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测量法与讲解学习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②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1mm=103μm 1μm ==103nm2.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最常用);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
3.【高清课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要点诠释: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教案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教案教案标题: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电流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电流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电流的定义和单位。
2. 电流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流测量仪器(如电流表、万用表等)、示波器、电池、导线、电阻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电流的概念:教师通过提问和简短的讲解,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电流的定义和单位: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介绍电流的定义和单位(安培)。
2. 电流的测量方法:教师介绍电流的测量方法,包括串联法和并联法,并解释其原理。
3. 电流测量仪器:教师向学生展示电流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电流测量仪器,并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准备:教师指导学生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电流的测量实验。
教师可设置多个实验项目,如测量电池的输出电流、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等。
3.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和分析,总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2. 知识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电流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3. 解答疑惑:教师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练习题: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电流的认识和测量方法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等内容。
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电力公司或电子设备制造公司,了解电流的实际应用和测量技术的发展。
2. 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和进行一些与电流相关的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第三单元测量: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解决问题》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测量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习惯。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合作交流和思考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分析和理解测量问题中的关键信息。
教学难点•理解和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并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测量问题的实际情境和示例。
•实物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练习纸或练习册,用于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测量问题的学习。
•讲授法:讲解解决测量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实际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与测量相关的生活场景,如装修房间需要测量墙壁的长度。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并提出与测量相关的问题。
二、知识讲解1.分析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信息,如需要测量的长度、可用的测量工具等。
2.选择策略: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如直接测量、估算或利用比例关系计算等。
3.讲解示例:通过具体示例,演示如何使用所选策略解决测量问题,并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1.提供一些与测量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2.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解答练习题的思路和过程,分享解题经验和技巧。
2.分享交流: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和收获。
Griess法检测NO含量讲解学习

G r i e s s法检测N O含量Griess法检测NO含量【实验目的】掌握Griess法测量NO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NO在体内或水溶液中极易氧化成NO22-和NO33-,NO33-可通过镉被还原为NO22-。
NO22-在碱性条件下和磺胺作用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盐),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进行偶联反应(保留氮反应),生成有颜色的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法比色,在波长546nm下测定吸光度,并制作标准曲线,通过曲线可求得样品中NO含量。
【实验材料】1.试剂:NaNO2标准液、1%磺胺、0.1% N-1-萘基乙二胺盐酸、双蒸水。
2.仪器:试管7支、滴定管4支、洗耳球、分光光度计。
【实验步骤】1.NaNO2标准液的稀释:取试管7支,依次标号1-7。
用滴定管1号依次向2-7号试管加入双蒸水1ml,用滴定管2号向1号试管加入NaNO2标准液2ml,再用滴定管2号从1号试管吸出1ml液体加入2号试管,混匀,再吸出1ml液体加入3号试管,混匀。
重复此步骤。
当从6号试管吸出1ml液体时弃去。
稀释步骤见图1。
图1 NaNO2标准液的稀释步骤2.用滴定管3号依次向1-7号试管加入1%磺胺0.5ml。
3.用滴定管4号依次向1-7号试管加入0.1% N-1-萘基乙二胺盐酸0.5ml。
4.依次混匀1-7号试管内液体,于常温下孵育20分钟。
5.用7号试管内液体作为对照组,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1-6号试管内液体的吸光度值并记录。
用滴定管滴加液体时应注意每一只滴定管只能用于每一种试剂,切忌混用。
【实验结果】1.1-6号试管内液体的吸光度值见表1。
表1 1-6号试管内液体的吸光度值浓度(μmol/L)80 40 20 10 5 2.5 吸光度值0.9 0.75 0.43 0.23 0.12 0.055 2.以浓度为横轴,吸光度值为纵轴,利用Excel绘制标准曲线,如图2。
【讨论】在测定吸光度值时,1号试管内液体的吸光度值读数位于分光光度计数值刻盘的较大区域,其一精确度较低,其二机器已有故障,因此舍去了浓度为80μmol/L对应的吸光度值0.9,采用余下5个值绘制标准曲线,所得曲线几乎符合线形关系,R值也几乎为1,故可以利用此标准曲线求样品的NO含量。
测绘培训方案

