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中的德育渗透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清城区松岗中学罗少娟一提到德育教育,很多老师会说,那是德育领导的事,那是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的事,那是班主任的事,那是政治老师、思想品德老师的事,或许语文老师也能帮得上忙,总之与信息技术学科不太沾边,八竿子打不着。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也同样承担着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也同样肩负着对学生智育与德育的双重任务。
在我们学校,就提出了“全员德育”这一教育方针理念,我在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中也做了些探究。
一、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之界定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学科德育?学科德育是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并牵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在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就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带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不是说每堂课都要教师对学生做思想品德的教育,不是就德育研究德育,也不是只研究德育与智育的结合问题,而是根据课堂内容寻找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点,努力实现知识与德育、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从而,使学生真正从课堂中受益,使每一名学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在我们的教育下茁壮成长。
二、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之必要性有一种教育思想叫“教学不等于智育”,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家长中还是在教育界中,亦或是社会中其他诸界,很多人都有一种片面的认识,那就是误认为教学就是智育,教学等与智育,在这种思想的依托下,在中国当前特殊的形势下,出现了大量的应试教育,迫于竞争压力如此之大,家长也不得不无奈的助长这种不良种子的滋生,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考出高分高分再高分。
其实,教育的过程不只是智育过程,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过程,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都是把“德”放在先,然后再提“才”。
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有在网吧上网被社 会青年误 当出气筒无故砍杀的 ; 为了支付 网络游戏费用而杀死 自己的姥姥谋财 的; 熊猫烧香病毒发作
撕 托 ㈠孵 忿
X『搦1i{i…l ^ } jl i i" 1 Y i ≮ X
素质 教育
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何 六 一
( 安市 安 阳一 巾 , 江 瑞 浙 学 生 是 祖 国的 未 来 , 校 教 育 不 仅 在 于 教 会 学 生 知 识 和 学 温州 350 ) 2 20
线 ; 下 别 人 的键 盘 鼠标 , 下 按 键 玩 等 等 。 些 习惯 在 学 生 拔 挖 这
为怏捷 的服务。 从互联 网上直接获取信息资料 已经成为很多
人 的 一种 习惯 , 已经 成 为学 生 的重 要 学 习方 式 。 是 , 着 学 但 随 生 知识 的增 长 和操 作 水 平 的 熟 练 , 个 别 学 生 开 始 沉 缅 于 网 有
抓住典型人手 , 再延伸 到平时学生的细小 的坏 习惯 , 生容 学
易 接 受 , 易 引起 共 鸣 , 容 即能 得 到 事半 功倍 的效 果 。 二 、 过 感 人 事例 , 发 公 德 心 和 爱 国情 通 激 在 信 息 课 的 内容 设 计 上 , 师 可 以 引 入 最 近 发 生 的 感 人 教 事件 , 教 育学 生 。 以让 学 生 通 过 上 网 查 找感 人事 例 。 来 可 比如 4月 1 日发 生 的玉 树 大 地 震 ,教 师 可 以让 学 生上 网 查 找 玉 4 树地 震 中香 港 志 愿 者 黄 福 荣 舍 己 救人 的事 迹 , 国人 民 为 玉 全
兼备 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虽然信息技 术作 为其它学科 的一门 辅 助性 、 T具 性的学科处 于次要地位 , 但它作 为学生全 新的
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要更新教学思路,改变过去为只传授知识而不重视德育的意识。
从教材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方法,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让德育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在信息技术课中要进行德育渗透工作的。
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所谓习惯,就是指由重复和练习巩固下来并完全变为某种动作的需要,它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从细节抓起,制定了严格机房管理规定,教育学生爱护机房设备,对故意破坏机器设备的举止进行严肃的批评处理。
同时反复向学生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防止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损坏。
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机的使用规程,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者应当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实践教学的每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严格认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使用计算机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学科不感兴趣主要存在两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计算机基础薄弱,学习进度跟不上整体进度,进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了恐惧感。
另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沉迷于网络和游戏。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我耐心地启发和指导他们迎难而上,鼓励他们大胆地操作,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此类学生在反复操作中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积极求索的精神,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同时在机房座位安排上,将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形成“一帮一”的局面,督促学生之间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德。
对沉迷游戏的学生,我们不横加指责,而是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让他们能够通过兴趣进行有效的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一、发挥教师“教育智慧”1.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受益。
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情感陶冶,做到“润物细无声”。
这就除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做到娴熟自如、适当运用之外,还与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2.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训练之中。
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
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
让他们了解这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了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注重评价,德育渗透。
在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如在每节课结束前,表扬优秀的、有进步的学生,鼓励落后的。
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更有兴趣,以后的学习也会更加努力。
要求学生如果在作品中摘抄了哪个网站的文章,在结尾处一定要注明,使学生具有版权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能互通信息,借收发电子邮件之机互相取笑同学等。
这些事很小,但实际都是一种教育,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信息技术迁移到学习、生活中,真正体现“整体、综合、终生”的目标。
二、结合教材,运用媒体,联系生活1.结合教材,渗透德育。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
当然也要让学生看到国产软件发展的希望。
如在学习使用金山WPS的时候,告诉学生它就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
在讲到病毒的时候,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
