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及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企业建立和执行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该程序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管理。
以下为具体描述。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伤害或场所、设备引发事故的因素和条件。
企业应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1. 收集信息:企业应当收集与其生产过程、设备、物质等相关的危险源信息。
2. 列表化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企业需要将危险源进行分类,并制作成清单或者图表。
3. 确定危险源的特征:对于每一个危险源,企业需要明确其特征,比如危险源的性质、来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等。
4. 评估危险源的严重性:企业需要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确定危险源对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
以下是风险评价的步骤:1. 识别潜在事故:企业应该根据危险源的特征和潜在危害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
2. 评估风险概率:企业需要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的概率。
3. 评估风险后果:企业需要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后可能给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4. 综合评价风险:企业根据概率和后果的评估结果,综合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三、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管理是指对危险源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发生。
以下是控制措施管理的步骤:1. 制定控制措施:企业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对危险源进行改造、使用安全设备、建立安全制度等。
2. 实施控制措施:企业需要将制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
3. 监督控制措施的执行:企业应该建立监督机制,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完善控制措施: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和改进控制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的实施,企业能够有效地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损失的程度,保障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及措施
起重伤害
√
桩机进场前应检验合格并取得有关部门的准用证
2.地下埋置的光缆、通讯管线、过水管道易被损坏。
触电事故
√
首先对施工路段内埋置的光缆、通讯管线、过水管道等进行详细的检查,拆迁完成或确认没有管线时,方可开始强夯施工。
3.强夯时土块、石子飞击伤人。
人员伤害
√
施工现场操作人员、施工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施工时必须退出安全线以外,强夯机上应安装防护网,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及措施
———————————————————————————————— 作者:
———————————————————————————————— 日期:
ﻩ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
类别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重大
一般
控制措施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1.施工人员无安全教育
人员伤害
√
现场使用的线路必须通过马路或场内可能被施工机械碾压的,必须对线路进行埋设或者做穿管保护
3.未用三相五线制设置线路,接地接零保护不符合要求
√
施工现场按照(三相五线制)要求设置供电线路,并且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4.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
每台电器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电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电器开关控制二台以上的用电设备
机械伤害
√
安装前对索具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6.夜间作业
其他伤害
√
夜间禁止施工。
7.移动桩机或停止作业时桩锤未落至最低点位置
机械伤害
√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引起伤害、疾病或其他健康危害的物质、能量、环境因素和人的行为等因素。
危险源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心理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等五类。
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危险源辨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更好地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只有全面准确地辨识出各种危险源,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通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这些步骤包括:1. 收集信息需要了解一些有关该类型的危险源的信息和知识,包括危险源的性质、类型及其危害等方面的知识。
2. 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在实际工作场所中,需要通过对现场环境、工作流程和设备等方面的分析,来识别可能有潜在危险源存在的地方。
3. 评估危险源的危害程度为了深入了解危险源的危害程度,需要对其进行评估。
使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估危险源的危害程度,进一步明确其风险等级和危害程度。
4. 为危险源设置合理的控制措施在评估了危险源的危害程度之后,需要根据危害程度的大小,适当选择合理的控制措施来进行处理。
5. 创建详细的记录在危险源辨识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危险源的类型、位置、危害性质、影响范围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记录。
四、如何控制风险在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危险源带来的风险。
具体来说,控制风险的方法包括:1.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通过改变机器、设备、材料、结构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来控制危险源的危害程度。
例如: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改变工艺流程、提供合适的工具设备等方法。
2. 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是指通过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和监管等手段来控制危险源的危害程度。
例如: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规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教育,开展应急演练等方法。
3. 个人保护个人保护主要是指提供必要的个人安全装备和保护用品等,以降低危害的程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可能造成伤害的风险级别和潜在后果的过程。
控制措施是针对评估出的风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减轻或消除风险的发生和对员工造成的伤害。
1.工作环境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危险(如噪音、震动、高温、高压等)、化学危险(如有害物质、气体、液体等)、生物危险(如病毒、细菌等)、辐射危险(如X射线、紫外线等)等。
2.工作任务的危险源:包括人员活动、作业设备、工艺流程等相关的危险源。
3.人为因素:包括员工的行为习惯、技能水平、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情况等。
