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一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第1篇:《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在教育的路上,“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让一路充满花香,让一路充满爱。
这是我读完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后最直接的感受。
窦老师的文字平易、近人,好似一位友人在聊天,在看似不经意间,我们却能收获很多本书分为四部分,读者可从她的“成长”中感受到高雅的“清淡与忧患”,并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真的让人心潮澎湃。
当我读了《小红花的背后》我的心为之一颤,我们的课堂也曾出现此类现象,课堂上部分孩子失望、期盼的眼神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40分钟的课堂,教师的提问,同学们高高举起小手,有的甚至用口帮忙:“老师,我”老师或许叫起前排的,或许叫到成绩差的,或许叫到好的,总会有部分学生没有机会。
有些个成绩中等,又默默无闻者,大概一学期都得不到几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吧,可往往他们却是最需要鼓励的。
课堂学习不是竞技比赛,没有谁是失败者,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抚慰。
那些表现不积极的更应得到鼓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他们。
正如窦老师所言:我们如果用形形色色的小红花娇纵一部分学生,同时会伤害一些无辜的学生。
我们要时刻铭记:尊重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
让爱的阳光滋润每一朵小花!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
她说“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成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
”确实,面对每日繁杂的事务,面对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面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从中过滤出一些快乐的因子,让阳光洒到疲惫不堪的心灵边角。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读《玫瑰与教育》有感读《玫瑰与教育》有感1《玫瑰与教育》的作者是窦桂梅老师,一位全国语文特级教师。
窦桂梅原是吉林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后调到清华附小任教,现为清华附小副校长、小语界的特级教师。
玫瑰是她的网名,《玫瑰与教育》是她取名“玫瑰”之后有关她和教育之间的故事,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
当然,此书又不仅限于谈教育,还谈友情、谈人生、谈读书,可谓一本杂书。
对于我,一名美术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经常在不经意间被窦桂梅老师的文字所吸引,被窦桂梅老师的勤奋与才情所感动,被窦桂梅老师坚持真教育的信念所折服。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这是她书中的原话。
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隐隐地在痛。
确实,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有疏忽的时候。
对待一些我们眼中认为的"学困生"时,我没有耐心像对待好孩子一样和他们交谈,没有注意到这些孩子的心同样也是透明而脆弱的。
我不应该嘲笑他们,应该更加细心的呵护他们。
在以后的工作中,这句话我将时时谨记!不要忽视或刺伤了每个孩子,因为“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对她印象深刻就是从她的演讲开始,一位充满着豪迈,大方,爽朗,热情北方女子。
我平时也非常乐意和这样的朋友结交,因为我欣赏这样性格的女子。
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去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
”“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
”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的写作时间很少,时常给自己找理由:我不是语文老师,是美术老师,不需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夫,只要自己的绘画专业好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我明白了要用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衡量自己的时候还差很远,要随时记录教学和生活的点滴及反思,也明白了写作的重要性。
读《玫瑰与教育》心得体会
读《玫瑰与教育》心得体会读《玫瑰与教育》心得体会1暑假伊始阅读了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通过阅读,使我对自己的工作也进行了反思。
她的这本《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
该书主要为四部分,第一辑是她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
是一种清淡与忧患的完美结合。
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
这点给读者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而我沐浴在玫瑰清新婉约的文风里,体味着玫瑰繁富精到的旁征博引,把玩着玫瑰漂亮精致的文字,幸福着玫瑰“幸福的感觉”,“沉醉不知归处”成了自己最好的选择。
当然同样身为教师的我也在认真阅读完此书后,开始了严肃的思考。
时代在不断变化着,我们所谓的课堂学习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竞技比赛,我们不该过于太死板。
课堂里没有谁是真正的失败者,所有的学生都是需要鼓励和抚慰的。
尤其那些通常在老师眼里不积极的学生更应该得到鼓励,这些不起眼的鼓励也许会转折很多人的人生。
我们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我们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学生。
我们没有权利用成人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冷血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誉的.尊重。
给他们一颗美好的心去看待他们所要面对的路。
正如窦老师所言:我们如果用形形色色的小红花娇纵一部分学生,同时会伤害一些无辜的学生。
我们要时刻铭记:尊重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
《玫瑰与教育》一书最后一页,窦桂梅引用狄金森的一句诗:“跳着舞过黯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
”因为她的《玫瑰与教育》,我想把这句诗改写一下:跳着舞过平凡的日子,让我走进玫瑰的理想教育之园。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一)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一)
读完《玫瑰与教育》,我深深被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所描绘出的玫瑰女孩所打动。
她柔弱而坚毅,纯真而成熟,代表着人类心灵深处的渴望和坚定。
通过与小王子的交流,玫瑰女孩展现了她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想,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玫瑰与教育》也让我思考了教育的本质。
作者通过小王子和玫瑰女孩之间的故事,探讨了人类之间的关系、孩子与父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和人格的建立。
