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之民生问题答题模板
2017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干】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
“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选项】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答案】A2.【题干】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选项】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答案】C3.【题干】某企业投资汽车生产,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万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5万元,假定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该汽车的生产价格是()。
【选项】A.20万元B.20.5万元C.21.5万元D.22万元【答案】D4.【题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
【选项】A.私人资本所有制B.法人资本所有制C.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D.垄断资本私人所有制【答案】B5.【题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2017年备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2017年高考备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经济生活一、消费1.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答题要素:消费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目的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2.影响消费的因素答题要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物价+消费心理①根本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③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④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⑤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⑥消费心理和国家的经济政策等。
3.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答题要素:国家(发展经济、收入公平、社会保障、宏观调控、消费环境)+企业+个人(1)国家:①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②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④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
⑤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⑥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开拓农村市场。
(2)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的消费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3)个人:要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增加个人收入;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答题要素:经营战略+自主创新+信誉形象+社会责任+联合兼并+科学发展+对外开放①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民生答题思维
考研政治:分析题涉及民生问题的答题技巧在考研政治的考试中,分析题是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题型。
而民生问题作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治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因此,掌握分析题中涉及民生问题的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考生的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一、深入理解民生问题的内涵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
在答题时,考生应首先明确民生问题的内涵,并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分析。
同时,还要注意联系实际,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观点,使答案更具说服力。
二、熟悉考点和常见题型考研政治中涉及民生问题的考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
考生应熟练掌握这些考点,了解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常见的题型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考生应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答题技巧。
三、把握答题思路和要点在分析涉及民生问题的分析题时,考生应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分析。
首先,要明确问题所涉及的民生问题是什么;其次,要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什么;最后,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措施。
在回答每个问题时,考生应紧扣要点,条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四、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首先,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使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其次,要注意使用恰当的逻辑推理方法,如因果推理、归纳推理等,使答案更具说服力;最后,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避免出现表述不清或语言不当的情况。
五、关注时事热点和政策变化民生问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民生问题的内涵和解决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考生应关注时事热点和政策变化,了解最新的民生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六、多做模拟题和真题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还需要多做模拟题和真题。
2017中考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一、知识连接:民生问题(医疗保险、廉租房、遏制房价、补贴蔬菜价格,养老保险等)。
涉及到的知识有:1.民生问题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体现。
2.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3.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4.体现了正义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5.体现了正义的要求。
(正义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
)6.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7.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8.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9.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社会的特点,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经典问题:1、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哪些观点?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宗旨;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稳定。
2、党和政府怎样解决民生问题?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④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弘扬顽强拼搏、同舟共济的抗灾精神;⑥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为解决民生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国策有哪些?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自主创新、三步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
考研政治大题万能答题模板,考前必备20题 中
考研政治大题万能答题模板,考前必备20题中熬夜又整理了两天的考研政治分析题的答题模板,加上上一篇的文章一共是20道押题及答题模板。
中括号里面的内容一定要看,里面包括了出题方向,及原理的综合解释。
22的研宝们可以在碎片的时间里背一背,我知道现在你们的时间很珍贵,所以万能模板的系列文章我写的都是纯干货一点废话没有!!希望能帮助到你们,一定要记得关注+收藏,过几天我还会出几篇这个系列,包括政治大题的史纲及时政,还有选择题的万能公式等。
一定一定要记得背,押中一分是一分11.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原理【当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读到材料中的故事有这样的一些情形:人类为了一己私欲,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完全违背规律,为所欲为,最终自食恶果。
类似于这样情景,我们可以考虑写下这个原理。
有好几个原理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丰富,这样我们的答案就会变得更加完整、立体。
】真理尺度: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价值尺度:在实践中,人们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一,成功的实践必须建立在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基础,真理必然是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1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毛中特今年新增的重大理论——新发展阶段,一旦跟哲学联合出题,就可能会涉及到这个原理。
这一段真的很有用!】社会历史趋向指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体能动选择指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规定了人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与此同时,又不能否定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社会历史趋向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实现这个目标,又不是一个自发的、盲目的、不需要努力就能实现的过程,需要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将目标变成现实。
13.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当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材料中有:以前是对的,现在变错了;以前是错的,现在变对了。
