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语用学
语用学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智库时代 ·279·智者论道语用学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王钊仲(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710063)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语用学理论对一些文本以及句子的作用,从而探究其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翻译和语用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语言及其含义的研究,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语用学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得出在今后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让译文变得更加得体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语用学;翻译实践;翻译;作用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20)11-0279-002一、引言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一带一路”的发展,翻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然而,在翻译的学习和运用之中,尽管很多时候译者都在运用一些翻译的理论和方法,但翻译的效果却未尽如人意。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侧重于对语言本身的规律和结构进行分析,而当今的翻译,随着文化的相互交融,越来越需要译者从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以及源语言的内在体系和使用规律上来进行。
而语用学正是研究由社会各种条件所决定的人类交际中的语言使用,它可以对人类的言语行为提供更充分、更深刻、更合理的解释,并且有些语言现象只能通过语用学的分析才能说明问题。
[1]所以,在当今的时代环境下,译者要想让自己的译文更加地贴近源语言,就需要将一些翻译理论和方法与语言学的运用相结合,通过语言学的知识帮助自己更好地加强对源语言的分析,更好地提高译文的水平。
二、语用学理论语用学是通过建立一定的情景,对相应的话语进行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懂得在各种交际环境当中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准确地应用语言。
[2]也就是说,语用学就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
对于语用学的学习,能够使人们更好地在不同的情境下去理解和使用语言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很多时候一些语言,都有着表面和内在两方面的含义:说话人的含义,有时往往需要听话人根据所处的不同环境,以及对说话人心理不同程度地揣摩来去理解,也就是对语境和意义的分析,很多时候语境的不同对意义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翻译中的语用学PPT课件
目录
• 翻译中的语用学概述 • 翻译中的语用学理论 •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与语用对等 • 翻译中的语用失误与策略 • 翻译中的语用学实践案例分析
01 翻译中的语用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翻译中的语用学是一门研究翻译过程中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它关注语言在 实际语境中的意义和功能,以及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这些意义和功能。
新闻报道的翻译案例分析
总结词
新闻报道的翻译需要准确、及时、客观,注 重语言的简练和清晰度。
详细描述
在新闻报道的翻译中,语用学可以帮助译者 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中的语境和言外之意, 从而更准确地传达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同时 ,语用学还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新闻报 道中的语气和态度,从而更准确地传达新闻
中的意图和要求。
VS
发展方向
未来,翻译中的语用学研究将继续深入探 索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规律,进一步拓展跨 文化交际的领域,并致力于提高翻译实践 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 器翻译技术的发展,翻译中的语用学研究 也将与这些技术相结合,为翻译实践提供 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02 翻译中的语用学理论
语境理论
总结词
文中以最相关的方式传达出来,以确保译文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礼貌原则
总结词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 强调了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和得体性。
详细描述
礼貌原则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应该遵循 一定的礼貌原则,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礼貌原则,对 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以确保译文更 加得体和礼貌。同时,译者还需要考虑译文 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以确保译文更 加符合译文读者的期望和需求。
翻译中的语言语境和语用学
翻译中的语言语境和语用学翻译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需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并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中灵活运用。
其中,语言语境和语用学是翻译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探讨翻译的难点和应对策略。
一、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是指一个词语或句子所在的上下文环境,是理解一个语言表达的关键因素之一。
具体而言,语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义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