测绘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本测绘培训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培训对象的测绘技能和知识,提高其在测绘领域的专业能力。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熟练掌握测绘仪器的操作和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具备解决测绘问题的能力,并为其在测绘行业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培训内容1.测绘基础知识•测绘概述:介绍测绘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测绘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测量基础:介绍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线性测量、角度测量等。
•坐标系统:讲解坐标系统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坐标系统,如直角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等。
2.测绘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全站仪:介绍全站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操作、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
•GPS测量仪:讲解GPS测量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卫星定位、坐标测量等。
•遥感影像解译仪:介绍遥感影像解译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等。
3.测绘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软件:讲解测绘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数据导入、处理和分析等。
•数字高程模型:介绍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和构建方法,包括地形分析、等高线绘制等。
•测量数据精度分析:讲解如何对测量数据进行精度评定和分析,包括误差传播、精度等级划分等。
4.测绘项目管理•测绘项目组织与管理:了解测绘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原则,包括项目计划、进度控制等。
•测绘成果管理:讲解测绘成果的管理方法,包括成果归档、质量控制等。
•测绘项目的法律法规:介绍与测绘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测绘法、土地法等。
三、培训方式本培训方案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以提高培训效果。
具体培训方式包括:1.现场教学:通过专业的测绘讲师进行实地教学,现场演示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培训对象进行实际操作。
2.线上学习: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提供测绘知识的视频讲座、学习资料和在线答疑等服务。
四、培训计划根据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培训阶段培训内容培训时长第一阶段测绘基础知识2天第二阶段测绘仪器和设备2天第三阶段测绘数据处理与分析2天第四阶段测绘项目管理1天五、培训评估为了评估培训效果和培训对象的学习情况,将进行以下培训评估方式:1.学员考核:对培训对象进行阶段性考试,考察其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成果。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第一节内容。
这部分知识既是学习后续机械运动知识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
通过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学习物理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详细阐述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接着重点讲解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以及正确的测量方法。
教材内容安排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长度和时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和单位换算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单位换算。
(2)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3)了解测量误差,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单位换算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2、教学难点(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量误差的理解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概念、单位换算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测量学全书课件汇总完整版

测量学全书课件汇总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测量学基础知识测量的概念、分类及基本要求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测量平差概述2. 水准测量水准仪的使用与调整水准路线的布设与测量方法水准测量误差及其分析3. 角度测量经纬仪的使用与调整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方法角度测量误差及其分析4. 距离测量与坐标计算钢尺量距与视距测量全站仪测量原理及应用控制网坐标计算方法5. 地形图测绘与应用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方法地形图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掌握测量学基本理论,理解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2. 学会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能够独立完成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等实际测量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测量误差处理、控制网坐标计算、地形图测绘方法。
2. 教学重点:测量仪器的使用与调整、实际测量操作技巧、数据处理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钢尺、测量记录本等。
2. 学具:计算器、尺子、圆规、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测量案例,引出测量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例题讲解:(1)水准测量例题:已知A、B两点高程,求C点高程。
(2)角度测量例题:已知A、B、C三点坐标,求角ABC的大小。
(3)距离测量例题:已知A、B两点坐标,求AB的长度。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例题,布置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测量学》全书课件汇总完整版2. 内容结构:按章节划分,突出重点、难点3. 板书布局:左侧为理论知识,右侧为实际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3)计算坐标方位角、水平距离和高程的公式是什么?2. 答案:(1)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
处理方法有:重复测量、选取合适的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等。
(2)水准仪使用方法有: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
工程测量的方法

工程测量的方法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各个领域。
