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文学常识 共29页

合集下载

文常

文常

文学常识古代文学部分1.先秦的诸子散文有《论语》、《荀子》、《韩非子》等,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2.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伟大的诗人。

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以后的《汉书》《三国志》都沿用了纪传体的写法。

4.刘向:西汉人,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战国策》等。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5.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6.陈寿: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7.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搜神记》。

8.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9.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唐朝现实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史史”。

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兵车行》,组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夜喜雨》。

10.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蜀道难》。

11.王勃: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抒情诗《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

著有《王子安集》。

12.孟浩然:唐朝山水田园诗人,作品有《过故人庄》(五律)、《春晓》(五绝)。

13.王维:唐朝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送元二使安西》(七绝)。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

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2、《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书。

3、《五经》是儒家经典《诗》、《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其中《礼》为礼仪论著选集,《春秋》相传为孔子编定,有“微言大义”之说。

原有“六经”一说,其中《乐》经已失传。

4、《诸于集成》一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墨阴阳、道、法、名、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的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5、《楚辞》是战国末期屈原、宋玉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体诗,宋代黄伯恩说“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6、《春秋》相传为孔子所编撰,后由鲁国史官左丘明为之作传,全名叫《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它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即公元前772年—前468年)的历史大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7、《国语》是一部依照国别记叙各国史实的国别体史书。

西汉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另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共十二国策33篇。

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干多年的历史,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比《史记》少了“世家”,共四个部分组成。

《汉书》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10、根据著作名称列出两篇课文:《左传》:《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子鱼论战》。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唐睢不辱使命》、《画蛇添足》。

《史记》:《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垓下之围》。

《诗经》:《伐檀》、《硕鼠》、《关睢》、《蒹葭》。

《楚辞》:《国殇》、《离骚》。

左传,国语,战国策的异同

左传,国语,战国策的异同

1·名称《国语》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史事,而以记言为主,故名为《国语》。

2.体例《国语》始创国别史之体。

全书共21卷,分国记载周(3卷)、鲁(2卷)、齐(1卷)、晋(9卷)、郑(1卷)、楚(2卷)、吴(1卷)、越(2卷)八国的史事。

它上起周穆王,下迄鲁悼公,包括的时代大体为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967一前453)。

二《国语》的思想特点《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国语》则多记教诲之语。

其目的虽然都在善善恶恶,最终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但《国语》显然按照某种明确的说教意图,对史实作过一番选择,其所记者大都从中能够引出某种教训的言和事。

较之“政府档案”般的《尚书》训诫之文和专于客观史实的笔录中寄寓褒贬的《春秋》之文,《国语》在继承的前提下显然有了新的发展。

因此,《国语})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重民”、“尚礼”、“崇德”等。

《国语》的思想观念固然不纯,但基本上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倾向。

三《国语》的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看来,《国语》具有不小的价值。

它在一定程度上象地反映了春秋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了那个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

它虽以记言为主,但也注意写人,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当时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

较之《尚书》与《春秋》,《国语》显然已大有进步。

此外,《国语》在记言中展现故事情节,不乏虚构和想象;文章的结构也有所创新;其语言大体平实畅达,风格则不尽一致。

这些特点,体现了史家之文的新的发展。

虽然总的看夹,《国语》的文学成就尚不及《左传》,但其少数篇章则又有所过之。

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国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典范。

它大约与《国语》同时或稍后成书,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出现了不少新的特点,标志着史家之文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左传》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文学常识