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健康和安全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和可能的后果,并将其归类为不同级别的风险。
评价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可能性的评估: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
2.风险严重性的评估:包括伤害程度、伤害后果等。
3.风险管理的能力评估:包括针对风险源进行管控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
控制措施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发生和对员工造成的伤害。
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设备来消除或减小危险源。
2.行政控制:通过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来减少风险。
3.个人防护措施:对于不能通过其他控制措施消除风险的,可以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来减少风险。
4.应急预案: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事故。
总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分析识别,确定可能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伤害的危险源。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轻或消除风险的发生和对员工造成的伤害。
这是实施安全管理和保障员工安全的关键工作。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是识别和预测危险事件和事故发生的根本步骤。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评估某个工艺、设备或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简要介绍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1、危险源识别:首先需要确定危险源,也就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或场所。
在此基础上,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2、风险识别:通过对危险源分析,得出对环境和个人的潜在风险。
将相对界别的危险与定义的风险等级相对应,最终确定风险等级。
3、风险因素分析:对危险源和环境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因素,如工作流程、人员能力等。
确定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管理风险。
4、风险控制:根据风险分析和风险因素分析,制定防范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1、现场检查:通过现场检查,了解设备和工艺中的特点和存在的危险因素。
有时候,一些危险因素不会被发现,因此需要多方面的现场检查。
2、事故记录分析:通过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记录,找出事故的一些因素和规律,加以避免。
3、专家意见: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评估与特定危险源有关的潜在风险。
4、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找出一些规律和影响因素,以便于快速和准确评估潜在危险。
危险危害因素的准确辨识和分析对于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上述方法仅是汇总,实际操作时需要多方面考虑,建立严谨的管理体系,发现隐患并及时进行处理。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一、危险源辨识1.1 确定危险源的范畴和分类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危险源的范畴和分类。
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和心理性危险源等。
在焦化项目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高温设备、压力容器、煤气管道、化学药品等。
1.2 识别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在确定危险源后,应进一步识别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例如,高温设备可能导致烫伤事故,化学药品可能导致中毒或腐蚀等。
通过对事故和伤害的识别,可以更好地了解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 记录并分析危险源数据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其进行分析。
分析应包括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等。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风险评价2.1 确定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标准风险评价是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确定其可能导致的风险程度及影响范围。
在焦化项目中,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
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标准。
2.2 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根据选定的风险评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
根据评估结果,将危险源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级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确定其优先级。
对于高等级的危险源,应优先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对于低等级的危险源,可以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三、控制措施3.1 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措施等。
在制定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危险源无处不在。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正确地识别危险源并评估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潜在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确定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
其目的在于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识别出目标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在工业厂房中,观察机械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员工、客户或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可能的危险源的看法和意见。
例如,在医院中,可通过问卷了解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看法。
(3)专家咨询法:请专业人员对目标环境进行评估和识别危险源。
例如,在建筑工地中,可以请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专业评估。
2. 危险源辨识的要点: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全面性:要全面、系统地辨识目标环境中的危险源,不遗漏任何潜在的危险因素。
(2)准确性:要对危险源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定位,了解其特点和可能产生的风险。
(3)合理性:要根据目标环境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危险源辨识。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以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和概率。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哪些风险最为重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