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语言语境会对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
1.语义环境语义环境是指一个词语的词义所在的上下文环境,包括前一个上下文、后一个上下文以及语音和语调等。
理解一个词语的语义环境是翻译的第一步,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地翻译。
如英文中的“bear”一词,如果在动物领域出现,那么就是指“熊”,如果在投资领域出现,那么就是指“承担风险”的意思。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指的是一个词语或句子所处的社会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职业、产业等。
不同的社会环境会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习惯。
如中文中的“敬业福”,在翻译成英语时不一定翻译为“dedication and happiness”,因为西方文化和语言对“福”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
3.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一个词语或句子所处的文化语境,包括对某类事物的看法、价值观、信仰等。
不同的文化环境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如中文中的“生命中的小确幸”这个词汇,如果直接翻译成英文,则可能无法表达中文丰富的内涵。
4.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一个词语或句子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环境。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语言习惯产生影响。
如英语中的口音和语气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下会有所不同,如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就存在很大的差别。
二、语用学语用学是指语言运用的实际应用情况和规则,即语言应用的实际情景。
在翻译中,掌握语用学要求传达正确的信息,根据目标语言的读者和写作背景调整语言表达方式。
1.阐述阐述是指在语用学里对某个语言现象作出说明。
在翻译过程中,阐述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和目标文。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1前言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
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 追求非一字一词的对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同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有密切联系。
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到符号学,有关语言符号系统各层次都得以深入研究, 也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基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 翻译研究与语用学密切相关, 语用学的迅猛发展, 必然影响和推动翻译活动。
语用学源于哲学和逻辑学, 它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尤其注重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 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 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
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 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
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 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所不同者, 前者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 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
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 反而能促使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交流。
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
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2语用学与翻译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
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
指示词语的翻译与语用学
son,1983:21)指示词语是语用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翻译是跨 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它探讨如何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和语用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介绍语用学中的指示词 语理论并探讨指示语的翻译策略。 2.指示词语的语用含义
指示词语(deixis) 这个术语来源于希腊语, 原意为“ 指点
或指明” 。指示词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语言学家巴 尔一系勒尔(Bar- Hil el ) 于1954年发表《 l 指示词语》 (Indexical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门生气勃勃的独立的新科学,它为 语言研究开辟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为言语交际中话语意义
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提出了理论 、方法和一套应该遵 从的原则。列文森(Levinson )认为“ 语用学是对语言和语境之 间对说明语言理解具有重要性的那些关系的研究” 。(Levin-
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 因此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 而语 用学正是推断语言在语境中意义的学问, 它可以从语用语言
它 意 就 法 定 例 I'll b- 'iet, againinanhour 这 们的 义 无 确 。 如,