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教育挑战,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针对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德育教育目标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勤劳等;2.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如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如乐观、自信等;4. 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如保护个人隐私、反对盗版等。
三: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策略为了实现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德育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渗透策略:1. 教师示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示范者,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行为。
2. 课程设置: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应该融入德育内容,例如在网络安全教育中强调网络上的道德行为。
3. 教材补充: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教材中增加德育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4. 启发式问答: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德育相关的问题,如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5. 互动讨论: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彼此之间分享一些德育的经验和观点。
四: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案例1. 网络安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网络上要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不传播伪造信息等。
2. 网络伦理教育:通过讲解信息伦理的概念,教育学生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3. 版权意识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盗版的危害性,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遵守版权法的意识。
五: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数据保护法:是指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法律规定。
2. 信息伦理: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遵循和维护信息秩序、信息正义和信息道德的规范。
德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
德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因此大家往往只注重计算机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而忽视了它的德育功能。
其实,信息技术课同样也可以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奉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成才。
下面谈一谈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从抓好课堂常规入手,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要求学生穿好脚套才能进入机房,培养他们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
2.要求他们安静有序地坐到指定的座位上,做到人机对应,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3.要求他们认真填写上机登记册,按正确的方法开关机、使用机器,下课摆好键盘和凳子,培养他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
4.要求他们规范操作,文件存放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不随意乱动、乱删别人的文件,培养他们规范使用计算机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1.结合教材,收集相关材料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用的操作系统、芯片都是美国的),从而产生危机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
计算机是外国人发明的,我国计算机研究起步晚,但用较短时间赶上和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
从硬件来说,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电子管计算机到七十年代末的“七五七”计算机,再到我国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制造水平迅速提高;从软件来说,WPS文字处理、北大方正排版系统、杀毒防毒软件等也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来渗透德育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学生应该具备创新的思维和能力,与时俱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项目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分享,让学生了解到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课堂合作与团队合作来渗透德育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开发,课堂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相互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项目,让学生共同参与到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来渗透德育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讨论、道德评判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维护信息伦理的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实践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正直品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合作与团队合作、信息伦理意识和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出合格的信息技术人才。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德育纳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出发,赋予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
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灌输教育,而是让学生有深切的感受。
其次,要把握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及时性与形象性。
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
以下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习惯的问题。
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要像爱护自己家里的财物一样爱护学校的电脑。
其关键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要加强思想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提炼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比如:在介绍有关关闭计算机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不能直接按掉POWER键或关闭电源,并且使他们了解这样做的原因: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2.教师要以身作则。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