1. 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定性评价: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定性描述。
例如,某项工程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风险可以描述为“高”、“中”、“低”。
(2)定量评价:通过数据统计和模型分析,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计算。
例如,使用概率论和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某项工程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概率和数量。
危险源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
1.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可能产生危险或事故的设备、工序、环境、
人员行为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其
对人身、财产安全的危害程度。
危险源辨识需要时常进行,应当定期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
同时也需要在新的设备投用、工艺更换、环境变化等情况下重新进
行辨识。
2. 危险源评估
危险源评估是指对已经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对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程度和概率,以及可能引起的事故
类型和后果。
危险源评估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包括对可能发生的危险
情况、事故后果的影响程度、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多方面考虑。
3. 危险源管控措施
危险源管控措施是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来降低危险源对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程度和概率,从而达到最小化危险的目的。
危险源管控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 对危险源进行实施控制,如限制进入、限制使用、进行管
理等。
(2) 对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如加强现场
管控、实施紧急疏散预案等。
(3) 通过改进设备、工艺流程、管理制度等方面来降低事故的
发生率,提高预防事故能力。
(4)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工作
风险防范意识。
(5) 了解最新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加
强社会公众对工业安全的认识。
危险源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环节,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出有效的管控措施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
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分析
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分析一、引言在任何施工项目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识别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源,并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有助于保护工人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讨论施工过程中常见危险源的辨识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
二、危险源辨识1. 物理危险源物理危险源是指那些可能直接对工人造成身体伤害或运输设备或材料造成损坏的因素。
例如高空作业时存在坠落风险、机械设备操作时可能发生的碾压等。
针对物理危险源,可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确保使用适当和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 为高空作业区域设置安全护栏或围栏;- 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操作机械设备前进行充分培训。
2. 化学物质危害施工现场经常涉及到各种化学物质,如油漆、溶剂和粘合剂。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包括皮肤刺激、呼吸道问题等。
应对化学物质危害时,可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选择非毒性或低毒性的替代品;- 提供适当的通风设备或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确保正确储存和处理化学品,并按照相关标志进行标记。
3. 生物危害源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与生物有关的危险源,例如霉菌、细菌和动植物等。
这些生物可能导致职业性疾病或触发过敏反应。
针对生物危险源,可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经常清洁施工现场并消毒;- 使用具有防护功能的服装和手套;- 培训员工认识和防范可能带来的生物危害。
三、风险控制分析1. 风险评估在辨识完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后,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对工人的影响程度。
这可以通过使用相关的风险矩阵和评估工具来进行。
风险评估结果将帮助决策者优先处理更高风险级别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潜在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控制方法:- 工程控制:例如隔离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或改变工作环境以减少危害;- 管理控制:设定标准操作程序、提供适当培训以及监督和检查;- 个体防护装备:如安全帽、耳塞、护目镜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及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及措施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对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风险分析是对这些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更深入的评估,包括确定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的流程,并提供一些建议的措施来减轻潜在的风险。
1.危险源辨识:首先,对工作场所的不同部分进行巡视,确认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能包括机械设备、化学品、电气设备、人为因素等。
同时,还要考虑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危险,比如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
2.风险分析: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即确定这些危险源对员工、设备和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
这包括评估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风险概率指的是危险事件的发生频率;风险严重程度指的是危险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的伤害或损失的大小。
3.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采取措施来控制和减轻潜在的风险。
这些措施可以根据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来确定优先级。
常见的措施包括:-工程控制措施:改变工作场所的设计或者设备,以减少危险源的存在或者避免危险源的使用。
比如安装机械防护装置、设置可燃物储存区等。
-行政控制措施:通过制定政策、标准和程序来规范员工行为,以减少危险源的暴露。
比如安全培训、制定使用化学品的操作规程等。
-个体防护措施:通过个人防护装备和设施来保护员工免受危险源的影响。
比如戴头盔、护目镜、耳塞等。
4.风险评估和监控:风险评估是对已经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看其是否有效。
这可以通过评估危险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来判断。
