 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 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
过劳死的危险信号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一项专门就首都幼教职业倦 怠状态进行的调查显示,有明显倦怠倾向的教师 比例高达近60%。应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是幼 教界的当务之急。(冯晓霞、梁慧娟)
2004年,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 中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表明,51.2%的教师存 在心理问题。(王加绵等)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一、“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1.弗鲁顿伯格(Freduenberger):一种临床方法在1973年刊发的一份专业心理杂志上,弗鲁顿伯格首次使用倦怠(burnout)这一术语来描述他自己和一些志愿者在帮助、治疗那些滥用药物的年轻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重点描述他自己的疲惫、愤怒、消沉、沮丧、傲慢且内疚的情绪体验,并把这种综合的表现视为倦怠的症状。

总之,弗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界定为:助人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强度过高,工作时间过长,并且无视自身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也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

[1](p.67.杨秀玉.2005)2.玛勒诗与派恩斯(Maslach and Pines):一种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玛勒诗与派恩斯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即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就会使个体感受到一些负面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即人格解体。

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

[1] (p.68.杨秀玉.2005)玛勒诗认为,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地、紧张地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

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了情绪上的疲惫感,对顾客的消极心态,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败感。

[2](p.53.R. L . Schwab. 1996)3.皮特斯(Peters)1881年将职业倦怠定义为“燃尽或耗尽个人的心智、生理、情绪资源,其主要特征为:疲乏、冷漠、理想幻灭、沮丧,显示个人已耗尽其能源或适应的能量。

”[3](p.136.苏素美.1995)4.凯尔尼斯(Cherniss):组织学观点凯尔尼斯认为倦怠的根源来自于个人、组织与社会层面。

它是由个体助人者的预期与目标,所服务机构的束缚或行政管理中科层制的压制,以及公众对那样一种专业工作的特质所持有的观点等诸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促发的现象。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 1“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如何克服这种职业上的倦怠感?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职业倦怠有特征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

因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

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

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1.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2.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

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倦怠感从哪里来职业倦怠的感觉从哪里来呢?实际上是有迹可循的:1.职业倦怠症好发的高危险职业群有哪些?据专家表示,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的'职业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

不过,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取成就感,而产生职业倦怠。

2.找对工作了吗?由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赶紧找到一份工作会漫无目的地四处撒网,最后糊里糊涂进入职场工作,根本没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往往等到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好像入错了行,这种严重职业错位的情况,长期延续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

3.天生性格就容易倦怠?自我评价低、凡事追求完美主义、A型性格、外控性格等都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症的折磨。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的调查及分析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的调查及分析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的调查及分析幼儿园教育的长足发展有赖于幼儿园教师队伍素养的整体提高,而幼儿园教师的素养需要充分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然而,这种转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其中,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像蛀虫一样吞噬着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笔者展开了一项针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比较严重,而组织因素是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缓解直至消除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便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通过对江门市一级幼儿园的70位教师进行职业倦怠的调查,可见超过一半的教师“有明显倦怠倾向”。

通过分析可知,职业倦怠给幼儿园教师带来较为明显的消极影响。

首先,幼儿园教师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明显。

例如:83.5%的幼儿园教师经常感觉疲惫不堪,87.7%的幼儿园教师老是担心出现事故,60%的幼儿园教师总觉得烦躁,希望独处。

其次,幼儿园教师在个人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例如:70.8%的幼儿园教师认为工作占据了很多休息时间;50.3%的幼儿园教师在家时脾气不好,常为琐事与家人争执,觉得自身职业对幼儿园教师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最后,个人生活有些消极影响。

.题应引起重视。

例如:69.6%的幼儿园教师表示一上班就盼下班,希望缓解紧张,放松身心;70.0%的幼儿园教师表示下班后不愿再提工作方面的事;48.8%的幼儿园教师表示不时有离职的念头;40.9%的幼儿园教师后悔当初选择了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一小部分幼儿园教师有改行的想法。

确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已影响到其身心、生活和工作。

二、“组织因素”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组织因素”,即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工作量、知情权与参与权、待遇与发展机会、社会性支持等。