句话, 离开了产生它的语境, 听话人就无法知道是谁在什么时 间再次到什么地方来。 这句话里的I是人称指示词, here是地点 指示词, an hour这个短语虽然不是一个指示词语, in 但对它的 理解是要以说话的时间( 即指示词now)所表示的时间为基点 去推算的, 因此, 离开了语境也就无法确定这个词的意义。语
在不同语境 中的含义。
译文:这里野生的许多种类我们很熟悉, 是欧洲园林内种 植的种类一一像这一奇异的百合花等种类。 中国读者会对“ 我们” 感到很困惑, 因为“ 我们” 欧洲园 对“ 林内的植物” 并不熟悉 , 因此 , 这句话当中的“ 最好翻译成 us” “ 西方游客” 。 从该例句中, 不难发现, 相对于中文, 英语常使用人称指 示词语。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我们通常将英语的人称指示词 语译成汉语的名词, 甚至在一些广告的翻译中可以将其省略。 下面是一则减肥产品的广告。 例2 :世界首例, 中国一绝, 天然椰子汁。 译文:Natural Coco Juice,a world special.You enjoy beyond
语用学与翻译
5.Context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个幸运儿。
6.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当说话人违反了这些准则或次准则 第三十九回,平儿吩咐周瑞家的道:“······就说奶奶的话,问着 的时候,听话人就被迫使自己超越 Cooperative principle 尤氏和惜春对话时说:“你是状元,第一个才子。” (1)西部大开发 他那剩着的利钱。明日要还不交来,奶奶也不要了,就索性送他 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 western development (overall,grand) 使吧。” 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 即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在高雅的茶会上: 杨译: 杨译:“Tell him from the mistress that if he doesn’t bring in the 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You are the great scholar,shecourse,” said Youshi can (2)他们你一句,我一句,说个没完。 rest of that interest bag. tomorrow, of doesn’t want it –he A: Mrs. X is an old 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 implicature)。 (conversational List sarcastically, talked They “the Top and keep it for himself.” onof theon. candidate!” 霍译: B: The weather has been quite delightful this autumn, hasn’t it? “You are Number One Scholar, the greatest talent a.The maxim of quantity 霍译:“Tell him that the Mistress says that if he hasn’t handed of all of that quipped Madam You. the rest times,” interest by tomorrow, she won’t ask him for it b.The maxim of quality again, because she’ll know that he’s keeping it for himself.” c.The maxim of Relevance d.The maxim of Manner 1)避免晦涩 ) 2)避免歧义 ) 3)简炼 ) 4)有条理 )
浅析语用学翻译观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文 作者 及译 文读 者 。 译 者在翻 译 实践过 程 中有 着双 重身份 , 者 而 译 既 是原 文读 者 , 是译 文 作者 。 因此 , 者在 翻译 实践 过程 中起着 又 译 沟 通原 文作 者 与译 文读 者 的桥 梁 作 用。 翻译 并不 仅仅 是 原语 与译 人 语之 间 的语 际转 换 。原语 中原 文作 者耍 表达 的 信 息很 可能 在语 言 之外 , 言外 之 意 。仅仅 局 限在 静 态 的语 义层 面 , 者就 很 难将 即 译
2语用学翻译观在 翻译 实践中的应用解 , 一 二是 表达 。要准 确地 理 解 , 者 不仅 要 深刻 地理 解 原文 在 原文 语境 之 下的 意 义 , 译 而
文 章编 号 :6 32 l (0 2 0 0 50 17 - l 12 1 )4 9- 2 l 翻 译是 译 者 用译 入 语语 言 再现 原 文 的过 程 。 其对 象 是 文本 , 无 论 从理 解 还 是 表达 哪个 方面 出 发 , 翻 译的 研究 不能 脱 离语 言 。 对 但 是 。 统 的 “ 构 主 义语 言 学把 语 言视 为一 个 ‘ 立 王 国 ’只对 语 传 结 独 . 言 的构 成规 律 而非 使 用规律 进 行研 究 ” ( 菁 2 0 : 0 ) 。 李 0 9 16 因此 , 传
语 言 研 究
浅析 语用学翻译 观对翻译 实践 的指 导意义
李 超
( 城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聊 山东 聊 城 225 ) 5 09
摘 要 : 译 与语 用学 有 着 密切 的 关 系 , 者 都 关 注 意 义 , 译 翻 二 翻
关 注 的是 具体 语 境 下 的意 义 .语 用 学关 注 的是 将语 言使 用者 考虑 在 内的言 外之 意 。当今 的语 用 学与翻 译 的跨 学科 研 究 , 多是 使 用 大 某 一具 体 的语 用学 理论 来阐释 文 本 。而 并 未从 译 者翻 译观 建 构 的 角度 来 探讨 翻 译 问题 。本 文从 译 者在 翻 译 实践 中语 用 意识 建 构 的 角度 出发 。 过探 讨 翻 译 与语 用 学之 间的 关 系 . 结合 具体 的 翻译 通 并 实践 来探 索语 用 学翻译 观 对翻 译 实践 的指 导 意义 。
语言学应用于翻译
语境与翻译
01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语境是理解语言意义的关键,对翻译的影响非常大。在翻译过程中,译
者需要根据语境来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并准确地将其传达给目标语言
的读者。
02
语境的把握
为了准确地把握语境,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同时,还需要根据上下文、语言和非语言的线索来推断说话人的意图和
03
语用学与翻译
语用学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关注语言与语境的相互作用 以及语言的意义。
分类
语用学可以分为理论语用学和应用语用学。理论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使用的普遍规律和原则, 而应用语用学则更关注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具体运用。
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学可以帮助译者理解语言的使用 环境和说话人的意图,从而更准确地 传达原文的语用意义。
02
语义学与翻译
语义学的定义与分类
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的意 义,包括词汇意义、短语意义、句子意义等。
