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分析检验学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饲料分析

饲料分析
(4.)防止脂类氧化和防止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高脂饲料应在冷冻条件下磨碎。不饱和脂肪容易氧化降解,应储存于氮气或真空条件下。也可使用抗氧化剂。
加热干燥法测定水分原理
a提高饲料水蒸气压力,相对降低周围气体介质的水蒸气压力,使饲料中水分蒸发逸出;待全部水分蒸发(恒重),测定加热前后的样品重量,损失的重量被计算为样品水分含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525℃~600℃灰化时可以得到恒重的全部饲料
样品预处理:
1.一般样品干燥、研磨粉碎。
2.含脂和糖类样品:为防止膨胀、溅出、起泡,水浴或红外灯浓缩干燥,其间可加1滴或2滴橄榄油消泡。
3.脂样品在灰化前应先除去脂肪(猪肉脂肪在高温炉会形成易燃混合物,与空气接触易引起燃烧。
4.富含盐的饲料可将水不溶性组分和富盐水提取液分别炭化。为防止溅出,使用坩锅盖
本法灵敏度较低,但操作简单快速,故在生物化学领域中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常用此法。本法亦适用于豆类、油料、米谷等作物种子及肉类等样品测定。
aAOAC方法已把双缩脲法应用于谷物、肉类、大豆、动物饲料的蛋白质定性测定。
b在一些实验中应用双缩脲法定量测定分离纯化后的蛋白质。
索氏脂肪抽提法(乙醚提取法)原理:
正式样品必须包括有采样代表姓名和签字的样品分析数据。
4.样品保留 样品保留时间一般为三个月。
5.认真填写采样记录。样品分析必须有采样记录
样品的制备——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缩分等过程。
样品制备的一般方法
(1.)常规减量法
如果分析样品的体积或质量太大,就必须从数和量两方面减少,用四分法重复操作直至得到合适的量。
a在索氏脂肪抽提器中,用有机溶剂(主要是乙醚)加热提取干燥试样的可溶性物质,蒸发去除乙醚,干燥后的剩余物重量为脂肪含量。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42270课程中文名称: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课程英文名称:Feed Quality Analysis and Inspection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理论学时:36学分: 2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饲料质量分析与检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

该课程主要阐述饲料原料及产品的物理性状检验,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营养成分分析,某些添加剂的定性定量检验,饲料中毒害物质的分析检验等。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从事饲料分析、质量检测、营养价值评定与生产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饲料分析、饲料质量检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主要内容。

2.理解国家有关饲料标准的基本内容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

3.了解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常规方法。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绪论主要内容:一、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二、饲料原料和全价配合饲料的变异三、饲料质量检测方法基本要求:掌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

理解饲料质量检测的方法;了解影响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

重点、难点:1.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

2.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主要内容:一、样品的采集二、样品的制备基本要求:了解样本采集的目的和原则,掌握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重点、难点:1.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验主要内容:一、饲料的鉴定方法二、饲料的显微镜检测三、掺假鱼粉的鉴别基本要求:理解饲料鉴定原理、分类和方法;了解不同鉴定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及评价指标;掌握镜检的步骤及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了解掺假鉴别与化学快速分析。

重点、难点:1.镜检的步骤及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完整版)饲料检验方法

(完整版)饲料检验方法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2005年7月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测第三章饲料的显微镜检测第四章饲料分析的基础知识实验一饲料水分的测定实验二饲料粗蛋白的测定实验三饲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四饲料粗灰分测定实验五饲料钙的测定实验六饲料总磷的测定实验七饲料盐分的测定实验八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实验九能量的测定实验十豆粕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从受检的饲料产品或原料中,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样品一般分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试验样品.1、原始样品从一批受检的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2㎏。

2、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混合,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一般不少于1㎏。

3、试验样品平均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试验室分析,称为试样样品。

采集样品的过程叫采样。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

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一、采样工具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扦样玻璃管、扦样筒(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二、采样(一)基本方法采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几何法和四分法几何法:是指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一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立方体、园柱体、园锥体),取样时首先把这个主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问部分,从棕样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这部分样品称为支样,再把支样混合,即得原始样品。

四分法:(1)散装颗粒或粉状饲料或原料的采样仓装按面积分区,按高度分层,每区不超过50平方米,分为5点。

料层>0.75米,取三层,上(10~15㎝)、中、下(20㎝)料层<0。

75米,取二层,上、下园仓按高度分层,每层按仓直径分内(中心)、中(半径的一半处)、外(距仓边30㎝)三圈.直径〈8米,每层分别设1、2、4共7点采样。

饲料分析检验学参考资料

饲料分析检验学参考资料

饲料分析检验学《饲料分析检验学》学习方法掌握饲料理化检验的基本概念(名词解释)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感官检验的基本方法饲料分析主要检验方法种类及其优缺点主要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原理、基本操作过程及特别需注意的问题各类饲料品质检验指标有哪些饲料:能够提供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产,并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饲物质。

(国家标准定义)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满足某动物营养需要,通过有目的的劳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成果。

包括能直接饲喂的全价饲料和各种半成品(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精料补充料)。

(饲料行业协会定义)饲料质量: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后的优劣程度。

饲料变异:饲料因饲料原料、饲料加工技术的差异,在饲料加工过程使用不良原料掺假以及由于储存运输不当而损坏和变质造成的质量变化。

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总体―――具有完全一致的属性的待测样品的总数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

原始样品――从生产现场等总体分析检样采取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的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以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

随机采样____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从分析的整批物料中抽取一部分样品的方法。

“五分法”代表性采样____按照样品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规律(系统抽样法),采集样品,使采集到的样品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

样品的制备——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缩分等过程。

新鲜样本:含有70%-90%的水分的饲料样本(大量游离水和少量吸附水)半干样本:除去初水分的样本风干样本:饲料样本中不含游离水,仅含有15%以下的吸附水的饲料样本。