调查结果显示:“组织因素”是导致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原因。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1800字》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1800字》
[2]钱伟钧.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2):89-94.
[3]张亚红,周璇,别平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现状调研分析及心理调适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2(02):22-26.
[4]贾轶,许雪峰.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研究——以C学院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22,24(01):131-136.
2.由几名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在“备注”栏注明每位学生独立承担的工作。
1.树立良好社会评价观
2.注重教育,提升社会评价
(二)学校重视教师发展,改善教学环境
1.重视教师的发展,完善教师的待遇
2.创造和谐教师队伍,做好教师职业规划
(三)教师保持心态,提升教师待遇
1.在教学中树立良好的心态
2.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五、结语
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8条):
[1]徐寒枝,黄玮.兰州远郊四区(县)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及对策[J].甘肃高师学报,2022,27(02):117-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职业倦怠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有着不同的解读,暂未形成共识,Maslach提出的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目前被学者们广泛采用。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为个体感觉到身心俱疲,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会刻意的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关心他人的行为反应,个人成就感低,情绪低落。国内学者目前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同时在对职业倦怠的调查问卷进行本土化研究。李超平、时堪(2003)等人通过调查后提出高校教师70%以上存在职业倦怠的情况。楚克群(2017)等研究表明,博士及以上学历、28——35岁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较高。闫丽雯、周海涛研究发现,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呈上升趋势。

陇东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报告

陇东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报告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5 - 2 3
作者简介 : 黎晓娜( 1 9 7 6 一) , 女, 河南周 口人 , 讲师 , 主要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
1 l 4
陇东学院学报

第2 5 卷
调 查 采 用的 高 校教 师职 业倦 怠问 卷基 于马 勒诗 等 人编 查 发 现由 于 长 期的 情感 投 入, 加 上 繁重 的 教 学任 务 科研 任 情 去 个调 职 绪 个 人 业 制的 倦 怠问 卷M B I 与M B I —s ( M B I —E d u c a t i o n S u r v e y ) , 以 务, 使 我 校 教 师 明 显 感 觉到 疲 惫, 工 作中 难以 呈现 出 更 多的 热 衰 性 成 倦 竭 化 就 情, 怠 C r o n b a c h a 系 数 为 指 标, 考 察了 构 成M B I 三 个因 素的 各 项目 这 与M a s l a c h 在 研 究中 描 述的 情 感 衰竭 状 态 极为 符 合, 它 感 之 间以 及 总 量 表 所 有 项目 之间 的内 部 一致 性系 数, 总 量 表 也 是 教 师 职 业 倦 怠 最 典 型的 表 现。 随 着 知 识 经 济的 迅 猛 发 展 = 0 . 8 8 。 问 卷 分 情 绪 衰竭、 去 个 性 化和 低 个 人成 就 感3 个 维 和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高 校 教 师 面 临 的 挑 战 和 压 力 越 来 度, 共l 7 题 。 采 用4 点 记 分, 1 = 从 未 如 此, 2 : 很 少 如 此, 3 = 越 大, 工 作中 需 要 投 入的 精 力 和 时 间 也 越 来 越 多。 高 校 教 师 职 鲳 ∞ 有 时 如 此, 4 = 经 常 如 此。 业 倦怠 的 现 状, 需 要 弓 I 起 学 校 和 社 会的 高 度 重 视 J 。 2 . 3 处理工 具 3 . 2 教师职业倦怠与性别差异的关系 表 3 陇 东 学 院教 师 职 业 倦 怠 性 别 独 立 所 有调 查研 究 均采 用s p s s l 7 . 0 统 计 软件 进行 数 据管 理 罟 g 样本 t 检验 ( n=5 9人 ) 及统计分析。

教师的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林杰副教授2011.03.10.⏹ 2004年《中国教育报》:教师是接近“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

四面出击,八面受敌。

“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忙”?⏹ 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大型调查:8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000名教师)⏹ 2006-2007北师大民主促进会对北师大(大中小幼)抽样调查结果:78%的教师反映压力过大,50%的教师缺乏工作成就感。

⏹学校频发的教师安全事故(案件):心理疾病已成为教师的职业病,教师的心理健康缺少关注。

一、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概念:⏹ 1961年,美国作家Greene写了一本小说:《一个倦怠的案例》(A Burnout Case) (通俗心理学) ⏹ 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上首次将职业倦怠引入心理学领域,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多为第三产业)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

⏹ 1978年,美国教育联合会(NEA)将职业倦怠作为教育年会的中心议题。

(教师为JB多发人群) ⏹ 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在美国费城召开,职业倦怠随后成为一个流行不衰的专业名词。