语义学可以分为词汇语义学、句法语义学、语用 语义学等不同领域,分别研究词汇、句法和语用 层面的意义。
意义。
03
语境与文化传递
在翻译中,文化传递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而语境是文化传递的关键。通
过把握语境,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传递给目标
语言的读者。
04
句法学与翻译
句法学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句法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 究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规则,以及词与 词之间的关系。
分类
句法学可以分为词法(研究词汇的构 成和变化)和句法(研究句子结构和 句子之间的关系)两个部分。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翻译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翻译一、引言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语用科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学派纷起,新论迭出,这些新的语言学理论运用于翻译领域,对翻译这一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审视,使翻译理论研究也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最近形成的语用翻译观便是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语用翻译观的提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对翻译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语用学与翻译随着社会的广泛发展和人际交往的日益加深,语用学与翻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译者若想翻译出使人赞服的文章,真正体现出原作的思想和意图,只停留在作者表面的言语上去实现翻译的理解和表达已经远远不够。
可以说,缺乏语用知识的翻译是失败的翻译,至少是不完美的翻译。
所以,译者一定要走出文字表面,渗入到原作的字里行间,借助于各方面的语用知识来完成原文向译文的等效转换。
1.语用学及其语用功能。
何自然在《语用学与英语学习》(1997)中指出“语用学是理解语言、使用语言的学问”。
可见,交谈者要达到真正的理解,必须明白对方隐含的交际意图,这主要靠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及习惯来体现。
2.翻译及其理解过程。
翻译同样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通常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转换、表达三个部分,而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这一活动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
语用知识可以帮助翻译者透彻理解原文,为翻译的转换和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用译入语再现原文仍然需要靠语用知识。
文学作品的潜在接受者通常是本民族的读者,作家在写作时并没有考虑到文化接受者的语用背景,因此,最容易因缺乏语用知识而导致译者的误解与误译。
3.在翻译中传达语用意义的重要性。
早在20世纪70 年代,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就注意到语用学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并把它运用于翻译研究。
他在《语言与翻译》(1975)中提出了语用意义的传达问题,并把“语用意义”分为四种类型:1)词的修辞特征;2)词的语域;3)词的感情色彩;4)交际功能任务。
巴氏指出:“在对比不同语言的词汇单位时,语用意义的差异比所指意义的差异更为常见。
语用学与翻译初探
语用学与翻译初探【摘要】中国的语用学研究虽说时间不长,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本文从语用学理论的引进、研究和应用三方面介绍了中国的语用学研究。
90年代以来,学者们又将语用学引入到翻译当中,借助于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翻译中的语用含义。
【关键词】语用学理论;研究;语境;翻译一、引言语用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懂得这种语言与理解和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如词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话语的前提,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的推断等等。
因此,语用学要求区分出以下两种意义:说话人使用的词语本身的意义和说话人要通过这些词语意图表达的意义。
(1)国外语用学理论引进。
第一个引进国外语用学理论的是许国璋。
早在1979年许就翻译了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讲演稿“论言有所为”一书中的三讲,发表在当年的《语言学译丛》第一辑上。
胡壮麟《语用学》最早向国内全面介绍了语用学的对象和方法、各个语言学派对语用学的评论、语用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语用学规则。
(2)语用学理论的研究。
自80年代中期开始,不断有学者对国外语用学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自己的理论。
这是语用学理论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语用学理论的研究注重对语言规律的探究,但国内的语用学理论研究基本上是对西方的语用学理论加以评论和补充,还没有对一般语言规律进行探究。
西方的语用学理论是以英语为语料建立起来的,有些理论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学者要了解各种理论及其局限,发展自己的理论。
菲尔默也指出:“各种路子可以参考,然后根据汉语的特点和语义描写的目标创造你们自己的最适用汉语的路子。
”中国的语用学研究必须靠外语界和汉语界的齐心协力,一方面对西方的语用学理论加快跟踪、介绍、研究、引进和借鉴,加强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与对话;另一方面,以汉语为语料,参照国外理论,从汉语应用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汉语的特点和语义描写的目标实现汉语语用学的理论创新,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理论,形成我们自己的流派,把国内语用学理论研究成果推向世界。
从语用学的视角研究翻译
、
语 用学 理论在 翻译 中的应 用
1 境 与 翻译 . 语
例如 :
A: i o k o y u c u d sn Owe 1 Yo r v nb t r Id dn t n w o o l i g S l . uaee e et e ta rd h nF e .
B: ns n e No e s .