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文学常识
-- 精品--
《国语》的思想倾向
❖ 《国语》的思想基本上体现的仍是儒家思想, “重民”源自“尚礼”、“崇德”是其主要表 现。
-- 精品--
《国语》的文学特色
❖ (一)《国语》以记言为主,穿插着一系列的故事, 有时候也能写出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亦 有虚饰现象。
❖ (二)《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国事件时,会集中 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显示向纪传体过渡的趋 势。
3、《左转》内容、笔法
以《春秋》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 和传说,把《春秋》中简短的记事发展成为完整 的叙事散文。
忠实地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 各方面活动,记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 及大夫的兼并,表现了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
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反映了当时的进步思 潮。
-- 精品--
四年共242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 书,为后代编年史的滥觞。
《春秋》原文18000多字,语言极为精练。现存 16000多字。
-- 精品--
●《春秋》三传: 《左传》鲁·左丘明 《公羊传》齐·公羊高 《谷梁传》鲁·谷梁赤
三传异同: 《公羊传》《谷梁传》用今文(隶书)撰写,
解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左传》用古文(篆 书)撰写,增补不明史实。
记录。由于社会风气的变化,春秋时期从容 辞令的行人,演变而为剧谈雄辩的说士。不 少文章,观察敏锐,,见解深刻,方式巧妙, 语言机敏,一直被认为是古典散文中的典范。
-- 精品--
❖ 1、灵活机智的进言方式: ❖ (1)善于揣摩对方心理,投其所好,避其所忌,
由近及远,因小见大。 ❖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赵策一》) “邹忌讽
❖ “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辩:雄辩; 丽:夸饰;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完整word版)文化常识(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文化常识(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文学常识系列一:文学史上的史书

文学常识系列一:文学史上的史书
文学常识系列之一
文学史上的史书
分类
史书
按内容特点 按体例特征
记言为主 记事为主
编年体 国别体 纪传体
记言的史
《尚书》《国语》《战国策》
记事的史
《春秋》:太简短
《左传》:够铺排,跟着春秋编年的 系统,记事琐碎
《尚书》
《尚书》
《尚书》
名称: 《尚书》,最早书名《书》; 成书时间:约成书于前五世纪; 流传: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
《战国策》成语
汗马功劳《战国策·楚策》 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 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 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二》 龙阳泣鱼《战国策·魏策四》
《春秋》名称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 经》或《麟史》
《春秋》作者
作者:相传孔子。现存版本由孔子修 订而成。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之说。——司马迁
《战国策》
内容: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 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 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 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 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 张和言行策略。
《战国策》
刘向 作者: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
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 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 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 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春秋》重要标签
1. “六经”之一: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鲁国: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4.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左传》《战国策》《史记》的语言及其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左传》《战国策》《史记》的语言及其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左传》《战国策》《史记》的语言及其它作为高中生,对《左传》《战国策》《史记》并不陌生。

因为学过的《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就选自《战国策》;《陈涉世家》《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就选自《史记》。

通过学习,大家对上述三部传世经典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读读此文,对拓展视野,加深认识,形成知识系统,大有裨益。

1.《左传》和“春秋三传”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属“春秋三传”之一。

“春秋三传”中的“春秋”,是历史的意思。

在我国商、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季,后来才增加冬夏而成四季,所以人们就用春秋指一年。

历史是一年一年地记载的,所以引申为历史。

古时帝王身边设有史官,分左史、右史。

右史负责记载帝王的言论。

左史负责记录帝王的行动,大事记在“策”里,小事记在“简”中。

历史就是根据这些简策编写的。

现存的《春秋》也是根据这些简策而编成的鲁国编年史。

《春秋》像大事记一样,写得十分简约,说是通过一字一词来表示褒贬的,这就是所谓“微言大义”、“春秋笔法”。

但是,对读者来说,那是不容易领会的。

于是就出现了解说《春秋》的书:一部是《左传》,一部是《公羊传》,一部是《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传”即解说的意思。

《谷梁传》的作者系鲁人谷梁俶,《公羊传》的作者系齐人公羊高。

这两部书主要是解说《春秋》的微言大义,是一种理论性的说明,文学价值较差。

《左传》的作者是鲁国太史左丘明。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不是为解释《春秋》而作的,到了汉朝刘歆才把它按年份散附在《春秋》经文之后,成了《春秋左氏传》,变为解说《春秋》的书。

《左传》以鲁史为线索,以鲁国十二个国君的谥号为次序,起自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详细地记叙了春秋二百五十多年间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法令、外交、文化、历法、天文、风俗等情况。

这是一部典范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编

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编

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编一、散文(一)历史散文(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

《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等。

(二)诸子百家散文(1)道家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

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

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逍遥游》。

(2)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古代文学常识汇集

古代文学常识汇集

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编一、散文(一)历史散文(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