玫瑰女孩的教育经历让我意识到,爱、尊重和理解是构建有效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
通过阅读《玫瑰与教育》,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都值得被珍惜和呵护。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需求。
只有真正理解与尊重每一个个体,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玫瑰与教育》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让我感悟到教育的真谛与力量。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800字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800字读玫瑰与教育有感范文1近来有幸拜读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专著——《玫瑰与教育》。
本书主要记载了窦桂梅老师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及为人处事中的探索和思考,也有国外教育(日本)现状的透析,还有一篇篇富有真知灼见的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对窦桂梅老师肃然起敬,倒不是因为她如此年轻就评为全国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获得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还担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而是通过《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通过窦桂梅老师的成长经历,我感受到了名师光环背后执着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触动最大的是以下两点:一、广泛读书,积淀学养。
小时侯的窦桂梅老师没有读过多少书。
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她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
《玫瑰与教育》第一辑《清谈与忧患》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行》中,我们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个读者到作者的经历,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代名师的经历。
“现在,读书成了我的习惯。
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
”(窦桂梅语)读书已经真正成了她生活、工作、学习的一部分了。
当然,读书也给她的教学,给她的不断成长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二、积极实践,勤于积累。
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
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有实践就要有反思。
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
《为生命奠基》、《教育的对话》、《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窦桂梅语)读完名师之作,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离窦桂梅老师有多远?我们离理想中名师有多远?名师之名在于学识胆略,在于砺志勤恳,在于审视笃行。
他们都有一种忘我的独立、奉献之精神!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实践,努力的去奋斗,去获得一种稳定、持久、成熟的情感!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于精神世界的距离和实践的勇气、耐力!人只有有了想法才会有行动,有了行动才会有不同的结果。
玫瑰与学习教育的读书心得3篇精选
玫瑰与教育念书心得3 篇玫瑰与教育念书心得一:窦桂梅清华大学隶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典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
刚看几页,才发现自己的浅陋。
玫瑰与爱情其实没有一点关系。
玫瑰不过窦桂梅教师的网名而已。
这本书中,玫瑰,怎么会和在他人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同的呢?好奇的拿起书读下去,被它深深地感动了。
书中主要讲了讲堂上物质奖赏的利与弊,有些时候,你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中间把对学生的损害从皮肤深入到心脏。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不认为意的夸奖,会对一些孩子幼当心灵造成损害; 没想到一朵奖赏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来的暗影; 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选,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铭心刻骨的难过。
是的,我们有些时候对学生常常缺乏真实的尊敬和关怀,很多班级的墙上小红花,小红旗,关于那些榜上出名的孩子来说是光荣的记录,但是关于方框后边没有这些小红花小红旗的学生来说,则恰好是他们尴尬的记录。
给他们的心灵埋下难过。
事与愿违。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对待教育事业,对待自己的学生,不不过要有爱,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静静做着,自己该做的全部,我们会因感恩而更为漂亮。
有些老师常诉苦,此刻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意不接受,真是没良知 ; 也有些老师老是经常以我是恨铁不行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需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能够不去计较。
于是就出现了不问是非曲直的训斥,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想想,我的话能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能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
其实,这是教师感情教育没有真实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总而言之,有个人特点的方式是有价值的教课,是活力勃勃的教课,也是学校教育的价值所在。
作业一名英语老师,我在形成自己特独的教课风格的过程中,必定要好好念书,联合实践,深入思虑,把自己的心里放进教课中去。
假如说自己从前仍是机器人,那么,此刻的我,正在努力创建自己的风格。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放假前走进图书室,在一排排严肃而略显厚重的教学著作面前,《玫瑰与教育》显得如此不同,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与我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呢?好奇的拿起它,却怎么也不能放下。
这本书有四辑:第一辑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
第二辑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
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
第四辑写出了作者的多篇读后随笔,书籍点评。
扪心自问,自己总以时间少、工作紧为由,研读过几本教育专著,认真伏写过几篇有价值的文章?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知。
潜心读书,细细想来真是一件好事。
有特色的教师容易被学生记住。
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没有特色。