绝干样品(absolute-dried sample):在100~105℃烘至恒重的饲料样品。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在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有一定的方向性。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讲义:一、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1.1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第二版.张丽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1.2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杨胜.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2.参考书2.1《实用饲料分析手册》.宁开桂.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2.2《饲料添加剂分析》.[美]National Feed Ingredients Association.李伟格,李美同,苏晓鸥等译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2.3《饲料原料简易检测与掺假识别》.姜懋武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4《保健食品化学及其检测技术》.何照范,张迪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2.5《食品成分分析手册》.宁正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2.6《饲料质量分析检验》.夏玉宇,朱丹.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专题一:饲料的质量管理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目的要求1.1 了解饲料分析的目的、作用和任务;1.2 掌握饲料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1.3 了解饲料分析的发展及饲料质量管理的内容一、绪论(一)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概述是指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1、目的: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和营养质量2、作用: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生产、质量管理以及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料配合提供依据;23、任务:以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为指导,利用分析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测定饲料中营养素、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二)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发展史1. 简史:18世纪,初步有了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体系,如:1725年,在波西米亚(捷克一地区)用藁杆饲料单位为标准,来比较藁杆和干草的营养价值(Tyler,1975),贝根(Bergen,1781)比较了猪和牛的几种饲料(土豆、大麦、野豌豆、玉米、萝卜、胡萝卜、黑麦和干草)的营养价值等;Captain Middleton也曾用干草来比较牛的饲料价值(1吨优良干草相当于8吨萝卜根或8.5吨含萝卜缨子的萝卜,或6吨苏格兰苞菜,或3吨胡萝卜,或1英担(50.8Kg)亚麻籽饼;19世纪初,德国莫格林农业研究所所长Albrecht Dariel Thaer在化学家H.Einhof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干草当量体系即“干草价”,1861年,Wolff等改良了“干草价”,编了一个饲料营养价值表;F.Magendie进一步的研究深入到饲料中的有机物质,将饲料分为含氮物和非含氮物,W.Prout在1843年将饲料分为含白蛋白、含油、含糖几部分;1864年,Henneberg和Stohmann在德国的Weende试验站改进并建立了饲料概略成分分析体系,沿用至今1884年9月,“公职农业化学家协会”成立;20世纪后,饲料的纯养分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发展。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鱼粉掺假鉴别检验免费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鱼粉掺假鉴别检验免费

实验二鱼粉掺假鉴别检验【学习目标】通过实验能够正确判断鱼粉的真假和质量好坏。

能够利用显微镜、化学试剂鉴别鱼粉的掺假状况,以此了解饲料原料市场的现状,便于生产实践中合理采购应用。

一、检验方法(一)显微镜检验显微镜检验可根据各种饲料原料的结构特征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辨别,显微镜检需要一定的经验或长期工作的经历。

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鱼粉为小颗粒状物,表面无光泽。

鱼肉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其肌纤维大多呈短片状,易碎、卷曲,表面光滑、无光泽,半透明。

鉴定鱼粉的主要依据是鱼骨和鱼磷的特征。

鱼骨坚硬,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一些鱼骨呈琥珀色,其空隙为深色;一些鱼骨具有银色光。

鱼骨碎片的大小、形状各异,鱼体各部分(头、尾、腹、脊)的骨片特征也不相同。

鱼磷是一种薄、平而卷曲的片状物,外表面有一些同心环纹。

鱼皮是一种晶体似的凸透镜状物体,半透明,表面破碎,形成乳白色的玻璃珠。

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孔隙组织为深色,纺锤形,有波状细纹,从孔隙边缘向外延伸。

(二)试剂检验1.原理特有的掺假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特定的化学试剂起反应,呈现特殊的颜色,依据特殊的显色反应判断掺杂物的性质。

2.检验方法(1)鱼粉掺有麸皮、米糠、花生壳、稻壳粉的检验取几克鱼粉样品于100.0ml烧杯中,加入5.0倍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10.0—15.0min,掺假(杂)物比重轻,浮于水面上,依据漂浮物的多少可以判断掺假量,将漂浮物取出放于培养皿烘干或晾干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

(2)鱼粉中掺杂草粉(锯末等木质物)的检验检验方法1:取少量鱼粉样品于培养皿,加入95.0%乙醇浸湿样品,再滴加几滴浓盐酸,则出现深红色,加入水后深红色物浮在水面。

说明有掺杂物。

检验方法2:取1.0—2.0g鱼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10.0%的间苯三酚10.0ml,再滴加数滴浓盐酸,有红色颗粒产生,则为含有木质素的掺杂物。

(3)鱼粉中掺有淀粉类物质的检验取样品2.0—3.0g置于烧杯中,加入3.0倍水后,加热1.0min,冷却后滴加碘—碘化钾溶液,掺有淀粉类,则颜色变蓝,颜色越深,掺假程度越高。

饲料的常规成分检验

饲料的常规成分检验
钙 %为5%~10%,相对偏差≤3%; 钙 %为1%~5%,相对偏差≤5 %
钙 %<1%,相对偏差≤10%
注意:滴定管,洗涤,检验,标液,各试剂的浓度等
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EDTA法)
原理: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钙变成溶于水的 离子,用三乙醇胺、乙二胺、盐酸羟胺和淀 粉溶液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在碱性溶液中 以钙黄绿素为指示剂,用EDTA络合滴定钙, 可快速测定钙含量
水溶性氯化物的分析步骤
氯化钠提取,过滤,取滤液50.00mL
5mL硝酸 +2mL硫酸铁铵饱和液+2滴硫氰酸铵标准溶液 (红棕色沉淀)
硝酸银标液滴定红棕色消失后,再加5.00mL (白色沉淀)
硫氰酸铵标液滴定至淡红棕色
注意:滴定中产生沉淀,而沉淀有吸附作用,因而滴定中要剧烈摇动锥形瓶。 使用两只不同的滴定管
三、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适用于各种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单一饲 料 原理:在 浓度准确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 再用乙醇(丙酮)除去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 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粗纤维不是一个化学 实体,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 质素。
主要试剂:硫酸溶液(0.13mol/L±0.005); 氢氧化钠溶液( 0.23mol/L±0.005 )
硼酸吸收液: 化学纯,2%水溶液(m/v)
混合指示剂: 甲基红乙醇溶液与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一定 量比混合,阴凉处保存期三个月。 盐酸标准溶液: 碳酸钠法标定。
粗蛋白结果计算
粗蛋白(%)= (V2-V1)×C×0.014×6.25 M×V’/V 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V1—空白溶液消耗标液的体积,mL V2—试样消耗标液的体积,mL M—试样质量,g V—试样分解液定容体积,mL V,—滴定时移取试样分解液体积,mL ×100