在工程测量中,正确的方法和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工程测量的方法,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测量后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首先,在进行工程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测量的目
的和范围,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并对测量现场进行必要的勘察和准备。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和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法、GPS定位法、水准测量法等。
其次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风力等。
此外,还要注意测量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测量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测量结束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核和
修正,计算测量结果的精度和误差,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最终形成测量报告和图表。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总之,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测
量方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意测量过程中的细节,以及对测量数据进行准确的处理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工程测量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准、角度、测距测量的原理、公式、图解都给你汇总好了

水准测量的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进行读数,测定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从而由已知高程推求未知高程。
如图2- 1。
高差法:HB = HA + hAB = HA + ( a - b )仪高法:Hi = HA + a HB = Hi - bDS3水准仪及水准点水平角测量原理(一)定义:水平角就是地面上某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铅垂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角度,其取值范围为0 ~ 360。
(二)测角原理:如图3-1测回法测回法是测水平角的基本方法,用于两个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的观测。
如图,设O为测站点,A、B为观测目标,用测回法观测OA与OB两方向之间的水平角β。
竖直角测量原理:(一)定义地面某点至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90~90。
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二)测角原理:如图距离:两标志点之间的水平直线长度。
直线定线:把多根标杆标定在已知直线的工作。
方法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钢尺量距:精密钢尺量距时必须对所量距离施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即用钢尺的实际长度。
其实际长度用尺长方程式表示,它的一般形式为:l t = l + Δl + a ×l(t - t0 )视距测量:利用望远镜的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视线水平时:距离:D = k·l 高差:h = i –v斜距情况下:距离:D = kl cos2α高差:h = ( 1 / 2 ) kl sin2α+ i –v式中:l为上下丝读数之差;α为竖直角;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中丝读数);k = 100光电测距:原理:通过测定光波在两点间传播的时间计算距离的方法。
公式:D′= ( 1 / 2 )* c* t式中:c为空气中的光速;t为光波在两点间往返的时间。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讲解学习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的重要特性,它类似于固体内部的拉伸应力,这种应力存在于极薄的表面层内,是液体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内的趋势,从而使液体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整个液面如同一张拉紧了的弹性薄膜,我们把这种沿着液体表面,使液面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作用于液面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有:拉脱法、毛细管法、最大气泡压力法等。
本实验采用拉脱法测定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目的:1、了解液体表面性质。
2、熟悉用拉脱法测定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
3、熟悉用焦利弹簧秤测量微小力的方法。
实验仪器:焦利弹簧秤,被测液体,游标卡尺,矩形金属框,烧杯,砝码及托盘等实验原理:1、面张力的由来假设液体表面附近分子的密度和内部一样,它们的间距大体上在势能曲线的最低点,即相互处在平衡的位置上。
由图(1)可以看出,分子间的距离从平衡位置拉开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先加大后减小,在这儿只涉及到吸引力加大的一段,如图(2)所示,设想内部某个分子A欲向表面迁徙,它必须排开分子1、2,并克服两侧分子3、4和后面分子5对它的吸引力。
用势能的概念来说明,就是它处在图(3)左边的势阱中,需要有大小为dE 的激活能才能越过势垒,跑到表面去。
然而表面某个分子B 要想挤向内部,它只需排开分子''21、和克服两侧分子''43、的吸引力即可,后面没有分子拉它。
所以它所处的势阱(图(3)中右边的那个)较浅,只要较小的激活能'dE 就可越过势垒,潜入液体内部。
这样一来,由于表面分子向内扩散比内部分子向表面扩散来得容易,表面分子会变得稀疏了,其后果是它们之间的距离从平衡位置稍为拉开了一些,于是相互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加大了,这就是图(3)右边所示的情况。
此时分子B 需克服分子''43、对它的吸引力比刚才大,从而它的势阱也变深了,直到'dE 变得和dE 一样时,内外扩散达到平衡。
钢网架挠度测量入门教程(二)(含详细检测步骤与图解)

钢⽹架挠度测量⼊门教程(⼆)(含详细检测步骤与图解)钢结构变形检测作业指导书——钢⽹架挠度测量⼊门教程(⼆)第⼆部分⽹架挠度测量现场检测(上)1 接受委托与检测⽅案编制(步骤1)⽹架挠度测量的现场检测⼯作程序及步骤,可依据《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第3.2条规定,步骤流程为:接受委托、现场调查、制定检测⽅案、现场检测、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出具检测报告。
在接受委托单位的检测委托后,应进⾏现场和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被测⽹架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要求等资料,制定检测⽅案。
检测⽅案的编制内容,按《JGJ 8-201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第3.3.2条技术设计规定,明确以下检测内容:1)⽹架挠度测量的任务要求。
2)待测⽹架的概况,包括建筑及其结构类型、岩⼠⼯程条件、建筑规模、所在位置、所处⼯程阶段等。
3)已有变形测量成果资料及其分析。
4)依据的技术标准名称及编号。
5)变形测量的精度和等级。
6)采⽤的平⾯坐标系统、⾼程基准。
7)基准点、⼯作基点和监测点布设⽅案,包括标⽯与标志 型式、埋设⽅式、点位分布及数量等。
8)观测频率及观测周期。
9)变形预警值及预警⽅式。
10)仪器设备及其校验要求。
11)观测作业及数据处理⽅法要求。
12)提交成果的内容、形式和时间要求。
13)成果质量检验⽅式。
14) 相关附图、附表等。
⽹架挠度测量检测⽅案的编制⽅法,将在以下讲解挠度测量的检测过程后,放在本教程最后进⾏说明,这样才⽐较好理解。
2 变形测量精度等级的确定(步骤2)为什么要确定测量精度等级?2.1 为什么要确定测量精度等级由于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因此⼯程测量都需要先确定合适的观测精度等级。