究其原因,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家长、学生的压力导致教师缺少一个宽容、宽松的环境,令教师们不敢去尝试建立自己的风格,只能围着分数棒转,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的成长与培育风格的大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他们的专业水平刚刚成长,就要面对学生是否接受、领导是否肯定、同行是否理解的问题;如果参加比赛,还要面对评委老师们能否首肯的问题。
而目前的评委们,可能会出于对新风格的把握不定,或自身水平的局限,或为了规避风险,一般要求中规中矩、有板有眼。
评委们只是按照时尚的理念或个人的印象给授课教师打分,也不给授课教师任何申辩的机会,更全然不顾教师的个人特点。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们很容易迷失自己、丧失自己,把自己当作体现某种理念的工具。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6篇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篇1《玫瑰与教育》的作者是窦桂梅老师,一位全国语文特级教师。
窦桂梅原是吉林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后调到清华附小任教,现为清华附小副校长、小语界的特级教师。
玫瑰是她的网名,《玫瑰与教育》是她取名“玫瑰”之后有关她和教育之间的故事,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
当然,此书又不仅限于谈教育,还谈友情、谈人生、谈读书,可谓一本杂书。
对于我,一名美术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经常在不经意间被窦桂梅老师的文字所吸引,被窦桂梅老师的勤奋与才情所感动,被窦桂梅老师坚持真教育的信念所折服。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这是她书中的原话。
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隐隐地在痛。
确实,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有疏忽的时候。
对待一些我们眼中认为的"学困生"时,我没有耐心像对待好孩子一样和他们交谈,没有注意到这些孩子的心同样也是透明而脆弱的。
我不应该嘲笑他们,应该更加细心的呵护他们。
在以后的工作中,这句话我将时时谨记!不要忽视或刺伤了每个孩子,因为“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对她印象深刻就是从她的演讲开始,一位充满着豪迈,大方,爽朗,热情北方女子。
我平时也非常乐意和这样的朋友结交,因为我欣赏这样性格的女子。
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去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
”“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
”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的写作时间很少,时常给自己找理由:我不是语文老师,是美术老师,不需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夫,只要自己的绘画专业好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我明白了要用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衡量自己的时候还差很远,要随时记录教学和生活的点滴及反思,也明白了写作的重要性。
最新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3篇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一: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
刚看几页,才发现自己的浅薄。
玫瑰与爱情其实没有一点关系。
玫瑰只是窦桂梅教师的网名而已。
这本书中,“玫瑰”,怎么会和在别人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的呢?好奇的拿起书读下去,被它深深地打动了。
书中主要讲了课堂上物质奖励的利与弊,有些时候,你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当中把对学生的伤害从皮肤深入到心脏。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来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
是的,我们有些时候对学生往往缺乏真正的尊重和关心,许多班级的墙上小红花,小红旗,对于那些榜上有名的孩子来说是荣耀的记录,可是对于方框后面没有这些小红花小红旗的学生来说,则恰恰是他们难堪的记录。
给他们的心灵埋下痛苦。
适得其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对待教育事业,对待自己的学生,不仅仅要有爱,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我们会因感恩而更加美丽。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
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
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总而言之,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是有价值的教学,是生机勃勃的教学,也是学校教育的价值所在。
作业一名英语老师,我在形成自己特独的教学风格的过程中,一定要好好读书,结合实践,深入思考,把“自己的内心”放进教学中去。
如果说自己以前还是“机器人”,那么,现在的我,正在努力创造自己的风格。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000字四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000字四篇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000字四篇1走进图书室,在一排排严厉而略显厚重的教学著作面前,《玫瑰与教育》显得如此不同,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与我眼里严厉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呢?奇怪的拿起它,却怎么也不能放下。
《玫瑰与教育》其实是窦桂梅教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
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
该书分为四辑,“清谈与忧患”写的是一些关于教育体制、名家教育思想和自己的教育随想;“在听说读写的背后”写的是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故事;“日本教育管窥”介绍了自己在日本一些学校的见闻;“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选登了窦教师写的一些读书笔记。
与其他书籍相比,里面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而是娓娓道来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孩子的心是透亮而脆弱的,‘当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这不仅仅是窦桂梅教师的底线,更应是每一位为人师者的底线。
在我们的工作中,由于种种情形,种种缘由,是不是也曾无意中损害过学生们的心灵呢?窦桂梅教师甚至考虑到了“不行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低,都应得到敬重、得到暖和的照射”。
的确,当我们发出一朵小红花的时候,当我们向某些学生进展表扬的时候,却也有意、无意的损害了其他临时落后或者不够积极的同学,只是我们无暇顾及而已。
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心灵的沟通。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在选择一种教学方法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爱护好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生活的自信念,让每一朵花朵都在我们的呵护下安康活泼的长大。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了,把简洁的事做好就不简洁了。