考研政治分析题模板(完整版)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有道考研备战团考研政治共5道分析题,题号是34-38题,分别对应5个科目:第34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般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第35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36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时候是纲要+毛泽东思想)第37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38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通用模板一、是什么?(阐述原理)联系原理: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照抄方法:**原理要求我们(原理包含的方法论)二、为什么?(过渡部分)联系材料:这个材料告诉我们…解释说明:如果有错误观点要批驳(以上观点具有完全的欺骗性,是毫无根据的,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是把xx问题政治化)三、怎么做?(行动性的语言)提出行动建议措施:调动三个积极性:人+自然条件+科技(主体、客体、媒介)分析题:马原(哲学)1.实践(人与自然,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2.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的核心)3.必然性和偶然性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题模版一:马原(哲学)——实践、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一、是什么1.实践的定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客观性=物质性=无条件2.范畴①生产②处理社会关系③科学实验3.基本特征①物质性(直接现实性);②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③社会历史性(受历史条件制约)4.实践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发源地)①人与自身意识②人与人(思想道德修养)③人与自然(马哲)二、为什么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②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2017年考研政治分析题:改善民生
2017年考研政治分析题:改善民生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考研政治分析题:改善民生,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7年考研政治分析题:改善民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显著提高。
从1949 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年的不到100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4元增加到4761元。
从1978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从6.7平方米和 8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 32.4平方米。
2008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增加了2.5万倍。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望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材料2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
2009年四月,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
新医改明确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
农民60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
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网(1)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考政治专题民生
中考政治专题民生在进行中学政治的学习时,民生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专题。
民生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医疗、就业和住房四个方面来阐述中考政治专题民生问题。
一、教育问题教育是国家民生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我们常说“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教育的公平与质量至关重要。
当前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城乡差距、公立学校与民办教育之间的差异、义务教育的问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多的优质学校,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
此外,还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二、医疗问题医疗问题是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之一。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大城市医院的医疗资源过剩,而农村地区和一些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
这导致了病患排队等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力度,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
此外,还需要控制医疗费用,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三、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中的头等大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逐渐好转,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的引导和推进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鼓励创业和就业培训,并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就业需求。
四、住房问题住房问题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当前的房价高企,使得年轻人买房成本越来越高,让很多人都无法拥有自己的住房。
政府应加大对住房问题的解决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对经济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遏制投机炒房行为,维护市场的稳定和良性发展。
结语:民生问题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政府应加大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力度,通过加大投入、改革政策、完善制度等多种方式,努力解决教育、医疗、就业和住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2017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7)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含答案解析)
专题7 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热点新题预测一、选择题1. 我国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将在6年时间内将实现全部脱贫。
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 扶贫开发B. 改革开放C. 共同富裕D. 发展生产力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意见要求,到2017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得到显著提升。
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根本途径是()A.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发展进步的活力B.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C.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让农民富裕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 2015年7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要研究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过硬举措,多渠道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瓶颈制约,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扶贫攻坚()A. 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举措B. 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C. 将会消除人与人之间经济收入的差别D. 是解决现代化建设中所有问题的关键4. 2015年10月11日,在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际,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围绕重点难点、抓住“硬骨头”矢力攻坚,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既定任务,让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受益。
这说明()①贫困和温饱问题仍是我国的主要问题②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③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共享国家发展成果④我国已经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自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了“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这一新态势的形成()①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②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会拉大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稳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近三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选择创业、升学的毕业生比例持续增加。
国考申论热点梳理之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1、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
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2、为什么要重视民生问题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
同时,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会推动经济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才会拥有不竭的强大动力。
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3、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扩大内需。
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第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第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4、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六个方面:(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切入点一:分配关系1、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对收入分配改革的表述: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收入分配关系的难点一是利益格局已经形成,既得利益者或特殊利益集团不可能自动放弃在财富分配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二是路径依赖本身也是阻力,很多政策已经实行几十年了,一下把它矫正过来很难。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解析之民生问题、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解析之民生问题、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毛中特+马原(政经)——民生问题、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一、是什么基本概念(选择与材料有关的部分表达):按劳分配——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