⏹ 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北京),有好几个学术论坛都与职业倦怠有关。

二、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临床心理学观点:弗莱登伯格为代表,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社会心理学观点:马勒诗为代表三个维度⏹组织观点:个体处于过多刺激的情境;个体面对有限的刺激情境缺少挑战⏹社会历史观点: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社会服务行业期待高自主性低三、职业倦怠的基本特征(马勒诗):⏹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涉及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端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涉及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非人格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 (去人格化、去人性化、玩世不恭)⏹缺乏个人成就感(lack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涉及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马勒诗(Prof. Christina Maslach):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1971年获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教师心理健康情况调查报告

教师心理健康情况调查报告

教师心理健康情况调查报告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反映,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我校26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中22人完成了问卷,22份为有效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调查结果表明,有12%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3%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班主任压力大于非班主任教师,考试期间压力大于平时。

在22份有效问卷中,有16人出现了职业倦怠,占73%。

近一半受访教师感到工作很劳累,出现了明显的疲劳、记忆力下降、头疼、身体痛、失眠多梦等症状。

大部分教师认为影响个人健康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其次是来自学校管理的压力等。

这种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身体亚健康状态。

调查显示,上班时间越早,压力越大,亚健康水平越高。

下班时间越晚,压力越大,亚健康水平越高。

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明显大于科任教师,而美术、音乐、体育等老师的课余时间相对轻松,其他科任老师则比较忙。

这说明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教师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情况不佳,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4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校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73%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10个被调查教师基本上有7个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

虽然我们对教师的工作倦怠还没有高度重视,但实际上某些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学校很有必要马上采取措施来帮助教师治疗与预防工作倦怠,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36%的被调查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这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教师如何去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我们又如何能保证这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因此,在推行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心理状况。

教师在学校中担任多重角色,承担着多方面的重任。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分析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分析

包括 8道题 目;3成就感 降低 (A 包 括 6 () P) 道题 目。问卷采用 李克特 5 点计分 法 , 从 未如此 ”“ 将“ 、很少 如此”“ 时如此” 、有 、
“ 经常如此” “ 、总是如此”分别计 为 12 3 4 5分, 、 、、 、 各维度得分 为本维度所有项 目得分的平 均数 。评分标准为 , 高度水平 :E E、 D 、A在 4分 以上 ;中度水平 : E D 、A为 3 分 ;低度水 PP E 、 PP 平 :E D 、A在 3 以下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6份 , E 、 PP 分 2 回收 表1 显示 , 我校教师在情 绪衰竭、 去人格化 、 个人成 就感 3 个维度上 的平均数分别 为 3o 、. 、. .425 32 。对照量 表的评分 2 6分

要: 目的 了解中职教师职业倦 怠的现状, 分析其危 害与成 因, 为课题“ 中职教 师走 出职业倦 怠 提升从教快 乐感的研究”
提供依据 。 方法 采用修订的 MB 量表对我校教师进行 问卷调查 , I 并进行有代表性 的访谈、 座谈。 结果 调 查结果表明我校教
师的职业倦 怠整体上并不严 重, 有相 当比例的教 师有 比较 明显的职业倦 怠倾 向。结论 针对教师产生职业倦 怠的成因提 但
5 .%的教师表现出中高水平的成就感 降低 , 93 这说明有相 当比例 的教师有 比较明显 的职业倦怠倾向。教龄 6 1 ~5年的教师职业倦 怠最严重 , 而职称、 学历 、 性别对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
23 访谈 、 . 座谈情况
师成 就感降低而产生付 出与 回报失 衡的心理 , 从而逐渐失去工 作 的热情 和动力 。
4 对策 针对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 的成因 , 题组从 以下 5 方面探 课 个

班主任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班主任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班主任职业倦怠调查报告作者:白水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3年第05期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报告显示,中国正进入工作倦怠的高峰期,工作倦怠已成为社会的流行病。

教师和医生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各种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职业被看成是全社会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而且教师的压力还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班主任作为特殊的教师群体比一般的教师承担了更多的任务、更多的工作压力,因此,是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群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班主任在成就感和情感枯竭两项指标上均与非班主任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之一般教师高。

中小学班主任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调查研究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不仅对于学生成长而且对于班主任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班主任职业倦怠总体情况班主任职业倦怠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育人活动中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它是班主任个体不能顺利地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身心疲倦与困乏,属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与行为。

从上表可以看出,班主任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情绪衰竭问题最为严重,其次是去个性化问题,再次是低个人成就感问题。