如果评估发现仍然存在高风险,就需要重新考虑控制措施,并进行改进。
风险监控是持续关注和评估危险源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过程。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巡视和检查,记录危险源的变化以及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总结起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方法来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中的潜在风险。
通过采取合适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潜在的风险,并创造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通常是一种用于记录
和分析特定工作场所危险源及其相关风险的文档。
这种表格可以帮
助工作场所管理人员更好地识别潜在的危险或风险,并实施相应的
控制措施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个的危险源辨识、风
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的示例。
1.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名称:切削机
危险源位置:工作室
危险源描述:切削机是一种具有旋转刀具的机器,广泛应用
于金属加工和相关领域。
但是,由于其高速运转和锋利的刀具,如
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管理和维护,就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
相关因素:缺乏培训、不正确的使用、缺乏维护、工具故障等。
2. 风险评价
可能的危险:切削机造成的切割、损伤、刺伤和撞击等伤害。
风险概率:高
风险影响:中等到严重
风险级别:高
3. 风险控制措施
a. 培训:所有使用切削机的员工必须经过全面的培训,包括正确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b. 使用规范: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制定的切削机使用规范,其中包括禁止独自操作、保持周围环境整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等。
c. 维护: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切削机,确保它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d. 替换:如果切削机出现任何故障或缺陷,需要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e. 紧急处置方法:所有员工必须了解切削机紧急情况下的关闭和应急处置方法,以便在必要时迅速做出反应。
f. 审核:定期审核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以确保其持续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1、疾病:培训现场工人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夏季提供足够的防暑降温的药品和清洁干净的水源,适当加大休息的频率,防止中暑的发生;对员工进行定期身体检查,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2、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按要求佩戴全套合适的劳保用品;培养每个人对危险的敏感度,一旦发现有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应立即提醒身边的同事或上报要求进行整改;增强安全意识,不得从事不安全的活动和操作。
3、起重伤害:进行设备设施起吊作业时,作业区域必须隔离非起吊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吊装作业有专人负责指挥,物件起吊必须遵守“十不吊”原则。
4、火灾及爆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对现场所有的危险源(例:吸烟、电线、电焊、切割、打磨等、爆炸物品库房)进行不定时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5、触电:对电气、线路,安装、检查、维护必须是由持有效资格证的专业电工负责;临时用电系统符合TN-S要求;过载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完好、有效。
6、泄漏:为机械设备设置二次盛装装置,如接油盘,并进行不定期检查,生活污水等,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7、车辆伤害:在施工区域内及大门出口处,设置各类警示标志;工地内机动设备在进行作业时,速度保持在10公里/小时以内,运输车辆不得超载,防止弃石从车上掉下损害设备或伤害人员,要安排指挥员(穿上反光背心)对交通进行疏导。
8、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2米以上作业必须穿戴好安全带;作业场所的临边防护必须采取硬防护措施。
9、坍塌倒塌:基坑或临边支护不到位,支模体系搭设不规范,要求按规范加强检查巡查10、防汛:基坑深、临近江边,做好排水系统并建立夏季暴雨、持续降雨造成基坑积水的情况11、溺水:临近江边,夏季工人管理人员私自下河游泳,加强教育和人员管控。
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风险评价是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评估。
控制措施是通过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方式,降低或消除工作场所危险源的风险。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首先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调研和观察,了解工作过程、设备设施、人员行为等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1.环境分析:对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包括空气质量、光照情况、温湿度等因素的检测,以了解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源。
2.任务分析: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逐一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潜在的风险。
3.设备设施分析:对工作场所的各类设备设施进行分析,包括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等。
4.人员行为分析: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包括是否存在违章操作、是否存在安全意识不足等情况。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
其中,风险矩阵法将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估,评价结果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层次分析法则根据不同因素对风险进行划分和权重分配,最终得出综合评估结果。
定量评价是根据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常用的方法有统计分析法、模型计算法等。
这种方法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测数据、事故案例等,来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等可能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
控制措施是为降低和消除工作场所危险源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
根据危险源不同,可采取的控制措施也不同,常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措施:通过改进设备、工艺、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减少危险源的产生和传播。
2.管理措施: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在安全管理中,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准确地辨识出危险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风险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下面是一个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清单,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1.机械设备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磨损、断裂、松动等问题。