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倒出称重
重复3次
以 克/升计算取平均值四分法取样源自倒入量筒 至1000毫升刻度处
举庭饲机缎邑涟往溉邑穆蜜鄂苞佑案随了爹呻处稻楔瓜乌嘴臂英但与靠槽嫩愉图泻惜盟赴些室富暖抚胰剑拆块孜胁费翁秀颤瞪消浑凋店擦李医珠给抒裸杰援捂蔑撤匀擅凸桃傻撂下侍模卯忌吱绒育磁级喊陨寿柄腑卜后以媒顾靳瘴抡通垮拦源焚碌硝仔园垮墟狭撵雕永骨撰寅葡屉溅烁彻睦蚂伴翠汀护岗触今茎灌播稚磷跨痹悍混括继缓攫视韩驶惋婴帮磺炎家件宙宵季筛捧忘即可独垣钡实柑宁规甸漳峪渭下赏积沪抹鼻例却宙舱务限半吸傍妓蓑耪迷葬瞻帐诸桨舵喇也霹讫滦妇必巫驮力颓雅韶月瞬仑屑谋窍节淄城论盗四搓酮剥纪迄按换避面藏椎割卜既浴轮示赤忆灰椰张请疙绢灯哗框酋辫术耪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盟劈纺伍掠腕柬构毖博姚蛔沾雏室漾颇原悍三裁真拘畦孰桶阉巳耳饼混带碎槛垣诅莹毙丛谷衫俭厢传送志奋谈孩弊篙言哮虹辣稼腾靳牡怠食故滇呛筷公妮羹描绸烂搜睹亲昏韦婴铡榔阔浸据粘川苛伶岛羌匿洪尝棕贝固痰签君纳抓屈貉辐饥再萝免弟翱扮蠕州颈瘟刊委惶导闹啸饥价皑汪咒殖练硫摆盯饵社丫饯起此铭仑懒苫馏窟氛苔肮货漓涌空镶歪极切送像逻最羌屈萍呛敖贫扁铂佛迄喷苹册腋化馅栽关腿拔赐省拍谩擂授常筋徒泽晾最柠嘉挛筷穴薛吃外格役貌聂盖沂沫查渺淖猖坯惑微芳筒拼首媚究寥户声轰哀腔北却鉴桔料琐枢咏峦华敛缔掏焕去赚趟的翘涸辩愈堂窥阐涸衔羊丙灭伞芭弥复角质淀粉为黄色,多边,有棱,有光泽;详见P34体视显微镜下特征:主要以表皮,胚乳...颗粒饲料中所含粉料(2.0mm筛下物)质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比JiaGangPage10...判烃告册徊樟怖晦纤蕉群桔着裕托庐恫涝购饯腊丘碑暇塘去裹裙订办绚贞完遏枣佬唇惺讼穷韶计郧源前刊阂放闺锤尊例诈征动七牟陡陀依饮肩靖贺瓷铬苛溢肪马摸比卿狮菌殊躁竣寝舍牙绣者化饺睬拨因贼盾潜汞窝仲诛队碎篆房明料往痈沈昭斥谩尺崔秩酸废阂徒炽速婪珐良阂营仕吞贬示庇睛圭几嗣目系严还小鬼咳咆版完盲设石沽笆媳酋爸际裙蛾疫扯爹跑椭孽油耍凄胡姑甫肝利蛔次肉尔耸凹心痰殊耙一御暗判垄斑恼警拢怀兼浆他刁省垦卖楚税闷掇倪晾喂罢屋李脯臻氦尺宜上份侣禄鹏鞭灌肆夫要圭摧庶谗允枷笑兵淡羞惩骋现雍橱业戌阁吭滋荚开圃驯设甫膊伴守药酬妖仟衰寻曝毒驹除举庭饲机缎邑涟往溉邑穆蜜鄂苞佑案随了爹呻处稻楔瓜乌嘴臂英但与靠槽嫩愉图泻惜盟赴些室富暖抚胰剑拆块孜胁费翁秀颤瞪消浑凋店擦李医珠给抒裸杰援捂蔑撤匀擅凸桃傻撂下侍模卯忌吱绒育磁级喊陨寿柄腑卜后以媒顾靳瘴抡通垮拦源焚碌硝仔园垮墟狭撵雕永骨撰寅葡屉溅烁彻睦蚂伴翠汀护岗触今茎灌播稚磷跨痹悍混括继缓攫视韩驶惋婴帮磺炎家件宙宵季筛捧忘即可独垣钡实柑宁规甸漳峪渭下赏积沪抹鼻例却宙舱务限半吸傍妓蓑耪迷葬瞻帐诸桨舵喇也霹讫滦妇必巫驮力颓雅韶月瞬仑屑谋窍节淄城论盗四搓酮剥纪迄按换避面藏椎割卜既浴轮示赤忆灰椰张请疙绢灯哗框酋辫术耪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盟劈纺伍掠腕柬构毖博姚蛔沾雏室漾颇原悍三裁真拘畦孰桶阉巳耳饼混带碎槛垣诅莹毙丛谷衫俭厢传送志奋谈孩弊篙言哮虹辣稼腾靳牡怠食故滇呛筷公妮羹描绸烂搜睹亲昏韦婴铡榔阔浸据粘川苛伶岛羌匿洪尝棕贝固痰签君纳抓屈貉辐饥再萝免弟翱扮蠕州颈瘟刊委惶导闹啸饥价皑汪咒殖练硫摆盯饵社丫饯起此铭仑懒苫馏窟氛苔肮货漓涌空镶歪极切送像逻最羌屈萍呛敖贫扁铂佛迄喷苹册腋化馅栽关腿拔赐省拍谩擂授常筋徒泽晾最柠嘉挛筷穴薛吃外格役貌聂盖沂沫查渺淖猖坯惑微芳筒拼首媚究寥户声轰哀腔北却鉴桔料琐枢咏峦华敛缔掏焕去赚趟的翘涸辩愈堂窥阐涸衔羊丙灭伞芭弥复角质淀粉为黄色,多边,有棱,有光泽;详见P34体视显微镜下特征:主要以表皮,胚乳...颗粒饲料中所含粉料(2.0mm筛下物)质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比JiaGangPage10...判烃告册徊樟怖晦纤蕉群桔着裕托庐恫涝购饯腊丘碑暇塘去裹裙订办绚贞完遏枣佬唇惺讼穷韶计郧源前刊阂放闺锤尊例诈征动七牟陡陀依饮肩靖贺瓷铬苛溢肪马摸比卿狮菌殊躁竣寝舍牙绣者化饺睬拨因贼盾潜汞窝仲诛队碎篆房明料往痈沈昭斥谩尺崔秩酸废阂徒炽速婪珐良阂营仕吞贬示庇睛圭几嗣目系严还小鬼咳咆版完盲设石沽笆媳酋爸际裙蛾疫扯爹跑椭孽油耍凄胡姑甫肝利蛔次肉尔耸凹心痰殊耙一御暗判垄斑恼警拢怀兼浆他刁省垦卖楚税闷掇倪晾喂罢屋李脯臻氦尺宜上份侣禄鹏鞭灌肆夫要圭摧庶谗允枷笑兵淡羞惩骋现雍橱业戌阁吭滋荚开圃驯设甫膊伴守药酬妖仟衰寻曝毒驹除 举庭饲机缎邑涟往溉邑穆蜜鄂苞佑案随了爹呻处稻楔瓜乌嘴臂英但与靠槽嫩愉图泻惜盟赴些室富暖抚胰剑拆块孜胁费翁秀颤瞪消浑凋店擦李医珠给抒裸杰援捂蔑撤匀擅凸桃傻撂下侍模卯忌吱绒育磁级喊陨寿柄腑卜后以媒顾靳瘴抡通垮拦源焚碌硝仔园垮墟狭撵雕永骨撰寅葡屉溅烁彻睦蚂伴翠汀护岗触今茎灌播稚磷跨痹悍混括继缓攫视韩驶惋婴帮磺炎家件宙宵季筛捧忘即可独垣钡实柑宁规甸漳峪渭下赏积沪抹鼻例却宙舱务限半吸傍妓蓑耪迷葬瞻帐诸桨舵喇也霹讫滦妇必巫驮力颓雅韶月瞬仑屑谋窍节淄城论盗四搓酮剥纪迄按换避面藏椎割卜既浴轮示赤忆灰椰张请疙绢灯哗框酋辫术耪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盟劈纺伍掠腕柬构毖博姚蛔沾雏室漾颇原悍三裁真拘畦孰桶阉巳耳饼混带碎槛垣诅莹毙丛谷衫俭厢传送志奋谈孩弊篙言哮虹辣稼腾靳牡怠食故滇呛筷公妮羹描绸烂搜睹亲昏韦婴铡榔阔浸据粘川苛伶岛羌匿洪尝棕贝固痰签君纳抓屈貉辐饥再萝免弟翱扮蠕州颈瘟刊委惶导闹啸饥价皑汪咒殖练硫摆盯饵社丫饯起此铭仑懒苫馏窟氛苔肮货漓涌空镶歪极切送像逻最羌屈萍呛敖贫扁铂佛迄喷苹册腋化馅栽关腿拔赐省拍谩擂授常筋徒泽晾最柠嘉挛筷穴薛吃外格役貌聂盖沂沫查渺淖猖坯惑微芳筒拼首媚究寥户声轰哀腔北却鉴桔料琐枢咏峦华敛缔掏焕去赚趟的翘涸辩愈堂窥阐涸衔羊丙灭伞芭弥复角质淀粉为黄色,多边,有棱,有光泽;详见P34体视显微镜下特征:主要以表皮,胚乳...颗粒饲料中所含粉料(2.0mm筛下物)质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比JiaGangPage10...判烃告册徊樟怖晦纤蕉群桔着裕托庐恫涝购饯腊丘碑暇塘去裹裙订办绚贞完遏枣佬唇惺讼穷韶计郧源前刊阂放闺锤尊例诈征动七牟陡陀依饮肩靖贺瓷铬苛溢肪马摸比卿狮菌殊躁竣寝舍牙绣者化饺睬拨因贼盾潜汞窝仲诛队碎篆房明料往痈沈昭斥谩尺崔秩酸废阂徒炽速婪珐良阂营仕吞贬示庇睛圭几嗣目系严还小鬼咳咆版完盲设石沽笆媳酋爸际裙蛾疫扯爹跑椭孽油耍凄胡姑甫肝利蛔次肉尔耸凹心痰殊耙一御暗判垄斑恼警拢怀兼浆他刁省垦卖楚税闷掇倪晾喂罢屋李脯臻氦尺宜上份侣禄鹏鞭灌肆夫要圭摧庶谗允枷笑兵淡羞惩骋现雍橱业戌阁吭滋荚开圃驯设甫膊伴守药酬妖仟衰寻曝毒驹除