联播是 在7 0 :3 分结束 。 因此 B 的 回答 可以理解 为 “ 2 刚过七 点半。”而不必直译为 “ 闻联播刚刚结束 。” 新 语境 指影响言语交 际者交 际的各种 因素 。交 际离不 开语 4会话含义与翻译 . 会话含 义是美 国哲 学家格莱 斯首先提 出的 ,它的产生是 境 。由于语 言背后蕴含 着丰富 的背景及其 自身的多变性 ,使 得语 言规 律难以捉摸 。而翻译研究 正是希 望透过语言 背后的 由于在现 实交际 中,人们 出于种 种原 因,并 不都 严格的遵守 规律 , 捉两种语言之 间沟通 的规 律 。由于语境对译者 理解 合作原则及其 相关 的准则 。谈话 一方不遵守 合作 原则并不都 捕 某一语言有 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所 以译者应 从宏观世界 和微 是为 了说谎 ,有时他可 能是出 于礼貌或语境 的需要 ,说 了一 些违反合作原 则的话 。当另一方 察觉到对方 的话 没有遵守合 观的语言要素两个 方面综合考察所面对 的语言 。
翻译是运用一种 语言把另 一种语 言表 达的思维 内容准确 而完 整的重新表达 出来 的语言 活动 。在 翻译领域 中 ,一些学 ( 2)又能够产生足够 的语境效 果。听话人的推理过程总是始 于在 当时的交际场 合中他最容 易提取 的信 息 ,并且他还需要
者越 来越注重研究 翻译学与其 他相关学科 的联系 ,尤 其是语 假设该信息与正确的语境结合之后能够产生正确理解 。 用 学与翻译的联 系。语 用学是研 究发话人 利用语 言和外部语 例 如 : W h ts et o A: a me w? it i n h B 1 I s7:2. : ti 3 境表 达意义 的过程 。翻译研究 和语用学理 论有着共 同的研究 对 象, 言理 解和语言表达 。所不同的是 翻译 学关心的是书 即语 B2 T e CT n ws s ut v r :h C V e s e. wa j o 上述例 子中B 的回答 是最 直接的 回答 ,而B 的回答看起 1 2 面语 言, 而语用 学更重视 口语交 际的动态特 点,但 是这种差异 的 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 翻译活动 来似乎 与A 问题 没有关 系 ,但 听话人 经过推理不用耗 费很 大努力就可 以知道答案 。 因为 大家都知道 中央电视台的新 闻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翻译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翻译作者:王广俊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第01期(山东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语用翻译是最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种翻译新论。
语用翻译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强调译文应该再现原文的语用潜力,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
本文浅析了语用翻译的理论基础,并以语用学中的语境关联为例,说明语用分析和语用策略在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用翻译语用潜力语用等效一、引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语用科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学派纷起,新论迭出,这些新的语言学理论运用于翻译领域,对翻译这一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审视,使翻译理论研究也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最近形成的语用翻译观便是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语用翻译观的提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对翻译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语用学与翻译随着社会的广泛发展和人际交往的日益加深,语用学与翻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译者若想翻译出使人赞服的文章,真正体现出原作的思想和意图,只停留在作者表面的言语上去实现翻译的理解和表达已经远远不够。
可以说,缺乏语用知识的翻译是失败的翻译,至少是不完美的翻译。
所以,译者一定要走出文字表面,渗入到原作的字里行间,借助于各方面的语用知识来完成原文向译文的等效转换。
1.语用学及其语用功能。
何自然在《语用学与英语学习》(1997)中指出“语用学是理解语言、使用语言的学问”。
可见,交谈者要达到真正的理解,必须明白对方隐含的交际意图,这主要靠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及习惯来体现。
2.翻译及其理解过程。
翻译同样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通常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转换、表达三个部分,而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这一活动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
语用知识可以帮助翻译者透彻理解原文,为翻译的转换和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用译入语再现原文仍然需要靠语用知识。
文学作品的潜在接受者通常是本民族的读者,作家在写作时并没有考虑到文化接受者的语用背景,因此,最容易因缺乏语用知识而导致译者的误解与误译。
语用学与翻译教学
( e vn e er) 旨在 把 Gr e的 会 话 含 义 理 论 发 展 为 R l e c oy , e Th i c 个 具 体 的 心 理 认 知 模 式 . 为 研 究 信 息 交 际 和 交 流 开 辟 一
衡 阳师范学院学报 ( 会科学 ) 社
J u n lo n y n r lUn v riy( o ilS in e o r a fHe g a g No ma ie st S ca ce c )
No. Vo . 3 5 12
0c t. 2 0 0 2
语 用 学 与 翻 译 教 学
人 的 意 图 意 义 ( tn e a ig ) i e d d men n s ,假 定 ( s u t n ) n a s mp i s . o
整 的 编 码 ,但 它 能 帮 助 听 话 人 推 断 出 说 话 人 的 真 实 含 义 。 解 码 的 结 果 被 听话 人 正 确 地 作 为 理 解 说话 人 真 实 意 图 的 依
一
反 合 作 原 则 的情 况 下 根 据 字 面 意 义 推 断 出 说 话 者 的 真 实 含 义。18 9 6年 .语 言 学 家 S eb r和 W io p re l n合 作 出 版 《 s 相 关 :交 际 与 认 知 》 ( ee a c :C mmu i t n a d C g i R l ne o v nc i n o n— ao
赵 湘
4 10 ) 2 0 8
( 阳师 范学 院 外语 系, 湖南 衡 阳 衡
摘 要 语 用 学 是 语 言 学 的 一 个 较 新 的领 域 。 它 研 究 如 何 理 解 语 言 和 使 用 语 言 。 本 文 拟 从 语 用 学 的 角 度 探