只有确定了测量精度等级,才能确定使⽤什么样的观测⽅法、仪器设备和投⼊费⽤等。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取决于变形的⼤⼩和观测⽬的,精度过⾼使测量⼯作复杂,费⽤和时间增加,⽽精度定的太低⼜会增加变形分析的困难,使所估计的变形参数误差⼤,甚⾄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电法勘探-感应类讲解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发射磁距可指向X、Y、Z三个方向,接收线框也可接收X、Y、Z三个分量。 故同线和旁线装置分别有九种组合方式。如同线XZ与同线ZX装置。
“卡尼亚电阻率”____用互相垂直的电场水平分量和磁场水平分量计算的视电阻率。即
s
1
2 f
Ex Hy
2 2
“趋肤深度”____一般认为地下电磁场振幅衰减为地表强度的e倍时的深度,也称 电磁波穿透深度,上式δ就称为趋肤深度。
z趋肤深度
2
503
f
第四节 瞬变电磁法
0:基本原理
瞬变电磁法测量装置由发射回线和接收回 线两部分组成。瞬变电磁法工作过程可以划 分为发射、电磁感应和接收三部分。
1)频率域电磁法:利用多种频率的连续谐变电磁场; 2)时间域电磁法:利用不同形式的周期性脉冲电磁场;
频率范围:1Hz-100kHz
非接地方式(感应方式)是在地表敷设不接地线圈--磁偶极子,在线圈周围产生交变 一次电磁场,它能激发地下二次电磁场。地下二次电磁场的频率与激发场的频率相同,但相 位发生位移。由于一次场和二次场在观测点上的空间取向不同,所以这两种场的合成结果必 然形成椭圆。总电场(或磁场)矢量端点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为椭圆,因此叫椭圆极化场。
由于良导电矿体内感应电流的热损耗,二 次磁场大致按指数规律随时间衰减,形成的 瞬变磁场。二次磁场主要来源于良导电矿体 内的感应电流,因此它包含着与矿体有关的 地质信息。
应用实例
1、划分地层结构与隐伏构造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原始记录表(双面尺法)讲解学习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原始记录表(双面尺法)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原始记录表(双面尺法)施工单位:合同号:天气:观测: 计算: 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导线平差计算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水准高程计算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导线单站复测检核表*备注:此表用于单站临边复核性检核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水准单站复测检核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水准点、导线点成果表施工单位:合同号:测量:技术负责人:驻地测量监理工程师: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水准测量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测量记录示意图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测表9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中线点位检查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 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中(轴)线偏位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日期:测量监理工程师: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原地表横断高程测量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 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测表13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7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清表后横断高程测量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 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8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9 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清淤前(后)横断高程测量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测表15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0 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预压前(后)横断高程测量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测表1621 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零横断高程测量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22 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填筑材料变化高程测量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测表1823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路基填筑高程、横坡、宽度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路基高程交工验收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路基交工验收中线点位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路肩石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29测量监理工程师:30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钻孔灌注桩桩头质量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31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3233 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支座垫石质量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 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支座质量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34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桥面铺装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LJ15监理单位:廊坊市交通技术咨询监理公司编号:35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搭板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36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伸缩缝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37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3839。
面积 称重法-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面积称重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面积称重法的简要介绍和概况。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内容示例:面积称重法(Area-Weighted Method)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物体面积的方法。
它通过将物体分成若干小区域,然后测量每个小区域的重量并计算总体积,从而得到物体的面积。