每位教师,都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即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也应有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自觉遵守学校计算机管理部门制订的关于使用计算机的有关规定;不设计、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自觉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政策和规定;支持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必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使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工具,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社会进步中发挥出重要的用途。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德育和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也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要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德育核心素养是指人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社会实践和生存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需要将德育核心素养贯穿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和软件,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编程、网站制作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化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技术教学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
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化作品和信息资源,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和软件,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如何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等。
信息技术教学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网络世界的挑战和困惑。
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摘要】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首先设立德育教育目标,确立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整合德育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正面的道德教育。
利用案例和故事进行德育教育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提升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将道德观念融入实际行动中,加强道德实践与信息技术教学的结合。
总结德育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方法,强调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必要性。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全面促进学生成为道德行为规范的信息技术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渗透、德育教育目标、德育元素、案例、故事、道德思考、道德实践、结合、重要性、方法。
1. 引言1.1 介绍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育渗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本身也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
通过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扎实专业技能的人才。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 正文2.1 设立德育教育目标设立德育教育目标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第一步。
通过设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德育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在设立德育教育目标时,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德育教育目标应该是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和空泛的宣传上。
只有将德育目标融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德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密不可分,通过合理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和价值观。
利用技术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德育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德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意义。
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何更好地实现德育渗透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未来,德育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创新性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关键词】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德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关系、网络行为、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意义、挑战、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通过借助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渗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注重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
德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密切相关,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包括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加强道德引导和规范行为等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尊重他人隐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和价值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防止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
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展示信息技术课堂中德育渗透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
2. 正文2.1 德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教育则是通过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第一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
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对学生的品德思想进行教育。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科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信息技术虽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但也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尽责,正确引导小学生使用电脑,培养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应用道德,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1、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发展经历的五次革命内容时,穿插提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可以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或通过《五星红旗》作图,学会剪切、复制、粘贴操作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认识国旗和国旗构成的教育。
2、节约和环保教育。
如:讲授“让幻灯片飞起来”内容时,我以“保护家园”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到保护环境的意义。
通过学习垃圾分类、垃圾的可回收性等,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用所学知识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3.严谨态度教育。
如:文件夹的使用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讲解“电脑小书包”内容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超市来比喻说明文件夹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对个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且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净化。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为了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订了具体的计算机使用情况登记册——《今天我做到了⋯⋯》,让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养成一种使用计算机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主要是通过日常的教学常规和机房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课后自觉整理好椅子、鼠标、键盘、耳机等机房设备,自觉维护机房环境卫生、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