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摘要】由于日常交际中的话语意义传达是灵活多变的,因而严格的“等值翻译”是不可企及的。
本文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用学的实践对象和练兵场。
反而言之,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也可在翻译的花园里绽放。
于是语用学介入英语翻译,为其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
置语用学的等效理论和关联理论于翻译实践中,可以译出理想的佳作,成功地完成作者与读者和译者间的交流。
【关键词】语用学;翻译;语用等效翻译理论;语用学关联理论一、语用学与翻译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新兴起的一个领域,它是研究如何使用语言的一门学科,也就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意义。
翻译是译意,而语用学正是对话语意义的研究。
把语用学引入翻译领域,就会给翻译带来新的活力,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翻译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的等效。
二、语用等效翻译理论翻译等效论是翻译学本体理论之一,可以追朔到公元7世纪。
伟大的中国翻译家玄奘提出翻译的指导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19世纪末,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开拓者严复更进一步明确了这个概念:“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经过古今中外众多翻译学家长期的探索、研究,其已得到充分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交流的加深,等效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日益受到关注,因为等效论本身是翻译的一个目标和实践原则。
而语用翻译是一种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也属于一种等效翻译理论,它强调语用下的翻译等效。
换言之,译者是在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运用语用学原理指导自己的翻译达到最大程度的等效,从而显示出语用学与翻译的密切关系。
语用学的翻译观主要探讨口头语言和艺术性语言的翻译,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语用学的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的顺利进行。
语用翻译等效理论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即通过对比两种语言来实现最大程度的等效翻译。
这种翻译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但求保存原文内容。
它和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相仿,即以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译文来再现原语内容,以实现等效。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翻译语言学理论是指应用于翻译的语言学原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结构差异:翻译者要考虑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结构差异,以便正确地将句子从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
2. 语义:翻译者必须知晓源语言(SL)和目标语言(TL)之间的词汇和语义上的不同,以便准确表达句子的意思。
3. 语用学:翻译者要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用学差异,使翻译结果尽可能地贴近原文。
4. 文化因素:翻译者必须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以便准确地翻译文本中的文化特征。
5. 翻译策略:翻译者要根据文本特征和语言特征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保证翻译结果的准确和完整性。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思维、语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活动。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分析其如何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有效沟通。
本文将简要介绍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阐述其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及其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总结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特点,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化翻译理论研究、提高翻译实践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本文旨在为翻译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
二、语用翻译理论概述语用翻译理论是一种将语用学原理应用于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的科学,它关注语言交际中的意义、意图、行为和社会文化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语用翻译理论强调译者不仅要传递文本的字面意义,更要关注原文作者的意图、读者的期待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语用翻译理论的核心在于对原文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包括语言层面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以及非语言层面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
译者需要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指导翻译实践。
通过这些理论,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以及原文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功能。
在语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翻译过程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