面积称重法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工程、建筑、地质学和生物学等。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基于物体的重量与其面积之间的关系。
根据物体的密度,通过称重可以得到物体的总重量。
然后,将物体放在一个平台上,利用平台上的传感器测量每个小区域的重量。
通过将每个小区域的重量相加,并除以物体的密度,可以得到物体的总体积。
最后,通过物体的总体积除以物体的重量,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面积。
面积称重法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用于测量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物体。
它不仅适用于规则的几何形状,如方形和圆形,也可以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
此外,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重复性,可以在实验条件下进行精确测量。
然而,面积称重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该方法对平台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使用高精度的称重设备和传感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由于需要对物体进行划分并测量每个小区域的重量,这可能导致操作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较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使用该方法的可行性。
总之,面积称重法是一种可靠且广泛应用的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物体的面积。
它通过测量每个小区域的重量,并结合物体的密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和平均面积。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该方法仍然为各个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手段。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该方法,以满足更多实际应用的需求。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文章的整体结构,可以简要介绍文章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正文部分是对面积称重法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进行详细阐述,结论部分则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展望。
教学:千分尺测量长度 教案

教学:千分尺测量长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分尺的构造和测量原理。
2. 学会正确使用千分尺进行长度测量。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千分尺的构造及其各部分名称。
2. 千分尺的测量原理。
3. 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4. 长度测量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千分尺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功能。
2. 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长度测量的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千分尺的构造、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千分尺的使用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长度测量。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千分尺若干把。
2. 测量对象,如线段、平面等。
3. 记录表格。
4. 教学PPT。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长度测量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长度测量的方法和工具。
【新课导入】1. 讲解千分尺的构造及其各部分名称。
2. 讲解千分尺的测量原理。
3. 讲解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堂演示】1. 教师演示千分尺的使用过程。
2. 学生观看并理解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动手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分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测量结果,分析测量误差。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
【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千分尺进行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千分尺进行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程评价1. 学生千分尺使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成果,反思教学方法。
工程测量的方法

工程测量的方法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个阶段。
在工程测量中,我们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工程测量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谈谈经典的测量方法——全站仪测量。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它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并通过内置的距离测量装置来确定测量点的三维坐标。
全站仪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种工程测量,如建筑物的平面布置、道路的纵横断面测量等。
全站仪测量方法准确、快捷,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下GPS测量方法。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它利用卫星信号来确定测量点的地理坐标。
GPS测量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工程测量,如道路的线路测量、地形的测绘等。
由于GPS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测量能力,因此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全站仪和GPS,还有一些其他的工程测量方法,如激光测距仪测量、测绘软件辅助测量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进行工程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来确定使用全站仪、GPS还是其他方法。
其次,要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测量仪器的状态、设置测量控制点等。
最后,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处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
因此,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工程测量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以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工程测量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中班科学教案量身高