班主任职业倦怠不仅对班主任的职业工作造成损害,影响其身心健康,同时也对学生的成长和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是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的灵魂人物,班主任职业倦怠导致班级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地开展,班集体群龙无首,影响了班级的凝聚力,导致班级成为一个松散的“联邦”。

更为严重的是,班主任职业倦怠使得部分班主任辞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无人问津,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影响了班主任专业化的进程。

因此,解决班主任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

不同年龄班主任职业倦怠调查经方差分析,各年龄段在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51岁以上的年龄段与在25岁以下、26—30岁、31—35岁、36—40岁和41—45岁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差异显著,其情绪衰竭得分明显低于这五个年龄段。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及其对策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及其对策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及其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尊师重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但是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化,以及高考升学等一系列教育体制上的改革深化,教师的工作压力明显增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发了职业倦怠现象。

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研究探讨解决办法。

本文侧重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及对策。

一、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产生原因及危害职业倦怠是一种人们因为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不能妥善地应对工作中的挫折而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表现是:教师在工作中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学方式落后,教学作风懒散,对学生不负责任,对工作厌烦。

严重的表现为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有跳槽想法。

其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既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又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据2007年教师节重庆市教科院公布的“教师的教学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该市500多名一线教师中,76.9%的教师感觉压力大,51%的教师落下了‘职业病’,37%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

国内其它媒体诸如此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教师的压力因执教学校、班级、课程的不同而不同。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专家调查显示,班主任老师比科任老师压力大,中小学教师比大学教师压力大。

而在尖子班、重点班和升学年级任教的教师压力更大。

很多教师形容自己执业的主导心态,用了“麻木”、“焦虑”、“郁闷”、“无可奈何”等消极词语。

在面临工作重压和遭遇较大打击后,表现出“烦躁”、“焦虑”、“消极”、“退缩”、“绝望”等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职业倦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起始于工作应激。

应激是我们在适合环境的过程中,面临威胁和不利事件或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大努力的情形时产生的紧张状态。

工作应激是一种精神压力,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适度的工作应激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功能活动具有促动作用。

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引言教师是社会中一群重要的人群,他们肩负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然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却不容忽视。

本文将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原因和对策,以期为提升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效能做出贡献。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了解其原因和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涵盖了不同学段、不同地区的教师。

共收集到有效问卷500份,通过量化分析和分类讨论,得出以下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1. 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通过评估教师的工作热情、满意度和精力等指标,我们发现约70%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其中,中小学教师倦怠情况更为突出,占比达到80%以上。

2. 倦怠原因的探究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复杂多样。

我们从工作压力、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a. 工作压力:教师通常面临着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多样化需求、学习成绩压力等。

这些压力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导致他们容易感到心力交瘁。

b. 工作环境:教师工作环境不佳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教室过于拥挤、学校资源不足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积极性。

c. 职业发展: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划,让他们感到迷茫和压力。

缺乏升职机会和晋升途径,也会降低教师的职业动力和满意度。

三、对策建议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增加教师的支持和教育资源提供更多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学培训和学科交流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学习成绩和学生需求的压力,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

2. 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学校应加大对教室设施和学校资源的投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教学条件,让教师能够更专注于教学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

3. 加强教师职业发展支持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制定明确的晋升途径和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升职机会和职业培训计划,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日益凸显的教师职业倦怠 王羽深

日益凸显的教师职业倦怠  王羽深

日益凸显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简析—学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遵义县团溪镇第二小学:王羽深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开放的混合型文化不断渗透到校园,激烈的竞争机制导致部分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对工作产生倦怠现象。

为了更深入了解我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情感、动机以及心理状况,本人特对我镇部分教师进行职业情况调查,为做好今后教师政治思想工作提供依据。

一、基本情况为了真实全面了解我片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了解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心理状况,笔者对所属片区所辖5 间学校部分教师进行了调研,主要采取了访、问、查等方式,召开了教师座谈会6次,发放有关情况调查表35 份,个别走访10人次;听取了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师代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看法和意见建议,并与座谈人员广泛交换意见,现就调研情况作如下报告:二、主要收获:通过本次调研,调查结果反映出:1、绝大多数教师对自身职业有较高的热情,热爱教育事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积极工作,任劳任怨,大都存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做到教学尽心,教育尽责。