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教育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养,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古人曾说过:“德乃才之帅也!”德是非常重要的,排在才之首。
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和方针就是要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虽然信息技术作为其它学科的一门辅助性、工具性的学科处于次要地位,但它作为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书本、字典和教师。
网络学习的学习方式即将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人们实现终生学习的必不可少的技能。
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技术既可能成为人们学习知识、技能的工具,也可能成为人们走向堕落犯罪的途径和手段。
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思想,培养信息素养十分必要。
一、从纠正信息课中学生的不良习性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由于中学生处于人生叛逆心理期,有些同学喜欢在上机时任意敲打键盘;拿走鼠标垫;乱扔废纸垃圾;凳子随意摆放;故意频繁关闭别人的电脑;为避开教师控制故意拔掉网线;拔下别人的键盘鼠标,挖下按键玩等等。
这些习惯在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会形成一股不良的风气,他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我行我素,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对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也不甚重视。
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通过大面积批评和个别指正都收效甚微。
如果能抓住学生心理,正确引导,准确利用好信息技术课上的师生互动优势,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要特别重视始业教育。
学生第一次在机房上课一般都比较激动,同时也比较拘谨,尤其在初一刚入学时,对新学校、新的环境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这时开展德育教育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赏罚要分明,要持之以恒。
首先要制定严格的上机制度和课堂规章,指导学生规范操作计算机,在始业教育时要透彻宣讲有关规章制度,并在墙壁的显要位置张贴规章条文,强调爱护公物、保持卫生等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严格处罚制度,并且要固定座位,对号入座,做到责任到人。
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
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
第一章:引言
1.1 背景介绍
1.2 目的和目标
1.3 文档结构
第二章: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重要性
2.1 德育的定义和意义
2.2 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意义
2.3 德育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德育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具体手段和方法3.1 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3.2 项目学习和团队合作
3.3 道德与伦理教育
3.4 学科知识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3.5 高效沟通与交流技巧培养
第四章: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4.1 案例一、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中的道德教育实践
4.2 案例二、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中的项目团队合作经验4.3 案例三、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中的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第五章:评估与提升德育效果
5.1 德育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5.2 提升德育效果的策略和措施
5.3 德育与学绩的关系
第六章: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挑战与对策
6.1 教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6.2 家庭环境与社会氛围的影响
6.3 学生自身的认知和行为特点
6.4 管理与支持措施
附件:
附件1: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课程设置示例
附件2:案例分析所需的学生作品和教材
附件3:相关调查问卷和评估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法律名词1:德育:是指通过塑造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行为方式,培养和发展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力量的一种教育方式。
2、法律名词2:信息技术:利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3、注释:本文中的法律名词仅为解释文中内容使用,不构成法律解释或意见。
信息技术渗透德育工作总结3篇
信息技术渗透德育工作总结信息技术渗透德育工作总结精选3篇(一)信息技术浸透测试是指通过模拟黑客攻击手段,来评估和测试信息系统的平安性和防护才能。
它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变得非常重要,对于保护信息系统的平安至关重要。
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我们在数据浸透德育方面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面是对我们的工作进展总结。
首先,我们进展了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学习。
信息技术浸透测试是一门高深的技术,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浸透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为了提升我们的技术程度,我们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浸透测试的理论知识和理论技巧。
我们还定期组织内部技术分享会,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其次,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在浸透测试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全面扫描目的系统,我们发现了许多潜在的破绽和平安隐患,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我们还利用各种浸透测试工具进展破绽利用和提权测试,验证系统的平安性和防护才能。
在发现破绽后,我们与开发人员亲密合作,及时修复破绽,进步系统的平安性。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信息平安意识教育和培训工作。
信息平安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全员参与和共同维护。
我们通过组织信息平安培训课程,向员工普及信息平安的根本知识和操作标准,进步他们的信息平安意识和自我保护才能。
我们还定期组织信息平安知识竞赛和演练活动,让员工在理论中增强信息平安防护意识。
另外,我们还积极参与跨团队的合作,加强信息共享与协作。
信息平安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我们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平安团队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解决信息平安问题。
我们加强与开发团队的合作,提早参与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将平安要求融入到系统中,确保系统从一开场就具有良好的平安性。
总而言之,通过我们的努力,信息技术浸透测试工作在德育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和技术研究,提升了自身的技术程度;通过发现和修复系统破绽,进步了系统的平安性;通过教育和培训,进步了员工的信息平安意识;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增强了信息共享和协作才能。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或者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
