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端生《再生缘》读书笔记30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生缘》读书笔记

《再生缘》乃清代杭州女诗人陈端生所作,主要讲述了元成宗时尚书之女孟丽君与都督之子皇甫少华的悲欢离合的悲剧故事,以及皇甫、孟、刘三家的恩怨情仇。此书结构庞大,故事性极强,情节离奇曲折,结构精密,为此,我对此书爱不释手,用了三天把这本书看完。

写作背景

作者陈端生,出身于一个对女性较有平等观念的官宦世家,其父陈玉敦曾在北京、山东、云南等地就职,端生皆得随侍,因而阅历较当时一般闺秀要广。由于陈母深爱弹词,陈端生创作《再生缘》的一方面原因也是为了娱悦母亲,“原知此事终无益,也不过,暂博慈亲笑口开”。陈母不仅是《再生缘》的第一个读者,又耐心指导陈端生的创作。陈端生二十岁完成了本书前十六卷,后因其母去世,就停止了写作。之后又经历出嫁、生儿育女之喜,再到丈夫被发配、儿子逝世之悲。历经了这般大起大落,后期陈端生自说道:仆人愁人不愁已,殊非是,拈毫弄墨旧时心。在读者的催促下,陈端生到了三十三岁才续写十七卷,耗时一年,并从此辍笔,于四十六岁逝世。

由于陈端生隔了十三年才续写这部弹词,为此,前十六卷与第十七卷的写作风格有些许差异。再加上《再生缘》后三卷由梁德绳与其夫许宗彦所续,写作手法更是差别甚远。少女时代的陈端生自恃才华出众,常常自诩自己的创作如同“天孙织锦”、“孔雀开屏”,甚至表示“不愿付刊经俗眼,惟将存稿见闺仪”。但是经历了重重的悲喜交错后,仿佛磨平了她的棱角,从十七卷开始,她的态度谦虚内敛,言辞平和,思维也如不前十六卷般跳跃。对于《再生缘》这本小说,一直留有一个疑问:为何神龙无尾?陈端生写前十六卷只用了一年半,但是写第十七卷就用了一年,她的经历使得她思想受阻。再加上她曾说“其中或有差误处,就烦那,阅者时加斧削痕”,由此看来,受各方面的影响,她的写作风格是难以回到当初了。与其学众多人说的陈端生自嘲自身、恨不团圆,倒不如说她不愿意小说虎头蛇尾,宁可神龙无尾,随后人去猜测、续写。

小说的神化

小说与其它文体最大的差别在于虚构性,《再生缘》也不例外,而且还增添了神化色彩。小说的第一回《宴蟠桃神仙谪世征土番英雄立功》开始神化,也是为之后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东斗星君、执绋仙女、焚香、秉圭女四位神仙因迷恋凡尘,欲投凡间,永结为好。玉帝得知后,将四人贬下凡间,美其好事,但是是他们历经苦楚,尝试姻缘复原之苦。四位神仙托世为皇甫少华、孟丽君、苏映雪、刘燕玉,另还有金童、玉女、织女托世为元朝天子铁木真、皇甫长华以及刘燕珠。出生时有天降祥瑞之兆的人,注定身份非凡,非富则贵,皇甫

长华出生时有月华毫光异香,母仪天下;皇甫少华紧接长华之后出生,月华渐息,年少封王;孟丽君出生时月华正胜,异香满室,官居极品,位列三台。

这部小说的神化一个表现在于神仙托世,另一个表现在于神仙托梦。尹夫人、韩夫人、杜大娘临盆前皆有神仙托梦告知她们的儿女是神仙托世,将来必能富贵非凡;刘燕玉已故的生母托梦让她就皇甫少华并死定终生;皇甫敬被俘虏时,神仙托梦告知其三年后必能渡过难关,并且加官进爵;皇甫少华、苏映雪遇险时神仙打救等等都有充满了神奇色彩。这种神仙托世、托梦的写法,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这种手法能够让读者知道前因后果。早已透露的大团圆结局、曲折离奇的剧情,引用一句马克思的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整部小说,虽说情节离奇曲折,很多结果是在意料之外,但却是在情理之中。若说戏剧性较强,还得说第二十八回《得绣球大小登科认首饰惊喜交集》和第二十九回《贺新婚士元悲伤饮合卺映雪叙旧》。