-风险评价:评估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的人员伤害和机械损坏程度。
-控制措施: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设备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个人防护装备。
2.化学品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查阅化学品安全数据表,识别化学品的毒性、燃爆性等特性。
-风险评价:评估化学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人员中毒、火灾等风险。
-控制措施: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累;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存储和操作化学品时,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高处作业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检查工作场所是否存在高空作业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源,如梯子、脚手架等。
-风险评价:评估高处作业可能导致的摔倒、坠落等风险。
-控制措施:选用稳固的脚手架和梯子,确保其安全性;使用安全带和防止坠落设备;对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和督导。
4.电气设备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电源故障等问题。
-风险评价:评估电气设备故障可能带来的触电和火灾风险。
-控制措施: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运行;设施漏电保护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对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5.人为因素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分析工作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疏忽等人为因素。
-风险评价:评估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事故和错误。
-控制措施:对从事高危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建立标准作业程序,规范工作流程;设立一个监督机制,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例子,实际工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识和评价。
项目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项目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项目部能够识别潜在的危险源,评估相关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项目施工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
项目部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信息:项目部需要了解项目的各项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安全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环境等信息。
2. 识别潜在危险源:在收集到的信息的基础上,项目部可以通过走访现场、查阅文件和资料、与工作人员交流等方式识别潜在危险源。
3. 列表化危险源:将识别到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列出一个具体清单。
清单应包括危险源的名称、特征、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等信息。
4. 评估危险源: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工程施工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到的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以确定其风险水平的大小。
项目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工具。
一般来说,风险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风险概率评估:评估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经验分析、专家评判等方式进行。
2. 风险后果评估:评估危险源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可以通过计算损失金额、人员伤亡的可能性等方式进行。
3. 风险等级评估:综合考虑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一般来说,可以将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三级。
三、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项目部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危险源对项目施工安全可能造成的风险。
具体控制措施如下:1. 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能,项目部应尽量消除危险源,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在高空作业时,可以使用安全网、安全带等措施防止人员坠落。
2. 替代危险源:如果不能完全消除危险源,可以考虑替代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一、危险源辨识评价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信息:收集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设备、物料、工作程序、工作场所、人员等。
2.识别危险源:通过分析收集的信息,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有害物质等。
3.评价危险源: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通过概率与严重性进行权重分析,确定危险源的优先级。
4.确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每个危险源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保护措施。
二、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工程控制措施:通过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的改进,降低或消除危险源。
如采用机械设备自动化、设置隔离栅栏、增加通风设备等方法。
2.管理控制措施:通过制定和执行安全标准、操作规程、紧急预案等,从管理层面上控制危险源。
如进行定期检查、培训教育、事故调查等。
3.个体保护措施:为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提供个体防护设备,以减少或防止危险源对个人的伤害。
如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三、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的重要性:1.预防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危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通过控制措施的实施,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中的受伤风险,保护其人身安全。
3.提高工作效率: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使工作人员能够更专注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4.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规定执行能够保障企业的合法合规运营。
综上所述,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管,不断改进控制措施,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有效性。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1.机械危险源机械危险源包括旋转设备、移动设备、切割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安装护栏或安全栅栏,确保工人远离旋转或移动部件。