《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等。

(二)诸子百家散文(1)道家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

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

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逍遥游》。

(2)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先秦时期的文学常识

先秦时期的文学常识

先秦时期的文学常识A、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D、先秦诗歌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②《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

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先秦时期的文学常识1、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是流传在原始人类中的古老歌谣和神话故事。

2、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说,这是对文学艺术起源的科学解释。

3、一般认为,古籍中保存下来的一些原始歌谣,比较接近原始形态,可信为原始歌谣的有:《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礼记·效特牲》中的《蜡辞》《易经》中的《归妹》上六爻等。

《国语》文学及文化常识

《国语》文学及文化常识

与《国语》选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一、《国语》简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

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相较《左传》,《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1]全书二十一卷,《周语》三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

《鲁语》二卷,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

《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

《晋语》九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从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时间长,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国语》称为“晋史”。

《郑语》一卷记周太史伯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

《楚语》二卷,主要记灵王、昭王时的历史事件。

《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2]《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

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

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二、《召公谏厉王弭谤》【注释】召公,周王朝“卿士”。

“卿士”是中国古官名。

又作卿史、卿事。

商代甲骨文中有卿史这个官名的记载。

在西周,卿士是三公、六卿的通称,为周王室执政之官。

“士”通“事”,《说文·士部》云:“士,事也。

”《诗经·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

《左传》《战国策》知识归纳

《左传》《战国策》知识归纳

四.《左转》和《战国策》
1. 《左转》著者、成书年代:
春秋三转,传——儒家用来解释经典的文字(阐明经义),《春秋左氏传》鲁国左丘明、《春秋共羊传》齐国公羊高、《春秋谷梁传》鲁国谷梁赤,成书年代在战国—西汉。

2. 《左转》注本:
1) 经与传本是分开的,古人称“别本单行”。

2) 西晋•杜预着《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把《左传》的内容逐年附于《春秋》的后面,同时为经和传作注。

3) 杜预《春秋序》:“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符,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

”唐•孔颖达在杜注基础上作《春秋左传正义》。

4) 《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
5) 《春秋左传诂》,(清)洪亮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中华书局,1987
6) 《左传选》,徐中舒编着,中华书局,1963
7)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3. 《左转》体例和特点:
1) 共18万字,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时各方面的历史: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2) (唐)刘知几《史通》:“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3) 语言:简明生动精确。

4) 文学价值:文笔简练,善于叙事和刻画人物,战争场面生动,外交辞令出色。

5) 内容:记述《春秋》时代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重大事件。

6) 史料价值:兼记各国,大小通吃,系统详实。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一)中国文学常识1 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等。

2 先秦文学(1)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谷梁传》、《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主要作品有《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5)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7)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8)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9)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文学常识

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文学常识

三、体例



1、体例. 纪传体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全书130篇 本纪:用编年形式记各朝代,帝王的大事,天子叫纪, 以君主为纲,符合皇权的需要。 12篇 表:用表格形式记历史事件和列传无法记的人物,分: 世表,年表,月表。 10篇 书:记典章制度。 8篇 世家:记诸侯历史。 30篇 列传:记将相大臣,各阶层代表人物的事迹. 70篇
五、史学价值



2、创立了史评形式“太史公曰” 太史公曰有序、赞,论传。 序:放在一篇文章前。 赞:放在一篇文章末。 论传:平叙夹议。 太史公曰有130多条,继承了《左传》君子曰形式, 发展为系统的史论。 寓论断于叙事之中。
五、史学价值



3、评人物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求实精神。 刘邦,少年时游手好闲,不治产业,不如其弟治产 业。胜后回故乡,唱歌,问父亲自己好。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如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 守四方”击筑流泪。 项羽:少年时是一位良将,力拔山兮气盖世,后来 成为西楚霸王。 垓下之战前他说“实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引,谁 知之者.
《史记》
《史记》

1956年司马迁为世界文化名人。 中国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一个没读过《史 记》,受《史记》的影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纪传 体通史,博大精深,前无古人。

一、作者及成书经过
《史记》,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 地位,而且开创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为我国古代 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 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势》)。 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汉文学史纲》)。
《春秋》与《左传》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第一部分:分类整理一、中国古代文学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一).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过秦论》、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文学常识(左传、战国策、论语)