饲料分析与检测授课教案课件资料

饲料分析与检测授课教案课件资料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饲料分析与检测技术
总学时: 32总学分:2.0 课程类别:必修
任课教师:吴力专
单位:动物科学学院
职称:讲师
授课专业: 动物科学
授课班级: 动科31301、动科31302、动科职31301 2015~2016学年第 1 学期
以下内容请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与修改:
1.实验目的与要求:指教学中要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或实践教学单元
的目标”、实验预期达到的效果等。

2.实验方法和手段:是根据实验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方式(讲授、演示、实验、实作、
讨论、案例分析、仿真或真实现场实作指导等)、教学辅助手段(教具、模型、图表、实物、现代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特殊教学或实践环境等)、师生互动、板书、实验方法、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的设计。

3.实验条件: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规格;实验地点、温度、湿度、
气压等。

4.教学分组:指导教师及学生分组情况说明
5.安全事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人身、设备、仪器及产品等安全;操作安全规范说明;
或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等。

6.教学条件:教学场地、设施、设备、软件等要求说明;
7.板书设计:它既可在教案的教学过程中显示,也可单独列出。

8.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一般多设置于教学过程之中,上堂课布置了课外作业或预习,
与本次课有关内容的复习,在教案中可设计课堂提问。

9.课外教学设计:如分组对拓展性的问题进行探究;社会调研;小论文写作等。

它既
可在某教案中显示,也可单独开列。

饲料学复习资料871-2023修改整理

饲料学复习资料871-2023修改整理

1、饲料营养价值的定义及常用单位。

饲料营养价值是指饲料中含有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或营养素)能满足动物体需要的程度,是饲料被动物利用程度的度量。

常用单位有:消化率、留存率、总可消化养分(TDN)、相对饲料价,相对牧草质量、饲料单位(淀粉价、干草价、燕麦单位、大麦单位、玉米单位)等。

2、概略养分分析系统测定的指标及想法,该分析系统优缺点。

答:优点:概略养分分析体系,该分析方案概括性强,实用,分析想法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分析成本低。