那么,对于如何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倾向,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也就成为了每个信息技术教育者急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就我本人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来谈一下如何将德育更好地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一、从师资队伍出发要使学科教师能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觉的寓德育于教学中。
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渗透意识,并且要在教学上认真挖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把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提高自身德育渗透意识。
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连续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不仅要加强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育理论、德育理论,积累各种德育教育所需的资料和素材,为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切实保证。
同时,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信息道德和网络道德修养。
2.落实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的。
把德育纳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在每学期计划,每一课时的备课中,德育目标均要有具体体现。
3.优化备课活动。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要认真阅读新课程改革纲要,根据计划,精心策划设计好每一堂课。
不仅要备好大纲、备好教材,在每课的教学目标中强调德育渗透目标落实,敏锐抓住教学内容中进行德育的闪光点。
除此之外,还要备好学生,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落实。
4.改革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多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多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和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上可多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和讨论法等,同时还可采取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学生各自取长补短,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1. 引言1.1 引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德育核心素养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教学应当通过内化这些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探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探讨德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意义,总结渗透德育核心素养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这一理念的实施效果。
将进行评估与反思,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束。
2. 正文2.1 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获取和传播信息。
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现代社会对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合作平台,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共同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知识和文化,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并培养他们的国际化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学在现代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2 德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意义德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核心素养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知识的获取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核心素养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信息技术渗透德育教育(范文3篇)
信息技术渗透德育教育(范文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信息技术渗透德育教育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信息技术渗透德育教育(1)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科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原教育部周济部长曾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适应新世纪的。
结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几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明白: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要让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会使其终身受益。
机房的利用率非常之高,可谓是川流不息。
机房内设施贵重,如果不好好爱护,很容易被损坏,使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在每一届新生进入机房前,我们都要先对他们进行机房使用制度的教育。
课堂上,我给每位学生指定专门的座位,没有特殊情况不可以随便调换,做到责任到人,这样他们就会更加珍惜爱护自己使用的计算机。
另外要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下课后能做好下课的准备,将鼠标、键盘、凳子放回指定地点,自觉维护和保持学习场地的整洁,将不要的鞋套放进垃圾桶,处处体现主人翁的形象。
如何引导学生遵守机房规则,正确使用计算机,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正常开展非常的重要,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
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重要的不是“言必称网络”,更不是“谈网色变”,而是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培育健康的网络环境。
在技术上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尽可能阻断学生与不健康内容的接触机会,如安装美萍安全卫士,网络爸爸等防护软件。
大力推进青少年绿色上网活动,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督与过滤,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抗诱惑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德育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德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中更加注重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出具备良好道德素养的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到大量的网络信息和社交平台,这些信息和平台往往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不盲目相信和传播网络信息,要学会辨别真伪、理性思考,同时要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不发布虚假信息、不恶意攻击他人。
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可以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中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合作与分享成为可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在合作中发展自己的交际能力和情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合作中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天都会出现新的技术和应用,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引导学生在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伦理道德,遵守知识产权和计算机安全等相关规范,让他们明白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平衡,培养具备创新和伦理素养的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信息技术的使用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保证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和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中的德育渗透