90%的老师反映对工作满意,但觉工作压力大;10%的老师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30%的老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2、学校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表现出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度重视,重视政治理论学习,重视教师道德修养,重视观念更新。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调查,从中在一部分教师中也反应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部分教师情绪衰竭,出现疲劳,烦躁、易怒、过敏认为几多不如人家,但又舍不得丢下这碗饭,报着“好好的活、慢慢的拖,一年还的两万多”的想法;还有些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教师钻政策空子,本来水平不高也写不出什么文章,评职称需要时,有的是办法,用钱请“枪手”;还有是评聘小中高的条件太高,大多数教师感到无望,不去争取,三是评聘分离后,评了也无望,没有去争取的目标,只有等。

2、在教师自身存在多重矛盾部分教师表现在:一是角色冲突,表现在社会和团体中点的位置;二是矛盾冲突:被尊重与被藐视的矛盾,被保护与被侵害的矛盾,为人师表与为人父母的矛盾,人格上顺从性与独立性的矛盾;心理行为上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三是人格解体,对学生冷漠、退缩,不负责任;3、在教师心理问题方面部分教师总是认为工作单调重复,整天围着三尺讲台转;自由空间太窄小,二是不合理的需要,精神欲望过高:总是与高官、富翁相比;三是缺乏精神支柱,总认为得不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四是片面的自我意识,无权无势,人生坎坷,心理憔悴。

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报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梁志芹我是一名学校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县级督学。

XX年8月11晚上,因为县教育局组织的一次专家与我县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座谈会会址定在我们学校,所以我和本校的刘校长、张主任、朱主任等有幸列席参加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向专家咨询了如何有效解决学校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这个问题引起了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会后,立即让我们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于是,就写下了这份调查报告。

一、调查缘由职业倦怠存在于很多行业中,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但危害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重视和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刻不容缓,最近,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深入思考。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方面观察了解,我们认为,不论是教师,还是学校管理工作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

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更可怕,因为这部分人员的职业倦怠,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情绪。

教师的职业倦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目标的缺失,二是学校管理措施不到位。

我曾经考察过一个乡镇学校,这个学校的年度考核优秀大部分是学校班子成员,当然也包括中层人员。

全校教师每年的优秀名额就只能是全校教职工总数的15%扣除领导的职数。

有时教师中一年一个优秀名额,还不按考核成绩兑现,往往是学校没有具体考核量化标准可以实施,大多是凭民主评议投票。

有时领导也发发慈悲,把优秀名额让出来,但不是让给民主评议胜出者,或是让给工作业绩突出者,而是想让给谁就让给谁。

岂不知,所谓领导让出的优秀名额也不是领导年年应该占有的,而是大多侵占了教师的优秀比例。

这种现象,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

大多数教师认为,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反正年度考核八成是称职。

于是,就出现了工作得过且过、被动应付的不良后果。

存在这种现象的学校,往往教学质量相对较低,社会信誉也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报告
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报告
——基于资中一中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
前言
教师积极健康的状态是培育优质学生的前提,搞好教育事业的保障,但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为了教育的发展,为了祖国的未来,就必须弄清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如何,原因有哪些,如何减轻或避免教师职业倦怠。

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资中一中的高中教师进行了两个月的深入调查。

正文
一、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我在资中一中高一年级实习了三个月,除去节假日,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都待在学校,与一线教师一起生活,工作,学习。

随着渐渐地熟悉,我们可以轻松随意的聊天,开玩笑。

通过和他们聊天,以及观察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等,总结出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有的抱怨平时假期太少。

高中教师都觉得假期太少,一周只有半天假期,寒暑假学生补课,实际假期也少,工作战线太长,教师们身心疲惫。

很多老师刚放完假,就期盼着下一次放假。

工作无积极性,不想被考勤。

有的抱怨工资太低。

守自习和周末补课都是有绩效工资的,但老
的效果。

学生方面,有的是死读书,成天坐在教室里做作业啃书,但最终的学习效果不如那些懂得劳逸结合的学生,还有的是没有学习动力,直接放弃读书,上课除了睡觉,就是捣乱,面对这些学生,老师真的很头痛。

二、缓解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与方法
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减小教师工资待遇的地区差异。

高考内容需要配合教材加强改革,让教师减负,让学生减负。

教师们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要以高考成绩为唯一标准。

花更多精力关注学困生,除了学习,他们的其他方面应该的到培养,为未来的发展作准备。

教师还可以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如运动锻炼,练字绘画,养花喂鸟,旅游摄影等,一方面舒缓了压力,陶冶了情操,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教师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给予学生的也是积极向上的影响,师生之间共同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