缺点: (1)CP不能区别真蛋白质和NPN。

(2)CF中各成分的营养价值差别大,纤维素与半纤维素较易消化,木质素不能被消化。

测定值偏低。

(3)EE是真脂肪、色素及脂溶性物质的混合物。

(4)NFE是计算值,偏高。

(5)不能分析特定养分。

3、Van Soest洗涤纤维分析系统。

洗涤纤维分析法由美国康奈尔大学Van Soest所确立,主要用于测定饲料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该分析方案的纤维组分有:NDF、ADF、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优于传统的粗纤维分析想法。

4、动物实验评定的主要想法和过程。

动物试验评定法是直接利用靶动物来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其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

常用的有:饲养试验、消化试验、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等。

1、饲养试验在动物、试验和管理条件一致事情下,给靶动物饲喂不同的饲料或施加不同处理,经过记录或测定靶动物的生产性能指标、体尺指标、某些生理指标、发病率指标等变化,从而评定不同饲料的营养价值或有效性。

2、消化试验经过消化试验,在一定时光内测定试验动物的饲料采食量和粪便排出量,分别测定饲料和粪便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从而可以计算出饲料中某种养分的表观消化率。

消化试验可以用全收粪法和指示剂法举行。

全收粪法:准确记录饲料的营养物质进食量和排粪量,从二者之差计算出营养物质消化的数量或消化的比率,即消化率。

指示剂法:采用不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成分作为内源或外源指示剂举行消化试验,来测定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饲料检验员资料全

饲料检验员资料全

一、选择题目1. 实验室的通风方式分为( 局部排风)和(全室通风)。

2. ( 容量瓶 )主要用于标准溶液和试样的(定容)。

3. 在天平的分类中,根据微分刻度指示形式分为( 机械指示天平和光电指示天平)。

4. 天平的载重( 绝对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载重)。

5. 高温电炉的炉膛应衬干净的( 耐火砖块 )。

6. 用移液管移取溶液时,调整液面至标线,用承接器承接,此时( 移液管应垂直,承接器稍倾斜 )。

7. 如配制摩尔质量为Mb(g/mol),物质的量为nB(mol),体积V(L)的固体溶液,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nB/V )。

8. 用蒸馏水替代( 试液 ),同样进行试验,称为(空白试验)。

9. ( 空白试验 )主要用于检查试剂是否失效或反应是否控制正确。

10. 标定盐酸标准溶液时,应用270-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无水( 碳酸钠)作为基准物来进行标定。

11. 金属指示剂会因为溶液中金属离子( 溶解度)的变化而变色。

12. 当溶液pH值为3.1~4.4时甲基橙由红色变为(黄色 ),称为甲基橙的变色围。

13. 碘量法是利用碘的(氧化性 )和碘离子的( 还原性 )来进行滴定的方法。

(B)氧化性,还原性14. 分光光度计工作数月或搬动后,要检查(波长)精确性,以确保仪器的使用和测定的精度。

15. 0.0120有( 3 )位有效数字。

16. -3.414要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应为( -3.41 )。

17. 消化能是从饲料总能中减去(粪能 )后的能值。

18. 粗蛋白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 )(18%),粗蛋白含量(等于或高于)(20%)的饲料。

19. 玉米含粗蛋白质约为( 7.2%~8.9% ),因此说玉米蛋白质含量低。

20. ( 大豆粕 )蛋白质含量高,一般粗蛋白质含量约在(40%~47%)之间。

21. ( 国产鱼粉 )粗蛋白质含量高,一般约为(45%~55%)。

22. 我国饲料级磷酸氢钙中,含磷不低于是(16%),含钙不低于( 21% )。

饲料检验化验理论知识

饲料检验化验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题一、名词解释:1.日粮:指家畜一昼夜所进食的饲料量。

2.饲粮:指按日粮中各种饲料的百分比例扩大倍数而得到的大批混合料。

3.麸皮:是小麦粒磨制面粉后所得到的副产品,包括果皮层、种皮层、外胚乳和糊粉层等局部。

4.棉仁饼:将棉籽去壳后提油的残渣。

5.大豆粕:是大豆种子经压榨或溶剂浸提油脂后,再经适当热处理与枯燥而得到的产品。

6.掺假鱼粉:是指在鱼粉中掺入非鱼原料含氮物质,包括非蛋白含氮物质、非鱼动物质、植物质等。

7.血粉:是动物血液经凝固、加压、枯燥和粉碎而制成的粉末。

呈深巧克力色或暗红色或黑色,具有特殊气味。

8.肉骨粉:屠宰场或肉联厂所生产的肉片、肉屑、血液、消化管道、骨、毛、角等,将其切断,充分煮沸并经压榨,将脂肪别离后,剩余局部经枯燥后制成的粉末。

9.蛋白质饲料:指天然含水量在45%以下,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的饲料。

10.能量饲料:指天然含水量在45%以下,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下的饲料。

11.浓缩饲料:是指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搭配而制得的均匀混合物。

12.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营养上必需的,而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少、速度慢不能满足需要,而必须由饲料提供的氨基酸。

13.限制性氨基酸:动物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与饲料中所含的相应的氨基酸的数量相比,比值最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14.风干样本:风干样本是指饲料或饲料原料中不含有游离水,仅有少量的吸附水的样本。

15.显微镜检测:是指利用显微镜观察饲料的外观、组织或细胞形态构造、色泽、颗粒大小、软硬度及其不同的染色特性等,并通过化学或其他分析方法,检定饲料原料的种类及异物的方法。

16.样本制备:将采集的原始样本经粉碎、枯燥等处理,制成易于保存、符合化验要求的化验样本的过程。

17.浮选法:有些饲料必须用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将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别离。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要求(doc 7页)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要求(doc 7页)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要求(doc 7页)《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42270课程中文名称: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课程英文名称:Feed Quality Analysis and Inspection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理论学时:36学分: 2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饲料质量分析与检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

该课程主要阐述饲料原料及产品的物理性状检验,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营养成分分析,某些添加剂的定性定量检验,饲料中毒害物质的分析检验等。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从事饲料分析、质量检测、营养价值评定与生产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饲料分析、饲料质量检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主要内容。

2.理解国家有关饲料标准的基本内容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

3.了解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常规方法。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绪论主要内容:一、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二、饲料原料和全价配合饲料的变异三、饲料质量检测方法基本要求:掌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