自古就有“欲立其业,先树其德”的说法,可见德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教师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放在首位。
如果在学科教学中没有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加强德育将成为一句空话。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很多人只看到它带来的快捷方便、资源无限,却忽视了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因特网上计算机病毒肆虐、垃圾信息和网络诈骗等,造成了消极后果,这些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容易被忽略的。
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已经迫在眉睫,只有适时的德育渗透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更美好。
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老师都应认真思考:如何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下面是我将德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生体会。
一、养成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
每次开学第一节课,我都在班里讲述几个小故事,如:一个马钉葬送一个国家(一只失修的马蹄损坏一个马蹄铁,一个损坏的马蹄铁伤害了一匹战马,一只受伤的战马葬送了一位将军,一位失败的将军输掉了一场战争,一场输掉的战争牵连了整个国家。
)因小失大,细节决定成败方面的故事。
在同学们理解认同后讲述上机制度:1、每次课前必须准备好书和鞋套,听老师安排排队轻声进微机室;2、爱护公物,填好上机登记册,相邻的互相提示填写,以免遗漏;3、自己的文件保存到指定的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随便删除他人文件;
4、下课需要关机时要安全关机并且摆好键盘和凳子。
虽然这些都只是小事,做好了却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学生不会乱坐位置,并会把自己的东西自觉地放到以自己班级+姓名为名的文件夹中,这样既保持了前后节课的连贯性,能快速找到自己的文件,也防止了误删他人文件。
放学最后一节课的习惯尤为重要,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自觉
的正确的关机习惯,在关闭系统时出现死机,或者不关机就离去,那么老师就要多花十几分钟来处理了,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借故事引起同学共鸣,进而严格要求人人必做,上机制度在同学接受的基础上就很好执行。
偶尔有个别同学忘带鞋套的,我先登记他们的姓名,再让他们穿上微机室备用的鞋套上机,然后安排他们课间做值日或洗鞋套。
做值日时我向他们讲清楚制度的重要性,还耐心询问他们课程的掌握情况,让他们在惩罚中明白严是为了保障他们更好地学习,使受罚者心服口服。
对于三次以上不穿鞋套或误操作的同学,我会利用课间找他谈话,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原则,尽量耐心说服,让他书面保证不再就犯。
在执行上机制度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认真严格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让课程内容与德育相联系。
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也不是愚公移山那样的难事,只要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有德育的理念,就会发现有不少的德育资源藏在教学内容里。
如讲网络安全时,我们可以借一些新闻视频、电影电视片段等教育他们安全上网、遵纪守法;讲文字信息加工时可以提到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讲flash引导动画时可引入神舟飞船和导弹技术等,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讲述因特网时,可以用以下语言激励同学们:未来是你们的,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赶超美国;在讲制作贺卡时,可以由欢庆节日引到感恩;在教师在讲电子表格处理数据时,可以拿投影展示一个班的成绩,给三分钟看谁算的总分个数多,同学们在处理数据时感受了的以前人们计算大量数据的速度和劳苦,当看到老师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事半功倍,同学们顿时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兴趣。
只要你有德育意识,相信你会在信息技术课上发现更多的德育教材。
三、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
常言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信息技术课堂内容的灵活
度比其他很多科目要大,所以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要有更强的灵活性、应变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你的课上有兴趣地自由翱翔。
我早就向同学们讲明:学生就是以学为主,没有天生就会的,不会是正常的,学习时不准嘲笑别人,同学们既然来了就要每节课都有些收获,不能出工不出力。
我一般都在课上至少给学生二十五分钟的独立操作时间: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或相邻讨论完成上机任务,一般先做完的定为小组长,有权下座位指导本组的五位组员,每隔一周我会登记每位同学的操作情况。
无论小组长指导还是相邻同学间的探讨我都要求遵守小声,不打搅别人的原则,帮助的方式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即帮助同学时以说为主,不动手替代操作;这样既体现了同学间的公平竞争、团结互助,又锻炼了学困生的动手能力。
另外,我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定期给学生上网时间查阅资料:学科方面的、课外知识类的、新闻类的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基本上能有序上机,积极完成上机任务,健康上网、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既培养了团结协作、创新向上的精神,也养成了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素养。
四、课堂内外与学生多交流。
现在的中小学校都在每个月都安排有德育目标或活动主题,如二月份的讲诚信、讲正气、学礼仪,争做文明小公民活动、三月文明教育月、四月份感恩教育、五月份开展爱护环境、珍爱生命教育等。
我们老师可以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提到与教育月有关的话题,从侧面深化德育。
如讲到诚信时,可以借名人名事或自己的小故事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是为人之本,我们只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才能做成事。
感恩教育时我鼓励学生在不同节日给师长、亲朋制作电子贺卡,做好的我会给他们打印出来,特别优秀的作品,我会设专栏在学校大厅展出。
期末时我鼓励学生可以帮老师统计分数,假期里可以找机会给亲朋好友帮忙办公。
我们还可以通过他们的主题班会、年级大会更好地了解学生,在会前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术做幻灯片,协助大会顺利召开。
通过以上实践,同学不但和亲朋交流了感情还展示了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了个人价值。
一次感恩教育月时,我想干脆以鲜活的事件进行德育渗透。
中午放学,一位初二男生在教学楼前犯癫痫病:手脚抽搐躺在地上、表情痛苦说不出话。
一个平时活蹦乱跳的人转眼就像要不省人事了。
上课时我讲中午发生地事讲给了学生听,学生感慨万分。
然后我提高情绪,来了个大转弯,大声说:“不过,庆幸父母给了我们健全健康的身体,祝在座每位同学都能珍惜健康的身体。
回顾汶川地震,我们珍惜拥有珍惜平安,让每一天过得更有意义,我倡议大家拿实际行动感谢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如进出门时热情的招呼、独立做一顿饭等。
”在我讲述上面的内容时,大家一点声响都没有,比平时严肃了很多,认真地看着我,听我的讲述,跟我一起为健康为感恩父母而鼓了掌。
现在回顾,虽然我在课上花了五分钟讲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但是当我看到同学们认真的态度、思考的表情,我认为很值得:我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学生已被我的人性化感染,这有利于我以后的管理,关键是学生很自然的接受了德育,这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另外,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装装病”或表示出“有困难”,没必要总是硬撑“强者”。
如上课时先向学生声明,自己今天嗓子特别疼或刚发完烧等,声音会有些小,请大家谅解,暗示学生处于强势,老师处于弱势,要照顾老师少讲废话,引发学生同情心、爱心,进而体谅老师不打搅老师讲课。
同学们的自觉性和相互之间的监督使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照顾老师安静听课,下课时可以适时表扬同学们。
这样不仅给学生了表现的机会,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还有一些课上的工作,学生能实践的我们就不要独自承包了,给了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会对信息技术课更感兴趣、还增强了自信。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何体现我们信息技术老师的道德风貌,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更活泼更有生气,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重视的问题,何不用智慧的方法让德育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渗透会使信息技术教学更有魅力。