文学常识(左传、战国策、论语)




2、【汉语文字】言归于好 【出处】《左传·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 好。”奉教撤兵,~。(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汉语拼音】yán guī yú hǎo 【词语解释】言:句首助词,无义;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 重新和好。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组织等之间 近义词: 破镜重圆、重修盟好 反义词:话不投机
作者

பைடு நூலகம்


《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 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 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 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 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 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 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尹吉甫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诗经》的主要采集 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尹吉甫出生于江阳(现泸州市),晚年被流放至房 陵(房县古称),死后葬于今湖北房县青峰山。房县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遗存。 他辅助过三代帝王,到周幽王时听信谗言,被周幽王砍了头,后来知道错杀, 做了一个金头进行了厚葬,为了隐蔽别人盗墓,做了十二座墓葬于房县东面。 周宣王大臣。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周房陵人。猃 狁(古民族)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周宣王五年(前823),尹吉甫率 军反攻到太原,并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负责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献, 并在朔方筑城垒。遗物有青铜器兮甲盘。湖北有尹吉甫宗庙-----建于唐朝的著 名的房陵青峰区宝堂寺,泸州有尹吉甫抚琴台遗址,山西平遥古城有尹吉甫 点将台、湖北有墓和墓碑遗址。 西周宣王时,北方猃狁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侵扰甚剧。周宣王 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猃狁,率军反攻到太原而返,驻 防今平遥城一带。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 小,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曾驻兵于此。筑西北两面,俱低。”又载:“受命 北伐猃狁,次师于此,增城筑台,教士讲武,以御戎寇,遂殁于斯。” 曾作《诗经· 大雅· 烝民》、《大雅· 江汉》等。

部编版重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部编版重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部编版重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传记文学暂未提及。

1、《左传》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所著的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也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其中代表性的篇目是《曹刿论战》,记载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2、《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其中代表性的篇目是《周亚夫军细柳》。

3、《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而成的国别体史书。

其中代表性的篇目有《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

4、《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其中代表性的篇目是《孙权劝学》(四)。

5、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其中代表性的篇目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6、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其中代表性的篇目有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和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

7、书指的是书信,其中《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也是代表性的篇目。

8、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书序相当于前言、引言,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成书的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参考。

赠序则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9、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述情况的一种文体。

其中代表性的篇目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10、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以叙事、写景、描写物品,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其中代表性的篇目有《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