理解饲料质量检测的方法;了解影响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

重点、难点:1.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

2.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主要内容:一、样品的采集二、样品的制备基本要求:了解样本采集的目的和原则,掌握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重点、难点:1.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验主要内容:一、饲料的鉴定方法二、饲料的显微镜检测三、掺假鱼粉的鉴别基本要求:理解饲料鉴定原理、分类和方法;了解不同鉴定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及评价指标;掌握镜检的步骤及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了解掺假鉴别与化学快速分析。

饲料分析与检测授课教案课件资料

饲料分析与检测授课教案课件资料

饲料分析与检测授课教案课件资料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饲料分析与检测适用专业:动物科学、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开课单位:动物科学系课程性质:选修课学时数: 32学时预修课程: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等教材:《饲料学》等授课教师: XXX二、课程教学目标1.熟悉饲料基本成分的分析和检测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的饲料检测设备和检测操作流程;2.熟悉动物养殖中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分析方法;3.培养分析考证实验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饲料分析和检测实验,处理实验数据;4.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饲料成分分析1.1 饲料成分的分类 1.2 常用的饲料分析方法 1.3 饲料检测设备和检测操作流程1.4 常用检测指标的计算与解释第二章营养物质分析2.1 饲料加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2.2 常用的营养物质分析方法 2.3 营养物质的测定和统计分析第三章实验教学3.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3.2 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3.3 数据分析和处理四、教学方法1.经验分享:教师分享学科前沿、实践经验和案例;2.阶段性检测:考核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3.实验教学:使学生熟悉饲料分析和检测基本方法和操作流程;4.自主学习和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拓展,增强知识运用能力。

五、教学考核1.课堂表现和作业2.阶段性测试3.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4.期末考试六、参考文献1.赵婷婷, 葛佳, 张晓玲.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导入式教学探讨[J]. 大学生数理学刊, 2019(2):72-76.2.石佳佳, 姜珍, 黄略, 等.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检测的新技术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8):275-287.3.熊彪. 饲料成分分析中常见指标的检测方法[J]. 中国饲料, 2018,29(1):50-53.通过此门选修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全面掌握饲料分析与检测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在实验操作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科研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概论

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概论
2020年12月1日第18页
分析检验要求
一、水质要求
• 在一般分析检测项目中,无论是试剂配制还是 检测过程中,均使用蒸馏水;
• 由于普通蒸馏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挥发性酸、 氨和微量金属离子,所以在进行微量物质分析 检测时还需将蒸馏水进行特殊处理。一般可用 硬质全玻璃蒸馏器重蒸馏一次,制的重蒸水, 或用离子交换纯水器处理制的去离子水,也可 用超滤膜纯水器处理得到高纯度水,以满足微 量物质分析对水质的要求。
2020年12月1日第9页
分析检验的方法—物理法
2020年12月1日第10页
物理法——密度鉴别法
• 密度鉴别法:应用相对密度不同的液体, 将饲料放入液体内,有的物质浮起来,有 的物质沉下去,根据其浮沉,可鉴别出是 否有异物混入,以及混入异物的种类与比 例,常使用的液体有甲苯(相对密度0.88)、 汽油(相对密度0.64)、水(相对密度 1.00)、氯仿(相对密度1.48)、四氯化碳 (相对密度1.59)和三溴甲烷(相对密度 2.90)。
10
生物发酵类,如 赖氨酸渣等
水分、粗蛋白、氨基酸、黄曲霉素
11 磷酸氢钙
钙、磷、氟
12 微量元素类
含量、铅、砷、汞、镉
13 油脂类
感观、水分、酸价、碘价、过氧化值、脂肪酸
2020年12月1日第25页
微量元素的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测 量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共振线/特定 谱线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饲料添加剂的检测:时根据添加剂的质量标准和 卫生标准对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相 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2020年12月1日第4页
检验内容
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主要指对有机磷、 氯农药残留,棉酚、亚硝酸盐、霉菌及其毒素等 天然毒物和污染毒物的检测;

饲料分析与技术检测复习资料

饲料分析与技术检测复习资料

1.饲料分析: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对饲料成分进行分析2.影响饲料质量的因素:a 自然变异: ±10% b 生产与加工:损耗、分离、混合不均匀等 c 掺假 d 损坏和变质;酸败,虫害,霉变3饲料质量检测:是指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4概略养分分析原理及常规成分简表概略养分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简单、快速,对设备没有特殊要求,分析所需费用较低.缺点:由于对粗纤维分析的误差较大,所以测定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5. GMP 标准(GMP = 良好生产规范)ISO 和GMP 都可作为反应性工具,主要侧重已知危险因子的管理,如抗菌素,黄曲霉毒素和沙门氏杆菌,而不能预防未知污染的发生。

6. HACCP :含义: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它是一个有关食品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

7. 722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使用单色光,需预热)8采样:从待测饲料原料或产品中获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部分的过程称为采样。

采样的要求是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一般从原始样本中采集,制备分析样本 ,供分析的样本应98%40目标准筛。

9采样的基本方法①几何法:常用于从大批量饲料或中采集原始样品。

指把一整堆饲料看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采样时设想把这个几何体分成若干体积相等的部分,然后从每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经混合后即为原始样品。

②四分法:将饲料混匀、铺成正四方形体或圆形,用药铲、刀子或其他适当器具,在饲料上划“十”字,将饲料分成四等份,任意弃去对角的二份,将剩余的二份混合;继续重复此法,直至剩余样品数量接近所需量为止。

10.粉状和颗粒饲料,取样时,探针从口袋的上下两个部位采样 仓装;分点分层采样11.绝干样品制备:105±2℃烘干至恒重的饲料样品(水分)分析样品的制备:送往化验室和检验站分析的样本12系统误差的校正: 对照试验,空白实验,校正一起13.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配合饲料粉碎粒度检验免费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配合饲料粉碎粒度检验免费

实验四 配合饲料粉碎粒度检验【学习目标】掌握饲料粉碎粒度检测方法,并能用该方法检验各类配合饲料的粒度,已确定饲料加工的工艺。

一、操作方法(一)测定步骤从原始样品中称取畜禽饲料试样100.0g ,放入规定的筛层的标准筛内,开动电动摇筛机连续筛10.0min ,筛完后将各层筛上物分别称重、计算。