中班科学教案量身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三单元“我们自己的身体”,主要围绕“量身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身高的概念,学习使用直尺测量身高,认识身高单位“厘米”,并能通过实践活动,记录和比较身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身高的概念,掌握使用直尺测量身高的方法,认识身高单位“厘米”。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记录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使用直尺测量身高,认识身高单位“厘米”。
难点:正确使用直尺测量身高,理解身高单位“厘米”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身高测量仪、挂图、教学课件。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记录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一名幼儿到讲台前,进行“比比谁更高”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身高的差异。
2. 讲解身高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和课件,讲解身高的定义,引导幼儿了解身高是身体的一部分。
3. 学习测量身高(10分钟)教师示范使用直尺测量身高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如直尺要垂直、脚跟并拢等)。
幼儿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认识身高单位“厘米”(5分钟)教师讲解身高单位“厘米”,通过实例让幼儿理解1厘米的长度。
幼儿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进行观察和比较。
5. 测量记录与比较(10分钟)幼儿分组测量身高,将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进行组内比较。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测量结果,进行全班比较。
提问幼儿如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身高:身体的一部分,反映我们的成长。
2. 测量工具:直尺、身高测量仪。
3. 身高单位:厘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人或朋友的身高,记录在记录本上。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测量身高方法的讲解与示范4. 身高单位“厘米”的认识5.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指导6.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测量身高方法的掌握和身高单位“厘米”的认识。
学习测量面积

学习测量面积测量面积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项技能,无论是测量土地面积、建筑面积还是房间面积,都需要准确地计算出来。
下面将介绍测量面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测量面积的基本方法测量面积的基本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接测量法、平面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通过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量角器、测量尺等,直接在纸面上或地面上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所得的测量数据计算面积。
平面测量法是利用平面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如经纬仪、全站仪等,通过测量地面上各个点的坐标,然后进行计算得出面积。
间接测量法利用数学方法测量面积,如通过测量边长、直角边长、角度等,运用三角形、矩形、圆等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二、测量面积的步骤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测量面积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1. 准备工具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测量工具,如卷尺、量角器、测量尺等。
确保这些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确定测量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测量的范围,例如需要测量的房间、土地或建筑物等。
确保测量范围的清晰明确,避免测量过程中出现遗漏或重复。
3. 进行直接或间接测量根据选择的测量方法,进行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
在直接测量中,需要将测量工具逐一应用到需要测量的边长、角度等上,记录下测量结果。
在间接测量中,需要测量相应的数据,如边长、直角边长、角度等,然后根据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得出面积。
4. 进行计算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面积的计算。
如果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可以直接使用对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是复杂的图形,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图形进行计算,最后将各个部分的面积相加得到总面积。
5. 检查和记录结果完成面积计算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确保计算正确无误。
同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参考或使用。
三、测量面积的注意事项在进行面积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工具的准确性:选择使用准确可靠的测量工具,避免测量误差。
2. 测量范围的明确性:确保测量范围的边界清晰明确,避免重复或遗漏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为零; • 1 为一般情况。
2020/6/20
2.Q系数(尤拉的Q系数)Yule`s
•
Q ad bc
ad bc
1 Q 1
•
对于 Q 系数,只要 a、b、c、d中
有一个是零,则||=1。
2020/6/20
它所对应的实际情况是,如进行配对样本的 研究,其中样本1为实验组,样本2为控制组 ,现在要研究某种新药能否预防感冒。这时 我们关心的是凡是吃了新药的人,能否全部 不感冒。而对不吃新药只吃安慰药的人是否
• 其中:My=Y变项的众值次数; • my=X变项的每个值之下y变项的众值
次数;
• 2020/6/20N=全部个案数目。
同理:
• 若以Y为自变量,X为依变量,则
•
xy
mx Mx NMx
• 其中:Mx为x变项的众值次数; • mx为y变项的每个值之x变项的众值
次数;
•
2020/6/20
N为全部个案数目。
数以外的分布; • (5) 当众数集中在一行或一列时,会使得
=0,这是 的灵敏度有问题。
2020/6/20
例1. 性别与某种社会态度的条件次
数分布表
态度
性别
男
女
总数
容忍
96
反对
24
18 114 62 86
总数 120
80 200
2020/6/20
解:性别是自变量,态度是依变量, 为不对 称关系
M y 1 ,1 m y 9 4 6 6 1 2 ,N 5 2
• yx
•
my My N My
158 114 0 .51 200 114
• 即表示中等相关,用x预测y(即用性别 预测态度)可以减少51%的误差。
2020/6/20
结论表 表1-2 性别对态度的影响
态度
容忍 反对 (总数)
性 男 % 80.0 20.0 (120) =0.51
别 女 % 22.5 77.5 (80)
一、2×2表——Φ系数和Q系
当列联表中的两数个变量都只有二
种取值时,就称作2×2表。如下表
:
X
Y
X1
X2
Y1
A
B
Y2
C
D
A+B C+D
A+C B+D N=A+B+C+D
2020/6/20
首先分析当变量间无相关,即相 互独立时频次间的关系。
• 根据变量独立的要求有:
• •或
a b ,即a: d bc ac bd
2020/6/20
1. 系数
adbc
(ab)c(d)a(c)b(d)
2020/6/20
2×2表有如下形式, 有最小值 。
X
X1
X2
Y
Y1
0
B
Y2
C
0
0bc (ob)c(o)o(c)b(o)=-1
2020/6/20
当 1 时, 称作全相关。
• 为达到完全相关,必须做到有 一组对角线上的值都为零。总结起 来:
如下表: 如何求PRE呢?换句话说, 如何求E1和E2呢?