译者需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读者的期待和接受能力,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
这种调整可能包括词汇的选择、句式的变换、文化信息的增补或省略等。
语用学与等效翻译———以动物谚语为例
语用学与等效翻译———以动物谚语为例作者:殷姗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6期随着英语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语用学的迅速发展,与其他理论相结合产生了新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语用学同翻译理论中的等效翻译相结合,以动物谚语为例,从语用学关注利用语言和外部环境来表达意义,达到翻译等效。
一、语用学与翻译随着语用学和翻译的迅速发展,两者之间产生了交集,都旨在研究怎样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
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系,表达句式和思维不同,让两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
这就需要翻译说话者的意图,并非等同的语言形式,听话者需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职业、文化等因素进行推理,最终实现交际者之间的交际意图。
二、以动物谚语为例的语用等效翻译实例分析语用等效是指从语用学角度探讨翻译的实际问题。
语言翻译会涉及译者的文化背景、习惯用语等。
有时需要在翻译完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增译,有时却需要将说话者的意图隐含在字面意思中,达到意会的效果。
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积淀和载体,内涵丰富,充分反映了不同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只有理解两种语言共同的语用意义,才能达到翻译的等效,准确地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
第一种是不同的动物表达同一种语用意义。
在中文里有“爱屋及乌”但我们翻译为Love me love my dog.用狗来指代乌鸦。
例如,英语中用mouse 指代中文中的狡兔三窟。
兔子和老鼠含有相同的语用意义。
“兔子不吃窝边草”在英语中用狐狸捕猎很远来形容,但都表达人很狡猾。
再比如,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pig but a grunt.英语用猪来比喻,而在中文中我们用的是狗,但是二者都表达人说话不沾边,不靠谱。
A drowned rat落汤鸡。
英语中的落水老鼠和汉语中的落汤鸡有相似的语用意义。
Lion in the way.在汉语中翻译为“拦路虎”而不能直译为“拦路狮”。
Black sheep.在汉语中翻译为“害群之马”而不能直译为“黑羊”。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3)
英语知识4. 语用翻译本文所谓的语用翻译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操作中涉及到的理解问题和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pragmatic force)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
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何自然,1997),它更多地探讨口头语言、修辞性和艺术性语言的翻译。
Grice (1957)的意义理论以及Leech (1983)关于语用语言学的观点都认为,要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首先必须正确识别和理解语言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
词句的基本意义或者说规约意义是理解话语和作品含义的前提条件,因此语言错误也是一种语用失误(张新红,2000),会导致理解失误。
试想,如果我们连语言系统中的词、短语或者句子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指望理解交际者/作者的交际意图呢?因此,语言系统知识是说话和理解的必备基础,是推导话语含义的基础。
请看下面这个例句:(2) Can you lift the box?听话人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必须知道句中各个词语的意思,此外还应当知道这种询问能力的句子的规约意义,即“请您帮我抬这个箱子”。
如果听话人仅仅照字面意义做出回答擸es, I can.敚缓笠廊徽驹谝槐呖醋潘祷叭艘桓鋈朔丫⒌靥ё畔渥佣蝗グ锸郑敲纯梢运邓挥姓嬲斫馑祷叭嘶坝锏囊馑肌A饺酥涞慕患适О堋* 在翻译过程中,任何对原文词句层次上的不解或误解都会导致对原作者意图的不解或曲解,导致在译作中出现误译。
这里我们拿指称词语的识别问题作为例子。
正确识别指称词语所指的对象(例如交际的参与者、交际事件以及交际过程中所论及的对象等)的能力是找到关联(Sperber & Wilson,1986)、进行推理、实现语篇的语义连贯(coherence)的必要条件之一。
正因为交际者不仅具有识别指称对象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解释特定指称对象的意义的能力,有解释它与其他语境及互文特征之间关系的能力,因此才能够找到和识别语篇的语义连续性(或称关联、连贯),才能推导出该指称词语的含义(Baker, 1992)。
翻译与语用学
14.1 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
3
1
14.2 Translatinng pragmatics meanings
2
14.4 Strategies of pragmatic translation
4
6
Leo Hickey 利奥· 希基(英): A Research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Salford.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studies of stylistics,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egal translation. He is the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and over a hundred articles on Spanish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including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1998:4
B意味着A应该尽量好自为之 故译为:“尽管如此,他是你的新上司。”
意义与翻译密切相关,而意义中的语用学上的意义更为突出。 (意义包括语法、语义学上的意义和语用学上的意义)
In communication, people may use different expressions for the same purpose.