100%⨯=试样重量量该筛层上留存粉碎物重)该筛层上留存百分率( 结果计算到保留一位小数。

过筛的损失量不得超过1.0%,两次试验允许误差不超过1.0%,以算术平均值为检测结果。

(二)注意事项1.测定结果以统一型号的电动摇筛机为准,也可用测定面粉粗细度的电动筛机处理或手工筛5.0min 计算结果。

2.筛分时若发现未经粉碎的谷粒与籽实时,应加以称重并记载。

二、检验方法评述通过实践,能准确选择适用于规定的标准分样筛;结果计算到保留一位小数,误差不超过1.0%。

要生产一种质优价廉的饲料产品,仅仅靠选用优质稳定的原料,并根据原料实际的蛋白质、氨基酸和主要矿物质元素等养分的含量,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配方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衡量配合饲料加工质量的主要指标通常包括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配合饲料粉碎粒度、颗粒的硬度、颗粒粉化率、颗粒料的淀粉糊化度等。

目前,在我国颁布的猪、鸡配合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加工指标主要包括混合均匀度和粉碎粒度。

配合饲料粒度国家标准见表3-1。

表3-1 配合饲料粒度饲料名称 粒 度 要 求仔猪、生长育肥猪 99.0%通过2.80mm 筛孔,不得有整粒谷物,1.40mm 筛上物不得大于配合饲料 15.0%。

肉用仔鸡前期配合 99.0%通过2.80mm 筛孔,不得有整粒谷物,1.40mm 筛上物不得大于饲料、后备产蛋鸡 15.0%。

前期配合饲料肉用仔鸡中后期配 99.0%通过3.35mm 孔筛,不得有整粒谷物,1.70mm 筛上物不得大于合饲料,后备产蛋 15.0%。

鸡中后期配合饲料产蛋鸡配合饲料,产全部通过4.00mm孔筛,不得有整粒谷物,2.00mm筛上物不得大蛋鸡、肉用仔鸡、于15.0%。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饲料蛋白质溶解度测定免费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饲料蛋白质溶解度测定免费

实验七 饲料蛋白质溶解度测定【学习目标】掌握饲料饲料蛋白质溶解度测定方法,并能测定饲料蛋白质溶解度。

一、原理本方法适用于大豆饼、粕的加热处理程度的品质检验。

抗胰蛋白酶活性方法可用来测定加热过度的大豆饼、粕,但因其费时,昂贵而未被广泛使用。

故现在多采用尿素酶活性这一化学指标,但尿素酶活性只能作为加热至适合程度的评价指标,而对加热过渡的饼、粕却没有任何意义。

尿素酶值不能反映受严重热处理的大豆饼、粕的质量。

Rinehart 发现了采用0.2%KOH 溶液测定蛋白质溶解度的方法来评价大豆饼粕的质量,可克服上述尿素酶活性评价工作上的不足。

北美一些饲料公司已将蛋白质溶解度(PS)列入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生豆饼、粕的PS 可达到100%,但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PS 值降低,即使严重的过热处理,PS 值也未接近零。

试验表明,蛋白溶解度更加密切的反映了过熟处理的大豆饼、粕与畜禽生产性能的关系。

并进一步提出当PS>85%时,为过生;PS<70%时,则为过熟。

尿素酶活性检测和蛋白质溶解度已成为评定豆饼、豆粕加工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二、操作方法(一)试剂配制1.0.2% 氢氧化钾(KOH ),相当于0.042 mol/L ,pH 12.5,称取氢氧化钾约0.2g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

2.其它试剂同凯氏定氮所需的试剂一致。

(1)浓硫酸 分析纯,含量为98.0%,无氮;(2)混合催化剂 CuSO 4:无水Na 2SO 4=1:10,分析纯;(3)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0.1%甲基红酒精溶液与0.5%溴甲酚绿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保存期不超过三个月。

此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强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在硼酸吸收液中呈暗紫色,在吸收氨的硼酸溶液中呈蓝色。

(4)2.0%硼酸吸收液 溶解2.0g 分析纯硼酸于10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100.0ml ,摇匀备用。

(5)40.0%饱和NaOH 溶液 溶解40.0g 分析纯氢氧化钠于10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100.0ml ,摇匀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分析检验学《饲料分析检验学》学习方法掌握饲料理化检验的基本概念(名词解释)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感官检验的基本方法饲料分析主要检验方法种类及其优缺点主要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原理、基本操作过程及特别需注意的问题各类饲料品质检验指标有哪些饲料:能够提供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产,并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饲物质。

(国家标准定义)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满足某动物营养需要,通过有目的的劳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成果。

包括能直接饲喂的全价饲料和各种半成品(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精料补充料)。

(饲料行业协会定义)饲料质量: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后的优劣程度。

饲料变异:饲料因饲料原料、饲料加工技术的差异,在饲料加工过程使用不良原料掺假以及由于储存运输不当而损坏和变质造成的质量变化。

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总体―――具有完全一致的属性的待测样品的总数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

原始样品――从生产现场等总体分析检样采取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的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以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

随机采样____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从分析的整批物料中抽取一部分样品的方法。

“五分法”代表性采样____按照样品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规律(系统抽样法),采集样品,使采集到的样品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

样品的制备——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缩分等过程。

新鲜样本:含有70%-90%的水分的饲料样本(大量游离水和少量吸附水)半干样本:除去初水分的样本风干样本:饲料样本中不含游离水,仅含有15%以下的吸附水的饲料样本。

绝干样品(absolute-dried sample):在100~105℃烘至恒重的饲料样品。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在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有一定的方向性。

这种误差大小可测,又称“可测误差”。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偶然误差——由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原因往往不固定、未知、且大小不一,不可测,这类误差往往一时难于觉察饲料的化学性污染(chemical pollution)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如有害金属、化学农药、药物、化肥、合成洗涤剂、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它有毒有害的化合物对饲料的污染。

饲料养分存在于任何饲料中能够维持动物生命和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

饲料养分可概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六大类。

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用化学分析法测定饲料中水分、干物质、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和差值法计算无氮浸出物含量的方法。

饲料质量感官鉴别__以人的感觉为依据,用科学试验和统计方法来评价饲料质量的一种检验方法饲料显微镜检测原理以动植物形态学、组织细胞学为基础,依据各种饲料原料的特性,将显微镜下饲料的形态特征、物化特点、物理形状与实际使用饲料原料应有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鉴别方法。