⑴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⑵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首先,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二、怎么讲⑴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⑵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共同富裕⑶反对错误观点:①完全按劳分配,不需要按生产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同按劳分配并不矛盾(因为存在着多种所有制),我们需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经济②完全按生产要素分配,不需要按劳分配——不符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违背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怎么干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低、调高、扩中、打非⑵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反对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
⑶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5个统筹(在收入问题上属于怎么干,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属于是什么。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社会保障内容(三保一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的原则: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具体措施:①体现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社会保障的功能:①调节收入差距②缓解各种社会矛盾③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证④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保障可能的外延、横向联系的考点①与分配制度相结合(先富与共富下的社会保障)②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结合③与和谐社会的结合(公平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④与科学发展观的结合(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⑤与改革中的稳定相结合⑷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题目不要求,回答就不提)培育?发展?鼓励?落实?强化?建立?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②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③鼓励人们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④继续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⑤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⑥逐步建立城乡统筹、规范运行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政治万能答题术语之一—民生发展类
万能答题术语之一———民生发展类1.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影响价格。
2.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3。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弊端。
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一必要的行政手段。
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调整购房贷款利率是货币政策;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是财政政策。
7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8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9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10.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扩大就业。
11.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2.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1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扩大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16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走出去;和’‘引进来’更好地结合起来。
17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依法行政。
18发展教育,政府必然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1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执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0.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1.当前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22.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2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5.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017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实用解题技巧 (1).doc
N77年考M 恩忽政傩建毎试龜实用解龜牧巧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严格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
试卷满分为 100分,客观性试题占50%的分值(单项选择题有16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多项选择 题有17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主观性试题占50%的分值(分析题有5题,每学科各 一-题,每题10分,共50分)。
客观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观性试题侧重能力的考 查。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时间有3个小时。
答题时间非常宝贵,所以考生们在答题时候,要 把握好节奏和注意好方法。
选择题有33题,答题时间应该严格控制在40分钟内;分析题有 5题,答题时间共记140分钟(包括•涂答题卡的时间)。
(一)客观题解题技巧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客观题题型及其学科分布K 单选:共16题 (1-16) 每题1分 共16分1-4考查马原 共4题 马哲2 马政经2 (或马政经1,科社1)考查毛中特 共4题9-12考查史纲共4题 13-14考查思修共2题 15~16考查时事 共2题(1)客观题选项特征1. 正确选项的特征表述全面深刻,富含哲理;选项表述与题干的规定性要求密切相关;2. 错误选项的特征 选项表述过于主观、片面和绝对化;表述本身存在常识性错误;表述正确,但与题T 的规定性要求不相关;(2)客观题答题顺序和技巧1・单选题单选题主耍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事件和基本原理的掌握。
近年来(2010〜2016 年),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中引文、材料型的理解性选择题逐步增多,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在记 忆大纲知19-21 考查马原 共5题 马哲2 马政经2科社122-26 考查毛中特 共5题27-29 考查史纲共3题 30-31 考查思修共2题 32-33 考查时事 共2题2、多选:共17(17-33) 每题2分共34分识点中一些重要的概念、事件和原理时候,要注重理解,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模拟面试题目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公务员考试面试最喜欢考的一道题,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概念解读】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民生问题紧迫性】在现代社会中,民生问题尤其突出表现在法治是民生之基、民主是民生之本、公平是民生之源,诚信是民生之魂。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住房、医疗、公平、法治、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国民教育、贫富差距、道德诚信等等,成了百姓日常生活密切关注的问题,如果民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对整个社会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而这些隐患的背后与各级政府的管理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健全民主法治,激发社会活力。
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民生工作重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六个方面:(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工作原则和现实问题】工作原则一:公共投入顺序以民生问题为优先。
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合理与否至关重要。
这起码表现在:其一,民生的根本性改善取决于公共投入结构是否合理。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社会群体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面临着大量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
所以,一个社会的正常存在和顺利发展,有赖于一个前提的存在——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即:基本生存和基本尊严的保障。
而民生状况的改善又有赖于公共投入的力度和投入结构本身的合理。
考研政治分析题之民生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在北京等大城市,高房价已经成为催生“啃老族”的重要原因。
高房价的重压之下,能完全靠自己买房成家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想租房结婚,又面临着随时搬家的可能。
因此,买套婚房花光父母一生积蓄的现象并不鲜见。
何况在现实中,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需要通过家庭、亲戚等调动、支配和利用社会资源。
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人都是“啃老族”。
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独生子女结婚成家,他们的父母也进入了老年。
“立足社会难,赡养父母难。
”这是很多80后遭遇的两难境地。
据统计,全国80后累计有2亿多人,在“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下,这些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何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减轻生活压力,不仅是青年人的现实要求,也是全社会的呼声。
而对他们多些理解,少些苛责,应该成为全社会更理性、更善意的选择。
“啃老”现象的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温家宝总理指出,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
--摘编自《人民日报》,《“啃老族”也无奈,多理解少苛责》材料2在最近的媒体报道中,人们又看到了企业招工困难的消息。
不同的是,这次出现招工难的地区已经不再局限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而是蔓延到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华北地区。
为什么华北地区也出现了招工难现象?是短期性的劳动力短缺还是我国民工荒的范围延伸到了华北地区?中国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如何?请回答:(1)“啃老”现象的增加,反映了我国目前的就业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2)针对材料2中的“招工难”现象,有人认为这反映出我国就业形势已明显好转,对此你怎么看?(3)温家宝为什么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4)结合上述表格和材料谈谈应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答案要点】(1)“啃老”现象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总体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部分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信息不畅通,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渠道不畅;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对父母依赖思想重。
高考政治答题模版民生问题