11、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欧阳修、王安石。

其中韩愈的代表作品有《马说》和诗《左迁至龙标示侄孙湘》。

柳宗元的代表作品是《小石潭记》(“永州八记”)。

欧阳修的代表作品有《卖油翁》和《醉翁亭记》。

苏轼的代表作品包括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水调歌头》和《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实地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 各方面活动,记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 及大夫的兼并,表现了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
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反映了当时的进步思 潮。
4、特色: 《左传》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历史事件和
历史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为后人提供历史 借鉴。
5、评价: 文质并盛,把历史散文推上一个高峰,成为后
2、善于写人物 晋文公、郑之产、齐晏婴、郑伯、共叔段、武姜 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丰富性、复杂性。 晋文公:贵公子—政治家,四处流亡—一代霸主,性
格有一个曲折的成熟过程。
3、善于写战争 记录了几百次战争,五大战役:城濮之战、崤之战、
泌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小战役也各具特色。
4、 善于写辞令。 风格各异:犀利、不卑不亢、刚柔相济,适合人物性
《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一)“贵士”的倾向:重视平民知识分子,反映了当 时“士的崛起”。
(二)《战国策》反映了纵横家重功利重实用的价值观、 人生观。
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争名逐利: 如:苏秦得意还乡之时的一番感慨:“嗟乎!贫穷则父
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 忽乎哉!” (《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张仪也亮出了“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 室,天下之市朝也”的观点。 《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 争论于秦惠王前》 (三)崇智尚贤的政治观。 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以智服人)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 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春秋》原文18000多字,语言极为精练。现 存16000多字。
●《春秋》三传: 《左传》鲁·左丘明 《公羊传》齐·公羊高 《谷梁传》鲁·谷梁赤
三传异同: 《公羊传》《谷梁传》用今文(隶书)撰写,
解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左传》用古文(篆 书)撰写,增补不明史实。
对孔子所修《春秋》的不同解读,在汉代形成 历史上有名的“今古文之争”。
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左传》的进步性 1、民本思想:重民、以民为本。
在君民关系上,作者以为,君主有德方能为天 所佑;得民或失民,是立国或灭国的重要原因。
例:“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 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 传·哀公元年》陈大夫对其国君所言)
2、神民关系:人的地位提高了。 例:虢GUO君祭神,虢国太史“国将兴,听于
《春秋》与《左传》
春秋时期: 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一般指: 770BC.—477BC.这一时期 (周平王元年东周立国—周敬王四十三年)
《春秋》: 鲁国编年体历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编
《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
记载时间: 自722BC.(鲁隐公元年)—481BC.鲁哀公十
四年共242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 书,为后代编年史的滥觞。
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到此时已演 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最值得注意的是 铺陈、排比和夸饰的熟练运用。
3、《战国策》游说之辞,还有一大特色—— 明畅通俗。
《史记》
《史记》
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三年》
3、 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残暴荒淫的本性。 例:《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4、 表彰了对国家有贡献的历史人物: 齐桓公、晋文公、管仲、郑子产、烛之武(退
秦师)、鲁仲连(义不帝秦)、铉高(犒师)、 知罃… …
从文学的角度看: 1、 故事性强 ,颇具戏剧性情节;
格特征。可见出当时的外交辞令已经很讲究。
《国语》的体例
《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继 《春秋》之后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
《国语》的思想倾向
《国语》的思想基本上体现的仍是儒家思想, “重民”、“尚礼”、“崇德”是其主要表 现。
《国语》的文学特色
(一)《国语》以记言为主,穿插着一系列的故事, 有时候也能写出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亦 有虚饰现象。
(二)《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国事件时,会集中 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显示向纪传体过渡的趋 势。
(三)《国语》各篇文章水平参差不齐,文体风格 不一。
(四)《国语》的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既与 《尚书》的诘屈聱牙大不相同,也有别于《春秋》 的凝练含蓄。
《战国策》
《战国策》同《国语》一样,也是一部 有关记言的史料汇编,主要记录战国时 期策士游说各国诸侯时陈谋献策或互相 辩论的言辞。
(2)善用譬喻、寓言来形象地说理,消除对方 心理上的抵触感。
战国策士为达到游说目的,还善以生动形象的语 言表述抽象道理,其手法就是巧于比喻和善用寓 言。例如《庄辛说楚襄王》、《靖郭君将城薛》 (《齐策一》)。
2、大量使用对偶、排比、夸张等技巧加强修 辞效果。
“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辩:雄辩; 丽:夸饰;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的记录。由于社会风气的变化,春秋时期 从容辞令的行人,演变而为剧谈雄辩的说 士。不少文章,观察敏锐,,见解深刻, 方式巧妙,语言机敏,一直被认为是古典 散文中的典范。
1、灵活机智的进言方式:
(1)善于揣摩对方心理,投其所好,避其所忌, 由近及远,因小见大。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赵策一》) “邹忌 讽齐王纳谏”(《齐策一》)
何谓“纵横”
所谓“横”,乃“连横”之简称,即以秦国 为中心,分别联合山东任何一国,东西连成 一条横线,攻击其他各国。所谓“从”,乃 “合纵”之简称,即山东六国从燕到楚,南 北合成一条直线,联合抗秦,在强秦虎视眈 眈之下,图谋自存。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一)精彩绝伦的游说之辞 《战国策》的文章,许多是当时游说之辞
《左传》 作者:左丘明。
1、记录时间: 自鲁隐公元年722BC—453BC,比《春秋》晚
28年。
2、字数: 《左传》近20万,超过《春秋》10倍。
晋·杜预把它分年附在《春秋》后边,称为《春 秋左氏传》。
3、《左转》内容、笔法
以《春秋》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 和传说,把《春秋》中简短的记事发展成为完整 的叙事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