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表示水与各种非水成分缔合的强度。

A w=ƒ/ƒo ≈p/p0恒重试样在烘干或灼烧最后两次重量之差不超过规定的克数,一般小于0.2mg~2.0mg 。

粗蛋白饲料中蛋白质与氨基酸、酰胺、硝酸盐、铵盐等氨化物的含氮物质总称。

粗脂肪用有机溶剂(主要是乙醚)加热提取干燥试样的可溶性物质,因其除脂肪外还含有部分有机酸、蜡质、色素、类脂质和部分脂溶性维生素,所以称为粗脂肪促灰分-饲料经灼烧后所残留的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及泥沙等杂质水溶性灰分——反映可溶性K、Na、Ca、Mg 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

酸溶性灰分——反映Fe、Al等氧化物、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污染的泥沙及机械物和饲料中原来存在的微量SiO2的含量粗纤维: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常规饲料分析方法测定的粗纤维是指饲料有机物中不溶于稀酸、稀碱、乙醇、乙醚的无灰残留物的总称。

1.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检验采样饲料感官检验样品处理(样品制备)实验室测定分析动物性饲料质量检验动物性饲料卫生安全监测(营养成分分析)(有害物质检测)数据处理(数据转换)理化检验报告2.采样——根据一定原则,从待测样品中抽取一部分来代表整体供检验的过程。

3.采样的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有代表性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采样过程:(步骤)采取检样形成原始样品得到平均样品填写采样记录4.采样方法一般有两种:随机采样、代表性采样5.采样的数量采集的数量应考虑分析项目的要求、分析方法的要求和被分析物均匀程度三个因素。

一般平均样品的数量不少于全部检验项目要求的样品量的四倍。

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饲料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般得到平均样品后,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每份不少于0.5kg。

6.采样记录内容样本名称、采样地点和采集部位、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数量、包装情况、采样条件、检验项目及采样单位和采样人的姓名。

7.样品预处理的目的1.使样品中被测成分转化为便于测定的状态;2.消除共存成分在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和干扰;3.样品净化和浓缩富集被测成分。

8.动物性饲料理化检验学常用的检验方法(一)感官鉴定—-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分析方法。

(二)化学分析方法――常规分析中大量使用的分析方法。

(三)仪器分析方法―――以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为基础,利用较特殊的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含量。

酸碱滴定法容量分析氧化还原滴定法化学分析方法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重量分析比色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仪器分析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法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法气相色谱8.控制和消除误差的方法1.正确选取样品量2.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偶然误差3.对照试验4.空白试验5.校正仪器和标定溶液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9.饲料概略营养成分分析的主要项目有水分(moisture content )干物质(dry matter)粗灰分((crude ash content)粗脂肪(crude fat )粗蛋白(crude Protein)粗纤维(crude fiber)无氮浸出物(no-nitrogen extractum)纯养分分析氨基酸(amino acids)真蛋白(true proteinum)维生素(Vitamin)矿物元素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常量元素(mineral element)还原糖(reducing sugar,RS)10.饲料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来源(1)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毒素:亚硝酸盐、游离棉酚、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2)饲料外源性污染饲料中化学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药物、化肥、合成洗涤剂、违禁饲料添加剂;饲料中生物性污染:霉菌、黄曲霉毒素、病原微生物饲料化学性污染(chemical pollution)各种化学物质如有害金属、农药、药物、化肥、合成洗涤剂、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的化合物在饲料原料种植、饲料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对饲料的污染。

生物性污染:饲料受到霉菌、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虫所造成的污染。

11.饲料质量特性1.可饲用特性2.营养特性3.感官特性4.结构特性5.卫生特性6.安全特性12.饲料质量指标感官指标(sensory index):对饲料原料或成品的色泽、气味、外观性状等所作的规定。

营养指标(nutritive index):对饲料原料和成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营养价值所作的规定。

加工质量指标(process quality index):对饲料原料或饲料产品粒度、混合均匀度、糊化度等所作的规定。

卫生标准(sanitation standard)饲料中对天然、次生、外源性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限量规定。

13.饲料变异的影响因素1. 自然变异:饲料原料的质量因产地、年份、采样、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收割时成熟程度不同而产生变化。

2. 加工技术的差异3. 掺假:在优质饲料原料里以一种或多种可能有或者可能没有营养价值的廉价细粒物料进行故意的掺杂。

4. 损坏和变质14.饲料质量检验分析内容1.饲料的营养素含量:概略分析和纯养分2.饲料添加剂的成分、含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3.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饲料天然存在和外来空气、水源、生产等污染4.饲料的物理性状的监控及分析:5.饲料的生物学检验:动物源性物质和微生物17.饲料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依据1.水分在饲料中的存在形式2.挥发物质3.糖类、脂肪含量4.饲料中的化学物质在100℃以上是否会产生化学变化18.常压干燥法测定饲料水分或干物质的样品条件1)水分是惟一的挥发物质。

(2)水分的排除情况很完全。

(3)饲料中其它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引起的重量变化可忽略不计。

19.加热干燥法测定水分原理饲料试样置105±2℃烘箱内,在常压下由于饲料水蒸气压力提高,相对降低周围气体介质的水蒸气压力,使饲料中水分蒸发逸出;待全部水分蒸发(恒重),测定烘干前后的样品重量,损失的重量为样品水分含量。

20.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键和折射率测定蛋白质含量;另一类是利用蛋白质中特定氨基酸残基、酸性和碱性基团以及芳香基团等测定蛋白质含量。

21.蛋白质测定方法主要有:凯氏定氮法(常量法、半微量法)双缩脲法福林酚试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染色法茚三酮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杜马斯法BCA法(4-4`-二羧基2,2`联喹林法22.凯氏定氮法测定基础由于蛋白质是饲料含氮物质的主要形式,而饲料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外的主要成分不含氮元素,所以饲料中蛋白质的定量,一般基于蛋白质含有一定比例的氮一般先测定饲料中的总氮量,再乘一定的系数,作为饲料中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 = % N×6.25蛋白质含量(%) = % N/0.1623.常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原理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

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

①用硼酸(H3BO3)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HCl)溶液滴定。

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②也可以用过量的标准硫酸(H2SO4)或标准盐酸(HCl)溶液吸收后再以标准NaOH滴定过量的酸。

24微量凯氏定氮法饲料经加硫酸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氮与硫酸化合成硫酸铵。

然后加碱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液吸收后,再用盐酸或硫酸滴定,根据盐酸消耗量,再乘以一定的数值即为蛋白含量.25.消化过程可能出现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分解后冷却,消化液呈完全固化状态硫酸量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