高考政治答题模版民生问题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中,很多高三学生甚至没有一点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再怎幺忙成绩还是很不理想,这让很多高三学生很是苦恼郁闷。
其实,要想快速提高成绩方法很关键,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复习效率成倍提高,那幺赶紧介绍几种管用的政治民生问题答题模版来帮大家决胜高考。
一、经济生活⒈谈谈十二五计划强调民富的经济意义,并说明途径和措施。
意义:①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体现,有利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共富。
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实现民富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
措施:①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
③建立健全的社保体系。
④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⑤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
更多政治学习方法:gaosan/gaozhongzhengzhi/⒉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③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开放。
⑤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⒊分析国家加大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道理。
①供求影响价格,可以增加供给,减少商品房需求,稳定房价。
②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改善中低收入者住房条件。
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有利于确保社义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⒋如何解决就业问题?①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
②政府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支持和促进就业。
③大力发展。
有关民生的考题万能答题语言
有关民生的考题万能答题语言(近年热点考题,民生问题太热了!比如就业啊、医疗啊、房价啊、生活水平啊,这方面国家政策有宏观调控、抑制物价上涨、抑制房价上涨等,近年考试大热!!!)万能答题语言(写上就是一条一分):(1)是党执政为民的体现和需要(2)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和需要(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4)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和需要世经:1 、(关键词)国际新秩序 6 句美国 3 句:美国打着建立新秩序旗号,实际是维护旧秩序;国际旧秩序的实质就是国与国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压迫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谓美国的领导,就是维护这种不平等。
中国 3 句:中国的主张与国际旧秩序完全对立,倡导国家的平等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民主、文明,符合世界和平、共同发展的方向,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正确主张;中国的主张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核心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
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2 句北方发达国家 1 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国家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差距,其根源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3. 中国 1 句话:全球化是必然的、利大于弊;所以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进展。
其他的关键词,霸权主义新表现、一超多级的国际政治新格局、世界多极化,这 3 个字眼一定要塞进去,不管题目有没提到!模仿万能作文总结的万能段落,只要能对上号的都往上丢,保证能多加 5 分以上 ^_^以下各条只是一些点,相应展开一下就可以了——万能依据:( 1 )中国国情,性质,基本制度……决定的( 2 )生产力发展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市场经济需要,三个文明需要(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掌的需要考研英语作文万能模板考前英语快速突破捷径QQ727999938( 4 )关于党的——党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党的先进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5 )从经验总结出来的——革命经验,现代化建设经验,他国,他人经验……( 6 )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理论要这么做的( 7 )最重要的一条: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万能意义:( 1 )哲学方面的:党制定执行正确方针、政策、路线的理论基础、根本依据;有助于克服各种错误思想——说明一下;( 2 )……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3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现代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4 )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中的国际地位于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大计。
初中政治民生答题模板
初中政治民生答题模板一、政治答题公式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
2.是什么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
3.为什么的思考角度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4.怎么办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5.国家怎么办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6.青少年怎么办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
7.怎么办:出主意+建议+办法+启示。
8.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9.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10.评价问题: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11.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在关键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②结合材料分析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12.实践题①班会: 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②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③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
二、政治答题方法1、书本知识掌握运用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2、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3、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解题方法: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B、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C、解决问题(怎么做)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具体是:A、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B、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C、学校、家庭上如何做好教育、榜样、示范;D、个人上如何提高认识、意识,形成习惯、落实行为;※特别提示: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中必须根据材料扣准题意作答4、关于“图表、表格、”类题型解题方法: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二是横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三是纵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之民生问题答题模
板
民生问题、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
一、是什么
基本概念(选择与材料有关的部分表达):
按劳分配——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
⑴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⑵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首先,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二、怎么讲
⑴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⑵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⑶反对错误观点:
①完全按劳分配,不需要按生产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同按劳分配并不矛盾(因为存在着多种所有制),我们需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经济
②完全按生产要素分配,不需要按劳分配——不符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违背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怎么干
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低、调高、扩中、打非
⑵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反对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
⑶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5个统筹(在收入问题上属于怎么干,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属于是什么。
)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社会保障内容(三保一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的原则: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具体措施:
①体现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社会保障的功能:
①调节收入差距
②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③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证
④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会保障可能的外延、横向联系的考点
①与分配制度相结合(先富与共富下的社会保障)
②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结合
③与和谐社会的结合(公平正义)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与科学发展观的结合(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⑤与改革中的稳定相结合
⑷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题目不要求,回答就不提)
培育?发展?鼓励?落实?强化?建立?
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②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
③鼓励人们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
④继续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
⑤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⑥逐步建立城乡统筹、规范运行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