读者都知道,苏映雪要嫁的是孟丽君,孟丽君要娶的就是苏映雪,姊妹重逢,扣人心弦。在成亲之前,孟丽君打算向梁小姐说明一切,动之以情,乞求谅解;苏映雪竟打算为守节再次寻死。当然,苏映雪是不会贸然死去的,关键时刻有神仙托梦道“莫须惆怅误良辰,即日妆台共故人。夙世良缘终会合,三番花烛始为真”。但是,苏映雪一直以为故人会是皇甫少华,怎么也没料到是孟丽君,抛绣球那天,她一直寻找皇甫少华,却始终没见到。若抛绣球那天苏映雪就寻了短见,孟丽君始终不肯向前,没有接中绣球,那结局又是如何呢?当然,一切都在作者的股掌之中,清点聘礼时,当苏映雪看到那支曾经修过的双凤钗和部分首饰似曾相识时,她大胆猜想郦君玉就是孟丽君,等到新婚那天弄个明白。到了新婚那天,苏映雪还藏利刀一把,若新郎不是孟丽君,就俟机用来防身或以死明志,所幸的是,在孟丽君吧苏映雪戏弄了一番之后,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且相互讲述各自的经历。

整部小说结构非常庞大,但是人物来来回回都是那些,为此,人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形成了一个精密的骨架,构架起整个故事。无论是这两回,还是整部小说,作者插入了许多巧合,使得人与人、事与事之间能够巧妙地联系起来。但是多重巧合的运用,不但不会使情节显得突兀,还增添了小说的戏剧性,让读者读来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驱使读者继续往下读。也正是因为这样,连续三天,我马不停蹄地把书读完。

这部作品结构精密、系统分明、清洁曲折、文辞优美、叙事生动、描写细腻,系对偶之文。改编者更是将大量文言文改为白话文,虽辞藻不如文言文优美华丽,但读来易懂。其中对人物的性格、心理,声音笑貌,都有出色的描写,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对孟丽君这个中心人物,从多方面反映他的绝代姿容与旷世才华,此外还描绘她的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变化,性格的发展,其间脉络分明,合情合理。她先前从未与皇甫少华见过面,仅仅是从苏映雪口中得知情况,完全没有感情基础。她之所以抗旨逃婚,改装应试,完全是出于封建节烈观的教育才守节。但是后来随着自身地位的变化与皇甫少华因为盟约救刘燕玉一家的行事,她的思想也有了变化。皇甫少华娶仇人之妻,为仇人求情,这是孟丽君所不能理解的,因而喊出了“父母之仇竟是忘,随朝保奏恳君王。刘候夫妇蒙恩赦,半月中奉旨成婚入洞房。守义一端忘却了,可见的,男儿容易变心肠”。因而决心“从今索性不言明,蟒玉威风过一生”。“从此安然居相位,少不得,孝心未尽尽忠心。”“何须嫁夫方为要,就做个,一朝贤相也传名”借孟丽君的诗句,表达她的壮志,深刻描写了一路来她的思想、态度以及心理的转变。

小说在思想上一反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歌颂妇女敢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和行动。一方面,作者能够努力挣脱当时封建思想的枷锁,追求男女平等,甚至通过对孟丽君这个人物的塑造,表达女胜于男的美好愿望;但是另一方面,作者始终没能跳出“三纲五常”的牢笼。

孟丽君,才貌双全,聪明绝顶,不愿屈于刘家的权势和迫害,女扮男装,离家出走;上京应试,三元及第,任翰林院修纂,后人兵部尚书,掌兵权,升宰相,位列三台,后又被钦点为大总裁。如此天资聪颖、意志坚韧的女子,世上非常罕见,她仅仅是作者追求男女平等所塑造出来的一个形象。而且此女子胜于任何一个男的,她三元及第,官居极品,智救夫家。除了孟丽君,卫勇娥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她杀贼首韩虎,随皇甫少华出兵战敌就可以看得出来。此外还有苏映雪为守节投湖、刘燕玉践盟逃尼庵,都是妇女为挣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礼教束缚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勇敢表现。

对于这种男女平等甚至女胜于男的思想,在当时绝对是超前的。但是也不难看出,这些女性都没有摆脱“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孟丽君女扮男装,上京赴考,不是为了酬壮志,而是为了救夫君,此乃夫为妻纲的表现;而且当她官居极品时,她不愿换装,不是因为舍不得虚名,如她所说的是要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此乃君为臣纲的表现。还有卫勇娥,被迫女扮男装,杀山寨主,隐居绿林,劫富济贫,也不是因为有抱负,而是俟机救出被番军俘虏的父亲,此乃父为子纲的表现。还有苏映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