• Example: • A: Will Jane be long? B: She is with John now.
关联理论和言语行为认为:听话人需要越过字面 意思,结合语境 信息,通过推理 达到说话人意义的 正确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he descriptive use 描述性运用 --refers to the use of language whereby speakers say what they know or think. • the interpretive use 解释性运用 --refers to the use of language whereby speakers communicate what others say or think.
In communication, people may use the same expression for different purposes.
Someone says:Can I help you? 1.需要买点什么? (A shop assistant to a customer) 2.你找谁呀? (A host to a stranger who knocks at the door of his house) 3.我能帮你忙吗? 4.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1. Can I have some water?
2. Have you got anything to drink?
3. Shall we have some drink? 4. Don’t you think we’d better have some drink now? 5. Do you mind having some drink? 6. I can do with a cup of tea. 7. I’m really thirsty. 8. I wonder if you have something to quench my thirst.
Company name
Unit 14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
Group 5
2
目录
CONTENTS
14.1 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
1
3
目录
CONTENTS
14.1 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
1
14.2 Translatinng pragmatics meanings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格特在此书中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 并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 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 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 联性。作为交际的翻译,在对源语理解和翻译的过程 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赖的也是关联性。
Intercultural act of transference
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话语正确地理解及准确地表达, 必须关注语用含义的这方面价值,即语用含义不是揭示了人 们说了什么,而是告诉人们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1) A: I really disliked the man you introduced me to. B: Actually, he is your new boss.
2
4
目录
CONTENTS 14.3 Layers of pragmaticequivalence
14.1 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
3
1
14.2 Translatinng pragmatics meanings
2
5
目录
CONTENTS 14.3 Layers of pragmaticequivalence
B意味着A应该尽量好自为之 故译为:“尽管如此,他是你的新上司。”
意义与翻译密切相关,而意义中的语用学上的意义更为突出。 (意义包括语法、语义学上的意义和语用学上的意义)
In communication, people may use different expressions for the same purpose.
Basic Concepts to the Relevance Theory
※ Th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The cognitive principle & The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 Descriptive and Interpretive Use ※The Inferential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 Context and Cognitive Environment
14.1 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
• As an interpretive use of language, translation aims to achieve: interpretive resemblance解读相似性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ion . • Such interrpretive resemblance consists ideally in the sharing of explicatures (explicit meaning)and implicatures(implicit meaning). • The more explicatures and implicatures the two versions share, the more closely they resemble each other.
1
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
Interlingual act of transference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Kate: Tom is sick today. b. Jim: KNaturally, translation falls under the interpretive category of language use in that the translators need to restat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at someone else has said or written in the source language .
Pre-Class Reading
Since the emergence of pragmatics, there have been various
attempts at applying its theories to the research of its disciplines.
Among various application studies,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has attracted the most attention.
Relevance Theory (Unit 11&Unit12) 关联理论
• Relevance theory is a new cognitive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of pragmatics, which is developed by linguists Dan Sperber and Deirdre Wilson in their co-authored book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in 1986.
B意味着A应该重新考虑他的话 故译为:“说实在的,他是你的新上司。”
(2) A: I really disliked the man you introduced me to. B: Anyway, he is your new boss.
B意味着A厌恶无关要紧 故译为:“不管怎么样,他是你的新上司。”
•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最早是由 Dan Sperber(斯波伯)和Deirdre Wilson(威尔逊) 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们的 学生Ernst-August Gutt(格特)根据关联理论对翻译 进行了研究,并在五年后出版了《翻译与关联:认知 与语境》
(3) A: I really disliked the man you introduced me to. B: After all, he is your new boss.
B意味着A之所以讨厌那人真的是因为那人是新上司 故译为:“他毕竟是你的新上司。”
(4) A: I really disliked the man you introduced me to. B: Still, he is your new boss.
14.1 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
3
1
14.2 Translatinng pragmatics meanings
2
14.4 Strategies of pragmatic translation
4
6
Leo Hickey 利奥· 希基(英): A Research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Salford.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studies of stylistics,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egal translation. He is the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and over a hundred articles on Spanish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including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