”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但是我们极少将这一平凡的职业做到极致。
在窦教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一般从教者走过的艰辛的成长道路;看到了一个教师心中永不言败为着抱负执著追求的坚决信念;看到了一个一般的从教者的不一般之处。
读窦桂梅老师《玫瑰与教育》心得(精选7篇)
读窦桂梅⽼师《玫瑰与教育》⼼得(精选7篇)读窦桂梅⽼师《玫瑰与教育》⼼得(精选7篇) 我们得到了⼀些⼼得体会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篇⼼得体会,通过写⼼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到底应如何写⼼得体会呢?下⾯是⼩编整理的读窦桂梅⽼师《玫瑰与教育》⼼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读窦桂梅⽼师《玫瑰与教育》⼼得篇1 提起窦桂梅⽼师,我总是不由⼼⽣⼀种⾼⼭仰⽌的崇敬之情。
她那精妙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深厚的⼈⽂素养就如⼀道道美味的⼼灵鸡汤,给⼈以最舒⼼的滋补。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们讲述的都是她教学⽣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但是正是这些朴实的故事,真实的思考,却看到了玫瑰的率直热情的个性,对教育、⽣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她充满激情与思考的⼈⽣历程,我被这样的勤奋和执着所感动着,被她那种坚持真理的信念所折服。
窦⽼师在⾃序中讲述了她写作成长的经历,没想到这么⼀位全国闻名的教育专家,在开始写作的时候也是“上⽓不接下⽓”,⽽且也没有经过学院派的写作训练。
但她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发现⾃⼰的⽂字是那么的笨拙。
有时⼼⾥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字却很蹩脚;有时甚⾄会有⼀种羞耻感,产⽣永远与笔告别的念头。
读到这,我不禁也想到⾃⼰现在倒真的有这种感觉:总觉得教育⽣活中有许多让⾃⼰感到的⼀刹那,可真的来诉诸笔端,可⼜觉的⽆话可说,即使写出来也总觉的也内⼼感受相差甚远。
后来,窦⽼师是在⽹上以“玫瑰”为名发帖练笔,并形成了习惯,像吃饭⼀样每天必不可少的时候,才蓦然发现这⼏年已经有了不少的长进。
这才明⽩,练笔好⽐开花,没有⼀定时间和⼒量,是不可能让⼀瓣⼀瓣的花朵展开⾃⼰的⾯容的,以为刚⼀动笔就能⼀鸣惊⼈,那或是天才,或者只是妄想了。
后来⼜读到鲁迅称⾃⼰的⽂字是“逼写”出来的,⼼⾥这才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地、艰苦的修炼。
窦⽼师的这段经历也让我的⼼⾥得到了安慰,只要坚持下去,我的梦想总能实现,即使因为⾃⼰太笨,但努⼒了,最后总不会留下遗憾。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玫瑰与教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这个假期,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就是窦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
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
读窦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
窦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
窦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老师的自觉行为。
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
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通用19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通用19篇)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篇1这个假期,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就是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
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
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
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
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
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
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一
临近放寒假,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发放了一本书,我领到的是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一书。
当我一拿到书,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吸引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书名,玫瑰。
一个浪漫而又温馨的词语,居然有人将它与教育联系在一起。
二是人名,因在大约六七年以前,我曾经看过窦老师的演讲和课堂实录,当时就被窦老师激情四溢的演讲深深打动,那时我就了解到窦桂梅从吉林一实小一名普通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她肯定是一名不同寻常的教师。
通过再读《玫瑰与教育》,我知道了这本书一共有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触到窦老师那质朴而真实的语言,透露出的是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她的机智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
纵观全书,我觉得窦桂梅老师在读、写、思这三面做的非常好。
如从读《人民教育》开始,让她找到了良师益友,《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她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小王子》《夏洛的网》《教师人文读本》《语文课程理论基础》《红楼梦》相比较之下,再看看自己,读的书真是囊中羞涩,不过随着自己年龄的成长,阅历的增多,我正在努力地改变自己,也
让自己到书中去感受名师的做法、经典的甜梦、童话的广阔海洋。
窦老师不光自己读书多,她还教育自己的学生、女儿多读书,还向身边的人、老师推荐阅读。
书读的多了,随之也有了广博的见识。
窦老师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
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
窦老师坚持用文字记录着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看后感受颇深,写作不但是对自己工作的梳理,更是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更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它更是逼迫自己坚持实践、勤于阅读、深入思考的强劲动力,是一种让我们反思着的存在。
确实,写作也是一种最深刻的心灵对话。
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在与一个自己最信赖的朋友在谈话。
当你心情不好时,就可以畅所欲言。
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排毒过程,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美容,因为文字可以滋润生命,让人忘却心灵的疲劳。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和感触。
谢谢《玫瑰与教育》,它使我又一次经历了心灵的洗涤,让我在前行的路上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