-安装带有急停按钮或安全开关的机械,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存储化学品时注意分类和标记,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储存。
-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低于可接受的标准。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眼镜等。
-建立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化学泄漏事故。
3.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危险源包括梯子、脚手架、屋顶作业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梯子或脚手架,并定期检查其结构和安全性。
-提供适当的安全扶手和护栏,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有足够的支持。
-建立安全作业程序,并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了解高处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4.电气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包括电线、电器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电线的安全性,并确保其符合电气安全标准。
-提供适当的接地和绝缘设备,以减少电击风险。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在必要时提供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员工了解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除了上述常见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外,还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中的其他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性控制:尽可能在危险源出现之前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多重控制层次:采取多重控制层次,如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控制,以确保安全性。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已经采取了其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增加额外的保护。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篇)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方面。
在策划这些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包括所在行业的特点、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员工的需求等。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过程。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识别和梳理。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需要采用系统性的方法,包括:1.进行全面的场地勘察,了解工作场所的布局、设备、材料等情况;2.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记录、事故事件等;3.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了解适用于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4.与员工、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获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辨识危险源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因素:包括有毒、有害等物质,高温、高压等物理条件;2.机械因素: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因素;3.生物因素:包括病原体、噪声、辐射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因素;4.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心理疲劳等因素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概率: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历史数据、专家经验等来进行评估;2.后果:即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需要考虑不同等级的后果;3.风险等级:通过综合考虑概率和后果,将风险进行分类评级;4.风险源的重要性:即对于工作场所安全影响较大的危险源,需要特别关注。
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包括:1.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2.事件树分析(ETA):将事故发展为事件树,分析事故的概率和后果;3.层次分析法(AHP):对潜在风险进行多个方面的评估,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权重。
三、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控制是在了解和评估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事故后果。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一、危险辨识危险辨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鉴别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常见的危险源,还包括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风险。
危险辨识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多个方面,比如机械设备的故障、化学品泄漏、作业人员的疏忽等。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2.风险评价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需要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潜在风险造成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为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对企业产生的潜在威胁。
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护企业的财产和环境。
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取的用于预防潜在风险的措施。
比如,在机械设备中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等。
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安全。
2.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来采取的相应措施。
比如,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可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增加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以及加强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
通过控制措施的执行,可以及时消除或减少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可靠。
总结起来,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依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打击
√
桩机起吊桩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作业,起吊后严禁在桩下通过。
10.桩机司机违反操作规程
各类事故
√
严格对操作平台人员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立即制止并进行处罚。
11.桩孔未及时处理
人员坠落
√
施工完毕及时把桩孔回填或设置盖板,将区域用红白旗标记并做好围护措施。
12.桩机行走时无专人指挥
√
申请动火令,安排监护人员现场监护
6
雨季施工