2020/6/20
X Y
Y1
Y2 . . . . Yr
fi
X1
X2
Xc
fj
f11
f12
f1c
f1j
f21
f22
f2c
f2j
.
.
.
.
.
.
.
.
.
.
.
.
.
.
.
.
fr1
fr2
frc
frj
fi1
fi2
fic
N
• E1=N-My
•
E: XX
2
1
判断众数次数为my1,误差
全部感冒并不关心。 设想有如下结果:
新药 安慰药
未感冒
50
28
患感冒
0
22
2020/6/20
现在对上表计算系数和Q
系数。
5 0 2
0 .5
(5 0 2)0 8 (2)5 2 ( 0 0 )2 ( 8 2)2
•
Q=
22500 1 22500
• 这时用Q系数反映新药与 感冒的关系更为合理。
2020/6/20
如果是对称的情况,即:
•
x与y可相互预测,不分自变项
与依变项,则:
mx my(MxMy) 2N(MxMy)
2020/6/20
Lambda 相关测量的性质:
• (1) 系数的取值范围o1 ;
• (2) 具有PRE意义; • (3) 对称与不对称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公式
; • (4)具有以众数作为预测的特点,不理会众
c d ,即b: c ad ac bd
•
即无论X1怎么变,Y1和Y2的
值始终是一致的。
• (请回顾PRE的涵义及其计算过程!! 2020/6/20
2×2表的相关测量
• 对于2×2表,差值(ad-bc)的大 小,反映了变量关系的强弱。
• 2×2表可以运用系数和Q系数来测量 相关程度,两者都是以差值(ad-bc) 为基础进行讨论的。同时,也都是把关 系强度的取值范围定义在[-1,+1]之间 。但对什么情况算作关系最强,系数和 Q系数的测定有所不同。
• ;对系于数r×和c表Q系,数有两,类仅讨适论用方于法2×。2表
• 一类是以 值X 为2 基础来讨论变量的 相关性。
• 一类是以减少误差比例(PRE)为 准则来讨论变量间的相关性。
2020/6/20
1.Lambda相关测量法
• Lambda相关测量法,又称为格特曼 的 可 预 测 度 系 数 ( Guttmans coefficient of predictability),其基本逻辑是计算以一个定 类变项的值来预测另一个定类变项的值时 ,如果以众值为预测的准则,可以减少多 少误差。消减的误差在全部误差中所占的 比例愈大,就表示这两个变项的相关愈强 。2020/6/20
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如何选 择系数和Q系数呢?
• 取决于研究的对象。 • 当自变量的不同取值都会影响因变量
时,则应用 系 数。例如,研究性别与
报考大学类别之间的关系。 • 相反,在上述新药的研究中,控制
组服用安慰药的结果,我们并不关心, 类似这种实验性研究,应选择Q系数。
2020/6/20
二、r×c表
2020/6/20
较完整的研究结论:
• 学生的态度有显著的性别差
异,80%的男生表示容忍,
77.5%的女性表示反对,男生中
表示反对的仅20.0%,而女性中
表示容忍的仅占减51%的
误差。
这样就可以了
2020/6/20
吗?为什么?
例2. 调查了100名青年人与其知心朋 友的志愿,条件次数分布如下表:
为fi1-My1;
• x x2 判断众数次数为my2,误
差为fi2-My2; • x xc 判断数次数为myc,误差
为fic-Myc;
• 2020/6/20 总误差为E2=fic-my=N-my。
进而
•
•
P
R
EE1E2
NMy(N
my)
E2
NMy
•
• PRE myMy yx (不对称
)
N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