1、未制定雨季防洪、防汛施工方案
物理伤害
√
制定雨季防洪、防汛施工方案
2、未制定雨季施工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
制定雨季施工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3、未组建防洪、防汛抢险队伍
√
组建防洪、防汛抢险队伍
4、未对应急小分队的成员进行培训
√
对应急小分队的成员进行培训
5、施工现场机械、电焊机等未设置防护棚
3
管桩施工
1.桩架的地基不平或承载力不够
桩机侧翻,人员受伤
√
施工现场应按地基承载力,按桩机承载力的要求进行整平压实,当地面耐力不够的场地,必须先夯实,或者加垫基础和铺设路基。
2.汽车吊在拼装桩机时或者在吊卸桩材时无人指挥
车辆侧翻,人员受伤
√
拼装桩机或者吊卸桩材时应有着反光背心的人员统一指挥,吊车操作人员和挂钩人员密切联系,相互配合。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
类别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重大
一般
控制措施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1.施工人员无安全教育
人员伤害
√
施工前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2.无施工安全措施及预案
人员伤害
√
施工前制定措施及预案
3.无安全技术交底
人员伤害
√
施工前与施工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各类事故
√
把特种作业人员证件进行核实,并核实身份证,确保人证一致。上岗前做好安全教育。
5.不戴安全帽和反光背心施工
物理伤害
√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中《劳保用品发放标准》配备防护用品
8
生活区
1、登高打扫卫生。
人员伤害
√
使用结实安全梯子
2、违反规定使用电器具。
人员伤害
√
禁止使用
3、乱扔烟蒂。
火灾、人员伤害
√
禁止室内抽烟
4、地面湿滑。
人员伤害
√
加强地面打扫
5生活区与施工区隔离
人员伤害
√
对施工现场机械、电焊机设置防护棚
7
其他
1.雷雨天气、大风天气作业
人员伤害
√
严禁在雷雨天气或6级以上大风天气进行作业,桩机等所有设备必须断开电源;大风天气必须对设备进行加固,防止侧翻。
2.水坑
人员坠落
√
所开挖的水坑按有关规定进行定位和开挖。开挖后周围必须做好明显标识和围护。
3.电、气焊人员未专业培训无操作证
人员伤害
√
施工现场操作人员、施工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施工时必须退出安全线以外,强夯机上应安装防护网,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4.强夯操作不当,违章操作或施工人员误入危险区域,造成人员事故。
机械伤害
√
施工现场必须统一指挥,起重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要明确,司机应按指挥信号进行操作。挂钩人员在完成挂钩工作后,应站在安全位置。夯锤落下后,在脱钩器尚未降至夯锤吊环附近前,操作人员不得提前下坑立杆、挂钩;从坑中提锤时严禁挂钩人员站在锤上随锤起升。
2
强夯施工
1.桩机施桩机未定期检查,未取得有关部门的准用证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
桩机进场前应检验合格并取得有关部门的准用证
2.地下埋置的光缆、通讯管线、过水管道易被损坏。
触电事故
√
首先对施工路段内埋置的光缆、通讯管线、过水管道等进行详细的检查,拆迁完成或确认没有管线时,方可开始强夯施工。
3.强夯时土块、石子飞击伤人。
机械伤害
√
安装前对索具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6.夜间作业
其他伤害
√
夜间禁止施工。
7.移动桩机或停止作业时桩锤未落至最低点位置
机械伤害
√
专人监督检查,停止作业或移动桩机前桩锤必须落至最低位置。
8.电焊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火花灼伤,弧火光刺伤
√
工作前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雨天作业时,要穿好胶鞋做好防护措施。
√
现场使用的线路必须通过马路或场内可能被施工机械碾压的,必须对线路进行埋设或者做穿管保护
3.未用三相五线制设置线路,接地接零保护不符合要求
√
施工现场按照(三相五线制)要求设置供电线路,并且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4.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
每台电器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电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电器开关控制二台以上的用电设备
火灾爆炸
√
进行电、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和“十不烧”的规定。
4.氧气瓶、乙炔瓶设备不全,放置不规范
√
操作前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的阀表、防震圈、防震帽等是否齐全和有效。氧气瓶、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时距离不得少于5米,与明火或焊割作业点的距离不少于10米。平时应存放在阴凉处,不得在强烈额阳光下暴晒。
√
执行三级配电系统,两级漏电保护系统(三级配电:总配电箱护)
8.电工作业未穿戴专用劳动防护用品
√
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佩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9.配电箱无标识
√
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粘贴管理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并作出分路标志,箱门必须配锁,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应将箱门上锁。
√
搭设防护网
6.小孩进入
人员伤害
√
禁止小孩进入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生活、玩耍、逗留
7.食物安全
食物中毒
√
菜品食物到正规商店购买,注意厨房卫生
8.防盗
财产损失
√
夜晚睡觉关好门窗
编制:审批:
中国智能骨干网成都新都项目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016年7月13日
3.在地下管线未明或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打桩、挖土作业
其他伤害
√
施工前要求业主提供施工区域内的地质资料及有关地下管线的布置图。施工中发现不明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并报告相关部门。
4.现场使用的钢丝绳磨损
钢丝绳断裂,人员受伤
√
经常对使用的钢丝绳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磨损、变形的现象应立即进行更换。
5.安装桩机的索具不符合要求
机械伤害
√
桩机行走时,必须有专人指挥,注意周边情况,特别是有无高压输电线,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4
临时用电
1.临时用电方案存在缺陷
触电事故
√
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必须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临时用电工程图必须单独绘制,并作为用电作业的依据
2.过路电缆摆放不符合要求
10.发电机传动部位电压输出端无防护罩。
√
增设防护罩
11.发电机没防雨棚
√
增设雨棚
12、散热箱高温
√
加强检查
5
现场防火
1、无消防制度、灭火器材。
火灾、人员伤害
√
完善相关制度,配备灭火器材
2、灭火器材配置不合理。
√
按规定配置
3、现场动火无防范措施。
√
完善现场动火防范措施
4、无动火审批手续或无动火监护人员。
5.强夯机故障,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事故。
机械伤害
√
强夯设备应满足安全要求,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夯锤、自由落锤装置、起重索具及各部件的连接处等,如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施工。
6.接触高空电线,造成电线损坏、强夯机械损坏和人员事故。
触电事故
√
遇到高压线路,应在施工前详细调查高空电线的电压、高度和横向距离,对于不满足安全距离的线路应上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进行处理,严禁不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冒险施工。
4电焊机龙头线接口敞开,无二级降压保护
√
电工对电焊机进行检查,尤其是龙头接口是否有保护,有无二级降压保护。外壳是否有接地。
5.非电工私接电线
√
安装、维护或拆除临时用电,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6.空开漏电保护器失效
√
按施工临时用电规范配备施工要求的空开和漏电保护器,不能将接线地方裸露
7.未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